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印刷工业

印刷工业范文精选

印刷工业

印刷工业范文第1篇

包装材料异味产生成因比较复杂,具体分析如下:(1)纸张因素盒包装纸主要使用铜版纸、白卡纸和镭射转移纸作为原纸进行印刷。镭射转移纸主要由底纸、镀铝层、转移胶水、表面涂层等组成。镀铝层本身不存在异味,产生异味的主要是底纸、转移胶水和表面涂层。通过感官鉴别,纸张在加工前本身异味不大。由于一般盒包装纸印刷较为复杂,为尽快干燥油墨多需经过UV灯进行烘烤,烘烤后原纸异味明显增加。(2)油墨因素印刷品离不开油墨。油墨主要由颜料、连接料、填料、助剂组成,异味的产生主要来自连接料中的活性单体及助剂中光敏剂等成分。尤其是丝印油墨及有机溶剂易产生异味。(3)印制因素在印制过程中,对UV光能量、印刷速度控制不好,造成油墨与溶剂挥发不彻底,残留物易产生异味。(4)印刷工艺因素由于盒包装纸印刷为追求亮丽效果,多采用丝印的印刷方式。尤其是几道丝印工艺叠加经UV灯反复烘烤后材料会发生固化反应,同时产生一些新的挥发性物质,更易使印刷品产生异味。(5)储存因素烟草企业材料采购周期较短,而印刷企业一般都是按订单生产,造成材料从印刷下机到上机包装时间短,批量生产时包装纸积压在一起,异味不易散发。

2异味主要成分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性物质进行仪器鉴别,通过感官鉴别配合图谱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生异味的主要成分有以下两类:(1)第一类是自身有很强烈气味的物质,如丁二酸二甲脂、苯甲酸甲脂、戊二酸二甲脂、对甲氧基苯酚等,它们会对卷烟的香气产生不良影响,造成香气不协调,甚至造成异味。这些组分种类很多,含量也偏高。(2)第二类是二苯基甲酮等醛酮类化合物,它们本身虽然没有强烈的气味,但会与卷烟中的一些组分(如丙二醇)发生反应,生成有强烈异味的物质,从而对卷烟内在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3控制方法

印刷工业范文第2篇

印刷材料是现代印刷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高校印刷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印刷材料与适性”是印刷工程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印刷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印刷技术得到了迅猛提升,传统胶印的市场需求正逐渐下降,而环保柔性版印刷、包装印刷、数字印刷等市场正在逐步扩大。结合印刷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全球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当前教学内容主要着重于纸张和油墨的“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教学体系已存在内容较滞后、评价手段单一以及创新启发性较差等问题。着眼于未来的印刷工程高等教育,培养与时俱进的专业人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课程综合改革已迫在眉睫。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从“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出发,对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创新思维启发、考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课程改革定位和教学目标

“印刷材料与适性”是讲授纸张、塑料、油墨、印刷助剂等常用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及印刷适性等基本知识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常用印刷材料基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检测分析方法以及印刷适性的学习,学生具备分析评价印刷材料能力、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进一步加深,为进一步研发改进印刷材料奠定一定的基础。课程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

1.课堂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纸张、塑料等常见承印材料的基本结构和特性,掌握印刷纸张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以及表面特性等综合应用性能,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课程知识分析、评价印刷材料的能力。通过对油墨发展历程、主要组分以及性能的讲解,使学生熟悉印刷油墨的制备过程,掌握油墨的组成、特性以及印刷适性。通过对塑料、金属、玻璃等其他承印材料的讲解,拓展学生对印刷材料的学习范围。通过讲授印刷材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学生初步建立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实验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环节,以团队合作方式让学生掌握纸张性能检测方法,并对不同种类的纸张特性进行比较,了解纸张性能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工作总结与汇报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及优化目前,西安理工大学“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开设在第六学期,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为34学时,实验教学为6学时。多年以来,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纸张和油墨两大方面,涉及两种主要印刷材料的组成、基本物化性能以及印刷适性,而且大量课时都集中在以胶印为典型印刷工艺的纸张和油墨的学习上。课堂讲解主要强调印刷材料性能和印刷适性,缺乏对材料组成,尤其是结构的充分介绍,课堂教学内容形式较单一、学习氛围往往比较枯燥。基于以上诸多问题,学校对该课程内容的更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系统性,课程内容更新将着重突出印刷材料表观及微观结构、物理及化学性能对印刷适性的影响,对纸张、油墨、塑料等其他印刷材料模块单独形成从基础理论到应用实际的系统性教学,培养学生深层次理解课程内容的能力。二是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新颖性,随着数字印刷、环保柔性版印刷、包装印刷等印刷技术市场份额逐渐加大,课程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胶印材料,讲解领域将进一步囊括新型数字印刷材料、包装印刷材料等领域。三是加强实用性和创新性,结合课堂讲解、实验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合理鉴别、选用印刷材料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创新以及后续研发创新能力。四是突出绿色环保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绿色印刷包装材料以及印刷包装材料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印刷材料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课程体系创新,明确教学思路根据印刷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要求以及印刷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换代快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动态更新教材、教案及教学内容,以“强化基础、创新驱动、突出能力、面向市场”为基本思路,将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着力构建突出理论基础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适应新时期印刷行业发展需求。

2.课堂教学方法探索“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内容涉及纸张、油墨、塑料、橡皮布、润版液等方面,具体知识点包括植物纤维、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光学等学科领域,涉及面广泛,知识点繁多。如何充分保障课堂教学效果,是主讲教师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学校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采取一系列手段提高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强化课程教学效果。首先,从任课教师教学态度上下工夫,高度重视基于课程大纲的教学日历、课堂教案、授课PPT、板书内容精心设计以及课堂时间精确安排等基础工作;通过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引领并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其次,在授课过程中不仅注重基本知识的讲解,更要适当突出“创新发散思维”,例如,在讲解第一章纸张内容时,在讲课教材内容如纸张组成、植物纤维原料类型及结构的基础上,突破课本内容局限,适当讲解各类纸张研究发展历史、现状、植物纤维的其他最新前沿应用研究领域及发现现状和前景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创新发散思维。再次,对于重点难点内容,采取分组预习并总结汇报的学习模式,将选课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安排每个小组课后通过教材、查阅资料、调研等方式对不同的内容进行预习,课程系统讲解完成后,再要求每个小组对所负责的内容进行总结汇报,并将各小组总结内容补充完善后分发给全体学生,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解决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印刷材料的热情,近年来课堂出席率均在98%以上,上课期间学生表现积极,期末考核成绩优良比例在70%以上,学生对课程的反响和评价很高。

3.基于创新思维开发的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在工科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课堂教学重要的补充环节。“印刷材料与适性”传统实验教学主要注重于要求学生熟悉印刷材料基本性能(如纸张定量、厚度、白度、光泽度、平滑度以及油墨黏性、黏度、吸墨性等)的检测方法,实验过程相对简单,缺乏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兴趣。针对这一问题,在西安理工大学实验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下,主讲教师对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创新模式改革和实践。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本着提高学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基本想法,首先在原有实验基础上,开发了“纸张成型及印刷适性综合性实验”。学生突破传统被动式检测试样的实验模式,主动设计实验,在实验室完成从纸张成型、纸张性能到印刷适性的系统检测和分析,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进一步补充了除纸张和油墨之外的其他印刷包装材料性能分析实验,在西安理工大学实验建设项目的支持下,采购并建设了塑料类材料以及薄膜类材料物理性能、微观性能检测与分析设备,并对应开发新型印刷材料特性分析及检测实验。这一系列新的综合型实验的开发为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实验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提高了课程实验教学效果。

4.基于课程内容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申报和研究深入钻研课程重点难点内容,并以课程内容为基础,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笔者围绕印刷包装材料相关知识点,凝练研究方向,引导选课学生参与到科学项目研究实践中,并指导学生积极申报部级、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近年来,笔者指导选课学生先后获批部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2项,省级项目4项。学生通过亲自参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项目研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而且初步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参与学生均表示受益匪浅。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步形成“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掌握了可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印刷包装专业知识,而且也为其进一步攻读相关领域研究生奠定理论基础。5.考核方法系统化课程考核方法对于评价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也是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的加权值作为课程总评成绩,由于期末考试所占比重很高,容易促使某些平时并未认真听课的学生突击学习甚至作弊,导致考核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学习效果。课程改革后,基于课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课程将进一步完善考核措施,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注重课堂表现、小组协作情况、实验参与及主动性、创新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查阅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建立系统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四、结语

印刷工业范文第3篇

目前,我市新闻出版业的现状是:出版业,公开出版的出版物仅为《*日报》1家。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有《*工作》、《*政协》、《*财政研究》、《贵糖集团》、《浔江》、《桂平电力》等几家。

《*日报》发行量4.3万份,年发行收入为300万元,年广告收入为300万元,从业人员108人,其中记者50人。

印刷复制业。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印刷企业207家,其中印刷厂86家(出版物印刷企业5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16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65家),打字、复印、影印经营单位121家。复制企业为零家。2005年全市印刷企业工业总产值和经营总收入达9915.45万元,生产、经营场地达84234㎡,从业人员1907万人,创造利税达1129.45万元,人均创造利税为5923元,固定资产6123.67万元。

发行业。全市出版物发行网点170个,从业人员800多人,经营场地约10000㎡,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创造税利900多万元。其中3家新华书店6个门市部网点,从业人员280人,经营场地3500㎡,实现销售收入12747万元,创造税利540万元。全市新华书店一般图书(含音像制品)销售额仅占销售总额的30%,教材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70%。

“十五”计划期间,我市新闻出版业有长足的发展,年均增长比例达10%以上,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有一定份额。但从发达地区对比,我市新闻出版业仍在“小、少、弱”的问题:

小,就是指生产、经营场地小。全市86个印刷企业自有生产厂房面积达10亩以上的为零。80%以上的企业仍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或是租用厂房生产。印刷工业产值在100万以下的企业达70%。出版物经营场地达3000㎡以上的书城仍为零。90%以上的图书网点经营场地为100㎡以下。由于场地的小、租的制约,自然规模就小,产值和贡献也小。

少,就是数量少。就出版业来说,公开出版发行的仅是《*日报》,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也是6份。印刷业特别是专、精、特的,如铁印、布印、柔印、凹印、凸印、丝印等企业甚少,乡镇印刷厂几乎为零,我市生产企业产品的包装印刷、广告宣传品大多数为外地印刷,估计外流印刷业务5000万元以上。出版物发行网点少。乡村、大中企业、生活小区图书零售点太少。印刷产品大多数为学生作业簿,品种少。图书报刊零售品种也少。一个产业总量少就不多不强,比如一个市场产品过少就不算是繁荣的市场。我们新闻出版产业的总量太少,如同市场产品少一样也不算繁荣。

弱,就是竞争力不强。新闻出版产业既属意识形态,又是经济领域。按照中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除出版产业不搞开放型外,其他的印刷、发行(零售)业属开放型的经济产业。就我市唯一的出版物——《*日报》,目前仅是4个版面,必将难与人家的上十版甚至几十版的报纸竞争。就我们的印刷业的目前的设备技术多数只是印一般资料、表格、作业簿、低档的塑料袋和包装盒业务,高档精制的抛光打蜡多种彩色的印刷品难于承印。就报刊图书、电子出版物批零的规模小、产品少也是最大的弱点,难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据估计,我市人民群众外出购书及其他出版物达1000万元以上。

根据“十一五”规划和中央、国家院有关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的现状及问题,如何加快我市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发展呢?

(一)出版业。根据广西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报刊是广西新闻出版业新的经济增点”的要求,我市的出版业一是要充分发挥《*日报》的龙头作用,争取增加版面,扩大内容,提高两个效益,同时积极靠拢广西日报报业集团;在条件成熟下,挂靠名报名刊,增办子报子刊,提高报业的影响力。二是积极推进各社会中介组织、各人民团体创办内部资料出版物,扩大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力度,介绍我市各行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好人好事,推介我市各行业先进文化产品和信息,宣传我市各行业法律法规。

(二)出版物流通业。搞好出版物流通,是加快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要的环节。根据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一是推动国有新华书店改制重组工作,实现规模化连锁发展。力争“十一五”期末,*、桂平、平南3个城区中心均新建一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中等书城,总经营规模达1.9万平方米,总投资达4500万元,逐步形成具有区域中心的批销功能,一定档次和规模的购书中心;二是加快农村图书网点建设。以新华书店为龙头,发挥乡镇文化站和有关单位优势,采取合办、代销等形式,逐年发展乡镇和重点村网点的建设,争取“十一五”期间的头三年内实现“乡乡有书店”的目标;三是推动*市邮政物流配送中心和报刊销售网络建设。同时,积极推动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民书店发展更多的城乡出版物销售网点。

(三)印刷复制业。一是推动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市人民印刷厂要采取整体出售、合作、租赁等形式,力争早日完成改制工作。二是依法逐步压缩和控制低水平的印刷能力,提高符合行业标准的有规模、有标准的印刷和彩色印刷能力。三是积极推动印刷工业集中区建设,争取“十一五”期间在*城区形成一个占地约300亩、桂平城区约200亩、平南城区100亩的印刷工业集中区,总投资1亿元以上。力争2010年末,全市印刷业总产值超3亿元。四是大力发展符合条件的“快、精、专”的三印企业不受控制。

(四)坚持依法治业,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由行政管理手段为主向法律法规管理手段为主的转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新闻出版(版权)法律法规,促进依法治业进程。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深入发展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经营者和社会公民出版物法规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行业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实行执法责任制,提高队伍素质。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和打击非法出版物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

印刷工业范文第4篇

一、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组工大厦举行了*印协*年度理事(扩大)会议。邀请自治区科协、自治区民政厅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印协理事长古丽孜帕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张思训秘书长作了协会*年工作总结、提出了*年工作计划,并传达了中国印刷行业诚信建设峰会精神。会议向*荣获首批“全国诚信印刷企业”的单位授牌。

二、4月28日至29日,由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印刷协会共同在*计算机培训中心举办了新闻出版行业计算机排版职业技能竞赛。协会精心筹备并组织90家会员单位的150余名技术工人参加竞赛。9月11日至14日,协会派张思训秘书长带领荣获技能竞赛一等、二等和三等奖的5名选手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印刷专业“方正杯”职业技能排版大赛总决赛,我区1名选手获“优胜奖”,我们代表队获“优秀组织奖”。

三、7月11日至14日,在乌鲁木齐市对*年自治区各地州市级报纸的印刷质量进行了评比。这次报纸印刷质量评比是按照全国报协新修订的《报纸印刷质量实施细则》进行。共有47种报纸参评,评出精品级报纸5种,优质品报纸15种,良好品报纸27种。并于8月9日至11日在库尔勒市召开了自治区第22次地州市级报纸印刷质量经验交流会,向精品级和优质品报纸的承印企业颁发了奖牌。

四、组织17家会员单位参加了于6月16日至22日在乌鲁木齐举办的第十六届全国书市,并组成了第十六届全国书市*印刷展区,向全国新闻出版界同仁展示了*印刷业的新面貌。

五、8月5日至7日,在*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了*第十二届全国印刷技术设备展览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广告协会、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有关领导及*印刷界的同仁1000余人参加了展会开幕式。此次展会为*印刷界了解当前印刷技术设备的新动态提供了难得机会。

六、9月7日,协助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在乌鲁木齐市瑞豪酒店召开了“主题为:创新印刷——传统的颠覆与探索的*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暨*中国印刷企业100强颁奖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印刷行业嘉宾出席了会议。

七、9月28日至30日,应上海光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邀请,组织书刊印刷企业的34名负责人赴上海参加学习。在沪期间,参观了上海光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上海高斯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上海烟草公司印刷厂,并与上海同行进行了多次座谈和交流。

八、11月14日至19日,组织包装装潢印刷企业的19名负责人,参加在杭州举行的“*中国特印展”。并顺道参观了温州龙岗印刷工业园及在宁波举行的“中国丝网印刷展”。

九、12月18日至20日,协会副理事长张思训、郭全代表协会前往北京参加了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年工作要点

一、组织编写“*印刷发展史”,做好历史资料的收集工作。

二、组织会员单位参加全国印刷机械展览会。

三、组成*印刷代表团出国考察。

印刷工业范文第5篇

1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物多样性退化、土壤荒漠化、资源短缺、森林锐减、酸雨污染等愈来愈强烈的一系列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安全和人体健康[1],不但影响人类当前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引起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低碳经济模式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各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2]。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

发达国家曾在工业化时期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同时伴随着生活环境恶化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如发生在日本的“水俣事件”,便是因氮肥公司的生产废水直接排入水俣湾中,导致鱼体中毒,并最终导致水俣镇万人受害的惨剧。2009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更是直指低碳经济,给全世界敲响了减少碳排放的警钟。各国政府也明确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指标。

如今,中国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也同样面临着怎样避免涸泽而渔的发展模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目前正在全社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程,以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这样大规模降低CO2排放,既是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履行国际义务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历史机遇。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水平,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4]。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各类工业企业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特别是在我国大部分企业长期以来的粗放性生产经营模式还没有得到有效扭转的前提下。

2低碳经济时代的印刷业

2.1我国印刷业的发展现状

在现代社会,印刷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即GDP越高,社会对印刷品的需要求量就越大,印刷业就发展得越好。以我国印刷业的发展为例,在全国10万多家印刷企业中,涌现出来三个典型的印刷产业带,即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以江浙沪为中心的长三角和以京津冀为中心的环渤海印刷产业带,三个产业带的印刷产值占到全国印刷业总产值的78.3%[5],而这三个区域也正是中国最重要的三个经济带。事实上,现代印刷业已经成为面向全社会、面向社会全行业、面向社会各个角落、面向社会每个人的一种加工服务业,在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根本上改造、拓宽和发展了印刷技术,使印刷早已告别了“铅与火”、走过“光与电”,进入“0和1”(数字化)的变迁。印刷业的繁荣与发展,能够带动高新技术、机械制造、油墨造纸、出版文化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是城市工业的重要产业类型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伟大的跨越,也同时创造了大量的印刷需求。在此期间,我国印刷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工业体系,并且已经成为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10年,中国各类印刷企业总量达10.44万家,从业人员366.37万人,工业总产值7706.5亿元[6]。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三大印刷基地之一,印刷产业链的各个主要环节的产量如纸张、油墨、版材等均居世界前列。

2.2低碳经济时代印刷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印刷业自诞生以来就被冠以纸张高消耗者和环境污染“贡献者”的称号,很多人对印刷企业的印象还是过去人们脑海中那种满是油墨和纸张的工厂。虽然现代印刷工业已经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印刷企业在围绕印刷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是由于现代社会印刷品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休戚相关,在全社会强烈呼吁低碳经济的今天,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印刷行业对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以及包装废弃物给自然环境带来的污染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健康”、“绿色”、“环保”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7]。

在印刷产业链中,无论是印刷设备制造,还是印刷品生产中用的各种耗材,如油墨、水、干燥剂、润版液、乙醇、印版、曝光灯、显影液、定影液等均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具体说来,印刷业对环境的污染可以按照印刷品生产的加工工艺和流程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油墨。油墨是印刷工业的最大污染源。目前,大多数印刷企业使用最广泛的还是传统的溶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的主要成分有颜料、连结料、溶剂、填充剂和辅助剂,所用的主要溶剂是芳香烃类、酯类、酮类、醚类等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大都具有挥发性。油墨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挥发物,即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挥发到空气中的VOC与灰尘中细微尘埃粒子和其他物质结合,会形成灰雾,刺激人体肺部而影响健康,对动植物等各种生物健康带来负面影响[8]。2010年,全球油墨产量已达600万吨,而每年因油墨引起的全球有机挥发物污染排放量已达几十万吨[9]。

其次是润版液。在胶印中,润版液是保证印版空白部分形成亲水盐层的必要条件,目前印刷中普遍使用的是酒精润版液,异丙醇是其中的添加剂之一。异丙醇产生的醇蒸汽所散发出的不良气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许多发达国家工作场地的异丙醇阀限值仅为200~400mL/m3。此外,异丙醇还是一种光化学氧化剂,受阳光照射会形成臭氧,从而导致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会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和植物的生长,因此在印刷中应减少用量[10]。

第三是胶片和废定影液。目前,在数字印刷方兴未艾之时,大多数印刷品还主要通过有版印刷来完成。在制版领域,采用激光照排机输出胶片依然扮演重要角色,即使是采用现代CTP直接制版技术,大多数依然需要定影与显影,在此过程中,定影后的废液中会含有较多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大都未经处理即被排放出去,对环境尤其是对水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

第四是纸张等承印材料和印后加工材料。在印刷承印物中,纸张是最主要的承印材料,而工业造纸过程中不但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造成水土流失,也极大地影响气候,直接导致了CO2气体的增加。同时,在造纸过程中大量采用烧碱、有机溶剂,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液,环境污染非常严重[11]。近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塑料包装材料猛增,对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更大。随着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户对印刷品的外观、性能等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大量的印刷品需要做进一步的覆膜、上光油、烫印等处理,这些加工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另一方面这些印刷品使用后的废物也对环境造成了更大的污染。

第五是印刷加工设备。现在,很多印刷企业特别是中小印刷企业,设备的性能往往不够理想,由此造成了设备在运行中的资源消耗较大,特别是能源的消耗,而且产生了大量的噪音污染。而很多实力稍强一些的企业,出于竞争的考虑,纷纷上马一批先进的设备,但又因产能不足造成了设备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也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显然,面对全社会对健康、环保、和谐的发展理念的关注,中国印刷业在低碳经济需求时代面临的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必然会影响到印刷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印刷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印刷

所谓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指的是既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生存需求,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本质上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因此,印刷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在运营过程中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对环境的保护,不断追求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甚至避免有毒、有害材料的使用,努力做到清洁生产、绿色生产。

正是基于这一发展要求,绿色印刷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对生态环境没有污染、对人体健康没有威胁,能够实现印刷品生产节能降耗的有效印刷方式和产业行为。因此,大力推广并实施绿色印刷,既是当前印刷业推行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印刷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大力推广并实施绿色印刷也是实现印刷产业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的直接推动力。

3绿色印刷的推广与实施

绿色印刷的推广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印刷企业自身,印刷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均是受控对象,从各种耗材的生产与组织到印刷品本身的生产与组织,以及印刷品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回收和利用,包含很多的技术与管理问题。因此,推广和实施绿色印刷,一方面需要紧紧围绕绿色印刷“环境友好”与“健康有益”这两个核心内容,以印刷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为中心,系统审视产业链上的各相关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抓住重点,环环推进;另一方面需要结合中国印刷业发展实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分阶段、分领域,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直至全面实行。在此过程中,需要政府切实发挥主导作用,需要企业切实付诸实际行动,也需要包括消费者在内的社会大众进一步提高绿色、环保、健康的意识,积极营造发展绿色印刷的社会氛围,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首先,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政策导向向来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以“环境友好”与“健康有益”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印刷要想获得有效的推广与实施,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在全社会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时代,中国发展绿色印刷的大旗也已经树立起来,2010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全面启动推进绿色印刷的伟大工程,并在随后公布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绿色环保印刷体系,力争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全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与此同时,为了更有效地推动绿色印刷工程,国家以占印刷市场主流的平版胶印产品为突破口,先期制定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该标准已由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3月2日,并自2011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的,也标志着绿色印刷认证工作全面展开。这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绿色印刷的发展。同时,政府还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中国绿色印刷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得绿色印刷的推广与实施有完备的制度保障,而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一方面针对印刷行业存在的对环境危害的突出问题出台相应的法规加以限制,如对溶剂型油墨的有机挥发物VOC等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对发展绿色印刷的产业行为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12],以更好地推动绿色印刷的开展。

其次,印刷企业要发挥主角作用。在印刷产业链的诸多环节中,生产环节无疑是最重要的,正是在这一环节中实现了由各类印刷要素到最终印刷品的转变。印刷业的诸多污染源也正是由于印刷企业将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的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如油墨、润版液、定影废液等。在控制污染源、推动绿色印刷方面,印刷企业无疑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因此,印刷企业必须认清这一点,发展绿色印刷,印刷企业是主角。印刷企业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加强环保工作,包括结合国家政策和行业趋势制定合理的、长远的发展战略,在全体员工中倡导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化节能环保的宣传工作,制定节能环保改善目标,并制定明确的计划和措施,通过监督、控制等手段保证目标得到实现[13];印刷企业要从绿色印刷的要求出发,尽可能选择污染程度较小的耗材投入生产,如用水性油墨代替溶剂型油墨,并对生产中产生的废液及时进行回收和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行新技术、新工艺,如引进能够节约能耗、降低噪音、减少废品产出、减少各种辐射与蒸发、保护操作人员安全与健康的印刷设备,采用CTP直接制版技术取代传统的CTF制版技术,扩大柔性版印刷的比例,发展数字印刷技术和数字打样技术等。当然,印刷企业的绿色之路需要得到印刷产业链其他环节的支持,其他环节的发展也同样需要印刷企业的支持。

最后是社会大众要营造“舞台”氛围。当今时代,印刷品已经成为全社会每一个社会大众不可或缺的产品,采用绿色印刷方式生产出来的印刷品才是真正的绿色印刷品。发展绿色印刷关乎每一个社会大众,也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在热烈呼吁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时代,只要大家都认识到绿色印刷以及绿色印刷和我们的关系,发展绿色印刷就会化作全社会共同的意愿,这样践行绿色印刷才能成为全体印刷人的自觉行动,并直接推动绿色印刷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因此,在目前还有很多人对绿色印刷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更需要广泛利用一切媒体资源和宣传平台(如网络、电视、报刊、公共广告等),开展一系列的绿色印刷与健康、环保的宣传活动,特别是加强印刷行业内的绿色印刷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发展绿色印刷的良好氛围,共同推进绿色印刷不断深入地向前发展。只有主导、主角和舞台环境联袂发力,绿色印刷的发展大戏才能实现预期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