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南江民问古歌舞独特艺术

南江民问古歌舞独特艺术

一、古朴艺术源于生活,同时又反映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同时又反映生活,古代艺术也是如此,这是一条简单而又朴素、人人皆瞳的道理。优美的艺术作品常常被人们誉为生活的镜子,是因为它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生产劳动是人们改造自然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南江流域民间古歌舞中,有很多节目由唱词到动作,均直接地反映出人民的劳动生活。如“禾楼舞”的唱词及舞姿艺术,该舞出现于2300多年前,南江流域因连年受灾,可这年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收割稻谷的有一天傍晚,月色迷人,一群男女老少聚首刚收割稻谷的稻田谈天说地,喜庆之余在稻草成堆的地方各人手执禾穗,翩翩起舞,并边舞边唱:“登上楼台跳禾楼,风调雨顺庆丰收;摇扇欣歌太平世,众执穗铃咏丰收”。他(她)们跳舞时的人员排列、动作也显得特别,没有优美的标准舞姿,只是简单、原始古朴的水稻耕作、收割与打禾等喜悦动作。接下来,该舞蹈得到众人认同,逐渐改良,并加配服饰,最终定格为:身穿黑色衫裙,腰扎围巾,足穿麻鞋,领舞者则头戴黑花帽,肩披红色间黄方格袈裟,一手持着4个系有彩带的彩铃,一手持三尺长的锡杖(形如牛角),其余舞者分别手执禾穗和火把,边唱禾楼歌,边摆身、摇手、踏足,向着东南西北方向起舞。禾楼歌加乐器伴奏,旋律固定,曲调悠扬欢快。

再后来,禾楼歌不断改良和扩展,又一种形式变为多种形式,五、六十年代就流传更多种了,其中一种最流行的是唱农事为主的:“一月雨水落连连,忙坏农妇去办田;二月”,一直唱到十二月。又如“春牛舞”,又名“舞春牛”,其场面、动作虽然只是反映春天开耕时拉牛耕田的舞姿,但通过舞蹈艺术的再现,那众人熟悉的场面也颇具艺术感染力,受人热捧。再如“连滩山歌”系列歌舞中的“邓家湾情歌”,反映的是很久以前,青年男女在绿竹成荫、风景如画的南江河畔上对歌谈情说爱的场面。其实,通过对歌谈情说爱的习俗,很多地方都有,但那种独特的韵律、重复复述重点句法、含蓄与直抒胸意的表现手法,几乎独一无二。

如人们普遍熟悉的七十年代广为流传的一段唱词:男唱“哥唱山歌将妹问,我妈近日催结婚;鸡公礼物准备紧,问妹是否可遵循?”;女唱“党正提倡晚结婚,问妹是否可遵循;身体知识正长进,结婚无需吟频轮(仓促)”。爱情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男女婚姻都受着“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束缚,青年们渴望婚姻自主,向往自由恋爱的幸福生活。因此,以爱情生活为题材,倾吐和抒发青年男女恋情的古歌舞,在南江流域民间古舞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人们用对歌的形式,运用地方方言,借助质朴自然、诙谐明快的民间语汇,表达他(她)们渴望婚姻自主的心愿。由于所反映的正是人们自己亲见亲闻、亲身所受萦系心头的事情,所以获得了人们的赞赏而代代相传。“新娘歌”(其它地方叫“哭嫁歌”),也是流行于南江流域的一种古歌舞。每当女子出嫁前几晚,村里同辈的未婚女子都聚首其家中作“伴娘”,出嫁者辄以唱“新娘歌”,向亲朋戚朋一一泣别。歌词由新娘根据平时村里人及家人对待她的态度而直抒胸意。既有感激感恩的,也有怨恨或遣责的。此外,还有借咏事物(花鸟、农事等)而抒情的。建国后,虽不兴“哭嫁”,但这种歌在妇女的日常生活中至今仍有流传。其乐曲基本固定,格调自由活泼,抒情中略带伤感。开头起式是三三七七句格,其它句子是七字句,不受押韵的限制,句末带衬字“呀”。如“勤耕苦种建家园”的唱词:“阿婶呀,亲娘呀;女儿今天梳大髻大呀,双亲恩典记胸怀呀。今日离家情难舍呀,三朝同郎拜爹娘呀。双亲教诲儿牢记呀,勤耕苦种建家园呀”。

南江流域的“哭嫁歌”与其它地方的“哭嫁歌”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南江流域的“哭嫁歌”较为文雅,伤感程度较为适宜,点到即止。然而,其它地方的“哭嫁歌”就不同了,把伤感方面扩大化,哭唱得愁惨悲切,撕人心肺,断人肝肠,让听众如入地狱听哀歌般。当然,南江流域的“哭嫁歌”,如是父母包办婚姻的,也有倾诉出嫁前后的悲慨心情,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质。综上所述,南江流域民间古歌舞以其质朴的唱词和舞蹈形式,反映了人们的现实劳动生活,直抒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成为了他们的代言人。其歌舞艺术,无论从创意、服饰、唱词等,都具有与其它地方不同的、较强的独特艺术审美价值。

二、热爱生活,颂扬英雄,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热爱生活,颂扬英雄,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这是南江流域民间古歌舞艺术不断张扬的主题。受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影响的南江流域,人们虽然比较注重世俗生活,讲究经世致用,但是人们追求理想的精神并不比其他地区和国外其他民族逊色。为追求和创造美满幸福生活,民间古歌舞艺术以其特有的风格,把人们追求理想、追求永恒、崇拜英雄、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某种意义上讲,南江流域民问古歌舞在审美本质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明朝初期之前,南江流域一带战事频繁,民不聊生。朝廷派戚继光的部下张元勋带重兵前来南江流域治乱,很快得到平定。平定后,人们得以安居乐业,便在连滩镇建起“张公庙”,纪念张元勋的丰功伟绩。因此,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聚首“张公庙”,上香上祭品,载歌载舞;同时,还举行民间扮饰大巡游,巡游队伍中,有的扮演张元勋等将领,有的扮演士兵,骑马拉枪炮,兵器一应俱全,表达了对祖先英雄的崇敬。南江流域一带的“麒麟舞”,就是反映人们热爱生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助证。相传,麒麟是华夏新图腾。南江“麒麟舞”,于明朝初期从广州地区引入,麒麟造型是根据古代传说中麒麟的样子——龙头、狮身、鹿角、羊头、牛尾的仁兽形象做成的。南江“麒麟舞”引入之时,正是古时水上“南江丝绸之路”发展的鼎盛时期。

据“禾楼舞”传承人傅志坤介绍:当时的麒麟乃是航船的护船吉祥物,大多商船都立有此物像,香烛供奉,祈求平安、辟邪。因为,民间有“麟乃无重之长,虎乃兽中之王”的说法。商家们更加崇拜麒麟,并用它来作镇店、镇宅之宝。民问以麒麟为吉祥物,打造饰物,给男孩子佩戴,希望别人尊重他,百邪不侵,快高长大。所以,从前称孩子为“麟儿”。女孩子不佩戴此饰物,女孩多以“凤”为饰物。“凤”代表美丽端庄。南江“麒麟舞”刚引入时,与广州地区的“麒麟舞”大致相同。但随着时间推移,到清朝初期,当地民间艺人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改动,在保持其精华的情况下加以改进,造型更加精巧,着色更加鲜艳,而且短小精悍,舞起来更加活泼生动,栩栩如生,成为南江流域独具特色的“麒麟舞”。经过改良的南江“麒麟舞”,更为重要的亮点是反映人们热爱生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如“寿星戏麒麟”:故事取材于民间的“福、禄、寿”三星之一的“寿星”。寿星在南山修炼,讲授健康长寿之道和延年益寿的方法:“生命在于运动”。他每天除修炼与布道,还和守山的麒麟嬉戏健身。麒麟乃吉祥之物,是“无重”之长,统管天下所有兽类,守护灵山胜地,专门驱邪辟妖之职,降福降禄,降寿于人间。故事主要表现寿星与麒麟之间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和共生,以肢体和动作语言表达麒麟的喜怒哀乐神态,以寿星的老顽童动态表现人生的心态与运动关系。

三、艺术风格稚拙古朴,艺术神韵独具一格

艺术风格作为在艺术创作与表现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艺术现象,它是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艺术风格既具体地表现为作品的艺术形式,又植根于作品的内容之中,实际上,它是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如果将南江民间古歌舞艺术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并同其它不同地区古歌舞艺术比较分析,就不难发现,南江民间古歌舞最典型之处就是它的艺术风格稚拙古朴,艺术神韵独具一格。南江流域古歌舞具有深厚的农耕稻作文化的根基和底蕴,从而衍化了民间古舞蹈的稚拙古朴、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如“禾楼舞”,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收割稻谷时庆丰收的过程,有着较强劲感的兴高采烈“收割稻谷”这一劳动生活形式,紧紧抓住收割稻谷的割禾、打禾、庆丰收的质感特征,从而形成舞蹈的队列、舞手、弯腰、动腿等的动态、动律,并将跳舞过程中乐器、唱、舞动道具等的生活情趣融为一体,使舞蹈卷起一浪推过一浪的生活热潮。其实细细品味,“禾楼舞”已不是单纯地展现其劳动与庆丰收过程,而且通过稚拙古朴的表演动作和情节,极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舞蹈艺术审美的需求,是一种美的享受。

“铜鼓舞”,最早源于广西、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汉朝传入南江流域地区,是一种起源于外省、创新于当地古老而罕见的舞种,被称为继“禾楼舞”之后的“活化石”。铜鼓,是古时候擂鼓助威作战的一种鼓,用纯铜做成,声音雄亮。铜鼓舞,是以铜鼓作为主要乐器伴奏的一种舞蹈,舞蹈风格古朴、奔放热烈,男子跳舞强悍、豪迈,女子舞步则轻曼、明练。主要是喜庆节目时跳,它是以驱鬼逐疫、敬神祭祖、祈求丰年和娱人乐神为目的的舞蹈表演艺术。南江流域民间古歌舞这种稚拙古朴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由于歌舞艺术乃是民间共同创造并反映民众共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同时也和它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长期的文化积淀有关。传统的审美意识影响和左右了人们的欣赏习惯,大多数人往往宁愿喜欢那些简单熟悉、朴实自然的东西,而不太喜欢那些深奥繁复、难以理解的东西,这也是南江流域民间古歌舞之所以流传久远、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根本原因。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