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园林专业

园林专业范文精选

园林专业

园林专业范文第1篇

1综合基础综合基础

包括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实验环节,用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和发展潜力。

2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是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中的实验实践环节所构成,使学生获得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绘画及表现技法、制图方法、规划设计方法、插花技法、园林植物认知方法、栽培养护技术、育种技术,具备进行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表达、城市园林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及园林植物的繁殖、栽培、养护、管理与应用的基本能力。

3职业基础

职业基础是由综合实践、社会实践、园林综合实习2(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构成,着重培养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园林行业各岗位能力的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组织大一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全国园林及相关专业的开设情况,每年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专科生招生和毕业的人数;全国园林相关就业单位的情况;园林行业不同岗位对园林人才知识结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情况。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对园林行业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社会实践:每年的寒暑假学校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低年级学生主要围绕当年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达到“未进社会门,先做社会人”的目的,促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将自己的才能服务于社会,体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高年级学生主要进行就业创业见习实习,根据专业特征、自身定位,提前进入行业,了解行业特征和需求,为将来毕业后能更快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综合实习:大三下学期进行的园林综合实习2直接安排学生进入到园林设计公司、园林工程公司、设计院、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直接接触公司的实际岗位,了解园林行业每个岗位运行的具体情况、园林行业对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具体需求,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进行很好地转换,发现自己的不足,给自己将来的职业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并在大四最后一年的在校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锻炼职业所需的各项能力。毕业设计(论文):大四下学期为毕业设计环节,时间为16周。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以在校外进行,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鼓励根据就业意向单位/实习单位的实际项目制订毕业设计题目,使研究项目与具体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设计成果能被企业直接采用。这些与职业相关的训练,促进学生对园林行业的了解,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进行角色转变,更好地融入行业。

二、四个模块应对园林行业多样化的职业能力需求

突出实践教学理念中的“综合专业知识、重视职业训练”两个理念,将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践课按照园林要素类型和课程性质归纳为绘画与制图技法模块、园林植物与生态模块、园林规划与设计模块、园林工程与管理模块4个模块,以模块为单位,系统研究这些课程实践大纲的内容、训练方式以及前后的衔接,做到必须训练的内容不重复、不遗漏。除了课程包含的课内实验实践训练外,还安排综合实习环节融合模块内所有课程实践的核心内容集中进行训练,促进学生综合理解相关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1绘画与制图技法模块

绘画与制图技法模块包括园林美术(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形态构成、表现技法等)、方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制作等课程的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掌握绘画技法、风景园林表现技法及电脑制图方法,具备手绘和电脑制图能力,能将设计思想和设计思路通过图纸完美地表达出来。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美术实习和园林综合实习3也对此模块内容进行重点训练,主要包括园林景观写生、手绘制图和电脑辅助制图等内容。

2园林植物与生态模块

园林植物与生态模块包括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草坪与地被、园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苗圃与树木养护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盆景学等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园林植物的认知方法、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栽培养护技术和育种技术等方面知识,具备园林植物的繁殖、栽培、养护、管理、造型与应用的基本能力。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综合实习1和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实习重点训练此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园林植物认知、园林植物生态习性、园林植物应用、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等方面内容。

3园林规划与设计模块

园林规划与设计模块包括园林设计初步、园林植物造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园林建筑设计、生态景观设计、图案设计、室内绿化装饰、遥感与GIS概论、园林史等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室内绿化设计的方法,能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综合实习3重点训练此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典型园林案例实测、园林综合设计等内容。

4园林工程与管理模块

园林工程与管理模块包括园林工程测量、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预算与决算、园林施工图设计与制图、园林工程管理等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园林工程的测量、设计与施工、预算与决算及管理的方法,能从事园林工程制图、预算、施工、管理等工作。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综合实习2重点训练此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园林工程材料认知、园林工程设计、制图、预算、园林工程施工及管理等内容。

三、结语

园林专业范文第2篇

1园林专业教学现状

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同类院校相比较来看,还有诸多的不足,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1.1教学内容狭窄塔里木大学的前身是塔里木农垦大学,是典型的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课程侧重于农业类课程。目前园林景观设计学科已经成为和城市规划、建筑学并称为“设计类三姊妹”的学科之一,它也兼具文、理、工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特点,无论是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已不是过去园林绿化的范畴。而现今的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课程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设计景观类的课程开设严重不足,多数课程甚至仍以植物设计和应用为主,各门课程的重叠内容较多。

1.2理论教学比重偏大课堂理论教学比重很大,实践课课时相对很少,实践课中又要安排许多不同实践内容,且时间安排上很分散,不能形成很好的整体连续性效果。从而使实践教学支离破碎,很难系统完成一项内容。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较差,遇到实际的项目眼高手低。专业设计和工程实践课时明显不足,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不足[3]。

1.3师生外地实习机会少,时间短促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学好这门学科,更要创造出好的作品,就要多实习、多参观和多参与项目。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大三年级仅有一次去库尔勒或乌鲁木齐的机会,为期10d,由于地处偏远,往返就需耗费一半的时间,因此时间仓促,实习效果不理想。况且,实习安排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使本来就有限的专业课教学时间变得更加紧张。

1.4教学手段单一,亟待丰富目前,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教育的课程大多仍沿用以教室为基地,教师、课本、黑板为中心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如此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上传递的信息较少且不形象、不生动,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知和理解单薄,理解起来较困难,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专业的兴趣降低,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4]。这种单向封闭的知识传播手段和教与学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1.5教师交流机会少,学术氛围不浓塔里木大学地理偏僻,与外界接触少,校际间的交流不多,国际间交流的机会更少,年轻教师公派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很少,更无国际交流的机会,而且塔里木大学的园林专业在国内、国际上没有影响力,缺少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和相应的学术氛围,致使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和跟踪国内和国际的学术动态,导致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

2园林专业改革思路

自2000年以来,国家和社会对园林设计和施工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国内近百所院校先后开设了相关专业,主要以建筑院校、农林院校和环艺院校为主,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历经了十年的发展,已有较好的教学条件,专业教师也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水平和经验日益丰富,在实践教学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面对园林学科发展的新形势,在学科内容设置、课程实习安排等方面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影响着园林专业的发展,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革新。

2.1调整教学内容,引入相关学科目前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的教学内容相对狭窄,一些与园林不相关的课程还占有一定的比重,专业课程的设置多以传统园林学为重点,主要有园林花卉、园林树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园林艺术、园林建筑、城市绿地规划等课程。这些课程要作为主干课程,是学科的基础,必须学习和掌握,但缺乏应有的开放性,若仅仅在园林的范围来研究园林的问题,势必容易造成知识面狭窄、设计观念和手法的落后局面,难以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变化。必须引入场地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生态和建筑学等相关的课程。这样才能在新的高度理解园林、设计园林。使城市与园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作品和更优美的生活环境。

2.2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增加实践课程的学时,集中一定的时间,由专题实习入手,比如街头绿地、小游园、广场、商业区、居住区、公园以及风景区等系统地完成一项项内容,使学生真正掌握并能独自面对此类项目。实践课程的开设应遵循先简单、后复杂;先单课程切入,后多学科联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使培养过程循序渐进,提高培养的效率和效果。通过课程的开设和相关实践技能的加强,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能力锻炼[5]。

2.3增加外地实习机会到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或园林建设较好的城市参观学习是园林专业学生必须实习的重要一环。理论知识需要实践来升华,到实际场地参观学习,可以感同身受,印象深刻,理解起来也直观。比如古典园林讲到古典园林,若不到实地去参观实习,很难感受到古典园林的意境,更体会不到古典园林的博大精深,也就不会汲取其精髓。反过来若没有古典园林的基础,现代园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作品都不会走得太远。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都分布于相对发达的地区,可根据具体实际择其重要园林而参观。现代园林也是东部地区最为发达,可退而求其次到乌鲁木齐参观。实习的时间应放在每年的暑期,并延长实习的时间。通过实测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同时使用问卷调查、行为地图等方法调查不同景观的使用情况,对所调查的景观进行分析,分析其优缺点,并给予必要的评价,目的是为今后的设计实践做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到外面最新最好的园林作品,学习、消化和吸收设计的精华,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拍照和观看。

2.4教学方法多样化规划设计课是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设计理念和方法的核心。成功的设计应符合使用功能,具有优美的流线和宜人的设施。园林专业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园林专业的教学中可采用以下3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2.4.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处理信息的集成性、交互性、多维性和可视性,能全面、生动、准确地传递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优点。采用多媒体开展形象化教学特别适合园林专业的特点,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都将大有裨益。因而多媒体教学是园林专业的最佳教学方式之一。

2.4.2案例教学即通过典型设计实例的剖析,以“解剖麻雀”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触类旁通,是设计类课程应当采用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它可以避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空谈设计理论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实例的选择应结合当前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与热点问题,避免教学内容的一成不变、陈旧过时。

2.4.3实地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到各类城市绿地中实测与调查,加强感性认识。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是园林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6]。

园林专业范文第3篇

1.1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与应用实践不甚匹配地方本科院校为推广素质教育,适应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通识教育课时增加,专业课课时减少的现象。一些公办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专业园林花卉学单理论课时就有福建农林大学该课程学时理论是50、实验20,实习7天,而其独立学院东方学院该课程的理论学时为60、实验10,实习10天。而一些高职院校如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林专业的园林花卉学理论也有70学时,实践1周。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该门课程的学时数仅为48,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内容繁多的综合性课程,且随着区域花卉产业的发展,内容更新快,面临这样一种“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急需调整教学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园林花卉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园林花卉材料,满足于植物造景及景观设计的需要。目前,北航北海学院园林花卉学选用的是北林刘燕主编的经典教材《园林花卉学》,主要由总论和各论组成,总论部分包括绪论、园林花卉分类、生态因子、栽培设施、园林花卉繁殖、园林花卉花期调控6部分,学时数为12,要求学生掌握园林花卉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各论部分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岩生花卉、室内花卉、兰科花卉、仙人掌和多浆植物、食虫和蕨类植物9部分,学时数为36,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常见园林花卉种类500种以上,并掌握其观赏特性、生态习性和园林用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园林花卉学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是要求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足够的园林花卉材料,花卉理论知识只需掌握了解。因此需调整总论和各论部分的学时数,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识别更多的园林花卉种类并能应用。

1.2课堂教学形式需调整完善目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广泛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图片资料通过动态演示,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但是同时因为其信息量大,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忙于笔记,无暇思考,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学生极易感到疲劳而失去兴趣。因此,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与直观等优势的同时还需要探索结合其他教学形式去弥补多媒体的弊端,来提高教学效果。

1.3实践教学严重不足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识别园林花卉种类,掌握其观赏特点和园林用途,这些教学内容都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通过现场教学实践,学生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加直观地掌握园林花卉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般本科院校园林花卉学基本都会保证有一周甚至更多的实践时间,而北海学院却在2010届制定的园林专业培养计划中园林花卉学只有理论48学时,缺乏实践教学对实现教学目标极其不利。

2林专业园林花卉学教学改革探讨

2.1改革教学内容,调整总论和各论的比例遵循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园林花卉种类,更有效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总论和各论部分的课时数进行相应调整,总论部分由原来的12学时,压缩到8学时,其中,绪论2学时,园林花卉分类2学时,生态因子1学时,园林花卉繁殖2学时,园林花卉花期调控1学时,栽培设施学生自学;各论部分由原来的36增加到40课时,其中,一二年生花卉6课时,宿根花卉6课时,球根花卉6学时,水生花卉4学时,岩生花卉2学时,室内花卉8学时,兰科花卉4学时,仙人掌和多浆4学时,食虫和蕨类4学时。通过调整,让学生在了解、掌握园林花卉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掌握园林花卉种类。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增减,穿插新技术、新知识及新成果让学生接触到较为前沿的知识和设计方法,增长学识。结合地方特色,在各论的教学内容中,还会增加园林花卉应用形式的介绍,如近年出现的新的花卉品种和种类,新的节日用花等,应用于垂直绿化、花艺造型设计中焦点花等应用形式,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花卉的用途,以便与后续课程如《园林植物造景》和《插花艺术》等的衔接。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好地连贯性印象,更牢固地掌握并应用知识。

2.2教学方法多元化

2.2.1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辅相成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主要的教学模式,在园林花卉学的教学中用于向学生展示花卉图片,花卉的识别特征、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上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仍是主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理解教师语言和网络多媒体直观图像及文字的互补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园林花卉的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可以播放一些园林花卉相关知识光盘,如荷兰花卉产业、荷兰球根花卉,使学生了解荷兰的花卉生产产业概况及球根花卉的生长周期。但也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设施,也有其弊端,如信息量过大,速度过快,造成学生无暇思考,消化不了易形成思维惰性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保留传统的板书形式去完善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板书内容主要体现了章节的整体思路和基本框架,另一方面也可缓解多媒体的节奏,这样一来,学生既可对课程重点内容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有时间思考和消化,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2.2启发式教学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气氛动起来,利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启发式提问→讨论式答疑→悟道→理论理解及传授时序上的调整(先案例后理论)从而达到“易学、爱学、会学”,进而能够“自我理论创新”。如在讲授菊花时,提出“中国十大名花是什么?其中草本花卉有哪几种?”,“陶渊明关于菊花的诗词有哪些?”等问题,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老师点评后补充完善,扩展菊花花文化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又能通过回顾思考对园林树木的相关知识得到巩固。如此一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其联系和归纳的能力,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3开辟第二课堂,导入娱乐式教学毕竟课程课时有限,学生要在有限的课程学习时间内掌握几百种花卉及其应用并非易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作为媒介,每个班级建立自己的Q群空间、微信等互动方式,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所见到的相关花卉图片、知识,同学间一起分享学习经验,建立自己或群体的图片信息库,形成教学资源库。通过这种在玩乐中学习,更易让学生通过展示自我而获得成就感,也会更热衷于学习。通过第二课堂的方式把课程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3校内外结合,增加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专门人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实践教学具有非常强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现场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花卉材料可看、可闻、可摸。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花卉材料繁殖,不仅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调整园林专业培养方案,增加园林花卉学的实践课时16学时。通过积极拓建园林花卉校内实习基地,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与园林花圃生产基地合作等、做到“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良好的保障。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把校外实践环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作业形式(不占实践课时),组织学生课余时间以小组形式去调查花卉市场,完成调查报告并作出PPT展示,教师进行评阅并反馈给学生;另一部分为园林花卉繁殖实训4学时和组织学生进行当地花卉生产基地实习、不同公园及城市广场花境配置12学时。

2.4完善评价体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结合考试和课程学习多元评价,满足学生发展自我、挑战自我的需要,最大限度发挥评价的正能量。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都是期末考试来定论,传统的园林花卉学考核方式为平时20%+期末考试80%,书面考试往往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与能力,反而导致学生在期末的时候埋头于背书应付考试的悲剧。因此,为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目标,注重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善原有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为:平时20%+作业30%+期末考试50%。在考核内容上,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侧重与考核学生对综合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如对某节日、花坛、花镜等花卉应用的实例设计及布置上,真正体现学生学以致用,达到教学目标及社会需求。

3小结

园林专业范文第4篇

1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就业岗位的分析,园林专业需对接园林企业,培养具备园林工程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适应各类园林绿地设计、施工、预决算以及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应用以及管理等现代园林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六会”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六会,即会说:清楚表达、有效沟通;会画:方案设计、图纸表现;会算:预算决算、成本控制;会做:图纸放样、园林施工;会养:植物栽培、养护修整;会管:工程管理、项目监理。

2确定“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根据调研结果,基于当前高职园林的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确定了“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认知阶段”,安排在第一学年。此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园林基本理论的培养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同时,聘请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企业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来学院,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专业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第二阶段为“项目实训阶段”,安排在第二学年。此阶段主要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各单项项目的实践技能操作训练,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掌握。第三阶段为“专业综合实训阶段”,安排在第五学期。由教研室牵头,所有专业课老师参加,学生在模拟真实工作的情境中进行实训,实训包括方案设计、预决算、招投标、模型制作、放样和工程施工等阶段。学生通过综合实训,可以接触到实际的工作情境,了解实际工作过程。第四阶段为“企业顶岗实训”阶段,时间为半年。此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选择相应的企业(包括“校企共建”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实训。在这一阶段主要强化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学院亦注意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双优型人才。同时积极寻求与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力求“校内园林生产演练,校外预就业顶岗实习”,做到真正的工学结合培养专业人才。2005年,学院与宁波海通公司合作开办“海通班”,并派遣专业老师到企业为一线工人授课,开始了“校企合作”的探索;2009年与森禾公司合作,开设“森禾班”,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6月,与浙江百花园林集团公司合作,开设“百花园林班”,以订单形式培养学生。该班招收了30余名园林专业在校生,接受企业培训,毕业后则将被择优录取到“百花园林公司”。目前,学院已与14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有力地促进及支持了人才培养。

3以“能力”为主线整合课程,搭建课程框架

根据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学习CBE理论(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和DACUM方法(课程开发方法),专业课程体系废弃老三段(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做法,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1]。根据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归纳为三条“能力”主线:(1)园林绿地的设计能力。包括园林美术、园林制图、设计初步、园林硬质景观设计、绿地系统规划、植物造景和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包含的技术与技能。(2)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包括园林制图、园林硬质景观设计与施工、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预决算与招投标、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课程包含的技术与技能。(3)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能力。包括园林植物学基础、园林植物识别、草坪与地被植物、植物病虫害防治和植物栽培养护等课程包含的技术与技能。由这三条“能力”主线,以及涉及的“知识”与“素质”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包,整合课程,压缩课时,编制教学计划及相应的教学文件[2]。

4实行“五化”教学模式

4.1教学内容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4.2教学方法工作化教学方法要尽量体现真实的工作场景。在教学实践中尽量少用讲授法,多使用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特别是要采用“做中学”的方法,倡导参与性、自主性、探究式及合作式学习。

4.3学生学习主体化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教学目标即内容要尽可能细化、具体化、可行化,使学生有兴趣也有能力作为主体去实现。

4.4教师指导精细化减少理论授课时间,增加实践课比例,同时增加教师“一对一”指导的时间与数量,并对此进行量化考核。

园林专业范文第5篇

1.1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单一

园林花卉学在教学的这些年,以及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很多的教师也有了自己的教学经验,虽然能够和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但是始终无法有新的突破,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方法大家都在用,几乎大同小异。长期如此,课堂气氛比较低落,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手段的突破目前还仅仅局限于多媒体,而多媒体的滥用只会导致学生应顾不暇,无法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吸收,这样不是一项好的教学方式。机械式的教学会滋生学生的惰性,无法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所以这方面的能力得不到锻炼。

1.2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花卉已是人类经济、科学文化的产物,随着科技、信息、经济的飞速发展,其所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断有新的花卉品种及种类出现,新的生产技术(水培花卉)、新的应用形式(垂直绿化)、新的食用花卉(菊花可生食也可熟食)、新的焦点用花(情人节用花,母亲节用花,春节用花及盛大节日用花等)等出现,但这些在现在所应用的花卉教材及教学大纲没能体现出来,学生很难从教材当中获取这些新的知识,这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做出重新修订和调整。且教师长时间在学校教书,也容易造成对新知识的匮乏,教师的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因此,要想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新颖的知识,必须有精通业务的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以满足新时期花卉产业的发展需要。

2园林花卉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根据目前园林花卉教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发现花卉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容小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完善也很有必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园林花卉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时还可以穿插一些时下流行的花卉养护和销售技巧方面的知识。教师也要掌握最新的花卉生产技术的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成为具备高效要求的“双师型”人才。根据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教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对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1改革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专门人才、实现基本培养规格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一是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安排1∶1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保证学生每次理论课之后至少有1次实践教学,以掌握生产技术。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花卉学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让学生在校外基地实习,能够较系统、完整掌握花卉生产技术的整个环节(生产、销售和管理)。通过实习,及时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了其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计算机不仅是工作的工具和生活的娱乐设备,更是可以作为教学的利器。多媒体教学是目前现代教学的主要手段。多媒体教学有其优势和好处,但是需要妥善的使用,像是一些图片展示可以将花卉的外形和美态进行展示,这是板书和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教师一边播放一边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很深入的去了解,多媒体教学不是单纯的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强大功能来进行教学,像是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通过各自的多媒体终端来进行交流,教师只需要点亮多媒体终端的灯既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大大缩短了交互时间,而且同时学生还能够用终端进行图片的观看,更可以利用终端来进行花卉的应用设计,这样达到了教学和应用的同时进行,是非常高效的教学方式。课件的应用应该以图片和影像为主,尽量少使用文字,这样可以解决多媒体课程大信息量而无法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的问题。

2.3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随着教学大纲来进行编排的,在教材的选择上要使用最新的部级教材。根据自己院校的培养方向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可以以教学大纲为核心,但是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上进行展开,已达到同源而不同性质的教师方针,让教学变得丰富。教程中对于最新的花卉应用没有介绍的,教师要能够进行补充,丰富课堂内容。

2.4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通过交流学习以及外聘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安排客座教授到院校进行演讲以及安排年轻的教师去参加花博会,去学习和积累经验,对当前的行业前沿进行体会和把握,这样能够提升教学内容的质量,具有时代气息。同时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让他们能够具备责任感。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