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蜜桃少女

蜜桃少女

蜜桃少女范文第1篇

2014年11月末,西安市民宋博这两天有点怵保安。周一傍晚下班回家,小区保安周一鸣抛过来一个神秘兮兮的眼神。宋博不敢再跟保安周一鸣进行眼神交流,不过,耳朵却敏锐地捕捉到身后那一串压抑的笑声。

周三下班回家,他拉着一张脸走进小区大门。保安暧昧地拍拍他肩膀,意味深长地说:“兄弟,情人很热情嘛!”说着就拿出手机播放一段视频,这正是宋博上周和情人杨桃在小区电梯里的亲热镜头,宋博瞬间明白了:网上有不少视频,都是通过监控录制,然后传播的。还没等宋博开口,周一鸣“嘿嘿”一笑说:“老兄,我真没看出来,你还真有两下子,艳福不浅啊!”宋博尴尬地笑了笑:“这事,你可不要到处乱说啊,传出去容易捅娄子。”说着,掏出一盒烟递给了他。周一鸣这才哈哈一笑说:“哎,放心吧,此事烂在小弟我的肚子里了。”

事后,宋博就像吃了一只苍蝇。监控视频上的女人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2014年10月的一天,西安市雁塔区的一个新楼盘开盘。楼盘销售部主管宋博正接待来看房的购房者,一名身材颀长、顾盼生辉的女子来到他面前,让他眼前一亮:“我好像在哪见过你?”

这个女子也感到宋博有些面熟,“我们肯定是见过。呵呵,既然面熟,你就帮忙打个折吧!”这个女子言语中嗓音洪亮,透着股爽快劲。

宋博时年34岁,2011年来到这家房地产公司,任销售部主管。这名爽快的女子叫杨桃,在西安一家传媒公司任会计。

两个人想了半天,最终才想起,两人家住同一个小区,肯定是碰见过,所以面熟。这一天,杨桃是陪自己的同事来购房的。抓住这层关系,杨桃便央求宋博一定给照顾一下。宋博于是找老总批了个条,最终以每平方米低于市场价300元的价格成交。杨桃感激不尽,当天晚上便在一家豪华酒店请宋博吃饭。

宋博的妻子是医院的护士,性格有些内向,话比较少。而杨桃的丈夫是西安一所中学的教师,埋头于教学,无丝毫浪漫可言。宋博和杨桃都爱玩,两个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2014年11月的一天,杨桃的丈夫带着孩子去了外地,百无聊赖的她来到小区附近的一家麻将馆打牌,没想到宋博也在。两人打到半夜时分,找了一家夜宵店喝酒聊天。半个小时后,一瓶白酒喝光,两人不约而同地去了宾馆,越过了最后的防线……

二人居住的小区是西安一座高档小区,并且是同一栋楼,宋博住在7栋12层,杨桃住在8层。虽然都住在一个小区,但是担心会留下蛛丝马迹,宋博和杨桃从来没有在家中约会过,他们一般都是谎称公司有应酬,出去到宾馆开房。

2014年11月的一个夜晚,宋博和杨桃开房幽会后,回到了小区,步入电梯,此时已经接近午夜12时,电梯里就剩下他们两人,宋博拥抱住杨桃,一阵热烈亲吻,直到电梯门打开才分开,全然忘记了电梯里安装了摄像头。

周一鸣,1976年生,离异。因体格健壮,有一身好功夫,后被小区物业公司提拔为保安队长。刚搬进这个小区时,宋博曾丢失过一辆摩托车,周一鸣诚恳地上门道歉,两人便相识了。担心物业和其他保安知道宋博在电梯里的激情行为,他在监控室将宋博那段视频复制到手机里,而后将其删掉。

这以后,宋博再和杨桃出去幽会,回来时路过小区门卫,总是塞给周一鸣几盒好烟,有时还请他喝顿酒。周一鸣果然很守信用,几个月过去了,宋博和杨桃的事没有任何人知道。

看着宋博三五天便领着情人出去潇洒,周一鸣也有些蠢蠢欲动。周一鸣的前妻是一名老师,最终嫌他没有前途而分了手。离异后,他也想找个女朋友,但是,由于性格粗了一些,不太懂得揣摩女人心思,谈了几个最终都不欢而散。终于有一天,他叫住宋博说:“老兄,你别光自己潇洒,也帮我介绍一个啊!”

宋博所在的售楼部,都是些年轻靓丽的女孩,根本不可能看上周一鸣。他把这事说给了杨桃,杨桃一听,马上应承下来:“这事包在我身上,我给他介绍一个,如果真的成了,将来4个人一起出去,还能互相打个掩护。”

杨桃把自己的朋友物色了一圈,想到了一个人,附近一家鲜花店的店主陈蜜。陈蜜时年33岁,4年前因感情不和离异。杨桃因为有一次去买鲜花与其相识,两人性格很相似,颇能谈得来,后来不忙时经常一起逛街。杨桃对宋博说:“陈蜜离异后,找了个男友,目前在同居,这没关系吧?”宋博呵呵笑道:“同居怕啥,结婚的不是也可以做情人吗?”

2015年1月25日,杨桃打电话约陈蜜过来吃饭。担心陈蜜看不上五大三粗的周一鸣,杨桃并没有说明此事,只是说自己的好朋友宋博过生日,让她一块儿过来坐坐。

周一鸣到达酒店时,宋博等3人已经落座。周一鸣用眼睛瞄了一下,见陈蜜干干净净,另有一番清爽,尤其是一头长发,光滑得像绸缎一般,让他有几分心动。因是初次相识,4个人喝了一点酒,聊了一会儿天,周一鸣和陈蜜互相留下了手机号码。

回小区路上,宋博问周一鸣对陈蜜的印象如何,周一鸣有些底气不足:“我倒是看中她了,不知她能否看上我啊。不过,你们俩还要给我创造一个机会才好。”宋博和杨桃满口答应。 慷慨相助设下“鸿门宴”,罪恶之门悄然打开

第二天是周末,宋博决定趁热打铁,约周一鸣和陈蜜去歌舞厅跳国标舞,给他们热热身。

舞曲响起,灯光迷离,周一鸣拉着陈蜜下了舞池。周一鸣闻到陈蜜的秀发里散发出一股淡若兰草的香味,不由得心猿意马起来。两人旋转到角落里,他忍不住一下子箍紧她的腰肢,见陈蜜没有拒绝,便把嘴唇凑到陈蜜的脸上吻了一下说:“我一见你就很喜欢你。”没想到陈蜜当即挣脱,毫不客气地说:“你干什么?”周一鸣尴尬地说:“我这个人表达方式很直接,对不起。”陈蜜没再做声,回了座位。

舞跳不下去了,当晚9时,宋博对杨桃使个眼色,两人借口有事打了个出租车先走了。周一鸣对陈蜜提议一起散散步,送她回家,被陈蜜冷冷地拒绝了。

当天晚上,周一鸣给宋博打电话,怯怯地说:“老兄,这女子心性有点高,连我送她都不让,我有点没辙了。”宋博劝他道:“谈情说爱这事挺微妙的,女人矜持些,可以理解。但作为男人,胆子要大一些,脸皮要厚一些。”宋博的话,让刚刚受挫的周一鸣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2月27日是星期天,当天一早,宋博的妻子刚下班就接到电话,老家的父亲生了病,于是马上带着儿子回了赣南。宋博就约杨桃到麻将馆打麻将。两人一直玩到28日凌晨1时,宋博赢了1000多元钱,高兴地领着杨桃出去吃夜宵。

两人走到小区门口时,恰好碰到周一鸣正在值班。周一鸣听说两人要去吃夜宵,忙提出,要杨桃喊来小陈,4个人一起吃。宋博一听,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就上我家去,喝了酒,什么都好办了!”杨桃马上给陈蜜打去电话,这几天陈蜜男朋友出差,她一个人正好没睡,听杨桃约她吃饭,就说,如果周一鸣也在的话,就不来了。杨桃忙撒谎说,周一鸣不在。陈蜜这才答应前来。

陈蜜进屋时,杨桃已备好了一桌菜。3个人刚刚坐下,周一鸣拎着一捆啤酒,满面笑容地敲开了门。陈蜜见了,想要起身回家,又觉得不太礼貌,于是硬着头皮冲他点了点头。

为缓和气氛,宋博打开啤酒,一一斟满,共同举杯。到陈蜜时,她却坚决不喝。宋博就从酒柜中取出一瓶红酒与两只高脚杯,让杨桃陪陈蜜喝红酒。见周一鸣不再纠缠自己,陈蜜也消除戒心,与杨桃喝了起来。后来,几人又喝了几瓶啤酒。红酒掺了啤酒,酒劲很快就上来了。陈蜜有点头晕,想起身回家,没想到宋博又从酒柜中取出一瓶杏花春来,倒满4个高脚杯。陈蜜忙推托说:“我不能喝了,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家。”

宋博忙劝道:“难得高兴,喝完这些,我就送你回家。”听宋博如此说,陈蜜只好干完了杯中的白酒。此时她的意识已有些模糊,慢慢靠在了餐桌后的沙发上。周一鸣向宋博会意地一笑,便搀起陈蜜,往宋家的小卧室走去。而宋博二人也收拾了东西很快睡了。

一觉醒来,已是28日早上7时。宋博去小卧室打探。此时天已大亮,他发现周一鸣与陈蜜都着身体,正在酣睡。宋博趁机用手机拍下他们的,拿回去与杨桃取笑了一番。 惨遭愤然报警,隐私无处藏身 谁来监管监控者

2015年2月28日上午8时许,陈蜜终于从昏睡中醒来。她头痛欲裂,四肢无力,睁开眼睛,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光着下身,身边睡着同样赤身的周一鸣。完了,自己肯定被他糟蹋了!

一时间,她内心的痛楚无以言表,她硬撑着爬了起来,穿上衣服,冲出了房门。回到家后,陈蜜越想越难过,不知如何向男友李晨交代,便在家里一直哭泣。

时年33岁的李晨是舞蹈教练,与陈蜜已经同居一年。2月28日上午10时,李晨打通陈蜜手机,就觉得陈蜜的状态有些不正常。下午3时,李晨从外地赶回了西安,发现陈蜜躺在床上,满面泪痕,一身酒味,他不解地问:“你昨天喝了多少酒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李晨的一再追问下,陈蜜终于开了口,她哭着讲出了那耻辱的一幕。说完,她绝望地说道:“我对不起你,我不想活了……”李晨一听,怒火中烧,恨不得一下子把那3个男女暴打一通。

由于精神几近崩溃,再加上酒醉后一天没有吃东西,下午5时,陈蜜脸色苍白,浑身冷汗,心跳微弱,李晨急忙将她送往西安中心医院急救中心,经输液治疗,陈蜜脸上才慢慢恢复了血色。李晨拉着女友的手安慰她说:“谁作恶谁就要付出代价,我一定要替你出这口气!”第二天,李晨扶着陈蜜来到周一鸣工作的小区门卫室,找周一鸣理论,没想到周一鸣早已逃跑。他们又找到宋博和杨桃,向他们讨说法。但宋杨二人坚称陈蜜是自愿,拒不承担责任。一怒之下,陈蜜在男友的陪同下,来到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区刑警大队报案。警方立即部署警力搜寻、固定证据。尽管宋博删除了视频,但是,警方还是找专门的技术人员恢复了手机中的视频。2015年3月1日,宋博、杨桃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周一鸣因外逃没有归案。随着警方抓捕周一鸣行动,陈蜜酒后被又被拍视频的消息迅速传开,一时引起轰动。很多人为这一事件的荒唐而震惊!2015年3月6日,宋博、杨桃被西安市检察院批准逮捕。

蜜桃少女范文第2篇

桃色纷飞:轻点兔女郎式的绯红

用一抹绯红掩映桃色心事,赴一场浓春的约会。在绯红约会的氤氲中,如探戈起舞。从额头开始晕染的桃色腮红,在丰盈的秀发映衬下,从额头开始与光影中的桃色兔耳朵上下映衬,桃红色是专属少女的颜色,2011年春季,桃红色妆容将唤起每个女人心中的少女情怀。呼应,让兔女郎愈加惊艳!

妩媚如酒醉的桃色双颊,要选择接近肤色的粉底液用手均匀地涂抹,手上的温度可以让粉底更好地与面部肌肤融合在一起。粉色的腮红由颧骨的最高处向两颊晕染,与眼影自然连接。额头、发髻线边缘也要晕染,让整个妆容上下呼应,粉面含春。

桃色的妆容腮红是重点,你会发现,腮红能使整个面颊顿生活力,仿佛刚收割的青草那么新鲜。GIVENCHY花样年华系列中的这款四宫格闪粉可以根据不同的肤色和轮廓勾勒出你心仪的彩妆效果,肌肤便会立刻回归年轻饱满的状态。

California――优雅粉颊

金棕色的眼影涂在上眼睑和下眼睑处,眼角用银色作点缀,让眼神更加神秘;眉毛要加粗加重;腮红选用桃红色,由颧骨向后刷,与发髻线和眉毛融合。

浓情魅睫:忽闪的双眼让人着迷

如此粉红、如此甜美,甚至让人想轻咬一口的,不是苹果,而是比苹果更诱惑的粉漾兔女郎哦!卷翘夸张的睫毛不仅能让眼妆更富有戏剧感,还能让眼神散发出晶莹的光彩。

想要打造兔女郎般的魅力电眼,就要在睫毛上下工夫,谁让眼部是释放魅力的窗口呢!改善睫毛的方法有两种,就是刷睫毛膏、粘假睫毛。睫毛膏有四大功效:浓密型,适合睫毛稀疏的人群;纤长型,适合睫毛偏短的人群;卷翘型,适合睫毛平直的人群;滋养型,适合睫毛稀疏不齐、偏短的人群。刷头较大且不规则型的睫毛膏,对于睫毛稀疏而软的人在努力夹翘你睫毛的同时应该选择加浓的睫毛膏,不规则的刷毛可以充分跟睫毛接触,让每一根睫毛都可以均匀地刷上睫毛膏,达到浓密的效果。

假睫毛的两大类:完整型,使用方便,可以完全贴合睫毛根部,但不是特别自然;单株型,十分自然,就和自己的睫毛一样,并且可以很好地修饰眼型,不过使用有点繁琐。美睫宝贝们开始吧!

Paris Hilton――歌剧魅影

现在,可爱的小眼女生都能通过假睫毛让自己“大开眼睫”,我们可不要再怨天尤人说自己的眼睛不够美了。Paris Hilton像往常一样依旧戴上厚厚的假睫毛,画着粗粗的眼线,眼尾上挑的假睫毛可以制造出妩媚妖艳的效果来哦!

画意双眸:烟熏粉如丝丝羽毛

作为烟熏的升级版,炫色的烟熏粉如丝丝羽毛将双眸点缀得画意感十足。暗黑中的点点闪粉,突破黑的单调,让双眸放黑点点,使双眸放熠熠星光。

各式奢耀华美的复古热正大肆蹿流,要如何在众多性感兔女郎中凸显自己、赢得所有目光的焦点?很简单,只要能拥有迷蒙闪烁的性感双眼,绝对是最性感、最致命的放电武器。兔女郎眼妆,着重在层层叠叠的烟熏画法,不论是奢华性感的大烟熏或是迷蒙深邃的小烟熏,闪耀的珍珠质感与亮粉成分,绝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涂抹之际,勾勒出如复古年代中的好莱坞女伶般那种精雕细琢的魅力光芒。

色系方面,香槟金、冰晶银都是极度派对的色系,此外,粉嫩甜美的藕色系、淡雅迷人的金橘色、香甜俏丽的可可色、神秘浪漫的深紫色,以及异国风情的橄榄绿都是炙手可热的颜色;质地方面,如轻盈的粉状、浓稠的膏状、柔软易推的慕丝霜状、或是便于携带的笔状,都是本季热门首选,绝不能错过!

Santa Monica――可爱烟熏

烟熏眼妆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妆容了,但是烟熏总是让人觉得神秘与性感,若是在烟熏的基础上加些粉红,那眼妆在性感上又多了几分可爱,Santa Monica的这款烟熏粉的妆容就让人十分着迷。

蜜桃唇语:勾起亲吻的欲望

如蜜桃般的双唇,为低调的妆容注入淋漓春意。法式黑边闪钻,与画意烟熏轻巧呼应。除了兔女郎恋上“蜜桃唇”,无论是T台上还是红毯秀上一股“蜜桃唇”流行风正在蔓延。

粉到极致的甜美扮相使Reese Witherspoon在《律政俏佳人2》中吸引了无数惊羡目光。娇艳的粉色永远是女人的最爱,因为它不仅能轻易击中女人心底的小公主情结,更迸发出先声夺人的自信与魅力。纯真、唯美的甜粉正是兔女郎的妆容着力点。利用光感创造丰盈水润蜜桃唇,唇蜜除了用来加强唇部光泽,这几季也出现了显色度很好的唇蜜,比如MAKE UP FOR EVER的粉红唇蜜就是有细珠光的、没有亮片。如果是要当主色,选择方法则与CHANEL的粉红唇膏相同,搭配起来也相当不错。

1.Bourjois妙巴黎光效立体唇彩 RMB99

2.希思黎植物莹亮唇膏 RMB310

3.CHANEL可可小姐唇膏 RMB285

4.MAC润采诱光唇膏 RMB150

5.美宝莲纽约绝色持久唇膏 RMB89

6.MAKE UP FOR EVER莹亮溢彩唇蜜 RMB250

蜜桃少女范文第3篇

据说,阳山有个火山口,也许是曾经“火山喷发”过吧!!阳山的历史也有几百年了,据说,南宋时,一代宗师大觉禅师的弟子历经千辛,从日本带回桃树种,经过阳山人的数百年改良,才得到今天果大色美,风味独特的阳山水蜜桃,而这种水蜜桃是独一无二的!!

水蜜桃的功效很多,有健美皮肤,清胃,润肺,祛痰等功能,它的蛋白质的含量笔苹果,葡萄高一倍,比梨子多七倍,铁的含量比苹果多三倍,比梨子多五倍,素有“果中皇后”的美誉。

桃子可不是那么容易就长出来的,它们也要开花结果,从桃花到桃子。这些桃花,红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如玉。阳光给鲜艳的桃花披上了金装,再蓝天的衬托下,桃叶显得格外的绿,仿佛是仙女头上的翡翠。

桃花共有五个花瓣,花蕊中的花丝像孔雀的羽毛一样美丽,它们像簇拥着公主的正在翩翩起舞的宫女。桃花儿有的以及怒放,像一张张俊俏的脸蛋,朝我们微笑。

还没成熟的桃子,表皮是淡青色的,皮上长着许多密密麻麻的细绒毛,中间有一条浅浅的像线一样的“小沟”,好象要把桃子分成两半似的。这时的桃子吃起来有点酸甜酸甜的,但很清脆。

刚刚成熟的桃子,表皮变成了淡红色,像一个胖娃娃穿上了一件粉红色的裙子,皮上的绒毛也稀疏了许多,那条“小沟”也越来越深了。咬上一口,你就会看见那白里透红的果肉,就像一缕缕粉红的云霞飘在少女的脸上,晶莹剔透,让你看着就想吃,这时的果肉甜津津,美味极了。

•

熟透了的桃子,表皮像少女抹了胭脂的脸蛋儿红彤彤的,皮上的绒毛变得更稀疏了,深深的“小沟”好象要把桃子“嘣”的一声裂开似的。

桃子不仅汗甜味美,还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多种维生素,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水果。

蜜桃少女范文第4篇

当募款如火如荼时,无党籍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质疑募款的“目的”和“流向”,指责《商业周刊》其实是在“消费”原住民的悲惨故事,“掏空社会的爱心”。

2007的夏天,咬一口甜蜜的桃子,却品出以“经济自由、政治民主”自傲的当代台湾社会的酸涩和迷茫。

“你知道‘父母双亡’是什么吗?”

6岁的泰雅小女孩,有着聪慧好看的深轮廓、大眼睛,对着镜头,讲述她如何摇着姐姐的手追问“父母双亡”是什么意思――原来指的就是她们这样的小孩!

“早知道,还是不知道比较好。”低下眼帘,稚嫩的声音说出了苍凉的话。

2007年的夏天,在台湾,不管你是从电视上,还是网络上,看到这部只有40多分钟的纪录片《水蜜桃阿嬷》,相信,你不能不流泪!阿嬷和孙子

“水蜜桃阿嬷”江秋玲,泰雅族,1956年生人,生活在新竹县尖石乡的泰岗部落――海拔1350公尺的高山上。阿嬷成为纪录片的主角,不是因为从种植到售卖都充满风险、耗尽她心力的水蜜桃,而是因为两年来先后自杀的女婿、媳妇和儿子,以及他们留下的7个孩子。

“烧炭”(在密闭空间中燃烧木炭导致一氧化碳中毒,1999年以来“流行”于港台地区的自杀形式)、“喝巴拉松”(剧毒农药)――这些怵目惊心的词语,却时常出现在阿嬷和孩子们的对话里,那是媳妇和儿子离开的方式,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仍鲜活在日常生活中的记忆。

年迈的阿公阿嬷和两个女儿,在80度斜坡的农地上种植水蜜桃,艰辛抚养着6女1男7个孩子,从15岁到5岁。生活在继续,孩子要笑、要跑,要体验世界。他们唱歌、画画、过生日、读书、为母亲节演出……然而每一个欢乐的场景中,都可能隐藏着悲伤的陷落。

5岁的小豹,似乎一刻都不曾安静或畏怯。作为最小的、唯一的男孩,他顽皮、好动,知道自己受宠。阿嬷给他洗澡,他央着阿嬷叫妈妈,却又道:可是你太老了。

10岁的小洁,12岁的小蓝,两个要做“男生”的女生:我最讨厌哭了!我是男生哎!下一刻,在导演的追问下,小蓝露出躲藏的眼神和自嘲的笑容:哈哈,这么快被识破了……是的,因为爸爸不在了才想做男生的。保护她们啊!

这样的时刻,总看得人惊心动魄,为那些稚气、却似乎知道太多的眼睛。

而阿公阿嬷,还要背起抚育孙子的重任。阿嬷似乎无暇在悲伤中沉浸。即便面对日日堆得小山一样要洗的衣服;即便在一场台风后面对受“水伤”的幼苗叹气:要补苗,要钱,哪里有啊……

祖孙在地头玩起了游戏:以后阿嬷老了走不动了,谁来背我啊?于是,小豹就站在阿嬷身前,“背”起了她。

你不会忘记阿嬷的笑容。无数的操劳,对自杀离去的子女的思念与不解,对孩子们未来的忧心,缠绕着她。她也会说:我很烦呐!我累死了!我也会伤心呐!然而她总是绽开了那样质朴而爽朗的笑容……

阿嬷的勤劳、坚忍和孩子的天真、可爱,以及如此美好的人却不得不面对如此伤痛的人生――构成这部片子最让人动容的素质。

但是,如果你还记得阿嬷的喃喃自语:我的孩子们,他们为什么自杀……40万的卡债,不算很多啊……到底为什么……没人回答。逝者一再出现于孩子们翻看的相册中、阿嬷的手机屏幕上,以及她们看似早已平静的言语中――然而,只是“过去”留在今天的阴影,他们似乎不必再被迫问。

果真不必再问吗?

2005年,台湾有一部轰动的纪录片:反映后壁乡农民生活的《无米乐》。因为主角老农夫妇的勤苦、生趣与魅力,《无米乐》唤起了对农业时代和乡村田园的普遍怀恋。然而,被凸显和赞美的农人纯朴无奈的人生哲学“不要想太多”、“种稻如修行”,却冲淡和掩盖了台湾农业休耕问题的巨大伤痛――虽然导演宣称着自己的“阶级”意识,却无法改变这片子被当作一部怀旧与励志片广为接受的命运。

由此前例,看《水蜜桃阿嬷》,让人泪下的同时也不能不心存疑虑。“这是一部关于爱与原谅的故事”,导演和委托制作此片的《商业周刊》如是说――“原谅”暗示着自杀之为一种“罪”,纪录片将这“罪”作为背景,而映照、展现阿嬷和孩子的坚忍乐观,提炼着“人性的光明面”――这如同《无米乐》的结构,是否也回避了台湾社会中另一些难以直面的阴影?

公益还是诈欺

《水蜜桃阿嬷》自有它的使命:作为《商业周刊》所策划的2007年“一个台湾・两个世界”关怀报道的一部分,委托曾获2006年金马奖的纪录片导演杨力州拍摄,历时4个多月。2007年6月15日开始,在台湾各大电视台和网络上密集播出。

同一天,《商业周刊》刊出副总主笔成章瑜写的“封面故事”《水蜜桃阿嬷》,文后公布“点亮孩子的未来”募款计划。每人3000元台币,认购一套“儿童生命教材”,捐给台湾自杀率前五名县市的366所小学。每套教材包含儿童生命剧DVD、《水蜜桃阿嬷》纪实片DVD、《水蜜桃阿嬷》绘本。

密集播出的纪录片引起了热烈反响,人们在网络和电话中告白着感动,捐款涌向《商业周刊》公布的募款账号。

7月4日,募款金额已达633万新台币。

就在这一天,《中国时报》刊出了台湾无党籍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的质疑:《商业周刊》用原住民家庭的悲惨遭遇募款,但募款却一毛钱也没有回馈到原住民家庭;募款账号由“城邦文化艺术基金会”申请,而认捐的“生命教材”,分别由“格林文化图书”、《商业周刊》、“城邦文化艺术基金会”发行,这三者,全属“城邦出版集团”――《商业周刊》如此募款,岂非“自肥”?

一时间,社会哗然。

7月4日夜晚,《商业周刊》在水蜜桃阿嬷部落格上声明:捐款不针对阿嬷家庭,而是买儿童生命教材,“希望以大爱帮助更多成长中的孩子”。并澄清:“纪实片DVD及儿童剧DVD虽为《商业周刊》发行,实乃为掌控制作之质量以示负责,且并未做商业公开销售,所以更无图利自身之用意。”

几天内,商业周刊工作人员和高金素梅团队展开激烈交锋。《商业周刊》成章瑜说,给阿嬷孙子的教育基金专户另有“牧爱生命协会”负责筹募,高金却避而不谈,动机可疑。更有人直指高金是为了选举利益;甚至说阿嬷的家人(弟弟)出面作证,是因为“眼红”捐款。

高金反击:这个募款账号为什么没有“顺便”公布在“水蜜桃阿嬷”的部落格上?“因为如果大家知道捐到‘牧爱’的钱是给阿嬷的、捐到《商业周刊》的钱是用来买《商业周刊》出版品做倡导的,当然不会捐给《商业周

刊》!”

7月6日晚上,在台湾中广的电视节目上,主持人向《商业周刊》品牌公关经理林秋宝发出质疑:儿童生命教材成本总共只需要115万,为什么要募款1000万?林无法给出明确答复。

7月7日凌晨,《商业周刊》网站紧急公布“生命教育教材制作费用预算表”与“生命教育教材募款所得应用明细”。原来募款广告上,三项生命教材与所有的人事、行政费用加起来才550万,此次临时加上第四项用途“儿童剧团巡回演出10场”,总计450万。

7月10日,高金素梅再发难:从6月15日到7月6日23天如火如荼的宣传、募款,为何没有列出这450万的巡回演出花费?

之后,高金素梅公布调查数据,以前后对照的图表,指证《商业周刊》的种种疑点。特别指出:募款尚未结束,捐赠尚未进行,而“生命教材”中的有价商品《水蜜桃阿嬷》手绘本已经在各大书店和网络上狂卖,用公益的广告。而且,一个“巧合”:募款单位“城邦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兼执行长,格林文化出版公司的发行人,水蜜桃阿嬷手绘本的作者,都是“郝广才”。

高金素梅赢了?

比数据和质疑更有力的,或者说,再度让观众动容但却是愤怒情绪的,是“水蜜桃阿嬷续集”的7分钟短片。

高金素梅团队的工作人员上山采访。

片中,问及阿嬷是否知道导演给她签的“授权同意书”的内容,阿嬷说,她不识字,是女儿代签的。再问有没有留一份授权书给她?阿嬷说没有。“我有叫导演留一份给我,可是他忘了。”阿嬷低头挠脚丫,顺口补充。

原来,他们并不知道拍这个片子是拿去募款。一直告诉他们的,是拍了电视,就会帮助她家和整个部落的水蜜桃的销售。

“如果有一天发现被欺骗,发现他们拿我们悲伤的事情去募款,做别的,却没有帮我们,你会怎么想?”拍摄者问。

这个片子里,阿嬷没有了纪录片《水蜜桃阿嬷》里常常捕捉到的爽朗的笑容,她有些不解,有些不安,带着一种无意追问“发生了什么”的质朴的茫然。想―了。一秒不到,说:没有就算啦,我不会去追究。

影像再度发挥了它的力量,这个短片,从情感上瓦解了《商业周刊》的自我辩护。阿嬷的善良单纯,曾使得《商业周刊》成为爱心大使,也是阿嬷的善良单纯,映照了爱心的空洞。

“没有就算了。”阿嬷说。但高金素梅问,台湾社会可以“算了”、可以认可这种“伪善的公益事业”吗?

7月12日,台湾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商业周刊》道歉了!《商业周刊》总编辑王文静和发行人金惟纯出面,向社会大众及高金素梅道歉,声称:《商业周刊》虽立意良善,但在执行过程中“确有瑕疵”。为平息争议,《商业周刊》将捐200万(台币),作为阿嬷七个孙子的教育基金。

王文静称“百口莫辩”,几度哽咽:“从来没有那么痛,被深深误会的痛。”

发行人金惟纯直接承认“三个瑕疵”:

一、水蜜桃阿嬷的自杀防治专题,是首度以《商业周刊》内部的城邦集团执行募款,虽立意良善,“但不够周全,容易引起误解”。

二、《商业周刊》报道个案,关注的却是个案当事人背后的社会现象,以致忽略当事人所需要的即时爱心协助,引发当事人心理期待及社会观感落差。

三、同事为了维护公司形象,在第一时间做出的不当言论,说阿嬷家人“眼红”、高金只是为了选举利益,金惟纯说:这样的错误,不可以被原谅。

高金素梅表示了对《商业周刊》勇于认错的肯定。阿嬷的孙子们有了一笔教育基金。看起来,一场“风波”要完美落幕。

7月12日晚上,在屏东县的高金素梅服务处,我见到刚从台北下来的“祖灵之邦”部落工作队的助理,询问他:《商业周刊》明似道歉,暗里对于他们的批评质疑,可说样样都未接受,不是吗?一切不过是“瑕疵”,“误会”。甚而,“忽略当事人心理期待”的言语,隐含着对水蜜桃阿嬷一家的轻忽傲慢。

他笑了:是的,这是“咬牙切齿的道歉”,没有承认,但它的信誉已经破产了。我想他是说,对于这样一个商业杂志,是无法期待它做出真正的、诚恳的反省的。

如此,信誉的损失,已是惩罚。但是,高金素梅和“祖灵之邦”又岂是“赢者”?

在这场被媒体报道为“高金抬《商业周刊》”、“谁在消费‘水蜜桃阿嬷’”的风波里,即便人们为之愤怒,对高金素梅本人,却仍难免因“政治人物”身份而轻易地将她与“选举作秀”联系起来,从而忽略、甚至漠视她所代表的,从原住民立场出发的对于台湾社会的结构性不平等,以及社会心理盲区的尖锐批判――不仅是涉嫌“诈欺”的《商业周刊》,也是一整个被感动被募款的白领阶级,和其后的社会运转。

一场蕴含着深刻的社会议题的事件,被简约为一个商业杂志与一个政治人物的“抬杠”,媒体在这―对抗看点消失之际,立刻偃旗息鼓。“水蜜桃阿嬷”对社会的冲击和反思能量,随着“道歉、捐款”,无形消散了。爱心支出3000块

风波初起时,“祖灵之邦”的网站上,便登出《一个台湾,两个世界――从原住民角度看记录片》(7月1日)的文章,批评正在热播的记录片,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商业周刊逻辑”。

高金素梅在电视、报纸上针对“募款疑云”唇枪舌剑,“祖灵之邦”则深入社会心理:现实生活里难以置信的悲惨故事,搬上银幕,被熟练的拍摄者简约为“要快乐就不要想太多”的乐观哲学,感动激励了无数心灵匮乏的白领上班族。

“被阿嬷纪录片感动的观众,在刷卡捐3000元的刹那间,空虚的心灵得到瞬间的满足,明天,精神抖擞地上班去,有意无意地让同事知道‘我捐款给水蜜桃阿嬷了’,我!是个具有社会关怀的中产阶级。”

这个批判如此尖刻,莫说《商业周刊》,有几个人愿意承认、能够反思自己的捐款行为,是否果真包含着这样的因素?

但对大众心理的如此评估,并非刻薄的想象。在水蜜桃阿嬷网站上,数不清的留言表白着这样的感动:阿嬷,你的遭遇何等凄惨,而你又是何等坚强、乐观!比起你和孩子们,我们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如此,“捐款”达成了“我!是个有社会关怀的中产阶级”的自我肯定,很多人忘记,或根本无意追问捐款的流向,更遑论思考《商业周刊》募款的逻辑:自杀是靠“生命教育”来“预防”的吗?

肤浅的关怀,反而成了对他人悲惨故事的“消费”;公益募款,仿佛发行“赎罪券”,上面写着:爱心支出,3000块。

而这是由《商业周刊》和读者大众共同完成的。

“祖灵之邦”报讯上有两张对照的照片:一张是纪录片首映式,导演接受献花,灯火明媚,喜乐洋洋;另一张,“水蜜桃阿嬷”江秋玲在整理、包装刚采摘的水蜜桃,简陋的院子,忙于生计的人。这才是真正的“一台两世”(一个台湾,两个世界)。

“一台两世”是《商业周刊》近几年推出的专案,做过外籍新娘子女、隔代教育、儿童疾病早期治疗等专题,一方面赢得了“关怀弱势群体”的赞誉,一方面,其一贯简化问题的方式,也被有识者批评。以一个商业的、中产阶级的杂志的视角,将“一个台湾”分成“贫”和“富”这“两个世界”,关心一下那个贫的世界,已经是良心和社会和谐的证明。

《水蜜桃阿嬷》纪录片和募捐活动,更清楚地透露了:“弱势专案”不过是种名誉行销,是在商业逻辑下,心安理得甚而带了某种道德自许地宣布:我们不仅服务富裕阶层,我们也关心弱势群体。

但对于这么一个“中产阶级”社会心理已然成熟的社会,如上逻辑怕已经被相当广泛、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人们被纪录片感动,捐出善款,认可《商业周刊》的“良善”,同时,也认可了自身是一个有余裕,也有心关怀贫者的人。

“祖灵之邦”却要打破这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在那看似刻薄的言语下面,其实隐含着对台湾社会无知与麻木的痛感。也许在捐款的人中,有种种精神困扰,而集体性地借“阿嬷”的故事得到拯救。但是,真的被拯救了吗?

有梦最美,烧炭相随

在纪录片和《商业周刊》的“封面故事”讲述中,都刻意回避了阿嬷的女婿、媳妇和儿子先后自杀的原因。自杀问题在台湾日趋严重,阿嬷媳妇“烧炭自杀”,是近年来“流行”,被认为是简便而不会殃及他者的自杀方式。诸如“一家三口烧炭自杀”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媒体电视,“有梦最美,希望相随”的竞选口号,便被抗议民众改成了“烧炭相随”。

无可置疑,自杀问题与台湾的经济、政治问题有密切的关系,但在大众媒体呈现的讨论里,“自杀”总是无可避免地成为党派辩论和竞选的工具。诸如“解严20年,台湾民主了?人民穷死了……三口之家,集体自杀,没钱医病,没钱下葬――蓝绿谁之过?”之类的辩论节目,最后总是夹缠在“蓝”与“绿”的相互攻击中,成为政治选战的口水。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自杀”问题既不能从社会学角度得到深入追究,“自杀”问题尤其严重的原住民社区,更无法从生存资源、社会结构的角度上得到认识。

在《商业周刊》的报道中,将自杀者归于“边缘人格”、精神偏执等个体性因素,并以孩子们的故事,自然而然过渡到“生命教育”之必要,也即“商业周刊”募款以购买生命教材的必要。在纪录片里,村口的大树上用白粉刷着3个大字:“不乱死”,触目惊心,然而片子并没有给这个“乱死”的村庄再多一个镜头。

台湾原住民在不断“正名”的历史过程中,如今有了十三族,虽然不同族群有各自的语言和传统,在这个商品社会中,他们又有着共同的文化和经济困境。

“祖灵之邦”部落工作队以其5年来走遍台湾30个山地乡的800多个原住民部落的经验,疾呼“水蜜桃阿嬷”的遭遇、自杀的儿女、隔代抚育和教养的孙辈、在农业政策限制和菜农剥削下难以为继的农业生产――并非个案,而是原住民部落的“整体结构性问题”。

2007年夏天,我走进了台湾泰雅族、排湾族的部落,一路,我尝到了美味的传统食物,看到了美丽的手工编织、竹木雕刻、载歌载舞的丰收节……然而,每一个欢乐的场景后都可能藏着生存的苦恼和无奈。

从部落到都市谋生的原住民,绝大多数从事条件最差、最粗重的体力工作,而近年来台湾开放跨国劳工以获取更廉价劳动力,使得他们连这样一个生存空间也被挤压掉,很多青年不得不回到部落,加重了原本因文化失据和生存困境而滋生的酗酒、自杀问题。阿嬷的儿子、女婿都是从都市“败退”回部落的,儿子也曾感叹:还是回来比较好。然而,为车子、房子背负的欠款,却让他们再次逃离,永不再回。

高利贷、卡债,在经济低迷的台湾,也是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自杀的一个重要诱因。在原住民世界,甚而很多人为并不大的欠债数额自杀。屏东服务处的小儒告诉我,原住民对法律因不懂而畏惧,一张法院传票,可能就要了他的命。

Yihui,一个嫁给泰雅人的阿美族女孩,来自新竹县尖石乡另一个泰雅部落、以集体经营观光和山产而闻名的“社会主义天堂”――司马库斯,则说:法律是保护懂的人的,谁来告诉我们原住民?

内部的殖民

2000年,与台湾原住民签订《新伙伴关系》,2004年,通过“族群多元国家一体”政策白皮书。原住民、客家人、福佬人和外省人,被共同列为台湾“四大族群”。

借用“族群多元”的概念,原住民成了台湾“四大族群”之一,掩盖了它和其他汉族群体事实存在的不平等地位,在社会地位、就业、教育、医疗种种生存资源上,那是一种现实的阶级差别,而非“文化差异”。“多元文化”概念中的原住民,仅只体现在歌舞祭典等已经与实际生存脱离的“风俗”之中。

原住民的实际生存状态,整体上处于台湾社会的底层,并且依旧背负从“落后”向“文明”无限靠近的命运。与此同时,少数精英分子为进人主流社会而努力,从上面丢下来的若干位置和利益,分化着原住民族群的凝聚力量,持续造成其内部的矛盾和裂隙。这一切,表明除了获得“原住民”这个称号,被殖民的状况没有改变。

在“台湾光复”半个多世纪之后,在这个自称“后殖民”的社会里,不能不正视:原住民,是台湾内部的殖民地。最严重的流失问题,是文化。最根本的现实问题,是土地。

将原住民称作“山地同胞”的政府,没有归还被日本殖民者以“无主地即国有地”的“文明”手段掠夺的土地,与原住民签署“新伙伴关系”的政府也没有,反而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花环下,将原住民变成点缀民主社会的装饰、建构“台湾主体性”的符号。

在普通的汉人社会中,对原住民的认识,―方面明白这是“政治正确”,要尊重之、同情之,但了解限于媒体所提供的“歌舞文化”和“祭典文化”。另一方面,在媒体关于原住民“酗酒、自杀”的报道里,树立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他们落后,源于他们懒惰,爱滋事,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类于集体无意识的心理,使得“水蜜桃阿嬷”事件这一正视原住民结构性困境的契机,难以产生持续性的作用。

8月底,卖完了水蜜桃的阿嬷,由牧爱生命协会录制了一分钟的短片放在网络上:感谢社会大众的协助。阿嬷的笑容依然明朗,没有沧桑。

10月,在只保留了少量留言跟帖的《商业周刊》“水蜜桃阿嬷”网站上,“儿童生命剧巡回公演”的海报贴出了――这曾被质疑“刻意隐瞒”才公布的募款内容,也是最后的内容,对《商业周刊》来说,必然要庄重地落实、完成。

“儿童生命剧”《神啊!再给我多一点时间!》,将继续忠实地传达,因脱离了社会结构反思而变得虚无缥缈、却依然为这个社会所需的“爱与生命”的教育。

有大陆同胞留言:可惜大陆看不到!我要为阿嬷加油!

蜜桃少女范文第5篇

春天,当桃花盛开时,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就拉开了序幕,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各味小吃。各式服装应有尽有。走出热闹的集市,来到桃园,粉红的桃花似婀娜多姿的少女,令人心醉。远望桃园,茫茫一片,都是花的海洋。

夏天,密桃丰收,桃园各处可见桃农忙碌的身影。密桃市场内,桃农正卖力地吆喝着。走上前,摊主准会热情地迎上来,请你品尝水蜜桃。那粉中透红,水分充足的水蜜桃,定会令你终生难忘。

秋天,到阳山森林公园去。踏着石阶在林中漫步,别有一番情趣。茂盛的香樟树依然挺立,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撒在地上斑斑驳驳。红色的枫叶。黄色的梧桐叶飘落在地,形成一条五彩斑斓的地毯。

相关期刊更多

果农之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农家致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热带农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农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