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野战内科教学理论研究

野战内科教学理论研究

摘要现代战争作战模式和战伤特点的发展变化对野战内科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军野战内科教学目前以理论教学为主,与地方通用教材差距不大,实际培养与部队现实及战时救治存在差距,文章在总结我国普通内科和卫勤保障相关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外军医学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提出野战内科教学应增设的内容,明确贯彻终身学习和整合医学教学理念的重要性,概述多元化教育模式联合模拟训练及考评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多方面对野战内科教学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从实战出发,培养能够适应战场变化并灵活进行战伤防护救治的全面型医学人才是野战内科教学建设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野战内科;军事医学;教学

目前野战内科教学与普通内科学差别不大,难以适应实际的作战特点和模式,且未能形成体系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教学理论。与国内军事医学教育相比,近年来普通内科学和外军军事医学的教学根据研究进展和现实态势一直在不断革新,具有学习价值。从实战出发,改革野战内科学的教学内容、理念、模式及辅助手段等是野战内科学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1教学内容

现阶段我军三所军医大学中,陆军军医大学设置了系统的野战内科学课程,教学时长最长,其它军医大学各有侧重,如航空医学和航海医学等[1]。但总体上,目前野战内科学教学内容与普通内科学区别不大,特色不鲜明,与实战的需求尚有较大的差距。野战内科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野战条件下呼吸疾病、心血管病、消化疾病、血液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内科疾病的诊疗,也涉及野战药理与专用器械研究等多个领域[2]。战时环境面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现代武器导致的放射病、生物武器伤、操控现代武器的技术事故伤及现代战争心理应激等相关疾病都不容忽略[3]。随着女军人比重的增加并出现在国际救援、舰艇长航等任务岗位,妇科疾病的内科诊疗也需要得到重视[4-5]。目前全球面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突发传染病的防控敲响了警钟,部队人员高度密集,在野战条件下如何迅速有效防控传染病的蔓延,也是野战内科学应重点关注的领域。我国传统医学包括中医中药[6]和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应用便捷有效,可以作为军事训练伤的重要干预手段,相关内容有必要纳入野战内科学教学体系当中。另外,随着对军事作业相关致病因素对群体和个体造成伤病特殊性的认识及对战时流行病特点的研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疾病发生,并维护和提升军事人员军事作业能力,也应作为野战内科学教学内容的一部分[7-8]。考虑到战时救治环境的特殊性和紧迫性,野战内科卫生勤务方面的基础知识、非外科医师的战伤救治培训、战术区救护和战术后送救护与不间断治疗、自救能力等[9-10]均应纳入野战内科教学和训练体系。

2教学理念

2.1终身教育理念

就军事医学而言,未来战争各种新兴的高新武器的杀伤作用增强,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致伤因子和致伤特点[11];另一方面,随着学科发展趋势不断细化和微观化,以及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组成新的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出现新的技术,这些变化都有可能更新已有的疾病的诊治模式和研究方向。基于医学内容和结构随着学科发展的不断革新,这些都要求终身教育和学习理念的树立,外军军事医学教育也提出终身教育培训和人才的分级培养,通过毕业后教育计划、继续教育计划和各种医学培训项目,培养能够顺应时展的创新型医学人才[12]。

2.2整合医学理念

整合医学是近年来提出的与“生物-心理-社会”这种新的医学模式发展相适应的医学理念,整合医学强调从人的整体性出发,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和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正、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13]。战伤的不确定性和救治紧迫性要求将整合医学理念贯彻野战内科的教学,培养一体化、全面型医学人才。除了关注生物因素引起的各系统疾病,整合医学对由社会因素和(或)心理因素所致的心身疾病的诊治提出了更多的关注。近年来,现代作战模式和特殊军事环境下除了物理生物伤害所造成的躯体疾病,心理精神创伤和军事应激问题也逐渐凸显,对战争心理应激特点、机制及其防治的教学应成为野战内科教学的一大模块。另外,将多种教学方式融合,横向和纵向整合基础、临床和预防学科,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体系[14]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3教学体系

3.1多元化授课模式

与普通内科学的理论教学类似,国内野战内科学目前还是以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但以问题为导向、以病例为基础、基于循证医学的教学等新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势在必行。不少研究发现这些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行为主义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育,建立开放式、启发式、互动式、合作式教学环境,优化传统教学,丰富教学体系,激发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培养和锻炼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逻辑思维[15-16]。将这些新式教学模式融入到野战内科教学中,尤其是探索案例教学等以问题为牵引的实践化教学方式,打开理论教学精简化、实践教学多元化的局面,较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军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17]。同时构建线上学习平台,借鉴当前多个学院、医学中心已建立的远程学习项目[12],开展微课主导的远程教育[18],随时随地供相关人员取己所需。美军放射生物学研究所教育训练模式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形成有效的专业咨询平台,值得学习,在坚持保密规定的前提下,通过网络适当地对军内外人员有区别的开放相关资源,提高资源共享率[18-20],有效整合野战内科教学资源,缓和各地区、各军种之间教学资源建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适应军事医学人才日益发展的学习需求[21-22]。

3.2军事医学模拟训练

野战内科因其作战环境和模式的特殊性,实战场景演练必不可少,当前应用和研究较多的是以情景模拟、标准化伤员以及两者相联合的模拟教学模式。在军事医学领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现代声光电、信息等高新技术和器材设备模拟各种战场环境[23],具备训练环境逼真、成本较低、技术操作可重复和训练效果评价科学客观等优点,一直是国内外战伤救治训练的重要方法和关注热点[24]。将计算机、多媒体、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式技术用于野战内科教学,形成科学高效的战伤救治模拟训练模式,大力发展面向信息化作战、保障新型作战力量、支撑全维化作战空间的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可适应当前军队卫勤保障和战场医疗救护需求[25]。陈于全研究美军教育训练发现美军通常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将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各军兵种和各作战要素进行组网训练[26],值得借鉴。标准化伤员是经过标准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培训,能够扮演特定疾病的模拟患者,可充当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教师三种功能来辅助学员临床学习,十年前有学者已提出将标准化伤员用于医疗队训练,并提出相应标准化伤员的筛选和培训方法[27]。标准化伤员模拟训练体系能够帮助受训人员在实战环境下尽快适应战场环境、展开有效自救互救工作,提高受训人员的战伤救治技能,满足未来新形势下的实战化训练需求[28]。在实际野战内科训练中,标准化伤员与战伤情景模拟可联合应用营造真实情境,从而在有限的资源中构建更直观具体的演习训练体系。此外,建立标准化伤员库、实战案例库等多种智库作为实战演习的补充和延伸,可进一步保障军事医学教学的与时俱进。

3.3考核评价

专业的量化考评体系能够实时、准确、全面地评估教学效果,根据结果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动态评估、监管机制的建立可确保教育内容符合任务需求[39]。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军事医学考核大纲》开展卫生勤务理论、战伤救治技术、核生化防护等技能培训[30],并根据实战要求和时代需求补充和更新,建成一套完整的军事医学资质认证体系有利于高素质军医队伍的建立。野战内科学建设任重而道远。顺应时代和军事医学的发展,野战内科的教学正在探索中进步,各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仍需要深化研究。希望通过野战内科学建设,摸清野战内科特点及规律,总结野战内科学教学理论,最终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与时俱进、能打胜仗的军事医学人才提供保障。

作者:陈慧欣 王子恺 张然 彭丽华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