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优秀教育技术论文

优秀教育技术论文

优秀教育技术论文

优秀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一、通用技术教学选题范围

1.通用技术课程特点、构成、教学目的、教学成果评估。

2.通用技术教室设计及设备配置、选型、方案研究。

3.通用技术教学点分析及不同类型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

4.教学任务及教学效果评估标准研究。

5.通用技术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比较分析,通用技术教学与一般学科课程的异同。

6.信息化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7.通用技术教师的学科素养、专业特点、培训提高。

8.通用技术教学相关问题研究。

9.通用技术教室设备配置标准相关问题研究。

二、征文内容和格式要求

1.论文内容要贴近实践,贴近一线教学与应用,要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深度,具有指导性和借鉴意义。作者可以在选题框架下自行分解出具体题目,从多侧面、多视角,深入具体地阐述和表述。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均可。

4.征文标题要求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征文要求按照论文体例撰写,超过3 000字的需有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5.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练。

6.参选论文应具原创性,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7.文稿一般不得超过5 000字,文稿应附全部作者的单位、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具体地址。

四、组织评选办法

1.提交的论文或教学设计经专家评审,评出优秀作品。

2.组织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优秀论文或教学设计将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和《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颁发《年度优秀通用技术教学设计》、《年度优秀通用技术教学论文》证书。

3.优秀教学论文或设计将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上陆续刊登。

五、投稿方式

1.请将论文或教学设计发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邮箱(jiaoyuzhengwen@vip.省略),请注明“征文”字样。若作品无法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请刻录成光盘寄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

2.咨询电话:010-62115171 62112663

3.联系人:杨洋 李丽

4.邮寄详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4号C座1002室《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

优秀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学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资源,我们应该采取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笔者针对高职学院的办学要求和特点,提出在思想政治课程建设、职业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资力量培训等方面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关键词:

传统文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主席于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在当前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尤为突出。

一、新形势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加强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①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是适应当前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一)有利于应对多元化社会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局面。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逐渐影响并改变着年轻的一代,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使部分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持质疑甚至否定的态度。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具有开放性的儒家文化,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不断丰富、充实新的内容,不断完善自身,使传统文化保持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重要的来源。传统文化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为我们在今天的现代科技社会中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指导。

(二)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心灵感悟、情操陶冶,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使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良好的人文素质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刻而长久的,在学生以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这使得很多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必须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而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重专业轻人文和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滋养,都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三)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博大精深,更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教学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精神,体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对处于转型期的大学生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挖掘、善于利用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大学生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传统文化中的丰富的表现形式如音乐、诗词和建筑等文化资源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感染力。

二、当前高职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内容缺乏了解

高职教育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学校往往更重视的是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由于当前社会就业的要求和压力,高职生更加重视的是专业技术的提升,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与掌握实际应用知识,相对来说忽视了自身文化素质的养成与提升。高职院校很多学生不重视人文历史书籍的阅读,据一些高校开展的调查得知,通读经典名著的学生并不多,有些学生甚至只是从手机上、网络上的碎片性阅读来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化时代学生的阅读种类、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选择更灵活,但大多数学生阅读的首选是小说、时尚杂志等。很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民俗风情、艺术表演和历史遗迹等历史文化遗产不感兴趣,却热衷于参与西方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很多调查数据来看,高职学生普遍对民族传统文化缺乏了解,这样会导致民族感情和社会责任感的淡化。

(二)对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认识不够

当代青年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而信息的多元化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信仰造成了冲击,学生的生活道路和人生信仰的选择也更多元化。近代西方文明的广泛传播以及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使其呈现出来的功利性的特点,使部分大学生出现迷茫的思想状态,认为传统的农耕文化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没有实际意义,现实生活中也已经很难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待挖掘,有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灵活借鉴和运用。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也是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场所。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其精髓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积极进取的正能量。伦理道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促进高职生的道德内化和人格完善,对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水平有积极的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衔接和融会贯通,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科学的眼光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在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环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实践教学是传统文化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有利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根据地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教育效果。在实践教学中适当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近距离的、直观的学习,亲身参与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活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使理论更加生动化和具体化。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或文化古迹等,组织开展名家讲座或学术报告等活动,结合社会热点组织案例讨论、课堂辩论等课堂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也可以结合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或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强烈的职业性特征,当前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消极因素。部分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认知模糊,不了解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职业情感淡薄,缺乏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职业意志力薄弱。所以做好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做好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质量,使学生全面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在当代仍然是有效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等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的诚信观念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营造一种科学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都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生耳濡目染优秀传统文化,在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五)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传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政治文化思想影响深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理解,掌握精髓,才能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学校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和科研水平,使教师能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主动学习研究和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时代精神发展方向的积极因素,并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中去。

作者:王珉 单位: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注释:

①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优秀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一、主办单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

二、征集时间

2014年12月13日~2015年3月30日

三、征集内容

基于智能终端研究课的前沿理论研究

基于智能终端研究课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变革

基于互动电子白板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变革

体现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机器人、Scratch等)的实践探索

数字化学习平台融入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

对未来课堂教学模式和所用技术的前瞻性思考

电子教材、校本教材等数字化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

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等企业经典解决方案四、征集要求

1.优秀论文字数3500字以内,题目自拟,主题鲜明,避免空泛,文体不限。

2.所有作品均须为原创并未经发表,文章要观点鲜明、有新意,论述清晰,有理有据;教学案例要新颖、有创意,教学心得以及个人专业成长要写出真情实感。

3.须注明作者的姓名、单位、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电子邮件等作者个人信息。

五、作品出版办法

本次作品征集活动将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专家评审委员会来审定,从参赛作品中选出60篇左右符合要求的优秀作品,将于2015年6月底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智慧教育专刊》的形式正式出版(增刊号),供所有参赛者交流学习。主办方还会给参赛者统一颁发专刊入选证书。入选作品将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itedu.org.cn)及时公布,专刊定价为每本30元,欢迎广大教师订购。

六、作品提交方式

参评作品一律在线征文投稿(itedu.org.cn/index/onlinesolicit.php),参赛作品须以附件的形式提交。提交参赛作品数量达到30件以上的组织单位将有机会获得优秀组织奖。

七、相关费用

本次活动免交评审费,作品符合专刊出版要求,本着自愿的原则,出版费用为每篇600元;入选作者每人赠送2本样刊,欢迎广大教师踊跃订购。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18号南楼411室(100053)收款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汇款时需注明“征文”两字)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徐老师 伊老师

优秀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创新路径

一、追求思政教育理念的人性化

1、高职思政教育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

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德育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亲和力及独立人格。高校德育必须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高校德育重点应从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现成结论,转移到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提高学生的道德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的教育上,让学生学会自己面对人生,创造生活。

2、高职院校德育要倡导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获得全面发展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人的一生都是由无数个行为所构成的,行为优秀不是优秀,习惯优秀才是真正优秀。一两个顶尖的优秀行为也抵不上一个优秀习惯。只有习惯优秀才会为行为优秀提供制度性的保证。管学生一生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靠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高职院校要以德才兼备为要求培养学生,才会使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和责任升华。

二、开辟思政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1、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化的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第一,合理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发挥声、光、电的辅助功效。教学中合理使用音像资料,可以使枯燥的理论说教变得直观、生动。

第二,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与专家讲座。可以适当打破教材的限制,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集中讲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还可就社会某些重大事件与问题聘请校外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回答大学生的提问,与大学生进行直接交流。第三,要推出精彩一课,建立互动论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两课”教学中来。在“两课”教学改革实践中,要求每位“两课”教师都要为自己推出一堂“精彩一课”,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等方面体现出自己的特色。第四,要课堂教育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手段,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发挥校园文化这一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政教育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和延伸。要大力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会实践、技能竞赛、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3、发挥优势,建立校企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建立校企合作的思政教育模式。一是学校和实习单位合作,加强对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校外实习不仅成为学生实践技能提高的必要环节,也成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二是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积极引进和渗透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三是与企业联合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从业意识和提高学生从业素质的活动,如联合开展学生创业(就业)知识竞赛、技能大奖赛;邀请企业技术能手做专题报告;带领学生到企业观看技术能手现场操作;观看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等,不断提高学生的从业意识,培养并增强学生专业兴趣,激发其求知练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开拓教育主体的多元化

1、优化组合校内人力资源,创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新局面

为克服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学院要积极倡导教学与实践两个环节互通,畅通全员育人渠道,努力形成大思政格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承担课堂教学和科研外,兼任辅导员;辅导员在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还适当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课程及相关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两支队伍在角色和工作职能上的相互转化。建设一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研究者、管理者“三位一体”的专业化、职业化、稳定性的思政教育队伍。

除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以外,专业课和基础课教师也应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在专业教学中可以渗透思想政治理论,指导学生认识技术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体验技术中的人文精神。基础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同样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正确认识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法律。因此,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应自觉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自觉融入大思政教育格局中。

2、充分发挥外聘教师这一资源优势,提高高职思政教育水平

外聘教师作为当前高职院校师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利用的资源。外聘教师主要来自校内退休的返聘教师以及校外聘请的专业技术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他们大多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与一线工作经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独特的群体优势。

优秀教育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道德素质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的速度加快,促使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社会岗位对人的素质要求逐渐增高,各种企事业单位不但要求就业人的学历、知识、技术水平要高,更要求是具有人文素质,应变、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胜任某种职业的人,又要为人的长远、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优秀传统文化所包涵的心理、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和职业适应能力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人的生存和今后的发展,也是人的生存价值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一、高职高专院校中亟需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高职高专院校的现状。高职高专院校大多建校时间比较短,很多是由原来的中专或技校发展而来,与综合大学相比,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不足,人文环境较弱,加上办学理念上的偏差,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忙于扩大招生、扩建校园、提高教学质量、迎接评估,而疏于关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淡薄。而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恰恰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亟需加强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高职高专生的现状。现在在校的高职高专生绝大多数出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且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众多亲人的呵护之下成长,生活条件优越,学习条件良好,家长过分溺爱和关注,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但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恰恰忽略了对其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生活中虚假的丰富多彩使他们忙于追求一种新奇的生活,使一部分高职高专生整天迷恋上网聊天,无暇去读一本他们看起来“无用”的书,却忽略了他们生命之中的本真所在。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缺失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困惑和迷茫。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的是他们情感升华和心灵陶冶教育的缺失,致使他们精神境界低下,审美能力弱化,心理脆弱,没有自信心,缺乏远大理想,甚至形成了有人格缺陷的科技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铺垫,如果在大学阶段不注重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既可影响本人的就业和工作,也会限制自身整个职业生涯,而且会影响到社会的进步乃至国家的整体发展。因此无论从国家、学校和个人的整体发展来看,亟需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由点到面”扩散教育模式

“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由点到面”扩散教育模式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渐做成大事;从离你最近的人做起,逐渐扩散到离你远的人;从一点小事开始做起,逐渐扩散到一个班级、系部和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使学生成为有爱心,有道德,有技术的一代新人。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内容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适合本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制定在校生的培养规划,根据不同学期、不同的专业,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育。结合时事、形势发展,让学生在理论上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所深刻的理解,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今后的工作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并能身体力行和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以提高自身素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

1.祖国传统文化节日的教育。从2008年起我国已把传统节日规定为法定的节假日,因此要借此契机向高职高专生推荐有关优秀传统文化节日的书籍,介绍传统文化节日的渊源,纪念意义,利用节假日引导他们在节日里进行宣传、讲解。如端午节通过向学生介绍爱国诗人屈原,对他们进行爱家、爱国的教育,爱国从爱家开始,从爱自己的父母亲、亲人开始。一个连自己父母亲都不爱的人,很难关爱自己身边的人,更谈不上爱国。并且结合“洋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向亲人、老师和曾经帮助过的人表达爱,并把这些爱向周围的人传递。

2.推荐优秀传统文化读物。高职高专生由于从小缺乏阅读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读物几乎没有看过,因此我们组织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向其推荐阅读论语、弟子规、四大名著等优秀传统文化读物,进行有关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人文教育。要求每人每周最少读一本,并写出心得体会,组织他们进行交流,谈心,从而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提升了他们的精神境界。

3.教唱优秀传统文化歌曲。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教唱优秀传统文化歌曲,把不利于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的流行歌曲驱逐出校园,让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歌曲唱响校园,形成人人会唱优秀传统文化歌曲,并在学校的各种文艺演出舞台上占领一定的份额。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技高速发展的新世纪,需要的是既有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又有远大理想、高尚的情操,适应各种竞争、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

1.协同学校有关单位进行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因此要协同学校有关处室如学生处、教务处、各系部、团委和学生社团,在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专业中,对学生制定不同学期的教育计划,结合本校学习情况和时事形势,针对学生不同时期、不同时间的思想动向,进行不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如学校哪位同学遇到什么困难时,适时组织学生捐款捐物,进行帮助;汶川大地震时,适时组织学生捐款,进行爱心、爱国教育,形成“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由点到面”扩散教育模式,使学生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了解和理解,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公民的立身安命之本,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2.组织全校辅导员、班主任参与具体事务。发动全校辅导员、班主任参与此项工作,制定活动计划,负责执行、督促、落实等工作,每一个月及时汇报总结,对在教育中发现的感人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表扬,对推动此项发展的各种好方法、好经验进行交流,使工作沿着良好的轨道运行。

3.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要站在科技发展的角度,牢固把握社会进展的动态,紧跟教育发展的趋势,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提升其精神境界,以语言和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使其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