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5 15:51:11 阅读:
1研磨机理及影响因素
1.1手工研磨机理
一般认为,研磨的切削原理是机械与化学联合作用的结果。手工研磨前应对工件和研磨工具等进行彻底清洗,并注意周围环境的清洁。清洗和擦拭时以脱脂棉或软质棉纱为宜。研磨时,把工件放在磨盘上,加入调好的研磨剂,按“8”字形轨迹均匀滑动,同时必须在工件上施加一定的压重,研磨运动要平稳均匀粗研磨研磨方式及磨料成分如图2所示。粗研磨的研磨粉为黑灰色的金刚砂,除液压附件的研磨剂为液压油外,其他附件(如燃油附件和冷气附件等)的研磨剂均为航空煤油,将其稀释后涂在需要研磨的工件或研磨工具的表面;对工件施加压力为0.1~0.2MPa;运动速度为每秒约1个回转“8”字形,且回转5~6次后,将工件转过45°,继续沿相同的“8”字形轨迹回转;每研磨10~15min,用汽油清洗研磨工具及工件1次,并查看研磨效果,如果还能看到划痕等,则更换新研磨剂,继续研磨。直到看不到研磨面上的清晰划痕时,即可转入中研磨。中研磨中研磨的研磨粉为灰色碳化硼,研磨剂的添加和清洗方式与粗研磨时一样,对工件施加压力为0.05~0.1MPa,运动速度为每秒约1个回转“8”字形,直至研磨面上划痕处没有痕迹为止。精研磨精研磨的研磨粉为绿色氧化铬,配适量的研磨油,研磨剂与粗研磨时一样,对工件施加压力为0.01~0.02MPa,运动速度为每秒约2个回转“8”字形,研磨时间为1~3min,超过3min后,取下工件,清洗干净(需要清洗2遍,并且用2个盒子分别清洗),然后继续研磨,直至划痕部位有光亮为止。
1.2影响
手工研磨修复质量的因素很多,除工作环境外,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密切相关,在具体附件的研磨修复中,徒弟从师傅那里学到的都是口口相传和手把手传授的经验,这也是初学者无法很快入手的原因。排除人为因素,还有以下几点因素影响研磨修复的质量,应引起重视。研磨平板或研磨锥头的质量。研磨平板和研磨锥头起着传递基准的作用。研磨时,在研磨剂的作用下,修复工件和研磨工具(研磨平板和研磨锥头)都被研磨;因此,在研磨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研磨磨具表面的质量,定期测量检查,及时修复或更换。合理选用研磨剂。飞机机械系统的附件很多,主要分为液压系统和其他系统(冷气、燃油和润滑油系统等)2大类。对于液压系统的各类附件,选用的研磨剂为液压油,而其他系统则通常选用航空煤油作为溶剂,清洗时都选用汽油。合理选择研磨工序。在手工研磨修复附件时,要根据划痕的深浅度选择研磨的类型,如果粗研磨效果明显,可以不经过中研磨,而直接进入精研磨抛光处理。当磨料分档次序多时,总研磨时间可以缩短;当磨料分档次序过少时,总研磨时间反而加长。研磨时间太长,很难保证磨具自身的精度,反而影响研磨质量。在研磨时,研磨压力和速度要控制适宜。研磨压力过大,磨料容易碎裂,常出现“划道”现象;研磨速度过高,可能引起研磨热,使零件表面发黄,尺寸膨胀,从而难以控制加工精度。
2研磨质量的检验附件
有划痕的表面经过研磨后,修复表面是否符合要求,需要进行检验。通常情况,综合采用目视检验和液体充压检。有划痕的锥面阀芯或阀座,经研磨后是否满足密封的配合要求,可以把阀芯和阀座用汽油洗净擦干,将阀芯和阀座配合后,轻拍数次,若在配合面上形成明亮而完整的光环,且无斑点时,就可认为研磨修复后达到密封要求。研磨修复后的附件,如锥形阀芯与阀座的配合面划痕精研磨修复,将阀芯与阀座配合后,把液压油或燃油(最好是附件的工作介质,冷气系统附件可以用航空煤油检验)注入阀芯与阀座的配合处,注满油后仔细观察,5min内无渗漏现象,表明研磨后的配合表面满足密封要求。
3附件车间的研磨修复工作
技术人员手工研磨修复技术工艺简单且易操作,但真正能够做到准确快速的修复各种故障附件,需要长期持续的培训操作人员,既需要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式培训,也需要技术人员自身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勇于创新。可以用报废附件练手,仔细研究研磨修复的工艺技巧和操作要点,这样,既可以满足平时的训练要求,又可以为应对局部战争时附件的抢修积累经验。卡片在部队修理厂,各种附件的修复工艺卡都有,但是,缺乏手工研磨修复的工艺规范和检验标准;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研磨修复件,制订研磨修复的工艺标准。如:液压泵分油盘静压支承面出现划痕后,应该经过怎样的研磨修复过程;经过平面研磨修复后,应该采用何种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等。需要由附件车间根据军用飞机的各种常见故障附件,制做相应的附件修复工艺卡片,指导手工研磨修复附件。对飞机安全影响较大的部附件,如飞机主液压泵、助力器、燃料泵和舵机等,必须选择修理能力强、质量有保证的大修或承制厂修理,确保修理质量;而对其他部附件,需要根据机型,确定附件车间能够研磨修复的附件,如油滤安全活门和各种控制阀门的配合面等。对于可以研磨修复,但因为附件复杂无法实施修复的,也要制订研磨工艺和检验方法,以备作战急需。
4结语
飞机附件手工研磨修复技术工艺简单、成本少且易操作,特别适合军用飞机附件的修复,是一项值得长期推广应用的技术。与购买和生产新附件相比,附件研磨修复周期短,见效快,节约经费,能够提高附件车间的修理技能。
作者:李玲黄旭仁张丹峰单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工业设计论文 电力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交通物流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环境与气候论文
建筑与生活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交通工程论文 水利施工论文
重金属冶炼论文 汽车制造论文
矿业技术论文 钢铁工业论文
工艺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制造业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海油工程论文
装备制造论文 桥梁工程论文
航空航天论文 军事科技论文
隧道工程论文 混凝土施工论文
爆破工程论文 石油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