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康复医护教学

康复医护教学范文精选

康复医护教学

康复医护教学范文第1篇

康复医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

1更新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

统一教师与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认识是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对临床实践教学模式转变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更新学生对临床教学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只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观念和思想上达成共识,才能更好地将临床实践教学模式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讲授康复评估和康复方法时,在讲解中穿插操作示范,强调正确的操作步骤与要领,留给学生自我提高、自行训练的空间和时间,让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在讲授临床常见疾病康复治疗时,以实际临床病例为启端,向学生提出问题,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引导讨论,明确功能障碍的原因、评估方法和康复措施,使学生对每一个病种的康复都有完整的认识。在授课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应该了解、熟悉哪些内容,并明确哪些内容是重点掌握的;同时,分析比较病种之间康复评估、治疗的相同与不同,从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康复医学临床工作的内容。还有重要的一点,给学生推荐一些康复医学参考书,鼓励学生自学、并勤于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建立康复医学课程后期临床实验室,设在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依托科室的物理治疗室、运动疗法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疗法室等康复治疗、训练用仪器、设备,以及患者、病种充足的有利条件。通过硬件建设,使临床教学带有实验的气氛,以消除学生毕业后从事住院医师早期阶段对康复医学的生疏感,使他们在从事医疗工作早期就有康复医学意识,增加他们对专业的信心。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每一件仪器、设备的名称、作用原理、治疗作用、操作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等。在强化管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摸拟学习使用、进行潜移默化的规范操作训练。

4重视知识更新

由于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神经生理学、电生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心理学)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康复功能检查和康复治疗器械和方法的不断涌现,也促进了多门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康复工作的开展。作为临床教师,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紧跟现代医学、现代康复医学发展的前沿,并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前景,对未来从事康复医学专业充满信心。

康复医护教学范文第2篇

拓新培养途径

变过去学校封闭办学为将学校紧密融入社会,大力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与社会用人单位实行“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途径。积极将学院融入社会,大力开展联合办学,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开放式办学机制。建立紧密的合作办学关系,合作办学单位共同论证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全程参与人才培养;顾问来校讲学,充实了教学新内容,拓宽了师生视野;有关专家们还设立了奖学金,逐渐形成校企双向互动,良性发展的合作机制,有力地促进高职院校的改革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优化教学,整合教材

1解决某一交际问题

例如课程设置中会安排病人实验,是让学生单独完成整个实验。主要是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一般请外面的病人来,每次都是不同部位的损伤,分为胸椎,腰椎,盆部,髋部,膝部,踝部。学生一般2个人一组,询问病史,查体,治疗,时间为1个小时。学生要单独完成整个实验。一个人面对病人,什么都要自己拿主意,这就是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我国康复医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设计某个医学交际问题,该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应该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文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让医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医学生在完成“医学任务”中不仅掌握了实际的医疗技能,而且提高在整个技能操作过程中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凡回首大学生活的学生们普遍认为:以病例为中心的“实战”可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升临床的实际操作能力。

2团结协作

“康复医疗”是现代医学的一个专业分支,需要由不同学科,经培训认可的专业人员所组成的一支团队来施行。康复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专业就能达到的,这里面要有医生,要有护士,要有不同的治疗师,最重要的是病人(患者本人),加起来需要四五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这个小组不统一的话,效果就很难看得出来。在团队中需要每个医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而且医生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我们可以把康复医学教学设计为“有某个医疗问题要解决”。而任务型教学特别强调“做中学”,更为重要的是“任务”使得教学活动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能够突出团队意义的第一性[3]。患者需要康复治疗师的知识来达到完善的高水平的治疗效果,所以说康复需要团队,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康复医学尽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3教材建设

为了使康复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国外康复教育接轨,发挥我国传统康复的优点。各课程负责人按照每一门课的具体情况,按教学大纲要求,由讲述该部分内容的教师安排和充实教学内容,编写教材。教材内容可以为国外原版的康复医学教材翻译而来,并采用中国学生习惯的思维方式。我国传统中医康复教材可自行编制。力争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同时了解最新的研究现状。每一门课程设立一套自编教材,同时为学生提供多本中英文参考书,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评价标准

从临床医生到患者康复意识淡薄这正是我们现有的康复治疗学教育最缺乏的。我国部分康复治疗师有精通治疗技术,但基础医学的底子较薄,发展潜力受到了影响,这成为他们在康复医院里地位较低的原因之一,很多治疗师还带着旧社会里师傅传徒弟的观念,严重影响他们的眼光和进步。我们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康复医生呢?一个知识欠缺但却有较强能力的医生,这包括恰当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康复医生将会对诸多医疗卫生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辅助医学和替代医学等有恰当的理解和评价,并且是有团队协作能力和与同事、病人和雇主沟通的能力[4],同时要配合相关的政府机构开展普及工作,特别是对那些因损伤或疾病引致的功能缺失的患者,让其充分认识到适当的康复治疗是能帮助他们的功能恢复并改善生活质量的。我们要落实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认真的检查、讲评,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职业能力[5]。任务型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在课堂的最后,学生要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时机成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新知识点、突出主题进行迁移操练,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的能力。专业课程考核一般可分为:笔试,操作考试,小组报告,学习笔记,平时成绩等几个部分组成,操作考试为主要考核部分占总成绩的30~50%。操作考试为2人1组,具体考试时双方互为病人,考官由担任授课的4名教师组成。评分标准涉及到行为举止、着装打扮、语言表达、动作规范、诊疗程序、治疗计划等多个方面。康复医学教学必须设计科学,扎实推进,及时反馈,能够形成独特的体系。在美国,所有的住院医师训练都是系统化,标准化和量化的。比如:康复住院医师,第一年必需完成内科或外科的住院实习,第2~4年必需完成至少12个月的病房轮转,包括SCI、TBI、儿科康复。EMG必需完成200例等等。在我国的康复教学中是否也能采用系统化,标准化和量化的标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