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省委财政通报会讲话

省委财政通报会讲话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下半年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

一、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遇到一系列特殊困难的情况下,今年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

今年对于我省来说是十分特殊的一年。年初我们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严重雪凝灾害。这场灾害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全省电网运行受到严重创伤、50万伏环网被完全破坏;交通运输严重受阻,大量旅客滞留,省内生活必需品、电煤、成品油等物资运输困难;通信、广电、教育、供水、金融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农作物受灾面积2100多万亩,畜禽被大量冻死,水利工程大量受损;冶金、有色、化工等高耗能工业因中断供电长时间停产,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全省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48.85亿元。这场灾害一度对我们做好全年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特别是电网大面积瘫痪,当时不少同志都认为,整个电网在半年之内难以恢复,今年的经济有可能出现负增长。今年如果是负增长,明年就只能是恢复性增长,一反一正,整个“*”期间就耗掉了两年,这将会对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造成严重影响。

但是,雪凝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给予了我们亲切的关怀和大力的支持。总书记、总理和贺国强、、李源潮、华建敏等领导纷纷打来电话,了解我省受灾情况,对做好我省抗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曾培炎等领导专程率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到我省视察灾情、指导抗灾救灾。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兄弟省区市和社会各界对我省抗灾救灾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

与此同时,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不气馁、不低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帮助下,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始终以昂扬的斗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省委、省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对全省雪凝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并明确了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工作原则和责任主体。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加强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和统筹协调,按照“一保民生、二保安全、三保供电和交通”的原则,狠抓抗灾救灾应急处置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有效地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除夕上午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及时贯彻落实总理头天晚上作出的关于做好我省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下午,省政府又召开新一届政府成立以后的第一次常务会议,根据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的要求,进一步研究部署我省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省委、省政府重点部署的工作既立足当前,也着眼长远,既有一般的工作部署,也涉及到根本的制度安排。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很多同志包括许多省领导在春节期间都没有休息。通过全省上下的顽强拼搏和不懈努力,我们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充分说明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完全有能力应对特大自然灾害;也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和各级领导指挥系统是坚强有力的,说明我们为应对自然灾害而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正确有效的,说明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是经得起考验的。

上半年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也考验了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存在种种不确定性,我们要注意防范各种风险,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并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具体政策措施上,中央特别强调,要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要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充分估计抑制通货膨胀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努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范围内。中央作出的这一系列重要决策,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有力地促进了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在全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贵州的工作,是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我省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交通建设、城市建设等方面急需启动一批重大项目,需要大量用地指标;同时,资源型产业在我省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我省新上产业项目大多是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的项目,能耗物耗相对较高,污染防治的难度也相对较大。针对这些实际情况,今年以来,我们一方面认真贯彻中央有关要求,不折不扣地抓好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反映我省的特殊困难,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经过努力,今年国土资源部下达我省土地利用计划6700公顷,比去年增加了340公顷。同时,上半年全省重点项目建设总体进展顺利,贵遵高速公路扎佐至南白段等重点项目基本完工,在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方面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尤为可喜的是,在不少项目建设因灾较长时间停工的情况下,上半年全省公路、煤炭、水利、化工完成投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7%、53.1%、55.6%和49.8%。这些投资都属于我省积极鼓励投资的主要方面。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局。

物价问题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这一矛盾使我们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针对物价上涨给困难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我省进一步加大了对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比如,从1月份起,对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分别增加了15元和10元的补助。从7月1日起,我们将农村低保的覆盖范围从去年的256.7万人扩大到324.4万人,人均补助标准从去年的360元提高到460元,并要求以县为单位做到“应保尽保”,财政为此将比上一个年度增加6亿元的投入。到6月底,全省城市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助金额达到147.3元,比去年年底增加了43.4元,增幅达到41.8%。上半年,全省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投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1.5%,其中,城市低保投入增长50.38%,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投入增长10.9倍。为缓解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资源节约,国家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提高销售电价,我省销售电价平均每度电提高2.9分。我省放开电煤价格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在致力于相关的价格调整。这次销售电价调整较好地解决了我省跟电价有关的三个重大问题。一是“西电东送”上网电价达到每度0.34元,比省内上网电价高2.83分,彻底改变了以往省外送电比省内用电便宜的状况;二是水电价格每度提高了0.6分,连同上次调整,累计提高1.9分,解决了征收水资源费给水电企业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三是燃煤电厂上网电价这次每度再提高2.12分,两年来,燃煤电厂电价总共提高了5分钱左右,单此项可消化燃煤价格每吨上升120元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上半年,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和一系列特殊困难带来的不利影响,团结一心,扎实苦干,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全省经济社会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一)经济增长因灾下滑的不利局面基本得到扭转。全省生产总值在一季度下降2%的情况下,初步预计上半年同比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3%,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5.6%。农业增加值在一季度下降6.8%的情况下,二季度当季比去年同期增长3.6%。由于各地在灾后积极补种和扩种马铃薯,一定程度弥补了小麦、杂粮等因灾造成的损失,夏粮总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1月和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20.3%和18%,但从3月开始,我们就扭转了工业负增长的局面,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其中,3月至6月平均增速达到21.5%,比去年同期高近8个百分点。在雪凝灾害中损失最为惨重的贵州电网,3月5日就全面恢复了“西电东送”通道,3月8日实现了“户户复电”。上半年贵州电网统调发电量和售电量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最高日发电负荷达到1601万千瓦,最高日发电量达到3.33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增长25%和21.1%。

(二)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332.69亿元和17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9%和22.7%,仍然保持了与往年相当的增长速度,收入进度连续四年实现“双过半”。一般预算支出328.02亿元,同比增长24.4%,增支64.24亿元。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0.24亿元,同比增长11.9%。

(三)投资、消费、进出口全面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2.2亿元,同比增长15.9%;建设资金到位697.5亿元,同比增长2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8.23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4%。受雪凝灾害严重影响的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恢复了较快增长的势头。由于铁矿石、硫磺、锰矿砂等主要产品进口扩大,磷酸氢二铵等化工产品出口大量增加,上半年进出口总额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四)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尽管农作物大面积受灾,畜禽被大量冻死,但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仍然达到1268元,实际增长8.5%,这是广大农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的结果。特别是灾后我们用救灾款支持农民购置蔬菜种子、种苗,在春耕之前抢种一季速生蔬菜和马铃薯,不仅弥补了农民因灾遭受的损失,还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这一季蔬菜的种植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13万人,促进持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5万人,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9%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53.57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总的来看,虽然今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常年要大,但在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基本保证了大灾情况下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活基本正常和社会和谐稳定,而且整个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些成绩的取得难能可贵。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着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增多,煤电油运等要素供给偏紧、保障供应难度加大,国有企业改革任务重、部分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突出,节能降耗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异常艰巨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抓好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

第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争取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从行业来讲,实现今年经济较快增长取决于煤炭工业。因为,一方面煤炭工业在我省工业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煤炭产量上去了,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就有了较好的保障;另一方面煤炭产业是上游产业,有了煤炭才能发电,有了充足的电力才能维持经济较高速的运行。上半年,各地各有关部门在煤炭生产和调度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在煤炭企业因灾受损严重的情况下,全省煤炭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6.6%,保证了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尽快恢复。下半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仍然要把煤炭生产作为关键来抓。在5月23日召开的全省煤炭工业发展工作会议上,我们对当前我省煤炭工作提出了六点要求,一是扎实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二是千方百计保障今明两年的电煤供应,三是加快小煤矿整合和技改,四是加快重点煤矿项目建设进度,五是在争取国家同意的前提下延长部分整合煤矿保留与新建系统无关联的生产系统的时间,六是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继续抓好落实。特别是这次销售电价调整以后,部分消化了近年来煤价上涨给发电企业带来的困难,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之间的协调,千方百计保证电煤供应,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做好下半年工作,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必须对当前面临的价格问题有正确认识。物价过快上涨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破坏经济正常运行秩序,甚至有可能引发经济金融波动和社会不稳定,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坚决执行中央各项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措施。一是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支出,要特别关注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众和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二是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完善储备体系,确保重要产品和物资的有效供给,做到不脱销、不断档。我们还要看到,近年的消费品价格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其中猪肉价格上涨是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农产品价格普遍偏低,影响了农民群众的收入增加,打击了他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这一轮猪肉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看作是回归正常价格水平的过程,对我省调整农业结构是有利的。三是要认识到资源性产品涨价对于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低位运行造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一次调整的好机会。目前的价格上涨是全国性的普遍上涨,在同一个行业内,大家都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上,不会对省内企业的竞争力带来太大影响。实际上,目前我省煤炭、电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与其他地区相比仍然较低,其中煤炭价格与省外仍有100元以上的差距,相关企业在生产成本上还是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作为一个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的省份,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上涨,对我们是一件好事而不是一件坏事。这两年我省煤炭价格每吨上涨200元左右,全年全省煤炭产量1亿多吨,也就相当于增加了200亿元的销售收入。2005年我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182.5亿元,因此,这200亿元对于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无论是企业的收入,还是通过税收变成了财政收入,都是贵州自己的收入,都是用于贵州自身的建设和增加贵州人的消费。因此,对于物价上涨问题,我们不能“谈虎色变”,要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以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

第二,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做好“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纲,这就要求我们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分析,在我国,收益率最高的农产品,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蔬菜、优质水果、林业、奶业、优质家禽、波杂山羊、食用菌、高品质棉、特种水产、优质稻麦。这十种农产品,很多在我省都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从我省的实际情况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位的是要扎实抓好种草养畜,这不仅有利于农民增收,而且有利于生态保护。最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种草养畜问题。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希望在于南方10亿亩草山草坡,在于利用这些草山草坡发展种草养畜,发展木本粮、油、棉。我省有1亿亩草山草坡,按合理的载畜量可以养5000万只羊,如果我们能够在种草养畜方面取得突破,把更多的农民变为牧民,将为我省的农业发展走出一条新路。目前,我省已确定在33个县开展种草养羊的试点,这些县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抓,下功夫真正把草种起来,帮助农民逐步扩大羊群规模,使他们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发展草地畜牧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扎扎实实地建设好七大体系:一是良种体系,二是科技创新应用体系,三是保护体系,包括防疫、卫生安全方面,四是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五是市场信息体系,六是资源和生态保护体系,七是社会服务和管理体系。

在大力发展种草养畜的同时,还要选择一些比较收益高的、大宗的、带有普遍性的农产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比如蔬菜,在周边省区市就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农业厅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我省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到143元,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11.3%,占农民第一产业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蔬菜种植除了有利于农民增收而外,在种植成规模的地方,往往生态环境都保存得比较好,因为农民种蔬菜收入有了保障,不用为了粮食问题再去开荒种玉米。随着我省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连接珠江三角洲两条快速通道项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客商看好我省蔬菜产业的发展。各地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支持农民群众扩大蔬菜种植,使之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是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发展的重点,哪种产品赚钱,就引导和支持农民生产哪种产品。比如茶叶、优质水稻、优质水果、中药材等在我省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我省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新支柱。但在具体工作中,也要充分考虑市场容量,不能搞“一窝蜂”,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否则一旦供过于求,价格大幅度下跌,不单是影响农民的收入,更严重的是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以后你再发动就困难了。

抓好“三农”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切实强化和完善各项涉农补贴政策,及时足额地把中央和省确定的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要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道路、电网、通信、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变农村面貌。要继续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并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要切实抓好农村改革的各项工作,今年特别要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如期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改革目标。当前,我省已经全面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扶贫开发工作的终结,农村低保制度解决的是农村特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广大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要通过扶贫开发来实现。各级政府特别是扶贫开发部门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第三,大力推进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方面。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推进贵阳连接广州的两条快速通道项目的实施。厦蓉高速公路贵阳至水口段去年年底已经正式开工建设,要在确保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为了尽快开工建设贵广快速铁路,省有关部门和沿线各地要千方百计尽快完成项目有关各项审批手续,积极做好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为项目的高效建设作好充分准备。贵广快速铁路开工建设后,要积极谋划贵阳至昆明快速铁路的建设,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密切我省与东盟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融入南亚地区的铁路和公路网络,使我省成为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陆上重要通道。与此同时,要按照我省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抓紧做好骨架公路网规划的修编工作。要合理确定高速公路建设的工作程序,先修哪一段、后修哪一段,哪些地方可以把通道留出来先修二级路,要从战略上进行考虑,作出统筹安排。要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步伐,确保到2012年100%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所有建制村通公路。对于那些人数不多、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差、地处偏远的村庄,可以通过移民搬迁,把他们转移到乡镇来。

水利建设方面。要坚持统筹考虑农村饮水和农业灌溉,统筹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其他水利工程,统筹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确保完成全年解决2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的任务,并力争年内实现农村人口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的目标。当前,铜仁和毕节两个地区在水利建设方面先行试点,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各州、市要积极行动起来,抓紧完成本地水利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尽快掀起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高潮。在具体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质量,确保项目建成后能够长期发挥效益。要把水源建设作为重点来抓,以县为单位,按照长期有保证地解决人畜饮水安全和灌溉问题的目标,系统考虑各种水源取水的可能性,统筹布局全县的水利工程。要高度重视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我省允许开采的地下水资源量达到138.86亿立方米/年,而目前每年的利用量只有16.03亿立方米。按照国家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的标准,农村人口每人每天需要的用水量是45升,也就是每人每年16.43立方米,1300万人每年也就是2.14亿立方米,以后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翻番了,也只是4.3亿立方米,哪怕全部通过地下水来解决也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现在很多地方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和灌溉问题也是依靠地下水。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尽管我省由于地质条件特殊,抽用地下水一般不会造成地表沉降,但是,在水城盆地等区域也出现过因不合理抽用地下水引起岩溶塌陷的情况。所以,开发利用地下水,必须切实摸清地质状况,科学进行论证,避免在可能产生岩溶塌陷的地方抽用地下水;同时,要防止过度抽采,避免造成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另外,解决我省水利问题一定要考虑管道长距离送水,这一方面可以使大型水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可以解决高水位高用,低水位低用的问题。目前我省已经建成和在建的水电项目很多,每个水电项目就是一个大水库。实在没有水源的地方,还可以抽用这些电站水库的水。应该说,在水的问题上,只要我们下决心干,保质保量、年复一年,贵州将来甚至可能成为全国水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利用得比较好的地方。

第四,加大解决民生问题力度。解决好民生问题,各方面的工作力度都要不断加大,当前,尤其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在我省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困难群众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总书记和总理都曾多次对这项工作作出过重要指示。扎实高效地把这项工程实施好,是当前我省民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最近我们在部分县(市、区)选择了10800户农户开展试点,试点对象主要是五保户,地质灾害危及点搬迁户、因灾倒房户等居住在危房中的困难户。在具体试点工作中,要把危房改造与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对于那些生活在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地方的困难群众,要尽可能把他们搬迁出来,在城镇周边找土地集中为他们建新房。要把危房改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统一规划,集中建房,形成农村社区,配套帮助农民群众改善供水、供电、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在改造危房的同时,要着力改善村容村貌,使改造后的农民住房能够更好地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在这方面,黔北地区的余庆、湄潭、凤冈等地积累了好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要把农村危房改造与防御自然灾害结合起来,对于那些建在行洪道上、地质灾害危及点的危房,要坚决易地重建。

二是要着力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特困群众的生活,省委、省政府决定从7月1日起,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标准。但是,由于我们对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情况还没有真正摸清,低保制度还不尽完善,今年要求各地以县为单位实现“应保尽保”,在资金分配上采取的也是以往的财政包干办法,这种做法与我们原来设想的全省均衡统一标准的低保制度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要继续完善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核算办法,进一步规范农村低保的申请、受理、审批制度,全面开展农村低保核查工作,准确掌握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加快从以县为单位的“应保尽保”向全省统一标准的“应保尽保”过渡。

三是要进一步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去年我省全面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后,参合农民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参合率已经超过92%。今年各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80元,比去年翻一番,其中一半由中央财政承担,一半由我省承担。在我省承担的补助资金中,绝大部分由省级财政安排,地县财政要尽快落实好配套资金,确保补助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同时,要进一步搞好住院统筹和门诊统筹相结合的补偿试点工作,逐步完善补偿方案,合理提高封顶线和报销补偿比例,使参合农民得到更大实惠。要加快建立省级新农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力争早日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运行。要加强医疗服务监管,严格控制医药费用增长。我省是一个地方病多发的省份,特别是地氟病高发的问题尤为突出。去年,中央和省安排专项资金在我省启动了以地氟病为重点的地方病防治工作,有关地区要认真抓好项目的落实,确保年内完成病区25万户的改炉改灶任务。为了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今年省财政还专门安排2亿元资金,在全省建设4000所村卫生室,卫生部门要指导各地抓好建设工作。

四是要认真做好“两基”迎“国检”的各项工作。*年我省宣布实现“两基”攻坚目标后,教育部确定在*年6月对我省进行检查,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国检”时间推迟了两年,最后确定在明年6月份对我省的“两基”攻坚成果进行检查验收。当时我省宣布实现“两基”攻坚目标时,在西部地区是率先的,但现在全国只有包括我省在内的7个省区没有通过“国检”,如果到明年6月我们还不能通过“国检”,不仅无法向国家交代,也无法向全省人民交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两基”迎“国检”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对照“国检”标准,逐一查缺补漏,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确保我省“两基”“国检”按时通过。

五是要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当前,特别要高度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要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和农民文化家园工程,加强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努力解决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科学规划,强调建管兼重,讲求实际效果,形成长效机制,使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建设项目切实发挥作用。

六是要切实加强对涉及民生问题有关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今年以来,审计部门对一些地区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结果发现,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漏洞,甚至出现了“吃空额”等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国家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钱是困难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些资金使用的管理,特别是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内部监督,不仅要及时发现问题,对违纪违规的行为进行严肃惩处,还要深入查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通过完善制度,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第五,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当前,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正在逐步成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但也有人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不要再搞工业,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不能跳跃工业文明这一关,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指导工业文明建设。从我省的实际来看,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当前特别要坚持围绕农业产业化办工业、围绕旅游业办工业,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旅游商品、民族制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使之逐步成长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要积极支持能源工业加快发展,统筹安排现有电源项目建设,为将来的发展预留空间;要切实加强输电通道建设,为培育省内电力市场和拓展省外电力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对于以铝、磷、煤为重点的原材料工业,要提高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大力发展原材料精深加工,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依托我省军工企业和地方重点企业人才、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装备工业。要以国际合作研制4座级通用飞机为突破口,重点发展30座级通用飞机,启动建设贵州区域通用航空网络。要有重点地在航天航空、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烟酒工业是我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近期有利于财政和农民增收的“短平快”产业。要坚持科技兴烟,加快实施贵阳烟厂异地技改工程,切实提高卷烟工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加强卷烟品牌和销售网络建设,扩大高档卷烟比重和我省卷烟在全国市场的份额。要加大白酒行业整合力度,加快国酒茅台发展,振兴传统品牌,培育新的名优品牌,打造“贵州白酒”整体品牌,扩大生产规模。

当前我省城市化水平很低,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三个五年计划,加快城市化步伐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一方面要加快城市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发展城市经济;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居民转变。去年,有关部门曾经对我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过统计,全省有89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外打工,其中有630万在外省,有260万在本省。如果在本省打工的有相对固定住所和相对固定工作的农民能够在城市落户,我省的城市化率就能有较大提高。将进城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首先只能考虑本省的农民。因为不管城市居民也好、农民也好,我们总共就4000万人,这些人里面谁的日子过不好都需要政府去帮助解决。国家明确,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允许符合条件的进城就业农民本人及直系亲属在其经常居住地落户。在这方面,我们的胆子可以大一些,手续更简化一点,只要是贵州人,只要在城市有相对固定的住所和工作,就让他在城市落户。当然,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以后,会给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我们无非就是多盖几所学校、几所医院,多提供一些廉租住房而已。另外,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以后,肯定还会有一小部分成为城市贫困人口,对于这些人,可以通过城市低保制度解决他们的基本生存问题。

第六,扎实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是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国家将石漠化治理提上议事日程,在全国确定了100个综合治理试点县,并将我省的55个县纳入试点范围,这使我们看到了解决石漠化问题的曙光。今年,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和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印发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的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基本遏制石漠化面积扩大的趋势。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用系统的思维和办法来解决问题,特别是要从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入手,加快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和生产方式,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从我省的实际来看,解决石漠化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变坡地种植玉米为在坡地上种草养羊,变山区农民为牧民,这样做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切实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在尽快建成农村人口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的基础上,朝着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的目标迈进,使这半亩基本口粮田可以用来种水稻。要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粮食品种,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避免农民为解决粮食问题对山地进行过度垦殖。要加快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全面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小水电、地热等资源,推广农村节能技术,有效增加农村能源供应,避免农民为解决燃料问题对林草植被造成新的破坏。特别是要积极发展多户共用的大中型沼气池,并通过推广小区养殖和促进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为沼气池提供足够的牲畜粪便。这样做,既能够稳定解决农民群众对沼气的需求,又能够变一家一户的沼气池维护为共同维护,降低维护成本,还能够减少生猪的分散饲养,推进农村畜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恢复植被既是石漠化治理的目的,也是石漠化治理的手段。要从石漠化的形成机制入手,积极实施人工干预,大力加强植树种草,努力控制水与土的形成和分布,切实加快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步伐。

在上个月中央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加紧推进节能减排各项工作,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加大工作力度,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总理也明确要求,“对于能源资源安全和环境压力,我们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紧迫感”。对于我省这样一个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的省份来说,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意义更为重大。

今年以来,我省按照国家的要求,扎实推进节能降耗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节能降耗的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今年年初遭受的严重雪凝灾害造成电网解列,同时道路凝冻、电煤供应不正常,为保民生和保安全用电,发电企业低负荷运行,柴油消耗大幅增加,煤耗也不同程度上升;一些高耗能企业因停电造成长时间停产,在恢复生产、重新启动设备的过程中,能耗高、无产出,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地提高了我省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水平,为实现全年节能降耗目标带来了很大压力。但是节能降耗目标是国家明确的指令性目标,我们无论面临什么困难,都要千方百计做好这项工作。降低我省能耗物耗水平,从长远来看,关键是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改变资源型产业比重高的局面和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从当前来看,要大力实施“521”节能降耗工程,支持和帮助重点耗能企业加强管理、更新设备、改进技术,促进能耗物耗稳定下降。要认真落实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电力、煤炭、化工、冶金等重点行业废物规模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切实抓好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的实施,特别要抓好资源型产业集聚区的循环经济建设。

在抓好节能降耗工作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确保我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真正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重新审视我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比如,我们以往投入大量资源发展起来的一些产业,长期以来对于财政和民生没有多大贡献,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这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对于这样的产业,在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之下,我们宁可少发展、不发展,等到具备了解决污染问题的能力以后再来考虑发展。要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一条“绿色通道”,严格执行环保政策,所有新上项目只有符合环保要求才能放行,已有项目只有通过改造符合环保要求后才能继续生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一旦大量聚集,就会带来一系列污染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走绿色城市化的道路,从编制城市规划开始就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问题,认真分析这个地方将来有多少森林、有多少供水量、污染物总排放是多少、空气是什么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承载多少人。要大力完善城镇环保设施,从今年到2010年,省财政每年将安排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解决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问题,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所有县城以上城镇都建成或开工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当前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一个城市房地产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督促房地产开发商按规定完善相应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不能搞到最后,钱让房地产商赚走了,一大堆环境污染问题却留给政府来处理。

第七,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下半年,全省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再接再厉,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问题。一是我国实行的宏观调控是一级调控,调控权在中央,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企业由中央划定并调控。省属国有企业绝大多数都是经营性企业,不应该机械地照搬“提高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的集中度”这样一些国家层面的大政策,而应该坚持“打得赢就进,打不赢就退”的原则,对于那些自己无法经营下去的企业,要在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妥善安置职工的前提下,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二是国资监管部门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监管企业,使其保值增值。要让企业享有应有的自主权,允许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自主考虑联合重组,而不能由政府去搞“拉郎配”。三是要慎重对待困难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问题,坚持多兼并、少破产,鼓励有本事的企业家去兼并濒临破产的企业,把濒临破产企业的职工交给有本事的企业家去组织和管理,不能一关了之。四是破产企业安置职工的费用应逐级承担,首先要靠企业资产的拍卖来安置,拍卖得来的资金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要由其所属的集团公司和相关部门来解决,不能因为财政“兜底”而使每一户都直接对财政。五是一个企业是否经营得好,主要管理者是关键。要加快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企业管理者选聘制度,用市场的办法选人,把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管理人才选拔到企业管理者的岗位上来。

第八,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们既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又处在一个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再过10天,我们就要迎来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安全举办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的排查调处,过细地做好群众工作,变群众“上访”为政府“下访”,尽最大可能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对于有上访倾向的群众,对重点对象、重点户,要跟踪了解他们的动向,一人一户不漏地做过细的工作;对带头者要因势利导,做好思想工作,教育和引导他们在法制、理智轨道上反映他们的诉求。三是对上访群众,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劝返工作。对他们的合理诉求,要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对那些生活确有困难,但他们的诉求在国家有关政策的范围内又不能予以解决的上访群众,可以通过低保、救济等方法给予关照。在向上访群众解释相关政策时要统一口径,避免群众产生误解。四是要始终坚持依靠广大基层干部和党员骨干,通过他们深入群众做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五是对蓄意聚众堵断交通或打砸抢烧等严重违法行为,要与正常的上访和维护个人合法权益严格区分开来。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该动用警力就要果断地动用警力,慎用警力不等于不用警力,不然就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当然,在动用警力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有足够的力量,既要及时把违法行为阻止于萌芽状态,又要避免产生流血事件。六是群体性事件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向社会特别是媒体公布事实的真相,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造谣惑众。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还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以来,通过各有关方面扎实有效的工作,我省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好转,上半年全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1.7%和15.5%。但是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生产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力量建设,扎实抓好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消除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实现“双降”。

尽管上半年遇到的灾害和困难对我们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带来了一定压力,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下半年如果我们能够继续保持去年同期的增长势头,完成年初确定的全年经济增长10%的目标任务是有希望的。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扬在抗击雪凝灾害中形成的良好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坚持一手抓灾后恢复重建、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适应、一手抓提高,尽最大努力实现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