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好家风

好家风

好家风范文第1篇

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表明,家风和党风有割不断的联系。领导干部只有带头养成好家风,既管住自己,又管住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才能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好表率作用。

注重家风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人类告别蒙昧走向文明开始,家庭就随之诞生。世界上不同民族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但哪一个族群的生存发展,都不能离开家庭这个原始起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家国同构”是一个最鲜明的特点,通俗地讲,就是“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治国和治家只是治理范围不同而已。儒家经典《大学》中有一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道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自身品性修养好了,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以后天下才能太平。修身、齐家看起来是一人一家之事。实际上是关系到治国理政的大事。

“家国同构”,家庭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不可分割,所以传统文化总是既讲家庭美德,又强调“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既讲“为家尽孝”、“百善孝为先”,又能理性对待“忠孝不能两全”的特殊情况,强调“移孝作忠”、“为国尽忠”,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数千年来,这种忠孝观犹如两大支柱,牢固地支撑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实践活动。

在汉字中,“家”字宝盖头下面的“豕”,通常解释为房子里面养着猪,意思是家必须有财产。其实,它还有一层意思。即猪是祭祀的祭品,是向逝去的先人奉献的“牺牲”。这寓意着一个完整的家,不仅要有猪一类的重要财产,而且后辈人要在祭祀祖先时慎思追远,继承祖先的精神遗产。而这种精神遗产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代代相传的家风、家教、家训。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家训的教化作用对于良好家风的形成非常重要。例如宋代名臣包拯清廉公正,不畏权贵,被称为“包青天”。他生前立下家训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还嘱咐儿子将这条家训刻在堂屋墙壁上。以昭示后人。包拯的言传身教,养成了清廉公正的家风。被包氏后人代代继承弘扬。包氏家族后代的300多户、1500多人中,没有出现一个贪赃枉法或者因犯罪而被关押的子孙。再如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家族,在良好家风熏陶下,家人子弟勤劳节俭,奉公守法,乐善好施,热心公益。这个大家族跨越宋、元、明三代,受到了三朝皇帝的表彰,朱元璋题词称之为“江南第一家”。这个大家族360多年聚族同居,173位为官者无一人贪赃枉法。如今,浦江县已经将其宅院作为廉政教育基地。这些事例表明,好家风不但对于家庭重要,对于国家和社会也是不可缺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优良家风是党风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鲁迅先生说: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共产党人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有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如何把家庭中的亲情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结合起来,在养成好家风、传承好家风的同时,将好家风化作加强党性修养、激发报国斗志、促进党风建设的一种正能量,一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自觉追求。今天,党员干部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就必须在养成好家风、建设好党风上向老一代革命家学习、看齐。

一方面,要像革命前辈那样,正确处理爱家与爱党的关系,舍得为党的事业、为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抛家舍业,包括献出自己的生命。抗日将领吉鸿昌牺牲前给妻子写信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被敌人杀害前,他留下了光照千古的绝笔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牺牲在东北大地的抗联女英雄赵一曼,1935年冬天不幸被俘,受尽了敌人折磨。在临刑前,她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看到这些壮怀激烈的文字,聆听这些深情殷殷的嘱托,我们面对传下来的“历史接力棒”,一定要把先烈感人肺腑的家国情怀继承下来,一定要把对亲人的爱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融为一体,坚决完成前人未竟的伟大事业!

另一方面,在成为执政党、手中掌握各种权力的情况下,要像革命前辈那样,不仅严于律己,而且对家属子女也能够高标准严要求。新中国成立不久,收到了的哥哥杨开智写的一封信。信中,杨开智希望能为自己在北京安排一份工作。牺牲后,是杨开智料理了的后事,后来又把与的儿子护送到上海,交给党组织照顾。但收到来信后,还是拒绝了杨开智的请求,告诉他不要有任何想法,希望他安心留在湖南,通过正规渠道接受“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收到回信,杨开智仍不甘心。又给写了一封信,表达出想在长沙谋一个“厅长方面职位”的想法。在授意下。给舅舅写了一封3000多字的信,同样态度鲜明地拒绝了杨开智的请求。老一辈革命家在家风问题上同样为全党树立了楷模。他的大女儿桥桥小学毕业升初中时,报考了北京一一中学和河北北京中学。一一中学是名校,桥桥很想上,但是成绩比一一中学的录取线差了0.5分。在这种情况下,习老没有凭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向教育部门“打招呼”,而是支持孩子高高兴兴地去河北北京中学报了到。学校食宿条件较差,离家也只有一站路程,但仍然坚持让桥桥吃住在学校,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保持平民本色。那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名字经常出现在报纸上,很容易让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联想到习桥桥是习副总理的女儿。为了避免学校照顾女儿,习老就让女儿改随母亲齐心的姓,家庭出身也由“革命干部”改为“职员”,齐桥桥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2001年10月15日,在过88岁“米寿”时,担任福建省省长的没能参加。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说:“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在生活中,正是因为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能以实际行动培养好家风,自己处处作表率,家里人也丝毫不搞特殊化,所以人民群众才唱出了“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说得到,做得到,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立功劳”的动情歌声。

1952年,邓小平调到北京工作。女儿邓楠问他,在四川的时候,人家都叫你首长,那到了北京以后你是什么呀?他幽默地跟女儿讲,到了北京以后就是“脚掌”。

据邓楠回忆:“在八一小学读书的时候,同学们经常在一起比,比谁爸爸的官大。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躲得远远的。因为我不知道爸爸是不是个官儿,官儿有多大。直到有一次,有一个同学问我:‘哎!你爸爸是谁呀?’我说‘我爸爸是邓小平。’他们听了都目瞪口呆,说:‘哎呀,原来你爸爸是邓小平呀,是那么大的官儿呀。’我这才知道,原来我爸爸的官儿那么大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在中国政坛上“三起三落”的传奇政治人物邓小平成为了中共第二代党内领袖。此时,历经风浪的邓小平显得异常的沉静,特地把全家老少召集起来谈了一次话。邓家大女儿邓林回忆起这次谈话时说,当时邓小平谈到邓家孩子要谨慎,名不要出得太大,要夹着尾巴做人。而且强调“做人一定要自律”,“要守法,不要脱离国家的法律范围,真要到那个时候,我也不会帮你们”。

家风解读

家风关联着党风政风

家风,也称门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这样解释未必精准,但大体上不错。

家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家风对我们的社会而言,就是一种对道德力量和规则的信仰。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训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将家风意识植入内心的价值观,时代的精神就能有非常重要的支撑力量。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始终是为政者的一个关注点,是清明政治的重要支撑。对于执政党来说,家风决不是小事,而是一件关乎党风政风建设的大事。

重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始终重视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指出:“要教育我们的干部子弟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邓小平强调:“越是高级干部的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案件越要抓紧查处。”强调:“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有著名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有十条家规,其中包括不准动用公家的车子;个人生活凡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别人办,生活要艰苦朴素;任何场合都不要讲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

我们党的领导人以其公私分明、律己严家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家风“样板”。

家风建设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扭曲的义利观作怪,在有的家庭中家风发生了“变异”,以致给整个家庭酿成悲剧。、令计划等“大老虎”落马的背后,都呈现家庭式甚至是家族式贪腐的特征,都是不良家风酿成的恶果。

在反腐倡廉的新常态下,党员领导干部要用“三严三实”要求自己,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一是培养“严守法纪”的家风。从严治家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应尽之责,要时常教育家人严守法纪,决不能为所欲为、随心所欲。对于家人身上的苗头性问题,要早教育、早制止、早纠正,以防酿成大祸。二是培养“好学向上”的家风。读书可以增智明理、恰情养性、升华境界、滋养心灵。要在家庭中营造一种崇尚学习的氛围,让家人从书本中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收获,从学习中丰富知识、提升素养、明白事理,养成好学向上的家风。三是培养“勤俭节约”的家风。古代前贤尚能以俭为美,不役于物,作为共产党人更应该带头节俭,自觉远离奢欲的诱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把节俭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作为为官从政之德,使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成为一种家风代代相传。四是培养“廉洁自律”的家风。党员干部要经常提醒家人自重、自警、自律,时刻警惕那些“糖衣炮弹”的攻击,监督亲人远离贪腐、洁身自好。

传说家风

郑义门:孝义传家900年

在浙江省浦江县城东的郑宅镇,有一个“江南第一家”郑义门。据史料介绍,居住在此的郑氏家族以《郑氏家范》治家,以孝义传家。于今已900年。

《郑氏家范》是我国古代一部罕见的相当完备的家庭法典,其收录的168条家规,倡导的是正直、奉公、怜悯、宽容的品质,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其精华有三:一是厚人伦,崇尚孝顺父母,兄弟恭让。勤劳俭朴的持家原则;二是美教化,开办东明精舍,注重教育,且教子有方;三是讲廉政,从家庭角度制约为官者“奉公勤政,毋蹈贪黩”。要求族人不慕富贵,俭朴勤耕,修桥铺路。拒受不义之财,出仕者以报国为务,不妄取于民,勿丧志等。《郑氏规范》对廉政有严格规定――“子孙出仕以赃墨者闻,生则于《谱图》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在历史上,郑家人曾有173人人仕为官,最高做到礼部尚书。然而,这173人个个清正廉洁,无一人有一丝半毫的污迹。在家为民的,也以德修身,安分守己,郑家人在历史上从无不良记录。

汉阴沈氏:修身为本,耕读传家

汉阴沈氏家族,从明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迁入陕西汉阴定居,至今已有554年历史,繁衍子孙已达21代人,现有人口约3万人,成为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最大的家族。当地以沈姓命名的地名有沈家院、沈家砭、沈家堡子、沈坝镇、沈家寨等。沈氏这个以修身为本,耕读传家的家族之所以枝繁叶茂,子孙昌盛,兴旺发达。人才辈出,《沈氏家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沈氏族人在与当地居民和外来移民相互交流借鉴中,家训不断修订丰富,最终得以完善。最近的一次修订是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沿用至今已有226年。这20条家训,对祭祖孝亲、教子择配、持家睦邻、志节行操、出仕交游等,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规范,引领着这个家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前行。

闻喜裴氏:重教守训,德业并举

山西运城闻喜县裴柏村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裴氏家族历史上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以及3000多名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卓越贡献者。在1958年曾告诉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陶鲁笳:中周出宰相最多的就是你治下的闻喜县(裴姓)。曾说:研究中国的人才学。不能不研究裴氏家族。

裴氏家族经久不衰的原因,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在于他们重视教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在《裴氏世谱》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例子:裴炎在弘文馆就读时,“每逢休假,他生或出游,炎读书不废。”裴植的母亲夏侯氏管教子女,“小有罪过,必束带伏阁,经五、三日乃引见之,督以严训。”正是由于裴氏子弟的勤奋好学与家人的严格管教,才使裴氏“将相蝉联出,公侯奕叶长”。另外,裴氏家族还通过灌输“忠君报国,光宗耀祖”的思想,给子孙以潜移默化的教育。

裴柏村至今仍保留着重视教育的传统,几乎家家门楼上都有“耕读传家”的大字,初中以下没有不上学的孩子。

好家风范文第2篇

经营家庭讲艺术

这些年来,吴协恩总结出了一套艺术的“生活经”。这种艺术不仅体现在夫妻关系上,还渗透到了家庭关系的方方面面,包括孩子的教育等等。

吴协恩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保障,家庭好,你的事业才会好。从村庄来说,也是如此。家庭和,村庄才能和;村庄和,社会才能和。家庭要有和谐的氛围,就要把家庭经营好,这个经营是要讲艺术的,既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逞口舌之快,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包容。”

经营家庭需要分工明确。吴协恩说:“我们家里有个原则,就是从来不把工作上的事情带到家里来。我母亲一辈子没有任何一件公家的事情要我父亲办,我老婆也没有。所有的工作压力我都自己扛,不给家里人增添烦恼。”尽管吴协恩在村里是“掌舵”的,但在家里,他的爱人孙惠芬才是“一把手”。“家里的事,我都是让老婆做主,全听她的。”不仅如此,他平时还常在孩子面前夸赞妻子,由此也在子女中树立了一个榜样。

经营家庭需要彼此包容。吴协恩认为,夫妻之间偶有矛盾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化解矛盾:“我跟爱人有时候可能会有一点点不同的想法,那我们就艺术性地来处理,各让一步,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我们夫妻两个做好了,那么这个小家也就和谐了。只有小家和谐了,才有更大的后劲和底气去为华西村这个大家庭拼搏。”正是这种彼此包容,才使得夫妻之间即便偶有矛盾,也总能化干戈为玉帛。

经营家庭需要自由宽松。在吴协恩看来,“做父母的,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培养人。家长用宽容的心对待孩子,关系会更和谐。一个人总的能力是平衡的,即使书读得少,只要做人做得好,社会经验也会逐渐丰富,最终也会取得成功。”但是,这种自由宽松不是无条件的放纵,孩子的言行必须置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基本规范之中,“孩子的教育只有一条底线――不干坏事。除此以外,我比很多家长宽松。”

严守家训重传承

华西村吴仁宝老书记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其特色语言,都是华西村宝贵的精神财富。吴协恩不仅用来教育子女,也用来引导民风村风。他说:“老书记常讲,‘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个人也只占一个床位’,就是教育我们不要过多地追逐利益,要懂得为村民造福。这就是老一辈留下的优良传统。”

受父辈们的影响,在每年小年夜的村民大会上,吴协恩都会带领全家向全村老百姓做出承诺:“要求大家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要求大家不做的,我们首先不做。”以此约束好一家人,示范好全村人。

吴协恩常讲:“关心村里下一代的成长,是村党委和家长最大的责任!只加‘财’,不加‘才’,那样就真的会‘富不过三代’。培养年轻人,花多少钱都舍得、都应该。如果村里不去正面引导年轻人,他们就会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所引导。”

每年村里的大学生毕业回来后,安排给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一线车间接受锻炼。自2014年开始,华西村已连续3年选派150多名年轻人到贵州穿洞村,与那里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他们从艰苦中体会幸福、从辛苦中感受责任。实践出真知,经过锻炼,这些年轻人发生了改变、得到了成长。

吴协恩说:“对于孩子的教育,生活中不少人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在我看来,这些人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家长的问题。‘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跟家长学的。亲情教育,三分靠说,七分靠做。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家风淳厚、相亲相敬的环境,耳濡目染中自然会增强价值认同,实现道德传承。因此,传承家训,除了鼓励、规劝或提醒外,更重要的就是家长要身体力行、做好榜样。榜样是最好的说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领,表率是最好的教育。实际上,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你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你自己。”

弘扬家风带全村

吴协恩经常说:“人生的真谛不在于钱有多少、权有多重、位有多高,而在于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平平淡淡地生活。希望大家一定要向老书记学习。特别是要从他的‘三不’(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中吸取营养、敲响警钟,不仅个人要干干净净、清清白白,而且要管理好家庭、营造好家风!”

吴协恩以吴仁宝老书记为榜样,从2013年开始也不拿奖金,每月只拿3500元的基本工资。上级这些年来批给他的奖金至今已有1亿多元,他都全部留给了集体。

“我们家还有一个氛围,就是敬老。”从结婚第一天起,吴协恩一家从未和岳父母分开过。岳父早些年过世了,岳母主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吴协恩认为,“孝”在当下是最重要的,“老人是家庭的核心,老人在,家就在,心就聚在一起。老人在的时候,孝顺要做到位,要把老人捧在手心里,老人走了以后,要把老人放在心里面。”

好家风范文第3篇

它有这清澈的湖泊,有着碧绿的小河,有着多姿的荷花,有着多彩的生活,在哪里,你可以体会到田园的风情,山野的熏陶,土地妈妈的关爱,蓝天爸爸的怀抱。它就是我可爱的家乡——山东.滕州。

阳春三月,春风送来凉丝丝,甜润润的气息,田野上那无限明媚的春色,把小河打扮得更加妖娆,岸边的小草不知什麽时候偷偷的从土地里钻出来,在春风的吹拂下轻盈舞动,草地在阳光下像一块碧绿色的绒毯。微风吹过,水面上当起了一道道波纹,映在水里的青山绿树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像调皮的鱼儿在那里游动。

这时,我不禁要感叹道家乡的春天,春光明媚,春色无边,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夏天到来的时候,数水中娇儿——荷花最耀眼了,荷叶挤挤的,象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又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翡翠伞似的,把赤面盖得严严实实的。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就像神话中的仙人托起硕大的仙桃。花的底部白中泛绿,上部粉中透红,好像一位含羞的少女遮着面纱,轻轻走来,阳光洒在荡漾的河面上,泛起万点金光,像一颗颗晶莹的小星,顽皮的向人们泛着眼睛。

多美丽的家乡啊!不管什麽时候,不管身在何处,我都会深爱着我的家乡,我为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家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好家风范文第4篇

深化认识重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深化认识重家风,既是承续传统、启迪当下,更是涤风励德、淳化风俗。

好家风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重视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据记载,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120多种,流传较广的有《孔子家语》《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江西则有义门陈氏家规、客家人家训等。历代家风家训,都强调家国天下、积德行善、以俭治家、以廉养人等思想。岳母姚氏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告诫后人“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好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让后人铭刻在心、代代受益。优良的家风传承,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灿烂不熄的重要原因之一。

好家风体现着社会风尚的价值内核。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纽带,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内核。现实中,每家有每家的规矩和传统,家风各不相同,但彼此g却能形成交集。这个交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良家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人人躬行中,由此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宜春是“好人之城”,有15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居全国地市前列。我们将立足宜春“好人文化”,深入推进新时代家风文化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在精神上“深入”,在行动上“浅出”,打响“好人之城”的城市品牌。

好家风彰显着共产党人的特有风骨。指出,“家风连着党风,家事连着国事”。在培育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用伟大人格、醇厚家风为我们作出了表率。把子女送到农村、部队,到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并对子女说:“不要把我挂在你们的嘴边上去唬人,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定有“十条家规”,教育亲属公私分明,不做特殊公民。红色基因哺育的良好家风,体现的是我们党优良的党风,彰显的是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特有风骨。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惠及了一个家庭,更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财富。我们要代代相传、继承发扬。

修身律己正家风

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不仅仅是家事、私事,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要事。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提高政治觉悟,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时刻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经营好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文明教养、德行培育和家风传承的第一站。家庭不和谐,社会难和谐;家庭不幸福,社会难幸福。领导干部要善于管好家人,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不搞特殊化,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对于家人身上的苗头性问题,要早教育、早制止、早纠正。近年来,宜春广泛开展创建最美家庭、树立清廉家风、主题家庭日、“廉内助・贤内助”表彰等活动,对净化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更多地讲述平凡家庭好故事,记录家里家外感动事,展示文明家庭新风采,引导广大家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让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不断发扬光大。

涵养好家教。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通过家教给每个人系上了价值观的“第一粒扣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真爱孩子,不仅要倾注爱,更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对自己亲属工作安排要求两个“尽量”:职位要尽量低、待遇要尽量少。长期分管国家经济工作的李先念给子女立下“铁规”:“你们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追寻老一辈革命家的治家案例,反思现实中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家教不仅要重温情,更要严约束。寓爱于严,施教于严,才是真正的家教之道。

弘扬好家风。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不正,污秽尽来。一些领导干部最终“祸起萧墙”,问题往往肇始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指出,“身边人害我们这些为官者的不在少数,被老婆‘拉下水’、被孩子‘拉下水’、被身边秘书和其他身边人如七大姑姨‘拉下水’”。由此可见,家风败坏,是干事创业的“负资产”。我们要多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学习他们在家风上的言传身教。要广泛开展立家训、亮家规、树家风和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邻里”“美德少年”“慈母孝女”等活动,用大众化、接地气的方式,营造建设好家风的浓厚氛围。

春风化雨传家风

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指出,“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教导,以治家为本,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以“勤”兴家。所谓勤能补拙,勤劳是立足之本,勤奋是向上之力,勤勉是处事之源。勤不仅是优良家风的重要内容,也是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一勤天下无难事。作为领导干部,无论是治家持家,还是干事创业,都要在勤字上下功夫,勤于工作,勤奋思考,勤勉敬业,不叫苦、不畏难、不抱怨,切实担当起应尽的责任。

好家风范文第5篇

根据区文明办和区妇联的文件要求,庆华社区认真组织开展以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主题,以开展传承好家庭好家训为载体的寻找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具体情况说明报告如下:

一、认真宣传,广泛动员。在区文明办和区妇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通知后,庆华社区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和发宣传单、出专栏、板报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动员,使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深厚氛围。

二、加强领导,制定方案。为了把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好,社区成立了以党总书记为组长,副书记和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机构,负责对评选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同时制定了评比竞赛活动方案,为创建评比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三、广树典型,大力推动。以网格为单位,分别推荐选树最美家庭的典型,并通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推动评选和争创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公开评选,挂牌表彰。通过广泛推荐和人人参与评议活动,共推出最美家庭标兵户10户,街道书记主任亲自为他们挂牌颁奖。使受表彰的典型深受鼓舞和鞭策,同时也带动了辖区文明创建活动的生动开展,为传承好家风好家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期刊更多

好家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京出版社

大家健康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卫生厅

建材与装修情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