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富士山下国语

富士山下国语

富士山下国语范文第1篇

男:当灿烂的晨曦温暖着整个校园,采撷一缕阳光,编织成七彩的花环。

女:留住一丝清风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男:付出一份真诚,打造爱的世界。

女:带走一片笑容,永远与我们同行。

合:实验小学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女: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我是主持人。

男:我是主持人顾嘉。

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女:今天的节目分为一周要闻、语文天地、生活百科和成语故事四个版块。

二:一周要闻

男:时事纵横

女:纵横天下

男:秀才不出门

女:便晓天下事

男:接下来请关注《一周要闻》

男:校园新闻 正当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会员、民进湖南省副主委、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大师,汤素兰女士来我校与3300名小朋友面对面交流。

女:中新4月26日电 据商务部监测,上周(4月19日至25日)全国商品市场总体运行平稳。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15.63 1.17%]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同)上涨0.4%。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8%,连涨九周后首次回落。

男:中新4月26日 电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提升了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这次改革较大幅度地提升了中国在这个拥有186个成员国的全球性机构的发言权,使其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

三、语文天地

女:下面请大家跟着我们一起来欣赏佳作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富士的黎明》。

男:本文的作者德富芦花(1868—1927),日本作家。代表作有《不如归》、《自然与人生》等。

女:请有心人看一看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午前六时过后,就站在逗子的海滨眺望吧。眼前是水雾浩荡的相模滩。滩的尽头,沿水平线可以看到微暗的蓝色。若在北端望不见相同蓝色的富士,那你也许不知道它正潜隐于足柄、箱根、伊豆等群山的一抹蓝色之中呢。

男:海,山,仍在沉睡。

惟有一抹蔷薇色的光,低低浮在富士峰巅,左右横斜着。忍着寒冷,再站着看一会吧。你会看到这蔷薇色的光,一秒一秒,沿着富士之巅向下爬动。一丈,五尺,三尺,一尺,而至于一寸。富士这才从熟睡中醒来。

女:它现在醒了。看吧,山峰东面的一角,变成蔷薇色了。看吧,请不要眨一下眼睛。富士山巅的红霞,眼看将富士黎明前的暗影驱赶下来了。一分一一两分一一肩头一一胸前。看吧,那伫立于天边的珊瑚般的富士,那桃红溢香的雪肤,整座山变得玲珑剔透了。

男:富士于薄红中醒来。请将眼睛下移。红霞早已罩在最北面的大山顶上了。接着,很快波及足柄山,又转移到箱根山。看吧,黎明正脚步匆匆追赶着黑夜。红追而蓝奔,伊豆的连山早巳一派桃红。

当黎明红色的脚步越过伊豆山脉南端的天城山的时候,请把你的眼睛转回富士山下吧。你会看到紫色的红之岛一带,忽而有两三点金帆,闪闪烁烁。

女:你若伫立良久仍然毫无倦意,那就再看看江之岛对面的腰越岬赫然苏醒的情景吧.接着再看看小坪岬。还可以再站一会儿,当面前映着你颀长的身影的时候,你会看到相模滩水气渐收,海光一碧,波明如镜。此时,抬头仰望.群山褪了红妆,天由鹅黄变成淡蓝。白雪富士,高倚晴空。啊,请有心人看一看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四、生活百科

男:今天给大家说说午睡的小常识。

女:专家指出,午睡也要讲科学,伏案午睡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饭前午睡比饭后午睡效果更好。在办公桌上伏案午睡的习惯非常不好,对身体健康有多方面的影响。

男:伏案午睡会伤害眼睛,睡觉起来后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就是因为伏案时眼球被压迫,引起角膜变形、弧度改变;伏案午睡压迫胸部,会影响呼吸,加重心脏负担;

女:伏案午睡也会因头部压迫双臂,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导致手臂麻木、刺痛。此外,趴着坐时间长了,还会导致头部缺氧,出现生理性的暂时性“脑贫血”,产生头晕、耳鸣、腿软、乏力等症状。

男:戴光明教授说,科学午睡既可解困,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保持愉快的心境。她建议把饭后午睡的习惯改为饭前午睡,因为饭后午睡时饱胀难眠,影响午睡的质量,醒来后反而觉得头昏脑胀,四肢乏力,给下午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她说,午睡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饭前午睡半小时比饭后午睡2小时更能有效消除疲劳。

五、成语故事

女:今天给大家讲的成语故事是后生可畏。

女: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 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 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 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男:过了一会几,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 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 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孩子说。 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 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 孔子不由感叹他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

合:后生可畏这个成语意思是赞扬少年聪明努力,有光明的前途。

五、结束

男: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

女: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衷心地祝愿:红领巾广播站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愿它能带走你所有的烦恼,为你带去无尽的欢乐。

男:愿它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伴随你度过金色的童年。

富士山下国语范文第2篇

在瑞士西南阿尔卑斯罗纳河谷中,坐落着一个个风景如画的绝美小村落,其中一个海拔在千米之上的莱森镇(Leysin),如同悬在空中的天然观景台,将阿尔卑斯令人销魂的一幅幅如画美卷全部尽收眼底。谁能想到呢,这个看上去与世隔绝的田园诗一样美丽的莱森,却是个英语通用、知名度极高的瑞士最国际化的小村庄。

历史上关于莱森的传说很多:18世纪,英国政治经济学家马尔塔斯曾,称“格外清新的空气让瑞士莱森成为著名的长寿村”,那时的莱森就是欧洲著名的长寿村了;19世纪,一名医生的女儿在莱森晒了多日太阳后,居然神奇地治愈了当时被视为绝症的结核病,于是,莱森的阳光能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二战期间,一个个日光疗养所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莱森成为了盟军官兵的疗养胜地,也是很多老兵一生中最魂牵梦绕的地方;1960年,世界著名十大贵族寄宿学校之一——瑞士莱森美国学校在此奠基。从此,全球富豪们纷纷将子女送往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读书求学。

只是一个不到4000多人的瑞士村庄,缘何会有如此多的传奇故事?百闻不如一见。众多听说之后,莱森于我却是另外一番天地。

春意盎然,花开正艳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自驾莱森的道路曲折蜿蜒。接连几个回头弯让我心跳加速,随后,陡峭的直坡又将我们几乎垂直着拔高了几百米,使我眩晕还是眩晕,终于来到了莱森。眩晕,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好心情,因为大脑清醒地知道:眩晕之后便是眩目,我们将迎来全瑞士最灿烂、最明媚的阳光。

莱森的阳光,如约而至。

透过鲜花,看见一只猫,慵懒地躺在菜园地垄间半梦半醒地晒太阳。那一刻,灿烂的阳光不知为何变得轻盈起来,柔柔地照向猫咪,仿佛在悉心呵护着人间一个小小的精灵。而猫咪呢,正在无比惬意地享受着大好春光,时而伸伸腿、打打滚儿,时而眼睛半睁半闭,眯成一条缝儿露出妩媚的眼神,真的好不自在!这只猫,在一幅以雪山绿草木屋为背景的风景画中活灵活现,让我看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莱森。是的,第一眼莱森,并不陌生,它如同瑞士众多雪山幽谷中的村庄一样,安逸,寂静。

然而,莱森却是与众不同。

今日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令莱森闻名遐迩。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盛开的鲜花,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再加上大面积的岩石地形和森林小径,已经让莱森成为徒步旅行、登山爱好者以及冬日雪上运动的天堂。除了阿尔卑斯传统项目,莱森还将旅游业的重点放在休闲。当地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向游人提供各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旅行活动,如骑马、宿营、徒步远行、热气球、滑翔等,都能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带来难忘的旅行记忆。

全球“富二代”聚集的世外桃源

除了日益发展的旅游业,莱森“国际教育中心”的形象让人印象最为深刻。也许您很难想象,一座只有几千人口的小镇,却建有四所以英文为基础的、高质量的贵族学校,来此读书的1200多名学生几乎全部是家底殷实的富家子弟。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尤其国际学校先进的教育体制,以及可以直接升入美国知名大学的优势,都让莱森的寄宿制国际贵族学校极具吸引力,全球的富豪们不惜支付昂贵的学费,争先恐后将儿女们送到这里读书求学。

这些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富二代”学生促成了莱森特有的文化现象:电影院经常放映英文电影;本是瑞士法语区,英语却在此大行其道被广泛使用;小小的村庄里餐馆酒吧、商店比比皆是,还建有美国旅馆、中国餐馆;多种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各种周末派对将原本安静的瑞士小村庄变得活力四射,甚至喧嚣沸腾。浓重的国际化气息,为这座自然风光迷人的瑞士小镇增添了独一无二的特质,这也是莱森有别于其他瑞士山区小镇的独特迷人之处。

富士山下国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隐士;隐逸;价值;文化

一、隐士的含义

“隐士”清高孤介,洁身自爱,知命达理,视富贵如浮云。这自然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但又不同于悲天悯世和佛教的思想,因为隐士的人生观虽不积极,却是乐观的。自然更不同于欧美的功利主义,而截然相反。中国“隐士”的风格和意境,绝非欧美人所能理解的。

一个清高自诩的人,要不做皇帝的臣子,决没有其他的土地或事业容许他寄迹,那就只有做“隐士”了。此所以“义不食周栗”的伯夷叔齐,终于甘食薇蕨而饿死在首阳山,成为中国隐士的典型。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不出名,终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没有强调“士”,实在是不精确。《南史·隐逸》云:隐士“须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而且一般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又曰“高尚其事。”……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质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因而“隐士”不是一般的人。

《孟子·滕文公下》中所称的“处士”(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也就是隐士,指的是有才有德而隐居不仕的人。但这个“处士”,是指从来未做过官的人。先官后隐如陶渊明也叫隐士,却不能叫“处士”。

旧时认为隐居的人不求官,不求名,不求利。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十分欣赏陶渊明、林和靖之流的隐居逍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采菊”文化,依然“枝头抱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暗香”文化,依然“香远益清”。

二、中国古代的隐士

中国人尊崇隐士的传统可以一直上溯到历史的源头。黄帝作为华夏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始祖,其治国与修身之术传说是来自于一位神化了的隐士高人——广成子。广成子传给黄帝的秘诀,既是肉体的长生不老之术,又是社会的长治久安之道。从此,尊崇隐士的传统得以确立,隐士思想就像历史洪流背后那无所不在的影子,总是在关键的时刻悄悄修正和改变着中华文明的成色和进程。

许由拒绝尧帝让天下于他,从而奠定了上古隐士面对世俗权力的绝对精神优势。善卷、壤父、务光三位上古高士,或以布衣而为王者之师,或击壤高歌于太平之世,或以自杀身死来拒绝当帝王,他们虽然在典籍中只有昙花一现般的记录,但却足以成为后世隐者的楷模。接下来的老子、庄子、一举奠定了传之千古的中国道家学术的基石,成为集中国上古隐士思想之大成者。另外,伯夷、叔齐为了道义而双双饿死在首阳山,体现了上古隐者的高尚气节;伯牙、子期一曲高山流水成为千古知音的绝唱;楚狂接舆、蓬莱安期生,更是上古隐者立独行的异类,他们不仅丰富了中国隐士的形态类型,更为后世隐者开启了一条纵情自在、游戏人生的潇洒道路。

孟子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自古而然。但六朝隐士之多,恐为历代之冠。“隐逸”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出现了对隐居生活由衷赞美和吟咏的“隐逸诗”。有的诗的标题就用了“招隐”二字。比如西晋张载的《招隐诗》有这样的句子:“来去捐时俗,超然辞世伪,得意在丘中,安事愚与智。”因写《三都赋》而洛阳为之纸贵的左思,也写了两首《招隐诗》,其中有句曰:“惠连非吾屈,首阳非吾仁,相与观所向,逍遥撰良辰。”诗中提到的惠连是指柳下惠、鲁少连,曾屈已受禄;首阳的典故则是指不食周禄、宁愿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意思是说,无论是惠连的曲意求仕,还是夷齐的舍身全节,都与我无涉,我只知倘佯逍遥,怡然自得。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有“千古隐逸诗人”之称,他虽没有以“招隐”为题的诗篇,但他的诗却达到了“隐逸诗”的巅峰。最有名的当然要数那篇题为《饮酒》第五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样的“隐逸诗”,真是到了超凡脱俗的地步。和“隐逸诗”同时,流行起来的还有山水诗,这也是“隐逸文化”的一个表现。

山水诗和“隐逸诗”可说是孪生姐妹。要隐逸,就必然会得意于丘中,倘佯于林泉,这必然会拥抱山川、赞美山川,吟哦之间,形成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山水诗。和前朝山水不同的是,六朝的山水诗,更多一分超然物外的意境和逍遥自适的心情,诗风则更加轻灵飘逸,文笔则更加婉约隽永。像左思的诗句“未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谢灵运的诗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谢朓的诗句“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等等,其意境之美,可和盛唐的山水诗相媲美。钟嵘的《诗品》,对谢朓诗的评价是:“一章之中,自有玉石”;“奇章秀句,往往警遒”。清代的王夫之在讲到谢朓的诗时说“‘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从此写景,乃为活景,故人胸中无丘壑,眼底无性情,虽读尽天下书,不能道一句。”说得很中肯。

正如美国学者比尔·波特所言:“隐士就那么存在了;在城墙外,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起,中国就已经有了隐士。

真隐士和假隐士

不管是“小隐隐陵薮”,还是“大隐隐朝市”(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德行高洁、与世无争、心无块垒、超然世外,是隐士留给人们的一般印象。然而隐士也给人们留下了极为不佳的深刻印象,这就是欲进故退、欲仕故隐,将隐逸作为出仕铺垫之“终南捷径”的作秀。更有甚者,则是清代蒋士铨所作传奇《临川梦·隐奸》出场诗对明代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名士陈继儒的嘲讽:“妆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终南捷径无心走,处士虚声尽力夸。獭祭诗书充著作,蝇营钟鼎润烟霞。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衙。”

隐士自古就有真隐和假隐之分。其中之假隐又可分为二类:其一是所谓隐以待时者,他们的内心其实极为渴望功名,只是由于时运不济或机遇不凑,只好暂且隐居于山林,以观时势变化待机会而出。其代表人物大概要首推人们熟知的姜太公吕尚,当年他隐钓于渭水之滨,为的是钓上姬昌这条大鱼,以实现其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但结束自己颠沛流离于街头连做点贩卖笊篱、面粉等小生意也“倒担归家”的草民生涯,却应该是其最真实的初衷;诸葛亮也是这类假隐士,他虽“躬耕陇亩”,却“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一待刘皇叔来访,便将久蕴心头、构思缜密的“隆中对”一泻而发,其渴望功名之心何等急切。这类人物虽是假隐,倒还不失真诚,因为他们并不讳言其达则兼济天下的渴望。另一类假隐士则纯粹是将隐逸作为一种邀名手段,以自高声誉,从而最终达到入仕之目的,这就是《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的:“(藏用)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人目为随驾隐士,晚乃徇权利,务为骄纵,素节尽矣。(司马承桢)将还山,藏用指终南山曰:‘此中大有佳处。’承桢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也。’”以致于“终南捷径”竟成为辛辣而准确概括这种假隐作秀行为的成语。

再看真隐。所谓的“真隐”,其始亦未必不抱有入世济众的心胸,只是现实不如人意,因种种原因而逐渐对社会现实和仕途失望乃至绝望,于是转而追求个人心性之自由,从而遁迹山林。其实天生对世俗政治毫无兴趣,把隐逸当做始终如一的追求的人在现实社会中不能说绝对没有,但也是极为少见的。余英时曾经说过:“吾国避世思想,起源远古,本来可以内心自觉一端说之……颇有非外在境遇所能完全解释者……虽云有激而然,但其内心实别有一以个人为中心之人生天地,足资寄托。”(《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刊于《新亚学报》第4卷第1期)范晔在《后汉书·逸民传》中分析了隐士之隐逸的种种原因后,也说:“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湖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已。”但要在历史上找出一位把这种人生目的当做始终如一之追求的隐士还真困难,哪怕是道家思想开山鼻祖之一的庄周,其隐逸行为其实也是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欲横流、战乱纷争之社会现实的一种逃避,而不是自始至终地实践着自己独立于世俗的价值追求。

对于隐逸的原因,范晔已作过一些归纳,大致有“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等,概而言之,无非是所谓“性分所至”、看重个性生命自由、心性纯洁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人生终极理想等主观原因,以及不愿卷入严酷动荡的政治主流和争权夺利的斗争、对龌龊黑暗的政治现实完全失望、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而避祸全身、改朝换代之后不愿与新的统治者合作、功成名就之后的全身远遁等主客观原因。

三、隐士与中国文化

隐逸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隐士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更是一种特殊社会语境的产物。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哪个学派,似乎都对隐士和隐逸文化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儒、道两家更是如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构成的儒、道两家,都各自有着一套系统的隐逸文化观。道家讲隐逸,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是对个体生命的无上珍视,他们要解除对个体生命的一切羁绊,世俗的功名利禄当然要首当其冲。这正是庄子所说的“逍遥游”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是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者,彼其恶乎哉!”(《庄子·逍遥游》)而最终达到“天地与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达生》)的忘我境界。儒家的祖师爷孔子曾对隐逸行为发表过明确的看法,他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并以赞赏的口气评价能这样实践的人:“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尽管孔子自己不能实践这种隐逸思想,但他也曾流露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心愿。孟子虽然用世进取而少隐逸之慨,但他也提出了“士”的一条原则,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这一原则实际上也为后世不被当道者所容的士人走上隐士的道路提供了行为依据。

四、结论

中国隐士文化是颇为发达的,是与思想文化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隐士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一个里程碑,同时它也是一座高峰,它鲜明地屹立了自我人格独立和自我审美关照实现的全部意义规范。谈到中国古代文化时,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现当代,以及以后的知识分子,在尊崇学术道德的时候,我想他们永远都不可能忽略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

参考文献:

[1]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民国丛书》第四编第三十八册)[M].上海:上海书店,1992.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史幼波.中国古代隐士的那些事儿诗酒[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4]高敏.中国历代隐士[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富士山下国语范文第4篇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一场轰轰烈烈的红色风暴,在中国川陕边广大地区激荡,汹涌澎湃。

这场风暴肇始于1932年12月18日,红军从巴中通江县两河口入川,建立苏维埃政权,至1935年3月红军离开川陕苏区,开始伟大的长征而结束。虽然仅仅持续两年多的时间,但这场风暴给大巴山区带来全新震荡,给中国革命以巨大的影响。

当年,一支铁军开始翻越风雪弥漫的大巴山。这是一支能够审时度势的部队,他们选择了这样一个地方,看到了川北比陕南的地势更险要,易守难攻,川北的山势、地形、自然条件、物产、群众基础、敌人防守状况等为红军开创和发展川陕根据地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红军一入川,便兵分三路,以迅疾之势,直取南江、通江、巴中,一月之余,便解放三县及周围大部分地区,初步形成了以通、南、巴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旗漫卷大巴山,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边纵横捭阖,两年多时间,经过粉碎四川军阀田颂尧“三路围攻”的空山坝大捷,又胜利地进行了三次进攻性战役,再取得万源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两次大的“反围攻”,三大进攻性战役,我们记住了那些鏖战过的地名,除空山坝、万源两次巅峰性的大战外,其它千百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就在这样一些地方展开了――鹦哥嘴、杀牛坪、火烽山、凤凰山、黄木垭、马渡关等等,哪一处不是硬仗,哪一处不是实打实地真枪实弹、肉搏刀拼,哪一处不是在冲锋号角中置生死于度外,把胜利的旗帜高擎挥舞?

鼎盛时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以现在的巴中市为中心,东起城口,西抵嘉陵江,南达营山、渠县,北至陕南镇巴、宁强,纵横500里,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余万,建立了23个县(市)的革命政权。红军由入川时的1万余人,发展到5个军约8万余人。

川陕苏区虽然只存在了两年多时间,但这支军队用枪杆子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把披蓑衣、穿草鞋人的愿望完完全全变成现实,用热血与生命去实践“打倒刘湘”、“赤化全川”的决心与意志。

历史走过峥嵘岁月,川陕边的这块土地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发生了或大或小的诸多变化。但是红军的理想、意志、力量,还有乐观、无畏的气概留了下来,渗进这块土地,熔铸成大巴山人的性格,影响过去、今天,乃至永远。

永不磨蚀的光芒

今天,战争的烽烟已经散尽。但在那些红军将士的回忆录里,在史书的记载中,在历史博物馆里,在纪念碑前,在无名烈士墓地,在那保存完好的红军石刻标语前,在那一处处依稀可寻的战壕里,人们依然时时处处感受到七十年前的那场红色风暴,真真切切地在这块土地上激荡过。川陕苏区的红色印痕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被磨蚀掉。

据党史部门今年7月最新公布,经过历时两年的革命遗址普查,川陕苏区核心地――巴中共登记革命遗址949处,其中500多处已编入全国革命遗址丛书,以“数量多、分布广、级别高、保护好”,让巴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色资源富集地。

在巴中行走,感受红色,体验红色,你一定会被浸染,被赤色的历史感动,受到启迪,得到灵魂的升华。

随处都是革命遗迹,是革命历史的鲜活见证。在巴中,有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当年,李先念、、许世友曾在此居住、办公和召开军事会议,指挥军事斗争;有全国最大的红军自己修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这里安埋了近8000名红军将士;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号称标语之王的“赤化全川”、“平分土地”。川陕苏区的石刻标语被誉为露天博物馆,现保存完好的达4千多幅,这些石刻标语刻在渡口边、要隘边的石壁石板上,在户院围墙、祠堂庙宇照壁,在石碑、石柱、石墓、石牌坊、石桥,甚至在柱墩、屋基石、水缸上等,让人体验到历史的真切;有由邓小平题写馆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馆内收藏有文物资料达2万余件;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碑林建有川陕苏区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红军陵园、奉献碑、标语碑等,共嵌碑近4千块,刻红军英名10万,接待游客累计已达数百万人次;有张思德就读的红军小学。

12万人参加红军,4万人血洒疆场的巴山儿女,他们在此浴血奋战,壮歌激烈的故事流传下来,渐渐变成了一种传奇。

今天的巴中,众多红色革命遗址依旧闪烁着夺目的光芒,众多红色故事被人们传颂,众多红色歌谣被人们唱响。在通江古镇毛浴召开的规模空前的军政会议上制定的“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至今还在激励着巴中大地上的人们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绿色与红色:交织融合的旅游财富

红色,是巴中的财富,“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区首府”,是十万红军在这块土地上浴血奋战创下的沉甸甸金字招牌。而绿色,同样是巴中的财富。

地处大巴山中段、米仓山南麓、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嘉陵江渠江水系源头的巴中,拥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地理优势。

巴中境内自然资源丰富,风光旖旎,拥有通江空山、南江米仓山、巴州天马山、平昌镇龙4个部级森林公园,还有1个部级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置身在巴中的土地上,处处皆绿,满眼是绿,在乡村,那田埂上、宅前屋后一峰一岭,一沟一壑,随山就势,升则升上天际,招展旗帜,占据空间,垂则垂至深谷,抵于水,投于溪,铺陈广大,无缝无隙,林木、杂灌、野草一个劲儿疯长,把山岭盖得严严实实,鸟飞不过。不论高贵普通,不论高大低矮,不论乔灌草藤,和谐共处,以绿成色,以绿协奏,各展特质,如国画的写意,氤氲润染,美丽天成。

国家4A级景区的光雾山,是绿色巴中的巅峰代表,数百平方公里内,峰峦叠嶂,嘉木俊叶,洞穴幽深,云蒸雾绕,林海浩荡,峭壁幽谷,其立体动感的山水画卷,集中表现为“峰奇、石怪、谷幽、水秀、山绿”的五绝之景。特别是光雾山的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赤橙黄绿青蓝紫,大海般汹涌出绚丽色彩,“震撼与销魂”是许多人对光雾山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目前,巴中红色旅游重点已经凸显:“一城一镇两园四馆”成为了红色旅游的亮点。“一城”:通江红军城;“一镇”:恩阳红军镇;“两园”:巴州南龛山红军公园和川陕苏区红军烈士陵园;“四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红四军总指挥纪念馆;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和刘伯坚纪念馆。“一城一镇两园四馆”的建设,使游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充分领略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富士山下国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东野乘》;诗学;文献价值

中国的类书开始于魏文帝时期的《皇览》,其后撰述绵延不绝,卷帙浩繁,规模宏大。韩国的类书由于多是个人所著,所以篇幅一般不大,像中国的《册府元龟》、《永乐大典》等规模较大的丛书是很少见到的。但编者不详的稗说文学丛书《大东野乘》却是一个例外,全书共72卷,72册,亦可谓朝鲜类书中规模较大的一套。朝鲜的有些类书与诗学关系甚密,如李啐光的《芝峰类说》、权文海的《大东韵府群玉》、李裕先的《林下笔记》等。但目前学界对这些类书的文献价值认识还不够,很多文献未被开掘。《大东野乘》是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包含了大量有关诗学的内容。如其中《国朝诗家》一目中有言“金宗直,学苏黄。崔庆昌,学唐。徐居正,富赡。金时习,超迈。林亨秀,风流豪逸,诗亦翩翩”,以简洁之笔,寥寥数语就概括出诸诗人的诗歌的艺术风格和诗学渊源。此外,在《慵斋丛话》中有这样的评论:

高丽文士皆以诗骚为业,惟圃隐始倡性理之学。至我朝阳村梅轩兄弟能明经学,又能于文。阳村定四书五经口诀,又作浅见录入学图说等书,习翼之功不少。

反映出历史上朝鲜文坛重视“诗骚”之学多于“文章”之学。我国明学逐渐兴盛,也到此时朝鲜也开始倡导“性理”之学,说明朝鲜在历史上紧跟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两国文学在历史上发展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这些具有诗学价值的文献资料中也包含编者的诗学观念,具有较大研究价值,如朝鲜新罗末期崔致远,是朝鲜大学者、诗人,其一向被朝鲜和韩国学术界尊奉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慵斋丛话》中对其评价:

我国文章,始发于崔致远。致远入唐登第,文名大振,至今配享文庙。今以所著观之,虽能诗句而不精,虽工四六而语不整。有如金富轼能赡而不华;郑知常能哗而不扬;李奎报能押阖而不敛;李仁老能锻炼而不敷……

可以看出崔致远在中朝历史上以至今天学界都有相当高之文名,但作者成倪认为其诗歌和文章写作“虽能诗句而不精,虽工四六而语不整”,评价并不很高,因此可以看出历史上对崔致远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

又如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乐府诗《胡无人》: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在《大东野乘》卷五车天辂《已卯录补遗》,《五山说林草槁》一目中有这样的评语:

胡无人,其终“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萧士赞注日:“一本无陛下之寿一下三局者是,使苏子由见之,必云如何也”。此注大可笑,颖滨尝日:“李白诗有不识理处,汉高大风歌,安得猛士守四方者,乃帝王安不忘危之意也,白日安用猛士守四方何也。”今注白诗者,去此三句,以解嘲于颖滨,楚则失矣,齐亦未为得也。白既以《胡无人》命篇,乃日胡无人则汉道昌矣,陛下当寿三千霜矣,今日但歌大风而已,将安用猛士也。语意甚明白,彼二子不及知,异哉!

李白乐府《胡无人》究何所指,注家意见不一。难以定论的原因主要是两个:其一,中唐诗人段成式著《酉阳杂俎》,有“及(安)禄山,,(李白)制《胡无人》”之说,是否如此,别无旁证。其二,敦煌残卷唐诗写本及一些其他版本李诗无诗末“陛下之寿”等三句,有无这三句,对诗的内容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车天辂,明确指出《胡无人》命篇的寓意是,“胡无人则汉道昌矣,陛下当寿三千霜矣,今日但歌大风而已,将安用猛士也”。李白《胡无人》的种种疑团,不仅是我国学者历来争论的对象,在域外也是意见不一,在众多意见当中车天辂的观点不失为一种解释。此外,在《大东野乘》中还有许多类似评点诗歌的资料,也值得我们借鉴和考究,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我国古代诗人、诗歌在域外的传播情况和影响力以及域外文人对我国古代诗歌、诗人的评价。

《大东野乘》的资料中还记载了诸多诗人的生平、籍贯、官职等,如在南孝温《师友名行录》有许多这样的记载:

李坌,字子野,居长安,好贤乐善,恬于势力,诗学甚富。大猷伏其机轴深远。

相关期刊更多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教育厅

服饰导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纺织大学

中国服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