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专业主义;困境;转向

新闻专业主义不仅仅指的是一种价值理念,更代表着一种系统化的职业规划及完整的工作模式。在当前新技术、新媒体相继出现的背景下,新闻的传播方式逐渐增多,给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传统的媒体己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使得新闻专业主义逐渐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因此,在新媒体的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显得十分紧迫。

1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发展的困境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在当前的形式下出现的新型新闻传播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陷入到了发展的困境,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出现了权力扩散的危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的媒体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产及生活当中,导致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到新闻的产生及传播过程中,使得新闻产生以及传播的权利逐渐出现了扩散的趋势,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的垄断。如在当前新媒体语境之下,有专业化的新闻运作方式,把新闻的产生及发行等环节融为一体,这就是专业化的新闻网站。也有类专业化的新闻运作方式,把新闻的产生日常化,稳定了新闻发行的方式。还有个体化的新闻运作方式,包括个人微博等,这类运作方式主要是以社会群众的兴趣为核心。除了这些,还有一部分更为松散的新闻运作模式,主要是人们利用论坛、贴吧等途径进行新闻的传播。在新媒体语境下存在的职业新闻机构及非职业化的新闻机构,共同形成了当前新的传媒形态,突破了以往的新闻生产、传播垄断的运作模式,使得专业新闻机构的权利逐渐扩散。

1.2新闻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了危机

一般来说,新闻工作人员都是需要经过高等院校专业化的培训才能够加入到新闻行业当中,在传统的新闻媒体当中,新闻工作人员在新闻行业当中起着导向性的作用。然而,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任何人都能够参与到新闻传播的过程当中,既能够扮演传播者,也能够扮演接受者,使得正规的新闻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了危机。并且,参与到新闻领域的大部分人往往是一些缺乏专业化培训及专业知识的业余新闻爱好者,新传媒语境为这些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他们能够利用新型设备,如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作为新闻采制的工具,随时随地地记录身边所发生的新闻,并在后期进行剪辑处理,从而传播到互联网上,扩大了新闻生产的范围。同时,也使得正规专业新闻工作人员的身份呈现出瓦解的趋势。

1.3新闻价值呈现出泛化的趋势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普通群众都能够参与到新闻的制作及传播过程中,导致新闻的质量及价值出现了危机。在新闻的传播过程当中,由于传播者缺乏专业性知识,使得新闻在制作及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主观性,带有个人的情绪,不能确保新闻的公正性及客观性,这对新闻的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新媒体的传播,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但是,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对于新闻的概念缺乏科学性的认知,使得一些故事或者信息都归入到了新闻当中,导致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体现出新闻该有的价值。

1.4新闻的伦理出现了危机

新媒体的出现为所有人提供了新闻参与的机会,满足了人民的新闻知情权、表达权及监督权等,但是由于非新闻专业人员的参与,导致新闻专业正逐渐背离基本的新闻伦理。一般来说,新闻伦理要求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新闻的事实需要是真实、客观的,所代表的观点需要中立,不倾向于任何一方面。然而,在当前新媒体的语境下,新闻参与人群的范围逐渐扩大,非职业新闻人员在制作新闻时往往带有自己的喜好及个人立场,对于新闻接受者容易造成误导,使得新闻出现失真的现象,造成新闻伦理出现危机,最终使得新闻逐渐成为了一种娱乐性的手段。

2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

2.1传媒机构的转向

正规专业的新闻机构在新媒体语境下,需要正确认识新媒体技术的优越性,逐渐废除以往较为单一的新闻传播模式,融合多种新闻传播媒体的优势,重新构建自身机构,实现传统新闻传媒的转向。这就要求传媒机构在融合的过程中要做到:首先,实现内容的融合,即整合非职业新闻中的有效信息,融合自身的优势,建立强势的新闻矩阵;其次,实现形式的融合,即在转向的过程中,传统新闻机构要打破以往以文字或者声音为主的报道传播模式,构建起文字、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新闻传播方式;最后,实现媒体组织的融合,即传媒机构在转向的过程中,需要丰富新闻生产及传播渠道,与多种类型的媒体机构建立联盟关系,整合、优化配置新闻资源,最大程度地降低新闻生产及传播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提升新闻的质量。

2.2新闻工作人员身份的转向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新闻信息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新闻的内容也包含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再加上普通民众的参与,使得新闻的种类繁多。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工作人员需要转变自身的身份,不仅要制做好新闻,传播好新闻,也需要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引导,做好新闻领域的“意见领袖”,提取有用的新闻信息,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同时,也要深入解读新闻信息,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广大群众互动交流,激发起群众对于社会热点新闻的关注,引导群众讨论热点新闻,让群众能够更好地利用新闻信息。

2.3新闻价值及其伦理的转向

对于新闻价值的转向需要立足于生产高质量的新闻方面,与社会公众实现互动交流,利用新技术,设置新闻交互的平台,并且在新闻制作时,要利用高端化的新闻内容及表现形式,注重新闻的真实性,为社会公众展现出精彩的新闻,满足社会公众对于新闻的需求,从而体现出新闻的自身价值。

对新闻伦理的重建转向需要借助新闻职业媒体的力量,充分发挥职业媒体的表率作用,引导并建立良好的新闻理性,同时也要结合职业新闻媒体外部的力量,建立社会公众对新闻伦理的认同感,使其能够在新闻制作及传播的过程中自觉遵守及维护新闻伦理,提高新闻的真实可靠性。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媒体 采编 知识 观念 手段

面对新媒体给主流媒体带来的严峻挑战与竞争压力,传统的主流媒体靠垄断求生存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要想使主流媒体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一流的人才、 一流的实力。这是客观的必然的要求,因为媒体的竞争,最关键的还是人才的竞争。而一流的人才要靠不断进取的一流的继续教育来培养。因此,为了与时俱进,推动新闻事业的不断转型升级,笔者认为,主流媒体必须充分认识到,对新闻采编人员自身专业素养的培养教育工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专业新知比较薄弱急需充电

在主流媒体工作的新闻采编人员,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但是不等于他就可以一劳永逸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采编人员必须增强主观能动性,及时补充新知识,要把提高专业技能,深化自我认知,作为一种职业兴趣来培养。媒体单位也要积极主动地为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深造机会。时展越快,需要学习的东西越多,对学习的要求越高越紧迫。对采编人员来说,善于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职责,也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

从事新闻工作,只做掌握新闻学知识的“专家”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成为知识广博的“杂家”。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每天都要同社会上形形的人打交道,需要涉猎广泛的知识结构,对不同领域涉及各种专业知识都要通晓。如今采编人员要给自己的职业重新定位,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使自己成为“多面手”,适应新闻信息的传播趋势。为此,只有多闻、多读、多练、多想、多写,才能在不断学习中积累新经验,逐步形成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借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养等。与此同时,媒体单位应设计并实行一系列制度和载体,为采编人员营造比、学、赶、超的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习真正成为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业务水平的自觉行动。面对网络复杂的舆论环境和技术快速发展的网络背景,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不同,每个人的优势和特长也不同,大家要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老员工要做好传帮带的同时,也要积极学习新员工带来的新鲜知识,与时俱进,共同发展。采编人员要注重锻炼,注重实践,遇到问题多思考、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为全面提高主流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摒弃旧观念学习吸收新观念

在新形势下主流媒体要坚守舆论主阵地,切实担当起宣传阵地的应有之责,就必须转变观念,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如果我们的机关报、电台、电视台不思进取,不注重内容和报道体系的创新,报道和评论不能被大众接受和信服,不能影响相当数量的主流读者和受众,“主流”就会变成“支流”。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地抛弃旧观念、旧思维、旧手段,用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观念来从事新闻工作。

打铁还需本身硬。我们在转变观念中,不仅要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还要处理好权威地位与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补的关系。传统主流媒体承担着政策宣传、政策解读、主导舆论、批评监督的任务。这就要求传统主流媒体在继承优良的传统作风的同时,还要锐意进取,不断探索与创新。传统主流媒体在巩固原有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其原有优势的同时,要借多媒体之势,提升自身综合传播能力。在瞬息万变的信息面前,新闻采编人员转变观念,不仅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意识,对新近出现的新精神、新提法、新课题,马上就要在头脑中迅速反应。同时,还表现在能迅速识别哪个是有传播价值新闻事件,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透过现象抓住新闻的主题思想,选择好角度来报道。众所周知,国家新闻主管部门也意识到转变观念的问题,只不过我们理解认识得不够。如,早些年就提出了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其实质是要求采编人员做到采写作风的深入,内容与民众的贴近。换个角度讲也涵盖了转变观念的问题。同理,近年来在新闻界中开展的 “走转改”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从社会实际出发,为人民群众负责,彰显新闻服务社会公众的职能。

现代传媒手段裂变急需掌握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范文第3篇

作为培养新闻从业人员后备军的高等院校新闻专业,在此形势下也面临着变革。而且随着新闻职业的升温,各高校也纷纷开设新闻专业以弥补新闻从业人员不足的状况。尤其是在以技术学习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既要区别于本科院校,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专业体系,如何进行专业建设,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本文拟在以下内容中,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培养目标及定位

职业技术教育是针对从业人员的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人才”。新闻传播由事业型传播向产业型传播拓展,媒体形态的变化正如美国新媒介技术专家罗杰・菲德勒所说:“……新媒体决不会自发和孤立地出现――它们都是从旧媒体的形态中逐渐脱胎出来的。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而不是死亡。”①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大改变了传统新闻专业的职业要求,如何去适应新闻职业的变化并继续深化,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至为关键的一环。

信息高速公路宣告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展示了新的传播观念,正如未来学家、《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温・托夫勒所指出的那样: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知识的权力正在代替财富的权力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竞争实力体现在知识的资本上,尤其是信息知识的资本上。全球境况下的新闻传媒业,越来越重视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变、传输手段的变化,与信息化息息相关。在传播方式上注重信息的全球性、个性化和共享性特征,把传媒业适应市场、满足受众需要作为首要的任务;现代传媒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及网络传媒的高速发展,数字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取代模拟技术,智能方法正在取代线性方法。从节目的策划直到制作完成,所有的程序均可用数字技术完成,而且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提高了成品的质量。所以,高职高专的新闻专业培养目标应该在传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强调掌握与信息化社会相关的应用技术,培养高层次的实用型人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站在行业的前端。

专业能力要求

中国的新闻媒体具有以下几种功能:舆论工具、信息媒介、交流渠道、舆论监督、教育载体、社会论坛、服务中介、娱乐休闲等,同时,还面临着海外传媒在文化与科技、市场经济等方面的严峻挑战。所以,高职高专的新闻专业能力应有以下新的要求:

一是具有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生动地融于各类新闻传播方式中的能力。新闻传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性地体现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就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并具有特定的政治敏锐感受能力。所以,我们要首先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理论政策水平,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感受能力,这是新闻专业学生在改革开放和发达国家无可阻碍的传播技术与政治文化攻势面前最应具备的能力。

二是培养既具有传统又具备现代思维习惯的新闻叙事能力。中国的新闻叙事方式与传统的文学叙事方式是相同的、一脉相承的。都是以时间为序,讲究首尾相连,一以贯之。这是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的。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对于现代青年人来说,传统的观念和思维习惯正在发生改变,他们虽然也接受传统的思维方式,但对新的传播方式更乐于接受。所以,新闻叙事方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新闻专业学生要既具有传统又具备现代思维习惯的新闻叙事能力,把新闻做精、做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和发扬媒体的优势,立足于其人格化魅力,引导受众认同和接受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是我们培养学生的当务之急。

三是具有各种新闻文体的书写能力和规范的语言范式运用的能力。语言是人类存在和交往的重要工具。在用汉语作为载体进行交流的中国新闻媒体中,怎样用规范的民族语言传播民族文化,是新闻专业教育之本。如何在语音、词汇、语法上保持民族特色,不受外来文化侵蚀,体现民族内涵和民族感情,不仅是专业新闻教师,更是所有汉语教师在授课中要时时体现出来的。

职业技术教育内容调整

针对新闻职业的转变,新闻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也应随之相应地调整。

一是压缩理论课内容及课时,增加必要的新的实践课科目。以往,新闻专业除公共课以外,各门课程的理论课时几乎占到80%以上,而且,一些学校的基础课(如文学或语言课)的课时大大超过了其专业实践课的课时。所以,我们主张传统的中文类课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概论等课程,在新闻专业就不宜分得过细,尽量综合并以大纲形式讲清脉络即可,把学科基础课的部分内容以作业的方式下放给学生自学或讨论,既压缩了部分课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

增加必要的、新的科目。比如,网络传播实务,广播电视实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编辑,广告学,公共关系学,新闻栏目策划与制作,社会调查方法,新闻、出版伦理与法规,读者学、观众学,舆论调查原理与方法,新闻心理学等,这些科目大都是为满足目前新闻职业的新要求而开设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开设这些科目是十分有必要的。各高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开设新课程,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加了职业要求的内容。

二是增加实习、见习、实训的内容和学时。由于职业需要,新闻专业必须有大量的实践内容,因此,我们建议:尽量增加实习、见习和实训的内容与学时。原因有二:

一为一些学校由于资金、师资等原因,无法大量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专业实践训练,而新闻专业新的课程要求却把实践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有必要增加实习、见习的时间,尤其是在实习外,可以每学期增加一至两周到新闻单位见习的课时,也可以在每学期灵活掌握见习的时间,比如可以在学校所在地的新闻高发时段集中见习,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能力。

二为学生可以通过实习检验已学的知识和技术,以便对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补充。我们的学校专业教育体系往往和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新闻工作突发性强,对知识和技术要求比较灵活。所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个体差距与问题,在实习结束返回学校以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和补充,缩短就业时的工作适应期。另外,实习时学生的指导教师大部分都是一线的新闻从业人员,和在课堂上的教师相比,有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这是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但又是极其宝贵的知识,所以,增加见习时间,等于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时间,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职业技术日趋重要的当今社会,作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因其实际性、快捷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建设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和完善。这是新闻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的问题。

注释:

①罗杰・菲德勒(美):《媒介形态变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科技新闻;专业记者;科技文献;轮岗制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2-0017-02

科技新闻在生活类媒体中的地位,远远不如事件性新闻受关注。少有的被报道的科技新闻,多数集中在大项目建设和政府类科技活动事件,对“科技”本身的报道十分有限。但随着科技事业迅猛发展和科技兴国战略的提出,我国在科技基建建设、科研成果、科技转化和科研管理领域成绩斐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技新闻的率,同时有关“科技传播”的研究也方兴未艾。但由于从业者科学素养的缺失,科技新闻的质量却乏善可陈,让报道质量受到影响。

1 高校是科技新闻文献核心源头

在中国知网以关键词“科技新闻”进行查询,共查询相关文献124万条,包括、科技新闻论文和会议研究、科技领域报道和相关文章。从历年的文献数量走势图来看,科技新闻研究领域的学术文献数量,是从1996年起步,并于2004年起呈现飞速增长的势头。从1990年的2?800篇文献数量,到2000年的22?240篇,增长了近8倍。之后文献数量持续走高,从2004年38?972品达到2010年的86?482篇,仅仅过去了6年的时间。从2011年至今,每年的文献数量分别为:92?702篇、93?673篇、96?385篇、98?046篇、91?140篇、92?617篇。数据显示赠书缓慢,甚至在2015年出现了下降情况(如图1)。文献关键词主要包括:对策、大学生、现状、发展、问题、新媒体、高校、创新、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

分析文献的机构来源,排在前30位的均为高校,没有任何一家新闻行业的研究机构和媒体单位。从以上数据来看,国内学术领域对科技新闻的研究热情与日俱增,而且多数源于高校机构。一方面高校除了教学外,还有较大精力用于科研,因为传媒教育和科技新闻的结合梳理成章;另一方面,媒体机构的研究缺失,让科技新闻的真实情况得不到清晰显示,也让科技新闻失去了成长的土壤。

其中,与科技新闻的学术研究有关的学科,包括新闻与传媒、高等教育、出版、文化、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外国语言文字和中国语言文字,共涉及文献数量为319万条。可以说,这些学科的文献,研究目的基本上涉猎了科技新闻的前景和创作技巧,相比于“科技”来说,更加侧重于“新闻”的研究。

2 科技新闻重而轻科研

纵观生活类媒体对科技领域的报道,蛀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成果、企业研发成果、科技合作和转化等四个方面。其中见报率最高的是政府部门,这被当作是时政新闻,而后三者虽然已经越来越受重视,但因为距离民生较远,以及专业性成果难以转化为市民视角的信息,因此在媒体中备受冷落。

2015年11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一项科研成果:发现一种深海新物种,命名为“发现原深茗荷”,该物种是我国首次在深海热液区发现的新物种,填补了生物进化的甲壳类动物研究空白,也是“科学号”科考船在深海探索中的重要发现。不难看出,该成果是我国海洋科学尤其是深海研究的重要成果,在读者眼中也是一片有趣的新闻,但新闻通稿晦涩难懂,让科技领域的记者如同看天书一般,更何况普通读者。同时期的报道中,被网络转载量最高的是青岛早报《科学家发现深海热液新物种》,以及其它媒体参考该稿件的新闻源。

只有准确分析这个科技新闻素材,才能找到创作的突破点。新闻的趣点有3个:一是深海热液区这个特殊位置;二是首次发现新物种;三是该物种本身的稀缺。从这些角度入手,写稿记者进行了重新采访,将该成果的前因后果和意义做了全新整理,获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这也是理论领域科研成果获得新闻报道的鲜有案例。

相比之下,一项科研成果的分量,尚不能与国家、地方政府在科研方面的建设投入,比如设立在青岛的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深海基地等。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个道理不假,但仅仅完成了“筑巢”的报道还远远不够,必须多方位开展学术成果的研究报道,让成果成为科技明星,让科研人员带着光环走到人群中,才能加倍体现科学研究的魅力,更加提升科技兴国的战略地位。

3 专业团队的能力构建不足

媒体记者除了自身所学专业,在采访工作中面临各行各业和百科知识,在网络搜索不发达的20多年前,记者采访需要寻根问底,好几页的采访记录往往只是为写稿做知识铺垫,并不能写到稿件中,但这些基础知识帮助记者了解事件本身,尤其在科技新闻领域,能够让创作者用最简单的话语,描述一个晦涩的词语或概念。

科技新闻实际上是一项“翻译”的技巧,将公众不了解的专业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达,并实现阅读的同时获得基本的理解,除了科技领域,医疗、法律等新闻报道,也需要媒体从业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否则按照受采访人的话语写稿,结果如同天书一般,对普通读者来说理解难度大。

记者从业者的大学教育,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影视、中文、出版等文科学科,但媒体招聘从来不仅限于这些学科,对其他学科具备新闻创作能力的毕业生十分青睐,这有利于记者团队综合能力的提升。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某一个行业的新闻指派该学科领域的毕业生去创作,实际上也不现实,媒体招聘无法实现全科学的招聘,况且一个记者往往要面对数个领域的新闻跟踪。因此,后期培养才是实现科技新闻专业化的主要手段,这一点媒体机构和从业者都未投入足够的重视和精力。

4 轮岗制度提升行业素养

记者的专业性与知识的驳杂是一对无法避免的矛盾,但在实际工作中高度统一。多数媒体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素养提升,存在“放羊式”的宽松管理情况。尤其是媒体竞争白热化之后,越来越难出现著名的记者和新闻报道,尤其在科技新闻I域,出现的获奖新闻凤毛麟角,甚至在国内开展精简表彰的行动中,部分省市创立的科技新闻奖被裁撤,更让科技新闻雪上加霜。

实现媒体从业人员专业性与驳杂的统一,轮岗制度是不可避免的。以国内某生活类报纸的轮岗制度为例,30岁以下的媒体从业人员划分行业,每两到三年调整一次,对负责个别重点行业的,如党政、教育、公检法等行业,实行AB角制度,并对B角实施定期行业调整。调整的目的是让从业者了解更多领域,培养全才通才,提升行业素养。年龄稍长的从业人员,其负责行业相对固定,或延长调整时限,或调任编辑等岗位。

对科技新闻来说,轮岗制度也有积极的意义,形成面对新领域的学习习惯后,科技新闻也会成为重点研究目标,深入的挖掘和悉心的翻译,才能让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走进读者的视野,让读者了解科技,关心科技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珂.科学家发现深海热液新物种[N].青岛早报,2015-11-20(11).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范文第5篇

一、当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办学现状

(一)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社会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需求增加,我国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从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的新闻系算起,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从“”刚结束时只有三五所高校开办新闻传播专业,到2013年中国有390多所高校开办新闻传播专业,短短35年的时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几乎是从零基础发展到了一个遍地开花的程度,这样快速的发展说明社会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即使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不景气的当前,根据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形势调查报告显示,新闻传播学类就业工作对口度高,起薪高,跳槽对薪酬涨幅影响明显,五年后收入高,综合满意度高。就业率达到了93.26%,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7位。同时也说明,目前高校培养出的高层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体系逐渐完善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规模扩张更大、办学层次更丰富、学科外延继续扩大。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办学模式呈现多元化状态,出现了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为代表的传统名牌新闻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批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新闻院系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新闻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全国著名大学新建新闻学院的办学模式;师范、体育、财经、理工类等专业院校创办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模式;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民办大学创办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模式。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呈现出体系、层次较为全面的办学状态。

二、强化新闻传播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需求有增无减

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首先各类媒介和出版机构对专业人才有大量需求。目前,我国媒介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对于专业人才数量需求仍在增加。同时,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出现,他们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以传统媒介广播电视为例,目前的从业人员超过75万,并以每年4%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而新兴媒体从业人员更是大量需求,如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已达300多万。其次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宣传、公关类人才的需求,他们对于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提出了理论要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要求。再次是新闻传播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由于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的快速发展,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很多教师是从其他专业,通过短期培训转过来的,因此急需此类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学历高水平人才。

(二)目前新闻传播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1.全日制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无法满足社会需要。作为培养新闻传播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力军,全日制教育这种形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知识全面,专业素质较高。但是,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是人才培养周期长,少则两年(专科),多则七年(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二是进入门坎较高;三是数量较少,目前全国各类普通高校新闻传播类本科生在校生为23万,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是本科以上层次的学生。

2.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程度不够。师资力量目前来说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点,师资力量的好坏会影响到高校教育的好坏,在新闻传播教育中,随着新闻传播的持续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师资状况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的高校拓展,导致了师资力量不够,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然而,这些老师既没有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也没有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的经历,只能将课本上的知识“复制”给学生,这就是典型的照本宣科,知识教学理论偏离了实践。

3.课程设置没有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理论与文化课程较多,譬如,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学概论、中外传播学史等。这些课程虽然都是新闻传播学的课程,但课程的设置都是理论知识,相对的实践课程少之又少,在老师授课过程中,一直给学生灌输着死板的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现在新闻媒体对引进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对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仅希望懂新闻业务,又要懂得媒介经营管理,然而现在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还是注重在记者和编辑这方面,这使得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社会上所需要的,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且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三、加强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真正提

升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素质,促进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国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专业,使其具有从事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出版发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加强继续教育则是完善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相对于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1.培养对象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系统的理论学习效率更高。新闻传播教育要以实际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换而言之,就是说新闻传播教育应以实践为重。然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实践能力是培养环节中最弱的一环。对于继续教育的对象,即参加新闻媒介的专业工作人员来说,他们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这些人员都已经在社会上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于专业的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要强于在校大学生。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有着较高的学历、技术职称和对事业的责任感,对于他们所从事的新闻行业所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较为敏感,且又孜孜以求,目标明确。

2.继续教育针对性强,能够满足不同培养对象的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是使本科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笼统而广泛,没有较强的针对性。而继续教育的内容是将许多学科或技术分解或综合成若干个小单元来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继续教育的内容不再是纸上谈兵,往往会结合国内外热点问题,以及教育对象的实际经验,使得理论教育更加切合实际,更加深入全面。已经从事于新闻传播的媒体人对自己今后是专攻于新闻媒体工作加强自己的技术专业水平还是想要从事于媒介管理的方向,这些“媒体人”对于自己今后的方向都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会朝着自己的专业目标而努力,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初次接触这个专业,对于自己想要从事的方向都没有明确,对于课堂、课本之外的知识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只是被动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3.继续教育周期短,方式灵活多样,能够快速达到培养的目的。继续教育的学制以短期为主,短周期的学制给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继续教育对象的职称经历,专业素质层次不同,他们有不同的需要,继续教育的教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针对性、多样性,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并不像普通大学教育那么“死板”,媒体人员在继续教育中,通过研讨会、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汲取精华,取长补短,使自身的才能得到了升华。参加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自己的目标都非常的明确,所以在通过高水平的讲授课程和短时期的培训中,参与者很快的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继续教育这种短周期的培训效率高,见效快。

(二)全面加强继续教育,全方位提高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水平

1.政府要完善继续教育体制,实现学历补偿、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毕竟时间较短,全日制教育体制尚不健全,继续教育更是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只有一些老牌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依托新闻学院开展了新闻传播专业的继续教育。因此,政府要进一步重视新闻传播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研究把握此类人才继续教育的科学规律,明确目标任务,根据社会发展调整人才培养观念,不断满足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多样化和多元化需求。要进一步强化统筹,积极调动高校、广电、报社、培训机构等各方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统筹好学历、非学历的继续教育,重点做好短期业务培训和高层次专业硕士的继续教育。要进一步形成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设置,培养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利用好互联网、各种网络通讯软件等平台,扩大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更好地推进新闻传播类人才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高校要依托现有资源,根据行业特点加强新闻传播类人才继续教育的发展。目前来说,高校仍然承担着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一些发展时间较长的专业,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已比较完备,包含了函授、夜大、自考、全日制助学班、地方学历班、专业证书和岗前培训等多种形式,而新闻传播专业继续教育形式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本专科的传统教育方式,如成人高考、函授、自考等。高校应当依托发展较快的全日制新闻传播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分层次、分水平、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机制。当今社会对于新闻传播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在传统媒体中,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就业市场已基本饱和,高校应当在传统媒介专业硕士、在职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进一步加强。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一些新的媒体岗位产生,如信息数据编辑、互动编辑等。而传统媒体岗位也对从业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如“了解互联网的技术和工具、社交媒体的特性和平台“对微信、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体软件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高校要及时了解社会动向和行业特点,进而调整或增加教育内容,使继续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