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管理范文精选

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管理范文第1篇

笔者认为和谐图书馆的内涵应包括注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树立服务的生命性、社会性价值,坚持人文性、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注重图书馆和谐与协调性、强调服务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服务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服务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服务与和谐社会的协调;注重服务的多样性。强调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类型多样化,满足读者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在建设图书馆和谐管理目标下,使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地调动,一切力量充分地凝聚,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知识的源泉充分涌流。

(2)高校图书馆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

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境。建设和谐图书馆既是建设和谐高校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其中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建设和谐高校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高校图书馆的不和谐因素分析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学校经费投入有着直接的联系,前些年国家建设重点是发展经济,教育投资与教育发展步伐比较缓慢。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也只是维持现状。没有太大的改观。随着国家重视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许多高校加快扩大规模的步伐,学校学生人数快速增加。而这些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却没有同步发展,经费缺乏、人员不足、资料陈旧,图书的人均数量不达标。从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不和谐。如图书馆资源的数量与学校师生人数的增加不和谐,图书品种和质量与学校的专业更新及课程设置不和谐。现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博览群书,广开思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要求显得有一定的距离。图书馆建筑面积、场所设施和一些功能设施与扩大招生后的师生们的实际要求不和谐。由于整体面积狭小,造成书库、阅览室、自习室等服务场所受限制,不能达到一个舒适的阅览空间。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与学校发展要求不和谐。当前是知识信息时代,图书馆不能只满足借还图书,应更新观念,开展创新服务意识,利用网络传递信息,为读者营造家园式的。地球村。,随心所欲获取信息。从传统服务向时效服务转变。这就给图书馆管理人提出新的挑战。要求馆员知识更新,服务更新,精神面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新时、新任务。

图书馆内部管理一般采取层级型管理。各阶层所持价值观及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容易产生偏差导致沟通障碍。一般纵向的不和谐表现在领导层与管理层不和谐、管理层与操作层不和谐两个方面。如上级部门,在管理方面缺乏人性化,缺乏交流,或掌握信息、本人及自身素质等原因不同,导致认识不统一,造成冲突。或者个性独断的个别领导在当今群众中讲究平等参与的和谐社会中也常常会与馆员发生冲突。例如,许多院校用不懂图书馆管理的人来做图书馆领导,有的甚至没有政绩或所谓。烫手山芋。式干部安排在图书馆。这样的人当然被专业的管理人员瞧不起。缺乏权威性的领导与管理层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外行式领导造成图书馆内部基础管理上下之间观念不一致,导致不和谐。而管理层与操作层的不和谐大体亦如此,一方面操作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馆员素质差,管理层若有私心,就会唯恐避之而不及,哪敢真正去管他们?另一方面,有些管理层领导过于迷信本本,机械管理,不注意方式方法,不注意沟通,加上一些制度因人而定,存在易变性和矛盾性,容易产生馆员对领导不满。

3、建立高校和谐图书馆的对策分析

3.1协调图书馆各个工作环节

从图书采购、加工编目、图书上架,到图书借还、信息开发、课题服务、学科导航,每个环节都要合理安排,环环紧扣,就像生产流水线一样。同时,还应当创新用人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工作热情,调动积极性,建立优秀读者评价体系,倡导读书风气,浓厚学习空气。这样才能保证工作效率、学习效率,做到工作和谐、馆员间和谐以及馆员与读者间的和谐。

3.2完善图书馆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图书馆必不可少的环节。图书馆管理制度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读者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工作规则,是图书馆实行科学管理的依据和准则,是工作正常有序的保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自动化不断推进,图书馆在结构、功能、服务方式、工作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放式、多媒体、多功能、主动服务等成为现代图书馆的特征,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与此相适应,高校图书馆应及时修订和制定新的管理制度,以充分发挥制度的督导功能。

3.3倡导平等友爱,讲求诚实守信,倾心构建和谐互助人际关系和谐是一种关系的融洽。

人际关系的融洽关键在于平等友爱,诚实守信,互相帮助。高校图书馆女同志多,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相对于男同志来说,没有那么豁达,相互间产生的小摩擦,日积月累,就会影响到工作。高校图书馆接触的读者,大都是年轻的大学生,他们血气方刚,性格千差万别,如果动辄以管理者待之,也必然产生矛盾。这些不是和谐图书馆的景象。避免和及时化解矛盾,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当然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以平等友爱之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诚以待人,善以待人,诚实守信,和睦相处。

3.4树立良好的而又和谐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的工作就是服务,图书馆工作的最高目标就是让读者满意,图书馆业务的根本也是围绕读者的需求和满意进行的文化活动,这些就是我们要树立的以人为中心,服务读者的理念定位。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都要以方便读者为出发点,应以千方百计地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

以读者能最大限度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为快乐,把以人为本、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变藏书为用书作为一种准则,自觉为读者服务。如果没有读者是上帝、为读者服务是天职的观念,就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工作就不会有热情,态度当然也不会好,对人对事都会产生冷眼脸相待,如此服务必然导致读者反感、不满,甚至发生矛盾和冲突。只有高水平、高效率、充满热情地为读者服务,才能实现图书馆的管理全面和谐。和谐图书馆的建设具体体现有以下几方面:

(1)馆员应主动地深入调查研究,包括读者的阅读动机、阅读习惯、常用图书类别等,找出读者的普遍性和倾向性,调整服务方式和内容。

(2)对有特殊需求的读者,可提供特色服务、专题服务,或是变一次性服务为跟踪动态服务等。

(3)读者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对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加强培养,利用网络开发图书馆信息资源,咨询服务,文献传递,数据库导航整理,尽量向读者提供整理后的有、急需、有序的信息源和各种高度浓缩的信息。

图书馆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情感管理;图书馆管理

制度管理,主要指文件化、数量化的各项制度,包括工作流程、操作规范以及流通、阅览、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等。制定这些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保障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性和内部竞争环境的公平性。

情感管理,主要指把图书馆员视做大家庭中的一员,对馆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差异化的需求给予人性的呵护和关心,提高馆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对工作团队乃至整个图书馆的认同感。

“变是惟一的不变”是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时代的特征。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大幅跃进、图书馆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日益增多、信息竞争环境错综复杂的今天,单靠管理者个人的智慧已无法保证图书馆决策的成功和管理的有效,要在信息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

塑造团队精神,我们的图书馆既需要硬性的制度管理,更需要软性的情感管理。如果说制度管理是为图书馆的日常运行提供“游戏规则”,那么情感管理则是为图书馆活力绽放提供了“催化剂”。

一、“图书馆宪法”与情感管理的“呵护”

制度管理具有权威性,一经通过和颁布,就成了对图书馆内部馆员具有硬性约束力的“图书馆宪法”,轻易不会变更;情感管理则属于软性管理,图书馆各层管理者通过对下属馆员情感变化的细微体察,对馆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差异化的发展需求给予人性化的呵护和关心,营造一个齐心协力、共求发展的和谐工作环境。

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关系应该是互相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如同图书馆管理的两只手,相辅相成。其中制度管理是前提和基础,情感管理的运用必须在制度规范的框架内,以不侵犯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前提;而制度的制定,也必须充分考虑图书馆中“人性化”的因素,应当从馆员个体权益与图书馆整体权益两者的角度来设计。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运用应该体现在不同层次上,制度管理主要用来约束和规范馆员日常的工作行为;情感管理主要用来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激发工作团队的活力,促进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情感管理应与制度轻度纠缠

情感管理不是江湖文化、哥们意气,更不是家长里短。因此,情感管理必须建立在维护制度尊严、有助于图书馆绩效提高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角度说,情感管理也需要制度化。

(一)职业是一种境界

目标是馆员个人追求的一种价值境界,它表现为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如果图书馆能够引导馆员的个人目标同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一致进行,馆员在实现自我目标的同时,也促进了图书馆整体目标的实现,这是,馆员就会产生积极的工作情绪,反之,就会带来不好的工作状态。因此,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专业、不同个人,设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同时在图书馆内部建立起结构合理的多通道职业发展体系,是馆员能够明确短期的工作目标,建立起长期的发展预期,将有利于馆员个人发展目标与图书馆发展目标的统一,更有利于激发馆员积极的工作情绪。

(二)各级管理者不要吝啬自己的耳朵

从根本上来说,工作中产生的很多情感管理问题是由于缺乏对馆员的基本尊重、对馆员的存在视而不见所引发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求,受到尊重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对于管理知识的图书馆馆员而言更是如此。建立馆员参与机制,让馆员参与管理、贡献智慧,是尊重馆员的根本体现。支持这一机制运行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上下级定期的双向沟通、与图书馆高级管理者的恳谈会、图书馆各相关部门程序化的互访、馆长信箱、馆员投诉热线、在内部刊物或板报上开辟的相关专栏与论坛等。要使这一机制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要将各种具体形式统筹安排、合理搭配,并设专人负责,以确保沟通渠道的便捷性与畅通性;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管理层要认真、谦逊地倾听,及时提供反馈。只有当馆员能够直言不讳、畅所欲言,并且确信自己的建议或意见真正会产生效果时,才会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其中。而且,图书馆可以设立专项的管理参与奖、最佳建议奖等,对图书馆发展与建设有价值的建议或意见提供一定的奖励,激励馆员参与管理与创新的行为。这些建议或意见可以涉及图书馆宏观管理方面的,也可以是具体技术工作细节的改进方法或节约办法。

(三)起到“保姆”与“情感日志”的双保险作用

情感管理要求每一个基层管理者,既能够承担好“保姆”的职能,为馆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又能够担负起“母亲”的职能,通过日常工作接触中的情感关心与关注,及时排解影响工作的不良情绪,从而使馆员能够始终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因此,情感管理实际上必须从细微入手、从日常做起。对于一些情商要求较高的岗位,如财务管理、安全检查等,应建立馆员情感管理日志,用简明的形式,记载馆员每天的情绪状态,对情绪过于兴奋或忧郁的馆员应予以特别关注,及时消除由于情绪反常给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与“非正式”沟通联姻

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之间亲密无间的融洽关系的建立,往往不是在正式的工作交往中,而是在工作时间之外的一些非正式的交往中。如果图书馆不仅仅只是为馆员提供工作联系的渠道,还能够搭建形成社会关系纽带的平台,将有助于馆员之间情感的交流、增强彼此的相互信任,反过来促进工作中的协作,起到间接提高工作绩效的作用。因此,图书馆应鼓励具有相同或相近专业背景、技术专长、兴趣爱好的馆员组织的发展。

(五)家庭不只在8小时以外

图书馆在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工作时间以外的情感影响因素。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主要局限于馆员在图书馆工作时间内的行为管理,但是这种管理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认识到馆员不仅是一个“工作人”,还是一个“社会人”,八小时之外的情感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的工作情绪与工作状态。

三、图书馆各级领导是海水也是火焰

图书馆管理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图书馆管理道德的含义,并对如何提高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提出了三点看法。

在社会实践中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需要结成一定的组织!也需要一种行为去协调和控制组织内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管理的精髓是沟通信息,处理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伦理道德是规范人的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组织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其潜在能力,我们必须研究在管理过程中与管理有关的人际关系、人的心理活动,人的行为模式等,这就是所谓的管理道德。因此,研究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是图书馆管理的内在要求。它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指导图书馆的管理实践。

1.什么是图书馆的管理道德

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是伦理道德在图书馆管理中的特定表现,是图书馆在处理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外部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是通过社会舆论、信念和传统习惯等非强制性的手段发生作用的。

我们认为,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有两层含义,一是图书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道德,即馆长、馆员和读者的管理道德。二是图书馆作为一个单位或组织的整体管理道德&这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馆长、馆员和读者的管理道德是图书馆管理道德的基础!前者对后者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因为作为管理者的馆长的道德行为的选择,以及决策中的道德取向必然会决定和影响图书馆的道德规范!影响着作为被管理者,馆员及读者#的道德行为,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馆长、馆员和读者的道德具体化为图书馆的管理道德。反过来说,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是馆长、馆员和读者管理道德的具体体现。

图书馆馆长、馆员和读者的道德素质决定着图书馆管理道德的环境,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人的管理!也就是说对读者和馆员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决不是简单地用各种规章制度、行政条例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还需要为被管理者营造有利于学习和工作的良好环境!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这种安适的环境不仅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还包括良好的道德环境。

作为管理主体的馆长、馆员,其本身的道德素质对作为被管理者的读者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大专院校的图书馆、馆员的道德素质对大学生读者来说,影响更重大、馆长、馆员的道德信条、道德风范、道德实践对学生读者来说,会产生导向作用、同化作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馆长、馆员以良好的道德风貌以身作则!对学生读者进行言传身教的教育!可以促进图书馆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化的管理中,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与伦理责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一个单位或组织的伦理道德不仅会自然地融入其管理体系之中!而且合乎伦理的管理行为也是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图书馆作为兼具学术性和服务性的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社会组织的分工来看,它不是一个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它不追求利润,但它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它必须处理好图书馆内部馆长、馆员、读者三者之间关系,必须处理好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外部关系。以此来获得必要的资金资源和外部环境,就社会责任而言!图书馆的管理道德、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对社会的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图书馆在协调相应的社会关系时,既要依靠强制的社会力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去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依靠管理伦理道德这种自觉的社会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图书馆把自己的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大大地提高馆员伦理道德素质。

伦理道德与管理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包容的,管理以一定的道德作为基础,道德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管理中蕴含着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是图书馆健康发展的推动力,图书馆的管理必须合乎伦理道德的准则"如果把图书馆的管理比作一台机器。那么,管理道德就是使机器运行的润滑油"我们知道!管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能否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道德觉悟,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只要被管理者乐于接受!管理才能行之有效。这就说明管理要以一定的道德作为基础。因此,把伦理道德和现代管理很好结合起来,才能凝聚馆员的向心力,激励馆员的工作热情。才能协调好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营造有利于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实现读者第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

2.如何提高图书馆的管理道德

为了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就必须加强图书馆的管理道德建设,提高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水平。那么,如何提高图书馆的管理道德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2.1提高馆长、馆员的道德素质

作为管理者的馆长、馆员,在道德品质以及自信心,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都对管理道德有着重要影响。反过来说!这些因素也是馆长、馆员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要改善#提高图书馆的管理道德,就必须提高馆长、馆员的自身素质,一方面!在管理岗位上的馆长、馆员有一定的职权!特别是馆长,而馆里对其职权的运用很难进行严密#有效地监督、控制。所以权力能否正确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长、馆员的良心、良知。另一方面,!图书馆管理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长、馆员个人道德修养。如果馆长的素质低下!很可能造成决策失误,或者转向腐败。为了避免职权滥用,最好的办法是提高馆长、馆员的各种素质,主要是道德方面的素质。同时,要求馆长在管理活动中尊重馆员的价值,适应和满足人性要求,其本质在于激励馆员的积极性,发挥馆员的创造性!引导馆员们去实现预定的目标。因此,我们倡导把民主#理性化思想贯穿于管理全过程,管理面前人人平等,实现以权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让馆员们体会到自己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职务行为关系,每个人都在按规则履行着自己的岗位职责,把自己看成是图书馆的主人,参与图书馆的决策、计划和管理。

2.2馆长、馆员必须以身作则

道德准则要求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图书馆里!馆长#馆员的言行起着建立某种文化基调的作用。这种文化基调同时具有示范和启蒙作用,并常常向广大读者传递和暗示某种信息。例如,馆长如不能任人为贤,而是任人唯亲,把和自己关系好的人进行嘉奖或提拔重用!则就表明拉关系、走后门这种不正之风能畅行无阻#行之有效。于是,关系文化,就可能在馆内盛行!从而使馆员把精力放在搞人际关系上,而不去脚踏实地工作!去创造业绩。如果馆长批评或惩罚不认真工作。只会拍马屁的投机分子,馆员就会明白,投机取巧不可取。还是脚踏实地去工作,去创造业绩。由此可见,馆长管理道德风范对馆内纪律和风气的重要影响。同样!馆员在对读者的管理中也要多从读者角度去思考问题!要以身作则,要求读者做到的,馆员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如果馆员在阅览室里大声说话,随意用手机打电话。这样,就会给读者这样一种印象。图书馆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神秘,与其他公共场所一样,随便唠嗑打电话。如果是这样,图书馆岂不是变成了茶馆。所以,馆长、馆员作为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只有这样,才能严肃纲纪、管理有方,反之,就会风气不正,制度形同虚设,管理混乱。

2.3增强馆长、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我们知道,各行各业不仅有自己专门的业务要求,而且也有与其职业相对应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这就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个人道德行为最常见,最重要。最具体的表现形式,所以,要提高馆长,馆员的道德修养,就必须加强对他们职业道德的教育和训练,只有进行经常性地教育和训练,才能使职业道德的规范,准则转化为馆长。馆员的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职业道德的教育和训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论是馆长还是馆员,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学习好党纪法规,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树立起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道德信念与道德良知,同时坚决抵制不良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亦应该结合自己具体的职责。义务#任务和活动方式等,分别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生观#道德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彻底改正自身不良的道德行为,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使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地提高"只要馆长。馆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水平毫无疑问地会同时提高。

加强图书馆的管理道德建设,说到底是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实践需要!管理道德有很强的实践性,一种伦理道德如果失去了它的实践性!也就失去了它的全部精神内涵"图书馆管理道德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将会极好地理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将会充分发挥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热情#周到地为读者服务,使读者在良好的环境中利用文献,从而较好地达到图书馆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图书馆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创新

创新是当今时展的趋势,现代图书馆管理体制也在创新之列,而作为图书馆的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是图书馆行业的主力军,其作用具有不可交换性,是不可替代的。只有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1创新是时展的鲜明特征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和壮大的法宝。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些精辟论断不仅阐明了创新的历史意义,也提出了创新的现实要求。创新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根据人们的认识和需要,目前已形成了多种类型,如有促成物质实物的发明或革新的实物创新与提出解决问题新对策的创新对策,有设计某种新的制度、体制、管理方式方法的制度创新与提出某种理论构想的理论创新,还有提出观察事物的新角度、新认识、新观点的认识创新等等。

2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不可避免地从根本上动摇各类组织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图书馆是知识的载体、是信息的阵地。所以,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概莫能外,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正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所在。

(1)管理创新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原动力。面对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新世纪,谁能感觉敏捷,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快速作出反应,力争处处先行一步,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2)管理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外在需要。以往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设计,常常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不犯错误为出发点,有着过多的管制和约束,这种过细过严的规则,通常会窒息那些最初很难识别的新生事物的嫩芽,致使图书馆管理僵化,抑制了首创精神。国内外管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学技术,而决定人才、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创新,所以强调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时代趋势。

(3)管理创新是深化图书馆改革的内在需求。新世纪是一个蕴育着巨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变时期。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图书馆的运行发展,图书馆要继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一套崭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以适应其发展的趋势。

3领导者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主体

管理创新总是不断以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使管理系统总体功能不断优化,保持一种最佳效果的状态。同时也创造条件引导系统环境,向有利于管理创新的方向发展。从我国图书馆目前的状况来看,管理创新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就是要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人的能力的开发、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激发上。在管理机制上,要使人们总能得到一个正确的、奋发向上的信号。(1)创新意识是领导者创新的基本素质与先决条件。创新意识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客观事物刺激下,自觉产生的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愿望和意念。领导者,即领先、引导、组织、协调者。创新意识之所以成为其重要的基本素质,是由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科学技术快速突破的背景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领导者的根本职能和职责决定的。这一背景要求图书馆领导者必须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不仅要适应变化的对象和内容,而且要适应变化的力度和节奏,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变化的动向,善于果断地捕捉变化的契机,善于促进本馆工作的变革与更新。这也正是图书馆领导者与一般员工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2)讲学习是领导者创新的内在动力与关键环节。图书馆领导者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与渊博的知识,这不仅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领导工作的客观要求。作为创新主体的领导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自己个人的形象、个人创造力的发挥,也直接关系到单位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领导者不仅要大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还应该提高创新思维和理论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大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潜下心来致力于构建符合创新要求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伴随着大胆地实践和探索,使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相统一。

(3)良好的环境是领导者创新的外在动力与根本保证。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可以使身处其间的人们在集体内一道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使命和目标。因此,一个健全的创新环境成为了管理创新能否有效、健康开展的根本保证。如同阳光、空气和水份之于植物生长一样,管理创新也需要有适宜的环境和营养,需要有激发人们突破陈规陋习、大胆创新的原动力。切忌对领导者的管理创新一旦出现失误或问题,就采取横加指责的态度。适当的政策扶持、激励、引导和保护是管理创新的催化剂,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同时,还必须在馆内外营造一种健康有序、宽松和谐、鼓励创新、支持探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

(4)创新机制是培养领导者创新的催化剂。邓小平曾鼓励闯的精神、冒的精神。图书馆创新要有人才。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险,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目前,我国图书馆界的论资排辈现象仍相当普遍,压制了大批年轻的创新骨干人才的脱颖而出。这就需要图书馆本着珍惜人才、人才为本的原则,选好、培养好、用好、关心好杰出青年人才的成长,在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上向创新人才倾斜,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

4图书馆管理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实事求是,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图书馆管理要想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创造,全部工作过程中,就要尊重客观事实,从客观实际出发。既不能只强调创新,而不尊重客观实际或背离客观事实;也不能认为维持现状实事求是就不能创新,或认为,创新是为了出风头,摆花架子。这就应该根据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外单位的好经验与本馆实际相结合的最佳工作结合点,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在“上情”与“下情”,市场经济“行情”的最佳结合点上,创造性地形成适宜本馆具体情况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才是科学求实的态度。

(2)走群众路线,实行开放式管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应讲科学、顺民心、重民意,应本着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负责的精神来作规划,图发展。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因为群众的实践、智慧和经验,是图书馆领导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

图书馆管理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图书馆管理道德的特征,即价值导向性、自律性、责任性、协调性和人本性。

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有着二重性,其一: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范畴,有着丰富的内涵,调整和制约着馆员与读者的行为;其二:作为一种社会伦理意识,在图书馆的管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两点在另二篇论文中已经论述,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就图书馆管理道德的特征,谈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1管理道德的价值导向性

伦理道德作为协调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价值体系,给人们提供善与恶的价值尺度,制约着人们的意识行为,从而使人们的行为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管理道德作为伦理道德的一种,在社会各部门的管理过程中,通过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的管理道德同样要求以价值观来引导图书馆员,影响馆员的思想和行为,要求馆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实现自身价值,改进和创新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馆员要热情为读者服务,仔细解答读者的各种询问,满足读者的各种要求,使馆员的管理服务得到读者的认可,也就实现了馆员的服务价值。我们认为,价值观的导向性可分为两层含义:

(1)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观念,创新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服务价值。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图书馆本来是一切读者的图书馆,为了达到更好的利用效果才出现了图书馆馆员这一社会职业。所以,读者既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应该说,真正领导我们的是读者。因此,在图书馆工作中,图书馆馆员应该避免其身份上的“施舍”架式,语言上的“质询”口吻,服务上的“轻蔑”态度,立场上的“恩赐”观点。从馆长到馆员,从藏书工作到读者工作应该真正表现出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关注读者需求,尊重读者文献利用规律。管理道德价值的导向性要求馆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把日常繁琐的服务手续进行简化,代之以简单可行的方式进行管理,达到管理目标的服务价值。例如:我馆五楼阅览室,原来对每一位进入的读者要换牌押证,离开时交牌取证。这一管理方式既繁琐,又浪费时间,特别是晚上闭馆时排起了长队。我馆改变了这一做法,规定进门时看一下证即可,出门时不用掏证,省时、省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读者一致好评。

(2)运用舆论机制,以价值观为导向,引导

馆员按照管理目标,向良好的业绩方向努力、发展,创造新的业绩,在工作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例如:我馆规定开架阅览室架位上的书错架率不超过6%,但在管理道德价值观引导下,馆员们都认真自觉地顺架、上书,使错架率保持2%以下,做好了工作,创造了优秀业绩。管理道德的价值导向作用不是用行政手段强制执行的,而是靠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持,通过内心信念的转变而调整的。我们要加强宣传引导,同时借助社会舆论的作用,在读者和馆员中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让社会良好的道德习惯来制约每一位图书馆员的职业行为,在服务管理中实现了自我价值。

2管理道德的自律性

在现代社会的图书馆(特别是大专院校的图书馆)里,馆员的文化层次较高,很多馆员具备多种技能。这样,馆员的自我管理在管理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管理道德中的自律性就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理道德的自律性在于要求馆员以道德的自觉性来约束自己、管理自己、监督自己。其途径是通过自己内心的信念、社会舆论的导向、传统习惯等鞭笞假、恶、丑,崇尚真、善、美,使馆员有一个明确的理性判断,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而达到自我控制的理性目标。例如:在工作中,馆员主动发挥自己的多种技能,去改进和创造新的服务环境,加速图书馆的数字化、自动化建设。而不是利用馆里的设备、器材为自己服务,谋取私利。又如,工作繁重忙杂时,不叫苦,不喊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碰到不讲理的读者无理指责时,不发火,不骂人,耐心劝导,以理服人。这些,都是管理道德的自律性在起着重要作用。

管理道德的自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员的职业情感。一名图书馆馆员对自己的职业是热爱和喜欢,还是冷淡和厌恶;是荣耀和高兴,还是羞愧和苦恼,直接决定着他在图书馆工作中采取何种行为方式。图书馆应尽力培养图书馆员的职业情感,增强其乐业、敬业、勤业、创业意识,使之忠诚、热爱图书馆事业,刻苦钻研,熟练掌握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具有为图书馆事业献身的精神,在管理服务中实现职业自律。

3管理道德的责任性

管理道德的责任性就是明确要求把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责任,只要你遵守了道德规范,就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责任性有时还要在经济利益上做出一定的牺牲。当然,它并不排斥在履行道德规范责任时,所获得的正当的经济利益。它也鼓励从事既有较高社会道德价值,又能获取较高经济利益的管理活动。图书馆的管理活动和社会其他管理活动一样,经常因遵守了道德规范,而必须以付出经济利益作为代价。虽然付出了这种代价,但尽到了管理道德的责任,从而在良心上得到宽慰。例如:我馆的电子阅览室,读者上网是要收费的,它是我馆职工奖金的重要经济来源。电子阅览室是供教师、学生学习而设置的,其主要用户是学生。但有些学生不自觉,一上网就长时间玩游戏。如果单从经济收益来看对图书馆有利,但是,我们的馆员从管理道德的责任出发,一旦发现,就马上制止,如果重犯,就取消其上网资格,宁可少收上网费,也不能任其继续下去。因为我们知道,放任不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也违背了管理道德的良心、责任,这就是管理道德的责任约束着馆员的管理行为。

4管理道德的协调性

图书馆的管理道德能够协调馆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协调与社会各种组织的关系。在良好的管理道德的协调下,图书馆就能够建立起互助合作、积极进取、稳定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使馆内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管理道德协调着馆长、馆员、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同事们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使馆员与读者平等相处,馆员热情地为读者服务,读者也能虚心地接受馆员的监督、指导。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管理道德是与社会伦理道德相一致的,图书馆管理道德认为“真”、“善”、“美”的行为,也一定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真”、“善”、“美”的要求。图书馆的这种“真”、“善”、“美”的行为作为社会伦理道德的内在要求,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外在作用,它能够协调与社会多种组织的关系。这种“真”、“善”、“美”的行为越多,其发挥的协调作用就越大。因此,图书馆管理道德能够协调与社会的多种组织关系,促进图书馆与社会共同发展、进步,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管理道德的人本性

图书馆管理道德的人本性,作为一种新的管理道德观念,是指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把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综合考虑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态等情况,全面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文化建设,科学地安排馆员的工作,目的是充分开发其自身的潜能,给其创造发挥其特长的机会。不仅如此,还要经常关心馆员的工作情绪和心态,减少他们的精神压力,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营造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和谐安定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进而促进图书馆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管理道德的内在要求使图书馆在制定工作条例和行为规范时,必须表现出人性化倾向。在执行这些条例和规范时,也要受到人性化的制约。馆员和读者作为自然人,有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图书馆是由馆员来管理的,其管理目标是靠馆员来完成的,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因此,图书馆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条例时,首先要了解馆员的需求欲望和困难,因而制定出来的条例和制度不仅是技术性的,而且也带有人文性和伦理性。领导尊重、理解和支持馆员的工作,在人性感情上给予必要的投资。如:我馆把每一位馆员的生日统计上来,给每一位馆员过生日;考虑到值夜班人员的安全和乘车难等困难,晚上专门发一班车,把每一位馆员送到家门口。这种做法温暖了职工的心,使馆员们在其他方面能够体谅馆里的困难,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图书馆管理道德的这些特性,调整和制约着馆员的管理工作,调整和制约着馆员与读者的关系。从而促进着图书馆的改革与创新,促进着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当然,图书馆管理道德的特征不只是这五点,本文只想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所述的这几点也不一定确切,望图书馆的同仁们各抒己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