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范文精选

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范文第1篇

(一)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需求的方向分析

后交通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道路交通管理人才的需求。为了构建和谐的道路交通,提高道路交通管理能力,完善道路交通的系统化,需要培养较强的交通管理人才。交通部门需要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制定完善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这就要求交通行业的管理人才能够掌握现代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物流管理、货运管理和交通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利用相关信息,并且熟悉市场规则,具有创新精神。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以确保充足的交通管理队伍人才及这些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

2.道路交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是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交通科技的步伐的不断加快,在交通建设养护技术、数字信息管理技术、交通安全技术、智能交通技术以及绿色交通技术等五大领域开展更加了深入的研究,后交通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能够了解未来技术发展、掌握最新科技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能力的交通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信息通信、交通环保等专业技术人员。高校人才培养应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利用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交通专业人才。

3.道路交通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后交通时代为了完善交通服务,需要加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交通服务质量,增强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保证交通的通达性和智能性,迫切需要数以百万计的掌握实用技术、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交通技能人才。

4.交通行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伴随着我国现代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需要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大量的高层次道路交通人才。所谓高层次人才,就是在专业领域能够引领专业进步、发展的一批专业领头人。后交通时代的交通人才培养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面向现代交通行业发展需要,着眼于高层次的培养与使用。为了适用现代化道路交通行业发展要求,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把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侧重点,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设规划,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增强高层次人才在道路交通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面临后交通时代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对交通人才的培养正是交通教育应承担的任务。

(二)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需求特征

后交通时代,交通会趋向便捷化与智能化。道路交通行业包括交通建设、交通管理、交通养护以及交通市场服务等领域,在后交通时代,交通管理与建设并重。在管理方面需要具备集实践能力与统筹能力于一身的人才;在建设方面需要具备集创新能力与前瞻能力为一体的人才,才能适应交通服务市场的发展。在科技不断创新的时代,后交通时代人才需求特征面向服务信息化,提高人才的综合性服务,以满足后交通时代人才的需求。交通行业统计年鉴表明,每年汽车保有量按照一定比例迅速增加,对交通网络服务人才、交通信息服务人才及交通数据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增长率如表1所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需要不断提高交通服务系统,提高市场监管服务,满足后交通时代交通发展的需要。每年交通网络服务、交通信息服务以及交通数据管理人才不断增长,在对人才的需求上逐步趋向服务化及市场管理化,后交通时代的交通行业对综合服务型人才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三)后交通时代的交通人才需求发展方向

后交通时代将会是一个高速化、智能化、注重环保、服务创新的时代。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智能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道路交通安全技术与智能交通技术等均将产生巨大的飞跃。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推动着交通的创新,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交通系统将形成。我国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将围绕高速、智能、环保等技术,全面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综合交通服务平台。面对今后交通行业发展的转型,道路交通技术的发展需求和交通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比例发生了质的改变,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不断提升。在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上既需要强调学生对交通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还需具备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需要具备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学习能力,能够基于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应用创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交通行业人才除了掌握与交通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熟悉管理学、经济学、安全工程、控制理论、信息论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一代具备综合交通系统思想,具备交通集成创新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的能力,具备综合性服务能力的交通行业人才。

二、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交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交通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大交通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且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交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开阔视野和大交通意识,系统掌握道路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工程经济等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公路交通、轨道交通、城市道路交通某一工程领域专门技术,具备一定人文素养和信息化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合作交流和学习能力,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获得工程师基本素质训练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

(二)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方案

1.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和灵魂,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动力来自于理论教学的启发和诱导,没有理论框架的实践活动就会变得漫无目的,实践的效果和效率就会大幅降低。将工程实践案例引入教学计划,结合课程需要,适时引入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来解释和说明相关理论和技术知识。

2.构建完整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交通工程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为了使学生全面地掌握交通专业的知识结构,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体系。

3.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

4.增补非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交通人才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其他包括经济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为了使学生适应后交通时代的行业需求,需要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

(三)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根据对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的分析及培养方向的确定,调整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合相关基础知识课程,将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与未来后交通时代人才发展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内容相互渗透和配合,对课题体系进行重组和整合,为培养后交通时代人才做充分准备,适应未来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在现有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增设相关课程知识,以应对后交通时代人才发展需求。在交通工程方向上完善管理、安全、控制、智能交通领域等知识的课程教学,提高交通工程人才的管理能力,培养人才的集成创新意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通过对后交通时代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专业学习领域,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使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化程度有了相应提高,培养的人才将更能适应后交通时代的发展,满足后交通时代人才的需求。

三、结论

交通工程范文第2篇

摘要:交通工程中频繁的发生安全事故,这严重威胁到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本文探讨了交通工程施工中安全防治和监管的措施。

关键词: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防治监管

前言

我国交通工程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交通工程的施工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安全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防治监管的特点

交通工程的施工安全防治监管特点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施工人员的来源不固定,且流动性大;人员的素质也是良芳不齐;施工不规范;流水作业相对多;工作环境又在不断的改变,这些都为交通工程的安全防治监管设置了很大的难度。

(2)交通工程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施工期间的特殊性。在实际施工中,同一工种在不同的时段进行施工通常的工作内容也是不相同的,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防治监管工作的进行,增加了防治监管的成本。

(3)交通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分包作业多,对于不同的工程,施工企业有不同的安全防治监管措施,这也为防治监管增加了难度。施工安全防治监管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是根据国家标准对工程进行传统检查,针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做专门的隐患排除;其次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交通工程施工安全做专项的检测工作;最后加强制度执行的力度,高标准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防治监管条例,并依此为依据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果发现不合格的工程程序,坚决予以处罚,且处罚的力度要大要有威慑力。

2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防治监管的问题

2.1企业安全观念不牢固

安全观念不够牢固是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防治监管中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很多工程事故的造成原因。现在的很多企业都将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控却置之不顾,事故发生后住住抱着赔点钱就能够化解的意识。这种观念首先极大的反应了对于生命的淡漠,这也是安全观念不够牢固的体现。如果都以这种观念来展开项目施工,这不仅会让安全事故频频产生,这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都会构成影响,这样才是得不偿失。

2.2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

很多交通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的产生都是源于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所致。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防治监管人员,在安全意识上都不够。很多工程防治监管人员都没有认识到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治监管的重要性,很多必要的准备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也不够深人,这些都会为后续的施工过程留下很多安全隐患,甚至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施工安全防治监管中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关键,这也是很有必要得到完善的一点。

2.3人员安全培训的缺乏

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住住容易产生在施工人员身上,这也反应了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培养的缺乏。施工人员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也不够深人,正是因为如此,在正式展开施工过程前,才应当深入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要保证他们对于施工的工艺流程有良好的掌握,并且一定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安全防范工作,这样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问题的发生,这也是让项目能够安全施工的一个保障途径。

2.4安全防治监管制度的缺失

目前,我国很多的交通工程都存在安全防治监管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具备完善的安全监管制度,很多监管单位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十分的粗略,施工人员也不会按照监管制度进行施工,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专业的监管人员进行防治监管,没办法保证各项工程的安全进行,无法有效的进行安全防治监管。

2.5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疏漏

施工中的安全监管是安全防治监管工作中很重要的组成,然而这一个环节中却经常爆发各类问题。一方面,监管人员在防治监管过程中,经常会疏忽各类问题,应当落实的防治监管内容没有执行到位,这种粗糙大意的安全监管很不合适。另一方面,监管人员自身的专业化素养十分缺乏,他们对于很多问题并不敏感,对于应当有的预防措施也没有及时实施。这些都会给安全监管工作带来很多疏漏,长此以住,施工过程中必然会爆发各种安全事故。

2.6安全防治监管投入不足

现在交通工程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有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通过低价的方式获取交通工程的承包权,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但是为了使工程顺利进行,不得不降低安全防治监管方面的资金投入,例如,缺少安全保护设备。为了降低工程所需的费用,减少施工人员的数量,很多施工人员需要防治监管的范围特别广,没有精力顾及安全防治监管方面的问题,不能保证交通工程安全、有序的进行,最终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3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防治监管的对策

3.1深化安全观念的贯彻落实

深化安全观念的贯彻落实是提升项目安全防治监管质量的一个方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加强对于安全观念的落实,不仅要做好人员的安全培训,对于施工人员的作业方式也应当有明确限定。如施工人员进场后,必须佩戴安全帽,系上安全带,对于大型设备在操作前,一定要留意周围环境观察是否有员工,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细节。只有贯彻落实安全意识,才能够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治监管更为高效。

3.2加强对人员的安全教育

加强对于人员的安全教育是全面提升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防治监管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加强防治监管人员的安全意识,要让他们将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安全性得到保证,整个项目才能够更为稳定高效的推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要让他们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并且要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事故的防范与处理能力,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能够及时化解,这也是降低损失的一个方法。

3.3增加安全防治监管投入

交通工程中的安全防治监管问题应该受到施工单位的重视,可以用组织宣传和分析安全事故案例的方式让防治监管人员了解到安全防治监管的意义。如果防治监管部门重视工程的安全防治监管问题,安全防治监管工作就可以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要增加交通安全防治监管方面的投入,特别要重视施工设备的保养和养护,保证设备可以正常使用,不会对施工人员造成威胁。

3.4信息化监管手段的应用

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理体系构建中,加强信息化监管手段的应用,可以起到重大作用。

(1)强化监管力度。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各个项目都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而实现防治监管,各层次的领导和管理者都可以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及时准确了解到交通工程的进展情况、工程建设的实时动态等。

(2)增加监管手段。交通工程施工与其他建筑施工不同,它的项目多、范围广,而且地理位置不明确,依靠常规的监管手段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此外,交通工程施工中,大量的安全生产数据信息需要被及时传递和处理,这就使得防治监管工作日益变得繁杂,依靠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防治监管效率。

(3)扩大监管范围。目前,每个区域都有大量的交通工程在进行施工,由于当地行业主管部门的人数有限,无法做到对区域内的全部工程项目进行监管,只能主抓重点工程,而无力顾及一般工程。而信息化的应用可以确保所有的交通工程通过无线信号纳入到主管部门的网络监管当中,从而扩大了监管范围。

(4)规范监管程序。信息化监管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规定好的程序而对施工企业进行的防治监管工作,它可以确保防治监管者依法监管,避免不作为、乱作为、暗箱操作等问题的出现,使监管工作变得更加科学、更加透明。

(5)接受社会监督。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公开、透明,仅仅依靠橱窗、板报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可使其接受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

3.5安全性及风险评价工作

在交通工程安全防治监管工作中,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是重要的内容。如果可以对一个交通工程安全状况和水平进行一个准确的评价,并通过了解影响该工程的危险因素,对该工程进行评估,确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提前采取相关的防护措施,对安全事故进行预防,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交通工程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全面的了解工程中的危险因素,对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因素进行预防。

3.6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项目施工中,住住会遇到各种问题,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也是降低安全事故的一个途径。一旦问题发生后,从上到下要立刻做出反应。作为项目防治监管人员,要迅速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且制定合理的解决策略。施工人员则要良好的将方案得以执行,这样才能够避免问题的恶化,让施工过程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

4结语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理中,必须健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施工人员整体的综合能力,以推动我国交通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劲林.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剖析[J].中华居民(下旬刊),2014(3)

[2]魏发达.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浅析[J].江西建材,2014(3)

[3]刘琦.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1-74

作者:殷飚 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篇: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建设及其经济效益研究

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建设包括安全设施、监控设施、照明设施等等有利于发生交通事故是进行救治的设施,通过对这些设施的建设,能够提高我们公路上救援的速度和效率。通过对这些安全设施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公路上的安全系数,更提高了公路的经济效益,简单的说,哪条路安全就走那条路,这是我们最常见的行车方式。那么安全的公路通车量加大,这条公路的经济效益就会变得更大。

一、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一)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特点

公路工程在整个交通系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他的安全设施也是整个公路工程中最需要注意的,通过安全设施的建设能够提高我们交通安全的系数。安全设施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公路的安全性能,更为这条公路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公路工程交通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公路的安全性能,更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所以公路工程安全设施的建设一举两得的作用。这种建设的目标将成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能够提高公路交通的质量,只有交通的质量得到替身,这条公路的通行量才能够提升。

(二)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发展历程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发展。虽然当时的人们注重了交通安全,但是由于技术等因素,使我们的安全设施建设的不到位。九十年代以后,科技也得到了发展,在交通安全这一方面,我国也做出了重大突破,不仅把新的技术应用在了安全设施的建设上,使我国公路交通安全系数提高了许多。目前,我国在公路的安全设施建设方面在不断的进行创新,以求交通安全的系数最大化。通过对上述的总结,公路工程在未来的发展中,安全设施的建设将会成为公路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对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主要组成部分分析

(一)公路的交通标志

公路上的交通标志,是我们进行公路安全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对公路上的安全标志进行统一的建设,我们需要在危险的部位进行安全设施的建设,我们需要在适当地部位进行安全设施的建设,我们需要通过安全设施,对公路上的安全出口,以及道路进行标识,如有意外情况发生,能够按照标注的通道进行救援。还有就是在驾照的考察方面,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考察,必须保证每个驾驶员正常驾驶。

(二)公路的交通标志线

公路上,进行交通标志线的建设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通过这些线路明确的标出正常的行驶车道。而且交通标志线是整个公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严格的按照国家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交通变得越来越发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虽然我国进行了许多的道路工程的建设,其中公路工程所占比重较大。那么随着交通变得越来越便利,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虽然我国在交通的安全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交通事故问题依旧严峻。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在公路交通工程施工的时候就进行了安全设施的建设。鉴于此,本文就是对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建设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的分析。关键词:交通工程;安全设施;公路建设;经济效益规定的标准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这些标志合规合法。在这方面进行施工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施工,按照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施工。

三、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建设中的质量控制

(一)从原材料方面对工程安全设施进行质量控制

公路工程的核心就是质量,我们只要做好质量的保证,才能够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那么,如何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就是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我们在施工的时候,可以在施工的原材料方面进行控制,只有做好材料的控制,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在原材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监管进行质量的控制;我们还可以在制度上加强监管,更应该加强原材料的检测。

(二)提高工程安全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

我们需要在具体施工的时候,严格的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施工。我们需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进行施工,还有就是我们应该安排专业的监理机构进行监理工作。在实际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的技术则是我们进行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施工技术。我们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对施工人员进行实施的监管,使其按照标准进行施工。

(三)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营造的经济效益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只由保证公路工程的交通安全,才能够保证公路的正常行驶,所以,我们需要对每个公路的建设过程进行控制,不断的提高公路的安全系数。最后就是我们应该加大公路的宣传,提高我们公路的通向量。所以,只有通行量的到提升,我们公路的安全效益才能够得到巨大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中的安全设施的建设十分的重要,我们需要不断的提高公路的安全系数,才能够提高公路的安全系数。只有公路的安全系数得到了提高,公路的通行量才能够得以提升。未来交通安全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需要在技术方面加强公路的安全设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潘修程.浅析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建设及其经济效益[J].当代经济,2016,12:121-122.

[2]王建军.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3.

[3]柏松平.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

[4]王志.基于交通荷载横向重分布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新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

[5]胡立伟.公路交通设施驾驶容错能力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6]孙世峰.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经济效益量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8.

[7]周新垣.四川高速公路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2.

作者:沈耀麒单位:浙江省桐乡市公路管理段

第三篇:交通工程施工创新安全监管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工程越来越重要,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要发展,必须要在交通工程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带动经济的更快、更稳发展。在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管措施是保证工程顺利运行的重要把手。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安全,做到万无一失,这样才能使交通工程施工得以保障。首先介绍交通工程的现状;其次介绍其重要意义;最后探索对策和策略,促进交通工程不断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措施;创新

0引言

交通工程施工具有线路长、施工技术复杂、工人流动性大、建筑工地与公司距离远、施工过程具有一定危险性等特点。因此,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切实有效地实施安全管理,促进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稳定。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监管,对监管进行创新,更好地实现安全管理。

1我国交通工程建设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工程建设也在“紧锣密鼓”中,各地都在进行交通工程建设,交通变得越来越便利,推动了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但在当前很多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一些交通事故非常严重,让人触目惊心。究其原由是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不到位,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给交通安全带来重大的问题,也为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更大的隐患,我们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问题,让交通工程施工得到有效的监管。

2交通工程安全监管的重要意义

加强对交通工程安全的监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监管可以有效地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把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使人员伤亡减到最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人们的出行做出更大的保障;另一方面,通过监管可以提高交通工程的质量,为以后投入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最为重要的是交通工程的更快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加了人民的收入,活跃了市场,为整体的流动创造了条件。道路是经济的先导,是经济的先锋军。因此,各地交通工程都在迅速发展,保证工程质量的问题非常突出,监管就成为最为有力的武器,为质量把好关,给交通工程带来更大的保险。所以说,安全监管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成为交通工程质量的护卫队。

3交通工程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交通工程安全监管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①交通工程建设的规模和管理之间还有很大的冲突,安全监管的参与程度还很不到位,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管。②由于监管人员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使得工作效率非常的低。③由于工程建设的费用比较低,这就使得工期比较紧张。

4创新交通工程安全监管的措施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安全监管措施进行探索,保障工程质量。

4.1完善安全监管法制体系

法律是最为有效的监管措施,因此要加强法制监管体系。目前,在对工程施工监管中,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在工程建设中,有一些死角还没有相应的法律,这就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在工程建设中偷工减料,出现一些豆腐渣工程,使得法律监管体系势在必行。必须针对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适应新的情况。每个部门在制定法律法规的时候,要互相沟通交流,做到不冲突,尽量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部门之间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其他部门的利益。

4.2运用新的技术条件

当今时代在不断地变化,科技也在推陈出新,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每个行业,因此作为安全监管,要充分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运用现代技术条件,加大对安全监管的力度。在安全监管过程中,单靠人的因素有时候是不能全面把握安全问题的,这就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全面对安全监管采取有效的管理。一是,加大使用计算机技术。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把一些涉及安全管理的数据输入电脑,通过电脑对其进行控制,加强有效的监管;二是加强对人员的培训。要想做到有效监管,必须提升人员素质,只有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工作更上一层楼,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使监管力度到位。通过使用计算机,也可以减少工作量,使人员不再陷于疲惫,从而更加有效的工作。

4.3加大对其投入

交通建设成本非常的高,如果一味地降低成本,就使得工期非常的短,这样工人们就会偷工减料,监管力度不到位。因此,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投入对安全监管也是非常重要的。

5结语

总之,经济的发展需要交通建设的支撑。只有交通发展了,经济才能取得更大进步。在交通发展的同时,安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连接经济发展和工程质量的纽带,必须发挥其重要作用。但在现代化阶段,创新安全监管,给安全监管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交通建设的质量,为经济的明天更好更快发展,做出巨大努力。

参考文献:

[1]忻刚明.交通工程施工创新安全监管措施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3):25-27.

[2]樊辉.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措施创新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月刊,2014(22):248-249.

交通工程范文第3篇

交通行业属于应用型行业,服务于国民经济生产。在就业中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交通人才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随着后交通时代的到来,交通行业的发展重心从建设逐步过渡到运行与维护,交通服务能力的建设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根据目前交通领域的人才分布,通过人力资源调查结果可知:交通建设与养护以及交通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较大。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交通建设和交通服务仍将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实施,全国将新增高速公路5万公里,这将对交通建设和管理人才产生极大的需求,特别是兼有工程和管理特色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未来交通行业的主要缺口。学校对交通人才的培养须适应现代化交通行业的发展,满足后交通时代的发展需求,保证交通行业岗位人才的供需。

二、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需求发展

(一)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需求的方向分析

后交通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道路交通管理人才的需求。为了构建和谐的道路交通,提高道路交通管理能力,完善道路交通的系统化,需要培养较强的交通管理人才。交通部门需要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制定完善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这就要求交通行业的管理人才能够掌握现代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物流管理、货运管理和交通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利用相关信息,并且熟悉市场规则,具有创新精神。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以确保充足的交通管理队伍人才及这些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

2.道路交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是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交通科技的步伐的不断加快,在交通建设养护技术、数字信息管理技术、交通安全技术、智能交通技术以及绿色交通技术等五大领域开展更加了深入的研究,后交通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能够了解未来技术发展、掌握最新科技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能力的交通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信息通信、交通环保等专业技术人员。高校人才培养应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利用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交通专业人才。

3.道路交通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后交通时代为了完善交通服务,需要加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交通服务质量,增强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保证交通的通达性和智能性,迫切需要数以百万计的掌握实用技术、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交通技能人才。

4.交通行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伴随着我国现代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需要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大量的高层次道路交通人才。所谓高层次人才,就是在专业领域能够引领专业进步、发展的一批专业领头人。后交通时代的交通人才培养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面向现代交通行业发展需要,着眼于高层次的培养与使用。为了适用现代化道路交通行业发展要求,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把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侧重点,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设规划,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增强高层次人才在道路交通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面临后交通时代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对交通人才的培养正是交通教育应承担的任务。

(二)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需求特征

后交通时代,交通会趋向便捷化与智能化。道路交通行业包括交通建设、交通管理、交通养护以及交通市场服务等领域,在后交通时代,交通管理与建设并重。在管理方面需要具备集实践能力与统筹能力于一身的人才;在建设方面需要具备集创新能力与前瞻能力为一体的人才,才能适应交通服务市场的发展。在科技不断创新的时代,后交通时代人才需求特征面向服务信息化,提高人才的综合性服务,以满足后交通时代人才的需求。交通行业统计年鉴表明,每年汽车保有量按照一定比例迅速增加,对交通网络服务人才、交通信息服务人才及交通数据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增长率如表1所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需要不断提高交通服务系统,提高市场监管服务,满足后交通时代交通发展的需要。每年交通网络服务、交通信息服务以及交通数据管理人才不断增长,在对人才的需求上逐步趋向服务化及市场管理化,后交通时代的交通行业对综合服务型人才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三)后交通时代的交通人才需求发展方向

后交通时代将会是一个高速化、智能化、注重环保、服务创新的时代。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智能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道路交通安全技术与智能交通技术等均将产生巨大的飞跃。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推动着交通的创新,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交通系统将形成。我国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将围绕高速、智能、环保等技术,全面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综合交通服务平台。面对今后交通行业发展的转型,道路交通技术的发展需求和交通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比例发生了质的改变,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不断提升。在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上既需要强调学生对交通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还需具备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需要具备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学习能力,能够基于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应用创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交通行业人才除了掌握与交通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熟悉管理学、经济学、安全工程、控制理论、信息论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一代具备综合交通系统思想,具备交通集成创新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的能力,具备综合性服务能力的交通行业人才。

三、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交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交通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大交通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且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交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开阔视野和大交通意识,系统掌握道路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工程经济等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公路交通、轨道交通、城市道路交通某一工程领域专门技术,具备一定人文素养和信息化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合作交流和学习能力,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获得工程师基本素质训练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

(二)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方案

1.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和灵魂,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动力来自于理论教学的启发和诱导,没有理论框架的实践活动就会变得漫无目的,实践的效果和效率就会大幅降低。将工程实践案例引入教学计划,结合课程需要,适时引入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来解释和说明相关理论和技术知识。

2.构建完整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交通工程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为了使学生全面地掌握交通专业的知识结构,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体系。

3.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

4.增补非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交通人才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其他包括经济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为了使学生适应后交通时代的行业需求,需要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

(三)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根据对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的分析及培养方向的确定,调整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合相关基础知识课程,将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与未来后交通时代人才发展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内容相互渗透和配合,对课题体系进行重组和整合,为培养后交通时代人才做充分准备,适应未来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在现有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增设相关课程知识,以应对后交通时代人才发展需求。在交通工程方向上完善管理、安全、控制、智能交通领域等知识的课程教学,提高交通工程人才的管理能力,培养人才的集成创新意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通过对后交通时代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专业学习领域,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使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化程度有了相应提高,培养的人才将更能适应后交通时代的发展,满足后交通时代人才的需求。

四、结论

交通工程范文第4篇

1.1应用避雷器和避雷线

10kV级的变电所是目前在收费站和隧道监控上应用比较广的供电系统,而其容量通常是上百或上千伏安。容量小的变电所,所采取的防雷方式不会很复杂,因此在雷电的多发地就应该采用更加复杂的防雷手段,对供电设施进行保护,减少事故的发生率,进而降低设备的损坏率,确保交通的正常进行。因此交通工程的营运管理人员和施工设计人员就需要按照当地实际的气象情况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判断。如果资料和实地勘察的情况都显示出此地是雷电的多发地,就应该安装避雷线做好预防工作。可以在变电所的进线段的侧面周围进行地线安装,随后再根据实际状况在线路上增设避雷器。在地线安装线路经过的地段其土壤成分中如果存在有电阻率较高的物质,安装地段的地线铺设就会存在很大的阻碍因素,就必须在进线的终端增设一些电抗线圈来确保进线段的接线工作,以此增强雷电的防范能力。

1.2应用全塑光缆和波导分流型避雷器

在弱电线路的避雷措施上,一般是在端口处和电缆沟、地下的预埋管道上增加避雷器。避雷器应选用以氧化锌压敏电阻制成的器材,因为其具有的抗冲击能力较强、反应速度较快,唯一不足的是避雷器存在电容和电流的遗漏现象。此种避雷器常用在低频信号和弱电源的线路上进行防雷工作。在相对电容的作用下,如果将其运用在信号频率较高的线路上就不能将防雷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又因为电容的容量大小可以影响到电路所能承受的雷电功率大小,因此不能通过减小电容来增强线路的避雷性能。而波导分流型的避雷器拥有损耗小、工作频率宽、雷电容量大、反应速度快等优势,被广泛地运用到了高频信号的线路避雷防范工作中。因此在雷电的多发地段,弱电线路的避雷防范工作可以应用金属管道来做弱电线路的接地处理,或者运用具有屏蔽功能的屏蔽层将线路接入地层中,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避雷作用,同时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的运用可以将电磁感应程度减小,从而起到避雷的作用。另外,可应用光缆来做传输工作增强线路的抗干扰性能,但不能选取护套、加强芯和导线等均是用金属来制成的光缆做传输工作,因为金属器物具有较强的导电性,雷电波就能通过其从端口进入到设备中,对设备造成威胁。如果一定要选择这类型的光缆来做传输工作,就应该在事前将防雷工作做好,因此全塑光缆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1.3阻止雷电波的入侵

雷电波的危害是通过导线传播到室内,从而导致室内雷电事故的发生,所以阻止雷电波的入侵便是预防室内雷电的有效措施。雷电波产生原因主要有:a)在雷雨云中释放出电量会通过导电通道在一定的范围内生成电磁场,从而对周围的导线生成感应电压,形成雷电波;

b)在线路被雷电击中后,相应的雷电波就能顺着被击中的线路进入室内;

c)雷雨云和向下先导形成之前,由于静电的感应作用,大量的正电荷就会聚集在雷雨云的下方,受先导负电荷所牵制,不能自主移动;而当雷雨云中的正负电荷完成中和后,正电荷会因为原电场的消失而失去牵制的影响,从而顺着导线的两端扩散开,产生的感应电压就能侵入室内;因此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阻止雷电波的入侵。

1.4采用屏蔽线或者消弧线

通常情况下配电所和变电所会同时处在一个建筑物中。电量的传输主要从电缆沟或者预埋管道将配过电的线路拉到隧道、收费广场、大桥照明等其他的用电设备上进行电量的供应。无论是由大树遭受雷击后引下的落雷或者是避雷针引下的落雷,还是因地质地貌的特殊因素将落雷引至电缆铺设的周围,所带来的雷电电流都会和地下的电缆产生较大的电位差。产生的电位差会将电缆的绝缘管道、塑料管道或者埋设电缆的土壤击穿,电压波就会顺着芯线入侵供电、用电设备。目前,地下电缆最好的防雷措施就是对其增加地下屏蔽线,通常是在电缆线的上部增设镀锌的钢绞线。而比较容易遭遇雷电干扰的周围可以运用消弧线来对电缆做防雷的保护工作。消弧线的安装可以在大树和电缆等周围物体上制成半弧形态将电缆线包围起来,消弧线的两端必须要和接地的装置连接在一起。除此之外,还可安装防雷电缆或者另外选择路由来实现防雷。如果在低压出线端口放置避雷装置,也能对设备进行保护,确保变压器的高效运行。如果是比较重要的电气设备,就必须在设备的进线端口增设防雷电路,加强设备的防雷保护。

2结语

交通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施工;交通组织

1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要构成,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是缓解日益加剧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建设工艺与交通需求等方面的考虑,轨道交通线路应尽可能多的经过大的客流集散点,而轨道车站则多数位于重要客流集散点的道路交叉口处,以便乘客出行。在其建设期间,难免会存在占用既有道路、周边用地等情况,对城市地面交通和周边设施带来一定冲击,研究制定因地制宜、内外协调、安全有序的轨道交通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法是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任务。

2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占路分类及影响

轨道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施工项目对道路资源侵占宽度与时间。根据施工项目的大小和施工要求,常采用的道路封闭方法为全天全封闭、白天半封闭夜间全封闭、全天半封闭、白天不封闭夜间半封闭、全天不封闭共五类。由于夜间施工一般不包含高峰出行时段,因此,上述施工方法对道路的影响逐渐减小。其中,全天全封闭型对城市道路完全阻隔,影响最大,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或者交通流量较小且有替代路径的区域,在老城内应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白天半封闭夜间全封闭的情况,比较适用于城区内白天有一定交通量或潮汐交通不明显、夜间交通流量较小的区域,并应根据交通流特征确定交通组织方式,保证白天部分交通通行。全天半封闭主要用于交通流量适中路段的车站施工阶段,同时应适当调整路内空间,满足交通需求。对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应建设相应的临时便道,保证必要的交通通行宽度要求。白天不封闭夜间半封闭主要指夜间施工,白天利用沙包铺满、上方用钢板垫平。对上下班高峰基本无影响,适用于开挖面积不大的工程,如老城市政管线。全天不封闭型对城市道路基本无影响的情况,但应注意周边地块的进出组织。

3交通组织与管理原则

轨道交通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的首要基本原则是保证交通运行的安全、有序。在此基础上,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集约性原则:整合利用可用空间资源,合理安排各类交通系统,减少或避免资源浪费。在时间上,精确安排施工进度,不应浪费围挡占用时间,减少对高峰期或大部分交通出行的影响,满足沿线居民基本出行需求。(2)可行性、统筹性原则:统筹施工路段的各阶段占路和交通组织情况,协调各阶段施工步骤,做出不同情况的预判,必要时可寻找兼容方案,保证施工顺利进行。(3)环保节约性原则:在涉及树木绿化等现状重要基础设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道路横断面空间布局方案,尽可能保留行道树和必要的基础设施,不应因为施工而降低通行环境质量,同时可减少因相关迁改导致的资源浪费。

4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法

4.1交通组织管理策略

(1)统筹道路及周边可用空间、时间资源,保证各类交通系统使用空间。掌握交通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小流量时间段,梳理调配原路内空间资源,保障原机动车交通、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各类交通系统组织顺畅。同时结合周边用地开发情况及计划,通过纳入轨道交通系统永久用地以及需要临时征用土地使用部分,增设临时便道。(2)从“面、线、点”多层次,进行“全网统筹、分区组织”。在区域、沿线、施工段及节点不同视角下,协调轨道线网施工工序,挖掘城市道路网剩余容量,为轨道交通敷设走廊寻找替代路径,实现分流,减少施工段交通压力。根据老城、新区等不同区域,采取交通组织差异化策略,保障并动态调整施工路段公共服务设施。落实“面—线—点”三级交通疏导方案,兼顾沿线单位进出需求。(3)制定并形成轨道施工工艺、方案与交通组织之间的双向动态反馈机制,保证轨道施工的可实施性。首先应根据车站区位,提出初步的施工工艺、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并反馈交通组织方案和车站位置选择的可行性,根据各个车站的实际情况,调整制定相应的车站选址、工程施工方案、工艺技术方案等内容,可经过多轮协调,最终确定适宜的交通组织管理方案。

4.2交通组织管理方法

(1)明确施工影响的道路交通运行和地块出入交通的范围。可根据施工区域的交通运行影响,确定分析范围,并作为交通组织分析和制定方案的范围。在确定的范围内,梳理现状用地、交通系统等基础资料,分析现状道路运行情况,尤其在周边有医院、学校、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的区域,还应了解客流高峰时间段、主要的出入路径和人行/车行通道的通行效率等。(2)确定相应的施工工艺、方案及工期安排。根据协调反馈的结果,确定管线迁改阶段、车站/区间施工阶段的施工工艺、工法和工序,如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盾构法等。结合相应施工工法,提出各阶段分期和施工工期时长,确定施工围挡范围和施工占路宽度。(3)区域交通组织方案。结合施工段临近高快速路系统,提出引导分流路径,在临近高快速路进入施工区域方向设置邻近路段轨道交通施工提示标志。再根据周边干路系统,寻找可利用的分流走廊,并在分流段上游设置轨道施工提示标志。同步优化分流段交叉口信号配时,与交通流引导方案一致。(4)施工段各阶段交通组织方案。轨道交通建设施工主要包含前期协调、绿化迁移、便道施工、管线迁改、站体施工五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都应先根据可利用的空间,完成横断面设计工作,指导后续的道路平面设计。同时,还需调整交叉口渠化,对于路口错位的情况,应尽可能同步调整对向路口的标线或增设导流线,提高交通安全性。(5)交通组织设施设置和迁改处置方案。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GB5768.4—2017)中的要求,确定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的长度,调整道路标线,并增设相应安全设施,配备交通协管员。在道路改线的情况下,相应的指路、分道标志、信号灯、监控等设施应调整至相应点位,特殊情况下可设置临时可移动式信号灯。

4.3实例

(1)现状基本情况。某市轨道交通主要沿城市东西骨干道路敷设,串联了老城等中心区。其中,腊山站为4号线与已建成2号线的换乘站,位于城市核心区中西部。敷设道路现状75m宽、双向12条机动车道,两侧人行道4m、非机动车道6m。路段饱和度约0.7(见图1)。(2)施工工期安排。前期施工管线迁改3个月,绿化迁改、便道施工约1个月。站体施工总工期约42个月,共分为三期,一期为车站主体、路中盖板施工,工期6个月;二期为主体施工(含盾构井作业阶段),工期30个月;三期为附属施工,工期6个月。(3)交通组织方案。在区域交通层面引导过境车辆提前通过二环西路分流。在沿线层面,结合周边实际条件,利用北侧烟台路、南侧安澜北路引导车道绕开施工段。针对施工段,绿化迁改、便道施工同时进行,对慢行道升级改造为机动车道,分幅施工,保证慢行4m~6m的通行空间。根据协调进度,管迁施工阶段在绿迁之前,迁改至围挡南侧,全天封闭围挡施工,组织双向10~12条机动车道。(4)站体施工阶段,保留两侧公交专用道,机动车道宽度减小、数量不变,两侧慢行5.5m~6m宽,并设置隔离护栏分隔快慢车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弹力柱,保证两者之间的安全。尽可能保留两侧地块出入口,结合地块人行出入流线动态调整公交车站(见图2、图3)。(5)交通组织设施设置和迁改处置方案。围挡前100m、200m处结合灯杆或支架设置施工预告标识。围挡外过渡段设置防撞桶,前端设置路拦和施工公告,周边及边角设置爆闪灯;车行路线变化处设置向左/向右导向标志车行。夜间增加爆闪灯,可变导向标志灯(围挡前40m)。临时迁移路口信号灯、指路分道标志,拆除电警监控,并新增1处高秆监控,保障施工区域交通安全。(6)相关建议与要求。针对施工阶段的交通运行安全、应急事件情况,制定交通安全预防措施、应急机制与措施等。5结语城市轨道交通是造福广大市民的公益事业,可以为人民提供较为舒适、快捷的出行方式。诚然原有粗犷围挡、一刀切等轨道交通建设方式对城市交通必然会带来很多问题,而通过合理的资源供给、空间布局和科学的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法,如区域性引导、公交优先等措施,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满足正常出行需求,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城市交通“阵痛期”问题,使城市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建设发展成为共同的期盼。

参考文献:

[1]毛慧,谢志明.大城市地铁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的方法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2):54~57.

[2]覃国添,申丽霞,王金秋.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工作思路与方法[J].城市交通,2006(4):46~49.

[3]任璐.城市轨道施工对道路交通影响及交通组织方法[D].长安大学,2017.

[4]黄丽彬.大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地区发展的影响评价研究——以上海徐家汇轨道枢纽为例[D].同济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