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起点上推进扶贫开发新跨越

新起点上推进扶贫开发新跨越

2008年新年伊始,总书记就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来我省考察,提出要“加大皖西皖北革命老区扶持力度”,体现了对我省老区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了对我省老区发展的殷切期盼,指明了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责任和使命。当前,全省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总书记在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调查研究,注重统筹兼顾,按照国家将要出台的扶贫标准,在既有扶持措施落实和改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的力度。

伴随农村改革,我省从1986年开始直接面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施大规模有组织的开发式扶贫,上世纪末又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村改革和扶贫开发,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步伐,绝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从改革开放初1980年的1200万人和27.7%,减少为1985年的665万人和15.3%,再减少到2000年的126万人和2.8%。目前,我省正以“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等创新性扶贫开发工程为重点,克服加大脱贫难度的各种不利因素,自然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并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并重,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并进,增加投入和完善机制并行,实施“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绝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进一步减少为2007年底的89万人和1.7%。实践经验表明:多年扶贫开发不仅改善了贫困地区的面貌和贫困群众的风貌,也为自身发展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部署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即“一个加大,两个提高”的具体任务以及“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关联工作。这些新要求新部署,标志着扶贫开发的新起点。在新起点上,我们要树立“大扶贫”的理念,丰富扶贫开发内涵,将扶贫开发功能从简单的经济扶持提升为全面发展,即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缩小差距,全面小康,促进和谐。为实现扶贫开发各项功能,我们要在扶贫方式上坚持开发为主兼顾低保救助,在扶贫资源上坚持政府投入引领社会参与,在扶贫手段上坚持科学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在扶贫投向上坚持物的建设转向人的发展。我们要积极创新政策理念,不断探索政策措施,通过扶贫开发政策的与时俱进,提升扶贫开发水平,实现、维护和发展好贫困群众的具体利益。

衡量扶贫开发成效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真扶贫,扶真贫”。我省扶贫开发在瞄准机制上做了不少有益尝试,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有的在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引入参与式理念,开发中荷霍山项目,形成深受国际社会赞许的“霍山模式”;按照社区主导型发展理念,在全国率先实施贫困社区发展互助基金试点项目,一批好的经验正向全国推广;突出扶贫开发的性别意识,开展小额信贷连环脱贫项目,提升了贫困妇女的脱贫能力。这些成功经验在今后要继续坚持。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扶贫开发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的历史任务,在不同历史时期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在2007年农村全面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将主要通过完善低保政策来解决。与之相适应,扶贫开发中的“贫”的含义应由过去的绝对贫困转为当前的相对贫困,因此扶贫开发的基本职能应由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向缩小差距进一步深化,在目的上更加强调人的发展,在内容上更加强调能力建设,在机制上更加强调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内涵的变化,体现了“大扶贫”的理论特征和现实要求,非常符合十七大精神。因此,十七大以后,按照扶贫开发“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缩小差距,全面小康,促进和谐”的功能定位,在路径选择上应该强调开发自然资源和开发人力资源齐头并进,突出扶持贫困地区和扶持贫困人口有机结合。这是扶贫开发新的实践要求,我们要着力积极探索。

为此,全省扶贫系统要按照“大扶贫”的理念和要求,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一是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制定出台2008—2010年三年规划,确保用于重点贫困村资金不低于到县财政扶贫资金的70%;二是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探索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机制,确保劳动力培训资金不低于到县财政扶贫资金的10%;三是继续抓好产业化扶贫,再认定一批扶贫龙头企业,通过扶贫贴息贷款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和基地建设;四是积极开展社会扶贫,继续开展党政机关对口帮扶重点县制度,积极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在继续实施上述扶贫开发系列化、系统化工程的同时,将开展一些前瞻性政策研究,重点是积极谋划皖西皖北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研究提高扶贫标准,开展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试点。可以肯定,贫困群众和老区群众将得到更好更多的政策扶持,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将得到更好更多的统筹发展。扶贫开发将不辱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