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供电企业主动性安全管理设计探讨

供电企业主动性安全管理设计探讨

1概述

一般性的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总是存在一些被动性,主动性的安全管理才是积极的企业安全文化,而且主动性的安全管理能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积极提升,对促进全员安全管理具有推动作用。

2一般供电企业所处安全管理的阶段

目前,一般的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依靠安全奖惩、现场安全督查、被动性地组织上级要求的安全活动,主要依赖安全奖惩来纠正安全行为。一线生产员工主要靠对安全问题的惩罚的恐惧心理来纠正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建立正确的危机意识。一线生产人员是安全管理的关键,但被动性促使一线生产人员并没有主动参与企业全员管理的意识。只要在生产行为中不发生事故,就可以不被处罚,从而使一线生产人员对自身安全、设备安全、电网安全、企业安全文化总是处于一种被动之中。当然执行力好的企业和组织在被动性的安全管理中会取得一些收获,但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主动管理意识会随之淡薄,一线生产员工的安全管理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不能促进全员安全管理的积极企业文化。

3现阶段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分析

一般供电企业对于安全的系统性认识不足,对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过于依赖,在上级的安全压力之下,不敢有所创新和突破。虽然安全形势在执行中有所变化,但由于没有发挥出一线生产员工对于安全的积极性和潜能,导致安全监督部门在考核压力下承担了过多的安全管理任务,导致安全绩效水平由于安全管理工作繁杂和工作质量不高而得不到提升。在安全管理上不能系统化看问题,主要是由于对安全与员工的关系、各项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安全监督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等安全管理的要点之间不能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思考。考虑到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最终还是要发挥全员主动性地参与安全管理才能实现安全绩效水平的提高。

4主动性的安全活动

杜邦安全文化被强调是安全管理进化的结果,作为供电企业是否必须完成这样的进化过程才能实现全面安全应该是否定的,应该逐步应用杜邦安全文化的最高阶段推动安全管理。杜邦最高阶段的安全管理就是全员参与安全管理,虽然作为供电企业要做许多细致与艰苦的工作,但对未来的安全绩效水平的提高是积极的。供电企业应在一线生产人员生产行为中分析安全基础,安全管理应该更加规范化和流程化,对于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应该进一步加强。逐步摆脱以安全奖惩纠正安全行为的传统方法,促使一线生产人员进行自我安全管理。

5主动性安全管理设计

5.1安全日活动

安全日活动作为一种传统的班组活动,目前大部分班组流于形式,其实班组安全日活动是一种积极的班组自我安全管理的主动性活动。安全监督部门一般只检查安全日活动记录,却不管班组的安全日活动是否正确开展。有些班组安全日活动只是学习一下上级安全文件作为记录,学习上级要求学习的安全事故作为活动内容。很少有班组对班组内部自身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反思和讨论,许多一线生产人员甚至对安全日活动存在抵触情绪。主要原因是安全日活动长期形式化,员工参与热情不高。这需要班组长在定期的安全日活动之前认真做好准备,当作班组一项重要的工作议程开展活动,并且要想方设法提高每一个班组成员的参与热情,组织班员积极讨论和分析班组内部的安全问题,积极为班组自身安全管理出谋划策。

5.2安全事故分析会

安全事故分析会主要以引发各责任单位的安全管理自我反思为主要目的。但往往事故分析会各责任单位因为害怕受到严重的处罚而相互推卸责任,一般由主管领导确定最终的事故主要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单位。而且一些事故分析会常因为技术性问题而导致事故的根源不能得到彻底的分析。供电企业由于涉及专业多,合理的事故分析会应该由各相关单位和技术专家同时参加,各相关责任单位应分析自己管辖业务领域的事故原因和责任,技术专家应作为仲裁者确定责任单位分析的原因和责任是否正确与到位,避免责任单位隐瞒自身问题,起到监督作用,避免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安全管理部门则要监督安全事故分析会的所有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必要时采取考核手段加以落实。

5.3主动性的现场安全流程

目前供电企业普遍采用现场作业指导书、操作票等规范现场流程,主要问题在检修作业中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一般一次编制完成,在与现场作业和实际工作不符时,并没有及时进行修编和完善。这也是现场作业指导书在现场流于形式不受一线生产人员重视的一个原因。另一个造成作业指导书使用不当的原因是因为一些生产人员认为有足够的经验胜任工作,而不愿使用作业指导书,使得作业指导书使用形式化。现场的安全主要依据流程的规范与执行来保证作业安全,所以现场作业指导书必须依据现场实际和安全需求及时进行修编和完善,并履行严格的相关审核手续。从作业前、作业现场到作业结束要始终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的流程,培养一线生产人员的执行意识,促使现场作业规范化。

5.4现场安全检查

目前供电企业的现场安全检查或是安全稽查主要以判断现场在工作票手续履行、安全措施布置、作业行为等是否规范开展,对不符合安全规程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以期达到纠正作业行为的目的。这样做会耗费大量的安全管理人力开展安全检查,而且不能做到全面覆盖。有时会使一线生产人员与安全检查人员之间因为经济处罚产生对立情绪。现场安全检查应采取现场安全观察和分析为主要目的,弱化经济处罚。安全检查人员应对一个或多个作业现场按照安全要求进行整个时段的安全观察,并对不安全的行为进行记录,然后在安全管理部门内部对不安全行为进行讨论和分析,找出不安全行为的根源,并做出如何控制安全关键环节的意见。把讨论的结果反馈给作业单位或者修订作业指导书、修订相关现场要求,完善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必要时采取考核手段,以形成良性循环不断纠正现场作业行为,一线生产人员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安全观察行为”。

5.5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计划,实际是养成员工关注安全的意识,并影响安全思考方式和主动安全意识为目的。目前的安全培训以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工作规程为主,以宣贯给职工为目的。其实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工作工程可以通过自学与考试实现更为简单和可靠,一线生产人员也愿意接受这种方式。安全培训可以选择典型的事故案例和防止事故发生的成功案例为最佳的培训课程,这样可以刺激接受培训人员心理上的安全意识,从正面和反面同时对一线生产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这样在进入现场作业时会用培养出的负面安全意识和正面安全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作业行为。

5.6班组成员的敏感性培养

班组作为一个团队,主动的安全协作意识一方面会形成班组自身的安全文化,另一方面会加强班组的团结,共同实现班组的安全目标。班组长要避免逼迫式安全改进所造成的抵触情绪,因为逼迫式的安全改进往往概念大、内容宽泛,不能保证涉及到每个细节,所以以班组自主式的团队安全协作要发挥每个班员的安全思维,以民主的方式进行班组内部的安全全部流程的设计。班组长作为关键性的人物要以实现班组整体作业安全为目标,组织班员讨论每个作业过程中的小细节可能造成的安全风险和事故。敏感性训练可以应用于安全日活动和现场作业中,进行坦率、公正的个人安全评价和对他人的安全评价,相互讨论,充分利用在生产活动中对具体生产工作的洞察力,培养一线生产人员重视细节习惯。通过细节的完善进一步强化班组在现场作业中的敏感性,从而杜绝一些安全行为上的漏洞。

6结语

主动性的安全管理从管理的角度上是积极和正面的,更加重视对于安全事件的管理,而不仅是对于人员的经济处罚,只有全员参与安全管理,供电企业的安全绩效才有可能达到最好水平,并且可以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来自传统方式的阻碍,但只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考虑,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就会推动安全绩效水平的提升。

作者:惠欣 单位:国网石嘴山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