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蒙药学

蒙药学

蒙药学

蒙药学范文第1篇

蒙医药浴是蒙医临床外治法重要疗法之一,以冬青叶、刺柏叶、水柏枝、麻黄、小白蒿所组成称为五味甘露浴。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长久以来经久不衰而不断发展,特别是蒙医经典《甘露点滴》及《蒙医药选编》等著作对五味甘露浴的传统理论进行不断的完善,对它适应症和禁忌症作了明确记载。近年来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册》对五味甘露浴的配伍、加减、施治操作等方法作了详细叙述。药浴所用的五味蒙药材,分别来自冬青叶为杜鹃花科植物照山白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rcz.或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aicum L.的干燥枝梢及叶;刺柏叶为柏科植物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et Zucc.的细枝及叶;水柏枝为柽柳科植物河柏Myricaria alopecuroides Schrenk.的干燥嫩枝及叶;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phedra eguisetina Bunge或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ink et C.A.Mey.的干燥草质茎;小白蒿为菊科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da WaLLd.的干燥地上部分。

1 蒙医药浴作用机理

蒙医学认为,五味甘露之药有各自的功能主治等蒙药特征外,传统理论认为五味配合,具有祛巴达干(似祛寒),除黄水(似燥湿),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益肾壮腰等功能。用以治疗四肢僵直或拘挛,胃火衰败,脾血不足,肾脏寒症赫依(气),外症汤疮以及皮肤疾病等症颇有良效。根据病情加减,疗效繁多,故蒙医经典盛称“甘露之液”。

2 蒙医药浴临床应用

2.1 风湿类疾病

蒙医药浴治疗风湿类疾病有悠久的历史,这种疗法有简便易行、疗效特点,适合于农村牧区,深受患者欢迎。锡盟蒙医研究所用蒙医药浴治疗风湿类疾病94例,其中风湿性关节炎75例,类风湿性节关炎9例,椎间盘退行性变6例,腰椎间盘突出4例,治疗结果94例中显效53例,占56.38%;有效37例,占39.36%;无效4例,占4.26%;总有效率达95.74%,未发现毒副作用。乌盟医院用蒙医药浴治疗风湿类疾病60例,显效24例,好转3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7%。新疆博州蒙医院在5年间用西医诊断蒙医药浴治疗风湿类疾病632例,痊愈427例,好转175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达95.3%。呼盟鄂旗医院用蒙医药浴治疗风湿类疾病100例,治愈47例,明显好转40例,好转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4%。阿盟阿右旗医院用蒙药浴治疗风湿类疾病74例,治愈26例,明显好转4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90.5%。

2.2漫性布病性骨关节炎

西医治疗布病,对慢性型尤其是局部损害的残余型神经性布病,其治疗不明显。对此内蒙古中蒙医院用蒙医药浴治疗慢性布病102例疗效观察结果,近期治愈51例。好转40例,无效2例,恶化7例,总有效率达94.86%。

2.3 皮肤病

阿盟阿右旗医院用蒙医药浴为主以蒙药口服剂为辅治疗13例牛皮癣等皮肤病,结果治愈7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2.3%。包头市蒙中医院用蒙医药浴为主以蒙药口服剂为补治疗20例牛皮癣患者,结果治愈19例,占95%,疗效不明显1例,占5%。哲盟医院用蒙医药浴治愈“巴木病”(似皮肤坏死性血管炎)2名典型病例。

2.4高血压病

新疆巴州蒙医院采用传统的蒙医药浴疗法,治疗以高血压病收治入院的患者93例,治疗结果表明,药浴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优于单纯的内服药物治疗,总有效率在90%以上,获得了满意效果。

3 配方

冬青叶、刺柏叶各1份,水柏枝、麻黄各2份、小白蒿3份,以上5味为主药,每份之量以0.5kg以上为佳。将上列药物入锅,加满清水煎煮,约烧至半锅时,取出清叶,药渣锅中再加满清水,重复煎煮,待烧至六分之四时,再次取出药汁,复加满清水煎煮,待干去十分之七,剩余三分时,用筛滤去药渣,将3次药汁合并,即可入浴。药浴以7或21 d为1个疗程,每天入浴。浴时先将药水加热至适当温度,入水浸浴,稍凉时频加热的药水补充,调节水温,须始终保持凉温适度,如患部在头部等处,可以用盆舀药方进行浇淋。在药浴过程中,每天需再添煮少量的五味甘露汤,以补充药力。此外,五味甘露汤中,应加入黄精、天冬、玉竹、栝楼、蒺藜各15 g,共研细末,1剂/d,加入五味甘露汤中其疗效更佳。五味甘露汤中刺柏叶主治肾病,冬青叶以平骚乱引发之巴达干之邪等病,水柏枝以清肉毒,麻黄扑杀窜入脉中之虫而肝热,小白蒿能调理血液、兼清黄水而疗关节肿胀。五味配合,具有祛巴达干,除黄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益肾壮腰等功能。用以治疗四肢僵直或拘挛,胃火衰败,脾血不足,肾脏寒症赫依,外症疡疮以及皮肤疾病等症,颇有良效。除此之外,可根据具体病情,再加专门药物,如胸部血盛或头晕、希拉热盛者,宜以白檀香、紫檀香、硫磺各15 g,共研细末,加入药水中;由于寒赫依而致饮食未消者,宜以寒水石、山奈、五灵脂、荜茇各15 g,共研细末,加入药水中;黄水盛者,宜以白芸香、决明子、苘麻子、朱砂、黑云香、文冠木各12.5 g,共研细末,加入药水中;白脉病者,宜以麝粪20 g,或羊粪和碱亦可,共研细末,加入药水中;如加上列方药浴后无效而催动赫依者,用马、狗、驴骨各50 g,曲酒100 g,奶酒500 g,加入五味甘露汤中,进行药浴,对肌肉、骨胳、皮肤、筋腱等各种疾病,必有良效。以上诸方,如无必要,则毋须另加。药物剂量大小,须与疾病轻重情况相适应,剂型也不必拘泥为药粉,如能煎成汤剂,浴水清净,更佳。

参考文献

[1]伊希巴拉吉尔.甘露点滴[M].锡林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0:340.

[2]罗布桑却泊勒.蒙医药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5:431.

[3]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8.

[4]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内蒙古蒙药材标准[S].赤峰:赤峰科技出版社,1987.

[5]颜正华.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475,62.

蒙药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蒙古医科大学 医学图书馆 学科馆员 蒙医药学

学科馆员,又称学术联络人、联络馆员、学科专家、研究支持馆员、学科咨询馆员等,是指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参考咨询馆员,是在图书馆内既有图书情报专业背景,又非常熟悉某个学科的各种文献资源,能够有针对性地为所选定的教学和研究目标提供有力帮助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人才的学科专家群体。

自清华大学图书馆于1998年设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后,首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医学专科院校图书馆相继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

一、医学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原因

1.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能满足医学院校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传统医学院校的专业侧重点为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医学、中蒙医学等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学科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而增设了一些新兴医学相关学科,这就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院校师生、科研人员在教学、科研和医疗中,为了加深专业学科知识、完成课题研究或是提高自身素质,需要图书馆提供专一化、特色化、深层次的服务;附属医院是医学高校特有的资源,为了提高业务水平、了解本领域的最新进展,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也需要图书馆提供最新的信息。

2.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能弥补参考咨询工作的不足

现有的参考咨询的单一化、笼统化、被动化、书本位的服务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学科馆员服务与此相比有其自身的优点,学科馆员信息服务走出了图书馆,走进了用户群体;学科馆员与对口院系师生、科研人员、学术带头人通过面对面、QQ/MSN、E-mail、微博、手机短信等各种手段保持联系,系统了解其研究领域与方向后,对该专业馆藏资源清点、分析后制定出下一年度专业馆藏的订购计划;通过与院系负责人、主管教授的沟通,勾画出订单目录,为采访做准备;通过开展定期的用户培训,提高用户文献检索能力;依靠扎实的专业知识及信息化技术手段将本学科海量信息进行整合、集中、分析,找寻出未知的文献资源入口,节省时间,从而更有效地配合临床工作者和医学科研人员开展工作,成为有用信息的传播者;帮助科研人员定题,通过查新判断课题的新颖性和唯一性,使馆员也参与到决策咨询与科学研究中去;将服务内容与用户的整个学术交流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包括课题策划、内容分析、创新性论证、研究过程、、成果评价、知识产权等等,为此提供全程式的信息服务。

3.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使图书馆员发挥所长、施展才华,提高图书馆整体素质

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使馆员所学专业学以致用,激发馆员的求知欲和工作热情,满足其成就感和荣誉感,赋予其时代感和使命感,督促其建立自身发展计划,做到终身学习,提高其自身素质。馆员素质的提高间接提升了图书馆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地位,为图书馆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文献资源现状

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了保护民族医学,加强内蒙古蒙医药基础数据平台及基础资源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将本校和蒙医药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了馆藏资源整合,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工作。具体如下:

1.文献资源建设范围、方法及馆藏

(1)范围

广泛收集蒙医药学文献资源,包括古典的蒙医疗法、蒙医药古籍文献、蒙医药发展史、古代蒙药本草图片、蒙医药电子资源、蒙医验方、蒙医方剂、蒙医传统方药、蒙医药专利等;并对各资源加工整理建立数据库。

(2)方法

在各二级学院、附属医院、兄弟院校、在职和退休教师征集的基础上,向社会各相关单位收购;同时与各出版单位建立永久的联系,及时准确了解蒙医药学文献及电子资源出版目录,做到发行后即购买;并做好宣传工作,鼓励社会人士捐赠。

(3)馆藏

蒙医药蒙汉版本文献约一万册,蒙医药及相关文献资料约两万册,储备了丰富的馆藏资源。

2.文献资源管理方法和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1)管理方法

对蒙医药学文献及电子资源进行集中管理,编制出详尽的内蒙古医科大学蒙文文献分类、编目细则;通过耶里巴系统,使用计算机对本馆的蒙医史、蒙医古籍、现代蒙医学论著、蒙医学期刊等蒙医药学文献进行验收、MARC著录、典藏、流通;进行蒙文和汉文蒙医药学文献的双语编目;构建高效的创新型和智能型的文献管理团队,即成立了传统文献资源建设部,其成员蒙汉文兼通、具有蒙医药学和情报学专业知识背景、专业技术业务过硬、精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了从采、编到藏的独立运行管理。

(2)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

建立了馆藏蒙医药文献全文数据库(蒙文)、传统医学文献全文数据库、蒙医药文献书目数据库、传统医学期刊书目数据库;用户通过本校图书馆馆藏书目检索,即可检索到所需的蒙医药学文献;对馆藏珍贵的蒙医药学文献、古籍通过数字化转换技术进行处理;将蒙医药相关文献数据库(汉文)(蒙文)以独立的网页在特色资源中显示,使用户快速、简便的检索到所需文献;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补充本馆蒙医药学资源的不足,实现蒙医药学文献信息的资源共享;积极筹备和开发蒙医药学特色库,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以蒙医药学专业为依托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设想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全国西医院校中设置民族医学专业最早的系部之一,1980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首批蒙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开始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民族医学(蒙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蒙医学科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特色学科,蒙医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级品牌专业,蒙医诊断学和蒙医疗术学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和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目前该学科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医学教育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专业人才最多,办学层次最高,科研学术水平在国内外居于领先地位的特色优势学科。2007年内蒙古医科大学成为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蒙医药(本科)统编教材的主编单位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大中专院校蒙古文规划教材的主编单位。学院全体教师始终坚持教学、科研、临床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现主持国家和部、自治区级重点科研课题37项,近年来积极与国内各中医药院校、部分西医院校及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日本山梨大学医学院、蒙古国健康医科大学等院校在人才引进、学者互访、人才培养、科研协作、医疗合作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联络交流。

鉴于我校蒙医药学专业的独特优势,蒙医药学科的发展前景,以及蒙医药学文献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以蒙医药学科馆员的建立为试点,进而推动我校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以期为我校蒙医药事业、医学事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晶.从科研需求角度谈学科馆员职能侧重及素质培养.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28(2):74~75

[2]张淑田.当前高校图书馆员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对策.河南图书馆学刊,2001,21(5):81~82

蒙药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浅谈;运用;蒙药;服务;工作

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广大群众保健意识的提高,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医院蒙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蒙药学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蒙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蒙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这是我国首次以法规的形式规定医院要建立“蒙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为当今和未来的医院蒙药学工作提出了方向。

一、蒙药学心理学的其作用

在实施心理药效学过程中,心理因素在先,患者是心理药效学发挥作用的内因基础,通过医师、药师和护理人员等这些主导动力因素的心理诱导作用,使药物发挥最佳临床效果。心理药效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安慰剂效应”,不同个性的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热情、爱说、善交际的人对安慰剂会产生明显的心理效应;而急躁、耿直、好胜的人则不明显。一般说来,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药物的生理效应占主导地位;而治疗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时药物的心理效应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溃疡病、糖尿病、月经病以及痛症等疾病时更为明显。

但心理药效学并非适用所有患者。根据患者就医心理,大体可将其分成两大心理类型:主动求医型和被动求医型。主动求医型患者能主动到医院就医,愿意接受治疗。其特点是心理负担较重,病情未必严重,这类患者是心理药效学的主要群体。被动求医型患者多见于急性和重症精神疾病、急性脑外伤性精神障碍、各种疾病所致的意识障碍等,他们不是心理药效学的主要群体,心理药效学多用于某些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期。相对而言,心理药效学在精神科应用最多,亦常用于神经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

临床观察亦表明:给药医生的权威性,给药的时间,药师、护士发药时的语言、神态,药物的名称、商标、包装、产地、颜色、剂型以及价格等均可使患者对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效应。药物的包装是否精致以及颜色和味道亦能影响病人的感受,如大多数人喜欢乳白色或橘黄色,偏爱柠檬味、苹果味或橙味。

二、蒙药学心理学在蒙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D心理D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关注药物的心理效应和心理药效学的应用。由于患者的身心、体能、心理都与正常人有较大差别,在就医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预期要求,需要蒙药学工作者加以识别和确定。药师在蒙药学服务中要以人为本,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生理状况,同时要关注其心理和精神状况,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调节和提高患者的情绪,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药患关系,有针对性地为其进行蒙药学服务,为其提出较为合理的用药建议,达到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从而促进蒙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与患者多交流,赢得信任

关心同情患者,与患者及其家属多交流,使他们对药师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较为信赖,愿意倾诉自己的感受和与用药有关的问题(包括自己的家庭、隐私和社会关系等)。获得信任后就能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摸清患者的心理脉搏,利用心理科学知识,及时正确地给患者以同情、解释、鼓励和保证。充分调动患者心理积极性并加以支持和帮助,使他们加深对其疾病治疗迫切性的认识,改善心境,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心身康复,最终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明确告知治疗方案,有利于取得配合

对于主动求医型患者或被动求医型患者的家属,讲明所患疾病与病因、治疗方法,指导他们配合治疗以及以后如何预防等,增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3.暗示疗法

医护人员特别是影响力大的医护人员对患者具有暗示性的治疗作用。通过心理上的积极暗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身反应过程。以技巧性的言语和表情给患者以诱导和暗示,其接受暗示的过程就是内心的逻辑活动过程,结果改变了原有的病态感觉和不良态度。药师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疾病状况等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作一定的解释和暗示,使药物的生理效应与心理效应达到最佳结合。

如为了加强药师与患者交流,增加亲切感,提倡门诊药房为患者提供零距离蒙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把发药窗口作为一个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的平台,通过药物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使蒙药学服务在保障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增加患者战胜疾病和早日康复的信心等方面与医学同等重要。药师通过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与患者实现优化的心理整合,从而提高蒙药学服务质量,提高药物治疗的整体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降低医疗成本,并最终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三、在政策支持下的蒙药学的发展前景

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求三级以上医院必须开展临床蒙药学,且许多省、市有关部门所制定的《综合医院分级评审标准》也都对此做出相应的规定,然而无论是治疗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或蒙药学情报的开展还都十分不完全。目前,我国的药物治疗监测与国外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差异,凡是血药浓度与临床反应关系明确的药物国内都可以做。然而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大多品种各级医疗机构实际监测还十分有限。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的《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已明确指出,未来医院蒙药学的重点是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蒙药学工作,并将逐步建立起临床药师制度。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过程中,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实施,医院“以药养医”现象将会逐渐被消除。在医疗机构自制制剂不断萎缩、门诊药房剥离等医药分业措施的影响下,医院药剂科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摆脱传统的辅助科室局面,向直接服务于患者、涉足临床区域的主流科室发展,就必须努力实现从单一供应型向科技服务型的转变。

卫生部科教司下发的《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是对医院药师继续教育的规范化文件,为进一步培训参与临床蒙药学工作的药师指明了方向。医院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定期安排从事临床蒙药学工作的药师学习必要的临床医学知识,并建立相应的临床药师专业知识考核制度。同时安排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在科室轮转,参与患者全过程管理,处理医嘱和药物治疗,加强与临床医生的联系,增进医、药护人员间的沟通交流,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临床药师的蒙药学服务水平。临床蒙药学的主要内容是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信息咨询。作为药师,其中心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药师参与临床,将使药师直接与病人建立联系,直接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这是药师职能的一个根本性转变,也意味着药师要承担起对病人治疗全过程用药的监护责任。药师的蒙药学监护与医生的治疗监护、护士的护理监护共同组成了全方位的“病人监护”过程,即实现药物从采购到使用的全过程管理。事实上多数问题不在于药物本身,而是开处方、配药或给药过程中的不当引起的。因此药师从职业道德上讲有责任保护病人免于药害之忧,提高治疗质量甚至生存质量,提供优质、高效、低消耗的蒙药学服务,保障群众健康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蒙药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蒙药;沙蓬;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01-02

蒙药沙蓬是蒙古族习用的药材,来源于藜科( Chenopodiaceae ) 植物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 ( L. )Moq.)的干燥地上部分,蒙古名为“楚力格日”。 一年生草本,高15~50cm ,茎坚硬,浅绿色,多分枝;8月份开花,果期9~10月份,种子近圆形,状如罂粟籽大小, 扁平光滑, 胚乳丰富;生于流动、半流动沙丘上,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等地,主产于内蒙古及西北、东北各省区,蒙古、俄罗斯等地也有分布[1-2]。秋季采收, 除去根、杂质、泥沙, 阴干, 切段备用。蒙医认为沙蓬具有祛疫、清热、解毒、利尿等功效[3],用其煮散剂或入丸散治疗瘟疫,头痛,赤目,黄疸,肾热,尿道灼痛,胃“赫依”,口舌生疮,齿龈溃烂等症[2,4]。本文综述了蒙药沙蓬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资料。

1化学成分研究

龚邦等[5]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半微量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根据 MS、1H-和13C-NMR 等谱学分析,从沙蓬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石油醚萃取,从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三萜类、5个甾体类、2个脂肪酸类、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李宝媛等[6]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半微量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根据 ESI-MS、1H-和13C-NMR 等谱学分析,从沙蓬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以及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包括5个黄酮醇及其苷类化合物,2个香豆素类化合物,2个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周雨华等[7]对沙蓬70%乙醇提取物进行乙酸乙酯萃取,从水层和乙酸乙酯层萃取物中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包括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2个异黄酮类化合物, 3个扑热息痛光解产物,1个酚苷类化合物。刘紫淳等[8]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反复硅胶柱色谱、半微量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分离、纯化,根据ESI-MS、1H-和13C-NMR 等谱学分析,从沙蓬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以上的得到化学成分见下表1。

蒙药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蒙药学

【中图分类号】R96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42-02

医学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人体和疾病相关性,以及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从分子水平开展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的科学[1]。蒙药学是蒙古族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的总结,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蒙药材来源,采集以及性味,功能,应用等研究的一门学科。现已发展有蒙药化学,蒙药药理学,蒙药鉴定学,蒙药制剂学,蒙药炮制学等很多分支学科。蒙药之所以能够生存并发展到今天,就是因为它在与疾病的防治中确实有效。但是现在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证明其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蒙药是蒙药现代化和走向世界的突破口,如何把分子生物学技术利用与蒙药开发与研究,是待于解决的问题。

对于中药,一些天然动植物药物粗制品,比如水蛭素,蛇毒抗栓酶,类粗制品已经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外贸产业,但国外采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工程后,生产出的水蛭素、类凝血酶素,不但成本降低了,还提高了质量的稳定性,返销我国,并行销国际市场;对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形成了巨大竞争压力。这迫使我们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蒙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蒙药:

1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蒙药材进行鉴别与质量评价

蒙药材鉴定一般以来源,性状,显微鉴别以及理化方面来检测,这对于植物药,矿物药和大多数整体入药保持其分类学性状特征的动物药,确实是可靠的鉴定方法,但特殊部位入药的药材以及贵重动物药材难度很大。近年来我国运用PCR及由PCR衍生出的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别药材真伪,具有方便,准确,迅速,简捷等特点。如徐国钧等应用RFLP(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又称DNA指纹图)技术鉴定海马类药材,能准确地予以鉴别,结果可靠[2]。麝香,熊胆,牛黄,冬虫夏草等常用蒙药都有严重的造假现象,其仿真极度高,有时用理化手段也难以鉴别其真伪,严重干扰和阻碍蒙药发展,所以我们必须用一种有效准确无误的检测手段,来解决蒙药材造假问题。又如王培训,尚小河等应用RAPD技术对西洋参,附子的栽培种类型及麦冬类药材的居群分类地位进行评判或划分,获得较满意的结果[3]。对于有些蒙药,因各地方长期使用习惯有别,有些药材当地无资源或资源缺乏等,必须从中药市场上购买或代用,导致药材混淆,妨碍治疗疾病的疗效以及蒙药科研,教学,供应,生产,经营等。如蒙药材库页悬钩子,药材名为珍珠杆,有些地方用接骨木代替;土木香有时用青木香代替,青木香含有马蔸铃酸具有肾毒性。香青兰有的地方称枝子花,购买时误认为栀子花,枝子因市场上没有就买栀子。又如冬葵果,有的地方称苘麻子为冬葵子,找不找冬葵子就误买苘麻子。我们运用分子生物学DNA指纹图谱技术来鉴定药材,看DNA吻合率,确认是否可以代用,不可代用的一律禁用。

2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蒙药药理研究

蒙药药理学是以蒙医药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蒙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具有蒙西医结合的特点。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蒙药药理研究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与疗效。姜传仓等应用斑点印迹杂交与Northemblot杂交技术研究并证实中药丹参、大黄可提高高脂血症大鼠LDL(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的水平,从而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药理作用[4]。我们可以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蒙药药理研究中。很多治赫依病的蒙药中都含有挥发油成分,已往的药理试验证明丁香油对小鼠有镇静催眠作用,我们可以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这类药进行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理机理研究。

3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改良蒙药品种,提高药材质量

借助遗传工程技术,可以对药理作用显著而天然药材中含量很少的有效成分进行扩增,并去除药物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在遗传性状上提高有效成分含量,改良药材品质[5]。胡之璧等应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出抗癌活性成分三尖杉脂碱含量占生物碱总含量的70%以上的三尖杉培养细胞,高于原植物的20%~40%[6]。如蒙药玉簪花的产量很少,为了保证满足临床用药,我们可以运用遗传工程技术使有效成分进行扩增,提高有效成分含量。有些药的药用部位为根,有的为树皮,有的只用果仁;有的产量极少,药材供应不足等。能否扩增有效部位,这也会对保护资源起着关键作用。

4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取有效活性成分

蒙药中的化学成分是十分复杂的。某一种蒙药可能含有几种类型的成分,而每一类型又可能含有少则几种,多则十几种,几十种化学成分。对某一药材经过一系列繁琐而艰辛的分离、提取及测定后得知其所含的有效活性成分,然而有效活性成分往往是微量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如转基因器官培养技术和反义技术等。绞股蓝是一种含有80多皂甙,具有人参样生理活性的药用植物,费厚满等为开发利用绞股蓝皂甙,用发根农杆菌的R1600菌株感染绞股蓝叶外植体,使外植株切口处出现毛状根,毛状根经Southem分析后,证明确已转化,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悬浮培养20天,致使毛状根中总皂甙含量约为自然根的2倍,并且在悬浮培养过程中,培养物向培养基中分出一定量的皂甙[7]。

5 分子生物学为药物靶点的发现和新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靶向制剂又称靶向给药系统,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的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8]。极大多数药物,不管以什么剂型给药,药物并不是只传送到发挥药理作用的受体部位,而是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每个药物都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因此少量药物到达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蒙药中分了五脏六腑的药,虽然现在已有的做了药理实验,但仍不知道口服后是否真正到了其作用相对应的器官,蒙药制成能到靶区的制剂,就可以提高药效,降低副作用,提高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

现在虽然才始把分子生物学运用于蒙药研究中,随着蒙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要广泛利用到蒙药研究中。蒙药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将会使蒙药飞速发展,这是一条创新的捷径。

参考文献

[1]冯作化,药立波,周春燕等.医学分子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2]徐国钧.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首乌类,白头翁类等50个(类)专题通过鉴定[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4):252

[3]王培训.DNA指纹图技术在中药鉴别的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药理,1995,6(3):45-47

[4]姜传仓,蔡海江,范乐明.中药丹参及大黄对试验性高脂血证大鼠LDL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3,9(1):108

[5]方肇勤.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

[6]胡之璧,周秀佳,.郭济贤等.三尖杉培养细胞中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J].植物学报,1995,37(6):417-424

[7]王明艳,周坤福,.徐力.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研究[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出版社,2000:47

相关期刊更多

内蒙古中医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民族医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内蒙古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