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把好六关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市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围绕“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八字方针,着重把好六“关”,进一步增强选贤任能和识才聚才本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是把好民主推荐关。坚持走群众路线,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干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每年定期开展公开推荐后备干部工作,在坚持采用干部群众推荐、党组织集体推荐、领导干部署名推荐、统战群团部门专线推荐等多种民主推荐方式的同时,适当扩大推荐范围,除单位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外,让知情的“两代表一委员”、村(社区)干部等对象也参与推荐,落实群众的“四权”。同时,一般每两年召开由市委全委会成员、市级领导、市级机关部门和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市级以上离退休老领导等对象参加的推荐会议,推荐党政正职建议人选,亦可结合有关时机扩大参加对象范围。

二是把好后备干部确定关。在各方民主推荐的基础上,根据分类管理、适当平衡的原则,按照正职1:1、副职1:2的后备干部比例,差额提出考察对象并组织考察。据此开展综合分析,按照正职、副职两大类别(每类别下再细分党群、政法、综合经济、工业、农业、城建、财贸三产、科技、宣传文卫、对外经济、社会管理等小类),对后备干部进行分类排序。要规范动态管理制度,根据平常了解到的后备干部思想作风、工作实绩尤其是重大事件、重点工程和基层一线锻炼中的表现、我市每两年组织的“三基”考试成绩等情况,把“后进”干部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积极尝试后备干部公开选拔机制,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的同时,组织开展笔试、面试、情景模拟、社会实践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后备干部产生的公信度。

三是把好定期分析关。健全市委常委会定期分析干部、定期研究干部工作制度,每年两次对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包括完成重点工作任务、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经济责任审计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原则上每季度一次对班子调整和干部调配情况进行研究,为做好干部工作打好基础。试行现职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报告制度,要求现职领导干部定期报告思想动态、工作作风和任职意向,增强本人意愿和组织使用的对接性。

四是把好初始提名关。健全初始提名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用人行为,是当前干部工作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市切实做到四个明确:明确初始提名的主体,党组织、干部群众是建议主体,组织部门是执行主体,市委是决策主体;明确初始提名对象范围,被初始提名者,一般须为局(镇)级后备干部。在定期民主推荐中,被初始提名者在所在单位得推荐票数须达到一定比例以上;明确初始提名程序,结合我市实际,对党政正职和副职的提名,分别提出相应的程序;明确提名责任,对发现人情推荐、许诺推荐,或提任后发现推荐前有重大问题等情况的,要追究提名者的责任。

五是把好干部考察关。坚持原则标准,根据空缺职位要求,从对口类后备干部队伍中妥善筛选确定考察对象,实施差额考察。同时,健全干部监督工作联系通报、社区监督领导干部等制度,拓宽考察渠道,把任职考察与平时经常性考察结合起来,与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定期分析、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结合起来,与干部社交圈和生活圈考察结合起来,全面掌握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

六是把好酝酿决定关。在讨论决定干部任用之前,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综合分析、充分酝酿。对酝酿过程中意见有分歧的,暂不提交讨论。对拟任党政正职人选,提交全委会进行表决;在全委会闭会期间,提交常委会表决,但会前要征求全委会成员意见。坚持全委会和常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度,积极探索差额票决制度,有利于决策主体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