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洋环境监测

海洋环境监测

海洋环境监测

海洋环境监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海洋环境监测;环境治理;对策;方案

引言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导致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寻求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 保护平衡发展,我们必须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已取获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就,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监测人员的技术和能力也急需增强,监测网络与资金投入存在很大的难题,这就限制海洋环境监测的进一步发展和进一步成长。看到这些现状,我们也需要对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促进中国海洋经济特别是南海沿岸城市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平衡和谐的发展,从而不断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提升。

1.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的现状

伴随着我国海洋视野的不断发展,我国南海海洋环境监测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然而,仍然在一些方面亟待提升,我们也就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的现状进行分析,更加全方位地考虑情况。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是一种具体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治理系统,唯有不断规范治理体系,才能够确保南海海洋监测的进一步发展。然而,我国现今海洋监测管理体系还有待提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也需要不断建立健全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从而促进海洋监测的提升和发展,坚持规范海洋环境监测的进一步提升,促进海洋环境的进一步监管,不断促进海洋事故和海洋污染等灾害的评估与发现。

1.2监测人员专业技能有限

当今我国的海洋监测环境仍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情况,而且具有较大的监测成本,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金困扰。面临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南海海洋环境监测人员专业技能方面还有待提升,监测人才的团队建设不足,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监测人员没有管理的技能和经验,工作能力不强。

1.3技术支撑不足

在当今阶段,我国海洋监测环境的技术仍然有一定的问题,需要建立一套发展的机制。在近些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仍然有各种技术问题,技术支撑不足。以网络组织开展的监测工作也呈弱化态势,这种情况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全监测网络的发展要求。

2.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对策

2.1全面构建海洋的管理制度

面临国家海洋环境监测的一系列问题,我国海洋监测也需要不断提升管理制度,国家也应当统筹兼顾,不断提升法制建设,促进管理制度的提升和发展,不断加强海洋管理的调理和法案,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制举措,在执法力度上做好监测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重视海洋监测的管理和监测系统,促进海洋方面的统筹兼顾和全面发展,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之下,按照规定的方式,建立“层次清晰、相互衔接、协调一致、互相呼应”的管理模式,建立并健全各项关于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制度,促进海洋的进一步发展。

2.2加大人才培养的关键力度

面对我国海洋的专业人才不足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专业技能不扎实、不过硬,人才的知识储备不足等情况,会带来管理制度上的不稳定和不完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需要不断加强对于人才力量的培养,看到促进人才发展的方式和方法,把握好南海海洋领域管理问题所涉及到的生物、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一系列的专业化问题,打造出一支专业经验过硬的高素质团队。

在做好人才建设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于人才的进一步发展做好相应的补贴,在一些政策上不断提升监测人员的薪酬待遇,为他们提供更多深造的机遇,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不断从国外引进,向国外输送更多的精英人才,不断促进知识与人才的交流,通过长期的交流和培训,促进监测人员的工作水平及效率的进步和提升,为适应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2.3加大质量控制与管理力度

良好的制度是取得良好管理效果的前提,故首先要完善各种质量管理体制。我们需要不断促进对于管理者的培育和培养,加大各级组织对于质量的监控力度,实现制度的一体化,促进一系列的实践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国家海洋环境工作的制度化和优质化,不断促进质量管理和水平掌控,为南海海洋环境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3.结语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重c工程,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技能,提升服务能力,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不断促进海洋环境监测资料的共享,促进数据的管理和利用,不断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正视自身的问题,看到解决的途径和路径,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推动我国海洋事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海洋环境监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海洋环境;环境监测;数据库设计

中图分类号:P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1-065-01

当今海洋资源被我们广泛所利用,随之而来的是海洋的污染及其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对海洋环境的现状进行有效的监测管理,才能更好的保护海洋资源环境。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环境保护的“哨兵”和“耳目”,是关系到海洋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防止和消除海洋环境污染,减少损害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对个海洋区域维权的开展,渔业,石油等生产活动的不断扩大,长期的,实时的检测海洋环境数据,合理的统计数据分析,将为我国开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海洋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活动提供可靠有效地数据基础,为海洋区域的灾害预防,解读海洋水文气象变化,监测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

1 系统组成及数据库设计

1.1 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组成

海洋环境检测系统主要由海洋环境监测站、数据中心、业务应用平台三部分组成。安装在海洋沿岸及其附属平台上的海洋环境监测站,包含一系列数据采集、接收、保存的计算机终端,可以实时检测海洋环境观测数据,这些计算机终端通过海洋岸站与区域中心之间的数据专线或者无线传输网络将数据发送至中心数据库。经过业务应用系统的处理,不同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交互查询调阅单个或多个、实时的或历史的监测资料以及统计数据,业务平台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基础应用平台对设备进行监控,对业务型用户进行授权管理。

1.2 数据库选型

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以数据服务和数据分析为主要业务,因此合理高效的数据库设计是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稳定,高效,二次开发友好,安全是超大数据量数据库选型的关键点。

中心数据库拟采用Oracle数据库。Oracle数据库属于关系型数据库,能在所有主流平台上运行,并完全支持所有的工业标准,采用完全开放策略,并提供了基于角色(ROLE)分工的安全保密管理,在数据库管理功能、完整性检查、安全性、一致性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Oracle提供了与第三代高级语言的接口软件PRO*系列,能在C,C++等主语言中嵌入SQL语句及过程化(PL/SQL)语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纵,加上它有许多优秀的前台开发工具如 POWER BUILD、SQL*FORMS、VISIA BASIC 等,可以快速开发生成基于客户端PC 平台的应用程序,并具有良好的移植性。

Oracle提供了新的分布式数据库能力,可通过网络较方便地读写远端数据库里的数据,并有对称复制的技术。能够有效应对灾难,快速恢复生产能力。

1.3 数据库模块划分

海洋环境检测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用户模块,权限管理模块,系统设置模块,日志模块,数据检测模块和预警通知模块。

1.4 数据库表设计

1.4.1 数据检测模块

数据监测模块为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模块,存储了该系统核心的数据,是系统业务的基石。本模块主要包括实时数据表,日记录表,其相关联的表包括监测站信息表,监测要素信息表,监测项目表等,各表关系及详细信息。

1.4.2 系统设置模块

系统设置模块主要用来设定系统运行时的基础数据,包括站点信息表,监测设置表,系统参数设置表等。站点信息表保存各区域中监测站的序号,地理位置,检测项目,风速风向仪高度等资料数据,每个监测站可监测多个项目。监测设置表保存各站点监测的个性化设置,如监测人员,维修人员,监测时段等等。系统参数设置表保存整个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参数,如访问时间,最大使用内存,最大连接数,日志文件大小等。

1.4.3 日志模块

日志模块用来记录系统运行状况,包括各监测站点运行日志和业务系统运行日志两个部分。监测站点日志包括站点运行日志表和站点维护信息表,其中站点日志表主要记录站点运行状态,如站点实际开始监测时间,实际结束监测时间,运行状况,终端良好率等,站点维护信息表主要记录站点维护信息,如维护人员,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维护费用等。业务系统日志包括Web应用服务器日志和系统运行错误日志。前者可以通过配置Web应用服务器自身日志模块来实现,无需将能大量日志记录保存到数据库中。后者即系统运行错误表主要记录系统运行发生的错误信息,错误堆栈,错误时间等,为系统维护人员排除错误提供决策信息。该表信息简单,不再详述。

1.4.4 预警通知模块

预警通知模块用来对需要通知用户或者管理员的业务逻辑进行监控,促进用户在合理的时间完成各项任务,并可以对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提前预料和反馈。

基于上述流程,该模块包括通知表,预警规则表,邮件表。其中通知表和邮件表用来保存发送到用户的通知或邮件,而这相对简单,不再详述。

预警表主要字段包括rule_id,rule_name,rule_desc,rule_type,interval_date,weekend_include_flag,status,start_date,weekend_include_flag,status,start_date,end_date,WHO。

1.4.5 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记录所用系统的使用用户信息。该模块包括用户信息表,系统部门表和用户部门分配表,表间关系和表详细信息

2 结束语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库及WEB 应用平台设计界面友好明了、操作简单通用、数据全面丰富、特别是动态潮汐、风况等要素演变曲线,能极大方便预报员的日常预报及工程设计管理人员使用,不但可以拓宽资料的应用范围,而且能实现多站数据集中,多单位共享,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在海洋环境预报,及防灾减灾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海洋环境监测范文第3篇

 

引言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极为丰富。科学、合理地开发海洋资源,是我国发展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任务内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积极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建设,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在搞活沿海地区经济方面发挥出巨大的积极作用。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前提是要精准掌握海洋环境动态变化情况及相关内在规律。这正是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职责。我国海洋监测工作起步于建国初期,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臻成熟,已经成为我国环境监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当前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十多年来,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在国家经济建设、环境资源开发与保护和抵御自然灾害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在体制机制、技术措施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提高。具体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1.1 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跨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技术性和综合性。由于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运用资源巨大,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科学、完善、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当前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管理体制尚未完善,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对高效顺畅开展海洋监测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是我国海洋监测事业面临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对于海洋监测事业今后的健康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深远影响。管理体制的建立,需要坚实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在职能明确、人员考核、监测网络建设、海洋灾害及海洋污染事故损害评估方面亟待完善和规范。

 

1.2 监测人员业务素质有待加强

 

海洋环境监测是一项技术性要求极高的工作。海洋环境监测主要是对海水、水文、地质、大气等进行监测,收集、整理并分析相关信息,以供相关工作决策参考。具体工作中需要使用大量现代化高科技监测设备,对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此外,海洋监测工作费用较多,工作容错率较低,进一步提高了对业务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当前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环境恶劣,工作经费紧张,不仅影响了监测设备及时更新换代,更对培养技术人才,打造稳定的监测人员队伍十分不利。许多监测工作人员没有经历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业务水平不高,对于监测手段、设备不熟悉,影响了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开展。

 

1.3 技术手段有待加强

 

海洋环境监测属于综合性应用学科,各种监视、勘测工作都依赖于科学的技术方法和先进的监测设备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几年来,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例如容量总量控制区监测技术、病虫害检测技术、难降解有机物分析技术、生理与遗传学指标监测技术、赤潮毒素与贝毒监测技术等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总体而言,和不断提升的工作需求相比,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我国海洋监测机构工作经费、研发经费缺乏,严重滞缓了我国海洋监测技术的发展。许多技术尚处于开发阶段,短期内不能正视投入使用,发挥应有效用。

 

1.4 监测网络需要进一步拓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海洋经济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海洋监测工作需求日益增加,但海洋监测网络建设工作相对滞后,整个海洋监测网络发展水平甚至呈现出逐年下降势头。这和海洋资源开发建设事业大局正相违背。目前,我国沿海各大城市已经开始逐渐建立、完善海洋环境监测机构,重组全海网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对策

 

2.1 坚持依法治国方针,推动海洋环境监测制度体系建设

 

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制度体系建设。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部等海洋管理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从源头着手,通过立法的方式,完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法律的手段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顺畅开展夯实制度保障。要依法明确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职能和地位,切实落实国家关于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办法、措施。依法规范海洋环境监测行为,确保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和谐有序开展。要建立全国性的海洋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将各地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纳入国家的统一管理之下。管理部门要加大管理、监督、引导、协调力度,各地区的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和管理单位要在国家海洋管理部门的调度和管理下积极配合,协调运作,形成工作合力,以提高各地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工作、浪费资源或监测缺位情况的出现,营造和谐的海洋环境监测秩序。在具体细节上,要不断完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执行细则和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比如海洋监测报告制度、海洋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海洋环境监测有偿服务制度等,以此不断完善,形成科学完善、切实高效的海洋环境监测制度体系。

 

2.2 打造一支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的海洋环境监测人才队伍

 

针对我国目前海洋环境监测人员业务素质水平不高,队伍稳定性差的情况,要下大力气抓好监测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对现有监测人员加大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力度,根据监测工作的具体需求,系统开展相关学科的培训、教育工作。同时,通过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措施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梯队建设,推动我国海洋环境监测队伍的良性发展。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队伍间横向的交流和学习,利用各自技术优势实现互补,从而提高我国海洋环境监测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

 

2.3 落实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措施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海洋环境监管工作质量管理。相关监测工作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对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强化监测工作管理力度,提高监测工作质量。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把质量控制的理念贯彻到各地海洋环境监测中去,融入到监测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去,形成监测工作质量控制常态化管理,实现持续提高监测工作质量的目的。

 

3 结束语

 

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任重道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在国家建设体系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大深层次原因的分析探究,制定、实施针对性解决措施,不断完善监测工作制度体系建设,加大资源投入,推动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升级换代,做好监测人员队伍建设,从而推动我国海洋开发与利用工作的不断前进。

海洋环境监测范文第4篇

一、大力推进了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步伐,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稳步提高

2004年青岛市在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方面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工作:一是进一步推进了机构建设。为了进一步明确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的职能,今年,我市在原来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基础上成立了青岛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该中心的建立使我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职能以及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职能得到进一步明确。二是大力提高了能力建设。为了保证我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今年,我局在进行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咨询有关专家,制定了实验室建设方案,对已有实验室进行了改造装修,并将实验室建设面积扩大到400多平方米,目前青岛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在技术设备上已建立六个实验室,拥有43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为了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的工作能力,选派了8名技术人员参加了技术培训,人员培训率达57%。

二、进一步加大了海洋环保经费的投入,确保海洋环保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2004年青岛市用于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经费累计达到1043.2万元。其中,奥帆赛区的海洋浮标系统建设投入573.2万元,海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投入350万元,海洋环境监测经费投入120万元。海洋浮标系统主要包括三套浮标系统、一套波流测量系统和一套常规单要素监测系统。监测仪器设备上添置了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精密仪器。在监测上主要的投入为:海洋环境监测经费38.5万元,渔业环境监测经费11.5万元,奥帆赛区海洋水文、水质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前期经费35万元,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建区监测、调查经费10万元,海洋环境执法检查和巡视以及“白泥”污染治理前期调研的经费5万元,各区(市)海洋及渔业环境监测经费约20万元。

三、我市开展的环保工作

(一)制定了地方性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制度、规划、标准并做到了严格执行

1、进一步完善了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法规

为保护和改善我市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我市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健康发展,今年我市完善了一系列青岛市地方性海洋环保法制法规。起草并送审了《青岛市无居民海岛利用与保护管理办法(草案)》;按照市政府的立法工作计划,完成了《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立法调研和草案的编写工作、完成了《青岛市渔业资源增殖管理办法》、《青岛市胶州湾海域管理规定》的起草工作。

2、以制度和规划来规范和指导海洋环保工作的开展

为了促进我市海洋环保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施行,制定了《海洋与渔业系统实施〈行政许可法〉办法》;结合青岛市海洋环保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了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的前期调研,在青岛市编制的《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委托中国海洋大学拟定了《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方案》。准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海洋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海域环境容量控制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入海总量为手段,进行《青岛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及海洋环境管理的对策研究,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海洋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3、制定了标准并做到了严格执行

为了推广生态养殖,减少因养殖而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2004年青岛市重点制定了《青岛市无公害食品日本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青岛市无公害食品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青岛市无公害食品菲律宾蛤仔底播增养殖技术规范》等10个技术标准,并严格执行了已有的现行标准。

(二)认真组织落实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海洋信息、海洋工程、保护区等方面的工作

1、建设了海洋水文、水质监测暨预报系统,准确提供了海洋环境预报信息

为了保证2008年奥帆赛的顺利举办,满足国际帆联关于奥帆赛对海洋水文的专业需求和对水质的要求,青岛市积极组织开展奥帆赛区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工作,完成了海洋水文数据通信系统改造扩容和“波浪骑士”浮标的电池更新改造工作,初步完成了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的技术改造,进行了通讯试验。自2004年8月1日起每天小麦岛监测站的部分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并应奥帆委的要求,在雅典奥运会期间和残奥会期间同步向奥帆委提供小麦岛监测站逐时海洋环境监测信息。

2、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工作全面加强

为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对政府、公众等各方面的服务作用,今年海洋环境保护的信息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主要工作有:为了让公众及时了解海水浴场的海洋环境状况,暑期在新闻媒体、浴场显示屏上每天了海水浴场的现场监测数据;向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省海洋与渔业厅等部门报送了12篇海洋环保信息;筹建了青岛市海洋与渔业网海洋环保专栏,专栏内将定期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各类信息,目前该网站已投入试运行,市民可以上网查看;在各类报纸上了20多篇青岛市的海洋环保信息;在中央电视台、青岛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上了青岛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同开展奥运会帆船赛场海洋环境保护合作安排等内容的大量海洋环保工作信息。

3、强化了对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随着海洋环保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的实施,青岛对涉海工程项目的管理已逐步完善。今年对7项涉海工程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初审、审批,对在建涉海工程项目进行了跟踪检查,开展了施工期监测,实施了对涉海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4、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2004年,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获市政府批准建立,该保护区的建立推动了我市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展了大公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保护区海域的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制止各种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了保护区的环境和资源。开展对保护区的资源环境调查,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开始选划长吻虫珍稀动物保护区和胶州湾特别保护区。

5、海洋标准计量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关于海洋方面的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公布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三)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依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1、进一步强化了海洋执法监督和巡查力度

加强了海上执法队伍的建设,加大海上执法的力度,认真贯彻《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涉海工程项目实行严格控制和监督检查,建立起了海洋与渔业环境监视举报信息网和联动共管机制,重点打击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资源的违法行为。我们今年开展了保护海洋国土“蓝箭专项执法行动”,有效地保护了我市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在“海盾2004”专项执法行动中,查出了多起围填海和海洋污染案件,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罚。

开展海域使用、海洋生态保护执法检查,查处沿海一线的乱圈、乱占等违法养殖行为,对与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相抵触和违规破坏海岸自然景观的海水养殖建设项目坚决予以打击,爆破清理了在青岛前海一线非法筑造的3000余平方米鲍(参)池。通过执法行动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规范了海域使用秩序,树立了海洋执法部门依法管海的权威,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严厉打击了非法采挖海砂行为,保护了我市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生物栖息地。在海砂执法检查中,我们坚持长期检查和阶段性突击检查相结合,专项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做到常抓不懈,从严打击。自开展示范工作以来,共查处了多起船舶非法采砂行为。

2、强化了海洋赤潮防灾减灾工作

我们开展了赤潮防灾减灾和应急监测工作,编制并实施了《青岛市赤潮监控方案》,建立了青岛市赤潮监视信息网,成立了全市海洋赤潮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为避免赤潮对2008年奥帆赛带来不利影响,我市编制并开始实施了《青岛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建设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赤潮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应急反应预案等内容。

3、进一步强化了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工作力度

我市已经建立了青岛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新建了常规、微生物、病毒及生化等实验室,先后开展了近岸海域养殖区的环境监测和水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养殖产品药残监测和贝类残毒监控等工作,初步发挥了监测机构为奥帆赛区服务的职能。制定并实施《2004年青岛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方案》,开展了近岸海域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趋势监测,海水浴场泳期环境监测预报、胶州湾底部重点底播养殖功能区等海域海洋环境监测和小麦岛污水处理厂、青岛碱厂、团岛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监视性监测及邻近海域环境状况监测,重点加强对奥运帆船赛区的监测,目前,各项监测已按计划要求完成任务。《2004年青岛市近岸重点海域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报告》也已编制完成。

4、如期了青岛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今年上半年,按照国家海洋局的要求,以2003年青岛市海洋环境监测结果为依据,对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完成了2003年青岛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编制工作,并进行了,同时将质量公报上报了市政府、国家海洋局等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进一步了解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提供了保证。

5、开展监测机构计量认证

青岛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在技术设备上已建立了六个实验室,拥有43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2名技术人员获得了省技术监督局实验室内审员资质,并组织多人参加了培训;我市的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和北海监测中心采取合作共建的模式,实行边监测边建设边发展的原则,目前主要工作依托北海分局预报中心和监测中心来开展。与省计量认证委员会签订了计量认证咨询合同,由对方指导进行计量认证申请工作,正在积极申请进行我市海洋环境检测、渔业养殖水质的监(检)测和水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控能力的计量认证资质,

(四)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为了提高全社会海洋与渔业法律意识,保护海洋环境。在“两会”召开之际和“海洋节”开幕前夕,我们通过青岛日报、招商周刊等新闻媒体,以“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履行海洋行政管理职能”、“大力发展高效渔业、加快渔业现代化进程”等为标题,分别以6个整版的篇幅进行报道,宣传效果明显。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利用重大节庆活动和深入基层召开环保知识宣讲现场会等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对严重的违规行为予以曝光。我们还多次在开展海洋和渔业环境监测时,邀请记者进行现场采访,向群众直观、详细地介绍监测的方法、过程,以及环境监测对海水养殖的重要作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了全民海洋与渔业生态环保意识。

(五)积极开拓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领域

1、开展了我市首例海洋生态污染损害整治恢复工程项目

根据历年对胶州湾东岸青岛碱业公司排污口附近海域的监测结果,在征求我市海洋环境保护咨询委员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治理胶州湾东部海域“白泥”污染的方案》,提出在政府的扶持下,由污染单位进行“白泥”污染治理的建议,力求通过“白泥”污染治理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实际的海洋生态恢复的路子。目前,市政府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该建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2、建立了我市范围内的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文昌鱼自然保护区

自去年开始筹建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局开展了一系列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委托海洋大学编制了《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论证报告》;组织专家对论证报告进行了评审,并通过了评审;协调了市环保局、市规划局、青岛海事局、部队等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获得了相关单位的支持;将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提报了市长办公会,并获得了市领导的支持;今年又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需经省政府批准”的要求,将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提报了省政府及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环保局等相关单位,获得了省政府及有关单位的支持。8月10日青岛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建立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为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面积61.81平方公里。文昌鱼保护区的建立标志着该保护区申报工作的完成,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始,成为我市范围内(包括陆地)建立的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

四、我市积极开展开创性工作

1、推进了部级海洋环境监控区建设

为做好奥帆赛区海洋环境保障工作,青岛市政府和国家海洋局积极磋商,于今年7月8日,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签署了《共同开展奥运帆船赛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合作安排》。通过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大奥帆赛场及附近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监督和整治,为使青岛承办一届最出色的奥帆赛,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总体目标将产生积极作用。这是全国沿海地方政府首次与国家海洋局合作共同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协议签署后,为保证该项合作的顺利开展,我局又会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就合作具体方案进行了认真地论证,编制并上报了《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部级海洋环境监控区实施方案》,准备在国家海洋局和青岛市政府同意后,尽早组织实施。

2、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大面积赤潮的监测、科研及防治项目

为从根本上改善我市前海海域环境质量,杜绝赤潮的发生,根据青岛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我局会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科研单位编制和上报了《青岛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建设方案》,准备在前段赤潮研究和监控的基础上,整合和优化我市赤潮研究、监控资源和力量,联合开展“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该项目目前已经立项。

我们针对目前青岛近海赤潮发生特点和发展趋势,在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布设37个站位,进行了大面积的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水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环境指标。据此,我们编制了《青岛奥运帆船赛区及邻近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和《浮山湾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专题报告。

另外,我们还强化了海洋赤潮的日常监督监视工作,组织项目承担单位不定期地对奥帆赛区的重点区域实施了不间断的监视和监测,并对近岸海域发生的两起赤潮现象进行了应急跟踪监测监视,对赤潮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3、开展青岛奥帆赛区海洋监测预报系统建设项目,建成我国近海岸最先进的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系统

海洋环境监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通信技术;近海环境监测;海洋保护;应用

1前言

当前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正朝向持续化、现代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展了海洋环境监测的空间。我国的数据通信技术中,一直采取水上移动通信技术、无线电台传播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监测效果,但是也存在很多缺陷:首先,使用移动载体浮标,受到其吃水深度、风浪等影响,导致监测数据不精确;其次,大多以单点监测模式为主,限制了监测的范围;再有,对底层海洋环境的掌握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当前发展较快的水声通信技术取代了原有通信技术的地位,凭借其效率高、可靠性强等特征,更具应用价值,并且水声通信技术设置了海面观测平台和海底观测平台,减少海况因素的影响,同时融合水声通信技术、水上移动通信技术等,从过去单一的海上观测站转变为“链条式”的观测模式。通过应用全新通信技术,使得近海环境监测范围扩大、数据质量提高,在海面或者海底监测并获取数据之后,将其传输至陆地信息网络中,实现信息实时传输及资源共享,更好发挥通信技术在近海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2水声通信技术概述

2.1水上移动网络通信技术

在近海环境监测中应用的通信系统,从最初的GSM(2G)、GPRS(2.5G)一直发展到WCDMA(3G)、TD-SCDMA(3G),并且随着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正在尝试使用最新的TD-LTE-advanced(4G)通信技术。在最初应用的GSM技术中,通过发送短信息的方式,双向传播简短的数据,使用多个GSM模块发送或接收短信息。但是受到短信息篇幅的限制,如果需要传递大量信息,增加了繁琐性,并且传输成本偏高,实用价值偏低;随后应用的GPRS技术中,融合现代化的物联网技术,提高了信息传播的便捷性,进一步扩展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传播的类型;在应用GPRS技术的基础上,引入WCDMA技术和TD-SCDMA技术,其传播速率提升到几百kb/s,并且发挥了无缝漫游技术的重要作用,实现了移动网络与互联网信息共享,能够传播多样化的信息。

2.2水下水声通信技术

水下水声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海洋底部的环境监测,是重要的信息传播技术。首先,在海洋不同深度、底部不同位置放置传感器和浮标,实时监控海洋环境的相关信息,通过数字、图像、声音等形式,利用换能器将信息转换为类似声波的声信号;在海洋中,声信号的传播顺畅,输入海洋表面的接收换能器中,声信号再次转变为电信号,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监控终端,监控终端破译电信号后,获得相应的数字、图像及声音等重要信息。

3通信技术在近海环境监测中应用特征

3.1水上无线通信技术特征

水上无线通信技术采用现代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取代了传统的电台广播通信技术和卫星传播通信技术,并且随着3G移动网络、4G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质量。该种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如经济成本低、传播距离远、信号强、不易受干扰等。

3.2水下无线通信技术特征

水下无线通信技术采用水声调制解调通信技术,取代了传统的电磁波脉冲通信技术和水下光纤通信技术。该种技术充分运用了声波信号,符合水下信息传播的实际情况,并且在水下信息传输媒介中引入了声纳系统,提高水下信息远程传播的稳定性、可靠性。

3.3监测信息收集技术特征

信息收集与信息传输,是近海环境监测工作的关键,其最终目标在于提供真实、完整的海洋信息数据。在海洋环境监测信息收集系统中,主要通过设置在海洋底部的信息传感器及海洋表面的特制浮标,实时收集有关海洋环境的相关信息。与传统的单一海洋底部信号传感器或者船舶、潜标等单站监测方式相比,全新信息收集技术更具立体化、专业化、精确化优势,可监控范围广泛;在海洋表面、底部以及不同深度区域安装传感器,可在陆地操控,以随时获得近海环境监测数据,实现了多采样点监控数据的要求。

4通信技术在近海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1海洋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海洋应急监测主要针对海洋中突发性、破坏性的事件进行监控,监测范围几乎覆盖整个海域。海洋环境中的突发事件较多,如海面溢油、海啸、污染、海洋灾害等,这些都离不开监测的作用。利用近海环境监测系统实时收集海洋环境信息,便于海洋管理部门掌握海洋变动信息,由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对数据分析,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4.2定点连续监测中的应用

在近海中存在很多特殊地点,需要长期、连续性跟踪监测,如海洋洋盆与大陆架连接区域、架设石油钻井平台区域等,这些位置一旦发生变化将对海洋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用定点连续监测就是在关键位置安装海洋浮标或者传感器,通过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将监测数据实时输送给监控中心,达到连续监测海洋环境的作用。当关键点的海洋环境发生变动时,能够及时根据信息制定应对措施。本文结合近海环境监测的要求,主要分析了当前两种常用的通信技术——水上移动通信技术及水声通信技术。基于海洋环境监测的作用与特征,应用移动通信技术及水声通信技术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非常必要。配合设置浮标、海床基等,设置海洋环境信息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海洋环境情况,通过声音、图像、数字等形式传播给陆地监控终端,达到终端数据异地可视化目标;应用多样化的监测终端传感器,能够实现大范围、全领域的监测作用,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合理控制运行成本,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及物联网技术等全面发展,给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未来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必将使用无线通信网络模式,大范围内获取海洋信息,实现快速、精确的信息传递与管理,在保护海洋环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悦.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近海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2]郭海军.海洋水环境监测系统中无线传感网络的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