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操作风险;统计测量;理论依据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9223

统计测量法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当中的应用,不仅依赖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还要使用计量统计学,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促进统计测量法达到最理想的效果。高级计量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风险损失数据与建模要求不匹配、损失计量未能与商业银行的高频低损事件的管理相结合、有关指引与损失计量之间关联性不大、低频高损事件的计量缺乏充足的数据,这些问题导致高级计量法无法为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1统计测量法应用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1.1理论依据

结合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各个方面看,其产生的基本特点是多样性、内生性和复杂性,受操作风险生成机理和内在特征的影响,高频低损事件和低频高损事件是其呈现的主要形式,其中,对低频高损事件的控制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而高频低损事件与低频高损事件的产生环境是相同的。由于商业银行发展的环境中存在较多的风险产生因素,且这些因素非常不稳定、难以评估,因此无法完全杜绝低频高损事件的发生,在实际的操作风险管理当中,只能通过减少风险产生的因素方面着手压缩低频高损产生的空间,达到控制低频高损事件发生的目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见下图。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图

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图可以看出,如果高频低损事件和无损失操作风险事件的空间相对增加,那么低频高损事件的空间就会增多,商业银行的损失将大大减少。一方面,商业银行必须要准确判断这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采取必要手段降低其发生的概率,为银行有效管理操作风险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只有充分了解低频高损事件、高频低损事件和无损失操作风险事件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对操作风险管理采取措施。如果将X看做低频高损事件的发生概率,Y作为高频低损事件不发生的概率,当ED这条线向X靠近时,Y的空间就会变大,即低频高损事件不发生的概率就会变大,此时就可以降低低频高损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为商业银行下一步的计量损失提供依据。

1.2方法

统计测量法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事件发生的概率,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所体现出来的主要是判断高频低损事件和无损失事件发生的概率,测量其发生的概率从而实现统计测量法的目的。统计测量方法使用银行提供的信息将其归纳总结,从中分析出可能导致操作风险的因素,并对其大体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得出每种因素导致操作风险产生的概率。统计测量法对银行内部的相关信息采取抽样调查的办法,针对样本进行测试、分析和评价,找寻出风险点,以此来反映银行整体的操作风险状况。银行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风险测量体系,重点突出风险发生频率最高的风险点。

2统计测量法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步骤

2.1流程划分与梳理是统计测量法应用的基础性工作

流程的划分与梳理是统计测量法应用的基础性工作,商业银行要全面考虑银行业务的各个内容,对管理部门、产品条线、业务板块和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区分并加以定义,引起银行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进行银行管理部门划分的时候,银行要注意到经营机构和管理机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涉及的业务也必然存在差异,银行划分这两个部门的时候必须要使其能够反映银行业务的全部情况,基于此,商业银行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方式进行流程划分。首先,在进行流程划分的时候,将银行视作划分的对象,其涉及的各个经营流程作为具体的划分内容。其次,如果按照功能进行划分的话,就可以分为管理流程、业务流程、监督评价流程和支持保障流程,再对每个流程做再一次的细分。最后,形成一套比较详细的银行流程图,完成流程划分。

2.2风险识别与评估是统计测量法应用的关键环节

统计测量法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估中应用的主要作用就是分析出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包括已有的因素和潜在隐患,因此,风险识别与评估是统计测量法应用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结合已有的操作风险经验识别操作风险,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找出每一个风险点的潜在隐患,并以银行的经济效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制定出较为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最大程度地减少操作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要根据操作风险事件的影响程度划分操作风险等级,通常,人们会将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的影响大小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一般把操作风险划分为三档十级。

2.3操作风险测量计划的制订是统计测量法应用的重要内容

操作风险测量计划包括制订测量的整体计划与设计抽样方案,制定测量的整体计划需要以风险评估结论和以往的相关经验作为参考依据,以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以及预判操作风险隐患,突出操作风险的高频率发生区域,依次对风险事件进行排序,制订合理的检查计划。同时,抽样方案的设计要统一,根据控制点的性质选取合适的抽样方法,保证抽样方案设计的科学性。

3统计测量法的意义

3.1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要想行之有效,必须要从银行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着手,通过分析各个风险点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严格保证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内部风险统计测量法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相较于传统的稽核方式,在使用统计测量法后,稽核信息的采集方式更加规范化,为检查评价方法的实现提供了更加真实准确的信息,奠定了其可比性的基础;统计测量法改变了稽核结论的形成模式,使稽核结论的形成模式由定性分析为主变为由个体到整体分析的形成模式,使结论的形成更加科学,但由个体到整体分析的结论形成模式难免有些单一,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定量分析作为基础;在使用统计测量法之后,内控评价信息将把统计学计量作为考虑范围之内,为实现内控评价信息的多维度分析功能提供了可能,同时,为高级计量法的使用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依据;增加了稽核信息传播的技术含量,从口耳相传到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方式,特征层筛选脚本的普及加速了稽核技术的转化,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促进了稽核非现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统计测量法在特征层和非特征层的应用具有可以验证非现场筛选技术准确度的作用,为非现场技术的评价提供了评判标准,并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在银行的稽核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将稽核资源应用在风险较高的地方和重点业务方面,可以有效节省稽核资源。

3.2现实意义

统计测量法的现实意义主要有:统计测量法深入到操作风险管理的各个流程、操作方式和制度规范,明确银行工作人员的职责,使银行业务流程更加标准化,从这些方面来降低操作风险;统计测量法所收集的信息有关于操作风险事件,在一定时期内,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出同类风险事件发生的规律,找出风险的成因,从源头上遏制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可以为银行内控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发现更多的风险隐患;银行的内部控制的措施在不同的时期会根据银行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换句话说,银行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统计测量法可以分析出内部控制的措施的差异性,帮助银行科学地决策。

4结论

综上所述,统计计量法克服了高级计量法的弊端,比较全面地归纳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以及性质,为银行深入剖析操作风险的本质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银行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降低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任重而道远,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证银行快速平稳地运营,商业银行需要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市场的最新动态,严加防范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欧晖,周玮统计测量法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4):16-25

[2]钟鼎礼西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控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J].金融与经济,2012(7):35-38

[3]梁力军,李志祥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及管理状况分析[J].管理评论,2010(5):11-19,28

[4]钱浩辉,徐学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解析[J].浙江金融,2011(12):27-29,33.

[5]王理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3(12)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管理会计(MA)是企业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管理会计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在商业银行应用和推广管理会计,以及完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都已认识到了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而且也正在探索如何应用管理会计之路。市场竞争迫使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那么如何能够实现商业银行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体制,建立有效的会计体系管理模式和切实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和抗风险能力,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紧迫问题。因此,在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竞争需求,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的管理会计,提高经营效益服务,强化管理与科学决策启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管理会计;商业银行;应用

一、管理会计概述

(一)管理会计的概念与职能

管理会计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现代经营管理学说为理论基础,广泛利用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其它部门提供的经济信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管理会计将现代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的对象是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管理会计信息,协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经营管理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编制和提供内部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

(二)对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认识

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是业绩优良银行的重要特征。会计按职能可以划分为两大体系,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履行核算和监督职能,而管理会计则执行规划、组织、控制、评价等管理职能。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股东、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外部决策者,而管理会计是为进行决策的内部管理者提供信息,管理会计的作用在于利用决策、计划和控制技术来提供信息以帮助管理者履行计划和控制公司活动的任务。

二、国有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意义

(一)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推行管理会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这种性质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以盈利做为经营目标,通过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及效益性三者的最佳组合,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管理会计就是这种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管理会计是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西方企业发展的经验表明,作为内部控制的支柱一一管理会计体系,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人的行为,给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给控制提供科学的标准,并且有助于形成奖优罚劣的监督机制,使企业充满活力和效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的是统一法人领导下的“统一计划、统负盈亏”的分层经营、分层管理、分层核算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必须建立管理会计体系,在经营管理及核算中划分责任中心,实施对各层各级核算单位的业绩考核与评估。对内部各责任部门甚至员工个人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以引导各责任单位根据本部门的经营状况及责任目标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提高经营效益。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必须从资金、装备、人才、技术、营业网点布局、业务品种等方面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取得理想的经营效益,就要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投入产出的分析,以实现预期的收益。因此,推行管理会计是商业银行当前提高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二)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可行性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领导者越来越重视对企业的有效管理,作为为企业提供有效信息的管理方式,管理会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不断探索,从长远来看,为其在改革的深入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不断地改革中,各国有商业银行的重点还必将转向全面关注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提升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使得我国银行业能够在世界金融舞台上立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自管理会计形成以来,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作为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经济信息来源,管理会计体系也在各个企业内部建立起来,从而使得管理会计理论在经过实践检验后不断地完善。伴随着与国际大环境不断融合的总体趋势,国内银行业已经充分认识到竞争的紧迫性以及与国外先进银行的巨大差距,意识到银行业改革的必然性。

三、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一)决策会计

决策会计,是依据一定的决策理论,采用专门的决策方法,为商业银行决策层提供决策方案信息的行为过程,是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主要组成部分。

决策内容主要有:(1)信贷规模及结构的决策;(2)负债规模及结构的决策;(3)资金合理运用的决策;(4)利率决策;(5)长、短期投资的决策。

(二)控制会计——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即由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中心根据银行所拥有的全部资产、负债情况编制,是采用货币计量的方法,把银行的全部经济活动过程用数字形式反映出来,并报经决策者批准的未来一定时期财务收支及效益的详细计划。全面预算是以利润为最终目标,并把确定下来的目标利润作为编制全面预算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三)责任会计

责任会计,就是在商业银行内部按各部门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划分成若于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责任中心,并对他们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核算、控制和考核的过程。责任会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划分责任单位来规范内部管理,有利于贯彻银行经营目标责任制,有利于保证银行各分支机构与全行经营目标的一致性。

四、我国商业银行大力推行管理会计的原因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完善,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混业经营的全面推行,未来商业银行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

(一)宏观经济方面的因素

商业银行通过实施管理会计系统,构建以资金转移价格为核心的资金成本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必需的准备。通过探索构建基于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内部资金转移体系,配合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将利率风险从日常经营业务中分离出去,交由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化的监控和管理,从而使日常经营管理部门可以集中精力关注于客户营销和信用风险。因而,通过实施管理会计系统,建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框架,通过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量化,将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保持相对平衡,争取在利率变化的环境下获得最大的净利息收益率和利差,以确保理想的流动性水平和提供足够的现金流量,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性,以应对利率市场化和银行竞争加剧的形势。

(二)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和发展方面的因素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有6年多的时间,对本国商业银行的保护期已经结束,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挑战。国有商业银行为了抵挡外资金融机构强烈的冲击浪潮,仅仅外抓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重点产品和重点地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内部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加强对财务资源的管理。对财务资源的管理可以简化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商品价格,另一个是商品成本。只有进行合理定价,控制成本,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因此,要做到合理定价,就需要正确确定商业银行产品的成本,需要应用成本性态分析、作业成本制、本量利分析、责任会计制度等管理会计手段和方法,建立一种以价值创造为目的的管理会计体系。

五、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现状

(一)实施财务集中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业务遍布全国,虽然对外来看各个机构属于一个整体,但由于规模较大,统一的财务核算不可能实施,只能将财务核算权限分散到各个阶层中来。财务权限的过度分散直接影响:一是造成资源的浪费,二是在获取商业银行整体的财务信息时只能采用逐级汇总的方式,这势必会影响到结果的精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集中改革是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首要任务。通过实施财务集中,进一步规范了财务收支行为,节省了财务资金,同时能够更加及时可靠地取得财务数据,为实施业绩评价打下基础。

(二)建立内部资金转移计价体制

内部资金转移计价的基本考虑是建立统一的内部资金交易中心,获取存款的责任中心在获取存款后将存款按照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卖给内部资金交易中心,贷款责任中心进行贷款发放时所需要的资金不再无偿,只能从资金交易中心购买资金。这样将市场机制引入银行内部,能提高对贷款发放的约束,同时调动存款的积极性。

六、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突破点

(一)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作用和地位

国外商业银行的实践已经提示我们,管理会计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完善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明确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前提。

(二)有计划地推行责任会计制度

责任会计制度的推行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先在一家分支机构运行,再逐步在全行推行,最终在成本分析和管理制度等配套制度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实现全面的管理会计制度。

(三)实行全面预算,强化预算控制

在目前的体制下,预算的编制,除了工作量较大以外,并没有实质性的技术障碍,而预算控制和管理却有助于商业银行各个分支机构和部门强化对管理会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强化预算管理,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把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预算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四)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再造

当前,国外掀起了所谓的“流程再造技术”,即通过引人计算机、通信等现代手段,以完善计算机应用流程为目标,将传统的手工工作流程加以改造,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在我国,有类似趋势,即期望通过金融电子化来赢得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管理会计工作不妨也可以利用这种“潮流”,借鉴流程再造的思想,将实现管计会计功能作为系统需求融入正在或即将开始的计算机系统重构工作中,以突破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薄弱,及原始信息极度欠缺的困境。

(五)严格项目投资评价,施行系统化的管理制度

管理会计有必要利用其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发挥其规划和控制的作用,建立起系统化的项目投资评估制度,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严格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同时,对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在推行管理会计的过程前期,可以通过对经营收益与成本的配比分析来加以考核,以引导提高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从而有助于实现成本控制的观念转变和系统化。

总之,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管理层的重视,它通过对银行内部财务数据和有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和再加工,进而找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起到强化银行内部管理的作用,最终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实现银行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谢诗芬.2l世纪中国管理会计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J].会计研究,2001(6)

[2]杜滨.管理会计发展的新趋势[J].财务与会计,2001(2)

[3]刘秀清.论管理会计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应用[J].工作研究,2000,(7):3132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商业银行;绩效考核;运用对策

一、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中运用管理会计的意义

管理会计主要包括成本会计和会计管理控制体系两部分内容,是各类企业用于战略发展与财务、业务统一管理的一种有效办法,在商业银行中也具有广泛应用。在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中运用管理会计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管理会计能促进绩效考核体系的更完善构建。作为商业银行系统工程内容之一的绩效考核,与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紧密相关,而管理会计应用的加入能够保证绩效考核体系与商业银行动态经营管理目标一致,可以从数据评价角度进行更科学系统的动态管理绩效考核。第二,因为管理会计可以根据管理者的需求进行活动业绩、信息处理、工作任务完成度情况等方面的评价,利用管理会计体系还能进行商业银行财务管控、成本及投资决策,所以管理会计加入绩效考核中可以更好的检验商业银行的经营效果与目标完成度。价值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目标,利用管理会计对商业银行发展和成果进行管理,在绩效考核方面参考银行资本回收和利润最大化目标,制定更具代表性的核心利润绩效考核目标,能够更好的指引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的科学运用。第三,商业银行在进行绩效考核目标制定时一般会参考经济增加值,在资本管理风险和资金回报效率方面也会有一定要求,经济资本作为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管理会计数据对产品价格和资金调控等进行把握,才能实现经营管理的根本目标。所以,管理会计加入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中,对实现更好的经营管理要求有重要意义。

二、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作用及绩效考核目的

(一)管理会计体系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

管理会计体系作为内部会计内容,其在商业银行中的重要作用是为内部经济活动、发展规划、银行经营现状评价提供数据参考,对商业决策、管理目标确立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能够更好的优化人员配置、资源配置、综合业务管理等活动,管理会计的应用对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推进和经营整体调控都有重要作用[1]。

(二)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目的

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竞争意识和银行综合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进行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通过对银行从上至下全体的工作目标、绩效指标的考核,监督内部工作完成进度、完成情况,并结合绩效考核结果能够对商业银行阶段性经营成果进行检验,也是商业银行阶段性发展理念的侧面反映,善用绩效考核,能够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动力。

三、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中的运用方法

将管理会计应用于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中,能够解决绩效考核基本信息来源的问题,在优化商业银行产品定价、盈利分析、成本控制等方面均有作用。笔者根据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及管理会计应用现状,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汇总了以下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办法。

(一)管理会计精细化促进绩效考核水平提升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科学制定需要从产品成本角度进行,而产品成本的划分则包括成本归集和分配两项内容,以往在进行绩效考核指标制定中,经常出现因为成本归集和成本分配划分失误导致的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成本费用记录错漏、混乱时有发生,这就导致虽然银行按照利益责任制进行绩效考核划分,但却难以规范管理。管理会计的加入,可以实现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目标的精细化制定。在成本计算时由财务中心通过管理会计综合系统,以准确会计数据进行成本分配和成本归集的科学统计,银行各个部门必须按照精细化管理会计制定的标准进行费用支出,对商业银行经营全过程实行更准确的经营业绩把控,实现绩效考核财务数据精确化,这更有利于实现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高效合理运用[2]。

(二)管理会计数据确定绩效考评中的产品利润

对利润的把控是商业银行实现经营发展和企业生存的关键,也是商业银行进行员工绩效考核的基本标准。但是部分商业银行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却以销售额来制定,而忽视实际利润。这就造成员工的一种误区,更关心销售额而忽视实际利润。从管理角度而言,这并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管理会计的加入可以将企业产品成本从销售额中剥离出来,按照税金、人工支出、成本管理等单独计算销售利润,这能更好的实现度计量产品企业经营价值贡献度的计算,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以产品纯利润计算,也更具有说服力,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健康长远发展。例如,银行在利用管理会计进行绩效考核优化时,可以先健全信息化管理会计系统,将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会计数据进行结构优化,再将信息化平台上的人事管理和绩效考核板块进行关联,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管理会计数据分析,获得更合理的产品利润绩效考核指标,这样能够实现绩效管理更好的动态考核[3]。这一方法是广大商业银行可以借鉴的做法。

(三)管理会计与绩效考核结合解决产品设计及定价等问题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我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主要关注对于机构的评价,而对产品设计、资源合理划分等方面的关注度不高,这就导致绩效考核方面对产品设计和定价的相关考核也是缺失的,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在解决绩效考核促进商业银行产品设计和定价合理性问题上,引入管理会计十分有效,可以利用管理会计的精细化数据给产品设计及定价提供依据,同时也给这部分的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例如,工商银行就在其原有业绩价值系统上增加了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开发,这一系统利用数据仓库这一技术,对产品、部门业绩、机构利润等全方位进行评价和核算,依托这一系统,工商银行解决了不同网点和分行之间的金融产品价格不统一、风险评价标准不统一、成本分摊模糊化等问题,通过管理会计数据对产品合理定价、创新设计、风险评定方面进行精细化指标设定,充分提升了工商银行绩效考评的目标性和精细化水平,对提升银行内部综合管理的整体性、实现部门间多维度的竞争和绩效考核都有极大激励作用。

(四)平衡记分卡在绩效考核中的运用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中的应用还可以从平衡计分卡的使用角度进行研究。财务预算、盈利分析、绩效考评、资产负债管理等都是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内涵,而平衡计分卡作为衡量企业成长、客户积累、业务流程、财务指标等方面的综合考核模式,是一种将商业银行战略目标与银行日常发展全过程、人员工作状态进行紧密联系的工具,这一工具的使用需要管理会计内容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商业银行在绩效考核优化中,加入平衡计分卡管理评价方式,通过财务数据管理推动非财务指标提升,驱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也能很好的实现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中具有重要作用,为绩效考核提供精细化财务数据、科学绩效考核指标等方面的支持,借助管理会计与信息化内部控制管理平台的结合,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指标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实现更好的绩效考核效果,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仍需要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林晓敏.浅析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中的运用[J].时代金融,2018,708(23):123+125.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在业务方面主要完成信贷业务、资金划拨清算业务、财务会计业务等业务工作。在这三十余年的时间里,各大银行对业务信息系统进行了大力的建设,基本建设完成了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库,实现业务数据的集中处理,为实现银行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些银行尝试建立资产负债管理和金融监管系统、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管理决策平台,为银行的信息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在银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安全管理是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着国家的金融安全和所有客户的利益问题。各商业银行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都完成了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总体设计,并采取了各种加密措施、配置了各种加密设备,如网络链路层加密、终端加密、口令加密、地址校验、身份认证、柜员签到、密押等措施,确保数据传输和业务处理的安全性。同时,管理信息系统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备份,对于可能出现的任何分析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及防灾减灾措施。

二、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仓库建设和管理决策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在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建设缺乏总体的规划。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金融政策、法律法规、金融管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是一个工程量非常大的系统工程。按照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思路,在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时必须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总体规划,包括所有涉及的相关技术标准、人员、业务处理流程、方法等进行设计规划,并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分阶段实现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然而,在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之初,负责系统实现的是信息技术部门,造成重技术轻管理现象的出现,且各银行之间没有进行统一的系统开发工作,各系统采用的编码不一致、技术手段有高有低、开发平台各式各样,不利于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一些股份制的商业银行虽然规模较小,容易开展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工作,但是各银行的系统之间仍然缺乏兼容性和开放性,无法进行系统的集成和信息的共享。

(2)数据仓库建设方面

在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仓库建设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规划与实施的脱节。银行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仓库建设的规划时,缺乏对自身经营体制、管理水平等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追求数据仓库的先进性,把目标定的特别大,导致在实施时困难重重。而系统的开发建设缺乏一定的可扩展性,后续业务想要实现的功能很难在原有的系统基础上进行扩展,导致开发的系统越来越复杂,花费的资源越来越多。另外一方面,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系统的开发,对于系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数据仓库使用基础不牢固。

(3)管理决策信息化方面

在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决策信息化方面,其支持决策作用发挥得不够。由于我国银行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薄弱,系统只能够提供大部分只能满足例行信息需求的功能,对于一些对经营决策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信息处理不够,难以发挥系统对于管理决策的支持作用,达不到改善经营管理的效果。另一方面,系统只能完成数据的统计、汇总、存储等功能,缺乏数据挖掘的能力,也不能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评估以及控制,无法满足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

(4)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

在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方面,需要根据数据的不断集中和增加采取更加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随着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数据增大了系统的不安全性。一旦发生数据灾难,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威胁所有客户的利益,也会对国家的金融安全造成不可预估的威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处于初步阶段,安全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系统抗风险能力差。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针对问题采取对策,促进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发展战略

(1)明确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总体规划

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时,首先要明确系统发展的总体目标。商业银行要适应金融行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各大银行需要尽快立足现实,确定系统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总体规划,成立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以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根据需求成立制度组、数据组、技术组、网络组、应用组、保障组等负责系统的建设工作,各工作组各司其职,组与组之间密切协调,信息共享,确保管理信息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能够有机集成,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开放性和前瞻性。

(2)提高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

支持功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取决于信息的质量和效率。可以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在存储大量业务数据的同时,对数据或者信息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挖掘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和内在的规律,提供给管理决策人员,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改善银行的经营决策,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3)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管理

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数据备份中心,在商业银行对数据进行集成和日常的运行中,要完善数据备份机制,以满足系统运行的安全需求。银行业需要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网络系统安全建设,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应对可能出现的金融犯罪行为,保证系统运行和信息的安全。

四、结语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业务连续性管理;灾难恢复;全面风险管理;企业文化

2011年12月,银监会就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BCM)《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突出强调了业务连续性管理在商业银行治理与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

面对更高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如何从 “以资产为核心的传统风险管理模式”向“以业务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值得关注。

一、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的定义

业务连续性是一种计划和执行组成的策略,目的在于保证企业信息流能维持业务持续运行,对在经营过程中依赖客户信息、产品信息以及其他管理信息的企业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不独针对商业银行而言。根据《指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被定义为“商业银行通过对突发事件的规划和响应,使得重要业务得到有序、快速恢复,实现持续、稳定运行的能力”。业务连续性管理则指“商业银行为保证重要业务持续运行而建立的一整套管理机制、办法、制度、方案、标准和程序的有机整体”。

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意义和监管要求

当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早已不再局限于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银行业务系统日益复杂,给银行业务运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其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应有效评估、持续监督和定期检查。

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包括了对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的风险控制要求,即保持业务持续运作。国内各监管部门也顺应信息技术、金融业务发展,陆续制定了监管指引和要求,主要条例如下表:

从监管的发展演变不难看出:从最初的仅关注灾难恢复到当前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现了从具体操作到系统管理,从局部控制到整理规划的发展。适应了国内金融行业形势发展,也越来越趋同于国际上较为成熟的规范。

三、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理想架构

依据《指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关系结构应自上而下,由董(监)事会、高管层、主管部门和执行部门组成,应将业务部门纳入管理架构中,具体职责分配如下图1:

对应的,商业银行应当由上图中的干系人搭建日常管理组织架构和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如下图2:

四、国内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发展状况

业务连续性管理作为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一直处于发展、完善过程中。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以一种对计算机连续运营中单点故障采取的冗余措施的形式出现,关注的主要是灾难事件本身造成的直接损失。70年代,初步出现了容灾恢复的理念,银行和保险公司建立起数据的后备点。80年代后,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愈加强烈,进而对数据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催生了新技术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简称DR),而灾难恢复的最终目的是业务连续(Business Continuity,简称BC)。由此,业务连续性计划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重视。从DR到BC的演进,其实质是从单一技术手段到系统性策略管理的升华,而国内商业银行大都还处于DR阶段,或是从DR向BC逐步转变阶段。

有趣的是,国内对商业银行BCM的研讨主要来自于外部机构,尤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最为热衷,2012年先后对BCM管理单独出版刊物,表达了积极进入这一领域的愿望,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外在BCM管理方面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而国内银行还处于摸索、学习阶段,另一方面是国内越来越规范、严格的监管要求和银行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产生的需求。根据安永(Ernst & Young)调研资料表明:中国银行业BCM建设状况中,国有四大银行、国开行DR成熟,BC趋于待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DR趋于成熟,BC待完善;城市商业银行DR起步,基本无BC。

中国工商银行在2001年前,在开始数据大集中工程时同步开始了灾备规划和建设。2003年,该行核心业务系统的灾备系统已经建成。目前工行建成的灾难备份体系是本地数据实时备份,异地灾难备份,在北京和上海两个数据中心之间跨1200公里的距离建立灾备体系。工行业务连续性规划已经基本覆盖全行所有业务,并根据业务的关键性制定了不同的灾备等级。

2008年,建设银行启动了“业务连续性管理整体规划咨询”项目,与中金数据合作,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个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咨询服务项目。2012年,中国建设银行《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实施方案,开始系统化推进BCM。2013年,建行又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和《业务连续性管理操作手册及模版》,其采用的流程与规划总体与监管指引一致,以风险管理部为牵头机构,明确了业务连续性管理统筹规划工作。

五、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层面常见问题

国内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业务连续性管理驱动力不足

部分银行人员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认为外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不可预期,属于不可抗力,且业务连续性管理对银行的业务运营不能带来可以预见的价值。而仅仅依靠外部监管的驱动不足以彻底改观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

2.企业文化局限,业务条线参与不足

对BCM的管理还存在局部控制、松散管理的现象,将职责仅分配到某些机构、某些部门和某些人员,而非全员参与。例如,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等同于IT容灾,工作职责局限于信息科技部门。

3.实战演练不足

国内银行重视对灾备系统、信息系统的建设投入,对应急预案的制定,但基本还停留于桌面演练,实战演练不足。这种“纸上谈兵”的形式不足以验证业务持续性管理的有效性。

4.缺乏专业团队和专业型人才

与国际上成熟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相比,国内银行在团队建设和人员素质方面还显滞后,缺乏一批熟悉银行业务流程,且对计算机、网络、通讯、安保和法务等方面有把控能力的专家型团队和人才。

六、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指引》对商业银行业务连续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进行了概述,主要关注涉及业务连续性的关键资源,识别关键资源面临的外部威胁和自身脆弱性,确定风险敞口等。据此,商业银行对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风险管理应当体现在业务中断影响评估、业务持续性管理流程设计、资源建设、应急响应和持续监督机制中。笔者认为,主要风险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点一:业务影响分析。首先,对于重要业务的判定,监管指引未作出强制性定义,裁量办法由各个商业银行具体制定,因此是否对重要业务进行了准确的判定、选择直接关系到后续应急方案能否全面覆盖。其次,对重要业务中断的概率、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恢复优先级别和恢复目标时间应合理估算和规划。再次,对重要业务的判定应当动态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外部环境或监管要求等要素发生变化时,重要业务的认定也应当适时调整。

风险点二:对关键资源的风险评估(RA)。在重要业务影响分析基础上,对牵涉关键资源的风险评估较为关键。关键资源应当包括关键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环境、关键的人员、业务场地、业务办公设备、业务单据及重要外部供应商。需分析关键资源面临的各种威胁以及资源本身的脆弱性,确定风险敞口。再根据风险敞口制定降低、缓释和转移风险的应对办法。

风险点三:业务连续性计划、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外部供应商连续性计划。主要关注上述计划或预案的完备性与预见性。例如,个别商业银行或个别分支机构对重要外部供应商的连续性管理可能认识不足,未将其纳入业务连续性管理规划,导致外包服务供应商非正常退出及其它紧急情况时,没有良好的应急响应,进而对本行的业务运行产生直接冲击。

风险点四:资源建设状况。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资源建设缺失可能包括信息系统建设,运营中断事件指挥场所,备用业务和办公场所,灾备中心建设和关键岗位的备份人员等等方面。

风险点五:业务连续性演练。在已有较完备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各种预案的前提下,业务连续性演练情况也必须关注。一是演练时间是否达到监管指引要求的“至少每三年对全部重要业务开展一次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还包括在重要业务活动和重要社会活动等关键时点的演练。二是演练目标不应流于形式,应当注重以真实业务接管为目标,确保灾备系统能有效接管生产系统并能安全回切。三是演练范围应当完整,尤其应当将重要外部供应商纳入演练范围。

风险点六:评估审计与日常监督机制。按照监管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应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对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合理性的自我评估或委外评估,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审计,每三年至少一次全面审计,在出现大范围运营中断事件时,应及时开展专项审计。此外,商业银行应在每年一季度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提交业务连续性管理报告,包括上一年度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报告和审计报告。在全行性演练后,应在45日内向监管机构提交演练总结报告。

参考文献:

[1]普华永道《业务连续性管理(BCM) - 金融机构如何防患于未然并在危机中求得生存》.

[2]德勤《业务连续性计划和管理-莫让无妄之灾阻断公司业务》.

[3]毕马威《有备无患:中国企业的业务持续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