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解放思想党思想建设交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解放思想党思想建设交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解放思想党思想建设交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和探索,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积累了很多宝贵财富,有许多成功经验很值得回顾和总结,特别是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丰富经验,更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讨和总结。

解放思想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航程

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党的思想建设是我们党的一大创造和政治优势,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通过大讨论,比较明确地解决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重新恢复和发展了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被誉为党在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宣言书。他在讲话中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这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为新时期如何建党指明了方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

在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党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开始拨乱反正。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标志着我们党恢复了思想的科学面目,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后来,党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系统论述了初级阶段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南方谈话,破除了长期禁锢我们的思想障碍,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解放思想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立党之本,是革命建设之本,是改革发展之本,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要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就要不断地尝试、创新,反复地总结、比较,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思想路线。以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十四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借鉴现代社会文明成果中所展现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的理论勇气。十六大进一步向全党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些新观点新认识,是解放思想的必然产物,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中国时展形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党的建设规律的新探索,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先后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所有这些,正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世纪新阶段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

解放思想始终是一面旗帜,党的思想建设呼唤新的思想解放

实践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对国际国内极其复杂的情况,要有战略的思维和眼光,抓住主要矛盾,解放思想,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党和国家在当前和今后长期的中心任务。

坚持解放思想,用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必须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摆在首位。重视理论建设、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素质的灵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源泉和力量所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局势发生着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仍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发展也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处于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迫切要求通过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党领导改革30年理论创新的总结,我们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加强对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与研究,用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武装7300万党员的头脑,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和质量,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对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并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掌握良好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带领群众为实现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解放思想,用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必须发展党内民主的好传统,增强党的创新活力。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力的源泉,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关键。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首先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在社会进步、信息发达、个人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党内舆论不可能保持一个声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允许有不同意见存在,这是党内民主生活的题中之义,也是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生动体现。任何时候,都要确保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对不同的意见和声音,要在党内充分讨论,很好地加以鉴别、分析,对正确的要理直气壮地吸收采纳,对错误的要旗帜鲜明地批评、反对和纠正。在解决思想意识形态方面问题时,不能搞政治运动,也不能搞纯而又纯,不能无限上纲上线,应该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那些敢讲真话、实话、心里话的党员受到鼓励和保护,保证党的决策科学民主。其次,要很好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凡是重大决策,都要通过党委集体研究决定,不能违背集体领导的议事程序和规则擅自决策,防止个人说了算、家长制、一言堂等违背党内民主原则的现象出现。再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机制。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委的“一把手”要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加强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委员的监督、下级的监督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自觉同违内民主的现象作斗争,以此通过加强党内民主监督促进党的思想建设,通过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发展,推动全国人民大团结。

坚持解放思想,用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开展党的各项工作。民生为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福祉、谋利益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改革开放30年,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改善民生的工作还远远没有到位。要紧紧围绕改善民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当前应重视三个方面:一是要把改善民生的重点向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关注民生,既要着眼全民,又要有所侧重。在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共产党要牢记自己的性质和宗旨,要为所代表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说话,要为大多数的老百姓谋利益。对贫困地区和困难家庭的生活、就业、就医、上学等问题,要给予特别地重视。二是改善民生要时刻重视社会的稳定和民心的稳定。稳定连着民生,民生重在稳定。各级党委都要把稳定摆在首要议事日程,党的各级书记要排除一切干扰,大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下力气加强基层建设,使基层政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三是改善民生要重视群众的“非物质民生问题”。民生不仅包括群众的衣食住行等物质内容,还应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等非物质民生内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固占领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阵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