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之王

风之王

风之王范文第1篇

这是发生在两百多年前的一个传奇。迅疾如风的阿拉伯骏马“闪”是摩洛哥王国皇家马厩的宠儿,意外的机遇使它来到法国,又辗转到英国。然而命运一再捉弄它,“闪”埋没于嘈杂的市井之中。而这一切都没能改变“闪”高贵的血统,在不断的抗争中,它最终成就了英国有史以来最优秀的赛马品种。这是一个关于爱与责任的故事。哑巴男孩和“闪”亲如父子,不离不弃,互相支撑,终于等到了辉煌的一刻。

【作者简介】

玛格莉特・亨利是家中排行最小的孩子。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长大的她,六岁时就爱上了马。那时她的哥哥偶尔会让她摸摸他心爱的马,而这份对马的热爱便融入了她日后的写作生涯。

【精彩书摘】

那车夫的脾气快要按捺不住了。他的马鞭横过“闪”瘦削的臀部,最后他索性站起来,一鞭子抽在马儿的耳朵上,嘴巴更是不停地吼叫与咒骂。

“你这怪胎!你这没用的劣马!往上走,你这拉车的畜生!”

“闪”的触须已经结成冰柱,它的身体却整个儿汗湿了。它继续往上爬。它低下头,马鞭抽在它身上的时候,它用力一拉,车子居然动了,仿佛出于什么超自然力量似的,“闪”一步步爬上陡坡。然而就快要爬到顶的时候,它的脚开始打滑,它用脚扒着,那根鞭子噼啪作响,鞭子深深划破了它的皮。不断的它试了一次又一次,它的血管鼓胀得快要爆了。

“闪”拼命地吸气,它的鼻孔翕动着露出了里面的红色。它再一次顶着马具的项圈往上爬。它奋力想要站稳脚步。旁观的群众也跟着它一起拉,大家的呼吸都很沉重,他们的肌肉都紧绷着,仿佛尽力在帮忙,可是一点儿用也没有。“闪”发出低低一声,随即弯膝倒卧在地。

此时一大群人已经围拢过来,好几条狗也开始狂吠。那车夫仍然猛扯缰绳,企图靠蛮力把“闪”硬拉起来。可是它被车子的两条车轴卡在中间动弹不得,它眼里满是惊惶与恐惧,嘴巴流着血。

就在那美丽夏季的同一天,“闪”躺在红狮客栈的马房里。它不再需要上足镣,因为根本没有人怕它了,它已经虚弱得踢不动,也没劲儿冲了。

几个星期以来,它都过得昏昏沉沉,情愿躺在稻草床上,任凭大事小事从它身边溜过。

风之王范文第2篇

造梦西游之狂打旋风王

唐僧学了个技能水龙炮,悟空学了上挑。学会后,他俩就来到第二关。

猴子从天而降,悟空用普通攻击对他们进攻,把他们纷纷打倒。唐僧就又和第一关的老大——大野猩进行进攻。七、八个大野猩围着唐僧进攻,打到唐僧只有十几滴血了,悟空说:“师傅,我来救你了。”悟空跑到唐僧面前,使出绝招上挑,大野猩被打飞到空中。悟空跳了起来,用普通攻击向大野猩攻去,大野猩就被打死了。悟空成功升到七级。唐僧吸取了教训,他就在远处攻击猴子小怪,把他们打败,也成功地升到了七级。终于打到叫绰号“旋风王”的猕猴王了。

一开始,它就放飞镖,悟空他们跳了起来,飞镖又回来了,他们再跳,两人开启了无双,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让他不知道往哪里放飞镖,好戏不长,猕猴王终于使用了旋风,悟空一跳,躲过了这次攻击。可唐僧就不这么幸运了,旋风在它身边转动。唐僧还剩二十四滴血。一气之下,唐僧用了水龙炮,把猕猴王向后打了好远,悟空又用了上挑,把它打向了空中,唐僧又用了一个水龙炮,猕猴王朝唐僧放飞镖,唐僧减到还剩四滴血。唐僧就冲到它面前,开启无双,放个水龙炮,悟空又用了一个上挑,悟空再跳起来用一个普通攻击。唐僧在左,悟空在右。两人狂用普通攻击,猕猴王终于被悟空打死了。悟空成功的升到了八级。还学会了烈焰冲刺。观世音又来了,说:“不错,不错。”说完,观世音又闪了。

他们又离打最后一关的牛魔王近了一步。

风之王范文第3篇

还记得去年那部将“Manners Maketh Man”炒热为话题的 《特工学院》 吗?里面有一处情节,在西服定制店里,正邪两方狭路相逢,塞缪尔・杰克逊大大咧咧地说要去参加皇家赛马会,所以来此定制一套晨礼服(Penguin Suits),科林叔自然瞧不上他暴发户式的轻佻,文质彬彬地建议头顶扬基佬棒球帽的塞缪尔・杰克逊,“看赛马要戴高顶礼帽,我向你推荐圣詹姆斯街上的洛克帽子店。”一来一往间,机锋暗藏也高下立判。毋庸置疑,为绅士之仪溯源,就绕不开骑士精神与欧洲从中古世纪以降的骑士制度。

十二世纪起,当骑士成为了欧洲一件极为时髦的事,而骑士身份的获得更是一名武士进入上层社会的标志。虽说这一般是世袭的,但作为一种贵族封号,它必须经过长期的服役,并通过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如果出生于贵族家庭的子弟想成为骑士,他必须7、8岁后即按照自己出生的等级依次到高一级的封建主及其夫人身边当侍童,14岁后为随从,即见习骑士,接受专门武士骑士训练,21岁时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隆重的仪式、宣誓及其他宗教礼仪后,才正式取得骑士封号。战乱结束后,骑士纷纷转向追求宫廷式的风雅生活――注意这一转向,骑士精神于焉而生!而这又让后世绅士之风的水到渠成变得顺理成章――尽管时移世易,甚至或言世风不古,这些特质在马场上还是被奉为圭臬的。

今夏的瑞士格施塔德――在闻名遐迩的阿尔卑斯山脉伯尔尼兹山上,2016年宇舶表格施塔德马球金杯赛正式拉开帷幕,宇舶表力邀宇舶表好友,唐人马球马术俱乐部主席创始人、中国马球第一人刘诗来先生代表宇舶表队出战并担任队长,与其他三支优秀战队为金杯而战,中国马球风采绽放瑞士,实现中国球手近二十年来参加马球金杯赛“零的突破”!值此荣耀时刻,宇舶表更特别推出经典融合Chukker腕表,见证这场充赛都实现了对于马球的精准操控――看到这枚腕表的宣传照,它被放置在马镫之中,令人不禁感慨,马镫本来就是四世纪中国骑兵发明的,之后通过阿拉伯世界才传到西方。

风之王范文第4篇

留在上海的读书时光

王国维一生有两次婚姻,8个孩子。8个孩子在家里虽然很闹腾,但个个都是王国维心头的至宝。1916年,王国维从日本回到上海,租住在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大通路吴兴里,是王家几个孩子最快乐的时光。

休息时间,王国维除了吃饭,所有的时间几乎都在书房里消磨掉了。看到父亲在读书,几个孩子便围着父亲打闹,嬉戏声似乎要冲破屋顶,但王国维从不恼,任由孩子们在他身边闹腾,他则安静地读他的书,写他的文章,丝毫不受孩子们的影响。

写累了,王国维便会躺在书房的藤椅上休息。而年幼的几个孩子便会在书房翻箱倒柜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或书或笔。而这时,便是王国维规定长女王东明背诵古文的时候。有时背着背着,王东明就忘了下一句是什么,便抬起头偷偷看一眼父亲,发现父亲躺在椅子上闭着双眼似乎睡着了,便跳过那一句大声接着背下去。然而,每次这样的“偷工减料”总能被父亲抓住。父亲也不斥责,只是眯着眼睛提醒她第一个字让她继续背下去。好不容易拖拖拉拉背诵完了,父亲便开始说新课,他从来不看书本,讲解时也不逐字逐句地讲。他讲完了,便问女儿懂不懂,王东明点点头,今天的功课就算完了。

再闹腾的白天,只要夜幕降临,孩子们都很自觉地去书房寻找自己想要看的书。在王家,读书就像是每个人生命的一部分。白天,孩子们再怎么闹腾,只要晚饭过后,大家都很自觉地安静下来,到处去寻找自己想要看的书,认认真真地看着,甚至连掉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

勤学简朴的书香之家

王国维除了致力于学术研究,他并不善于营生,不谙世事,时常要靠借债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久而久之,勤俭节约便成了王家的习惯。无论寒暑王国维一袭长袍,一双布鞋,头上一顶瓜皮小帽。

祖父对仪表着装的不在乎,影响着父亲王仲闻(王仲闻原名高明,字仲闻,号幼安)。王庆山记得父亲的衣服很旧,但是很干净、整洁。而王庆山更不用说了,在家里是最小的孩子,从小到大,王庆山都穿哥哥穿剩下的衣服。

王国维的一生中,没有娱乐二字,只有书。不上课的时候,王国维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琉璃厂,古玩只是看看而已,如果在书店中遇到想要的书,那就非买不可了。所以祖母只要知道他要逛琉璃厂,就先要替他准备钱。有一次,祖父从城里回来,脸上洋溢着笑容,大家都以为有什么喜事,没想到他到了房内把包裹打开,原来是一本书。他告诉祖母说:“我要的不是这本书,而是夹在书页内的一页旧书。”看到父亲兴奋地举着那张发黄的书页,神采飞扬,祖母很无奈地摇摇头。就为了这一张纸,他把一本书都买了下来,还如获至宝一般,这在常人是难以理解的。

但王仲闻告诉王庆山:“你祖父一定是从这页书里找到了他很需要的资料,他对做学问的细致与执著,时不时就会烙印在我的心里。”

王国维无视王仲对古籍、诗词的爱好,让他进入邮局,以获得较佳的生活来源。但多年的读书习惯早已深刻在王仲闻的生活中,他知识渊博,是邮政总局里赫赫有名的“笔杆子”。

王仲闻靠从收音机中收听俄文教学节目,用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学会了俄语,达到可以自如地看原版马列著作的水平。1950年,晚年担任过中国象棋协会名誉主席的张雄飞和王家做邻居,一个夏夜,父亲和他摊开棋盘对弈起来。第二天早上,王庆山问父亲胜负如何,王仲闻说:“第一盘输了,后两盘都和了。”“爸,平时没见你下过棋,你竟然能和象棋大师下个平手?”看到儿子惊讶的表情,王仲闻便从书柜中搬出一大摞棋谱,说:“我就是凭着这些棋谱和他下的。”王庆山看着桌上的一堆书,表情十分诧异,但心底却不由得赞叹父亲的智慧。

1957年,被迫回家的王仲闻在他痴迷多年的古典文学的研究中找到了新的乐趣与精神支撑。他在书房里废寝忘食地沉浸在古典文学研究的海洋中,不停地看,不停地写,不停地思索。

“王学”薪火相传初见成果

1968年,身在新疆的王庆山得到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母亲偷偷地告诉他,父亲整日就把自己关在房里读啊写啊。看着父亲瘦弱的样子,王庆山心里很难受,劝他:“爸爸,今后不能再这样没日没夜地写了!身体要紧……”

“年老了,不抓紧就来不及了!”父亲对他说,“有许多东西,不能总是留在我心里。要写出来,留给后人!”

王庆山说:“可是,若不发表,还有什么意义?”

“话不能这么说!”王仲闻说,“出版发表与否,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要把它赶快写出来。只要活一天,就要写一天。将来,总是会有用的!”

见劝不动父亲,王庆山只能陪在父亲身边,帮他整理书籍。有时深夜,王庆山还能透过门缝,看到父亲在如痴如醉、摇头晃脑地唱词,第二天,他就会告诉父亲,词牌已经失传了,别再唱了。然而父亲从来就没有听过他的,总是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还再三教育王庆山:“不能只看眼前,要有历史的眼光!要相信历史,相信未来……”这一年,父亲完成的学术著作已有近百万字。

多年后,王庆山看到姑姑王东明,才知道对于学术研究的痴迷,祖父也是如此,吟诵、唱词,整夜看书,父亲就像是踏着祖父的足迹在往下走一样。王家人博览群书的习惯始终不变,在各个行业都出类拔萃。祖父的《人间词话》、父亲的《全宋词》都是文学佳作,每一部书稿都体现出他们对文学的无法割舍。王庆山的儿子王亮现在是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专家组成员。他要继承曾祖父王国维与祖父王仲闻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对“王学”进行通识和研究。

2013年,由中国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儿女中唯一在世、现居台湾的百岁老人王东明撰述的首本王氏家族回忆录――《王国维家事:王国维长女王东明百年追忆》出版发行。

风之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魏晋风度;王羲之;书圣

魏晋是秦汉大一统之后的动乱年代,军阀纷争、王朝更迭,使得思想在这一时期异常活跃,兴起了提倡黄老、杂糅道释的玄学,出现一大批热衷于谈玄论道、游逸山林且无心仕宦的玄学家,他们大都出身高门大姓、享誉盛名。早期如何晏、王弼、竹林七贤等,他们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这种洒脱的心态影响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他们也成为这一时期士人争相效仿的对象。正因为玄学的盛行,那些或高居庙堂、或散居朝野的士大夫们,都向往自然、崇尚自然。如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抒发了向往自由崇尚自然的情感。

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形成了特有的魏晋风度,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政治影响

魏晋政权更迭频繁,皇帝靠世家大族维持统治,政出名门是这一时期的特点,门阀制度在此时达到鼎盛。

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被少数民族占领。与北方的常年战乱相比,南方较为安定,为避战火,士人百姓纷纷随皇室南迁,建立了东晋。东晋政权仍然面临着残酷的斗争,外有少数民族不断南下侵扰,内部则时刻上演着统治阶级的勾心斗角,内忧外患不绝于朝。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但社会的动荡却没有阻碍书法艺术的发展。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下,文人名士或屈从于政治高压下的一官半职,或放纵山林隐逸遁世,他们积郁的能量正是书法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在当时,隐居遁世成为名士们的流行风尚,他们借此逃离残酷的政治斗争,摒弃功利欲念,远离凡世尘嚣,过着“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1](P2426)的生活。只有这种崇尚自然、无欲无求,宠辱不惊的心态,才能使书法艺术达到最高境界。因此,这一时期书法名家辈出,艺术成就极为辉煌,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座巍峨的高峰,而王羲之正处于山峰之巅。

此外,东晋时门阀士族成为皇权的支柱,举贤不出士族的政策使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鼎盛,这让一些名士书法家如坐春风。他们不必为生计发愁,同时又有良好的文化氛围,这对个人才情的激发以及个性的解放是十分有利的,这也是东晋书法得到史无前例发展的重要因素。王羲之在代表最高艺术水平的《兰亭序》中洋溢出的淡薄高远,正是王家得势时,身为会稽内史的他与好友悠游山阴道上放任情怀的真实写照。

在艺术创作方面,政治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

二、经济影响

魏晋时期虽然动荡不安,但我国的封建经济仍然持续发展。当时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随着政权的东移南迁,经济重心也逐渐向南方转移。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再加上其优越的气候环境及统治者的重视,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越北方,为艺术的创作奠定了经济基础。

纵观魏晋书法名家,多出于南方。南方经济实力雄厚,他们又享受着与生俱来的特权,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这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王羲之出身名门,从小衣食无忧,为他专心于书法艺术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一生洒脱自然,书法飘逸矫健,他的独特风格正与其人生态度相一致,而决定其人生态度的原因之一就是雄厚的经济基础和高尚的社会地位。在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后,就会发现,这一时期的书法名家大多出于三国两晋的名门望族。

三、思想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魏晋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士人的人格行为极度的自信风流,不滞于物、不拘礼节成为他们的人生态度。他们特立独行,又喜雅集,常聚于山林中饮酒纵歌。清静无为的处世思想,形成了士大夫阶层特有的魏晋风度,直接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推出了令人膜拜敬仰的“书圣”。“魏晋风度”得到许多文人骚客的赞赏。

1、人性意识对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

魏晋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士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不愿心怀天下、入世为官,而是选择寄情山水远离尘世。他们个性张扬大胆,享受超然物外的生活,向往空灵隽永。中国文化史上颇具一格的士大夫文化便发轫于此。这时士人已经从追求功名利禄转向对人生的思考。王羲之在《兰亭序》中表现出的豁达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正说明了魏晋士人人性意识的启迪和人生价值的发现,书家对个性的强调便始于此。

2、玄学影响下的社会风气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玄学始自黄老之学,“以《老子》、《庄子》、《周易》为清谈资料,故称为‘三玄’,玄学、佛学、道学思想融为一体,是魏晋南北朝士人的思想基础。”[2](P4)士大夫们对儒家经学的束缚感到厌恶,再加之统治者对士人的迫害,他们纷纷逃避现实,“口不臧否人物”、“言皆玄逸”[2](P4),多谈论自然哲理,故清谈之风大盛。清谈又称谈玄,意为玄奇神妙、深奥莫测。名士们乐于啸聚山林谈玄论道,放歌纵酒畅谈人生,他们的思想精神及行为举止形成了特有的魏晋风度。

在门阀制度达到鼎盛的东晋,名士往往集高官与隐士于一身。他们出身名门,生活优裕又有着极高雅的情趣。如王羲之长期盘桓于会稽的山光水色之中,悠游天地,畅想人生。可以说,是大自然的美孕育了他的洒脱不羁,而这份逍遥四方的闲情雅致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又都毫无保留地倾泻于他的书法作品之中。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是从晋人的风流雅韵中产生的,是中国千年文化传承的灵魂。魏晋的玄学使晋人得到空前绝后的精神解放,晋人的书法是这种自由的精神人格最具体适当的艺术表现。只有这样如梦似幻、如诗似画般的艺术形式才能表达出晋人空灵的玄学精神,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在玄学的影响下,出现一批清谈名流,王羲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后世的书家中虽不乏大家,但由于缺少了孕育魏晋名士的大环境,因此无一人能写出王羲之书法的雅韵来。

魏晋风度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名士们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望尘莫及。它作为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崇尚自然又率性而为,甚至是孤芳自赏,不屑高官厚禄。东晋时,朝廷屡次请王羲之出任吏部尚书都遭拒绝,或许正是因为精神上得到了满足才会对现实功名不屑一顾吧。王羲之嗜酒如命,不谙世事,他尊重人格独立,主张率真无为,热爱自然和艺术,过着潇洒风流而又闲雅的生活,以隐逸为最高追求,希望有一天可以得道成仙,随风而去。也只有他这种旷达的人生哲学,才能书写出千古名篇《兰亭序》。

魏晋时期“人物品藻”[3](P79)之风盛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尚――魏晋风度,魏晋之风又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书风的转变,一改汉以来隶书的厚重之气,转为清新淡雅、出奇脱俗,充分体现作者的个性及精神追求。

总之,魏晋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意识等多方面的影响,促使了王羲之书法风格的转变。有着“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其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既大气磅礴又潇洒飘逸,将魏晋的名士风度充分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426页).

[2]潘云告.汉魏六朝书画论[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4页).

相关期刊更多

西北美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教育厅

运动精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

中国艺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