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为构建和谐农村聚民心强基础

为构建和谐农村聚民心强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近年来,中共江西省永修县委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聚民心强基础作为全部工作重点,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以富民成效稳民心

基层组织引导扶持。引导扶持农民兴建惠农物流组织,积极倡导组建“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经营模式,发展各类农工贸一体化、利益链条化的经济实体,壮大农村中介组织,鼓励农民根据自愿原则成立农业专业经济协会等各种合作组织。同时,加强党对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介组织的领导,实现党组织与之同步共建,党的工作与之同频共振,确保这些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依法运作,确保群众利益安全。此外,做好相关基础工作。要求涉农部门将工作窗口延伸到田间地头;建立农产品绿色通道,禁止乱罚款、乱收费;对购买大型农机的农民进行财政补贴;新建沥青路及水泥路260公里,全面完成了农电网改造和通讯设施升级换代。

党员能人“双领”推动。一是产业领军。鼓励党员能人带头承包山水田地,带头进行农业开发;对党员种养大户实行县直部门与乡直单位联合帮扶,解决他们所遇难题。二是致富领路。鼓励党员致富能人带头组建各种惠农物流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在全县93家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中,党员创办的占61%。党组织规定每名党员致富能人与15户左右的群众结成互助组,传授致富经验,不定期交流致富信息,负责引导农户自愿加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党员“双领”,带动了一大批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乡村基地示范辐射。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的主动性。要求各村结合实际创办本村农业产业或物流示范服务基地,负责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种养技术和销售服务;对103家濒临关门的计划体制时期的农业物流主渠道——各乡镇粮管所、供销社、商管所、食品店站等单位,全面进行改制,充分利用其国有资产、仓储和网点优势,使之成为现代惠农物流基地。县、乡、村按比例配套出资,筛选扶持一批县乡重点基地,并由县乡村三级派驻干部共建。这些大小基地,采取租赁、承包、入股等灵活多样的市场方式经营,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亮点。2004年,我县确定柘林镇易家河村柑橘示范服务基地作为全县的重点对象进行培育,因势利导,成立了村柑橘产业协会和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导农民按统一技术标准大规模扩种柑橘,同时对全村柑橘实行商标注册、统购统销、品牌经营。目前该村柑橘产业迅速壮大,已成赣北最大的柑橘种植地和聚散地,产品出口欧美,农民收入成倍增长。

二、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改善干群关系

民主选拔基层干部。改革乡镇干部任用方式。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全面实行差额考察、差额提名,由党代会、人代会差额选举,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乡镇站所负责人全部实行竞争上岗,普通干部全员聘用,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干部使用实现了组织、党员、群众“三满意”。改进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县136个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均实行“公推直选”、“两轮票决”,即由党内外群众公开推荐确定初步人选,再由村民代表大会实行公信力投票决定正式候选人,最后由党员大会差额直选决定。完善和规范村委会换届“海选”工作。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现场投票率,减少流动票箱;加强指导,严格程序,强化群众监督与司法监督。换届后,一大批敬业实干的党员致富能手被选进村“两委”班子。

打造民主管理新平台。抓好决策环节。乡村两级都设定决策咨询委员会,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防止滥用公权和盲目决策。乡镇涉及全乡根本利益的重大决策,事先要召开决策咨询委员会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初步意见出台后,还要分别由乡党代会、人代会表决通过;村级重大决策要在征求决策咨询委员会意见的基础上,先召开党员大会,通过后才由村委会表决。抓好管理环节。严格实行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及村务公开,规范公开程序,强化督促检查,做到重大事情及时公开,日常事务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随时公开。抓好反馈环节。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工作标准,通过电话、意见箱、网站等形式建立“民声通道”和“党员论坛”,充分听取群众对乡、村事务管理的意见。

建立民主监督新网络。以制度监督为根本。全面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离任审计制、诫勉谈话制、引咎辞职制;严格执行党内各项生活制度,强化上级监督、组织监督和班子内部监督。以财务监督为重点。强化国家下拨专项资金监管,对乡村重大项目开支实行跟踪审计;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对发现的贪污腐败行为进行查处。以舆论监督为手段。在电视台设立“曝光角”,每周实事求是报道问题新闻,并跟踪问效。以群众监督为主体。年终,乡镇召开全体干部会和党代会、人代会,村级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对乡村两级班子进行述职评议,通过民主测评方式,由群众对“乡官、村官”政绩进行考评。近几年来,全县有25名无为、乱为村官被免职,17名政绩考评排在最后的乡镇干部因“末位淘汰”被就地免职。

三、建立农村服务保障体系,消除社会矛盾隐患

加大投入,确保农民平等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规范农村医疗网点,全面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开展村落社区建设,大力改水改厕,确保农民生活健康;在村村通电、通路、通电话基础上,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和宽带上网。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以党员为骨干,村村建立便民服务站,使村民家电修理、邮件寄送等日常生活所需服务足不出村;使那些需政府办,又不懂程序的农民,在急需办理有关证件、手续时,有党员民事“员”代办;政府免费培训在本县工业园区务工的农民工近4000人次,并劳务输出多批民工。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定期送戏、送电影、送书、送电教光盘到农村;投入资金300多万,建立了100多个村级群众文娱活动场所;成立县乡村三级补贴的农民文艺队伍,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消除矛盾隐患,确保农村社会安定有序。保护好群众切身利益。切实安置好失地农民,对农村山林水及边界权属纠纷,妥善予以解决。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和廉政建设,严肃干部工作纪律,颁布“八项禁令”,防止侵害农民利益行为。建立社会问题预警和处理机制。连续6年坚持县级党政干部和公检法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与群众面对面,现场解决各类矛盾,对落实信访问题的各单位部门实行跟踪问效;各乡设立“维稳”信息员队伍,各村建立党员调解员队伍,对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调解并向上级党委汇报。确保执法严格、公正。定期开展打黑除恶,收缴危险品等专项斗争和法院“执行月”活动;对公、检、法部门办理的案件,由县人大、政法委组织专家抽样进行质量评估,对执法枉法现象严惩不贷,维护了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

开展解困活动,确保困难群体充分感受党的温暖。解决困难群众难题,确保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就有党的温暖。从2003年开始,我县设立了“特困党员救助基金”,对因天灾人祸致贫的党员予以救助。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生产技术扶助、再就业帮助、失学儿童助学救助、医疗保险补助等活动,全面启动农村低保,从根本上帮助困难群众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