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唐三彩马

唐三彩马

唐三彩马范文第1篇

在我家的客厅里,摆着一件唐三彩马仿真工艺品,非常的漂亮。它是爷爷十几年前到外地出差的时候买的,我们一家人都很稀罕的。

这件唐三彩马很精致,其样子非常的彪悍。马头朝右上斜仰着,嘴巴张得大大的,好像在对着长天大声嘶鸣。那样子好像在展示胜利的姿态。它的脖子伸得长长的,好像在向上天祈祷,希望主人的每次战斗都能取得胜利。在它的脖子下方有五个大铃铛,好像是主人为方便寻找这战马而给它特意戴上的。有了这铃铛,这匹马显得更威风八面了。

再看这匹马的外表长相。它身上的鬃毛全是雪白的,马鞍前面高后面低,中间还凹下去一块。马屁股那里还披挂着六块玉,左面三块,右面三块,让人一看便知这是匹名贵的宝马。强壮的身子下面就是四条长长的腿,前两条腿笔直地竖立着,而后腿是半屈在地上。马身上的毛、尾巴是雪白的,马蹄是灰色的,最下边是蓝中带绿。铃铛、玉、马鞍下方是橙黄色的,只有马鞍是翠绿色的。它全身都是陶制的,只有坐垫是石膏的。

这匹“马王”放在我家客厅的博古架上,给我们家增添了几分雅致呢。我喜欢这匹唐三彩马,它是我家一道美丽的风景,陪伴着我们度过快快乐乐的每一天,唐三彩马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宝。

六年级:赵海鹏

唐三彩马范文第2篇

今年的春节期间,已十多年未见面的舅舅来沪为孙子上大学探路,顺便带着家乡的特产礼品――唐三彩送给我。对于喜爱收藏的我,自然是惊喜万分,毕竟这是一份让我爱不释手的礼品,尽管这尊唐三彩马是仿制的,但那惟妙惟肖的神情,依然透出了神韵,成为了家中一件新的摆设。

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由于它烧制于唐代,所烧制品采用最多的色彩是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获得了唐三彩的美誉。实际上,唐三彩所用的色彩不止于此,同时包括蓝、赭、紫、黑等颜色。从中国彩陶发展的轨迹看,唐三彩是在汉代低温铅釉陶工艺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摸索,聪慧的工匠对含有不同有色金属元素的原料有了新认识后,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用料而制作成功的,其间历经了一个由粗到精的缓慢烧造发展过程,到唐朝时终于烧成著名的唐三彩陶器。

魅力巨大的艺术品

唐三彩一词,并未见于古代文献,最早的记载迟至民国时期。而世人对唐三彩的重视大约在本世纪初,1905~1909年,陇海铁路修筑期间,在洛阳北邙山一带因工程而毁损了一批唐代墓葬,惊奇地发现了许多带彩釉的陶马陶骆驼和陶俑,这些陶器上大多数带有黄、绿、白或黄、绿、褐三种颜色,由于是在唐墓中发现的,于是人们就叫它唐三彩。不过发现之初,人们并不以为然,因为当时的人认为这些花花绿绿的陪葬陶器不吉利,所以许多三彩器出土后被就地砸成碎片。这批唐三彩被运到了北京市场上,北京的琉璃厂是远近闻名的古董荟萃之地,洛阳出土的这些带釉陶器,好事者把一些精品送到了这里出售,但是古董商们只是把它作为下脚货来处理,当时人们认为这些东西有市无价,所以购买者也是寥若星辰。但是这些唐三彩却受到外国古玩商的垂青,此后也逐渐受到国内外古器物研究者和古董商的重视,从此世人皆知唐三彩之名。

唐三彩作为一种低温釉陶器,以黄、褐、绿三色为主,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陆离的效果。在色彩的交辉映中,凸显其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不够紧密,防水差,远不如当时的青瓷和白瓷器物的胎质。唐三彩器的形体圆润、饱满,这与唐人的审美观有关,即丰满、健美、活泼的特征是一致的。

唐三彩的造型主要是马、骆驼、人物,其中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显得雍容华贵,大唐风韵跃然俑上。值得重视的是,三彩马是唐三彩中最昂贵的器物,其造型伸颈低头,膘肥体壮,骨肉健美,眼睛炯炯有神,富于艺术的感染力。骆驼则昂首伫立,形象高大,神情坚毅雄伟。

市价曾几经沉浮

唐三彩在集藏市场上曾经出现过辉煌,1989年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曾拍过一件唐三彩马,成交价高达390万英镑(约600万美元),一举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天价,且这个纪录保持了12年之久。不过随着挖掘风肆虐,以及滥竽充数的仿制品大量涌现,唐三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了价格骤跌现象,在洛阳的一些旅游地,到处可见灰头土睑的唐三彩器物,其价也贱,如大号的唐三彩马叫价30元,一套小六骏只有10元钱,龙门石窟景区外面,有一条专门卖工艺品的小街,仿唐三彩的工艺品最低只有2元,如此低价,让慕名而来的外国人吃惊,难道堂堂的中国国礼――唐三彩竟如此便宜?

好在近年来有关部门整顿市场,唐三彩的价格开始出现了回升。前两年,纽约佳士得举办的中国瓷器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付拍的21组共计29件唐三彩成交12组15件,总成交额为88.05万美元。其中估价20万~30万美元的第135号拍品为一对唐三彩镇墓兽以38万美元成交;估价15万~18万美元的第145号拍品唐三彩马(以蓝三彩为主)以19万美元成交;第139号唐三彩马以13万美元位列第三。这是近年来国际上付拍唐三彩数量最多的一次,由于价格出现了回升,因此影响深远,其中5件三彩马的高成交额更让藏家看到唐三彩马新的价格发展趋势。事实上,近年来唐三彩在国内拍卖市场成交也成回升之势。如中国嘉德举办的第79期周末拍卖会上,即有一件海外回流的唐三彩马以10万元拍出,第82期小拍上,一件唐三彩骆驼以9.2万元成交。而2003年中国嘉。德分别以7.92万元和1.65万元拍出唐三彩骆驼和唐三彩女官像各一件。

当然,囿于中国的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制约,目前国内唐三彩的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差距甚远,但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和价格的蒸蒸日上,也使得不少唐三彩从海外回流,丰富了藏家的选择目标。

区别对待新旧品种

随着仿制唐三彩的出现,工艺精湛、图案出挑、制作精良的仿制唐三彩层出不穷,给了唐三彩以新的生命力。但是收藏或投资唐三彩还是要区分清楚唐代出品的唐三彩与现代仿制的唐三彩,两者在收藏与投资理念上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一些唐代烧制的精品唐三彩,属于文物级别,其价格自然是非常高昂,且受到国家《文物法》的保护。普通的收藏者可以收藏那些没有列入文物保护的唐代烧制的唐三彩,目前的价格依然偏低,今后将体现出文物价值。而近年来仿制的唐三彩,就必须收集精品,否则后市的升值潜力就不很乐观。

自然,随着许多博物馆、艺术馆、社会个人收藏家重金收购精品唐三彩,制作假古董发财致富的人也将目光盯上仿唐三彩作为生财之道。通常一般粗制滥造和新手作的赝品很容易鉴定,而有几十年制作经验的高手,特别是那些工艺技术力量很强的三彩陶厂精心仿制的作品区别的困难度较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造型形神兼备是唐三彩俑的主要特点,无论大小件均表现生动神态,这一点对鉴定真伪十分重要,因为大部分赝品制作比较粗糙,常常仅凭神态就可以排除在外。有些较高档的仿品虽以真品翻模,但其刻画的线条、器物的起伏变化并不是十分清楚,显得较为模糊,神态、表情相差就很明显。

釉色釉色变化丰富、炫丽斑斓和釉质清纯明亮是唐三彩的主要特点。一般来说,赝品釉色均不及真品幽美、清纯、变化丰富。由于唐三彩是低温铅釉,历经千年,其绿釉上必有银釉或五色虹光。一些比较明亮的绿釉直视无银釉,加放大镜侧光必定可见五色之虹光。而有银釉或虹光现象却也不一定必是真品,还要从其他方面观察,因为赝品已经带有仿制出的银釉和虹光。但这一点还是非常有用的,一件三彩器上的绿釉如果没有银釉或虹光现象,也就是没有岁月侵蚀痕迹,很可能就是赝品。三彩釉面的点彩工艺极为常见,多在一种色地上点施各种彩釉斑块,其特点就是变化丰富,各色釉之间熔合交汇自然。要注意有一些单彩器物很难分辨,与真器很相像。

胎体唐三彩胎体颜色较多,有砖红、粉红、粉白、黄白、土黄等多种色泽,又有内外不一致的情况。胎体大多较为细腻,偏重,粉白色的高岭土胎多未完全烧结,白胎三彩一般均较为精致,而仿制的则无法达到这些特征。

唐三彩马范文第3篇

关键词:唐三彩;诞生;鼎盛;没落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44-02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历史空前的高度,成为世界的中心。由于当时的统治者相对比较开明,对外施行比较开放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外外化交流,因此反映在文化艺术领域里,就呈现出了姹紫嫣红、欣欣向荣的局面。宋代文学家坡如此评价:“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艺,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唐三彩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可以说,大唐文化的空前发达与交融汇合是唐三彩的土壤和雨水,浇灌而生出了如此夺目璀璨的艺术精华。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结束了战乱多年的局面,给社会带了安定和平的环境。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与保持长治久安,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生产发展、改善民生、休养生息的利好政策,在赢得了口碑的同时,稳定了政治局面,从而大大调动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因此使唐王朝出现了空前繁荣与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尤其是唐高祖武德十年颁发的均田令和租庸调法,让农民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局的稳定、农民家有余粮,百姓安居乐业,人口也就年年提升,这些都为唐三彩的诞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对于唐三彩诞生的另一利好,就是唐代非常注重工商业的发展。唐代的手工业有官营和私营。官营手工业主要为采矿、冶炼、锻造、造船、军工、丝织、服装、陶器和盐、糖、酒、药的管理。统治阶级对于工商业的重视,就极大地促进的贸易的往来,扩大了产品的下游市场,刺激了产品的生产和输出。最为典型的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在唐朝时期的丝绸之路上总是驼铃声声声不断,川流不息的驼队将唐帝国的茶叶、丝绸、瓷器运往西亚、非洲和欧洲,同时将香料、珍珠、香水送回国内。你来我往之间,随着交流的加深,贸易往来更加频繁,物资更加充沛,国民更加富足。这些都为唐三彩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我国制陶业已有近万年的历史了,而釉陶器的历史距今也有2000年。在两汉时期的陶器上都是单色釉,多为翠绿、粟黄两色。而在此时,匠人们已经注意到了一种现象,同一种釉色的器物,在窑内放置的位置不同、所承受温度不同,最终呈现的颜色会有深浅差异,而且还有流釉现象。在这个基础上,老艺人们通过不断地积累与摸索,逐渐掌握了各种金属元素之间所产生的化学变化,以及温度与釉层厚度的比例,最终在唐朝初期成功烧制出了彩色釉陶器――唐三彩。作为华夏文明“符号”之一的唐三彩,以其造型的丰腴端庄、色彩的绚丽灿烂、装饰的极妍尽美,被广泛运用于皇家贵族观赏、宫廷园林装饰、宗教寺庙建筑和对外文化交流等。除此之外,唐三彩中还有很多器皿类,如:炉、壶、罐、尊、杯、盘等被广泛运用于生活中,承装酒水、摆放糕点瓜果以及储藏精粮。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李凤墓出土的三彩盘和三彩长方塌,在白底上使用黄绿色釉绘画回纹,表面三彩技术的出现。这两件器物还不能有意识地通过温度的控制促使釉色晕散交融,显得单调拘谨,仍有北齐彩釉的痕迹。

公元684年(唐中宗嗣圣元年)李徽墓出土的几件三彩器皿,已能熟练地运用釉色的晕散交融方法,器物辉煌瑰丽,标志三彩技术的真正成熟。

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明墓出土了大量三彩俑,这些人俑面部祥和、线条柔美,身上衣物的釉彩以不同颜色展示,层次鲜明,三彩技术进入到了全盛时期。

唐三彩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全盛阶段;第三阶段为没落阶段。

“开元盛世”为唐代奠定了繁荣的经济,也是唐朝最富有的时期。盛唐时期社会环境稳定、工商业高度发达,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贸易业最为兴盛,此时的唐三彩作品充分显示出了大唐岿然不动,任八方来贺的大气。在这个阶段出土的很多文物具有写实风格,有很多如人物俑、动物俑、家禽俑和器皿类。同时,因为深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很多唐三彩作品吸收了西方异域元素,如骆驼的大量出现,就真实而客观地反映了丝绸之路的贸易频发,尤其是在陕西西安郊中堡村唐墓出土,先存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三彩载乐骆驼俑尤为特别。此件三彩作品中,骆驼背上搭载一平台,铺菱形方格毯,7个汉人男乐俑手持乐器进行演奏,中间一舞者翩翩起舞。其中,7名乐俑就手持有来自西域的乐器,轻歌曼舞,一派祥和。

此外还有一些深蕴西域文化特色的作品,如:三彩胡人、凤首壶、鹰首壶、人足炉,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政策、生活场景表述和文化发展趋势等。

在唐三彩的全盛时期,唐帝国的艺术与文化鼎盛。与此同时,唐三彩的表现形式也带有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情结。匠师们在人物俑形象的塑造上,能根据不同的社会地位、等级,表达出他们特定的情感与特征。唐代的艺人们为了表现贵族妇女体态丰腴、俊丽动人的特点,有意加强脸部和身体的体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贵妇面部光滑细腻、面容娇好以及体态的丰腴之美。(如图)

1964年出土于洛阳缠河北窑庞家沟唐墓的坐鼓女俑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该俑头挽单髻,面部表情丰满圆润,恬静安详。女俑肩披白色帔巾,内衬黄色长袖襦衣,身穿绿色短袖连衣长裙,双手隐于袖内,扶左膝坐于圆形束腰墩上。作者以夸张浪漫的手法将女俑面部塑造的极其丰满,将盛唐时期贵妇的风韵表现的生动传神,惟妙惟肖。

同时,唐代艺人还会通过人俑的衣服的款式、布料的精劣来表现其社会地位。侍女俑大多塑造成少女形象,面目清秀,略施粉黛,神情恭谦且略带调皮。女仆俑地位相对低下,造型、色彩简单,面部轮廓相对模糊,态度谦卑。文官俑和武官俑常常成组出现,谦逊温和与不怒自威的组合将他们的生活习性与人物特性勾勒地淋漓尽致、生动传神。

唐三彩马范文第4篇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呢,是由中国建筑学界泰斗梁思成大师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所担任.建筑的外观为仿唐风格,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反应了一个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上,还借鉴了中国宫殿建筑轴线对称、中央殿堂、四隅崇楼、高低错落、主从有序的特点,突出了古朴、凝重并创造了一种古代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氛围,象征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展览》等三大部分组成。基本陈列也就是常设陈列,它为《陕西古代史》,系统地向我们大家展现了陕西自蓝田猿人至鸦片战争的发展过程,突出了周秦汉唐等封建社会的盛世和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序言大厅,我们可以发现这里的序言不是文字,而是巨型照片。奔腾咆哮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它既是古代陕西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陕西历史文化孕育、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在这两幅照片的背后,还陈列着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墓的巨照,标志陕西古代文明、中华古代文明的开端。这些用照片构成的无言之序,通过宽广浑厚的场面,象征着陕西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绵延久远,以及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人文传统精神。在厅中央我们看到的这尊巨狮,是来自于女皇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之前,它呢高大雄伟,勘称为东方第一狮.在古代的时候,狮子与狮子的雕刻艺术是从阿富汗传入的,因此呀,这尊狮子它不仅是陕西历史文化反映,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文物叫做鼎,它是奴隶制王朝鼎盛时期西周的一个青铜器。青铜是指铜和锡的合金,因颜色青灰而得名。而鼎呢,它本来是一种炊具,即煮肉的锅,后来随着礼乐制度的强化,鼎也逐渐成为一种权利和等级的象征。传说夏禹曾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作为政权的象征。以后就把取得天下叫做定鼎。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曾遣使询问周朝九鼎的大小轻重,以后问鼎就成为企图篡夺政权的代名词。我们现在所说的成语逐鹿中原,鹿死谁手,孰人敢来问鼎等都与这件文物有关。鼎,一般可分为圆顶和方顶。圆顶一般为鼓腹,双耳,三足,整个造型给人以稳定、威武的感觉。所以,人们用狮胸虎足来形容它。而成语中的大名鼎鼎,三足鼎立,则是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它的造型特征。青铜器上的纹饰是研究青铜艺术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中国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青铜器上的纹饰可分为两大类,即:动物纹和几何纹。总的特点是神秘怪诞,很难看懂。这是因为作器者本意是为了用它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宗。一般人看不懂正说明他构思成功。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货币就是秦统一六国之后的通行货币秦半两。上面的这些货币就是统一前六国的货币。货币的不统一大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于是,方孔圆形的半两钱便应运而生。古人讲天园地方,并且是天包地,所以秦半两就意味着圆以象天,方以则地。这种精神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并一直保持到清末。

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但同时他也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暴君,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人们的反抗。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爆发了。随后四年的楚汉相争了秦王朝的统治。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登基,汉王朝就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汉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朝代,它的各项发展对中国历史上以后各朝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也是在这个时候正式形成。中国懂得方块字也是从这一时期起被称为汉字。汉王朝成了当时世界最强盛的一个国家。所以,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还把汉作为中国和中国人的代称。

现在请大家看这副丝绸之路示意图。它中国最古老的一条贸易通道,也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一条贸易通道。它为东西文化交流、通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沟通欧亚大陆的这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张骞开通的。张骞是我们陕西城固人,他于公元前138年应政府招募出使西域。经历了十年时间和种种磨难,熟悉了西域的政治、军事、地理、风俗民情。沟通了汉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因此史书上把张骞的这次出使、也称为凿空。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先后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4000多公里。丝绸之路开通后,商队往来不断,经济贸易十分活跃。促进了农业和科学技术交流,为中西文化开创了新纪元。由于这条路最先主要过往做丝绸生意的商人,所以把这条通道也称为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道路,我国的丝绸不断输出。在当时的罗马,中国的丝绸与黄金等价。因此,丝绸又被称为软黄金。从此,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了、黄瓜、蚕豆、核桃、芝麻、菠菜、黑米、猕猴桃等物产传入我国。我国的种茶、凿井、冶炼等生产技术也传入西域。丝绸之路就好像一条绚丽而坚韧的纽带沟通了亚欧大陆,也使世界上出现了两颗明珠。从此,世界上就有了东有长安,西有罗马之说。

汉王朝不仅有发达的经济贸易活动,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大,1965年,从咸阳杨家湾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大批兵马俑。这座汉墓属于汉高祖刘邦长陵的陪葬墓。据同出的银镂玉衣推测,墓主人可能是汉初名将周勃或其子周亚夫。在杨家湾出土的俑群中,有骑兵俑583件,各种人俑1965件。这些汉兵马俑大的身高48.5厘米,小的身高44.5厘米。大多数做武士打扮,个别做跳舞、奏乐、指挥等姿势。拿这批汉兵马俑与秦兵马俑相比较,秦俑虎背熊腰,是赳赳武士的形象,时刻准备着出发去打仗。汉俑仅有秦俑的三分之一大,但灵气十足,愉悦欢畅。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时国富民强、和平安定和人民的悠然自乐。在秦俑里,我们从外形看不出有指挥官,但在汉俑里则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军阵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秦兵马俑以步兵为前锋,战车为突击力量,骑兵甚少。而汉兵马俑中骑兵所占的比例却大的多。汉王朝也正是凭借着这支强大的骑兵才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游牧民族匈奴。这也是世界历史上农业民族第一次大规模的战胜游牧民族。

经过四年的楚汉相争,国力大大削弱。汉初天子不能俱纯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意思是说,在汉朝初年马匹很少,以至于找不到四匹颜色相同的马为皇帝拉辇。而一般将相的车辆只能用牛羊拉了。但是汉王朝励精图治,养马业得到了高度发展,使汉代骑兵的马源充足,所以汉代骑兵业得到了发展。杨家湾的汉三千彩绘兵马俑就是一个有力的印证。

汉朝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从公元220年北魏建立开始,到公元589年隋统一结束,历时369年。这一时期政权更迭,战乱频繁,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和陕西历史上依次伟大的大融合时期。公元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建立了隋朝。隋炀帝杨广也是历史上以为有名的暴君。公元618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唐朝。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陕西历史文化的黄金时代,现代的海外华人自称唐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反映了唐代对后世子孙产生的影响。

在唐时,人们的生活比较安定,就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各种娱乐活动。打马球便是其中的娱乐项目之一。现在就请大家看这幅《打马球图》。这是从章怀太子墓中出土的。马球,也叫波罗球,球似拳头大小,朱红色,皮革制成,是由波斯,即今天的伊朗传入我国的。这幅图画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唐代马球运动的精彩场面。画面上有骑马人物二十多个,他们足蹬黑靴,身穿窄袖长袍。前五个手拉缰绳,右手持月芽形球杖,有的驱马抡球,有的反身击球,姿态矫健,得心应手。其它骑手也姿态各异。场面生动,围绕着滚动的小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画家巧妙的抓住了马球运动的瞬间场面,使比赛的紧张气氛溢于画外。

在唐朝的时候,上至宫延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甚至连妇女都爱打马球。尤其是许多皇帝,都是马球运动的爱好者,甚至成为马球健将。据史料记载:唐中宗景龙年间,吐蕃派使者迎接金城公主,提出要与汉人比赛马球,经中宗同意后,双方展开较量。第一回合以汉人失败而告终。这时一旁观看的临淄王,即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亲自率领球队进行比赛。终于以精湛的球技转败为胜,一时在京城传为佳话。唐代的皇宫禁苑大多筑有马球场,有的贵族官僚还有自己的马球场.唐代以后,马球队运动就开始流行全国,直到明朝末年才开始逐渐衰败。近几年来,在西安东郊也开展过。这幅画的表现技法相当讲究,极富真实感和立体感。可见这幅马球图达到的不止是惟妙惟肖的境界,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大唐时期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社会情况,再现了大唐雄风。

唐王朝的外交活动也是非常活跃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从章怀太子墓中出土的另一幅壁画《迎宾图》。画面上的前面几个人是热情的朝廷官员,后面三个人是外国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使臣。经考证,三人中第一个是印度人,第二个是朝鲜人,第三个是突厥人。这幅画形象的再现了唐代官员接待外国使臣的场面。反映了唐王朝活跃的外交活动以及同外国和我国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实况。大家请注意看,在这幅画面的下角有一位个子比较矮的唐代朝廷官员,这就反映了唐代对人才是非常渴求的。只要你有才能,不管长得个高或个矮,都会被重用。反映了唐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社会风貌。

唐三彩马范文第5篇

题字俑一般为中小型素烧俑或绘彩俑,三彩器也有发现,不过很少。有可能是三彩器表面光滑,字迹易脱落的原因。文字多题写在陶俑背部无彩之处,也有的题在俑的内壁、颈部、足部、裙下摆处的,没有固定的格式。题字字体粗细不等、大小不一、不拘一格,随意洒脱,似在行、楷之间。已发现题字俑的题字,有的字迹已经脱落无法辨认,有的则渗入胎体,可谓“入陶三分”。题字最多的是男、女侍俑。题写内容有称名的,如“素卿”“春花”“秋月”等,有表达职事的,如“力士”“奴”“奴典乐”“执砚”等;有表明身份地位的,如“文官”“武官”等。还有喻意吉祥的,如“盈”“大吉”等。

多年来,陕西咸阳、福建福州、江苏扬州、湖南衡阳等地的唐墓均有题字俑出土,而中原地区的郑州、巩义、洛阳则是出土唐代题字俑数量最多、题字内容最丰富的地区。仅巩义市就出土题字俑60余件,其中字迹清晰可辨的有30余件。这说明题字俑现象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一、人物俑题字

“奴万岁”。1991年河南巩义鲁庄镇唐墓出土男陶俑上题字。俑高21厘米,白胎。戴头盔,唇绘红彩,圆护、裤、靴、腰带绘黑彩。背部朱书“奴万岁”(图1)。

“奴益钱”。1988年河南巩义芝田90号唐墓出土男陶俑题字。俑高21.5厘米,白胎。唇涂红彩,背部墨书“奴益钱”(图2)。

“青衣人”。1958年郑州唐墓出土男陶俑题字。俑头戴黑帽,身穿短衣,腰束带,双手合胸作侍立状。俑背墨书“青衣人”三字。我国汉代以来的习俗以青衣为卑贱者之服,故称婢女、童仆等待者为“青衣”。此俑似代表供墓主役使的奴仆。

“奴益富”。河南巩义鲁庄镇唐墓出土男陶俑题字。俑高21.5厘米,灰白胎。戴头盔,脸颊、唇部、腰带绘红彩。背部朱书“奴益富”三字(图3)。

“口元及之奴”。1991年河南巩义鲁庄镇唐墓出土男陶俑题字。俑高21.3厘米,灰白胎。头盔、脸颊、唇部绘红彩。背部朱书“口元及之奴”五字(图4)。

“奴典乐”。1995年河南巩义唐墓出土男陶俑题字。俑高25厘米,灰白胎。朱唇,红脸颊,描眉点睛,帽、腰带绘黑彩。背部墨书“奴典乐”(图5)。

“春花”。1986年河南巩义南河渡二队采集女俑之题字。俑高23.5厘米,头绾低髻,浓眉、高鼻、朱唇,面部丰满。身着交领窄袖襦,外罩枣红半袖,肩披白帛,下着黄裙。白胎,发绘黑彩。背部墨书“春花”二字(图6)。

“芳树”“益智”“春花”“颜容”为1957年河南巩义唐墓出土四女陶俑题字。此四俑为同模制成,均高32厘米,其中3件缺首。从完整的一件可知,头部作元宝式发髻,身着白色长裙,紫色短褂,黄色披巾。双手拱于胸前。题字除“春花”二字竖行书于背后裙上外,余皆横书于短褂背后下沿。

“执砚”“从命”“奉言”“善来”题字、四男陶俑与上述题字四女陶俑同出一墓。此四俑亦为同模制成,各高25.2厘米。其中两件缺首。头戴墨色锐顶幞头,身着紫色圆领长袍,束腰,足穿长筒靴。双手相握置于胸前。题字均在俑背。

“力士”题字男俑亦为上述同一唐墓出土。俑高40厘米。不戴冠,长发下垂齐耳,下端卷起。圆目高鼻,满脸怒气。身着紫色翻领大衣,足穿长筒靴,双手握拳置于腹前。俑背靴筒上书“力士”二字。

以上9件陶俑同出一墓,均有题字,字迹清晰,极为少见。题字皆为墨书,字体不大讲究,界于行楷之间,个别字画尚存六朝遗风。题字部位均在俑背后不明显处。从同墓所出墓志可知,墓主是河南地区的一个地方官,死于大中三年(849年)。随葬陶俑是他生前护卫、侍从、奴仆们的再现。从题字上看,“力士”代表墓主的护卫;“执砚”等四男俑是墓主生前下属及幕僚们的象征;其余四女俑则代表墓主的婢女,亦各取一名记之。

“奴宜财”。1995年河南巩义唐墓出土男陶俑题字。俑高25厘米,灰白胎。面颊涂红彩,朱唇,黑彩绘眉、须、帽、腰带。背部墨书“奴宜财”(图7)。

“千岁老人”。1958年福建漳浦唐墓出土男陶俑题字。俑高19厘米,头戴风帽,身穿圆领长袍,稍胖。俑背后朱书“千岁老人”四字。

《秘葬经》记载,古代天子以至庶人墓中西北角均置蒿里老公。古人谓蒿里者,指人死后灵魂所归之处,故墓中置蒿里老公,北宋时又称蒿里老人。徐苹芳在《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葬仪”制度》一文中曾论及这个问题,并认为南唐李舁陵后室所出的头戴风帽,脸上有皱纹,颌下有长须,身穿圆领长袍,两手交叉于胸前的老人俑,即为蒿里老公。“千岁老人”俑与李舁陵内老人俑形制大体相同,且亦出于后室,与同墓其他陶俑的置放位置不同,且体态较丰满。由此看来,“千岁老人”俑或即《秘葬经》中所说的蒿里老公。

“文官”。1993年河南巩义唐墓出土男陶俑题字。俑残高35厘米。文吏装束,头戴黑色一一梁进贤冠,身穿橘红交领宽袖襦,花纹多脱落,外罩裆(古代指背心)甲,甲上有红黑彩绘纹饰,腰束带,下部残缺。眉目清秀,鼻直口方。灰白胎,面部涂白,绘朱唇。背部墨书“文官”二字(图8)

“武官”。1986年河南巩义南河渡一队采集男陶俑题字。俑高42厘米。头戴鹗冠,浓眉紧锁,高鼻,朱唇,身着交领宽袖襦,红彩绘云纹,着黑靴,站于圆形台座上。灰白胎,红彩勾画下袍。背书“武官”二字(图9)。

二、动物俑题字

“马食天仓”。1988年河南巩义康店采集之马俑题字。俑长27厘米。勾首,弯颈,小尾,剪鬃,剪缨扬起。背上置鞍,鞍上有橘红袱,黑鞯。腿残,立于方形台板上。灰白胎,口鼻绘红彩,黑彩绘眼睛、络头、攀胸、革带、F,靴有饰带、跋尘。颈一侧墨书“马食天仓”四字(图10)。

“祖明”。1986年河南巩义采集之镇墓兽题字。俑高30.5厘米。兽头顶有弯曲双角,角前部有两个附角。小耳,凸眉,大眼,阔口,露齿,颌下有3缕胡须。额前宝珠失落,板须宽大,肩部生掌状双翼,蹄足,蹲坐于椭圆形台座上。灰白胎,板须、双翼,前肢绘黑彩,胸毛绘黑红彩,座为黑彩。背部墨书“祖明”二字(图11)。

“地吞”。1995年河南巩义第二纸厂1号唐墓出土之镇墓兽题字。俑高11.5厘米。兽呈伏卧状,体貌如牛又似鼠,面部如狮,凸眉,瞠目,耸鼻,颌下刻划须毛,头顶部刻划长鬃毛,前肢短粗,两胁刻划双翼,下部有椭圆形中空底座,相貌凶悍狰狞。白胎,有彩绘痕迹。体内壁一侧墨书“地吞”二字(图12)。

唐代流行为镇墓俑题名的习俗。《大唐六典》中有明确记载:“……当圹、当野、祖明、地轴、诞马、偶人,其高各一尺。其余声音队与童仆之属。威仪、服玩,各视生之品秩所有,以瓦、木为之,其长率七寸。”王去非、徐苹芳两位先生根据《大唐六典》《通典》《大唐开元礼》《大汉原陵秘葬经》等典籍记载,认为“祖明”“地轴”为两个镇墓兽,“当圹”“当野”为两个天王俑。根据俑类题名情况看,证明了兽面镇墓兽确是“祖明”,其作用主要是辟恶驱邪。“马食天仓”,据《史记・天官书》载:“胄为天仓”,示此马为神马,马的主人已经成神,“柏人堂堂,天食天仓,墓中有事、柏人抵当(挡)。”以柏人抵御不测,辟邪驱恶,即告诫那些不怀好意的入侵者:墓主人业已成神,不要去打扰他们的亡灵了。

相关期刊更多

日用电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唐史论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中国唐史学会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