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相矛盾的故事

自相矛盾的故事

自相矛盾的故事

自相矛盾的故事范文第1篇

一、“穿针引线”的个人矛盾

信陵君的个人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与侯嬴的矛盾,这个矛盾体现在他的识人与用人上。文中说他“公子为人仁而下士”,结果“致食客三千人”。具体写了他与侯嬴的交往,可由于对侯嬴“往请,欲厚遗之”“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等的“另眼相待”,使得“宾客皆惊”。这些突出表现了信陵君“下士”的性格,也说明信陵君善于识人。就这样“侯生遂为上客”。按常理,主人一旦发生了事情,就应首先重用上客。可紧接着发生的“秦围邯郸”之事并非如此,正是这种识人与用人矛盾的体现。这样的矛盾,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强有力的伏笔,让读者感到这样矛盾一旦爆发了将不堪设想。随后,公子赴赵,辞别侯嬴,又折回问因,侯嬴向公子献计等。这样,公子与侯嬴间的矛盾就发挥了作用,从而推进了故事向前发展。同时,这也表现了信陵君信用士人、听取士人意见的性格。二是他与魏王的矛盾,作为宗室贵近,位居公子的人,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或养士以延誉国中,或广蓄羽翼以备缓急。可是他的这一举措对心胸狭隘、猜疑心重的魏王来说是威胁,从而形成了他与魏王的矛盾,使得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这为后文他俩之间发生权力授收反复变化的故事做了引子。

二、“政治需要”的家族矛盾

信陵君的家族矛盾在“窃符救赵”的故事中得以体现。“且公子可以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一语道破了魏公子对处在强秦虎口下的赵国解救,是在救他自己、救他的家族,这是他家族的矛盾。我们知道,在封建婚姻中,宫廷婚姻大多为政治婚姻;在封建官僚体制中,亲缘关系的远近在身份地位中的重要性。因此,他与姐姐是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是一个隐形的“家族政治集团”。这样“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就显得自然,顺理成章了。信陵君的所作所为,从帮助平原君的角度看,体现了公子能急人所难的性格,也说明他“仁”的一面。但同时不可忽略为了家族矛盾又刻画了他自私的性格。正是在这种“自私的性格”驱使下,他必定要救赵,先向魏王请求,不成功,接着“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赴秦军”,从而推进故事向前发展。

三、“义无反顾”的国家矛盾

自相矛盾的故事范文第2篇

首先:确立主题

主题在本文中指的是主人公需要达到的某种目的。

例一,《还珠格格》紫薇找爸爸

例二,《西游记》唐僧师徒取经

例三,《中国合伙人》合伙

例四,《101求婚》求婚

往往一个故事会有多个主题(从情感角度表述则是爱情、亲情、友情等),这时你必须根据你对事件的把握,找出最能吸引人们的主要事件(或情感)作为你的主题。

例一,《还珠格格》里,亲情第一、友情第二、爱情第三。

例二,《中国合伙人》里,友情第一,爱情第二。

其次:写提纲

提纲就是故事的几个关键点。本文把矛盾融合进提纲里来讲述。

提纲一:出现矛盾

矛盾产生于主人公需要达到某种目的,而各种力量的阻止他达成这个目的。

先定人物,有了人物以后,下一步便是将人安排在一些似乎是无法解决的难题与逆境中。他们必须面临同他们相对立的人或事(情节的安排)。也就是说必须有矛盾冲突。

例一,《还珠格格》中,小燕子拿着紫薇的信物去找皇上,被皇上误认为是其女儿,矛盾出现。

并导致紫薇陷入困境,如果去揭发真相,后果可能是:自己被乱棍打死;小燕子因欺君之罪被杀,自己当格格;皇上生气,二人皆被杀。无论哪种后果,都对不住好姐妹小燕子。如果不去揭发,那这么久来辛辛苦苦找爸爸的事情就没有圆满,九泉之下的母亲也死不瞑目。尘世间唯一的亲人不能相认,遗憾终身。

小燕子也陷入困境,误打误撞抢了紫薇的爸爸,让好姐妹很受伤。自己从小也没有享受过如此深厚的父爱,让她倍感温暖。如果揭开真相,这种温暖很可能化为乌有。

例二:《女驸马》里,李兆廷被冯母诬陷为盗,打入大牢,矛盾出现。

困境主要出现冯素珍在殿试夺魁,当上驸马。身为女儿身,怎可当的了驸马?牢中的李兆廷还等着去救。如果说开真相,很可能也是欺君之罪啊,就算皇上赦免,公主怎么办,守寡么?

提纲二:矛盾双方的相互博弈

矛盾出现之后,就是矛盾双方斗智斗勇的过程,这个过程博弈的越激烈,那么故事的张力就越强。

例一,《西厢记》(黄梅戏版)里的张君瑞(张生)

张生自从在普救寺赏景时偶遇崔莺莺后,终日思念。无奈匆匆一别,再见不知何期。

第一步,打探消息,得知崔莺莺住在寺庙里的西厢房,就跑去和主持求情,说自己一介书生,一心读书,不会打搅客人,获得认可,留住东厢。

第二步,厢房间有一高墙阻隔,无法见到真容,便做曲附和崔莺莺的琴声,琴瑟和鸣,高山流水,达到精神上的交流。

第三步,得知崔家要在寺庙做法事,便求主持允许自己给亡父上柱香,以获得见面的机会。

第四步,解救崔莺莺于被孙飞虎劫去的危险,获得姑娘芳心。

第五步,与想要悔婚的崔老夫人据理力争,不为金钱所动,无奈对方寡义,心情抑郁。

第六步,求红娘暗中牵线,二人幽会,无奈崔小姐性格懦弱,遂病情加重。

第七步,与崔小姐生米煮成熟饭。但崔母要将其送往官府,幸被红娘劝服。

第八步,受崔母之命,进京赶考,高中回乡,迎娶崔莺莺。

例二,《女驸马》(黄梅戏版)里的冯素珍

第一步,赠送盘缠与李兆廷,供其进京赶考,无奈李被诬为盗。

第二步,女扮男装,以李的名义进京赶考。

第三步,高中状元,被强招为驸马。

第四步,向公主禀明一切,获得公主同情与支持。

第五步,将自己故事加于古人身上,设计让皇上承诺不杀。

第六步,禀明真相,加上公主的帮助,各自都有很好的归宿。

提纲三:矛盾被解决

矛盾博弈几番回合之后,要有解决的方式,此方式要合情合理,不矫揉造作,不故弄玄虚。

被解决的方式有

矛胜:即主人公达到他们的目的,大多数影视剧都是如此大团圆结局。

例一,《金太狼的幸福生活》里金太郎最终和米小米很幸福。

例二,《包青天》中恶人被绳之以法。

盾胜:即主人公妥协,反对势力赢得上风。

例一,《天仙配》七仙女回到天庭,董永在人间,无法团圆。

例二,《白娘子传奇》白娘子被压雷峰塔,与许仙终究两隔。

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受到父母反对的婚姻最终未能成功,劳燕分飞。读者可以自己找找看。

两败俱伤:

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二人皆死,家族也很悲痛。

例二,《梁祝》二人化蝶,亲人无不悲伤。

例三,《孔雀东南飞》二人化雀齐飞,家人求合葬。

例四,《红楼梦》林黛玉郁郁而终,贾宝玉出家为僧,贾府大厦将倾。

注意:不要动不动就用“死”去解决矛盾。有句话叫“民不畏你死,奈何以死惧之?”,到本处引申的意思是说人们根本不关心你的死活,你用“死”这招又怎么样能打动他呢?

例一,《中国合伙人》成东青向苏梅表白,不答应就跳湖。苏梅根本不睬他,自己跳湖,并且很潇洒的游走。

而上述两败俱伤的前几个故事是特定的环境造成,主人公除了死,无路可选。

例一,《孔雀东南飞》里,如果不死,刘兰芝就得嫁太守之子,焦仲卿就得娶秦罗敷。

例二,《梁祝》里,梁山伯郁郁而终,祝英台如果不死,就得嫁马文才。

例三,《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先装死骗过家人,谁知无意中也骗了罗密欧,于是罗密欧自尽身亡。而朱丽叶醒来时,发现情人已死,只好以死殉情。

这里说一个技巧,具有正面性格特点的人物和具有反面性格特点的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是举不胜举的。你只需要试着用一对正反义词安排矛盾,将代表对立的正反两方面的不同份量加在人物身上。并且通过并列对立的表现,将矛盾放在运动中去表现就比较容易了。

最后:扩充成故事

把提纲扩充成故事,尤其在提纲里多加一些矛盾双方的博弈过程,定然很有看点。

自相矛盾的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学研究 悲剧主题 《呼啸山庄》

引言

19世纪50年代,埃米莉・勃朗特发表了《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了世界轰动,这部作品也是埃米莉・勃朗特一生之中唯一的作品。《呼啸山庄》刚刚问世之时,评论界就有许多人对其进行指责,认为埃米莉・勃朗特在作品中描写了大量道德堕落的现象却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埃米莉没有回应这些指责和批评,但是这些激烈的负面评论给作家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是无法想象的。因此,在她去世以后,夏洛蒂・勃朗特在《呼啸山庄》的再版前言中就委婉地提到,假如埃米莉仍然活着,以她的才华一定能写出“更成熟、更令人振奋的作品来”。之后不久,很多评论家就发现了《呼啸山庄》的与众不同。著名的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在《小说与重复》中列举了包括他在内的十五位评论者对《呼啸山庄》所做的阐释,他认为在《呼啸山庄》里最感人的就是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我从未读过像《呼啸山庄》这样把爱情的痛苦、强烈、残酷描写得如此逼真的小说。”

一、《呼啸山庄》的创作手法探析

《呼啸山庄》的文学效果与勃朗特精妙的叙事方法密不可分,小说中所使用的叙述模式突破了大多数维多利亚小说的叙述模式,开创了多位人物叙述者的先例,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讲述自己眼中的故事,大多数人在阅读这部作品时都会发现这种与众不同的叙述方式,并会因此而激发更多阅读此作品的兴趣。《呼啸山庄》的叙述者是小说故事的陈述主体。在传统的叙事方法中,叙述者只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如果是从现代叙述的眼光来看,这种传统的叙述方式并不能将问题表明得更加清晰。因为传统的叙述者在进行叙述时,只能以第一人称叙述,只不过叙述的对象可能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我”的故事,也可能是以第一人称讲述第三人称“他”的故事。在这个基础上,依据叙述者在故事中所处的位置和叙述者以何种方式参与故事,通常将其划分为故事外叙述者和故事内叙述者,也就是非人物叙述者和人物叙述者。通常情况下,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大都是从叙述者入手的,所以对于读者而言,如何理解多个叙述者的性质,对挖掘《呼啸山庄》的复杂性就显得尤其必要。

故事的一开始是洛克伍德以第一人称“我”的方式开始了自叙:“1801年――我刚刚从房东家拜访回来――日后免不了要和这位孤僻的邻居你来我往的”(勃朗特《呼啸山庄》)。持续到作品的第四章,就转换成了女管家内利的声音,讲述了她眼中所发生的故事。在此期间,洛克伍德、凯瑟琳、希斯克利夫、伊莎贝拉以及其他故事人物都短暂地客串地讲述了故事。不过基于故事整体的结构,我们在阅读时只需将重点放在洛克伍德和内利这两位叙述者身上,因此故事的全局结构恰恰是他们两人全力支撑的,故事的其他人物更多地体现在局部故事视角的转换之上。

二、《呼啸山庄》的悲剧主题探析

矛盾是推动《呼啸山庄》情节发展的动力源泉。矛盾是由事物的对立面构成的,对立面的斗争与冲突构成了矛盾的运动,进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在小说中,主人公之间的冲突就是矛盾,由此产生的冲突推动了悲剧情节发展。因此,人物自身的矛盾与人物间的冲突是产生悲剧的原因。以下分析《呼啸山庄》悲剧冲突的成因,与读者对全篇情节内涵进行探讨。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悲剧是本文分析重点,构成悲剧冲突的两方面完全可以用“理想与现实”来概括。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首先体现在凯瑟琳的爱情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凯瑟琳追逐纯粹的心灵契合的爱情,而她的真爱是一个出身低贱、身无分文的男孩希斯克利夫,凯瑟琳的家族有着高贵的地位,以她的身份和一个出身贫寒的人恋爱是不被世俗认可的,于是爱情理想和社会现实构成了剧烈的矛盾冲突,外在的矛盾最终化为内在新的矛盾,于是凯瑟琳陷入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之中。主人公凯瑟琳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她是一个出身高贵的富家小姐,她的家庭背景、她所受的教育决定了她必定是一个知书达理的淑女;另一方面,她天性叛逆。凯瑟琳具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自身的两种性格构成了剧烈的矛盾冲突。在呼啸山庄,她是一个野蛮任性的女孩,而在画眉田庄里,她却是一个聪明乖巧的乖小姐。这样的双重性格使得凯瑟琳具有轻微的人格分裂,徘徊在不同的角色之间势必会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凯瑟琳的这种双重性格,最终导致她在爱情中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她向往知书达理的淑女形象,林顿的语气、富有、文明、温情深深地吸引着她;另一方面,她的内心是狂野而叛逆的,希斯克利夫的桀骜不驯也是她所欣赏的。因此,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物的内心的矛盾与冲突造成的。

因此,《呼啸山庄》的矛盾绝不仅仅是个人理想和社会环境的矛盾这么简单,《呼啸山庄》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其矛盾的复杂性,社会矛盾仅仅是个表象,要透过表象看到深层的本质。呼啸山庄以封闭的英格兰北部的高地为特定的环境,为我们描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生活环境――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因此,有学者认为《呼啸山庄》的悲剧源于“宁静”与“风暴”交错的自然条件所产生的心灵冲突。“呼啸山庄”是希斯克利夫住宅的名字。“呼啸”一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山庄周围的气候状况,寒冷刺骨、狂风肆虐。人们的心情常常会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呼啸山庄一直都是阴沉恐怖的天气,这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压抑感,使人的心情变得狂躁抑郁。一年里面大部分时间北风狂舞肆意,所有的树木和荆棘都是向着一边倾倒,而这里的人长着十分倔强的面孔,他们的感情是不会轻易暴露的,对于陌生人从不主动攀谈。但是,他们的内心活动却是非常丰富的,并散发着勃勃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尽管这种生命力是原始的、野性的。而与之相反的画眉田庄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景象,一年四季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呈现出一派欢快祥和的气氛,庄园的室内布置富丽堂皇,洁白的天花板和猩红的地毯显示出主人生活的优越与从容。这里居住的人们都和蔼可亲、热情好客,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在性情温和的同时也少了几分生气与活力。也有一些评论家认为希斯克利夫与林顿的性格差异是由于受到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造就的,这也是有一定的心理依据的,因为人的生长环境对行为和思想是有影响力的,人类最终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

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不能全归因于自然环境,主要是以下原因:一是社会矛盾是造成《呼啸山庄》的悲剧的主要因素,对希斯克利夫是同样适用的;二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虽然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这一哲学原理出发,我们又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自然环境对悲剧的影响不是根本性的,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主要包括性格和价值观,希斯克利夫的性格本身是倔强而强硬的,呼啸山庄的自然环境只是一个外界的诱因,诱使希斯克利夫潜在的品性发挥出来,因此,如果将悲剧成因单一地归于“风暴”与“宁静”的冲突是不全面的。

三、《呼啸山庄》悲剧中矛盾的和解

悲剧冲突的双方必然是格格不入的,代表着不同的力量,这样两种力量的较量就会导致矛盾的运动,冲突破坏了原本和谐的状态,这两种力量不能片面地概括为正义与非正义,他们都有正义的一面和邪恶的一面。宇宙是守恒的,因而两种力量的冲突一定要得到某种形式的解决,这样才能恢复原本的平静,既然矛盾的双方都有正义的一面,因而不能仅仅依靠一方消灭另一方来解决矛盾,矛盾的解决只能靠双方的和解,双方各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

《呼啸山庄》中的主要人物希斯克利夫、凯瑟琳和林顿,每个人物自身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他们都有正义的一面,也有非正义的一面,因此我们不能单单依靠否定一个人而解决矛盾,只能依靠和解才能和平解决矛盾。以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矛盾为例,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矛盾,并没有因为凯瑟琳的逝世而得到解决,反而矛盾加深了,凯瑟琳的魂魄继续与希斯克利夫发生着感情的纠葛,凯瑟琳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爱,因此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的恋爱是超越生死的,这是二者的灵魂相契合之处。但他们的矛盾之处在于,凯瑟琳还有另外一种追求――林顿家族所象征的温和淑德,这是希斯克利夫所不能了解的,于是二人的恩怨纠葛不断,矛盾贯穿一生,最终希斯克利夫临死前放弃复仇的念头。《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的自杀而告终的,以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在另一个空间汇合达成了矛盾的和解。这是一种人格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家勃朗特对人生的美好祝愿与理想。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带来震撼人心的悲剧主题。语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0.

[2]程梦辉.西方悲剧学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9.

[3]沈Z.浅析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的人生悲剧[J].语文建设,2012(18).

[4]钱青英.19世纪文学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耿伟.对称性表现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运用[J].语文建设,2013(26).

[6]王守仁,方杰.英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自相矛盾的故事范文第4篇

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其方式也有个恰当与否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其处理方式加以探讨。欲如此,必须先弄清处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关系。二者是种属关系,处理矛盾包含解决矛盾,但又包含其它。就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来说,除解决矛盾外,尚有听任不管、力避介入、故意激化、趁机利用等多种其他的处理方式。如一对夫妻产生了矛盾,其亲人纷纷劝解,为解决矛盾;与其没什么关系的人,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听任不管;夫妻二人找长辈、领导评理,长辈、领导觉得自己没能力、没义务管或觉得管了不但不落好,反而得罪人,引起对自己的不满,于是就找出各种理由推托,为力避介入;一个光棍汉趁机挑拨离间,拆散了他们,自己娶了这位妇女,则为故意激化,也是趁机利用。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具有广泛性,不管是人,还是其他生物,抑或非生物,都存在,因任何事物都会对其他事物产生作用,从而必会影响受其影响的事物的矛盾的处理。但是人对矛盾外的第三方矛盾的处理方式最为丰富多样,现以人为例,对这些处理方式加以探讨。

一、人对他人间矛盾的根本态度——介入与否

人对他人间的矛盾,有一个根本的态度,这就是介入与否,即对他人间的矛盾你管不管。确定根本态以后,才能选择具体的处理方式,否则,处理问题便无从谈起。日常生活中,别人有了矛盾,求你帮忙打击对方或调停、主持公道的情况是很多的。此时,你必然面临着管还是不管,即介入与否的抉择。只有把这个问题定了以后,你才能拿出具体的处理方式。如决定不介入,就会寻找各种借口加以推托;如决定介入,就会在故意激化、趁机利用、加以解决等各种方式间进行选择。若根本态度没有确定,你就会无从着手、不知所措。面对介入与否的选择,人主要考虑因素有自身的利害、自己的职责、道义和良心。趋利避害、求福避祸是人的本能。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是人面临他人间的矛盾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因此,人面临他人间的矛盾,不能不首先考虑自身的利害。介入有利,自然愿意介入;若介入不利,则不愿介入。不过,人做事,虽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利害,但又不能不考虑自己的职责。对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对己有利,固然要做;对己无利,甚至有害,但若是自己必须承担的职责,也必须处理,否则就没有尽自己的职责,为法律、舆论所不容。另外,人对他人间的矛盾,介入与否,除了考虑自身的利害、自己的职责之外,其实也要考虑道义和良心。人有时介入他人间的矛盾,并不考虑对自身的利害,也很难说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完全是出于道义和良心。如有的人见了别人吵架就去劝解,这很少是为了得到什么好处或是履行什么职责,大多是出于道义和良心。

二、避免陷入他人间的矛盾而引火烧身的方法

人一旦陷入他人间的矛盾,对方矛盾的演变就会影响自身。不仅耗费自己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处理不好,就会引火烧身,使得矛盾各方将怨气发泄在自己身上。为免祸及己身,人可根据具体情况,相机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加以处理:

一是三缄其口,不作表态。人常言“祸从口出”,对于他人间的矛盾,自己稍加评论,往往就会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如三缄其口,少说话,不做任何评论,就不会陷入其中而引祸上身。

二是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如果说三缄其口,不作表态是矛盾外的第三方面对矛盾以被动的姿态避免身陷矛盾麻烦的话,那么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则是以主动的姿态避免矛盾上身的高招。其主要内容是面对发生的与自身有相关联系的矛盾,以第三者的身份公开声明自己处于中立状态,不支持、不参与矛盾的任何一方。这样做可使矛盾双方打消找自己帮忙或调节的幻想,从而避免使自己陷入其中而遭受其扰。

三是与矛盾双方皆保持距离。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矛盾关系,在无法确定对其如何处理、解决的情况下,不要冒然行事,介入其中,而应站在矛盾之外,与双方保持等同距离,暂时避免陷入矛盾而引火烧身。然后等待时机,以定行止。若冒然介入,常会造成无法预料和控制的结果而深受其害。

四是把矛盾推给别人处理。矛盾是人生无法回避的事情。可以说,很多人的一生都消耗在忍受矛盾、制造矛盾、逃避矛盾和怨恨矛盾之中了。单就矛盾外的第三方来说,当矛盾产生以后,为避免陷入其中而引火烧身,若自己有能力处理好,自然应尽早处理,但当确认自己无能为力或无机会使矛盾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的情况下,不妨把矛盾推给别人(上司、同僚等)来处理。这样一来可以使矛盾得到及时处理、解决,二来可使自己避免陷入矛盾而引火烧身。

五是巧妙周旋,双方皆不得罪。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自己身边的事物,时常会发生矛盾。面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种种矛盾,如何处理、应对以趋利避害,体现了人的智慧的高低。智慧卓越的人,常能通过幽默风趣的言辞、模糊双关的语言、彬彬有礼的推托等方式巧妙周旋,双方皆不得罪,从而应付不便处理的各种矛盾,常可避免使自己陷入双方间的矛盾而引火烧身,甚至达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汉高祖刘邦临终前,燕王卢绾造反,刘邦派樊哙征讨。因适有侍臣与樊哙不和,趁着左右无人,向前进谗说樊哙为与吕后结为死党,将在刘邦宴驾后,引兵报怨,尽诛戚夫人、赵王如意等人,高祖召入陈平、周勃,命二人去斩杀樊哙。两人闻命,并没有去斩樊哙,而是抓住樊哙以礼相待,慢慢向京城行进。当时,高祖已死,吕后专权,二人将樊哙交与吕后,得到吕后的嘉奖。通过这种巧妙的周旋,在高祖与樊哙的矛盾纠纷中,二人既没有辜负高祖,又结惠樊哙、吕后,双方都没有得罪。

三、陷入他人间矛盾后的解脱方式

由于世间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第三者虽不情愿或尽力避免陷入他人间的矛盾纠葛的漩涡之中,但有时还是不免陷入。这时,设法解脱就成为你的当务之急。解脱方式体现了人的高度智慧,一些智者常能在无意间陷入他人间的矛盾纠纷而面临危险之际,巧妙地抽身而走,脱身解困。这些解脱方式,丰富多彩,现据历史文献及现实生活,总结出以下几条,供大家参考。

一是顺势巧妙推脱。你的周围时时刻刻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对自己产生有利或有害的不同影响。当你陷入他人间的矛盾而难以脱身之际,有的事情恰可作为自己脱身解困的借口,这时你可借此溜掉,从而解脱困境。如你的两个朋友有了矛盾,双方都觉得你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来找你给评理或调停。两个人都是自己的朋友,无论说谁的不是,都会得罪其中一人。正在你左右为难之际,忽然阴云密布,要下大雨,这时你说房上正晒着粮食,需赶紧回去收拾,矛盾双方就不得不让你走。尽管你房上不一定晒着粮食,但天晴晒粮是常有的事,朋友不能不让你走。

二是寻找借口加以推脱。上面所说的顺势巧妙推脱,是正巧有什么事发生,自己借此而脱身。这件事,你自己及矛盾双方皆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而这里所说的寻找借口加以推脱,与此有所不同,并没有什么事发生可作现成的借口,而是以自身外矛盾双方并不知晓的真的或假的事情为借口而脱身。如有人找、有急事、有病、法所不容、时机已过等,都是人陷入他人间的矛盾后常用的脱身借口。

三是推给他人处理。上文曾言,把矛盾推给别人处理,是矛盾外的第三方避免陷入他人间的矛盾而引火烧身的方法,但人在陷入他人间的矛盾漩涡后,也可用此方式加以解脱,故也属于陷入他人间矛盾后的解脱方式。这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尤其在官场上更为常见。领导干部在处理下属或群众间矛盾的过程中,发现矛盾双方都有很深的背景,分别以自己的不同上司为靠山。无论自己如何处理都会得罪自己的上司之一,从而给自己的仕途带来灾难性后果。于是他以自己没有能力管、由别人处理会更好、有另外更重要的公务要自己处理、领导对自己的工作另有安排等理由将矛盾推给自己的上司或同僚处理。这种现象造成公文循环,使待处理的问题象球一样被人踢过来踢过去,迟迟得不到解决,为群众所深恶痛绝。政府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止。但应注意的是,并非这样做都是推诿塞责、性质恶劣的,如自己确实没有能力处理,硬要处理害人害己,如推荐矛盾双方找更有能力的人来处理,则为矛盾双方找到了很好的出路,利人且利己。如戏曲《秦香莲》中的王延龄调节秦香莲与陈士美的矛盾不成,便推荐秦香莲找铁面无私的开封府尹包拯来处理,终使负心人陈士美被铡,秦香莲得以报仇雪恨。这岂不是件好事?另外还应注意,陷入他人间矛盾后的寻求解脱,可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并非仅仅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只是在他们身上发生的频率最高而已。就是在普通群众中,不同的人,发生的频率也大不相同。长辈、德高望重者,因人们有了事常找他们处理,发生的频率要高于其他人。

四、人介入他人间矛盾后的处理方式

事物是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存在的,不与其他事物联系的孤立事物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任何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介入某些他人间的矛盾冲突之中,要完全避免介入是不现实的。有的是自己有意介入的,有的是自己无意间介入的,有的是出于自身或亲友的利害而介入的,有的则是出于职责或道义而介入的。当你介入他人间的矛盾漩涡之中后,你有三种基本的处理方式:一是故意激化,二是趁机利用,三是寻求解决。三种基本的处理方式分别又具有多种具体的处理方式。

(一)人介入他人间矛盾后故意激化矛盾的方式

故意激化他人间的矛盾,这种处理矛盾的方式适合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运用:一种是矛盾双方皆为自己的仇人或敌人。另一种是矛盾双方的是非曲直、胜败优劣尚未明朗化,你不知道自己该采取什么态度,只好激化他们间的矛盾,使局势明朗化,是非曲直、胜败优劣充分显现出来,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具体的激化矛盾的方式,有的是用言语加以挑唆,有的是用行为加以挑唆,有的是言行并用加以挑唆,有的是借助其他人对矛盾双方施加影响而使矛盾不断激化,还有的是为免因自己介入而使双方团结起来共同对己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坐等激化。

(二)趁机利用他人间矛盾的方式

人总想利用一切机会为自己及自己的亲友、团体谋取利益。他人有了矛盾,就是个很好的时机,应及时抓住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与上述激化矛盾不同的是,并不去激化矛盾,而是直接利用。所利用的矛盾也不仅仅是仇人、敌人间的矛盾,也可以是朋友间的矛盾、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矛盾等一切矛盾。从所要达到的目的看,可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趁双方矛盾之际,将其一并制服或消灭。这种方式适用于对敌斗争。敌人之间发生矛盾后,双方实力必然受损,且互相提防而无力他顾,局势常会变得不稳定,甚至出现混乱的局面,此时你可运用自身力量或借用外力将双方一并制服或消灭。这在政治、军事斗争中非常普遍,尤其在改朝换代中最为常见。如夏末,在桀的残暴统治下,国内各种矛盾异常激化,结果商汤趁机灭夏。商末,纣王残暴荒淫,使官民、君臣矛盾尖锐异常,结果周武王趁机灭商。

另一种是加以利用,从中取利。利用他人间的矛盾,不一定都是趁机制服或消灭他们,也可采取其他途径来利用矛盾,使其为我所用。矛盾各方基于各自的力量必然分为几股,形成几种对立或分离的势力,这就为他人提供了利用的机会。第三方可对其中的一方或多方施加影响,加深他们的裂痕,或争取一方或多方对己的支持,从中获取益处。西安事变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张学良、杨虎城与的矛盾,使得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与红军实际上停止了敌对状态,实现了西北地区各派武装力量在共同抗日旗帜下的大联合。西安事变中,又利用宋氏兄妹与何应钦集团的矛盾,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五届三中全会上,还利用内亲英美派与亲日派的矛盾,促成了内外政策的明显转变,为抗战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人介入他人间矛盾后解决矛盾的方式

人介入他人间的矛盾后,占主导地位的处理方式是加以解决。人解决他人间的矛盾,有的是出于利益,有的则是出于道义、责任,并不计较自身的利害得失。具体的解决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该方式最为常见,因人都有是非观念、感情偏向,必会支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与己亲近的一方而反对自己认为错误的、与己疏远的一方。

二是将矛盾各方分离。他人间有了矛盾,第三者加以解决,有时最简单的方式是将矛盾各方分离,使之天各一方。这样,他们想闹纷争便也没有条件了。上级领导常将下级单位有矛盾的几位领导调开,使他们不在一个单位工作,是这类解决方式的典型例证。

三是使矛盾各方结成利害共同体。当矛盾发生时,第三方采用强制性手段或说和的方法将各方在利益(或名义)上结为一体,使其和则两利,分则两害,休戚相关。这样,各方顾及利益一体的现实将不致马上撕破脸皮而大打出手,使矛盾暂时得以缓和,随着合作程度的加深,各方感情会日益深厚,关系会日渐融洽,矛盾便会得到解决。

四是让矛盾各方抓阄决定。有时对于他人间的矛盾,无论你怎样处理,无论你本心如何公正,都难以化解他们间的矛盾,还常会引起他们对自己的不满。这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抓阄决定,即通过抓阄、抽签、掷币等活动让偶然性来决定一切。这样,无论胜者、败者都不得不接受处理结果,无由再争,即使败者也只能怪自己的运气不好,怨不得别人。如在体育比赛中,免不了要先分组。怎样分组,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就是抽签决定。除了这个,实在找不出其它可以平息纷争的法子。

五是让矛盾各方竞赛决胜。让矛盾各方抓阄决定,虽可很好地解决矛盾,但毕竟不严肃,显得荒唐。对严肃的、庄重的事情不妨让矛盾各方竞赛决胜。胜负决定于矛盾各方自己的本事,败者也难怪于你。如欲选拔某个职位的领导,几个候选人能力相当,各有所长,难定取舍,提拔谁,其他人都会不服,怨恨于你。这时你可让他们做某件事情,看谁先做好做完,也可出一道或几道题让他们做,看谁答得快、答得对。

六是令矛盾各方依次轮流。有时矛盾各方功过、资历、能力、素质或实力十分相当,此时,对第三方来说,让任何一方独享某种权益或承担某项损失、罪责,都会令其或其他方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令矛盾各方依次轮流,则利害便不会集中于一人或一方,他们间的矛盾便会化解或缓和。伊拉克存在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大股实力,他们之间有历史旧怨,矛盾十分尖锐。2003年7月29日,伊拉克临管会产生由9人组成的领导机构后,谁当主席?无论由哪一派的人当主席,其他各派都会不满。于是,临管会主席便只好轮流担任,每人任期一个月。

七是自责垂范。当自己的下属发生矛盾时,作为领导者不先去批评矛盾双方,而是先反躬自省,检查自己的过错,进行自我批评,从自身方面寻找下属产生矛盾的原因。这样做是品格高尚的体现,非光明磊落之人难为,故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常会使下属感动自责,握手言和。西汉宣帝时,韩延寿任左冯翊期间,有兄弟讼田,各执一词,延寿不加批驳,但向两造面谕道:“我为郡长,不能宣明教化,反使汝兄弟骨肉相争,我当任咎!”说至此不禁泪下。这种高尚的人格使兄弟俩自惭自愧,不再争讼,反相推让。

八是加以调停。加以调停是人解决他人间矛盾最常用的方式。当矛盾发生后,作为第三者,不管你处于什么身份,如你有意或有责任使矛盾各方平息纷争或将之降到最低限度,调停这个方式必不可少。调停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可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晓以利害,对理亏一方加以劝导使之让步或减少无理的要求,对有理的一方加以说服,分析矛盾继续存在及激化所带来的危害,让其权衡利弊,做出取舍,努力使其化干戈为玉帛,狼烟平息;也可强制性地要求双方或多方罢战言和,将过去的一切一笔勾销,不许旧事重提,一切积极向前看;还可采用多种方式使矛盾双方减少磨擦,达到消解矛盾的目的。

九是俱弃另选。一个团体的两个成员间产生了矛盾,双方间的矛盾有时尖锐到没有任何调和余地的地步,而又没有折中的方案加以选择,只能在双方间做出取舍,可不管第三方选择了那一方,另一方都会不依不饶,发起武斗甚至内战,从而严重危害团体的稳定,造成灾难性后果。这时第三方对双方都加以舍弃,而从其他成员间进行选择,双方往往都不得不接受、认可。1643年皇太极死后,帝位继承发生问题。皇太极长子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互不相让。为免喋血萧墙,代善、范文程等人提议两人都不当皇帝,而让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的福临继帝位。这样两人都不得不接受这一结果,从而避免了关系破裂而喋血萧墙。

五、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与矛盾的一方对矛盾的处理之间的关系

矛盾的一方对矛盾的处理与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不是孤立不相关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

首先,矛盾的一方对矛盾的处理可以转化为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当矛盾的一方靠自己找不到对自己有利的处理、解决矛盾的方式时,出于趋利避害、求福避祸的需要,往往会寻求第三方对自己的支持、帮助或请其调解,从而使矛盾的一方对矛盾的处理转化为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

其次,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可转化为矛盾的一方对矛盾的处理。之所以有此转化,有两个原因:第一,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直接关系着矛盾双方的利益得失,若处理公允、有理有据时,矛盾双方,尤其是失利方还无话可说,但若处理不当,如有偏心、违法背理时,矛盾的一方,尤其是失利方就会对你不满,与你产生矛盾,从而使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转化为矛盾的一方对矛盾的处理。第二,矛盾各方对矛盾外的第三方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对其处理方案欣然接受,有的则对其处理方案大加指责,严词拒绝。对于后者,第三方必然倍感脸上无光,无地自容,从而引发其对后者的不满,与之产生矛盾。这也使得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转化为矛盾的一方对矛盾的处理。

[参考文献]

[1]杨春贵,王伟光.谈谈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2]杨英法.矛盾的处理、解决方式问题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自相矛盾的故事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故事,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无论是从受众接受方面,还是从纪录片的生存空间、国际接轨等角度来看,都可看出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的必然,本文将探讨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的形式表现的方面。

    纪录片要求以现实素材来结构影片,以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为拍摄对象,整理现实生活,对杂乱的生活发表个人的诠释、个人观点,也就是必须创作者作出自己的艺术处理,从而达到创作者的艺术要求与审美要求,这正是叙事艺术的“叙事”“故事”“叙述”的要求。事件是叙事成立的前提,是叙事的讲述对象。一个事件或长或短,或平实或曲折,创作者把情节通过媒介载体讲述,呈现给受众,受众通过自己的知识水平、阅历、经验理解创作者的讲述,从而建构故事。叙事不是故事的一种静态呈现和反映的过程,而是故事的讲述者通过故事文本与故事接受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交流过程。可见,叙事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行为,这一行为是以事件、叙述者、接受者为主要要素的,文本是叙述的结果。在目前的文化语境中,由于纪录片创作者考虑观众的收视率这一因素,纪录片创作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故事化、戏剧化叙述的倾向,使一些原本故事性不是很强的题材,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也喜欢用故事来表现。

    所以说,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

    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影片,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

    一、欲望对象

    尹鸿定义欲望对象是“观众欲望投射的对象,是观众关怀、期待、注视的对象,是观众爱与恨、同情或仰慕的对象,是观众欣赏兴趣的直接因素”。

    在欲望对象中,必须有观众的梦想、审美、价值在里面,或是观众的一种白日梦,即实现自己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后结构主义的电影理论在“重新阐释”精神分析学的主体与客体同化理论时提出了“镜像阶段论”,这一论述认为,婴儿在第六至第十八个月期间,开始察觉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这时婴儿虽然自己不能行动,但通过镜子能确认自身,确认自己与自己的镜像同一,确认自己与镜中和人的区别。这就是主体对自我镜像的第一次认同,这种镜中幼儿的情境与电视观众的情境具有类似性,尽管荧幕形象不同于镜子对人像的反映,但由于纪实电影及其逼真地表现人的本貌,观众也愿意像婴儿向自己的景影像认同那样,向电影画面认同,并通过镜头录制的形象认识自我、关照自我、意识自我,使自己看自己、自己认识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如《龙脊》中的小学生潘能高对学习的渴望,山村困难的生活环境,乡村教师独特的教育方式,对很多所谓的城市人来说有不少相似,因为在中国,很多城市人的根都在乡村,都曾有过潘能高一样的渴望,都曾经经历过像潘能高一样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情景,因此这些相似的境遇,使人们看到自己的过去,为自己在城市生活中迷失的自我找回奋斗之根。

    对纪录片而言,欲望客体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东西。欲望对象以人物为多,如孟京福、潘能高等等,那这些人物具有什么特征才能更充分的体现纪录片的故事化呢?

    第一,纪录片的人物必须具有人情味,必须具有一定的伦理特征。所谓人情味就是指人的行为(包括名人和普通人)引起的兴味,使观众产生感情认同的因素之一。人情味来源于观众对他人行为的天然的好奇心,这些行为中包括他们的问题、他们的反映和使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人们的一定的伦理特征也是激发观众情感的因素之一,伦理特征较容易唤起观众的情感投入。但是需要讲究策略,即编导与人物之间在感情上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把自己对人物的审美与价值判断隐藏的深一点,一切都让人物自行呈现,这样观众会比较容易得就接受人物。此外,对人物伦理内容的挖掘,必须在考虑启恒久不变的因素外,还必须将其放在具体的时代变化中。如《壁画后面的故事》中教师刘玉安对陶先勇的关怀,老师蛮可以放手不管可是他却一直在支持,经历着期盼—努力—失望,再期盼—再努力,一直到最后期望彻底破灭,观众在看他,并不断的认同他,他的行为也得到伦理的认同,得到观众的赞扬。

    第二,就是要让主要人物处在一种变动与变化之中。这种人物的变动与变化,或陷入一种前途未卜的冲突中,或失去了宝贵的东西,或受到几方面的攻击与争夺,只有这样才会使观众参与其中,关心人物的命运变化。如《最后的山神》中孟京福是鄂伦春族的最后一位萨满,最后即意味着他处在急变的时代中,与郭宝林这样的定居族之间的代际差别;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冬天来的时候又一位鄂伦春族的老人去世了,他们这一代又离世代生活的山林远了一步;一位老人的去世,使得孟京福伤心;一棵画有山神的树被砍伐,使得孟京福神伤。他如何来寻找自我文化的身份,这也就深深的牵动着观众的心。

    欲望对象是纪录片的核心,具有了这样的特征,才能在观众心里造成亲切感、认同感、紧张感、运动感,才是吸引观众不断观看下去的动力。

    二、情节

    情节来源于生活,尽人皆知。人,天天都泡在生活中,捕捉生活较容易,但是把生活变得生动,则比较难。这就需把平淡的生活情节转化为具有新奇性的故事。蕴含新奇的故事,并非荒诞不经,也非故弄玄虚。在陈辞中出新意,在平淡中见奇巧,常常会给观众带来意外的惊喜。

    情节建构故事,纪录片的故事化需要情节的有机建构。

    首先,情节能够使观众进入具体时空感知体验纪录的内容。观众在观看纪录片中所纪录的具体过程的过程中,其感情不断积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积聚,受到感染。如《龙脊》中由于记录了潘纪恩因学费问题而面临失学,而他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又促使他想尽办法要挣到学费,他便去淘金,在流水与细沙之间,我们的手也似乎在触摸,我们的眼睛也紧紧的跟着,内心充满了希冀,盼着奇迹的出现,从而实现潘纪恩上学的夙愿,我们就这样急切的随着镜头等待着,那小小的一点的出现便足以让我们欣慰与满足。

    其次,情节记录过程,由于事件的最终结局的不可预知,往往会使观众产生与事件平行的思考。如《小鸭子的故事》中有一个情节,一只小鸭子因先天不足,身材矮小,几次都未从池塘里跳出来,只能眼看着妈妈带领着其他小鸭子远远而去,。这只小鸭子能从池塘里跳出来吗?这一悬念似的情节紧紧抓住观众的心,观众为小鸭子的命运担心。然而这只小鸭子没有灰心,一次一次的试着往上跳,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跳上了池塘,此时观众的喜悦油然而生。生动真实的情节使观众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小鸭子的每一次失败,都倾注着观众的再一次期待,观众的心理在期待过程中获得了动态平衡,从而联想到人类自身,感受自己曾遭遇过的挫折和坎坷。

    情节的逐步展现,带领观众逐渐进入纪录片的故事,“看到一个人眼睛逐渐湿润,眼角上慢慢出现泪花,与落泪者共时体验到他那难以抑制的悲伤和感动”,一点点体味,一点点深入。  

    三、矛盾冲突与悬念

    在各类型的节目中,矛盾冲突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有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且矛盾冲突的最终后果让人捉摸不定,那么这个矛盾冲突就会变得更加鲜明有力,更加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成为足以吸引广大观众和抓住观众的一招妙计。在纪录片中,米勒曾提出“为使观众兴趣保持持久,尽量在影片中增加矛盾冲突、挑战及困难。”

    矛盾冲突对纪录片来说,应该来自客观生活(事物)本身,不可以虚构,但是可以强化。创作者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集中化,特别突出偶发性因素,构建出一种明显的巧合,对比、因果或转折关系,常常以环环相生的方式编织出曲折跌宕的情节,以此来吸引观众。如在《生命》中,编导就是捕捉“母救女”故事本身隐藏着的许多矛盾冲突来编排故事的,比如家庭经济压力带来的矛盾,在挽救还是不挽救小张琨生命这个问题上家庭成员及其亲友之间的矛盾,在决定由双亲中的谁捐肾救女中的矛盾,最终决定由母亲捐献后父亲的不安,母亲割肾后带来的隐隐约约的惊恐和舍己救人的神圣感之间的心理矛盾,以及双亲之间不同的付出带来的心理上的矛盾,对于手术医界不同见解的矛盾,以及双亲之间不同付出带来的心理上的矛盾,手术后各方面的期盼、希望、惊恐……这些矛盾本身充满着戏剧性,然而片子正是依靠这些矛盾,才抓住了观众的心。

相关期刊更多

分子影像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教育厅

数字与缩微影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橡塑资源利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