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性技术创新

基础性技术创新

基础性技术创新

基础性技术创新范文第1篇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The Interchangeability and Technology Measuring Basic has to meet the objectives of vocational college personnel training, should focus on train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develop effective teaching program of professional skills for different specialties. The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have "two steps": the one step is theoretical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first independently resolve knowledge systems and re-contact applications; the other step is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excavate and train to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inking ability, eventually equip students with the basic skills of detection.

关键词:有效;教学计划;教学进程

Key words: effective;teaching plans;teaching proces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234-02

0引言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是高职工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特点是学科交叉性强、实验性强、应用性强,与《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和《机械制图》等专业基础课相互贯通、相互穿插,密不可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内容不仅涵盖了制造行业的制造标准和计量方法,而且还涉及到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检测和生产管理等方面。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有关互换性生产原则及公差与配合的规律与选用;掌握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原则及检测技术;掌握零件的形位公差标准、选用原则及检测技术;理解常用零部件的几何精度设计原则与方法,具备精度设计方法及技术测量的基本技能。本人根据自己的几年教学经验,做如下探讨。

1针对专业需要,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

结合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从事生产一线的各种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专业技能培养是关键。针对专业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势在必行,同时教学计划中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实用度,可用“了解—理解—掌握”体现其教学要求的度。结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进行分析,对于机械类(机制、机电、数控、模具等)专业,要求掌握零件的公差等级、偏差代号的选择,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以及公差原则内容,并能够判加工后的零件是否合格,对于齿轮、轴承、键等要掌握其误差的主要形式及其互换性。而对于近机械类(化机、焊接等)专业只要掌握公差等级、基本偏差代号的意义以及计算,掌握基本的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以及公差原则的内容即可,对于齿轮、轴承、键等应用比较少,简单介绍为主。总之,教学前的教学计划拟定时,要着重分析其专业的应用理论,做到重点突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

2勇于创新,策划有效教学过程

所谓的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的空间内不低于平均水平的教学。[1]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效益,而教学效益不是单纯将教师在给定时间内是否完成全部教学任务,而是以学生是否学到知识是否能够应用知识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来衡量的。因此,有效教学过程是教学效益的一个衡量指标。对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是集理论与实验为一体综合性的课程 ,所以应该将有效教学过程分“两步走”。

2.1 “一步”走:课堂教学方面课堂是理论教学的舞台,在课堂教学中一切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求知、求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门课程中,主要采用引导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或情景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借助工程实例来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与生动。

2.1.1 明确教学目标,注重案例法教学,激发兴趣认真总结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理清思路,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等原则启发学生,知识点讲解之后,以“设问”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可以很好的应用,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第二章“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是最基础、基本术语定义、公式最多的一章,避开书中所有的标准与制度,从实际应用为出发点,重点讲解基本概念,讲解的过程中,我要以记住为目的,而是以应用为目的。因此,可以通过公差带图来分析和掌握术语的定义和概念。关于配合的术语则以实例教学为导向。例如:欲加工基本尺寸为?准30mm的轴,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误差,那么是不是只有加工出实际尺寸是?准30mm才算合格吗?还是其它尺寸也算是合格呢?实际上由于选用基准制不同配合类别不同尺寸合格范围是无从判断的。重点教会学生如何查基本偏差表,本部分内容经过讲解后,可通过反复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熟悉相应表格的查法。在极限与配合选择的讲解中,结合减速器等工程实例,让学生感觉到本课程能与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基础能联系起来。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感觉易懂,好学,方便记忆。

再如:第三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内容非常复杂、抽象且难懂,仅形状和位置公差项目就有14项,并且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公差带大约有9种形状,公差带还有方向和位置的变化多样化,这样对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方法讲解带来很大难度,另外,2008版标准刚,它和1996版标准的最大区别是与要素有关的术语、概念和基准标注符号的变化,大多数课程教材和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均以1996版标准讲解。因此,这一章我们通过多媒体、flas、教学模型是必要的,能使学生清晰的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带的基本概念以及标准的变化后的区别。还有“公差原则”这一节,是很难掌握的内容,是零件工艺中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之间必须要处理的关系,对实际应用至关重要。我的授课原则是:先讲涉及的基础概念,再通过对各原则的标注、理想的边界及尺寸、合格条件、应用场合、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讲解。学生感觉听讲之后,不必看书也会条理清楚明确。

2.1.2 抛砖引玉式构造学生知识体系在绪论课中为学生构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在在专业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充分理解“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在机械设计类和制造类课程中的桥梁作用,同时加深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

2.1.3 教学反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反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时显得尤现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它避免了教师单凭PPT翻页的死板教学方式,坚持在每堂课结束前十分钟,让学生提出本堂课中的疑问与不解,以便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然后由老师答疑解问。在整个过程中不但可以调动了学生的主观学习性,而且加深学生对每节的知识体系的理解。

2.1.4 教学手段多样化由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公式多、标准多、表格多、绘图多,仅凭板书不能满足学时少,内容多的要求,因此,多媒体教学是首选,板书为辅助。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最新材料,如,搜集网络加工装配等录像资料、自制幻灯片、动画等各种媒体信息,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改善学习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1.5 合理布置作业课后作业应适量而止,筛选应用性强的内容作为作业,此外,还可以适时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设计性大作业。例如可以以减速器为素材,与机械设计基础相联系,对设计的其轴与其他零件的配合时进行极限与配合的选择、形状和位置公差选择与标注、表面粗糙度选择与标注等等。可以巩固与提高学生掌握对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的知识体系,系统地了解轴、轴承、箱体、齿轮等典型零件的公差与配合,将全书内容贯穿于一线,真正达到了课程学习的目的。

2.2 “二步”走:实践教学方面高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应用实践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是首要任务。在本课程中,实验分两种类型:一是基础性实验,如长度测量、形状位置误差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等;二是综合设计性实验,让学生根据工件工作的具体情况,自己确定工件各尺寸公差、形状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内容。

2.2.1 注重能力培养在学生做实验时,教师要对本次实验的目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给予总结归纳,对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方法进行简单陈述,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与动手操作,并以提问的方式去监督学生,提高实验效率。例如:尺寸测量实验中,采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内径时,先将内径百分表测量尺寸范围选定观察该表最小刻度以及构造,然后进行测量,在测量时,让内径百分表在孔内上下滑动,观察百分表表盘内指针的转向,发现有的时候顺时针转动,有时候逆时针转动,那么可以设置疑问:“当指针顺时针转动如何读数?当指针逆时针转动又如何读数?”。这个问题分析,直接影响你的测量是否准确。由此,不仅激发学生动手的热情,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2.2 思路清晰,正确引导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测量判断零件合格与否,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传统测量技术,能够应用各种测量仪具。因此,每次实验课之前,教师要实际完成一次实验全过程,总结容易出现错误之处,以便在学生实验时能够思路清晰,正确指导,有理有据。

2.2.3 改变常规实验方案常规的实验安排通常是用固定的测量仪具测量固定的零件,通常使学生不重视实验,实验中常常出现等待其他同学作完实验后,照抄实验数据及最后抄袭同学的报告,这样失去了实验的意义。应该随意指定待测零件进行测量以及校核,例如将实验教学模型三级减速器中轴及轴承拆卸,作为待测零件,这样不仅仅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与实际相结合更生动。

3结束语

促进高职教育的有效教学就应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意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辅相成,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使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2]徐巧.《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110-111.

[3]任桂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6):65-67.

基础性技术创新范文第2篇

一、**基础性研究发展回顾

**期间,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教兴省"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的基础性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然科学基金经费增长较快,应用基础研究得到加强。**年至**年的五年中,省财政拨款省自然科学基金4200万元,共计资助了面上项目853项,青年科技人才50位,重点项目12项。有100多项基础性研究成果获得部级及省部级的奖励,其中60多项为部级和省部二等奖以上;有些成果也已应用于生产实际,并取得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全省已有部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5个,部级重点学科13个,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7个。研究队伍得到加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不断涌现。建立了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研究院所科技人员为主的基础性研究队伍,约有4000余人参与了基础性研究工作。**期间,我省科技人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资助862项,居全国第7位;经费14342.9万元,居第8位;获项目数和经费数均比"八五"上升了一位。

虽然我省基础性研究不断取得新成绩,但与北京、上海等强省比较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我省基础性研究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有待加强。学术带头人短缺,在国内外有名望的专家少,优秀年轻人才流失仍然相当严重,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亟待加强。经费投入年年有增长,但力度偏弱,造成基础性研究领域千军万马争经费。我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限额申报和低资助强度前提下资助率仍为20%左右;同时,在有限经费投入和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造成目标不集中,重点不突出,难以开展深入的、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激励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研究机构不开放,团结协作困难多,仪器设备老化等问题制约我省基础性研究的发展。

二、发展基础性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我省基础性研究要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教兴省、建设科技强省的战略,紧紧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落"创新、产业化"的科技方针,坚持以发展为硬道理,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灵魂,以服务于产业化为宗旨。省自然科学基金要优化资助结构,突出重点,重视人才,强调联合,强化基础性研究创新能力,优势学科自我发展能力和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服务的能力;要突出以我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主导,坚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鼓励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部署和资助对我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带动作用的基础性研究课题。

(二)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四坚持一加强":

--坚持"创新、创业、集成",为我省中心任务服务的思想;

--坚持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的资助方向;

--坚持以高新技术领域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结构;

--坚持以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要的任务;

--加强支持有我省特色、并在全国有一定地位的优势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

三、总体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体的基础性研究水平,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提高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层次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使之与我省的经济地位相适应,为我省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促成我省基础性研究的骨干力量的联合,并加强与国内外的知名实验室合作,紧紧围绕我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研究。**期间,安排重点基础性研究项目50项,在此基础上,为全省提供"主动设计"重大科技项目20项左右;同时,配合国家的部署,重点支持10个左右学科前沿的研究,力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期间支持50名青年科技人才的基础上,**期间,继续培养和吸引50名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在国内有相当影响的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在此基础上,要造就10名得到国内公认的顶尖人才,并形成一个基础性研究人才群体。

四、优先发展领域

根据浙江优势、特色和需要,我省发展基础性研究以下述标准选择重点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

--符合当今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具有强烈应用前景、能够提升我省技术创新能力或增强我省科技实力的研究方向;

--我省具有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有望取得重要突破而形成高技术"制高点"或"争一席之地"的研究方向;

--对我省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和带动性作用的研究方向。

(一)农业科学与生物技术

1.动植物重要基因控制技术

以具有浙江省特色的动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动植物重要基因控制技术研究。例如,研究品质、产量、抗性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基因定位与克隆、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动植物基因工程高效率转化体系及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研究;高效、低价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动植物繁殖力和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基因DNA芯片和蛋白质芯片的研制;生物芯片在动植物基因检测和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2.动植物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基础性研究

包括重要动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生态机制和分子基础研究;病虫害变异与流行关系;生物农药及新农药研制与应用的基础研究;生物多样性对害虫的自然控制力的研究;突发性、流行性病虫的预警预报技术及其对生态功能的影响。

3.农业产后基础研究

主要包括农产品产后保鲜、储藏、加工等应用基础研究,如农业产后贮藏中产前病虫为害机理及产后生物学基础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进和提高农产品的抗衰老功能的研究;通过重组DNA技术改良和培育优质发酵工程菌基础研究;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天然植物成分的结构分析、精提、改性及构效、量效关系研究。

4.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包括发掘动植物品种新的基因资源以及抗逆、优质、高产的品种资源,为建立具有我省优势和特色的农业动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胚胎库、资源和数据库奠定基础;高效、节本、低耗的轻型栽培技术的基础研究;农业生态的结构优化和功能调节研究。

(二)医药科学

1.生物制药的基础性研究

主要包括开发基因工程药物、新型药物(反义核酸、核酸等)和疫苗(核酸疫苗、治疗疫苗)等的基础性、前期性研究工作。

2.现代中药的基础性研究

包括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利用科学先进的研究方法,确定中药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并进行最大限度的提取和分离;根据药物动力学及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中药的新剂型研究。

3.创新药物开发支持体系的研究

如开展建立分子模型、细胞模型、动物模型等新药筛选系统的基础性研究;参考国际规范,建立药效的客观评价体系,利用计算机分析技术制定量化的评价标准。

4.重要疾病基因、功能基因的研究

包括从疾病基因、功能基因着手,研究我省主要疾病的发生机理、早期诊断和防治手段。

(三)材料科学

1.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的研究

新型高性能纳米功能材料的基础性研究;新型高性能催化材料和电催化材料的基础性研究;新型高性能磁性材料及其表面处理的应用基础研究;新型储能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金属功能材料与新型金属间化合物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半导体和信息产业紧密相关的新型电子信息材料和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

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

硅单晶的生长、加工以及缺陷和杂质的基础性研究;新型光电子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新型人工晶体材料的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微波介质材料及新型敏感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新型光电复合薄膜与低维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

3.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聚烯烃高性能化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性能分离膜材料的研究;具有光电磁等特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基础研究;无公害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基础研究;高分子材料聚集态结构的形成、变化及调控;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纺织纤维的复合、深加工及后处理等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

4.交叉领域新材料的研究

与化工、能源、环境、医药、信息产业等交叉的新材料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诸如精细化学品材料、新型电池材料、医用生物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和电子化工材料等的应用基础研究。

(四)信息科学与自动化

1.软件与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网络多媒体技术中多媒体信息的压缩、传输、搜索等重要问题的基础性研究;新一代Internet技术涉及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电子商务相关的技术关键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2.通信与微电子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多媒体移动通信及网络技术中的网络与智能化、软件无线电、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的基础研究;系统集成(SoC)设计方法学及相关技术;新型集成电路设计理论及技术基础研究;新型数字电子产品设计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

3.自动化及相关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复杂过程的实时控制与优化管理;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自动化;自动化在农业、交通、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4.光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性研究

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平台技术;光机电多媒介集成技术与系统;微小尺度光机电器件与系统等。

(五)资源与环境科学

1.环境污染过程及控制、修复原理研究

包括我省城市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及控制对策;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的基础性研究;非点源污染的过程、机理及时空变异规律研究;工业生态学原理及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基础性研究;电磁污染、光污染和噪声污染产生机理、分布规律以及控制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2.高强度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对策研究

包括我省淡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性研究;森林环境质量的演化及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性研究;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性研究;我省区域性土壤环境质量的演化及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性研究。

3.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及对策研究

包括海岸带、河口海湾和近海生态环境与基础生产力的研究;围垦滩涂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赤潮、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预测与区域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4.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应用基础研究

包括我省城镇垃圾和养殖场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应用基础研究;秸杆综合利用技术的基础研究等。

(六)具有一定优势的基础学科

数学在21世纪的高科技领域及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领域中将发挥基础的作用。我们应该"重点扶持、办出特点",把几何分析、流形几何与拓扑、现代分析及其应用、方程与动力系统、群与代数及其表示论、极限理论与随机分析,以及科学计算的方法与理论作为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

对于物理学的支持要突出重点,鼓励原始创新,把研究重点放在光信息传输,量子光学与量子通讯,极端非线性光学,原子团簇物理,高温超导电性研究,表面物理学,介观、纳米和薄膜物理,高分子与生物物理,格点规范理论和计算物理及非线性物理学等领域。特别要在光学和凝聚态领域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直接推动我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同时,对其他一些有我省特色和优势的基础学科也要给予重点扶持,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此外,尤其要密切关注一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配合国家的部署,对我省有能力开展研究,抢占"高地"工作给予及时地支持。

五、主要措施

科学基金制是目前我国资助基础性研究的一种好的模式。在**期间,要实施"发扬民主,尊重科学,手续简便,鼓励创新"的评审原则和"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实事求是,有所发现"的管理宗旨,坚持依靠专家管理好基础性研究。

(一)坚持改革,科学管理

加强管理和体制创新,营造有利于源头创新的资助环境,以管理创新来促进技术创新,以综合集成来保证创新,实现创业。

1.强化综合集成,提高科研绩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科技链中两个重要环节;人才培养与重点实验室建设是科技工作两项关键任务。必须改变块状管理模式,用综合集成的思路,促进科技工作有机结合,提高整体效益。

2.项目的申请评审办法,建立有利于源头创新的评审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办事程序,实行项目公开申报,公开评审,公布结果,接受社会监督,要使创新性的思想能得到及时地体现和支持。继续推行"双盲"评议办法,并建立基金评审的各学科首席科学顾问制度。要完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重点突出创新,与浙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联度以及研究结果可扩散性等方面的评价。

3.强化专家库的建设,扩大评审专家选择范围,并要注重对专家本身的评估。要积极引导评审专家遵照"浙江目标"的要求,科学、公正地履行评审职责。

4.积极鼓励我省有实力的企业,站到面向21世纪新形势的战略高度,参与对基础性研究的支持。同时,要鼓励科研院所、科技型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科技人员从创新、创业的思想,从产业化的角度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二)培养人才,形成"团队"

建设科技强省,人才是关键。要依靠政策导向,加强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有效机制。

1.重视发展科研群体,形成"团队优势",结合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和重大项目的实施,对优秀研究群体的前瞻性、创新性研究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创造宽松的研究环境,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小组。

2.强化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首先,要进一步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资金,资助学科要紧扣我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资助对象的年龄要逐步前移,对其中优秀者要继续资助,培养成为国内领先的顶尖人才。面上项目要逐步向35周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倾斜,特别是刚出站的博士后和毕业不久的博士要给予及时的支持。注重从小单位、小人物中发现人才,要使那些有独立思考、独创精神的青年人才适时得到资助。

3.进一步采取措施,保证基础性研究队伍的"流动的稳定",即在保证我省从事基础性研究的科技人员基本数量情况下,要促进新陈代谢,使我省基础性研究队伍在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职称结构上合理化。

(三)加大投入,调整布局

到**年省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要达到2500万元。在经费增加的情况下,省自然科学基金要从"综合集成,创新创业"的高度,调整布局,进一步加强为"浙江目标"服务。首先,依靠专家编制好指南,衔接好基础性研究与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的关系,要引导科技人员在选题时做到"自由选题"与"浙江目标"相结合;"科学意义"与"中心任务"相结合。第二,要加强重点项目安排,做好重点项目的"主动设计"工作。第三,对面上项目要采取"控制规模,提高强度,拉开档次,支持创新",保证其竞争性、科学性和公正性。第四,要安排一定额度的小额预算探索基金,鼓励和支持青年科技人员大胆提出新思想,开展探索性研究。

(四)加大基础性研究管理队伍的建设

要十分重视吸引一批具有创新、集成能力的管理人才到基础性研究管理中来,优化管理队伍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营造一种鼓励管理人员勇于改革,努力探索的氛围。

基础性技术创新范文第3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发达国家已越来越注重构建城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培育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并以科技创新支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科技类应用系统不断投入使用,对于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提高科技管理效率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各系统建设时间不同、系统架构不同,系统相互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与共享,使之成为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的对现有应用系统进行整合,统一原有异构系统的数据,让数据流动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整合平台,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1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背景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知识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经历着重大的转型,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创造和利用方式的优劣,日益成为决定国家科技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发达国家普遍把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优化与加强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一项国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把科技创新服务基础条件建设当作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滞后与薄弱,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全科技界一致的呼声。

2003年7月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体系,2005年7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联合印发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在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和指导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已有三十多个省、市政府的相关部门结合地方实际联合制定方案下发文件,启动了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许多地方政府也在科技计划中设立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并且还列入地方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2005年各市地也相继出台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相关政策,根据国家“十一五”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精神,各地市平台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国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又迎来了新的机遇。

2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主要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和研究实验基地、自然科技资源保存和利用体系、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等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以及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三方面组成。平台建设就是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1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渗透、交叉与综合的态势,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科研方式与创新模式。随着区域性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科研手段的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对科技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科技基础条件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支撑科技创新的水平,是提高地市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前提,是确保科技能力持续积累和科技资源高效利用的客观要求,不仅对于支撑当前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将由于科技资源的不断积累,对未来竞争实力产生深远影响。

2.2 地市科技基础条件现状不能适应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企业会更多地涉及到科技文献、科技信息、共性技术和大型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的使用,并且这些科技资源在研究开发初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地市级科技基础条件比较差,无法满足这一方面的需求,影响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多年来缺乏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专项资金,科研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和补充,科技基础条件不能满足科学研究及试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无法实现有效的共享。因此,整合现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加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开放共享的基础公共平台,是地市级科技创新工作的当务之急。

2.3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是科技情报服务工作的基础,是科技情报部门服务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科技情报部门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如何创新科技情报信息工作,服务地方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改变了情报信息服务部门过去传统落后的服务模式,使科技情报服务工作走向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和国内外科技资源,开展科技情报服务工作的新时代。

3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

3.1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和各省市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市地级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和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效改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实现科技、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持续的、强有力的支撑。

3.2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原则。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点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需求相结合,重点支持优势技术领域科研基地建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调动各方积极性相结合,建立有利于多方共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机制;平台建设与其他科技计划相结合,加强平台建设计划与科技攻关计划等科技计划相互联动;统筹规划和阶段推进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特点,确定不同阶段的建设重点,积极稳妥、分步实施。

4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重点

根据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市地级实际,平台建设分两步走,第一步主要以软平台建设为主,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研究实验基地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建设;第二步主要是利用前期软平台建设所提供的资源建立具有科技培训、科技成果孵化、科技成果交易等功能的硬件设施。

4.1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以科研单位、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为基础,组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开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数据采集,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4.2 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是按照“统筹采集、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分布服务”的原则,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整合集成科研机构、高校、公共图书馆、大型企业等单位现有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在互联网上形成超大规模的、高质量的中文数字资源库群。是机关团体,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工作学习必不可少的知识仓库和数字图书馆。

4.3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按照“统筹规划、分散自建、集中检索、数据共享”的原则,开展科学数据资源调查,对在气象、测绘、水文水资源、地震、地质与矿产、医药卫生、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科学研究、科技统计等领域的科学数据进行整理、汇集和数字化建库,整合集成相关单位、部门、行业长期积累的科学研究、科学测试、科学监测、科学普查、科技统计等基础数据资源,加强各类科学数据的管理,构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4.4 研究实验基地共享平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科研机构为依托,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聚集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的,在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遗传育种等优势高新技术领域,新建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流动开放、共建共享、高效运行的市级研究实验基地。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重点科技攻关,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基础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科学技术问题提供科研保障,为提升支柱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4.5 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培养,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科技信息、成果转化、技术交易、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科技评估、科技咨询、风险投资和人才中介等方面的综合性、全方位服务。

5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效果和社会效益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项目实施后,可建立覆盖市地级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向社会传播科技信息和现代文明,为经济发展提供现代信息资源服务。

5.1 政府机关单位可享受到免费的全文期刊、文献资源检索功能,可以在办公室或家中通过互联网下载使用7000多种期刊和专利、论文等数据资源,为政府各部门提供政策信息、法律法规,调查研究、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等数据资源辅助服务。

5.2 为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成果、专利、以及找文献、找仪器、找项目、找资金、找政策、找专家、解难题、科技项目申报、企业技术需求信息等服务。为科技人员提供免费的期刊、技术资料、专利技术检索、下载服务。给科研院所和企业减省了订阅大量期刊、资料的费用,同时也方便了科技人员,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提供了技术资源保障。

5.3 通过平台建设可打造大型的网上公共图书馆,利用万方数据、同方知网、重庆维普等提供的海量数据资源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学习场所,为打造“学习型城市”,提高市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宁宁.搭建全新的科技创新平台.化工管理.2006年12期.

基础性技术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细胞生物学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Q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9-02

生物技术是推动21世纪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围绕生物技术核心的“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研发能力,开发医药新产品,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推进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已成为“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建立创新性国家已成为国家战略任务。在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的今天,具有创新知识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创造”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因此,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重大需求,探索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型和教育机制,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是落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肩上的重要任务。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首批招生于1999年秋季,是国内较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之一。作者一直致力于生物技术(工程)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对课程建设与实践颇有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就培养创新型生物技术(工程)人才的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和实践进行探讨。

1. 细胞生物学理论内容的优化

作为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细胞生物学既具理论的抽象性,同时又富有技术的实践性。从理论角度,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其它专业课程互相联系、渗透,密不可分,同时又是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在生物技术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分析当前高等本科教育的国内细胞生物学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的组织架构基本是依循在介绍细胞基本成分之后,从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种像剥蛋壳式的由外向内的机械式线条,显得呆滞和孤立,缺乏与其它课程的有机联系。从内容的组织上诸多内容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内容重复,如细胞的成分与结构、细胞核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等。科学设置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对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引导学生从基础理论原理中衍生创新设计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1.1形成 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的理论课程体系

即在理论的组织架构上以细胞功能结构为基础,贯穿细胞活动的基本原理,衍生现代新理论、新技术和领域发展新趋势。内容上主要表现于

①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为模块设置理论课程,围绕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系统阐述细胞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原理。②在现有基础理论课群中,增设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细胞生物技术基本原理理论课程,课程内容注重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为表达系统的生物技术发展过程和技术原理的阐述,让学生能从技术原理和历史技术创新角度对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系统了解,更能将生物化学理论、分子与遗传技术原理在细胞层次统一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中阐述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以及生物技术改造的理论基础。③19世纪年代末,显微镜的发明缔造了细胞生物学的根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更是促进了细胞生物学的突飞猛进。在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的教育过程中,将现代科学信息、现代科学理念、科学技术实时引入教学中,不仅是对细胞生物学的扩充,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因此,跟踪物理理论技术发展,结合生物技术及其它交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理论内容显得必不可少。

1.2建立“活化”的理论教学模式

①活化——教学理念要以活细胞为根基:细胞不仅仅是物理或化学上的纯结构组成,或是无机小分子及有机大分子的无生命的随机组合。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不仅表现在它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更重要的是细胞是生命的连续体系,从结构和功能都表现为基本物质在时空上的动态组合和生命代谢活动的有序性。因此,理论教学中,以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运输与分泌为主线索,设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课程内容,表现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和细胞生命活动的时空表达。

②活化——课堂教学要有活跃的氛围:摒弃传统的理论教条式的灌输模式,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将死板的文字描述转变为形象影像、动画,启动学生想象力。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围绕一个理论主题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与“学”互动、“师”与“生”角色互换,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探索理论的能力,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自然中养成,创新之火在自然中点燃。

2.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的内涵并不是理论课程简单的实验验证,而应该把它看作是创新型人才苗子孵育的第一基地。

2.1形成层次化的实验课程体系

整合现有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根据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扩充与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和措施相关的细胞生物技术基础实践,沿“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递进式内容,融合现有分散的专业、专业基础实验课,创新性构建一个系统的、层次化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

①细胞结构基础内容:一对一的细胞结构印证,组合经典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从细胞基本结构、细胞组分的分析、到细胞拆合和重组,利用基本技术和方法验证理论知识,完整认识细胞基本结构和基本方法,建立运用科学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验基础。此部分内容为细胞及其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认识和专业基础技能实验训练内容。除必要的经典实验外,增设生物技术领域前沿技术和方法,保持实验内容的先进性。

②细胞综合培育内容:一主题多技术的综合运用。以细胞培养为主线条,按细胞融合、细胞转染及细胞基因重组、重组细胞遗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内容进行模块设置实验内容。

③创新研究内容:多知识、多技术、生物技术多领域的发散式的自主实验性研究内容。“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的实验课程体系。

2.2建立“4+3+2+1”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①40%基础指令性实验教学:教师决定实验内容,设定实验程序,学生进行验证性操作。对于前沿技术手段,采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强化学生对细胞基本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现代细胞生物学方法的认识和应用、对细胞生物学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

②30%综合指导性实验教学:教师命题,教师主导性设计,以一个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技能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③20%综合研究性实验教学: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综合应用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在一个实验主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④10%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学生自由选题,自主设计,教师辅地帮助学生创新性实践。对可能的学生创新性研究成果,适时地进行成果转化或专利保护,认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以上内容思考意旨是通过系统化内容的细胞生物学课程设置,建立集基本(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践能力、科学创新思维培植为一体、适合以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2

[2].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2011

[3]翟中和.细胞生物学【M】.2011

基础性技术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制造业;人力资本;技术结构;技术创新

一、制造业人力资本的技术结构

技术都是由人来开发和应用的。人力资本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分层次的,人力资本拥有的技术不同,其所处的技术结构层次就不同。一般来说,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结构性稀缺度大的某一层次或几个层次的人力资本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制造行业因其自身的产业发展特点,呈现一定的技术结构特征和技术创新要求。从拥有的技术水平角度,与多数制造业的技术结构相对应,人力资本可分为三个层次(如图1),上层为尖端技术研究人才,也可称为学术型人才;中间层为应用研究人才,也可称为工程型人才;下游即生产操作的技能型人才,也可称为基础型人才。尖端技术研究人才基本属于技术导向,重视尖端技术的突破。例如军事武器的研制,有时不计成本。中间层的应用研究人才主要从事应用研究;最下层的技能型人才是实现产业化的最后环节,这两个层次的人才基本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技术转化为产品后的市场效果。

不同企业类型,有着不同的技术结构,也就需要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当一个企业的技术结构呈现明显低高度、大宽度特征时,意味着它需要更多的基础性人才和中间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大多数制造企业技术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常态。

二、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的技术结构现状

(一)我国制造业技术结构特征

自20世纪末以来,世界制造业出现了在全球范围布局产业链的新趋势。发达国家继续保持高尖端技术的垄断地位,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我国成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的首选之地。这主要与我国丰富并受过一定教育与训练的人力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综合配套的制造业生产能力等因素密不可分。当前我国制造业技术结构分布呈现出以下特征:技术结构的高度较高,技术的宽度也较宽,同时应用型技术和基础性技术薄弱不扎实的问题日益严重。制造技术结构有较高的高度是因为我国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命科学等尖端技术上有相当的水平。技术结构有较宽的宽度,是因为我国在人均国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已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基础性加工工业,特别是机械装备工业体系。

但目前我国应用开发型技术创新不足、基础性技术老化问题却日显突出。技术结构不平衡,基础性技术厚度薄,应用型技术创新能力弱。宽广的基础性技术对制造业技术结构动态支撑作用越来越弱。表现为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制造工艺流程、基础材料、基础机械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基础制造装备、仪器仪表及标准体系等发展滞后,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以汽车制造业为例,虽然近两年汽车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但绝大多数为引进品种或稍加变动的车型,真正意义的自主开发产品还没有问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基础技术不过关。比如汽车的外观设计图我们可以轻松地画出来,但每个零部件的摆放组装却达不到要求的程度。

(二)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的技术结构特征

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短缺且技术性结构呈现不平衡特点。

一方面表现为与制造业技术适应的人力资本金字塔结构中,学术型人才丰富而工程型和技能型人才相对缺乏(如图2)。“十一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总计近160万顷,但转化率不足25%,与发达国家70-80%的转化率相比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可见我国尖端技术人才并不缺乏,仅仅是由于人力资本的技术性结构不平衡造成了尖端技术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我国的科学家和尖端技术人员,绝大部分就职于国有科研院所、大学院校,他们的科研和技术成果,又绝大部分被列为职务成果,束之高阁。

另一方面,工程型和技能型人才总体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型”(如图3)。目前我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最大的部分是非技术普通劳动力;2002年7000万技术工人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仅占1.5%,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35%,初级工占60%以上;2005年我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2005年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有600多万,其中获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的比例分别为38.2%、48.8%、10.5%、2%、0.05%。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方国家劳动力人才结构呈现出“橄榄型”分布,一般情况下,初级工占15%,中级工占50%,高级工占35%甚至40%以上。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急需一大批既懂现代技术又操作娴熟的“能工巧匠”。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匮乏与制造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缺口,并且进一步强化了基础性技术工人的稀缺度,已对制造业发展造成制约。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的2006年第二季度全国99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中高级技能人才依然供不应求,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高级技能人员的求人倍率(即招聘职位与求职人数之比)最高,分别为2.08、1.96和1.71;据深圳2006年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显示,深圳市的高级技师平均月收入为6234元,比硕士及以上学历者高1766元,比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也高出695元;高级技师月薪“参考价”的高位数达到22394元,低位数也有4121元;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5个等级的工资增长幅度均超过10%;“高级蓝领”的收入已经超过了硕士生。按正常产业周期来看,目前社会对这类人才的渴求,至少七八年才能缓解。

三、人力资本的技术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要求

技术是促进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制造业在生产环节方面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

的环节但处于相对低端,国际竞争力偏低。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这就要求突破技术与人力资本瓶颈。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匹配的过程(如图4)。最初人力资本1与技术创新1匹配,后来在原有技术和人力基础上产生技术升级,必然对人力资本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而言,人力资本不仅要在数量上满足它,质量上保障它,更要在技术结构上契合它。人力资本技术性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技术相结合的组织系统各要素本身的协调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制造业产业组织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要求

我国制造业多年来的“以市场换技术”,使我国的制造业体系加工制造能力提升,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遍布全球,但核心技术依然没有获得。下一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要依赖于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产业升级。从技术变革的角度讲,制造业技术创新更是一个地区或,凭借以往的与技术积淀,实现的具有质变意义的技术突破。总结长期的引进与创新实践,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建立与自己的工业技术基础和国情特点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具体表现为技术研究吸收与开发结合、制造生产与革新并举。与此相应必然对人力资本的技术性结构进行调整。

(二)人力资本的技术性结构调整

1、夯实基础性技术,积累基础性技术人才。基础性技术是我国制造业的长远优势。世界上发达国家发展的历程表明,以机械装备工业为主体的成熟基础性技术是实现一个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20世纪后半叶发达国家的基础性技术及其部门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基础性技术宽度较宽、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而言,是历史赋予的机遇。充分认识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价廉的长期优势,培养和积累低成本和高质量相结合的人力资本,通过发展中高等职教、企业内训等多种方式提升技能水平,使越来越多的普通劳动力变为中高级技术人才,从而改善人力资本的技术结构。

2、强化应用型技术,培养、引进技术开发型人才。我国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一支精干、相对稳定的力量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我国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走劳动和资本密集的路子,加快信息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并借以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非核心技术的竞争力,强化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相应人力资本的技术性结构也要调整。一方面通过政府的引导建立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联系,把产、学、研紧密地连接起来,使学术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融合。另一方面,鼓励企业采用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形式,加大研究开发资金投入;并积极从高等院校及海外留学的人才中选择有志于制造业发展的人才充实至企业的开发研究部门,增加人力资本中开发应用型人才的数量,以培养企业独立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关满博.东亚新时代的日本经济――超越“全型”产业结构[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洪勇,苏敬勤.发展中国家核心产业链与核心技术链的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6).

3、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启动[EB/OL]..2002-10-14.

4、李毅.日本制造业自主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研究:经济史的启示[J].经济参考研究,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