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专业

金融专业范文精选

金融专业

金融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保险;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金融保险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金融、保险、理财、证券等方面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并能够从事银行信贷管理、公司和个人理财、证券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保险业务等工作;能够在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金融、保险、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具体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中,结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层次特点,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保险理论基础和实务应用能力、金融基本理论和交易技巧,并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技能操作与应用能力。要求毕业生考取英语、计算机、保险人等相关资格证书;掌握保险知识现代金融知识和金融业务操作技能,具备风险意识;具有敬业精神和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了解国家有关经济、保险、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人文素养,能熟练处理业务。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金融保险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概况

金融保险专业自开设以来,学校对该专业建设与改革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该专业的办学条件得到良好发展,专业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基础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

(一)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建设体系,并取得一批成果

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坚持“适应发展、积极探索、适时改革、不断进取”的原则,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实际效果。主要措施有:在教学研究上狠抓基础环节,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坚持每周都搞,每个人都搞,并形成阶段性经验积极进行推广。重视理论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革新方案,把课程建设的与时具进性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在金融保险专业中,遴选7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即《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社会保险》、《人寿保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概论》。经过几年的努力,金融保险专业在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简易网络课程、试题库、习题集建设方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进展,同时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中,保险、证券、经济法、金融方面的专职教师都得到学生高度认可与好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实现了师资力量提升

近两年通过对外引进,补充了师资新力量,这些年轻老师通过努力,在教学一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此外,在已有师资基础上深挖现有潜力,采取灵活的方式对教师实施能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建立与校外专家的定期讨论和研讨制度,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技能与技巧。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目前金融保险专业的专职教师中已有5名教师考上了研究生或研究生已毕业,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专业教学成果丰硕

几年以来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一成果得益于长期不懈地重视教学工作和学生能力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每一位老师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实践观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措施,积极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并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老师在同一学期、不同学期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以提高彼此的教学水平与技巧。通过这些努力和付出,培养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04级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55人,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98.1%,就业率达到100%。05级金融保险专业学生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100%,06级保险人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93.8%。此外,部分学生参与全国股票大赛,取得二等奖。本专业还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科研规划,鼓励教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共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3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核心论文7篇。获院级奖励证书15件,市级奖励证书3件。

(四)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努力,金融保险专业与大唐联合保险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机会。每一届学生都可以根据开设专业的具体进展情况,分不同阶段在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具体内容由实训基地人员进行统一安排。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以便于在随后的学习中弥补不足。在三年培养中,注重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学生实训实践中,与实训基地人员共同打造学生成长的平台。

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保险专业建设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欠缺

受制于实训基地的支持不足(实训基地太少)以及教师观念、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真正推行和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的同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难以形成有别于其他同类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二)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之路,专业建设也必须强化校企合作。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专业尚未真正形成校企互赢的合作机制。虽然建立了实习基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很多同学反映实习时间太短,无法掌握更多的业务流程。

(三)对科研的不重视导致科研力量薄弱

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在评职称中对是否承担或参与过科研项目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很多老师不重视科研项目,只重视发表学术论文,同时限于学校层次与激励不足问题,致使专门研究、专题研究比较少,老师们缺少内在动力,科研队伍难以发展壮大。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基本状况与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使之更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笔者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教学体系。

(一)完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对金融保险人才的规格要求,在突出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应变能力等各种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应用。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多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并拓宽实习实训领域和增加时间,让学生接受系统理论知识后,能够有充足的机会得到锻炼,而不仅仅单纯追求一种形式。在目前已有模式上探索新的有效方案,突出实践部分,注重实用性,与实践单位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依据需要随时调整培养方法和培养措施,使之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二)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针对职业岗位特点实施教学计划,注重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需要,制定多个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办法。重点从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专题讲座三方面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老师讲授中,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将一些不需用的课程内容加以削减;同时向学生传授道德、礼仪、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质和修养的有关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针对我系职专层次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基本平台建设,包括主干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训、实习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为加深或拓展专业方向为目标的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

(三)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

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继续完善对学生学习效果检验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做法:一是文化课抽查考核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课强化实践考试;二是取消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改为考试与综合测评、多元评价、多证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三是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半工半读;鼓励学生选修其它专业课程,掌握多门技能,参加技能实践。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应能够充分调动各类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四)建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各项资格培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将学生活动与核心课程、潜在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整体课程体系。发动骨干学生力量,组建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学生自适应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扩充实习实训平台

积极发挥老师、学校和毕业生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建立有效的实践基地,如证券、金融基地,给学生提供多种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平台。采购支持相关技能训练的应用软件,建立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平台。

(六)重视科研,推行有效激励机制

鼓励老师在授课之余从事科研项目的研究,建立报酬机制,出台评聘结合办法,深入发掘和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奖励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LagendijkA.CornfordJ.Regionalinstitutionsandknowledgetrackingnewformsofregionaldevelopmentpolicy[J].Geoforum,2000.

[2]Leeuwis,municationforInnovationinAgricultureandRuralResourceManagement.BuildingontheTraditionalofAgriculturalExtensionOxford:BlackwellScience.2003

金融专业范文第2篇

(一)货币信用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多元化金融人才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对本专业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现代市场经济,货币信用经济发展迅速,货币信用关系存在于我们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任何经济活动与经济交易都离不开货币信用形式这个媒介,因此,金融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当代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步的增长,人们物质追求不断提高,个人财富拥有量和货币持有量也不断增长,投资增值的新理念促使更多的金融品种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社会各个主体对金融的要求也日趋增加,因此,金融业对不同层次水平人才的需求将会是一个长久的趋势。

(二)行业领域覆盖面广,办学层次更加全面

金融业是面对社会中各种职业的,技术革新使它的操作性越来越强,最终能被绝大多数用户所接受。通俗来说,无论文化层次高低与否都可以自主的使用。如果金融业只采用高层次的人员,它的用人成本就会增加。因此,从企业、单位未来发展状况来看,中低层次金融毕业生应该会成为多数中、小企业工作岗位的首选。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改革调整时期,如果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多掌握几门专业技能,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水平,学生的就业率将会大大提升。

(三)培养金融服务人员,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管理制度的变化,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全员用人制度及住房制度也发生了重大改革,因此金融行业各种配套措施也要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这种大金融服务已不仅是一种专业性服务,也是一种劳动密集性服务。金融行业的发展既需要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也需要较多的基层服务人员。高等职业学院对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应该注重基础素质教育,强调专业课程设置要务实,学生毕业要以基层工作为起点。

二、高职院校金融专业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金融专业的就业劣势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用人单位更注重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类型,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争夺重点院校的本科研究生人才已属常态。经过对各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的招聘要求调研,近几年银行、证券、保险等一系列金融企业在招聘时都要求应聘人员至少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有的还要求是211,985等重点高校毕业生,因高职学生的学历层次较低,在就业竞争初始阶段就处于一种明显的弱势地位,高职学历成了“弱势学历”。

(二)社会认知度较低

由于高职金融专业发展起步较晚,社会普遍对高职金融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于高职院校能否开设金融专业报以怀疑的态度,对于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是深表质疑。他们认为高职教育属于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只有高学历才能在金融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在招生方面,高职院校也存在自制度性歧视,高职招生是高等教育招生中的最后一个批次,在第三批、第四批,无形中就降低了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评价。一直以来金融行业又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着一味要求高学历的现象,无形中又降低了高职金融教育的社会地位。

(三)对具有金融企业一线岗位丰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大量需求

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人才的意见》中提出“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院校中的金融专业为了达标,要求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但是招聘真正具有金融企业一线岗位丰富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难度很大。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教师都是“有证无能”、有名无实的双师型教师。(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特色之一,建设实训基地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彰显办学特色,能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动手实践有机结合。我系金融专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以市场抓手,从而满足金融企业、行业需求;以专业教学为理论依据;以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主要推动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实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是体现高职金融专业教育特色,实现金融专业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三、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发展战略思考

(一)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众多高职院校通过建设设施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完成这一目标。同样,金融专业也需要合理的安排学生深入到金融企业,参与各项金融实践活动,达到锻炼和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同时,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方面要既满足行业和市场对金融人才的要求,也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加大金融教育的高精尖人才引进力度

要实现高职金融专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大金融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投入。一方面应不断推行具有吸引力的金融人才引进政策,适时为金融专业引进金融行业一线的优秀技能型人才,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丰富教师层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鼓励在校的中青年教师下金融企业一线去实践和再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职称,培养和丰富双师型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三)产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

金融专业范文第3篇

根据本课题组的实证调研,以广东省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为样本,可以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缺点:

1.制度方面存在的缺点。尽管许多高职院校积极开发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以及拓展可供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资源,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因缺乏制度方面的监管,使得在金融专业人才培养陷入了形式主义。具体表现在,未能切实满足培养学生金融实务的目标,且因制度监管机制缺失而导致学生成为廉价劳动力。

2.师资方面存在的缺点。双师型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对一线教师的能力要求,而且一线教师不仅包括专职教师,还含有校外兼职教师。从对教学效果的调研中可以感知,校外兼职教师授课的随意性比较强,从而其教学效果就无法切实与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然而,由于兼职教师资源并不容易获得(因较低的课时费和时间消耗使得企业人员普遍不愿承担学校教学任务),因此校方在这方面也时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3.机构方面存在的缺点。目前广东诸多高职院校都与企业之间建立起职教联盟,这种基于董事会机构下的校企合作模式将极大助力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但现实表明,学院与企业之间因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从而在合作的绩效上也就大打折扣。例如,企业面对校方的实训计划普遍采取消极配合态度,即提供岗位但不提供传帮带的人员。

二、针对高职金融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缺点的反思

上述对缺点的分析为优化高职金融专业教学提供了解题思路,但仍缺少区域植根性特征。为此,以下从广东地区的实际来进行现状反思。1.针对制度建设方面的反思。广东省高职学院在整体发展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从金融专业教学现状来看,仍需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周期和校外实训上强化制度建设。上文已经指出,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学院教学资源配置的蓝本,因此频繁调整方案将使学院和一线教师难以适从。针对学习国外先进理念而进行的教学企业轮岗式实训教学,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在中国银行校外实训基地的轮岗,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无法在制度上提供稳定、健全的支持和保障。

2.针对师资建设方面的反思。在师资建设方面,广东省高职学院具有地域优势,因此金融专业的专职教师都具有较好的双师型素养,问题主要出现在兼职教师方面。具体来说,兼职教师的岗位技能优势难以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少对兼职教师进行必要的教师素养培训,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沟通,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另外,金融行业的工作压力较大,这也是出现上述现状的客观原因。因此,在优化教学模式上就需要对这方面进行改观。

3.针对机构建设方面的反思。机构建设不仅对课程建设起到支撑作用,也有助于协调金融专业的教学资源配置。诸多机构建设都存在着形式上满足,而职能上却未能起到应有作用这一问题。关于这一点,在广东省的诸多高职学院中也同样如此。因此,需要在调和校企双方游戏规则的基础上,激发起相互合作的意愿。用经济学术语来评价,那就是要实现双方的“正和博弈”。

三、反思引导下的高职金融专业教学模式优化途径的构建

1.现状分析方面。针对高职金融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属于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纵向联动,还需要横向协同。因此,在着手优化前需要对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现状分析可以遵循三段式来展开,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其中,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间存在差异,教学目的不仅纳入了教学目标,还在校本要求下纳入了所在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因此,明确教学目的并参照检查教学绩效,便构成了现状分析中的逻辑自洽过程。

2.制度保障方面。根据广东省高职学院所反馈的问题,制度保障应着力在保障顶岗实习领域。在遵循双方游戏规则的基础上,顶岗实习时间和周期应配合相关金融企业的工作安排来进行。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为例,该系和广州地区多家中国银行签订校外基地协议,银行安排了近90个一线岗位常年提供顶岗实习。但按照金融企业的运营要求,这90个岗位必须常年在岗,不能中途停止实习。于是该系将各班的教学安排调整,每个班都在9个月里排课,另外空出3个月,以4个班为一组进行轮岗。这样既确保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也确保了银行岗位的人员配备。但此类操作只在系一级,甚至专业群一级每年进行临时操作,无法上升到教学管理部门,更无法让学校层面做出整体的制度保障。

3.兼职教师方面。兼职教师承担着培训学生岗位实际操作能力的任务,因此应设置校内兼职教师岗位和校外兼职教师岗位。从目前所反映出的问题出发,应强化校内兼职教师对教学技巧的掌握,以及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在校内实训环节上,还应强调兼职教师的到岗率。对于那些有专职工作任务在身的兼职教师,应在学期开始前就以任课清单的书面形式告知该教师。总的来说,对校内专任教师需持续培训其职业素养,对校外兼职教师则需加强教学素养的培训。

4.机构职能方面。在优化金融专业教学模式的机构路径上,有不少专家进行了研究。有的建议在学校层面设置专门的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管理机构,有的更建议与企业直接合作建立金融学院,推进各种实践教学的实施。本文则认为,为了真正达到优化教学模式的效果,机构路径建议实施四步走:第一步,设置专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教师岗位,专职实践教学事宜;第二步,建立系或专业群一级项目中心,承接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项目;第三步,整合整个金融专业群的优势企业项目,成立金融学院;第四步,在学校层面设置专职机构统筹全校资源。如果没有前面两步,直接设立金融学院或专职机构,则无法达到优化教学模式的真正效果。所以,机构职能路径的实施,建议按照上述四步进行,循序渐进,确保能达到优化金融专业教学的真正效果。

金融专业范文第4篇

学生的变化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缺乏积极性,学习效果很难得到保障,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另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也无法及时获悉。例如,金融学这门课程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一些金融现象的出现主要表现在金融学微观部分,这部分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加关注就会遇到。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对这些案例视而不见,只是一味地在书本中寻求理论知识,那就会忽略许多活生生的实例,这样不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应用型会计专业学生的定位,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要求。所以,只有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为主动,才能真正真正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本科生。

金融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

1.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金融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金融学与非金融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金融学显然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编写出适合会计专业学生的金融学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中加入企业个人的信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等内容,都体现了该门课程应用型的特点,因此更加适合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但金融学本身与其它一些课程有重叠,比如货币的供给与需求、通货膨账与通货紧缩等内容都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讲授,因此这部分可以通过做练习的方式进行复习式讲解。

2.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

金融学的一些内容是与实物分不开的。比如金融工具,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展示银行汇票、支票、本票等凭证,同时指出这些工具使用的范围及特点,然后根据实际案例让学生正确填制凭证,了解谁是出票人,谁是付款人,谁是收款人。企业在什么时候申请什么样的票据,申请的程序和如何办理结算等。再例如,讲解货币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阶段的不同货币,从铜板到纸币,甚至币材为塑料的信用货币,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

(1)学生参与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改革讨论就是表明见解或论证。讨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提高和升华的过程。所以把讨论引入课堂是非常必要的。在金融学课程基础篇中有货币、信用、利息、外汇等内容,这些内容与我们平时的生活关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讲解的知识点引出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起来要相对容易很多。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以学生讨论相关内容从而得出结论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到货币的形态时,告诉学生今天世界上主要使用的是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这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未来社会的货币是否会被无纸化即电子货币取代?无论能否取代都要说明理由。在讲外汇时,可以根据外汇的定义让学生讨论分析我国货币是否能成为世界货币?为什么?再者在当前信用缺失的时代,通过视频播放当前经济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行骗案例即“庞氏骗局”,观看后让学生讨论“庞氏骗局”发生的原因?这种骗局如何能避免?在你的周边所经历过哪些信用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可以使课堂活跃,特别是听到其他同学的发言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讨论结束后,由教师给出参考答案。

(2)学生参与实践式的教学改革实践目前成为各高校在课堂上运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如果仅仅依赖于课堂上有限的实践是达不到最终目的的。只有通过课堂外的实践学生才能看到自己在课堂上吸收知识的不足。在金融学课程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实用性最强的,那就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分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而我们能够参与的是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中,学生最好的老师便是市场本身。只有进入市场,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才能从中学习到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手段,才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然后又回到理论中来,才能得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一环节是在课外时间进行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模拟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网站,但其所有数据都与真实的资本市场是同步的。每位学生都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作为注册名,这样有利于对操作结果的真实性做一参考。平台中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这里面有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期货市场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注册其中任何一个市场进行操作,注册资金都选择一百万,时间两个月。两个月后,学生把自己的投资过程做一个总结,并把他们两个月来获得的收益进行排名。不仅如此,还可以让每位同学讲解自己在投资过程中的感悟。通过这一阶段的模拟实践,学生基本掌握了投资方法,认识了相应的市场及企业投资融资的渠道和方式。同时也意识到投资不仅能获得收益,也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会感受到挣钱的不易。另外在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部分的教学中,让学生拿上自己的零用钱去银行办理实际的相关业务,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存钱取钱,还要求学生办理汇款、理财、交纳水电费等业务。通过这一系列的校外实践,使学生对商业银行与个人相关的基本业务及基本程序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3)学生参与访谈式的教学改革让学生走出去,通过与别人的交流能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在金融机构体系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银行的业务及特点。教师先讲解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框架,让学生对基本理论有一定了解,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去不同的银行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该银行的主要业务及特点。访谈结束后把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做成PPT形式,让他们也当一回老师,把访谈记录变成知识点讲解给其他同学听。详细讲解不同银行的主要业务和服务特色,其优势和劣势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可以和其它相关银行进行比较分析。一组展示结束后,由另一组同学对前一组的讲解进行分析点评,指出其内容的优点和不足,并针对讲解的内容进行提问,问题可以由第一组任意同学回答,最后由除第一组以外的小组对第一组进行打分,成绩作为学期成绩的一部分。学生通过这样访谈式参与,不但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能掌握最新的银行金融动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与外界接触和沟通的能力。

金融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思想金融专业教学改革

一、在创新思想下金融专业教学改革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显著增加,对于我国而言,现代化金融发展还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在创新思想下,我国金融领域也在尝试不断的改革,但是因为整体综合素质较差,在改革中面临很多问题,例如目前流行的互联网金融,P2P等,就因为相应的监管不到位,让这方面的创新变得曲折,进而影响到金融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发展。而想要提升我国整体的现代化金融水平,就需要在教学阶段来提升,基于创新思想来加强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达到提升他们综合素质的最终目标。在创新思想下,进行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就需要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深化,改革的思路要为社会输送相应的人才,而不是闭门造车打造理论学子,却不能够独当一面应对金融界的风云变幻。金融专业结合了理论、技能和实务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因此针对金融专业的教学就必须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金融理论,并能够将其应用在实践。所以在创新思想下进行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就极为重要,对于我国金融领域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金融专业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模式存在单一化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目前金融专业的教学方法相对于之前看似得到一定的创新,不过只是换了一种填鸭式方法。比如从之前的黑板和口授灌输,转变成利用多媒体来灌注,只是将灌输的方法实现了现代化。要知道金融专业本身理论性强,如果仅仅采用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必然会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们之所以强迫自身去学习,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为了能够毕业,或者能够及格,不需要再补考。于是很多学生对于理论还是记得相对较牢,但是对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水平却显著较低。这样显然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很多老师在教学金融学科的知识时,会将有关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也能够旁征博引,让学生感到金融学的博大精深。这种重视理论教学的方式的确让很多金融专业的学生一出口就能够引用各种理论,尤其是在证券领域,各种理论能够说得非常精彩,但是一旦到实际应用就难以奏效。这和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差有着密切关系,当然也是和重视理论教学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够让学生能够基于理论应对各种变化的金融问题,也才能够很好的解决金融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金融专业老师的实践能力不够

金融学科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学科,而在教学中,如果老师的实践应用能力不够强,自然就很难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变强。当前很多高校也在开始大力构建双师型队伍,可是对于很多高校而言,有关金融专业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之所以如此主要存在下面几个因素:第一,目前很多金融专业的老师都是新招聘的青年老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之后就参与教学工作,这样他们本身就缺乏实践,自然在授课过程中难以以自身的经历来现身说法。第二,随着高校的扩招,老师的工作任务开始变得繁重,除了进行理论教学之后,基本没有富裕的时间用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而且也会在教学中不自觉的忽视这种实践教学,自然难以提升教学质量。第三,因为聘请金融专业老师往往需要高学历,但是社会上的金融精英,如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期货行业大多是实战专家,可是他们的理论背景往往没有那么精通,而且自身的学历也没有那么高,所以这些实践能力很强的精英并没有机会到高校参与授课,所以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三、在创新思想下金融专业的改革思路分析

(一)大力创建实践性教学体系

想要创新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就必须要走实践教学之路。这种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素养,培养他们能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改革中,不仅要去进行实践教学,而且要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使之成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结合各个课程来进行统筹安全,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此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充分根据金融和经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对金融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完善,让这些内容能够贴合时代,同时也能够反映金融学科领域最为关键的知识点。另外高校还要针对当前国际金融的发展状况,适当的引入一些西方国家的金融教材,同时要积极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编写一些具有实践性很强的教材内容,从而帮助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体系。第二,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革新其本质就是为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习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彻底革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要通过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模拟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另外还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来进行分析等。在教学中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然后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而且通过学生的主动实践,也能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精神,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积极进行实验教学和大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对于高校而言,必须要从两个方面来为实践教学构建相应的环境,一个是在校内积极发展实验室,从宏观和微观对金融现象加以研究,主要是通过设置数学模型来进行。另一个就是构建应用型的实验室。在实验室购买相关的证券、期货、会计、保险等各项业务的交易软件,然后将实验室模拟成相应的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让学生通过实验室来模拟具体的金融应用过程,比如可以据此掌握股票交易的全部过程,开户、委托、交易和清算以及过户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另一个重要实践环境构建就是大力和校外企业进行合作,构建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到相关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参与学习和实习,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现场来感受到金融的应用魅力,而且通过实习也能够让他们参与相应的数据分析,从而将理论和实践能够更好的结合。

(三)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既然制定了在创新思想下的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那就是构建一个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那么针对这个体系而言,教学效果的考核机制显然极为重要。只有通过考核才能够发现实践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实践教学体系下,就需要将传统的试卷考核进行重新优化,可以采用笔试、口试和随机抽题进行测试,甚至让学生撰写研究论文,让他们通过相应的调查来进行理论分析等。另外在考核中要对传统的笔试部分进行适当的压缩,要提升计算、案例分析以及操作题的整体分值,同时还需要将学生的调研、上课讨论、业务模拟等成绩纳入进来,从而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实践教学提供考核服务。

(四)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金融实践教学改革思路能够很好的被贯彻执行,老师的综合素质极为关键,尤其是老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对于整体的教学质量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对于高校而言,一定要鼓励老师走出去,不仅要做理论研究,还需要积极的从事社会上的一些金融业务,并且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技术培训和参观访问等。要让他们能够深入到金融机构去实践去实习,从而不断总结并提升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另外还可以让一些校外专家,如那些在金融领域从业多年并取得突出成绩的专家,虽然他们的学历不会很高,但是他们的实践能力很强,可以让他们到高校参与授课,让他们和学生一起到实验室去进行业务模拟,面对面的传授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同时在判断趋势上的相关基本面和理论分析的结合等,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经验,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提升相应的感性认识,从而全面提升相应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创新思想指导下,金融专业的深化改革必须要走实践应用之路,只有通过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大力推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才能够让金融专业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并能在现代化的金融环境中不断创新,大胆设计,从而为我国的金融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大坤,马冬梅.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2]孙文博.基于校企合作角度推进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证对接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