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设计研发岗位

机械设计研发岗位

机械设计研发岗位

机械设计研发岗位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学研一体化;技师学院;机械教学

前言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岗位经验,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因此本文分析了产学研一体化在技师学院机械教学中实施的意义并提出了产学研一体化在技师学院机械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为提高技师院校机械专业教学效率,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一、论产学研一体化在技师学院机械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首先产学研一体化有助于机械教学的开展,机械教学本身就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机械专业教学中利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能够使学生实践能力切实得到提高,同时,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不受课堂的约束,能够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具体的岗位中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其次,产学研一体化教学还能够增强专业教学力量,充实机械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往机械专业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面对机械、枯燥的理论知识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学校实训基地设施也不够完善,甚至有些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实训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很少指导学生参加实训,机械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传统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机械专业教学发展,使学生缺乏一定的岗位实践经验,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学校在校内为学生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并寻求企业合作,不仅使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还将学生的授课地点延伸到企业中,使学生在企业顶岗培训学习,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能够学习到一些理论基础课程中没有的内容,极大的体现了学生机械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为学生积累岗位经验打下了基础。

二、产学研一体化在技师学院机械教学中的实施

1.科学设计教学计划

科学设计教学计划是技师学院机械教学中应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关键,由于技师学院一般为三年制教学,通常第三年学生就要准备就业实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而机械专业学习的知识点较多,这就需要技师学院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计划,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技师学院应根据机械专业教学内容,明确学期内教学任务以及实践任务,安排好各个假期的实训工作,要协调好学生理论学习时间与企业实践时间,同时要保证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发现新的理论知识,在理论学习时,使学生设计以及模拟现场操作情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以此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的掌握机械专业相关知识。

2.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重要途径,加强校企合作需要技师院校要根据机械专业的具体发展目标与岗位特征,寻求相应的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岗位实践环境,并与企业之间签订就业协议,为企业提供机械专业技术人才,以此促进院校与企业双方面的发展,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还表现在双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院校应在企业中为学生寻找高端机械技术人才,担当学生的实践教师,以此弥补学生理论学习内容的不足,加强院校教师理论指导与企业教师的实践指导,以此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校企合作之后,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在实习中完全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学生,并按照企业的考核制度考核学生在岗实习情况。例如,在机械《钳工》教学实践中,学生要到具体的钳工岗位中顶岗作业,企业要完全按照钳工的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要求学生,学校要将企业对学生的考核列入到毕业成绩中,使学生严格按照企业要求进行实践,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充分达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效果。

3.W院加强硬件建设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要求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实践环境,这要求技师学院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学院应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校内工厂,为学生创建相应生产线,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学生面对企业生产线作业时束手无策的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部分院校资金有限,可以缩小校内工厂的规模,并出低价购买企业由于生产线扩建淘汰下的小型生产线设备,但要保证这些设备正常作业,避免购买残次品设备,影响学生实践效果。总之,只有技师院校克服一切困难为学生提供有利的硬件条件,才能有效提高机械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效果,为学生适应岗位需要打下基础。

4.教学融入信息化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技师院校机械专业也应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与信息化作业的需求,以此促使学生掌握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机械专业技术水平。例如,在《数控车床操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对校内工厂中的车床进行控制模拟,使学生掌握数控信息技术,并使学生切实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控操作练习,以此提高学生岗位作业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机械设计研发岗位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117-03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偏重于互换性理论的系统介绍,内容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不紧密。在课程设置中知识性内容较多,实践性内容较少,再加上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普遍感觉学习吃力。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弄懂了,也难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灵活运用。

为此,应以企业对生产操作工与机械产品检验员的岗位职业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设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过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也相应更名为“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该课程改革从2009年开始进入研究与实践阶段,并在校内成立了“‘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组,课题组经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改革成果

(一)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框架

完善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过程中参考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相关做法,不断优化阶段研究成果。笔者走访了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的机械产品加工企业,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掌握了机械加工行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及用工需求情况,调查了学校往届学生就业的岗位种类、岗位技术技能要求、岗位薪酬等情况。调研结果表明:数控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有机床操作、工艺技术、机电设备装调与维护、产品检验、质量管理等。检测技术的核心岗位是:质量管理员、质量检验员、量仪维修工等。根据企业调研结果,在企业专家指导下,学校把数控加工技术专业(高职班)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为:面向机械装备制造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练掌握机械加工与机电液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机床操作、机电液控制、产品检测、设备维修等技能,能从事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产品检验、量仪维修、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现场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社会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主要就业岗位后,需要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课题组邀请了广州理工实业有限公司、东莞杰安模具厂等企业的专家及校内课程专家对专业面向的6个主要就业岗位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如下页表1所示的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表,明确了机械加工行业的工作岗位对员工各种职业能力的要求。

构建基于机械产品检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从检测技术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以机械产品零部件的检测项目为载体,以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为导向,按照“检测项目技术分析――检测方案制定――产品质量检测――产品质量保障”的工作过程,对原有的课程进行解构与重建,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新体系。

校企合作开发了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组织、评估教学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标准。笔者根据企业岗位任职要求,开发了课程标准,设计了教学内容、教学载体与教学方法,明确了师资、考核方法及实训条件要求等重要内容,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供了依据,也为学生明确课程目标,理解考核标准提供了参考。

(二)建设了与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

校企合作,精选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项目源于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依据企业机械零件质量检测的工作过程,以企业典型真实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开发零件长度误差检测、零件角度误差检测、零件形位误差检测、零件表面粗糙度检测、螺纹误差检测、齿轮误差检测、零件的综合检测、金属材料常见力学性能检测等学习情境,融合因果图、直方图、排列图、工序能力计算等质量控制方法。同时积极吸纳机械零件质量检测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规程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确保教学内容满足企业的需要,从而保证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企业的需求。

开发了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现有设备,结合所选择企业的产品和工序质量控制案例,与企业合作开发了“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的校本工作页。该工作页已经投入了使用,赢得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为便于学生了解有关公差知识与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了解测量工具的原理与应用,选用了相关学术期刊和教材作为师生的参考资料。

完成部分项目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 按照“资讯、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四步教学法实施的需要,进行了项目教学设计、编制了任务书、学习指导书和各种检验计划表和控制图表,开发了多媒体课件、动画、仿真软件,拍摄了教学视频,便于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必备知识,完成工作任务,也有利于学生根据各自情况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以任务驱动方式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每一项目教学过程由具体的工作任务出发,按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来实施,促使学生为完成任务主动获取检测和质量控制相关知识,学习检测工具和使用方法,在学中做、教中做,在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式,最终完成工作任务。通过8个典型零件和质量控制项目,学生逐步领会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检测对象、检测工具、质量控制方法和工作要求,达到知识、能力、态度的教学目标,具备完成岗位任务的实践能力。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各项目宏观上采用“资讯、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四步法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通过完成任务书中检测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具体任务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岗位工作能力。(2)采用引导文引导学生查阅技术资料、相互讨论、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加深对图纸上公差代号和其他技术要求的理解,掌握常用检测工具的结构、原理、使用和保养方法,掌握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也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行动策划能力。(3)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本课程每个项目任务的教学中都设计相应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处理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问题的整个过程,并获得完成类似任务的直接经验。(4)运用分组讨论,使学生制定出合理的检测方案,促进公差、检测及质量控制等知识的构建与分享,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5)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分析任务、制定工作计划、产品检测、质量分析与提出处理意见的过程中,体验操作者、检验员、技术员等不同角色的工作内容、要求和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心。

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反思、改进学习 在考核评价上,打破以往评价主体单一、重终结性评价、重考试评价的方式,实现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包含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几个方面。重视过程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职业素养,促使学生交流表达,相互协作,积极反思,持续改进。检查评价阶段使用评价考核表对照评价打分,评价包含如下几个方面: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考勤、学习态度、参与程度);过程性学习效果评价(阶段任务完成质量);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获取知识、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评价(相互协助、承担责任);职业素养考核(操作规范、场地环境清洁、行为习惯);表达能力评价(讨论、发言)。

(四)完善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按照“真实产品、真实设备、真实环境”的建设要求和以生产性为主导的建设思路,围绕专业和课程教学,学校建有“机械产品检测实训室”、“精密测量实训室”、“金属材料与性能检测实训室”等,各实训室配置齐全且先进,总面积达六百多平方米。

改革成果评价

第一,社会评价良好。机械产品检测的一体化项目课程与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机结合,模拟了企业产品质量的控制,使学生在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中得到实践的支持与指导。机械制造行业产品检测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培养与企业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客观实际、科学合理、适合课程特色,在同类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中具有领先水平。经过三年多的课题研究与实践,笔者所在学校机械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尤其是在机械产品检测及质量控制、量具的应用方面得到了企业的肯定,企业对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第二,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提高。任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结合了技工学校学生喜欢动手实践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结合了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测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项目考核以任务完成过程考核为主,并模拟企业的质量管理方式,学生成就感特别强。

第三,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改革的意识和教学能力。从企业调研、专业论证会、课改培训到一体化教学设计、课改研讨课等,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往往是学习、工作、研究一肩挑。经过三年多的研究与课改实践,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造就了一批热心职教科研的教师队伍。特别是为了适应一体化、工学结合的教学需要,不少教师争先利用寒暑两假到企业参与岗位实践,自觉更新知识,把自己培养成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在每年的技能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当然,这项改革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后续工作主要有:(1)加强一体化项目课程成果的应用,深入探讨与该课题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修改和完善项目评价体系,推动课程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2)继续编写完成教师教学手册与教材,进一步完善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课程标准、教材、课程系列化课件、教学设计、考核试题库、项目评价体系等配套资料。(3)进一步加大“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4)完善校内一体化实训场室的建设。(5)完善校企合作校外学生实习基地,向产学研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余曼丽.高校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7(4).

[2]杨琪文.关于机械测量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6(3).

[3]张书诚.《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实验课教学创新与实践[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

[4]覃爱梅,陈燕云.关于公差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6(3).

[5]陈庆隆.《公差实验》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机械设计研发岗位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构建原则;构建方法;体系结构

Constructing a new mechanical basic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in order to adjust the military post demand

Zhang Jiping, Song Yan, Zhang Ying

Naval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university, Yantai, 264001,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tatus in practical curriculum for mechanical specialty in the military academy. According to the aim of talents cultivation, a new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is conducted based on adjusting the demand of military post and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a new system structure of mechanical basic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are propose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construction method; system structure

目前,军队院校机械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设置与人才培养类型、目标不一致的问题,特别是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差距较大,导致培养出的学员无法快速适应部队岗位的任职需求。研究实践课程的结构和现状,从提高学员任职能力出发构建新的实践课程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1 机械基础实践课程的现状分析

军队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地方高校的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内容结构为主体,增加了少量的军队特色专业课程。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例,地方高校主要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实践环节包括以上课程的实验项目[1,2]。我院该专业在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和实践课程平台中设置的课程虽然在名称上与上述课程不完全相同,但机械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内容设置与地方高校基本相同。

然而在专业培养目标上,我院与地方院校却有着较大差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生产运行与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我院技术军官培养目标是完成工程师和海军军官的基本训练,熟练掌握本专业武器装备使用、维护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训练和技术保障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指挥军官培养目标是完成本科教育和海军军官的基础教育训练,具有较好的专业基本技能和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良好的专业素养、一定的信息素质和创新能力。

由于军事院校培养的技术干部将来主要从事装备的日常操作维护和检修训练等工作,指挥干部主要从事装备管理和作战指挥,通常不会从事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工作,部队的岗位任职需求决定了军事院校更应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在培养目标上军事院校更加注重学员的基本技能和任职能力培养,培养的人才类型属于应用型而非技术型人才[3]。

因此,借用地方高校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安排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导致过于偏重系统性的理论灌输,还造成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足,更缺乏岗位任职的针对性。特别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应突出实用,在必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较强实践能力,强化新装备操作和维护人才培养,并具备在岗位履职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与部队岗位任职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实践教学的体系结构,依据军队院校培养目标和部队岗位任职需求进行实践课程的设置,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2 机械工程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机械工程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2.1.1 适应高等院校教育发展趋势和课程改革方向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目标。国外一些大学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需求和走向全球化的外在驱动下,全面审视本科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并着手进行课程设置、运行模式和教学手段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把“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转变发展理念”,作为今后20年高等教育的两个战略性转变,在国内一流高校启动了“珠峰计划”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杰出精英人才。军队院校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也必须适应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课程改革方向。

2.1.2 适应军队院校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军队院校教育有其自身不可忽视的特色。随着两级院校会议的召开,贯彻落实主席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求,深化军队院校和训练机构调整改革,重点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破解当前军队院校教育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军队院校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贯彻落实两级院校会议精神,适应军队院校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培养基于信息系统作战能力建设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为根本目标,提高我军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2.1.3 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专业课程实践和岗位任职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机械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机械学基础知识是技术干部和大多数初级指挥岗位必须掌握的,因而大多数工程专业都将机械学的基础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尤其是金属工艺实习在国防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和我院都已经成为所有本科学员的必修课。然而由于机械学本身兼有基础和专业两重性,不同专业开设的机械基础课程不同,即使是课程设置基本相同的机械类或者近机类专业,其教学内容也各有侧重。以任职能力培养目标构建机械工程实践课程体系[4],应着重突出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学员在后续实践课程中需要的设备操作能力和维护保养技能,为完成专业课程实验涉及的电动机、空压机、减速器等装备拆装维修,弹翼拆卸与安装,飞机机件拆装,电阻应变片、应变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特性实验,导弹发动机参数测量、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测定以及机翼、弹翼应力分析等不同专业课程实践项目以及将来的岗位任职打下良好基础,并通过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学员科学严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2.2 机械工程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2.2.1 一体化设计

将机械工程的系列实践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5]。一要充分考虑实践内容与理论课程体系的有机衔接,二要理顺不同实践课程和不同实验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新的课程体系成为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有机整体,三要满足学员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要求,突出共性要求和教学重点。

2.2.2 实践层次划分[3,4,6-8]

根据各门课程实践内容的开设目的、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教学需求,将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4个层次,以实现大部分工科专业的通识教育、机械类专业的学科基础教育和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等3个阶段课程的有机衔接。

2.2.3 模块式组合

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需的知识结构,依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内容体系的相互关联,按照功能类型、需求类型、学科类型,整合成不同的知识模块[9-11],各个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使课程在编制过程中跳出单门课程的框架束缚,满足各种个性化课程体系目标的要求,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3 新型的机械工程实践课程体系结构

按照以上构建原则和方法,对我院现有机械工程类课程的实践项目进行综合改革,建立了认知、实习、实验和实践4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认知和实习两个层次是针对工科专业的通识教育,实验层次则为机械类专业学科基础教育,实践层次主要针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3.1 认知层次

针对全院各工科专业开设6~8学时的机械认知实验,普及机构、机械零部件、金属工艺、机械创新等方面的机械常识,提高对机械的兴趣。开设时间在金工实习前的一个学期,使学员对机械的组成、常见机械零部件以及制造方法和工艺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金工实习和后续机械工程类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3.2 实习层次

针对全院各专业主要安排金工实习和毕业实习两个模块。金工实习主要针对先进制造技术、机加工、钳工、钣金、焊接、铸造和热处理等制造方法和工艺,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毕业实习主要是通过了解军用装备和设备的生产和工艺流程,掌握军用装备和设备的监造过程,探讨其生产过程和维护保养方法,使学员将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2],也为从事专业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2.3.3 实验层次

对我院机械类专业学科基础教育的主要核心课程: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制图)、机械工程材料与工艺、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创新设计等课程的实验项目进行综合分析,打破原有课程实验项目设置方式[5],按照实验类型和功能,整合成材料性能、测绘、工程测试等实验模块,根据学科专业和岗位需求有侧重地选择或组合教学内容。材料性能实验,包含材料力学课程中拉、压、扭等实验项目和工程材料课程中硬度测试、冲击韧性测试等实验项目,便于学员全面了解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测绘实验,包含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机械零件测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机构运动简图绘制、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零件尺寸分布测量、平面度测量、圆跳动和全跳动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齿轮参数测量等内容,逐步提高学员测量操作和绘图能力;工程测试实验,包含理论力学课程中的振动测试实验、材料力学课程中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弯曲正应力、弯扭组合主应力、压杆临界力测试等实验项目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调速、动平衡、滑动轴承、螺栓连接、带传动等实验项目,系统掌握工程测试中的各种参数及测试方法。

2.3.4 实践层次

工程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工程实践的能力就谈不上创新能力[12]。作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优化机械工程学科环境的手段之一,国内各高校纷纷建立了工程训练中心[13],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特定的工程实践环境中对机械、电子、信息、系统及其他基础技术进行高度综合的工程技术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并不仅限于动手实践能力,还包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敢于接触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工程实际问题所需的协调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根据军校实际,实践内容分为2个模块,一是实践训练,包括金相试样制备、碳钢热处理、齿轮范成、减速器拆装训练、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杆系、轴系和复杂机械系统的搭接,数控编程与加工等项目,重在与专业课程实践和岗位任职进行有效的衔接,培养学员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二是设计训练,主要包括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重在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新的实践课程体系的特点

紧紧围绕军队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部队岗位任职需求,对机械工程实践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划分了4个实践层次,每层次中设置不同的内容模块。这种层次性和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3-11]不但有利于教员根据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安排实践项目,也便于学员的自由选择和组合,如首先对试件进行热处理,再观察热处理后的金相图,或测试热处理后的试件硬度、强度指标等,打破原有课程之间的界线,提高机械工程各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实现了实践内容的有机衔接,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宽广的适应性,解决了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与培养目标和部队岗位任职需求脱节的问题。当然新的实践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必然会涉及实验教学环节设置、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丁淑辉,王海霞,李学艺.机械专业核心课程实验体系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1(10):64-66.

[2] 李青虹,廖小吉.机械类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8(3):121-123.

[3] 苑迅,郭辉,秦昌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4.

[4] 王天仕,宋纯鹏.构建能力培养型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5):97-100.

[5] 方韵梅,王义斌,费峻涛.中美高校机械工程实验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0):163-165.

[6] 潘宏利,卢超,赵登攀.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28-30.

[7] 刘天模,王金星,黄佳木.以学生为本,构建材料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254-256.

[8] 宋立权,何玉林,李成武.机械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88-91.

[9] 周臻,李录平,姜昌伟.能源动力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124-126.

[10] 王南兰,彭琛,陈日新.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163-166.

[11] 叶庆国,陈学玺,武玉民.强化工程特色构建大学化工学科实验课程新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127-129.

[12] 刘广君,马泉山,魏杰.材料类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160-163.

[13] 刘建伟,廖维奇,吕汝金.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88-90.

收稿日期:2012-05-25

机械设计研发岗位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实施模式;相关性分析;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TH-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124-02

机械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当今中国制造业所需的具有专业技术实施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未来30年是我国由机械制造大国向机械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市场调研方案设计

(一)市场调研的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有3项:(1)掌握高职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初始岗位及1~8年后的岗位)变动情况与特点;(2)预测企业对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包括岗位、工程技术能力等);(3)毕业生质量跟踪调研。按照职业成长规律,根据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需要,探索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模式。

(二)调研对象的选取

选取的调研企业以本校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的东三省和近3年就业比例增多的大连、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企业为主,包含大、中型国有装备制造企业,部分中、小型私营先进制造企业,以及少量机械制造行业相关外资企业(调研企业分布见图1)。

调研的人员对象选取上采取了双线并行的方式,一方面,选择长期从事相关专业教育的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大中型各类企业的专家及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等进行专家咨询,主要调研我国机械类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对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建议;另一方面,选择本校历届毕业生、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工人、人事资源部门的管理人员,调研高职毕业生的岗位、薪酬和岗位变迁情况。调研对象基本涵盖了本行业各个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调研方式采用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多种方式。对调查数据运用软件和图表统计进行数据分析。

二、市场调研数据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

通过对近8年来毕业生就业岗位统计分析,发现如下规律:

1.高职学生毕业后前三年,基本从事数控机床及其他机械制造设备的操作、维护及检修工作(91.68%),经过3—5年企业综合锻炼,部分毕业生开始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技术改造及车间班组等基层部门的管理等工作(37.17%),且随毕业年限的增长从事技术岗位的人数逐年增加(见图2、3)。

2.绝大多数从事技术性岗位的毕业生在校期间都参加过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综合素质较高,普遍学习认真刻苦,善于钻研,能熟练应用UG、CAD、CAE、CAPP等软件。

3.小型企业、私企中从事技术工作毕业生明显多于大中型企业的毕业生,这与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重视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专家咨询分析

1.未来我国机械行业的大发展需要建设一支专家型技术工人队伍:工程技术能力出众,作风严谨,吃苦耐劳,善于解决问题。

2.企业招聘员工中高职毕业生已占半壁江山,未来还有继续扩大趋势。

3.高等职业教育区别本科、中职教育的显著特点就在于知识的全面性,广泛的适应性,很强的可塑性,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4.随着企业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对一线员工的自主性学习,开创性思维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刻不容缓。

(三)机械类毕业生创新能力培养相关性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掌握学生适应职业的能力,我们将调研的毕业生分为接受过创新能力培训实验组和未受培训的对照组,再加上随机抽取的在校生对照组,对上面3组学生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观察高职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1.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测评结果方差分析

我们对上面3组学生进行方差分析,通过未受培训毕业生的对照组与在校生对照组的得分进行比较,由前测结果可以看到两组的方差差异不显著(Sig.=0.547),即方差为齐次,均值也不显著(Sig.=0.647),这表明未经过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情况没有显著差异。参见表1。

2.毕业生创新设计能力测评结果方差分析

由接受过创新能力培训实验组和未受培训的对照组毕业生的方差分析(后测的结果)可以看到两个组的方差差异显著(Sig.=0.01),即方差为非齐次,均值也显著(Sig.=0.041),这表明在经过创新设计培养的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开始出现显著差异。

该检验验证了经历了创新能力培养对学生的未来职业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平均分数比没有经过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高8.319分。

3.对照组创新能力培养测评配对检验

为了检验创新能力培养对高职学生的作用,我们还对受过创新能力培训实验组和未受培训的对照组的毕业生进行了配对检验。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从表2和表3所示的检验结果可以知道,经过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生在工作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Sig.=0.001),而没有经过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照组变化不显著(Sig.=0.478)。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具备较全面的创新能力对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显著作用,这种变化体现在这些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得分高于对照组学生。

三、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准确预测把握市场需求,培养适销对路毕业生,这是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的关键,高职机械类专业应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加大力度,采取合理培养模式,在具体实施上下大力气,不急功近利,不争一时之需,放眼学生就业5—8年后的发展,要有“前瞻性”,以先走一步来主动应对未来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

1.建设高职数字化创新设计平台,打造创新设计体系

建设高职开放式数字化设计平台,增加三维数字化设计理论与软件使用技能的相关课程学习,对于高职层次技术教育具有显著意义,可将学生从烦琐的设计计算过程中解脱出来,集中有限时间到创新分析、调试调整等关键项目上来,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武器。

2.开展项目式教学方式

应考虑在不明显削弱传统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学习的同时,在高职教育中加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知识技能的培养。以学生毕业5年后的职业发展为目标,建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采取项目式教学方式,选择服务生产实践的科研项目,将其拆解成若干系统并与相关课程衔接融合,以课程项目的方式穿插实施,突出导师的导引与学生的实践,这种培养应贯穿于学生3年学习过程始终。努力使学生在校学习与学生未来发展、企业需求相结合,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能真正受到企业、社会的欢迎。同时探索高职教育四年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思路。

3.以各级技能竞赛为引领,兴趣小组、学生专业协会组织等为依托,个性化发展为主线,开展个体化培养

调研结果显示,经过几年时间企业培养,约37.1%高职学生会走上技术、设计、管理等技术性岗位,因此高职教育要突出个性化发展、个体化培养的特点。充分利用专业协会、兴趣小组等学生组织,以各种技能竞赛为平台,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4.突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念

创新能力培养必须与工程实践、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其目的性和针对性才强。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参与到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中来,从最基本的测绘、建模入手,逐渐深入、循序渐进,建立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创新。

结语

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分析可知,高技能型综合人才短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如果高职人才的培养能抓住此契机,建立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加大教育教学制度的灵活性,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会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 刘溪娟.上海机械数字化设计制造岗位人才社会需求调研报告和分析[J].技术教育研究,2008,(3).

机械设计研发岗位范文第5篇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完善课程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课程中的重要基础平台课程,是培养学生机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在高职各专业的教学中,推行工学结合模式的专业课程,直接为培养职业能力服务.然而,与专业课相比,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不仅具有更强的理论性、普适性,而且具有较强的技能性、技术应用性要求,教学有其特殊规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如何体现“工学结合”内涵、如何解决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所涵盖的知识如何实现向职业能力转化,是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一课题,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电学院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了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把该课建设成为具有高职工程教育特色的校级精品课程.

2课程改革思路

职业教育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职业岗位的针对性.经过对珠三角企业生产情况和我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调查研究以及广泛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我院明确了高职机械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有机械设计、制造、安装、测试、运行、维修等方面的技术、工艺或管理工作.这些职业岗位大多需要解决机械设备使用保养、维修改善、技术改造、故障诊断、仿制或设计制造,乃至发明创造等过程中一系列生产现场的技术问题,同时,面临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毕业生还需具备对择业的适应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应顺应满足上述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及知识的要求,同时反映先进的设计思想及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和排序还应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应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构,再据此来设计教学项目和优化组织教学过程.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将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和机械设备维修维护过程所涉及的工程材料知识、材料强度和刚度分析知识、机械传动知识、机构设计、常用零部件选用与设计的相关知识等进行深度融合,以典型机器的结构为载体,实验任务为驱动,以课程设计为导向,进行课程内容体系重构,设计涵盖课程知识和职业能力目标的典型教学项目.围绕教学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合理安排和设计教学项目的实施情境和流程,做好教学项目相关的课程知识链接,保证教学项目的系统化和系列化.采用教学、实训、综合训练的螺旋渐进式教学安排,尽量贴近职业岗位实际工作需求和过程来组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3课程内容的教学项目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涵盖的内容多,实现岗位工作能力所涉及的知识面广.经过多年来的研究与探索,我院确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体系以两个典型机器(牛头刨床、皮带输送机)和生活中常见机器(如自行车、修鞋机、缝纫机、烤箱、汽车车门开启机构等)的结构为载体,以“机械设计、制造、安装、测试、运行、维修”等岗位职业能力及其支撑知识为目标,设计六个课程内容教学项目,对应十二个课程知识单元,根据典型机器每一部分的构造设置知识群(点),并融合到所设计的项目中去.其中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相应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的需要来进行,以“必须、够用”为度,适当添加现代设计知识,如绿色设计思想,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的运用等,支持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课程主要内容体系结构见表1.

4课程教学组织旳优化安排

教学条件和教学过程的组织安排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保障.我院建立了“机械基础教学实训中心”,其中分设多媒体教学区、机器及模型区、实验实训区等,实现课堂与实训地点的一体化,营造有较强工程背景和职业氛围的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我院将整个教学安排分为三个环节,有针对性的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融“教、学、练”为一体,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发展职业能力的目的.

4.1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在“机械基础教学实训中心”的多媒体教学区和机器及模型区进行,使用PPT课件和机器实物进行讲授,并辅以网络、VCD、动画演示、现场录像等,进行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教学,消除学生对机器的抽象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课堂教学围绕教学项目来组织,面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完整机器,分析其组成及构造,根据每一部分的构造展开相关知识的教学.在具体的机器实物中,每一种机构和零件的作用、结构都显而易见,其受力状况等问题的分析也明显容易得多,可以节省分析的时间,让学生可以专注于教学内容本身,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悉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工程材料的相关知识,材料强度和刚度的计算,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等知识,初步掌握简单机械产品开发设计的一般方法,熟悉整个设计流程,培养对机械运动和机构的分析能力,解决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分析、选用、简单设计和维护问题等.课堂教学中注意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认识-了解-认知"的教学模式.“认识”即通过实实在在的机器结构作为教学载体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机械的兴趣;“了解”即由老师引导,提出问题,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对机械现象进行分析,从而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认知”即为理性认识的提升,在分析机器机械构造、运动和设计的同时对所涉及的技术知识进行学习,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教学过程突出“兴趣,目标,效果”.

4.2技能实训环节

技能实训环节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能实训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启迪创新思维,开拓创新潜能.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九个集知识、技能、应用于一体的实训任务,实训任务的安排从认知性、验证性向综合性、创新性逐步提升.技能实训环节穿插于课堂教学环节中,在“机械基础教学实训中心”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学生分组完成9个实训任务.该环节以任务为驱动,由老师布置实训任务,提供实训设备和工具,提示学习情景及知识内容,提出技能要求,由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确定实现方法和步骤,协同合作,最后完成实训任务,写出实训报告.由老师进行过程督导和结果评价.实训任务和对应的学习情景见表2.

4.3综合能力训练环节

该环节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周”,即以机械产品为对象,进行为期1周的产品项目设计.以“机械产品设计”等相关岗位能力为目标,以企业实际设计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真实地完成企业中实际机器产品的设计.如以某企业输送设备和自动输送带的设计为载体及工作项目,完成“产品调研及资料的收集—产品设计整体方案的确定—产品材料的选择—零部件强度设计—通用件的选用—产品结构设计"^绘制零件图—绘制装配图—撰写设计说明书—设计答辩”的整个技术流程.通过这个“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周”训练环节,学生可熟悉实际产品开发的设计流程,了解机械设计的全过程,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全局观念,体验实际工作氛围,有效地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充分锻炼岗位职业能力.

5课程考核方式旳变革

课程考核是评价教学效果,检验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措施之一.采用有效的考核方式对课程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笔试”建立在“知识本位”基础之上,很难对学生的能力做出正确、全面的评价,这种考核方法不再适合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评价.为此,我们对该课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教学的项目(任务)为单元,以学生对每一个任务的设计思路、方案确定、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资料的能力、动手能力、职业素质表现为评价重点,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由学生自评分、学习小组的互评分和老师评卷分共同确定学生的学科成绩,从而完善课程考核的激励导向功能,有效地解决以往闭卷考试无法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作出检查与评定的弊端,使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