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治建设论文

政治建设论文

政治建设论文

政治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ZHAOZhi-gang/SUNShao-yan

SchoolofMarxism,RenminUniversityofChina,100872,Beijing,China

【作者】赵志刚/孙绍燕

【作者简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赵志刚(1978—),男,山东烟台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孙绍燕(1978—),女,山东烟台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本文从政治文化的涵义和作用的界定出发,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探讨了创建新型政治文化对中国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并对如何创建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做了尝试性探索。

【摘要题】理论探讨

【英文摘要】BasedontheideathattheineradicabletraditionalpoliticsandculturehinderthemodernizationofChina,theauthor,consideringtheirdenotationsanddefinitionsoftheirfunction,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ofChina''''spoliticsandculture,discussesthesignificanceofestablishingnewtypesofpoliticsandculture,anddoesanattemptresearchintotheirestablishmentfollowingthesocialistguidelines.

【关键词】政治文化/建设/新型政治文化/politicsandculture/construction/newtypesofpoliticsandculture

【正文】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72X(2002)03-0102-05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政治现实。同时,政治文化又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和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而演进,影响和制约政治体系、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全面走向现代化的“瓶颈”,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准确把握政治文化的基本问题,探索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规律,并以此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政治文化的涵义及作用

从历史的渊源看,对政治文化的研究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描述了有关政治文化的问题:“当人们的分布变化时,政府构成就会变化,一种变化时这样,那么另一种变化也是这样……,国家不会超出生活于其中的人性范围。”[1](p245)但政治文化明确地作为政治学中的一个专门概念和专门的研究课题,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出现的。1956年,美国当代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其所著的《比较政治系统》一书中,提出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并形成了一定的分析框架。在书中他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进程中形成的。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政治文化影响着各个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对法律的反应。”[2](p29)1961年,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派尔在撰写《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时,给“政治文化”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政治文化是这样的一套态度、信念和感情,它赋予政治过程以意义和秩序,它给出制约政治系统行为的基本前提和规则,它包括政治理想和一个政体的运行规范(operatingnorms)。因此,政治文化就是政治的心理与主观纬度集合形式的展示。”[3](p218)此后,各国政治学家对政治文化的界定各持己见,莫衷一是,对政治文化的研究各执一端、纷繁复杂。我们在政治学的研究中对政治文化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解释政治文化,在具体的界定中也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看法: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

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政治行为在个体心理导向领域中的系统表现,是整个社会系统、尤其是社会文化系统和政治系统的历史性产物,也是在这个系统中的每个成员活动的历史性产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一旦形成,便以其无形的力量渗透于政治生活的一切领域,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首先,指导政治行为是政治文化最基本的功能。政治文化作为一种内化了的政治行为规范,规定着人们的政治倾向,影响着人们对政治的关心程度和争取或行使民利的行为力度,支配着人们对政治行为方式的选择,更以一种执着的政治目标深刻、稳定、长久地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当然由于政治文化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它既可以指导革命的、进取的、正义的推进社会进步的政治行为,也可以指导反动的、保守的、非正义的阻碍社会进步的政治行为。其次,影响政治体系。历史表明,在一场政治革命风暴到来之前,往往在政治文化领域首先出现革故鼎新的征兆,形成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的设计,以此来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并且为新的统治秩序提供思想意识上的支持。政治文化总是指导着人们去保护或一种政治制度,去维持或改革一种政治体制。再次,制约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各种社会、政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政治文化更是其中的一股无形的重要力量。政治文化内含着对政治发展前景的向往,如果这种向往是符合政治发展规律的,人们将从中汲取巨大的精神能量,通过政治实践推动政治发展;反之则会严重阻碍政治发展。另外,政治文化通过其时旷日久、潜移默化、传播灌输的作用塑造政治社会的成员,使他们的政治文化素养对政治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

根据当代世界的时代特征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现阶段的政治文化是一种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体现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层面。

第一,从传统的层面来看,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牢固的血缘宗法制度、政治和思想文化的高度专制以及封闭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成了古代以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核心,以处理君臣、君民关系为内容的较为完备的封建政治文化体系,民众中普遍存在着崇圣意识和依附心理,“人治”成为一种习惯和心理定势并已根深蒂固。权力崇拜与惧怕的二元政治情感、上下等级意识以及狭隘的顺从心理等均构成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

第二,从现代的层面来看,世俗化和理性化成为现阶段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使政治文化打破了封闭保守、自我维持的传统发展模式,呈现出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适应性和容纳不同性质的文化的开放性。

首先,整个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实现了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确立并发展了以邓小平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的主流政治文化。国家职能的价值标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经济和社会管理成为国家的主要职能。“民主建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和“科教兴国”等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其次,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增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普通公民政治上的民主、平等、自觉意识逐渐增强,社会主人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扩大。公民开始确立依法有序表达意志和利益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渐由找“长官”转向找“法官”。

第三,虽然现阶段我国政治文化的格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占主导地位,但历史遗留下来的封建专制主义和西方传入的个人主义政治文化还有相当的影响,相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来说,政治文化的发展仍然是滞后的,政治文化的发展依然矛盾重重。

首先,主流政治文化内部分层趋势明显加剧。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人们的政治意识虽然在根本上统一于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但在具体的政治倾向如政治态度、情感和政策倾向等方面却出现分化,呈现阶层性特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政治文化内部分层趋势加剧,亚文化广泛存在。

其次,不同性质的政治文化在并存中冲突加剧。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地区差异以及改革的渐进性形成了不同性质的政治文化广泛并存、兼容并蓄的局面。但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政治文化、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政治文化与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政治文化其内核本质不同,存在着广泛的摩擦。民族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之发生冲突,广泛存在的亚文化更是摩擦不断。

再次,从宏观政治心理上看,现阶段我国国民政治心理以对现行政策的认同为主,同时兼有多元性、怀旧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义轻利的儒家伦理观念已经不被人们所接受,代之而起的是“利益”一词堂堂正正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三、政治文化建设对中国现代化的积极意义

现代化的进程本身就包含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其本身也必然处在一个现代化过程中,落后的政治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会起到阻碍作用,而现代化了的政治文化对现代化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政治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政治主体成熟和完善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政治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成功与否,事关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影响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第一,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首先,从宏观上看,政治文化建设有利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化能为政治系统提供合法性解释和合理性证明,加强政治角色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此外,政治文化建设还可以加强主导政治文化对其它亚文化和反文化的制约和整合,同时面对社会新形势进行自身的调整和改革,以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其次,从中观上看,政治文化建设有利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各项政策的顺利出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有深刻文化指向和浓厚文化蕴含的政治变革过程,政治改革中的政治文化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政治改革的深度和质量。理智审慎的政治文化能够催发政治角色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同,增强对政府的信任,以利于政府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政策目的的顺利达到。再次,从微观上看,政治文化建设有助于政治人格的健全和完善,使个体成为独立自主、自由平等、具有创新意识、效益意识、责任意识、组织意识、公共人格的新型政治人。

第二,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能够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4](p284)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告诉我们,保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基础,“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4](p284)要保持稳定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文化作为保证,使人们对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具体体制都能达到较大程度的认同,这样作为政治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情绪、态度、要求、愿望、行为等才能更大程度地与国家的政治要求相吻合,使社会的政治形势、政治氛围得到维护和发展。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社会政治的发展也就是政治文化的发展,这就需要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对原有的政治体系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政治改革的本质是一种政治利益关系的调整,改革能够消除利益矛盾,推动社会政治的发展,维护政治的权威,同时能够提高政治管理的效率和效益。而影响政治变革的重要制约因素是人们的政治心理。顺应社会政治心理的潮流,顺应民心,则政治改革就会顺利,对社会政治发展就有推动作用;反之,就会有阻碍作用,甚至发生社会危机或社会动乱。

第三,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是对国外政治文化霸权的有力回击。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葛兰西就曾提出文化的领导权问题,“社会的领导作用表现在两种作用中”即“在统治的形式中”与“神和道德的领导”的形式中。[5](p116)在当代,和平演变、价值输出和文化殖民是西方敌对势力在文化战略中常用的伎俩。米歇耳•诺瓦克曾深刻地指出,“观念意志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今天它已获得了比现实更大的力量。”[6](p13)理查德•罗斯克兰在《外交》杂志的评论中写道:在可预见的未来,唯一名副其实的国家文明来自世界市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文化。亨廷顿抛出的《文明的冲突》更是这种论调的有力佐证。西方社会妄图以一种普适性的、绝对性的盎格鲁萨科逊式的政治文化来达到全球大同、消除异己的目的。他们抛出人权问题,进行西方价值观念输出,大批量生产和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政治文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极大的文化震荡和思想混乱。因此,中国对所处的舆论环境应该有忧患意识,进行深入的政治文化研究,探索中国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维护我国的政治主导文化的合法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课题。

第四,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是对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文化震荡的有力回击。市场经济和工业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社会带来极大物质财富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在所难免的“社会病”。这些“社会病”具有伴生性、潜伏性、阶段性和病态性,在没有正确的理论和正确的实践进行引导和整合的情况下,后果将不堪设想。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的政治文化对之进行引导和匡正,而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自身也处于转型待定阶段。传统政治文化的合法效力正在逐步降低,现代政治文化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而这期间自由主义、法团主义、保守主义、民族主义等政治思潮逐渐悄然兴起。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形形的社会思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政治阅历,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在政治生活的具体实践中陷入进退维谷、迷惑徘徊的境域。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有利于政治角色尽早走出思想误区,有利于公民对政治权威的认同,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利于深化改革,使社会民主生活畅通,政治角色重新定位,政治价值重新确立。

四、加快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建设

我们党历来重视政治文化的建设。在当代中国,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致力于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且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出和全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我们要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公民的启蒙和教育,使公民真正做到知政、晓政、督政、。不仅要在认识政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更要在实践中去积极推进政治文化的建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政治文化建设,建设新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我们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们要通过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使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发生全面变化,使政治生活、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朝着有利于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向发展,为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更新准备充分的总和性基础。政治文化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意识形态归根到底受经济基础决定。而经济基础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生产力构成一切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早在1980年2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主义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7](p128)经济上的落后制约了政治文化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制度所得到的实惠中坚定政治信仰,产生对现行政治制度的认同和爱戴。我们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同时还要使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在深化经济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治文化建设与政治稳定的关系。阿尔蒙德认为,在政治文化转型时期,不同政治文化理念相互碰撞,不同政治文化相互摩擦,势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而社会稳定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基础,所以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政治稳定”。[8](p10)

第二,加强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的主流政治文化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

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提高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既在实践中又在思想上认识到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大发展、大转型时期,来自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新矛盾不断涌现,政治文化趋于多样化,理论界也众说纷纭。这些思潮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甚至有些错误思潮甚嚣尘上,呈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我们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否则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就会出现社会政治动乱。毫无疑问,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求富求强的科学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更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政治共识。党的十五大根据形势发展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旗帜问题,就是要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要用邓小平理论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凝聚全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决我们面临的复杂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第三,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扩大政治认同。

全民族的总体素质的提高是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重要的和必要条件。“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公民参与的扩大。”[9](p5)而公民参与的扩大依赖于政治社会化渠道的完善和全民族政治文化素质的提高。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和提高全民族政治文化素质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要加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引导和控制。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政治稳定、营造浓郁的政治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牢固地确立统治者的政治文化,维护和保护主流政治文化,争取亚政治文化,抑制反主流政治文化的产生和传播,特别要毫不留情地打击。其次,要疏通和健全民主参与渠道。主流政治文化要占据主导地位,必须依靠畅通无阻的传递通道方能被公民认同和吸收,没有畅通的民主参与渠道,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就会受损,参政热情就会泯灭,主流政治文化就难以巩固地位,也就经受不住反主流文化的冲击。再次,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大文化背景。它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以及教育科学文化等都给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以极大的影响。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政治文化中的主文化的确立和丰富政治文化中亚文化,也有助于分散、限制政治文化中的反文化。最后,要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扩大政治认同。同志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我们党,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执政党要继承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关心群众利益和疾苦,满腔热情地解决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树立起共产党的权威和光辉形象。

第四,批判地继承中外政治文化的思想资料,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综合创新。

首先,要处理好现代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的关系。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传统政治文化,对其进行合理扬弃。要从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出发,积极吸收继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坚决摒弃传统文化中“三纲五常”、“皇权至上”等封建糟粕,努力创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其次要处理好本土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的关系。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借鉴其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和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政治文化,使之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随着人类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政治文化的交流势必愈加密切,这种交流是交互的、双向的,是不可阻挡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既要立足于本民族的特点,又要适应这种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同时还应防止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的渗透。

第五,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有力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系相协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协调和引导国民的政治心理,使其符合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物质的现代化,也包含国民心理观念的现代化,如果没有国民心理的现代化,物质的现代化就会步履维艰;要引导国民树立社会主义政治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民主观、自由观、平等观、公平观和人权观;帮助国民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使人们从对道德政治态度的眷恋中解脱出来,通过科学的认知实现对现代民主政治的认同,从而促进政治体系的持续高效运转。

总之,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社会工作,需要几代人长期不懈地努力。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切忌一蹴而就。在全球化和政治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态势下,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站稳脚跟,抓住机遇,沉着迎战,把我们国家自己的事情办好,我们就一定能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崭新的当代中国新型政治文化,推动当代中国现代化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收稿日期:2002-05-08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M].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1987.

[3]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SocialScience,NewYork,MacmillanCo.andtheFreePress,1961,vlo.12.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美)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政治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毋庸讳言,我国政治学自恢复以来的发展落后于同时恢复的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从我国政治学自身建设的角度看,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长期存在以下诸方面问题。

首先,政治学自恢复以来,对政治学基本范畴的研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任何一门学科都应当有自己特有的范畴体系,拥有自己的范畴体系是一个学科自立于学科之林的基本依据,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但是,现有的政治学范畴,仍然主要是该学科恢复初期从科学社会主义等传统学科中直接借用来的,而没有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层次严密的范畴体系。由于没有逻辑严密、基点统一的范畴体系,导致我国的政治学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学科语言,这种状况使得许多政治学研讨没有可供政治学界通用的、专门化的、规范的、严密的、统一的表意符号。同一个词语,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来,却具有不同的含义,代表着不同的概念,如何能真正讨论问题?虽然讨论的问题是政治现象,但如果是随意使用“大白话”,或者是原封不动地借用其他学科的概念范畴,就不会成为学科意义上的政治学。

其次,我国政治学也缺乏学科化的基本研究方法。任何一个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方法论,有一整套具有鲜明学科特点的基本研究方法。而政治学目前所使用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基本研究方法仍然是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还要不要呢?当然要。但是,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世界观层次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还应该有本学科的方法论和基本方法。在政治学中,除了阶级分析的方法外,还应该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对此迄今尚未见到系统的论述。

由于上述问题,与恢复后发展较快的其他学科相比,政治学的学科体系显得比较陈旧,中国政治学者关系政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似乎依然停留在政治学作为一个学科刚刚恢复时编写“政治学原理”教材的启蒙阶段。进入90年代以来,出版的政治学理论性著作不多,现在见到的各种“政治学原理”教材,绝大多数还是80年代前期或中期编写的。由于没有自己特有的范畴体系,某些“政治学”著作和教材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仿,缺乏鲜明的学科特色。个别政治学原理教材让人读起来似乎与其他某些学科如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没有多少区别;或者只是关于各种政治现象的描述的拼盘,各个部分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这些都说明政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需要学界给以更多的重视,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过,我们也注意到,新近出版的一些政治学原理教材,在政治学的理论体系等方面,做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探索。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是当前政治学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学无论有多么大的区别,它们都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必然集中地体现在理论体系的区别上。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的理论体系,应该能够反映出构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主导思想、实践功能和价值取向等等。那么,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应该有哪些呢?

第一,中国的政治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政治学发展的理论指南。如果以为中国政治学可以不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或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不了政治学,都是错误的。但是,这里同时需要弄清楚的是:首先,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政治学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有相当的论述属于政治学的范围和内容,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某些范畴和概念与政治学有所交叉,其所研究的问题中有不少也是政治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但政治学在认识和研究这些问题时也要从本学科特有的视角出发,使用自己特有的范畴体系和基本分析方法,并达到本学科所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政治学的过程中,它的基本精神和分析方法以及某些有关的范畴和概念,在融入政治学的理论体系而成为政治学的灵魂的同时,它们自己也学科化即政治学化了。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政治学,这是推进学科繁荣和发展的原则,但并不意味片面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某些词句,也不是僵化地、教条主义地拿着某些现成的具体结论任意地规定、查照和裁判政治学的研究。再次,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要积极地大胆吸收当代政治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对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各种思潮,要注意研究,科学分析,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政治学和科学技术一样,也经过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新的概念工具,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而恰恰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政治学与世界的政治学的联系和交流中断了许多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忽视甚至限制吸收外国政治学的成果,就不可能有中国政治学的繁荣。对外国的东西,不能生吞活剥,盲目照搬。当代国外政治学的成果中,许多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鉴别科学与谬误,吸收和消化那些能够为我所用的东西,用来研究中国自己的问题,并使之纳入中国政治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中国政治学理论应该研究和反映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因此,中国政治学必须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探讨我国的政治应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事业,如何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政治学应该关注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增强之间的关系,由此探讨在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立场、方法开展对民主政治的研究,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学的重要任务。关于社会主义民主,过去对它的本质上的优越性研究得较多,但对它的实现形式(包括机构、程序等)却注意得较少。而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民主制度的时候,民主的形式问题应引起学界的特别重视。为此,就要研究古往今来民主政治建设的得失成败;要用政治学的眼光,科学地总结社会主义各国尤其是我国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做出自己的贡献。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指明了方向。中国政治学需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指导下,认真研究中国的国情,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现象及其规律。同时,还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总结中国古代包括诸子百家在内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智慧,分析近代以来为探索救国图强之路而出现的各种政治理论,比较西方的政治思想及其发展线索,把各种政治学说放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理清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源流和脉络,比较中国和西方政治思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从而科学地吸收古今中外各种政治思想中的合理内容,使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建立在深厚扎实的基础之上。

第三,中国政治学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范畴体系。中国政治学的范畴,应当是在对政治现象的本质加以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形成观念地反映政治的特性和各种政治现象之间的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系列基本概念,作为认识和掌握政治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在建立学科范畴体系方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的研究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把商品作为研究的起点,抽象出了价值与使用价值,并从抽象到具体层层推进,形成了一个庞大、严谨、科学的范畴体系,从而揭开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为了建立政治学的科学的范畴体系,我们就首先需要努力完成对社会政治关系的最高抽象,确认最基本的政治现象,抽象出它的本质一般,将反映这个本质一般的概念确立为政治学的核心范畴。然后,再从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形成反映纷纭复杂、云诡波谲、变幻万千的一个又一个政治现象的具体概念,再进行新的综合,形成一个含义确定、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范畴概念体系,成为反映政治现象之网的政治学概念之网。在建立中国政治学范畴体系时,必须处理好两个借用的问题,一是从其他学科借用某些概念,二是从外国政治学概念体系中借用某些概念。这两种借用都是必要的,但是,都不能简单地“拿来”。前一种借用概念必须使之政治学化;后一种借用概念则必须使之中国化。无论哪一种借用,都必须把借用来的概念改造成为中国政治学的概念,并确认其在中国政治学范畴体系中的位置。借用来的概念,不能游移在中国政治学概念之网以外,也不能是坠入政治学概念之网的网中之物,而必须脱胎换骨,真正成为网上的一个“纽结”。为此,就需要确立它们与政治学核心范畴的逻辑联系,使之在政治学范畴之“网”上定位。

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是当前构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关键。一般说来,一个大的学科都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或对策研究两大方面。我们在前面已经说明,政治学当前陷于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基础研究。政治学要走出困境,要维护政治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存在的权利,就必须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就要在构建中国政治学的理论体系方面下工夫。作为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必须具备以下三大要素:确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独立严密的范畴体系和基本分析方法。因此,所谓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首先就是要在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范畴体系、研究方法这样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方面下一番真功夫,不急功近利,不追逐时髦,而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做起,坚持不懈。我们认为,为了加强政治学基础研究的力度,当前应当做到:

第一,在重视政治学应用研究或对策研究的同时,必须重视基础研究。这个问题目前在许多学科中都存在。但由于政治学恢复后发展的历史较短,基础研究尤其薄弱,因此加强基础研究显得更加重要。对此既要解决认识问题,也要解决政策导向问题。在认识上,一谈科学研究要为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服务,就忽视基础研究,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其实这是把“需要”与“应用”简单地等同起来,把“眼前的实际”与“长远的目标”割裂开来,看不到基础研究对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指导作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社会科学“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是非常及时的。发展应用研究并不意味着非得以牺牲基础研究为代价。任何一个学科,没有深厚的基础研究的支撑,应用研究是不可能取得丰硕而且先进的成果的,应用研究的发展也是不能持久的。在政策导向上,由于基础研究往往需要下更深的工夫,出成果的周期更长,而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估机制不够完善,如教学科研人员评定职称虽然也强调科研成果的质量,但对成果质量的评价往往难以掌握,实际操作起来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主要是依据科研成果的数量,这就会误导和驱动人们去追求所谓“短、平、快”的东西。因此,我们主张加大鼓励和支持基础研究的力度。

第二,在基础研究中,尤其要鼓励和支持从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开始。一个学科的发展和成熟,有赖于长期、扎实的学术积累。从现在起,学界应有计划、分阶段地就政治学自身建设中的基本问题开展充分、反复的讨论。通过研究和讨论,深化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理解,求得基本共识。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明确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及政治的概念、政治的本质、政治的根本功能,政治的伦理和价值判断,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联系,政治学的学科体系,等等。任何一个学科都必须把自己的对象和范围搞清楚,政治学也不能例外。政治学的对象、范围和学科体系,是政治学作为一个学科建设的起点,尤其应该引起学界的关注。这个问题本来在80年代前期曾有过比较认真的讨论,大体上形成了共识,并出版了专门的论文集〔1〕,可惜的是这种讨论没有继续深入,以至于甚至在政治学界内部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又变得模糊起来。因此,重新开展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构建政治学的范畴体系。为了构建中国政治学的范畴体系,就要分别确定和论证政治学的核心范畴、基本范畴和一般范畴。构建一个学科的范畴体系,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不能指望凭着一时的灵感或感性印象随意列举,而必须通过科学的思维和严密的论证逐一加以证明,并接受逻辑的和实践的双重检验。作为一个政治学者,必须接受的基本训练和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就是会使用政治学的学科语言即本学科的范畴、概念来讨论问题。只有做到这一点,政治学者相互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学术沟通,展开真正学术意义上的讨论,中国政治学的研究才能达到更高的学术水准。

再次,确定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任何一个学科都应该拥有属于该学科的研究方法体系,一个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不同的角度。在学科的方法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层次,政治学也是如此。处于政治学研究方法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是世界观层次的根本方法,而处于核心地位、能够体现学科特点的是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最后是作为一般分析工具的具体研究方法。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是相互关联、相互照应的,必须围绕这些问题,长期坚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进行政治学的学术积累,形成完整的、逻辑严密的中国政治学体系结构,从而自立于学科之林。

第三,为了形成比较成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体系,目前要鼓励和提倡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鼓励和提倡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只有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才能使我们多侧面、多层次地认识学科研究的对象。

在世界观层次上,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当然,它们作为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也要不断吸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要注意吸收现代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科学思维。

在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层次上,阶级分析的方法仍然应该占有它应有的位置。同时,应当看到,在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一方面,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因而阶级分析方法仍然是我们分析阶级斗争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面对的通常是大量存在的社会经济文化矛盾和政治矛盾。这样,仔细地分析和谨慎地处理好这些矛盾,就成为我国推进政治发展、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怎样才能准确、清楚地分析当前我国的这些矛盾,分析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就成为我国政治学界应特别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创造新的分析方法。我们注意到,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都有不少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范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用于分析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概念工具,虽然这些范畴和工具还不一定成熟。面对时代的要求,政治学应当通过努力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政治学基本研究方法。

在一般分析工具的层次上,要不惧怕引进国外政治学所使用的许多具体研究方法,如此较研究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制度分析的方法、行为分析的方法、文化分析方法、计量分析方法,等等。这些方法经过认真消化,是完全可以作为中国政治学的工具性一般方法的。政治学恢复以来,我国政治学界在介绍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在要做的是不再停留在一般介绍的水平上,而要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用这些方法实际研究几个具体的问题。

第四,要提倡政治学的学术化。政治学要为现代化事业服务,为解决中国的社会政治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由政治学来直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政治学的任务是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政治现象,而不是代替执政党和政府直接制定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政策和纲领。政治学要实现为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还有待于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一定的政策和纲领。这个转化过程不能由政治学自己来完成,而应由政策的制定者运用包括政治学研究成果在内的各个学科的成果,通过决策过程来完成。这就是说,政治学是通过学者的学术活动而不是政治活动来为社会服务的。这就要求政治学实现学术化。怎样才能使政治学学术化呢?我们以为,政治学在自身建设中要排除各种非学术的干扰,实现政治学研究的理性化。实现政治学的学术化,首先要实现政治学队伍的学术化和理性化。有一支高水平的学者队伍,是一个学科兴旺、繁荣、发达的根本条件。面对政治学的现状,搞好队伍建设显得十分紧迫。由于种种内部的和外部的原因,政治学的队伍不够稳定,政治学的基础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深厚,可以说,政治学队伍的学术化是当前政治学自身建设的关键中的关键。政治学者要讲政治,这是没有疑问的,这里所谓讲政治,就是要在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指引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理性的眼光,从学术的角度研究政治,以学者的智慧和理性理解、研究、阐释政治。

第五,发挥中国政治学会的协调和组织作用,发挥国家社会科学规划的导向作用,发挥《政治学研究》的主阵地作用,通过研究活动加强政治学自身建设。中国政治学会和各地方的政治学会作为政治学的学术团体,要把积极引导、组织和协调政治学的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目前尤其要集中组织一部分力量从政治学自身建设的基本问题搞起,使我国政治学的学术水准上一个新台阶。由国家权威机关和各级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所的政治学学科研究课题的指南,直接表明国家提倡、鼓励的研究重点,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为了促进和推动整个学科的建设,它们应该具有高瞻远瞩的科学眼光和开放宽容的博怀,兼顾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在当前,则尤其要强调给予政治学自身建设所急需的基础研究以强有力的推动。在课题的设计中,应注意学科结构的完整性。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各个分支的课题数量的多寡可以不同,侧重点可以不同,但是,一般说来,在任何时候,学科的各个分支在课题总数中都应占有适当的比例。长期以来,政治学的专业学术园地极少,《政治学研究》最近得以恢复是政治学界的一大幸事,广大政治学者都应关心它,支持它,爱护它。《政治学研究》作为我们唯一的一块专门化阵地,应在推进政治学的自身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考虑开辟关于政治学自身建设和学科基本问题研究的专栏,通过广泛、深入、反复的讨论,在一些主要问题上求得基本共识。

有了政治学的成熟,才会有政治学的独立和自立,到那时,我们看到的将是中国政治学的发达和繁荣。我们相信,这就是中国政治学的明天!*

政治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网络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与传统的交流方式相比,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其形式上具有虚拟性,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有巨大差别。虽然在网络空间里是人人平等的,但网络空间里人的身份是虚拟的,网络里的平等不能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平等。网络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直接性、开放性、便捷性。在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可以直接交流,网络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开放平台,它没有给人与人的交流人为地设置障碍。

二、网络民主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

网络民主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民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它产生的负面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网络民主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作用

1.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

不可否认,网络已经成功地融入到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当前信息传播最快的渠道。在政治生活中,它给公民提供了除到政府有关部门向其表达意愿的另一种渠道,使公民的政治参与渠道从单极向多极化发展,大大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网络在表现形式上是一个开放性和互动性均极强的媒介,拥有传统媒介难以企及的传播能力。公民在网上可以自由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者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网页制作等方式向他人传播信息,这些在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程度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2.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公开化

萨缪尔•亨廷顿和琼•纳尔逊认为:“公众政治参与是公众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在任何政治体制中,政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都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众所周知,目标导向性、社会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性是一个科学的公共政策至少应具备的三个条件。网络的参与无疑影响到公共政策制定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网络向目标群体进行推广和传播,可以就该项公共政策的社会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性得到目标群体的反馈,而反馈后修订出台的公共政策更易得到公民的支持和认可。网络民主让每个人对公共政策都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加科学化、公开化。

3.扩宽民主监督的渠道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意识到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性。在十报告中,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而在当前,网络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有人甚至说它是“第五种权力”。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民主监督带来了不容置疑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民主监督包括体制内监督和体制外监督,体制内监督多表现为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党内监督、不同部门之间的监督等,而体制外监督主要是社会舆论。网络监督无疑给体制外监督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它以其便捷性、开放性,极大地扩宽了监督范围,省去了各种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省了监督成本,这有效地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监督力度,拓宽了民主监督的渠道。

4.构建新型民主文化

俗话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主要是因为关注事物的变化所需付出的成本太大,所以人们通常不愿意去关心身外之事。在政治生活中就表现为政治冷漠,人们普遍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其政治参与度不高。网络的出现,大大地减少了人们关注事物变化所需付出的成本,从而激发了人们的政治权利意识,使人们意识到政治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并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同时,人们在网络中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和看法,自由地做出决策,享有充分的自,这降低了人们被政治边缘化的可能性,使少数人的话语权得到了尊重。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没有少数和多数之别,改变了人们的民主观念,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民主文化。

(二)网络民主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消极作用

网络在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度,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公开化,扩宽民主渠道,构建民主文化方面发挥积极的影响,但同时又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构成一系列挑战。

1.损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网络的一大特点就是便捷,它使公民可以自由发表其政治见解,行使其民利,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进步。但是,网络具有匿名性,公民发表政治观点所需付出的代价很小,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可能利用网络的这个特点去达到其政治目的。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时,网络很可能成为不法分子兴风作浪、扭曲民意的工具,使事件的有效迅速解决更加扑朔迷离。网络绑架民意,使公众对国家机关产生质疑和不满,这是很可怕的。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网络的法律,网络民主还不够成熟和规范,不加快解决网络民主的无序和失范,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2.导致无政府状态或更加隐蔽的集权控制

网络的应用和普及,给一些不法分子、持不同政见者、恐怖组织甚至叛国集团等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往往利用网络有目的地传播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一定的政治意图。以计算机黑客为例,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他们往往置国家法律于不顾,以侵入国家信息系统为荣,这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蔓延的先兆。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能被电脑记录下来,这使得政府有关部门监视和控制社会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从保障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这一做法无可厚非,但从民主的角度出发,让政府掌握了自己的全部隐私,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3.网络发展为政治发展的非常规操作提供了便利

有学者指出,人类活动将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技术的渗透或控制。实际上,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受到掌握信息技术的技术官僚的控制。在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后,技术的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网络时代的权力逐步向掌握专门和保密信息的技术官僚手中转移。他们可以利用掌握的行政权力和过硬的计算机技术发挥巨大的作用。一方面,政府首脑并不掌握做出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他们不得不依赖智囊机构,并根据这些机构提供的有倾向性的信息作出决策,这使技术官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真正的立法者。另一方面,技术官僚可以按自己的偏好来设计决策模型,可以改变某个程序以使信息或决策符合自己的利益,甚至可以在心怀不满时对政治系统进行致命打击。这使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将会使政治发展的非常规操作进一步固化。

4.网络民主中政治参与的非规范性有可能导致政治不稳定

萨缪尔•亨廷顿早年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这说明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化还不够成熟时,失去控制或过度的政治参与,必然会导致政治动乱的来临。网络的不断发展在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方面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网络民主中政治参与的非规范性有可能导致政治的不稳定。网络里的信息往往真假难辨,有时可能会被一些不法分子恶意利用,使政府的公信力降低,导致网民对政府的权威信息不信任。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网民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聚集起来形成利益集团,企图影响政府的决策,这可能在网络中引发,引起政府的合法性危机,从而导致政治不稳定。

三、对我国网络民主的引导对策

必须承认的是,网络民主随着网络的发展在我国的民主政治生活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从当前的情况可以看出,网络民主要真正成为一种良性发展的民主形式还任重道远,因此,加强对网络民主的规范引导尤为重要。

(一)对网民加强教育,提高网民的社会责任感

网络民主作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公民的思想素质直接决定着其提出的政治意见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在网络社会里,如果网民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恶意扭曲民意,那网络民主就不算是一种真正的民主形式。因此,在向公民普及网络知识的同时,要加大力度提高网民的素质,使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因在虚拟网络空间而降低,让网民意识到其言论会影响到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同时,政府要加强对网民政治知识的普及教育,使其了解基本的政治理论,提高其政治素养,为有效参与政治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二)完善网络民主机制

网络民主作为新型的民主形式,其要良性发展离不开制度的有效保障。第一,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当前,网络在反腐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日见增大,网络的监督作用越发重要。特别是自十召开之后,许多贪官的落马都离不开网络力量的推动。但应该清醒地注意到,如果仅仅依靠网络的力量,没有政府部门的跟进,网络的监督作用是很难发挥的。因此,政府部门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做好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对民众关心的话题要及时作出回应,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第二,建立长效的网络参政议政机制。政府部门的网站上要建立相应程序,使公民可以就其关心的问题随时向政府反映,让公民可以就当前实施的政策法规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感受,政府要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政府部门对网络民主要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对网络民主要积极引导,要鼓励公民就时政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对意见被采纳的公民要给予适度奖励,提升公民的参政热情,提高政府施政的满意度。

(三)建立健全网络民主的相关法律法规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进入法治社会,法律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涉及到网络民主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首先,立法机关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滞后、冲突的法律法规。例如,当前实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存在有关概念模糊的现象,可操作性不强。此外,它与现行《档案法》中的有关条文是相悖的,前者规定政府一般在20个工作日内公开信息,而后者则规定原则上30年内不得公开档案信息。可见,现行的《档案法》明显不合时宜,针对此类问题,立法部门要及时跟进并完善。其次,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如果说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障网络民主发展的基础,那么严格执行则是其关键。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其职能,防止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对相关责任人实行定期考核,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责任人要依法追求其责任,绝不姑息。

(四)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

政治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1]十六大修订的党章也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P14)这样在理论上明确而郑重地提出政治文明概念,在实践上强调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文明”这个概念,马克思在150多年前曾提到过。他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说到“执行权力”时,提到“集权制和政治文明。”[3](P238)然而,究竟什么是政治文明?马克思没有作具体解释。大概他的意思是,政治文明就是指文明地(而不是野蛮地、专制地)执行政治权力。此外,马克思多次讲过社会“政治结构”和“政治生活”,但没有再提“政治文明”。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也都没有明确使用过“政治文明”概念(当然,这不等于他们没有说到过属于政治文明或者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东西)。大约在1990年前后,我国学术界开始有学者提出并研究社会政治文明问题。不过应当说,是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一次高层次的、全国性的大会上,首次明确而且郑重地提出政治文明概念,并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在党的十六大,江泽民还把政治文明概念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写入工作报告之中。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准确界定“政治文明”这个概念?笔者认为,政治文明应是指在一定社会中先进的政治理念指导和支配下制定出来的社会政治制度,贯彻实现政治制度的社会政治管理以及人们政治行为的总和。也就是说,政治文明包括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管理和人们的政治行为三大部分。它们共同构成社会中基本的政治领域和主流的政治生活。笔者看到,也有的论者说政治文明“包含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组成部分”。[4]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笔者认为,政治意识不属于政治文明范畴,应是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准确地说,只有先进的政治意识、政治理念,才是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可是,政治制度跟政治意识不同,政治制度虽然是在先进的政治理念指导、支配之下制定和贯彻实施的,有着观念特征,但毕竟表现为条文性的、带有强制性的政治管理原则和规范,且有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人们的政治行为作为客观保障和贯彻实施手段。某种政治制度一旦制定出来,就会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力量,强制性地作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影响社会的秩序、面貌和发展进程。所以,政治制度不等于政治意识,不属于精神文明,而应是属于政治文明。政治制度还是政治文明中最主要的东西。社会的统治者、管理者就是直接按照政治制度来进行政治管理的。一个社会中的不同政治力量,也是主要针对当时的政治制度来进行或者维护之、或者改革之、或者推翻之的政治活动的。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知道,社会文明是标志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的范畴。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会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越来越提高,这就是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关于社会文明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上,作出不同的分析。

由于人类社会的最基本领域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即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两大领域,所以,标志社会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的社会文明,就可以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大文明。一定社会的物质文明,是这个社会中的人们改造自然界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标志这个社会在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方面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一定社会的精神文明,是这个社会的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积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标志这个社会在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方面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

而由于人类社会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的有机体,是人们组织结合起来的自控制、自管理、自更新的统一整体,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依赖并相互交错,才造成了具体社会的存在,由此便就又形成了社会结构中的经济、文化和进行社会控制、管理的政治这三个方面,所以,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也会体现在这三个方面。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分别表现为社会经济建设、经济生活中的物质成果,和社会文化建设、精神生活中的精神成果,这也就分别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方面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便是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标志一定社会在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面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一定社会的文明是由一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的。”[5]而在社会文明的三大组成部分中,政治文明不仅是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还起着特殊的控制、管理整个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的作用。我同意这样的说法:“从人类文明的横断面看,政治文明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前提,又是联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中介桥梁。”[6]

社会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三大文明,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内涵不同和存在形态不同。物质文明的存在形态是物质成果。精神文明的存在形态是精神成果,即人们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思想观念。政治文明的存在形态是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管理和人们的政治行为。

同时,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单就政治文明来说,它要依赖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又能够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要以物质文明为物质基础,依赖于物质技术条件。因为,一定社会中政治制度的制定和贯彻,需要有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程度作为客观基础,还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技术手段作为前提和保障。政治文明还要以精神文明为精神基础,受一定社会中先进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观点的指导。反过来,政治文明也会通过社会行政管理和法律约束等渠道,影响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从而影响物质文明发展的速度,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方向与速度。

政治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治文明建设舆论监督 制度机制

引言

本文从分析社会舆论监督与政治文明的关系出发,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面临着一个有效地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的问题.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社会正义力量,将在国家走向民主、富强、文明和社会和谐中发挥作用。

1,妨碍舆论监督在政治文明建设中作用发挥的两大因素

舆论监督的最高形式是全体人民的监督,以传媒为主要载体的公众舆论,是关系国泰民安的最可宝贵的舆论资源,舆论监督既可以是称职的“可以明得失”的“政府镜鉴”,又可以是明情达理的“群众喉舌”,既可以是“载舟”的民意体现,又可以是老百姓“覆舟”意志的充分体现。但从目前情况看,有两大因素妨碍了舆论监督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1.1缺乏健全的舆论监督机制。

健全的舆论监督机制包括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是赋予新闻媒体以充分的监督权,有切实的机制保障,通过规范的制度和法律的制定来促进和保障舆论监督;二是通过机制的设立使舆论监督尽可能发挥积极作用,而避免出现负面影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文明建设中,将会出现大量新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对待和理解这些矛盾和冲突?在维护政治稳定和发展大局上,新闻媒体如何既坚持实行舆论监督,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两个媒介活动的保障和限制问题,已摆在了舆论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工作者的面前。

然而,在目前的条件下,新闻媒体的限制和保障依然缺乏完善的制度和法令,舆论的监督功能暂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给新闻立法,已成为政治文明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迫切问题。新闻法可以为新闻工作者有一个好的舆论工作环境提供法律保证,可以避免很多干扰。当然,健全的舆论监督机制不仅包括一部新闻法律,也包括舆论监督内容的反馈机制,新闻媒体能不能进行正常的监督,愿不愿意进行舆论监督,其监督能否对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发挥作用,政府部门是否能对舆论监督提出的问题迅速处理和反馈,已是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舆论监督机制是否健全和完善的重要指标,在实践上已是舆论监督能否真正实现的重要保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一些地方,舆论监督的反馈机制委实不健全,被舆论揭露出来的干部,往往被其上级以“经验不足”、“工作有成绩”拿来为之开脱,甚至实行“异地做官”,这些现象打击了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积极性和信心。批评报道越来越少,需要监督的对象便随之越来越多。

1.2对舆论监督的认识存在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舆论监督逐渐有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在实践上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但舆论监督仍然充满了曲折,不同的人对舆论监督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认识。人们在认识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

第一、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是影响舆论监督的主要因素。至今还有少数领导干部认为,加强舆论监督是揭短,是抹黑。一些人害怕监督,害怕批评,不欢迎批评。有的干部对舆论监督持两种态度:赞成对别人和别的部门进行舆论监督,但反对监督自己、监督自己的亲属和部下,监督自己的“势力范围”。有的干部动辄不准监督和批评政府,不准新闻媒体监督自己的工作,搬出“影响稳定”、“照顾大局”等理由压制正常的舆论监督,甚至不择手段阻止舆论监督。

第二、舆论监督万能论。近年来,各类新闻媒体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评论性新闻报道的力度,对一些久拖不办的问题进行曝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监督性的新闻报道,一些案件、纠纷得到了公正的解决,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随着舆论监督在群众中的期望值不断上升,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舆论监督是万能的,记者就是青天大老爷。于是,遇事一旦感到不平、吃亏或冤屈,没有想到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或找相关的职能部门来解决问题,而是先到新闻单位告状,要求通过新闻曝光、监督来解决。事实上,新闻媒体在本质上只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和工具,对政治生活的影响不具有决定性,仅仅只具有能动性。如果都认为舆论监督是万能的,就会出现“越俎代疱”之嫌。

2.加强舆论监督与民意调查

加强政治文明建设,还要加强舆论监督,建立畅通的民情民意的采集、公示、反馈机制。

一些分子并不太害怕群众监督,因为他们手中有权。但是,他们却非常害怕舆论监督,他们的腐败行为一旦在媒体上曝光,就很难逃过党纪国法的惩处。所以,舆论监督是防腐倡廉的一个重要武器。当然舆论的作用还不仅仅限于此,它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得到落实的好助手。

与舆论监督紧密联系的还有一个舆情即民情民意的采集、公示、反馈机制的建设问题。这种机制我国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还不是很健全、很规范、很畅通、很有影响力。在我国早已有党、政领导机关接待上访的机制,解决了不少问题,但这还只能被动地接受送上门来的信息,还缺少可以主动设置议题,包括就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重要的人事任免、各级干部的考核等重要事项主动地征询人民群众意见的机制。现在已经出现了某些民调机构,某些媒体上也出现了一些民意、民调的内容,某些党政机关也采取了一些调查民意的措施,但毕竟还只是一些雏型,很不规范、也缺少影响力,急须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促进和规范,使之成为独立的、规范的、透明度高的、公开公正的民调机制,使之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成为我们党和政府依法治党治国的得力助手。

3.怎样发挥好舆论监督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舆论监督必须循入开放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机制中去。一般讲,舆论监督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首先是对国家政权方面的党务、政务以及重大决策的选择与报道;其次是对国家各级公务员执政工作的评估与报道;再其次就是对社会上一切违纪人员、犯罪人员的人和事的评价与报道。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公民,而新闻媒介通常也就成了公众实施舆论监督的代表和喉舌,其既可矛头对上,又可矛头对下。要有效地实施舆论监督,就要尽快地制定和颁布新闻法,使舆论监督有法可依、赋予权利。

为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必须走出误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正确舆论导向不能变;要加快新闻立法,为新闻工作者有一个好的舆论工作环境提供法律保证,避免不必要的干扰。认真学习法规政策,提高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要确保事实准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理性地分析问题、观察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确保用准确的事实说话;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方针,帮忙不添乱,舆论监督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都要把握好,做到适度、适量;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宣传纪律,杜绝有偿新闻。

开展舆论监督与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统一的。新闻宣传是从正面肯定和颂扬一切好人、好事、好现象,舆论监督则是从总结反面教训中找出前进方向,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工作。没有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的有力批判,正面宣传就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实践证明,对消极的东西处理得当,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