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遨游汉字王国的手抄报

遨游汉字王国的手抄报

遨游汉字王国的手抄报

遨游汉字王国的手抄报范文第1篇

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各环节的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探索能力,使其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其本质就是通过适当的活动,把学生的心理潜能释放出来,使学生处于既主动学习、又有效学习的状态。在整个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到学习成果的呈现,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整个过程突出自主性,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

策略一:在活动中生成小课题,培养自主意识 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课题是教师拟订还是学生自主确定?如何产生?怎样借助活动课题的产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笔者认为:应该发掘学生的兴趣点,伸延教材内容的拓展点。应该说,综合性学习使学生有了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而学生选择的是他们感兴趣的,也可能是他们的学习最近发展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出来。在活动中生成小课题,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又突出学习内容的挑战性,培养自主意识。

教学案例:课间活动,激发灵感――走进恐龙时代。在学习《恐龙的灭绝》这篇课文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老师在课间注意到,有的学生带来了恐龙玩具与同学分享,有的学生带来了跟恐龙有关的书籍与同学津津有味地读着,剑龙、雷龙、异齿龙……许许多多老师都不知道的恐龙名字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教室的好几个角落,不自觉地形成一道道别样的风景,几位男同学俨然是恐龙小专家,兴致勃勃地讲解着,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满足。老师被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感染了,问学生:“想开展一次‘走进恐龙时代’的综合性学习吗?”立即得到了学生们热烈响应,就这样,一个来自学生课间交流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宣布产生。顺应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了。学生根据对不同种类恐龙的爱好分成“剑龙组”“雷龙组”“霸王龙组”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从恐龙的分类、食物,恐龙灭绝之谜等几个不同的角度搜集资料,用手抄报、幻灯片、表演等不同的方式展示学习的成果,真可谓精彩纷呈。从他们生龙活虎的表现中,教师们能惊喜地发现,原来学生的潜能是如此巨大!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就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潭活水,是学生自主意识萌发的园地。

策略二:小组策划活动,培养自主意识 新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可见,自主制定活动方案,自主策划活动,同样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极好阵地。在开展“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在了解活动建议后,根据兴趣自愿组合小组,确定活动内容。有的小组将字谜作为活动内容,有的小组决定调查社会用字情况,有的小组则要搜集谐音、谐音故事及歇后语。对于各个小组的选择,教师都充分尊重。因为自主,学生选择的自由空间大,就能充分展示出学生蕴藏的潜力。学生不仅自由组合成小组,自主确定活动内容,自主竞聘小组长,而且自主策划活动方案。不仅策划小组活动方案,而且策划班级集体活动方案。例如:大家对猜谜语特别感兴趣,就集体策划了一次登山猜谜语比赛。从撰写邀请书,致家长的一封信,到登山路线的安排,谜题的准备,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各小队如何活动等,均由学生自主策划,老师只在一旁提出参考意见,最后形成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只有让学生自由飞翔,才能收获精彩!

策略三:关注每个孩子,实现真正自主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学生的兴趣、能力、视野等方面存在差异,决定了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这样的开放空间里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在相对开放的时空里,教师更要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如何以学生为主,真正让学生自主,其实体现在许多细节中。在相对开放的活动中,有些是可预设的,更多的是在活动进行中随时出现的,教师要本着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心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各个小组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也存在差异。教师有针对性地展开个别学习指导。根据不同小组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指导时力求深入,每次切实帮助解决一两个学习问题,或帮助联系专家,或帮助做通家长的工作等。

突出探究意识培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追求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高。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对于自己研究的内容或者其他小组研究的内容,要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会主动地发现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应是自我建构的。

教学案例:引导深化小课题,培养探究意识。在开展“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中,进行“有趣的汉字”学习,最早分组活动的时候是以文字谜、动作谜、画谜作为研究内容的。在小组开展猜谜活动,班级交流手抄报及集体组织登山猜谜竞赛之后,孩子们接触了大量的字谜。此时,活动似乎已经可以结束。但是,老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字谜谜面的特点,思考谜面与汉字特点的关系。经过老师的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出来了。

学生们有了新的发现:许多文字谜的谜面,其实提示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独特性,有些谜面提示了汉字的来历,有些谜面提示了汉字的构字特点。于是,光是搜集字谜就生发出很多的小课题,有的小组探究字谜谜面提示汉字来历的字谜;有的小组则专门搜集体现汉字形声字特点的谜面。随着课题的深化,学生的研究角度缩小了,但是内容深入了,透过字谜,借助字谜这样一个窗口,走进了神奇的汉字王国,感受到汉字的神奇有趣和独具特色的魅力。

在研究内容的不断生成中,也是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不断形成的过程。虽然学生的收获仍然浅显,探讨还不像成年人那样深入,有些表达还不够准确,但重要的是他们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实践证明:教师必须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给他们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他们的“工作成果”往往会给教师惊喜。

强调教师指导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给学生较多的自由探究时间、较大的发挥空间,但是,也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很好地发挥主导性的教学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内容要紧紧围绕着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展开,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作为教师,应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担任好引导者、评价者、合作者的角色,把握好指导的切入点,从各个环节中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 在强调自主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帮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例如,在“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中,有的小组将活动内容确定为收集字谜或编写字谜。如果漫无边际地收集和编写,这样的活动看似热闹,却可能是低效的。教师可提示:谜语成千上万个,猜谜方法各有不同,涵盖了汉字许多构字特点,建议同学们在收集和开展猜谜活动时要留意字谜的特点,将活动内容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在教师的启发下,研究字谜的小组将活动内容更改为:收集和创编体现汉字形声字特点的字谜及收集体现汉字来历的字谜。活动内容角度小了,方向明确了,才能组织起有效的小组活动。

引导学生活用资源,丰富自身涵养 第一,一次活动一本书。进行综合性学习难免要收集资料。说到收集资料,学生最先想到的是网络。我们不否认网络的快捷方便,但是,学生在网络上搜索到的东西往往没有细读,只是满足于查找到了。因此,笔者旗帜鲜明地提出:一次活动一本书,鼓励学生拥有一本相关的书。探讨汉字来历的同学,推荐拥有《汉字王国》。搜集字谜的,建议拥有《字谜词典》。因为,一本书的内容是完整的,丰富的。一本歇后语词典,一本《字谜大全》,一本《汉字王国》,这不仅也不应该只是在活动期间研读,而应该陪伴学生更长时间,直到读懂读精。在结束综合性学习之后,学生还能继续从书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用氤氲的书香涵养学生丰富的人生!

第二,走进生活大课堂。综合性学习时空相对开放的特性,决定学生的活动必然与生活紧密联系。在进行“遨游汉字王国”的活动中,学生组成了进行社会用字调查的“啄木鸟医生”小组,利用假日走街串巷,在城乡结合部、闹市区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生活是一本更加丰富的书,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在与不同的店家打交道中,历练着成长,亲身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丰富性。详实的社会用字调查报告,是生活给予学生的回报,也凝聚着学生对于社会用字现状的担忧。走进生活大课堂,学生对于汉字的学习成果是丰富而翔实的。

第三,走近名家,聆听窗外的声音。身边各行各业的专家是更为丰富的“活资源”。走近名家,聆听名家的研究心得,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名家的研究精神及丰韵的人文素养。在进行“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中,探讨“闽南语与汉字渊源”的小组遇到了困难,他们不知道从哪里着手进行这项活动。老师启发学生们,可以走近身边的名家,去听听他们的研究心得啊。于是,老师帮助联系大学教授。最终,学生们走进厦门大学闽南语研究的教授家中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采访。学生们说,与教授的一次交谈,胜读几册书。引导学生聆听教室外的声音,走近名家,通过专家的讲座,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遨游汉字王国的手抄报范文第2篇

文/潘亚东

“言为心声,字为心画”,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是大家所喜欢的,然而中国汉字对于我们这一群刚刚拿起钢笔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他们正从铅笔字的书写转入钢笔字书写,由于练字时间不长,作业本上那千疮百孔、斑斑驳驳的痕迹,更是令老师们头痛不已。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我在从事写字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写字的能力的。

一、讲解汉字演变过程,让学生爱上汉字

中国汉字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新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在学生接触汉字的最初阶段,我们不妨给孩子们讲讲汉字的起源以及汉字从最初的甲骨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再到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的发展演变过程,让孩子们能够打心眼里喜欢和敬重汉字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充分激发孩子们学习书写汉字的兴趣。

想让学生爱写字,就得让学生对汉字本身产生兴趣,汉字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在学生刚开始学习用钢笔写字时,我特地上了一节《遨游汉字王国》的课,让课堂植根于汉字文化的土壤中,让课堂彰显生活气息。在追寻汉字历史的活动中,吸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让孩子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丰盈自己的文化底蕴,充实心灵。在思维的碰撞中,在情感的涌动中,寻找到做人的哲理,把隐含在汉字中的民族精神内化到心中,真正实现文化滋养课堂,课堂回归生活。

我告诉孩子,我们祖先最早创造汉字的时候,就是把它当作画画下来的,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可汉字象形这个特点还是保留了下来,大部分汉字,都能变成一幅生动的图画,一个有趣的故事。汉字还有很多奇妙的功用,据报道,美国一些患了失忆症的患者,后来因为练习了中国汉字,竟奇迹般地好转。中国书法世界有名,连日本、韩国也有许多汉字书法家。爱写字,就让孩子们从爱汉字本身开始吧!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写字教学

单凭教师的讲解无疑会使写字教学显得枯燥而乏味,某些注意点的描述又显得抽象而不易理解。而由教师直接书写,或运用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方式进行直观地展示,就容易解决了。它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整个过程一目了然,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使教学显得生动起来。

在教学活动中,我通过网络搜索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和汉字的造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内涵美;通过课件展示象形文字与实物的比较,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用实物形象的比喻加深对笔画、字形的印象;让学生在中国古典音乐中习字,感受意境美。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使学生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

例如:在教学“捺”这一笔画时,我先展示了我们熟悉的“调羹”。学生见平时吃饭的家伙都跑到课堂上来了,“哇!”教室一下沸腾了,盯着调羹想找出这调羹与众不同的地方,观察得也很仔细:调羹的把手比较长,从侧面望去,顶端向下弯,而且线条很流畅,而盛汤的部分则做得又大又深。然后,我把调羹侧面对着孩子,说:“老师现在就把调羹画下来。我又给它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捺’”。孩子们仍旧兴趣十足。“你们也来画画,好吗?”孩子们一阵涂鸦,结构却形态万千。“怎么才能把捺写好呢?你们有什么诀窍吗?”“开头要稍微粗一点,还有点圆。”“这叫起笔”。我及时渗透了“起笔”的概念。“中间行笔时要慢一点,到盛汤的这一部分时要用力,写得大一点,粗一点,但最后还是要慢慢细下来。”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我觉得这个捺还很像我们平时经常玩的滑梯,上面比较粗的地方是小朋友们等的地方,滑梯的最下面也像捺的最下面一样比较平,比较大的。”嘿,还真像!有了直观的演示,使得写字的指导,成了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体现。

三、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在写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写字活动——作业展览、手抄报、每周一评比、单元测验有书写加分等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兴趣。利用竞赛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如:每次作业面批时,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红星,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并给予奖励;每节写字课上,进行写字比赛(包括写字的姿势),每个单元都进行一次写字比赛,获得进步奖的学生得到一朵小红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定期办作业展览,将写得好的学生作品放进学习园地,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

遨游汉字王国的手抄报范文第3篇

名家名师进校园,四两拨千斤

学校邀请文学名家、语文名师走进校园,通过事迹报告、社团指导、专题讲座、技艺传授、技能培训、座谈、沙龙、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和名家近距离接触,感受名家名师的人文素养和学者风范,既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向学生传播艺术精神,培育审美情趣,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学校希望通过名家名师的言行感悟学生、激励学生、滋养学生,让优秀的文化传统、精湛的民间工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助推学生成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2015年9月29日,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莅临学校,围绕当前的教育形势对好教师的四个标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等方面作了详细的报告。2016年3月12日,朝阳区教研中心初中教研室庄国先主任做《中考变化深度解读》的报告。2016年3月15日,故宫博物院研究所所长章宏伟教授做《紫禁城――从皇宫到博物馆》的报告。2016年4月26日,北京二中全国优秀语文老师常作印做《一辈子学做好老师》的报告。2016年5月26日,全国著名改革家魏书生做《民主教育与科学管理》讲座,魏老师指出,教育就是要敬畏、认识、遵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规律,不断经历从“无心无意”到“三心二意”,到“半心半意”到“诚心诚意”,到“忘记规律”,到“与规律融为一体”的过程……

名家名师走进校园活动,拉近了名人名家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名人名师渊博的知识阅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学生当中起到了良好的反响。

听说读写齐上阵,才艺大比拼

学校本着对学生长远发展负责的原则,利用丰富的活动提升学生热爱语文的兴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遨游语文书海,进行学科深度拓展阅读 针对《语文学科改进意见二十一条》的建议,学校备课组开展了“群文阅读”“主题阅读”“对比阅读”“名著阅读”等各种拓展阅读活动,并结合拓展阅读,开展了朗诵比赛、读后感写作、拓展阅读课、读书交流会、手抄报等相关拓展阅读活动,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既增强了学习能力,也培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更陶冶了情操,开阔了的视野,使其情感在活动中得到美化与提升。

第一,文言文拓展阅读。如《桃花源记》,撰写“桃花源导游词”;《核舟记》,按空间顺序完成说明文,介绍核舟;《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把栏杆拍遍》,品读辛弃疾,完成坡人生行旅途,为记承天寺夜游撰写对联;《答谢中书书》,仿照课文,改写《三峡》;《湖心亭看雪》,赏析楷书、行书、草书版课文,完成对联;《观潮》,学写宋词,观潮;《送东阳马生序》,读古人勤学故事,学习古人勤学精神;《马说》,读古人故事,论环境与成才的辩论活动,完成辩论稿;《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作品的系列阅读,理解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与朱元思书》,看写景名篇,赏祖国美景拓展阅读活动;《小石潭记》,看写景名篇,赏祖国美景拓展阅读活动;《醉翁亭记》,主题阅读,体会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对比阅读,体会苏轼与欧阳修作记侧重点的异同;《满井游记》,对比阅读,品味公安三袁的写作风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行路难》,对比李白、杜甫诗歌风格,完成我为李白、杜甫点赞的推荐文……

第二,现代文篇目主题阅读和对比阅读。如《藤野先生》,鲁迅的老师拓展阅读,赞美我的老师活动;《我的母亲》,对比阅读名人写母亲,体悟母爱活动;《喂出来》,展开想象的翅膀,科幻小说续写活动;《俗世奇人》,品市井人物,绘俗世奇人系列阅读及写作活动,进行精彩片段批读,书写身边的俗世奇人;《云南的歌会》,品味沈从文的写景手法和描绘人物的手法,改写刘三姐对歌片段,解读班歌,推荐最喜欢的三句歌词并点评;《春酒》,阅读系列作品,体味琦君对故乡、对母亲的情感,进行重点批读,查找家乡的名人、家乡的美食,向同学介绍家乡的名人,推荐家乡的美食;《吆喝》,整理老北京春节习俗、诗歌,推荐介绍北京小吃,书写心中关于北京的记忆;《端午的鸭蛋》,对比阅读汪曾祺美食文稿和梁实秋《雅舍谈吃》比较异同,体会其中的情味,介绍自己喜欢的北京小吃……

第三,立足课本,延伸阅读,读写结合,开拓眼界。如《背影》,补写看父买橘时的心情;《阿长与》,补写阿长买《山海经》片段;《信客》,为老信客撰写墓志铭;《芦花荡》,续写二菱看老头子打鬼子的心理活动;《蜡烛》,补写老妇人放蜡烛时的心理活动;《亲爱的爸爸、妈妈》,反驳日本作家的看法;《老王》,为老王画像;《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故宫博物院》,完成故宫导游进阶手册;《我的母亲》,妈妈的小习惯;《岳阳楼记》,描绘我心中的洞庭美景……

第四,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读书交流活动。如2015年12月15日,姜海才老师的研究课“感动你我”,刘雪来的研究课“千秋君臣我评说”,都是通过阅读、评价、整合的形式引领学生阅读名著,分享体会。语文特级教师顾德希、和平街一级教师王健龙、原东城109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杨素珍老师、朝阳区教委基教一科电子书包、写作课题组负责人刘唯老师听评课。2016年3月,学校结合假期阅读任务,开展了《草房子》阅读汇报展示活动,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整理阅读感悟,提高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和能力。2016年3月,全校组织“弘扬传统文化古诗词朗诵大赛”活动,激发学生欣赏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学生朗诵和欣赏水平。2016年4月,组织“传统文化讲故事”比赛,推选20多名学生参加朝阳区比赛,包括演讲和相声等,分别获得了奖项。2016年6月,学校组织初一全体学生参加弘扬传统文化知识笔试竞赛,多人获奖,并给学生赠送书籍,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各年级备课组带领学生阅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并完成手抄报展示。

我手畅抒我心,开展个性化创新写作 学校结合“文学校园”课题,进行了影评、书评续写等系列的活动。如《红岩》,制作手抄报、主要人物心理活动扩写;《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制作人物卡片;《信客》,观看《那山那人那狗》为老信客撰写墓志铭;《品读坡》,完成坡人生行旅图;《三国演义》,对比阅读《易中天品三国》完成主要人物历史形象和文学形象的对比报告,绘制三国人物关系图、人生大事记,完成三国人物简历;《海底两万里》,设计绘制鹦鹉螺号航海地图,设计绘制鹦鹉螺号的外观及内部结构图;《四世同堂》,观看四世同堂话剧,完成观后感《战争中的小人物》;雾霾天停课,撰写“北京市教委雾霾停课通知”;迎新年联欢会,撰写“工大实验全体学生召开新年联欢会”新闻稿,撰写一则说明文,介绍联欢会会场,帮助学生顺利按时达到联欢会场地……

细品传统文化,感受趣味无穷日常生活 学校结合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开展了中国文化知识的深度学习。如“莲”文化,整理有关“莲”的诗歌,了解“莲”的谜题,整理我国赏荷圣地,收集对联;“桥”文化,收集关于桥的诗歌,互讲说桥的传说故事,设计未来的桥,并进行文字说明;“书法”文化,了解“行书”,了解王羲之,欣赏行书作品,并试写书法点评,了解“草书”,了解怀素、张旭,欣赏草书作品;“京味”文化,阅读老舍、梁实秋、汪曾祺等名家关于老北京节日、小吃、胡同、吆喝等文化的篇目,整理老北京春节习俗、诗歌,推荐介绍北京小吃,书写心中关于北京的记忆;“家乡”文化,阅读琦君、汪曾祺关于家乡的文章,搜集家乡的名人、美食,推荐介绍自己的家乡……

学生经过三年的锻炼,在活动中锻炼胆量,树立信心,做到“善于倾听识重点,谈吐大方有逻辑,读书万卷明真理,下笔如神有见地”。

综合活动多开展,乐趣在其中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培养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学校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规律。

2015年9月,初一200多名学生全员参与朝阳区推广普通话活动。学校在前期进行了推广普通话的海报宣传、书籍发放、学生阅读等。专家对老师进行指导,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包括朗诵指导、发音指导等。活动汇报表演包括成语接龙、绕口令、诗词朗诵演唱、书法音乐展示、专家现场朗诵示范等,师生参与热情高,学习了很多相关知识,效果明显。2015年10月,初二师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撰写新闻稿《工大实验全体师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绘制“庆祝抗战胜利”手抄报,介绍“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结构(说明文),观看《在烈火中永生》电影,并撰写影评。2015年11月,初二社会实践活动“寻找秋天的足迹”,学生参观动物园,在秋天雨中雨后情境下口头作文,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对生活有所感悟的能力,提高写作能力。2015年12月,初三组织学生参加区里传统文化大赛。2015年12月,初二组织学生参观首都博物馆,撰写参观须知,介绍一种老北京民俗;初三组织学生参观国家博物馆,介绍一个最喜爱的展厅,并画出平面图。2016年3月4日,组织学生完成学雷锋手抄报。2016年3月8日,组织学生为老师写感谢信的感恩活动。2016年4月19日,初二、初三参观华夏名亭园,不但进行了名联书法赏析,还设计合理的参观线路图,完成八座名亭的介绍。2016年4月25日,在劲松电影院组织观看《奇幻森林》,收获了团队协作的力量;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2016年4月28日,组织“圆梦少年新闻学院”社团11名小记者采访ID社团、生命、艺术、生活社团以及副校长周刚。2016年5月,初一、初二年级参观石刻博物馆,学生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书法、雕刻、碑帖等知识。2016年5月,语文组与美术组联合指导初一、初二年级书写大赛,制定《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首届学生书法比赛活动方案》,学校坚信书法不只是提高写字的水平,还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人的良好心理素质。在历时一个多月的学习培训过程中,学校着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注重引领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书法大赛提高了学生准确书写汉字的水平,提升了对汉字的理解,弘扬了中国书法艺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6年9月18日,初一学生参观北京孔庙和国子监,领略孔庙独特的建筑风貌,体会国子监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感受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与教育理念,学生们在孔子雕像前齐声背诵《论语》,朗朗的书声传递着对圣人的敬仰和对儒家经典的思考。

遨游汉字王国的手抄报范文第4篇

一、精彩课前五分钟

主要是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学生演讲。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演讲,高一上学期主要进行的是美文选读,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文章,清晰地朗读出来共享。因为有了上学期的经验,下学期就变成了讲文章,学生课前把喜爱的文章熟悉透,课上脱稿讲给学生们听。进行了一个学期,学生普遍没了最初的羞涩,在讲台上基本可以流畅地表达。

二、激情导入,事半功倍

我在导语上下足了功夫,导语力求独特新颖。导入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因而我力求使用趣味性和简洁性的导语,“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我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前,先放音乐《枉凝眉》,引入学生们对林黛玉的关注。在讲授《祝福》,我先抛出了“祥林嫂有没有生命的春天”这样的问题。讲授《老人与海》时,我先让学生从海明威的自杀去判断,他本人究竟是不是一个硬汉,从而切入本文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很想了解文章的内容,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用活动拓展视野

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既是语文学习的有力补充和辅助,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高一上学期,学完“吟诵青春”这一板块,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组织了“诗歌朗诵会”,利用周四两节课,学生自选诗歌,我把每个同学的朗读都录了下来,读后学生投票,老师投票,按票数多少选出优胜者。每一届学生我都最少会组织一次,现在手中的带子已经有了好几本,这是我一笔不小的财富。学习了《最后一片藤叶》《廉颇蔺相如列传》,排演了课本剧,导演、演员全由学生担任,别看平时学生细声细语,表演时真是够投入的,脾气大的老贝尔曼,功大自傲的廉颇,顾全大局的蔺相如,个个表演得惟妙惟肖啊,尤其是将相和那一段,文中只写了“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学生加入了二人饮酒的过程,一饮而尽,彼此相拥。那一刻我深深感到,孩子们是缺少表现的舞台啊!给学生更广阔的舞台,他们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四、孜孜不倦,与时更新

要想让课堂吸引学生的眼球,就要在课堂设计上下足功夫,使教法力求新巧。在讲授李煜《虞美人》时,讲完此文中精妙的比喻后,教唱谱曲后的《虞美人》,学生兴致很高,几遍下来,他们一会儿就可以背诵了,看到这一切我很高兴。讲授苏轼的《江城子》,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此词的深情,让学生用流行的曲调试唱,效果也不错。在讲授诗词时,我又让学生将诗歌改写成现代抒情诗。在课堂设计上,还可以采用学生讲解的方式,把讲台教给学生。采用辩论赛的方式,鼓励他们就同一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作文课,还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学生评点。灵活起课堂的设计,会给学生新鲜感,会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益匪浅,并且主动学习,不再将语文置之门外。

五、作业留巧、留好、留精妙

作业,不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他们心甘情愿的课堂补充,因此巧留作业,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基本上每节课都要留作业,但都不多。让学生学写魔鬼辞典,孩子们真是妙语连珠,比如:下课铃:听取“蛙”声一片,鼠标:猎手的枪,精彩纷呈。读书日让学生写公益广告。青年节写一句话激励自己,教师节给老师写一段话。仿照“超级女声”粉丝的口号,给自己也写一句口号,记得魏文秀写的是“文秀文秀,文采俊秀”;王婷写的是“王婷王婷,亭亭玉立”,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让学生写一则笑话,填一首诗词。还把一些试卷中和生活联系紧密且学生有兴趣的题目留为作业,时间一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高了,同时文字运用能力也加强了。另外,办手抄报,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

遨游汉字王国的手抄报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生 成语学习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成语文化源远流长,凭借其简短且精辟、严谨而又深刻的特点,成为了汉语言中最浓缩的文化瑰宝,充分表现出其概括能力与感染能力。在小学语文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加强对成语表达形式、结构、意义的认知与理解,增强学生对成语的鉴赏与运用能力,培养他们学习成语的学习方法与兴趣。

1合理设置教材

1.1成语词条

成语是从小就植根于人们生活学习中的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它是熟语的一种固定搭配的词组。在汉语言中普遍都是由4个字组成的,结构多样,内涵不一,但单独成语所指的含义大都有确定的含义。从狭义上来讲,它并不等同于格言、谚语、惯用语以及歇后语的表达形式;而从广义上来讲,凡是有固定搭配的、某种特定含义的词组,比如:“三思而后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百思不得其解”等,都属于成语。

像央视在2014年创办的大型电视文化比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就很好的解释了成语的内涵以及作用,由于它是从《新华成语词典》中选取了8000多条成语作为题库的核心素材,其对继承中华文化瑰宝创造了有史以来独有的文化价值。其中就有自古少年出英雄的典型--年仅13岁的少年作家何欣航的精彩表现广受好评,为小学生的成语学习树立了榜样,从而激励更多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踊跃的投入到成语的学习积累中来。

1.2成语故事

我国成语文化底蕴丰厚,有不少成语出自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以及童话故事。

比如:对于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典故,例如:教师通过介绍“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后羿射日”、“叶公好龙”等成语典故,带领学生畅游远古时代,走进神话的精彩世界,感悟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他们身上坚强不屈、勇于开创的精神品质。

对于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典故,往往透过一个个短小精炼的语言故事中,折射出深刻的哲理。比如通过“坐井观天”的寓言故事告诉学生,不能变成一个学识肤浅或是眼界狭窄的人;“买椟还珠”则告诉学生做事要分清主次,切莫本末倒置,取舍不当。

而对于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典故,则能让学生在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的长河中尽情遨游。通过成语学习,了解了那些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感受着一个个充满智慧的历史故事。譬如“退避三舍”中的重耳、“负荆请罪”的廉颇、“完璧归赵”中的蔺相如、“暗度陈仓”中的韩信等。

1.3 课文中的成语穿插

小学语文教材的人教版,对成语的穿插共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在二、三、四年级的语文园地里和五、六年级的《日积月累》的栏目里,都按照主题的类型穿插了多组成语词条,一般是每组12-16条不等;一种是关于成语故事的穿插,三年级以上的每本教材中,在语文园地以及回顾与拓展中,一般安排2个成语故事的介绍;一种是对课文中的成语穿插。每篇语文课文的成语数一般控制在3到7个之内。

2 提高小学生成语学习兴趣的教学设计

2.1 与课文挂钩,促类旁通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成语丰富多彩,大多都很适合小学生理解与记忆,比如说以三下成语练习为例,包括笔下生花、后生可畏、才思敏捷、风华正茂、文思如泉、出类拔萃、手不停挥、力透纸背,这些都是对出自《少年王勃》课文中对王勃的溢美之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成语与课文建立联系,比如说“才思敏捷”是用来形容王勃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的状态;而“风华正茂”则是形容王勃年纪轻轻就才华横溢,写出令千古传诵的经典文章《滕王阁序》。通过结合课文去理解成语,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从而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2.2 联系实际生活

除了课文中的成语学习,生活中也有很多成语学习的机会,就比如说通过少儿频道、晚会、电视剧、杂志等,小学生都可以涉猎到新鲜的成语,比如说在春晚的舞台上以及新闻联播时,都有主持人经常提到的成语,例如五福临门、金玉满堂、福星高照、福寿安康等。再比如,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的成语,然后进行摘抄,逐词解释。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小学生可以涉猎到更多的成语,了解到成语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涵养。

2.3展开合理联想

有些成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口齿留香;有些成语形象直观,趣味横生,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这些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比如像这些成语:栉风沐雨、春风化雨、见风是雨、暴风骤雨、凄风苦雨等X风X雨的结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先对其表面意思进行揣度,想象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会更加容易一些。还提高了小学生对于成语的鉴赏能力,并通过合理的想象加深了对成语的记忆力。

2.4结合阅读故事了解成语来源

语文的学习,并不拘泥于课本、校园,在生活中、课外书上都可以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于成语的学习,更是如此。在课外阅读中,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认识新的字词,也能丰富自己的成语储备,如果每天通过课外书籍记忆10个成语,那么通过日积月累的习惯养成,一年能掌握几千个成语,这必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显著飞跃。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设立课外阅读的展柜,每周进行一到两堂课外书阅读课,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将成语、优美的句子记录在本子上,以便经常拿出来翻看复习。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小学生成语教学的方式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通过结合成语典故、课文与实际建立联系、课外阅读等方面的不断积累,从而激发小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⒖嘉南

[1] 李可闻.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12):141-142.

相关期刊更多

钟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旅游时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太原市系统工程开发研究所

计算机时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