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民风建设会上书记讲话

市民风建设会上书记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民风建设动员大会,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区农村民风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我市下一步加强民风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我们观看了反映我市当前民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的专题片,于霆同志对做好下一步民风建设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中宁县、海原县、沙坡头区分别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表明了抓好民风建设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希望大家立说立行,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识上再提高,以更大决心推进民风建设

民风是一个地区社会大众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道德风尚和精神风貌,包含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要素。优良的民风不仅折射着一个地方良好的法治环境和道德建设风貌,更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加速器”、推动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促进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我市去年率先在全区开展民风建设试点工作,得到自治区的肯定并在全区推广。这对我们来讲,是荣誉,但更是压力。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做好,力争在全区打头阵、创一流、出经验,成为全区的典型。

加强民风建设,是建设和谐富裕新的基础工程和治本之策。在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了建设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显著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优美宜人、充满发展活力、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和谐富裕新的战略目标,追求的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我们开展民风建设,就是要通过着力培育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奋进思变、淳朴向善、理性包容的良好民风,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法律法规得到遵循,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协调融洽,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社会民主充分发扬,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社会平等互尊、友爱团结,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风气蔚然形成。这与建设和谐富裕新的要求是一致的,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建设和谐富裕新的基层基础性难题。

加强民风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聚民心、促和谐。民风正则民心齐,民心齐则社会稳。开展民风建设,既符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要求,又顺应了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使命。要把加强民风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围绕培树民风、凝聚民心、促进和谐、巩固基层这个落脚点来谋划、来开展、来落实,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树立良好精神风貌,加快民主法制进程,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改善民生民利、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引导人民群众凝聚到党和政府周围,团结一心谋发展,凝心聚力促和谐。

加强民风建设,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迫切要求和有效途径。近年来,特别是去年开展民风建设试点以来,我们深入开展了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宣传教育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民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群众需求的多样化、社会矛盾的复杂化,我市民风建设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群众法纪意识淡薄,聚众上访、缠访、无理取闹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不善、脏乱差现象依然严重;一些群众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靠要懒”思想滋长;一些乡村婚事、丧事大操大办,攀比之风日渐盛行;一些不守合约、不讲规矩、弄虚作假等诚信缺失行为屡禁不止;一些破坏公共设施、不守规则等道德失范现象接二连三;封建迷信、涉赌涉毒、目无法纪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不良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直接影响着发展环境的优化,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切实加强教育引导。

总之,加强民风建设,既是发展之基,更是当务之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民风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坚持正面引导教育,突出服务管理,努力营造思想解放、管理规范、服务高效、文明向上、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二、措施上再细化,以更大力度推进民风建设

民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既要循序渐进,又要持之以恒。我们今天会上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风建设的实施方案》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开展农村民风建设的意见》的总体要求、基本目标、原则方法和主要任务是完全一致的,必须认真抓好落实。

一是深入推进法制教育工程,着力“强民纪”。法治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守法是社会管理的基石。没有广大干部群众法律素质的普遍提高,建设良好民风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要着力强化法治教育,把开展民风建设与“六五”普法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教育引导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重点要抓好“八个一”活动,即:发放一些图文并茂的法律知识宣传小册子、集中组织举办一些法律讲堂、开展一些相关案例讨论、每个村民签订一份诚信协议书、每个村组建一个“和事佬”协会、培育一些法律明白人、每个村(社区)都因地制宜构建一张人民调解网络、创建一批“法治示范村”,坚持法治育人,让群众遵法纪、守规矩,通过合法有序的渠道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从而有效解决群众上访、缠访、闹访、信访不信法等难题,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县终结”。

二是深入推进文明新风培育工程,着力“修民德”。要选树道德模范。结合“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市民”活动,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选树一批经得起检验的遵纪守法、孝老敬亲、明礼诚信的道德典型和一些信用市场、文明集市、诚信经营示范等各类模范,并在区内外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曝光一些不孝敬赡养老人、不讲诚信、违法乱纪等道德缺失的人和事,用群众身边生动鲜活的正面典型感召群众、引导群众,用反面事例警醒群众、教育群众。要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民风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优秀文化能够熏陶、善化民风。要着眼于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对公共文化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体育健身等工程,广泛开展广场文化、“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文化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教化作用,进一步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积极倡导“日行一善”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分能力大小、不求贡献多少,争做好事,力行善事,切实营造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慈善,我快乐”、“人人皆可慈善”的良好氛围,全力打造黄河上游“首善之地”。要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在巩固各项创建活动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体系的新要求,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谐社区、诚信企业等创建活动,着力夯实文明建设基础,逐步提高群众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在全社会树立新风正气。

三是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着力“养民习”。要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城市“六创”活动的深入开展,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系统平台,逐步完成老城区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落实城市环境卫生“一定五包”责任制度,完善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模式,切实消除城市卫生死角和管理盲点,努力打造“宜居、休闲、生态美”城市。要突出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眼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按照“试点引路、统一标准、整庄点推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四改一建一保”工程(四改,即通过改厕、改水、改路、改杂物堆放,配套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一建,即通过拆危建新工程,改善农民住房质量;一保,即探索建立“户分包、村集中、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卫生保洁机制),整治一批旧村庄,打造一批示范村,今年完成村庄整治120个,打造示范村30个,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着力改变部分地区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要积极推进移风易俗。通过评选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文明卫生示范户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摒弃一些不良习俗,养成良好的家庭、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最终形成科学、健康、文明、节俭的生活方式,从而推进民风转变。

四是深入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工程,着力“兴民主”。民风建设关键在基层、重心在基层。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在民风建设中起着引导、实践和带动的关键作用,要结合今年“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强化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深化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兴办公益事业和服务群众的能力。要切实推进基层民主管理。深化村民自治,通过组织农民群众讨论和修订完善各项民主议事制度,使其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切合农民群众新期待、符合文明进步新趋向。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四议: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工作法、“民主议政日”“五牙子章”民主理财、民主评议等村民自治制度,切实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加大“难点村”、“重点村”整治力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加强农村群团和社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群团组织设置模式,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扶持农村基层建立各种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益性民间组织、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健全运转制度,努力实现群众的事群众办、群众的梦群众圆。

五是深入推进民生保障工程,着力“惠民生”。民风建设,就是要让老百姓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和大好局面,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扎实办好今年的15项民生实事,进一步加大教育卫生、创业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移民等各项事业推进力度,建好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和综治维稳中心,推进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农村高龄老人津贴、孤儿养育津贴、重度残疾人福利津贴制度全覆盖,大力发展现代慈善产业,努力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拥护党和政府、拥护改革开放、拥护加快发展的信念和自觉性。需要强调的是,在推进民生保障工程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一颗“公心”,时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所思、所盼、所急的问题,真正把党和政府温暖送给最需要帮助的人,坚决杜绝“关系风”和“人情风”,确保民生政策落实不走样。

三、力量上再加强,以更大保障推进民风建设

民风建设是一项常抓常新、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具有群众性、基础性和广泛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各级党政组织协同推进。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实现民风建设责任化。4月初,我们调整充实了市民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民风建设的五大工程,实行一个工程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套工作机制、一套考核细则的办法,将责任分解到了各有关市领导和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实施步骤、时限要求,全力推进民风建设。各责任部门和支持单位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注重实效。市民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总结宣传的重要职责,抓好落实,总结经验,普及推广。“五大工程”推进小组要每年有计划、有安排、有重点、有督查考核、有突破创新,不断推动每项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以达到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齐抓共管、综合治理,逐年进步、明显好转的效果。各乡镇作为民风建设最直接、最前沿的组织,必须承担起龙头作用,把民风建设作为乡镇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摆在首位,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民风建设深入推进。

二要广泛宣传发动,实现民风建设社会化。开展民风建设,影响大、涉及面广,要广泛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做到地域和行业全覆盖、基层组织全覆盖、群众全覆盖。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掌握群众动态,征求群众意见,化解群众矛盾,帮助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克服陋习、崇尚新风,当好法律政策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扶贫帮困的服务员、民风建设的指导员,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移风易俗,带头维护稳定。要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强化舆论宣传和引导,把民风建设的意义、目标和任务宣传到每个家庭,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家喻户晓、全民皆知,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意识,增强民风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要注重政策创新,实现民风建设制度化。民风建设能否长期有效,关键是要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要把民风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民风建设工作的投入机制。对民风建设阵地建设、活动组织、宣传教育以及涌现出来的先进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支持。要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与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挂钩制度,抢抓中央、区市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不断壮大基层文明建设队伍,调配好乡镇和村队、社区宣传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人员,确保事有人干、问题有人解决、任务有人落实。要创新民风建设党群联动机制,结合全区深入开展干部下基层、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活动,落实领导干部“321”定点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制度,做到政策宣传到户、技能培训到户、济贫帮困到户、维稳包保到户、新风倡导到户,形成党群连心、联动的新格局。

四要强化评价考核,实现民风建设常态化。民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抓、经常抓。要将民风建设纳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善于总结民风建设中带有长远性、根本性、管用的好措施、好办法、好经验,不断研究新形势,分析新问题,探索新途径,建立一套针对性操作性强、能量化的考核评价标准,不断丰富和完善考核体系,将民风建设开展情况与领导班子考核、与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相结合,让群众、社会各界来监督工作成效,确保民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并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和行动。对在民风建设活动组织不到位、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的乡镇和部门,以及顶风违纪、边纠边犯、破坏发展环境、损害形象的要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志们,抓好民风建设,事关和谐富裕新建设。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效的举措,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区办事效率最高、投资成本最低、服务质量最好、发展环境最优的城市,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