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苦中作乐的例子

苦中作乐的例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苦中作乐的例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苦中作乐的例子范文第1篇

(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5-6题。(共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6.“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典型错误】

1. 错例一:(1)作为(2)永久

错例二:(1)奋起(2)恒心

2. 错例一: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苦他的心志,劳他的筋骨。

错例二:所以将要从天上掉下一个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3. 错例一: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错例二:①有法家拂士 ②有敌国外患

4. 错例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因为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所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说法已无现实意义。

错例二:“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尽管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说法仍有现实意义。

5. 错例一:“小桥流水人家”抒发了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错例二:“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6. 错例一: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温馨恬静的气氛。

错例二:为了抒发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错答探因】

1. 错例一和错例二对“作”的解释不够准确,解释“恒”的意思时,不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作出正确的理解。

2. 错例一对“苦”和“劳”的解释不够确切。错例二错误地理解了“降”的意思。

3. 错例一列举的两个条件与一个国家要避免“亡”的命运没有直接关系。错例二列举的两个条件不够具体。

4. 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说法不只一种,而错例一和错例二只举出了一种说法,不够全面。错例一和错例二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认识观点明确,但没有说明理由。

5. “小桥流水人家”是写景,景中含情,但不是直接抒情,因此错例一是错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的是诗中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而不是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所以错例二也是错的。

6. 错例一错把间接抒情当作直接抒情,“小桥流水人家”是融情于景,是间接抒情,不是直接抒情。错例二错把游子当作诗人,所以也是错的。

【应对策略】

1. 语段(一)选自教材,两个加点的词在教材中都有注释,只要熟悉教材,不难作出正确解释。

参考答案:(1)奋起,指有所作为 (1分) (2)经常(1分)(共2分)

2. 解答此题关键是要对“苦”和“劳”作出正确解释,“苦”就是“使……痛苦”,“劳”就是“使……劳累”。

参考答案: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写出句子大意 1分,“苦”字解释正确1分。共2分)

3.在节选的文段中孟子并没有直接说明一个国家要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但是,孟子在文段中指出了一个国家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即“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据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一是要内有法家拂士,一是要外有敌国外患。看来孟子是间接告诉了我们,一个国家要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参考答案:(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一点1分。共2分)

4. 文段(二)之于文段(一)犹如材料之于观点。文段(二)选自课外,参照文段下面的注释,不难理解文段大意。理解了文段大意,对照文段(一),就会发现,文段(二)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文段(一)中的两句话,一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一句是“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认识,只要答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

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以下说法: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共2分)

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认识:

示例一:近年来,同志在阐述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时,多次引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警示全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训,是对沧桑人生富有哲理的深刻认识,是对历朝历代兴盛衰败的经验总结。古为今用,引为借鉴,又是对全党语重心长的谆谆告诫,是对某些昏昏欲醉的人的一记警钟。它对于增强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抵御各种腐蚀和诱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示例二: 牢记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处在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松“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如果我们丧失警惕,追求安逸、贪图享受、骄傲自满、昏昏欲睡,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走到反面。走向毁灭的、、、等,就是这方面活生生的典型。(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2分)(共4分)

5. 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此诗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的写法。《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句法很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看到这样的景物,诗中的主人公――一个流落异乡的游子,怎能不涌起满腔乡愁?更何况此刻他是独自牵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的马,步履艰难地行走在这西风劲吹的古道上呢!又是一年将尽,何日是归期?可见,前三句是写景,末一句是抒情,抒发了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断肠人在天涯 (1分) 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 (意思对即可。1分)(共2分)

6.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这首诗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人的悲哀。根据这种写法,我们就能分析得出结论。答案中要有以下几个关键词:“以乐景写哀情 ”“对比”“孤苦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参考答案: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答出“以乐景写哀情”或“对比”或“衬托”1分,答出“孤独凄凉”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分。共2分)

【备考宝典】

本卷古诗文阅读主要考查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及对选文内容的领悟。从阅卷情况看,此题失分,主要还是在对选文内容的领悟上出了问题。

从今年各省市课改区语文试卷看,古诗文阅读的考查明年仍以课内为主,并向课外延伸。题型以客观题居多,兼有主观题。考查内容以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对选文内容的领悟和课内古诗的初步鉴赏为主。在所有考点中能够短时间内提分的首选是古诗文,因此,备战中考,古诗文阅读不可小觑。关于古诗文阅读的复习和备考,以下几点提醒同学们注意:

1. 对课标和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不但要能熟读成诵,而且还要能理解、会运用。

苦中作乐的例子范文第2篇

与“哈哈镜”对饮,用微笑稀释苦难。

去年夏天一部名为《滚蛋吧!肿瘤君》的电影走进人们的视线。它是根据同名漫画改编而成,作者熊顿是超人气绘本达人,被誉为“中国版的高木直子”。2011年她被检查出患癌,到第二年的11月去世。熊顿一直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希望。她所患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最易复发和最难治愈的肿瘤疾病,但她带着一支笔和一本速写簿便开始了漫长而繁琐的检查与治疗,也开始了人气漫画《滚蛋吧!肿瘤君》的创作。

她病得很严重,但她对病痛却是轻描淡写,仿佛患的不是令人生畏的癌症,只是一场小小的感冒。她始K乐观豁达,用自嘲蔑视着肿瘤,用微笑稀释着痛苦。最终,她以她的乐观精神创作出了这幅令人感动和鼓舞的漫画。她的生活里不再有苦痛,不再有疾病。

与“哈哈镜”对饮,用乐观收获名誉。

毕业后,汪国真被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坚持写诗。也是从那时开始,其诗集手抄本在北京高校流传。北京学苑出版社的负责人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稿酬,最好的装帧”为承诺,在23天内出版了汪国真首部诗集《年轻的潮》,汪国真也因此一炮而红。对此,汪国真表示:“干什么事总是要有一个过程,从普通变得不那么普通。……我向来是一个乐观豁达,拿得起也放得下的人。”

对于汪国真而言,他用积极平和的心态创作,“拿得起也放得下”是他良好心态的写照,他用乐观豁达收获了名誉。

与“哈哈镜”对饮,用豁达成就辉煌。

李娜面对病痛,积极乐观,赢回一个又一个冠军;迟子建高考不佳,在专科学校积极进取,终成一位名家;张贤亮历经22年的改造生涯,笑对人生,用他的文字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蒲松龄屡试不中,以乐观之心听万千奇事,以《聊斋志异》成就志怪小说的丰碑……

从古至今,从不乏与“哈哈镜”对饮之人,他们以乐观豁达的心态笑对人生。

人活一世,值得追求的东西有很多,不要因为挫折艰难而一叶障目,而应扬起灿烂的笑脸,笑对风雨,迎接彩虹。

此文论证了“我们与‘哈哈镜’对饮,求的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的思想。

苦中作乐的例子范文第3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课文下面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下》。

2、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后来成了尧的继承人。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4、任:责任,使命。

5、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后半句将加以申说。

6、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7、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8、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

9、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10、曾益:增加。曾,通“增”。11、恒过:常常犯错误。

12、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13、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14、征于色:表现于脸色。意思则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15、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16、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17、入:指在国内。

18、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19、出:指在国外。

20、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21、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22、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死亡。

文后练习: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附加练习

1.阅读理解。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六位历史人物在艰苦的磨练中被举用并成就了非凡业绩的事例?

答:

3.请从现实生活中列举典型事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看法。

答:

答案

1.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从他们都经受了艰苦磨练从而成就了大业的事实归纳出“天将降大任于是如也”的结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3.必须进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观点与材料一致

事例:(生于忧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微软公司原总裁比尔?盖茨的一句名言是“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苦中作乐的例子范文第4篇

然而,安徒生之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不过是“熟悉的陌生人”。顶多知道他是为孩子们写作的童话巨匠,并不了解他的许多作品并非专属于孩童,而属于所有人。童话是对愿望的彻底满足(托尔金语),是挣脱现实围困的一种诗意栖居方式。童话是属于全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慰藉,富含童话思维和童话意识,无疑会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加从容自在。安徒生以童话的方式诠释生与死、命运、孤独、博爱、悲悯等重大人生命题,可谓举重若轻。不言而喻,知晓“国际安徒生奖”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于1956年设立了此奖,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给予资金支持,并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该奖是“作家奖”而非“作品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作家所取得的创作成就。它是儿童文学的最高奖项,相当于中的“诺贝尔文学奖”,坊间有“小诺贝尔文学奖”之誉。曹文轩是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其意义堪比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就像曹文轩本人所说,他此次获奖可谓大环境小环境、外因内因等诸多因素合力助推的结果,确为水到渠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腾飞,令世界瞩目。同时,注重打造文化软实力,推行核心价值观,向世界展现不一样的中国。文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迎来了发展的契机。西方世界看到的中国文学不仅仅是唐诗宋词,还有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先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接着刘慈欣摘得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中国当代文学无疑已经走向了世界文坛的中心。随着“儿童本位”和“分级阅读”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阅读应从娃娃抓起”,加上国家加大了出版的投入,故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童书业蓬勃发展,堪称“黄金十五年”。销售逾百万册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不鲜见,销售达千万册也不是神话。作家们有了更多发表、出版作品的机会,自然激发了更大、更多的创作激情,作家队伍日益壮大,作品自然汗牛充栋。大浪淘沙,一流作家和经典作品的产生便有了更大的可能性。曹文轩一直是中国儿童文学“纯文学”的一面旗帜,他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儿童文学奖项。此外,他的作品还入选了小学语文教材,改编成儿童电影,并获得了金鸡奖。这些都表明他的创作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得到了读者、专家的认可。此次他能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可谓实至名归。“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也非常美丽,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授奖词如此道出了曹文轩获奖的理由。“苦难”和“唯美”无疑是曹文轩热衷书写的关键词,亦为体现其创作风格的名片。

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当下,绝大多数成年人的头脑里盘旋着一种错误观念:现在的儿童生活在蜜罐里,他们与苦难绝缘。殊不知,这是对苦难的狭隘理解。事实上,人的存在本身就具有悲剧性,人生就是一个充满苦难的过程。物质上的苦难不过是苦难的表象,而精神的苦难才是苦难的本质。对于任何一个成长者来说,必然会遭遇成长的困惑和心灵的挣扎,这是成长永恒的主题。基于狭隘的苦难观,大多数儿童文学作家往往忽视了苦难的存在,或者说对苦难做了冷处理。片面强调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刻意制造出虚假、虚浮、浅显的快乐文字以取悦读者。作品中漂浮着甜腻的气息,柔媚无力,精神上严重缺钙。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律一口的娃娃腔或娘娘腔,要么刻意标新立异,要么莫名其妙玩世不恭,偶或书写苦难,尽可能将主人公渲染成一个令人扼腕的苦孩子。曹文轩是一个例外,他对苦难本身做淡处理,即苦而不怨,难而不馁。抑或有怨有恨,却隐忍不发。曹文轩无意于再现、强调苦难的狰狞,而是将其作为生存中的一种习见的东西。这种对待苦难的心境,蕴藉了一种超然,一种达观:生存即折磨,苦难就是确证。我们既然已存身于世,别无选

苦中作乐的例子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情感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并剖析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苦乐观和教师教学的导乐观,进而对导乐观的苦乐解说和价值取向作了全方位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究竟是苦还是乐?这是自古至今始终有争议的一个基本教学观念问题。这一问题的争论不仅涉及对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苦乐属性的科学认识,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其主导作用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导向价值。尤其在当前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推行创新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更有现实的意义。

一、学生学习的苦乐观

学生学习的苦乐观可分为“苦学观”和“乐学观”两种。

一方面,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从本质上说是苦的观点,自古有之,谓之“苦学观”。在我国古代就有“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实践的范例,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学理念的诗句,更有甚者,还有关于苦学的文字考证。在古代的西方似乎也有这样的苦乐观。在希伯莱语中,“musar”同时有两个含水量义:一是“教学”,一是“惩罚”。在古希腊时代,斯巴达的教学方法更是残酷,孩子们经常被鞭挞,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惩罚,同时也是为了教育学生忍受疼痛。在这种教学活动中,苦学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时至今日,虽苦学之宏观未见诸书刊报端,但在人们的观念中仍根深蒂固,认为学习活动中苦学、厌学之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不绝于耳,且有伴随“应试教育”而愈烈之势。于是乎,苦学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认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说是乐的观点,亦源远流长,谓之“乐学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饭疏食饮水,曲肮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之类的乐学之说,其“学而不厌”的乐学精神,其弟子颜渊“一革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乐学表现,为后人树立了乐学的榜样,被称为“孔颜之乐”。在嗣后的长达两千年的教育史上,在东西方文化中,不断有许多教育家、思想家为乐学观提出真知灼见。从《学记》中的乐学思想到《淮南子》中的乐学分类,从南宋朱熹的《四时读书乐》到明末李蛰的《读书乐》,无不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阐明其乐学观。其中明朝王守仁的弟子王心斋的《乐学歌》中的“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呜呼,天下之乐,何为此学?天下之学,何为此乐?”的诗句,可谓是最断然、明晰的乐学观之表述。时至今日,乐学之宏论仍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进而有人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学诗句改成了“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乐学蔑言。

纵览学生学习的苦学观和乐学观,似乎都以事实为依据,都有一定的道理,细细分析,似乎又都没有说出问题的关键。所谓苦学,即指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以苦为主的负性情感体验。所谓乐学,则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以乐为主的正性情感体验。然而,情感心理学告诉我们,客观事物本身并不是单独决定一个人的情感体验,决定一个人情感体验的是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若客观事物能满足个体需要,会引发快乐之类的正性情感体验;若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个体需要,、则会引发痛苦等负性情感体验。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同样不能单独决定学生是否会引起苦的情感体验或乐的情感体验,而决定学生对教学活动中学习的情感体验的是学生学习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关系。若学习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对学习会产生乐的正性情感体验;反之,若学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对学习则会产生苦的负性情感体验。因此,学习本身无所谓苦或乐,亦即就学习的性质而言,无所谓苦学或乐学,它们本身并无积极性,只是当学习与学生的需要发生关系时,才因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变得乐学或因不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变得苦学。鉴此,可以更确切地说,学习的苦乐属性并非预定,而具有动态特点,即它会随着学习活动与学生需要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学习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时为乐,而当学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时则为苦。苦学观与乐学观的偏颇恰恰在于未看到学习苦乐性质的动态特点,而究其根源,则是未看到学习苦乐性质的动态特点,未认识到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感体验并非由学习单独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学习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关系。

二、教师教学的导乐观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苦与乐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引导。因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是受教师的教的制约的。因此,教师的教处于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直接指导着学生,并由此调节着学生的学习与其需要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教学既能充分体现教学的要求,又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教师调节作用的发挥是以尊重学生的需要为前提的。因此,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乐学的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精神。

学习时的快乐情绪具有积极的促学作用。关于这一点,我国古代的乐学观就已有众多论述: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学,近乎知(智)”之说;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同师而超群者,必乐其乐也”,“知(智)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之说。时至今日,人们对乐学的作用认识仍主要囿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学习上。

事实上,从现代情感心理学角度透视,乐学的促学作用远不局限于认知学习范畴,而是多方面的。若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怀有快乐的情感体验进行学习,就能克服苦学造成的消极影响,发挥这些情感功能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力功能)、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调节功能)、促进教育内化(疏导功能)、改善师生人际关系(协调功能)、增进身心健康(保健功能)等。同时,还能有效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减轻学生学习的紧张度和压力感。这一切都有利于教学潜能的发掘,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导乐观与传统的乐学观一样,都主张要让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学习,都坚信乐学的促学作用。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后者认为学习本是快乐的事,而前者则强调学习本无苦乐之分,全在教学此导所然。

导乐观对学习苦乐属性的认识是建立在科学的情感心理学原理基础上的,并用以解释各种与之有关的学习中的苦乐现象。一方面,认为学习本质是苦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依据,注重的是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很少重视学生的需要。许多教学理论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是从认识维度上看如何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接受状况,即重视的是学生对教学内容能不能接受的问题,亦即能接受性的程度,以提高认知学习的效率,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需要,是否愿意接受,则很少顾及,也就是忽视从情感维度上对如何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愿接受性状况的关注和研究,亦即缺少对乐学接受性程度的重视。至于教学实践中更是普遍存在着“重知轻情”的学失衡状况,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愈演愈,这就使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很难满足其需要,使厌学情绪滋生,苦学现象泛滥。另一方面,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乐的。历史上不少主张乐学观的教育家、思想家,诸如孔子、程颐、朱熹、王守仁等,他们坚信学习本是快乐之事,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出自他们自己的乐学感受之故。

其实,学习本身并无苦乐之分。在学习中是否获得快乐体验,更多地受到学习者学习需要和学习方法的影响。学习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会产生乐的体验,反之,则产生苦的体验。

三、导乐观的教育价值

如上所说,由于情感具有两重性的独特功能,倘若学生能在教学活动中怀以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行学习,就能发挥情感功能的积极作用,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提倡乐学实为明智之举。要使学习变为快乐之事并非教育中的乌托邦—“理想主义教学”,教师有良好的愿望,亦终究是徒劳,学习无法变乐。如果正如乐学观所认为的那样,学习本是乐的,那么要使学习变为快乐之事岂非多此一举—教师只要听其所以然进行教学就可使学生乐学,何以兴师动众,大搞愉快教育、快乐教育之类的教改实验。苦学观的结论只能导致教师放弃使学生乐学的教学追求,而继续推行依然使学生苦学的教学,置教学于低效率、低水平状况,无法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乐学观的结论并未为教师刻意追求使学生滞于浅层次的乐学水平,无法充分优化教学。导乐观则能起到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

首先,导乐观否定了学习本身所固有的苦乐属性,把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放在影响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苦乐属性的突出位置上,充分强调教师在这方面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增强教师在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效果上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当一个学生最初来到学校接触学习活动时,他往往并不真正喜欢学习,恰恰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教师引导得好,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率,使其易于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久而久之就会趋于乐学。相反,如果教师引导不好,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的效率,使其易于在学习中导致失败,苦学也就随之而生。在具体的教活动中,即便是乐学的学生,也会因教师没能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未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而感到不愉快。相反,一个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却有可能被一位优秀教师的一堂成功的课所吸引而体验到学习乐趣。在这中间,我们不否认学生自己的主观因素,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方面的主导作用是始终不可或缺的。

相关期刊更多

柳州师专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