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信息

计算机信息范文精选

计算机信息

计算机信息范文第1篇

一、微机在审计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微机可以在以下方面帮助注册会计师审计:

l描绘客户系统的流程图,有专门的流程图软件可以使用。

2.估计审计风险。

3准备审计程序。

4分析性复核。

5准备审计工作底稿。

软件有两种:

1.一般的商业软件。用的比较多是woRD和ExcEL。

2专门编写的软件。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如五大,会聘请专门的编程人员编写一些软件,比如:如审计程序的数据库,在需要时可以考备进审计方案专门用来估计审计风险和确定审计测试水平的软件。

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应用计算机软件,如果使用不当的软件、注册会计师会很容易受到讼诉。

三、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挑战

注册会计师应认识到客户的会计资料电算化对审计的审计具体目标、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

1.控制集中在计算机部门会计核算程序的统一和使用计算机资源的需要使控制集中在计算机部门,这样会出现资料被故意和恶意破坏而其它部门不知情。大多数客户通过分散责任来使非计算机部门能确认资料的准确性,但是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充分关注这种控制是否充分,尤其是在这种控制过于集中在计算机部门的时候。

2.缺乏原始记录

在一些系统下,传统的日记帐不存在,而在其它系统下原始文件可能就没有。比如在热线系统下,操作员在电话中收到一个订单,他可能通过一个终端立即把相关的资料输入电脑。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追综到原始的资料。

3.缺乏审计轨迹

现在系统在设计时就尽量减少打印出来的资料,企业的控制是通过“例外报告”来实施,这样完整的打印出来的资料注册会计师无法得到,也就无法从会计报表追综到原始资料,反之亦然。

4.审计所需要的资料被覆盖

软盘或硬盘里的资料不断被新的资料所覆盖。所以注册会计师不得不定期访问客户以获得不同时点的企业的资料。

5.程序控制的不断改变

注册会计师在信赖客户的程序前应检测该控制。而客户的计算机程序控制是不断改变,旧的程序不断被覆盖,所以年终的程序未必能代表本年的程序控制情况。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定期检验和测试客户的程序控制情况。

6.依赖专家的工作

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要求注册会计师应能够审计电算化的会计资料。有一些大的公司在聘请内部审计工作已开始聘用计算机人员而不是会计师.而事务所培训本所的审计人员以精通地掌握计算机是不大现实的,这就注定事务所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依赖专家的工作。

四.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有两种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可以应用,一是审计软件。二是测试数据。

(一)审计软件

软件分为三种一般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软件;事务所聘请软件公司或本所自己开发的软件;客户的测试软件

注册会计师在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中可以大量利用这些软件,尤其是在实质性测试利用这些软件来快速地浏览客户的交易并提取出需要注册会计师手工测试的部分。具体包括以下这些工作:

1.计算复核。

2.出违反系统规则交易。

例如:用审计软件发现违反应付帐款超过规定的信用限额的交易。

3.发现异常的项目。例如用审计软件发现某笔交易给了客户50%的折扣。

4.计算。

5.选择需要测试的项目。例如用审计软件用统计的方法去确定需要发询证函的项目。

6.完整性的测试

例如检查发票的连续性以检查是不是所有的交易都已反映。

但是在使用审计软件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会遇到以下这些难点:

1.成本昂贵、2.客户系统不断改变、3.有些软件不适用于微机、4.有些审计软件过于复杂、5.需检查测试中的文件的版本同审计软件是否兼容。

注册会计师如果直接在客户微机上使用审计软件应非常小心,必需在使用之前测试审计软件。如果使用客户的拷备文件,注册会计师应肯定拷备文件与原本完成一致。

(二)数据测试

审计数据测试是指注册会计师把数据输入客户的计算机系统里以检测客户的手工控制和程序控制。数据测试一般是用来作为应用测试的符合性测数据测试包括以下三种:

应实施的控制

l文件备份。

文件备份的工作应该定期举行,至少每天一次。审计完成后,审计资料的软盘应备份到至少两到三份,而且应作好软盘的保存工作。

2文件的安全。

应制定一定的制度,规定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可以接触到审计资料并尽量使用密码。

3保存必要的书面资料。

客户在使用计算机时未必会书面保存计算机里的资料。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应要求客户打印出审计所需要的文件并保存。

4软件的测试。

在使用审计软件前,事务所应测试审计

1.“活数据”测试

注册会计师使用已经处理过的数据来作测试.

注册会计师在作测试前已知道把数据输入客户的计算机系统会有什么结果。然后注册会计师对比预测的结果和实际结果并调查差异。这种方法并不是太可行,因为用于测试的数据必须是正常、异常的或是荒谬的。而来自日常运作的数据通常不具有这些特点。

2.在正常运作中使用“死数据”

注册会计师按已知条件构建一系列的交易。这些交易同正常的数据一起运作,实际的结果同预期结果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能够产生模拟的测试环境,

因为客户的实际软件和数据都同注册会计师构建的交易一起运作。然而这种方法很危险,输入的资料必须删除这将非常费时并需要修改程序。如果输人的资料破坏了客户的会计资料,那么将会是有讽刺意义。

3.在特殊运作中使用“死数据”

在这种运作中的数据是同以上第二种模式的数据是相同的,只是数据是运作在客户的资料库的考备文件。这样,第二种方式中的短处可以消除,但是注册会计师却需要肯定考备文件同原始文件是一致的。

但是使用数据测试有以下几点难处

1.成本

这包括构建模拟交易的成本、预期测试结果的成本和确定控制的成本。

2局限性

数据测试的目的只用于测试内部控制。因此比审计软件的用处要小些。

3.记录

使用数据测试未必会留下所作审计工作的记录,所以注册会计师应记下所测试的控制、测试的过程、所用的交易和资料、预期的结果、实际和预期比较的情况。

其它困难在介绍以上三种方法已介绍过。这里不再重复。

(三)其它计算机审计技巧

l.植入的审计软件

事务所在征得客户的同意后,把审计软件短期或长期植人客户的计算机系统里。这种软件可以使客户的数据在运行中被审计软件检测,这是真正的同步审计这种审计在审计轨迹不充分或客户的资料不断被更新的情况尤其适用。它可以用于以下三个目标:1.把注册会计师日后需要审计的文件进行存盘。2.检查正在处理的文件的正确性。3.将注册会计师预先设定的条件需关注的和保存的文件。

2.系统软件数据分析

绝大多数的系统软件都提供把同计算机相关的信息保存的功能。例如把进入者无效的密码,未授权者试图进入系统的情况,电脑操作者干扰电脑情况记录下来。注册会计师在进行一般控制的时候,可以通过资料的分析来取得证据。

3.应用程序的检测

这涉及到注册会计师详细检测客户的程序指令。这可以通过手工测试或专门的软件来进行。注册会计师想测试程序是否以它应该运作的方法在运作。比如:注册会计师检测某一用来计算复杂的折扣计算的程序是否运作正常。

4.平行运作

事务所也设计一套程序同客户的程序功能一致所以相同的资料应该得到同样的结果,否则一般就是客户的程序有问题。

5追综

追综就是从头至尾追综一笔交易看程序指令运作的情况。

计算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一点在未来的几年、甚至是现在已越来越深刻地表现出来。计算机在审计中的应用会提高审计效率减少审计的工时,降低审计的风险。因此建议有条件的事务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l.聘用计算机人员

2.尝试市场已有的审计软件软件,如果使用不当的软件、注册会计师会很容易受到讼诉。

3.所内的专业技术部作这方面的研究;

计算机信息范文第2篇

为了使得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更具有有效性,我们要认真、充分地做好实践准备,从而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对防雷装置的实际环境进行实地探测

了解其位置与建筑物的性质,并对雷击事故进行有效预测,以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类别。

2.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性质、规模等进行充分地掌握

了解其电源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等的雷电侵袭方式,并通过对雷电事故的预测,来确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的级别问题。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

1.建筑物的防雷保护设计

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于直击雷的防护设计,我们必须要从外部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入手。对于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我们可以采用现今建筑物广泛应用的措施,像是接避雷的针、网、线等。其可以通过与接地装置结合,来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并且,对于计算机的外部的防雷设计中,除了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外,我们还要注重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外部屏蔽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中的接地装置,其要包括独立的接点系统以及共同的接点系统,这样就可以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护的有效性。

2.计算机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设计

计算机的供电电源,其与家庭其他供电电源一样,都是由电力线路输入建筑物内,从理论上来说,电力线路可能会遭到直击雷与感应雷的损害。一旦雷电击中电力系统中的高压线路,雷电所产生的电压就会通过计算机的电源系统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从而造成计算机信息的损失,以及计算机设备的损坏。针对实际气象中的雷电情况,我们必须对计算机的电源系统采取多重的防雷保护设计,因为,雷电所产生的过电压,一次性的限压是无法瞬间完成的。对于计算机的电源系统,我们必须至少要设计三重保护系统。第一重的保护系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基本的建筑物的防雷保护设计,即在建筑物的总配电装置中安装高通容量的防雷保护装置。第二重的保护系统为,在低压侧安装阀门式的防雷保护装置。而最后一重的保护系统,就是在楼层佳的配电箱中安装电影系统的避雷箱。这些多重的电源防护系统,可以使得雷电产生的过电压得到完全的限制作用,从而充分保证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三、总结

计算机信息范文第3篇

1办公自动化的概述

1.1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主要指的就是企业和单位在具体的办公应用中,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网络技术的辅助之下形成一个完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传统办公中复杂的业务环节都可以交给计算机技术来完成,解决许多人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将人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人机体系。办公自动化在企业和单位中还属于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其自身发展是符合整个行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企业和单位可以借助办公自动化,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目前,办公自动化大部分都是将新型的办公设备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办公室中,这些设备与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整体的办公效率,减轻办公人员的负担,使企业内部的结构得到优化发展。企业和单位采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节省办公时间,还能提高相应的经济效益。

1.2办公自动化的主要特点

第一,具有很强的智能性。办公自动化主要应用的技术就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手段,因此具有很强的智能性特征。办公自动化在运行的时候,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日常办公,解决相关事务处理,还可以及时将运行结果和处理结果反馈给系统终端,便于相关人员监督和发现问题。第二,具有一定的集成性。办公自动化在运行过程中会将相关的办公人员、操作人员、办公设备及系统内核技术等结合在一起,这些人和相关的技术设备会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办公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无缝连接的特点,统一程度较高,应用起来有较强的连贯性,具有高度的集成化特征。第三,具有很强的高效性。办公自动化应用的是最为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办公中可以很好地实现相关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在线共享,这个过程可以让所有人第一时间接收资料,具有很强的高效性,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的远程办公。远程办公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还可以促进办公自动化在企业内部的健康发展。

2计算机信息传输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

2.1无线办公

计算机信息传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带动了wifi的广泛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也可以利用wifi实现无线办公。某公司为了让员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办公,利用wifi技术,实现了无线办公。员工不在办公室的时候,可以利用wifi将自己的办公设备与公司内部网络进行连接,就可以进行办公和数据传输,打破了传统办公模式对于环境的限制因素。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工作很快完成,也减少了员工在办公室加班的时间。该公司在推广无线办公的过程中对于wifi网络设置了不同等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了办公中紧急事务的优先处理,也提高了网络安全的级别。该公司管理者发现,无线办公技术的推广,不仅减轻了员工的工作负担,还提高了内部整体办公效率,促进了公司的良性运行。

2.2视频会议

计算机信息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内部视频技术和相关的视频压缩技术的推广。目前,很多大地跨国企业在全球各个国家都有分公司,这些分公司与总公司内部的工作人员想要同时在会议室开会有一定的难度,在交通路程上会耗费掉大量的时间。如果应用视频技术,就可以进行视频会议。视频会议可以将会场画面进行实时传输,让各个会议参加者随时掌握会议进行情况。所有与会者通过视频连线,还可以及时与他人进行沟通,在会议上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可以让所有人集中进行讨论。某跨国公司应用视频会议,经常将各个国家的分公司主管召集在网上开会,一起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研究。通过这种会议形式,可以很好地减少各国分公司人员在交通上耗费的精力和时间,降低他们的工作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各个分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传输,对于公司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带动整个公司的经济效益。

2.3办公自动化的个性化发展

目前,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很多技术具有单一性和局限性,无法适用所有企业。不同的企业和单位在实际发展中有不同的方向和需要,在发展办公自动化的过程中就要探寻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技术和方法。如果使用的计算机技术并不能完全符合自身实际,就会给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带来阻碍。企业和单位在选择计算机技术软件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功能较为完善、合理,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软件。只有这样,才能让计算机技术真正为办公自动化服务,推进办公自动化在企业内部的应用与发展,进而带动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3结语

计算机信息范文第4篇

(一)互联网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的获取和传递难度,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拓宽了信息渠道

现在有些出版商在发行传统的书刊文献时,此前早已将其同样内容的文献以网络数字版形式面市。据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2004年联机版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近15000种学术期刊中有12000种期刊能够通过电子方式获得。据美国一个出版通信组织2004年春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回收的问卷调查表中,84%的图书馆表示,只要能订购到电子版的学术期刊,他们就不再购进相应的印刷版。更为重要是,有越来越多的学术成果已不再通过传统版途径进行传播。

(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低廉的信息获取成本使得用户更倾向于数字文献信息

与持续上涨的传统书刊价格相比,商业化的数字文献价格在下降,图书馆可以用相对较少的费用获得比传统印刷书刊大得多的数字文献,据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2003年用于文献的支出费用为660万元,其中纸质文献占72.3%,电子类图书占27.7%,从而可使用馆的文献数量上,电子类文献占大约2.5万册,占当年采购文献量的41%。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引进的数字文献为例。近年来,每年用大约100万经费引进的50多种社会科学类的中外数据库,比起每年用700万元购书经费购买的传统印刷书刊所涵盖的信息量要大得多,各种学术期刊数据库就包含了中外权威性的学术期刊索引或全文艺工作者达上万种之多,有些数据库收集的文献书刊历史悠久,有些过刊可以回溯至1665年;不但如此,JS-TOR的所有文章都可进行全文查寻;此外Worldcat图书资料数据库为全面调查前人成果提供了可靠途径,它是全球覆盖面最广、信息收集最全图书资料目录数据库,覆盖了从公元前1000年一直至今用400多种语言记载的资料馆,基本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所拥有的资料,可以查询到世界各国9000家主要图书馆馆藏的近6000万条书目记录,适用于有关学者寻找各时代以及各语言种图书资料,是了解某课题世界范围研究成果概况的最佳工具。再有,数据库中还包括了电子图书上万种,中外各种统计年鉴、统计资料和包含上百万人物传记的参考工具类文献。与传统书刊过长的出版周期相比,数字资源最大的优势还在于传达的最新科研成果要及时得多,有些报刊文献甚至是每日更新。

二、信息的含义

在当今社会,信息、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三大支柱资源,而其中的信息资源,对人们来说已不再陌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越显得重要,信息是一种财富,对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叫信息呢?对信息的含义,人们有着各种看法。在系统论中,信息被认为是系统内部联系的特殊形式;在控制论中,信息被理解为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调节为外界所接受时与外界相互作用所获取的东西;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信息泛指一般对象,它能为实现目标排除意外性、增加有效性。大千世界,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作为图书情报部门,要对信息进行组织,实现无序信息向有序信息的转换,便于用户查找和利用信息。

三、当前利用信息存在的问题

然而面对如此丰富的信息资源,由于各种原因,使信息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从而影响了信息的利用率,影响了人们的学习文化生活。

(一)用户的信息素质存在差异

什么叫信息素质呢?1974年,美国信息工业协会首先将其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其关于IL的权威报告中指出:“作为具有IL能力的人,必须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效地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从根本上讲,他们已经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知道如何学习,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去发现和使用信息。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他们总是能够为任何任务和决策找到所需信息。”

近年来,在对不同人群信息素质调查时表明:不同层次的人,即使是同一层次的人获取知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从而信息素质也不一样,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存在差异。年龄差异也会影响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就社会科学院来说,具调查,40岁以下的人主动利用网络数字文献的意识相对较强,而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在这方面则较弱,这部分人中仍习惯于通过印刷书刊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对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意识滞后,尽管办公室配备的网络环境明显改善,并且,他们有些还具有在自己家里访问网上专用数据库网络资源的权限,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没有去有效利用这一便利条件,他们中虽然偶有上网行为,也仅限于进行一般信息的浏览或简单的事实查询,在满足自身深层次的文献需求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另外,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信息能力水平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统计显示,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能力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提高我国的信息能力应当成为当今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速度。

(二)技术力量薄弱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许多技术上的问题仍需要技术人员去解决,比如设备的采购、系统的维护、网站的设计与制作等。但图书馆技术人员素质不够理想,正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本科学历毕业的很少。此外,人才流失严重,经过专业培养的人才流失到外单位,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捉襟见肘。

(三)信息资源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网络资源

网上资源每日都在更新,面对海量般信息,许多图书馆网站建设信息量小,缺乏有效的信息组织,一些数据库的质量不高,客观上大大增加了读者有效查询、利用文献信息的难度,当打开一个网页,往往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有些用户检索到中途就离开从而影响到读者对信息的利用率。以上是造成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原因,那么应采取怎样的途径才能改善这种状况,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从而更有效地利用信息。

四、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无论从规模还是速度,因特网的发展是信息采集传播和利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信息用户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信息服务内容,即得到关于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事实说明,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仅靠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网络、增加信息资源的数量和品种是不够的,提高网络环境下的用户获取能力,是当今信息用户必须具备的信息能力。因此,除了用户的自身努力外,还要依赖于图书馆的帮助。图书馆作为图书情报部门,其核心价值就是“服务”,故“服务”作为重要内容。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义务和责任来帮助和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

(一)要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素质教育

21世纪的社会将是信息化社会,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主导因素,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和休闲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的进步所影响,在这样的社会中,信息素质将成为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素质。作为图书馆的信息工作人员来说,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制订信息制度,可以约束他们的信息行为,培养他们的良好工作习惯,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

1.加强培训。大家知道,个体的学习对于组织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组织必须投资既经济又实效的教育和培训方法来实现他们员工的学习过程,以此来增加组织成功的机会。这些方法不仅应该给员工获得新知识的机会,而且应该能加强他们现有的知识。通过对他们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应用等软件的培训,使他们掌握软件的相关理论、操作方法、以及软件的管理与维护的方法,有利于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充分调动信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新的知识、技术的学习在无形中会增加信息人员的负担。为了使他们都投入到软件、技术学习中,必须真正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不是靠压力和硬性规定,如果不能使他们自愿地投入实施工作,很有可能导致“出工不出力”,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行良好培训;让他们参与实施过程,并给予充分的发言权,激发工作热情;制定适当的激励制度。员工的信息素养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信息用户服务。

(二)加强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提高用户信息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不同层次的读者进行信息能力的培养。培养具备信息能力的人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基础教育不仅要对师生进行外语水平的教育,而且更要加强师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力度,培养他们的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从而使他们能通过图书馆主动解决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而改变那种遇到问题就向老师或父母请教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性地学习。还要加强他们的文献检索教育,这项工作,应该从小学开始,因为文献检索教育有不同的层次,它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另外信息能力的培养,光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参与实践。图书馆的用户教育应当作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把对用户的教育、培训纳入工作计划中,并要真正落到实处,并作为年度考核的一个指标。同时要做好图书馆的网页制作,广泛深入地向读者宣传、介绍如何利用图书馆,举办不同层次的图书馆的知识讲座和培训班。尤其要重视网络环境下的读者培训教育,教育读者如何以最有效的手段获取最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教育读者利用网络媒体使用多媒体教材进行远程学习。另外要做好解答读者的疑难问题和读者咨询工作等。只有真正让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让读者熟知,才能真正起到图书馆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查找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三)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水平

信息资源、信息人员、信息设施、信息用户的需求一起构成信息资源体系。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资源的建立、维护、发展与开发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读者检索信息的质量,从而影响读者有效利用信息的程度。现代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载体越来越多样化,除传统的纸质文献,还有大量的电子文献、机读文献和各种数据库,面对如此丰富的信息,图书馆应冲破传统的藏书体系,针对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精心筛选各文种、各类型、各专业、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满足读者对各类知识的需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总之,要想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就必须兼顾人力、物力、财力,掌握信息技术,培养读者的信息素质,加强馆藏建设的力度,真正实现为读者服务,为有效利用信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斌,张立厚.信息管理:原理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蔡曙光.论信息能力与信息资源利用率[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

[3]肖小溪.科研人员信息素质调查报告[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3).

计算机信息范文第5篇

(1)综合信息查询功能

现代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各种工具软件被应用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尤其是PowerBuilder开发工具中的数据窗口的应用,具有快速、可视图形截面、性能优异、功能强大等优点,从整体上来说,该开发工具是一种面向对象的交互开发工具,具有非常大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利用PowerBuilder开发工具的内部查询机制,能够将数据窗口作为媒介,主要功能包括两种,即查询条件的输入以及查询结果的输出,进而实现自由组合的查询,该种任意组合的方式,能够满足查询显示实际需求。

(2)动态查询功能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设计过程中,用户在开发之前并不确定查询需求,需要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对所有的数据项进行组合,以此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动态查询。通过利用PowerBuilder编程方式,能够创建数据窗口,在创建数据窗口的过程中,需要动态地构造SQL语句,为现在的数据窗口控制创建一个新的数据窗口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SQL语句的构造,SQL是计算机关系型数据库处理语言的一种,具有强大的功能,在进行SQL动态语句创造的过程中,应该根据SQL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建的SQL语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两个列名,分别为ORDERBY与GROUPBY;条件表达式;基本视图或者表;目标列四个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用户通过选项方式录入查询内容,计算机系统将录入的文字信息转化成相应的代码,并连接查询条件,为了提高查询的准确性,应该在显示产讯结果数据窗口中,提前进行函数模拟,将代码转换成相应的汉字,满足不同用户的查询需求。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1)专业人才较少、素质相对较低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并且为了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水平,应该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由专业人才神话对计算机领域的研究与钻研,进一步促进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目前企业的缺乏专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并且箱单一部分准也人才的素质相对较低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2)应用范围相对较小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是全球化的,可以说21世纪是计算机的时代,但是我国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其应用范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非常狭窄,尤其是在落后的农村地区,计算机数量相对较少,影响农民对新技术的应用,并且多数企业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仅仅局限于信息查询、交流等,并没有充分的发挥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作用。

(3)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严重的影响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同时,由于相关人员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并且自身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我国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直接影响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水平与价值,亟待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水平。

(4)ERP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不高

ERP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结合对企业运营管理中产生的数据分析,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工具及有力手段。但ERP技术的推广应用仅仅在大企业有一点的覆盖,而一般中小企业仅仅限于在财务做账中使用小型软件,更没有体现出现代财务管理,结合中小企业对管理的要求不高,加之靠人来管理人的的成本低,更没有使用ERP软件系统的动力,ERP软件系统的植入思想很难在中小企业中应用。

三应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现状的有效措施

(1)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更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想要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水平,首先应该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企业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等,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增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计算机院校也应该重视对学生专业素质、技术水平以及综合技能的培养,保证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力量,同行业之间也应该增进协作与交流,为研究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人才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保证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自身领域中充分的发挥作用。

(2)扩大应用范围

企业应该尽可能的扩大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在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中,通过创建基于因特网、局域网的信息共享平台和网络办公系统,能够提高企业信息管理、信息传递等的网络化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一件产品的销售涉及到众多部门,例如质检处、计控处、财务处等,由销售部签订合同并秤单,客户凭借秤单到仓库提货,质监部门通过计算机开具的出库凭证打印质保书,整个流程过程中涉及到的部门以及数据非常多,为了保证数据信息的实时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该进行跨部门集成,形成一个清楚、自由流通的信息网络,以此提高管理的合理性与高效性。

(3)强化技术研究

企业应该不断的强化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尽可能的利用国家以及相关机构给予的优惠政策,或者设定一定的奖项,充分的调动相关人员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水平。同时,企业应该投入专业资金用于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工作,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便利的条件,各研究人员应该强化与其他研究人员的交流,或者到先进的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能够为自身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此外,应该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筛选、决策制定、决策实施三个控制过程相关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

(4)推广使用ERP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