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办公室固定资产管理

办公室固定资产管理(精选5篇)

时间:2023-09-13 17:17:43

办公室固定资产管理

办公室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加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关固定资产的管理,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与更新,保证××××机关各项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指:产权归××××机关所有的车辆、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使用年限在2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设备。

第三条××××机关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归口总经理办公室,财会部协助管理;总经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第二章管理程序

第四条固定资产的购置应由各部门向总经理办公室报送需求年度计划,计划中应说明需购置该固定资产的理由、价格、型号、数量、功能等;由总经理办公室向××××领导报送签报,主管领导审批后按计划进行购置。

第五条计划外固定资产的购置,由需要购置的部门向总经理办公室提出申请,由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报送签报,总经理审批后进行购置。

第六条固定资产的购置,原则上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特殊情况经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人同意后,可由各部门自行购置。

第七条固定资产的购置,应本着“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八条固定资产购置后,由经办人与总经理办公室专管人员共同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单”,各有关人员应在“固定资产验收单”中相应栏目内签字。经办人凭“固定资产验收单”和有关发票到财会部办理报销事宜。

第九条固定资产验收完毕后,由总经理办公室专管人员同时填制“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备查账”并进行分类管理。

第十条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负责,并定期进行清查和盘点。

第十一条年终总经理办公室应会同财会部对××××机关各类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并将清查结果列表、附说明报告报送××××主管领导。

第十二条固定资产报废应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告,经有关部门共同鉴定后,由总经理办公室进行审核并填制“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有关人员应在“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中相应栏目内签字,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三条由于个人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损坏、丢失的,应由有关责任人赔偿。

第十四条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如有收入应如数上缴财会部。

第十五条员工在调离××××机关前,应将个人领用、借用的各类固定资产退交总经理办公室并办理退还手续,凭总经理办公室开具的通知书和其它证明文件到人力资源部办理调离手续。

第三章附则

办公室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2篇

二、 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包括:

1、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要在一年以上。

2、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一般设备以及 房屋。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量同类物资。

一般设备包括:

(1)办公通用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办公家具及会议室家具等。

(2)汽车:轿车、面包车、越野车等。

(3)其他:以上未列入的一般设备。

房屋:办公用房等。

三、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1、办公室为局机关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

2、办公室的工作职责:负责制订局机关各部门固定资产的配备及使用标准;负责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保管、维修保养工作;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登记统计工作;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清理核对工作;负责对固定资产调拨、报废、残值处理等有关管理工作。

四、 固定资产核算部门:

1、综合计划财务处为局机关固定资产的核算部门;

2、综合计划财务处的工作职责:负责固定资产经费计划的安排;负责向市财政政府采购中心及核算中心部门办理固定资产采购结算工作;负责对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负责对固定资产总帐及明细分类帐核算;协助办公室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做到帐实相符。

五、 固定资产的购置:

1、每年按照财政预算经费安排设备购置计划,由办公室根据当年办公设备购置需要,与资金计划衔接,制订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经局领导审定批准后实施。

2、属政府采购范围内的固定资产,不得自行采购。先由办公室填报设备政府采购申请表,再由综合计划财务处根据经费来源,向财政政府采购中心及核算中心等部门办理购置、结算手续。

3、不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固定资产,应在进行广泛的市场询价基础上择优购置。

六、 固定资产的验收、保管、使用(包括借用、调拨)、

报废:

1、新购入的固定资产,应先做好验收工作。由使用部门及使用人验收,验收人员要严格把关,对所验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附件、资料等都要认真检查。经办公室签署意见登记备案后,连同发票交综合计划财务处。

2、各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领用及保管要落实使用责任人。贵重财产除安排专人保管外,还要落实安全保管措施。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固定资产外借必须经部门负责人批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转借。

3、固定资产变更使用管理部门,必须经办公室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计算机使用及管理根据《关于局机关计算机管理规定》执行。

4、固定资产的减少变动(调出、变卖、盘亏、报废、丢失、损坏)都必须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对尚有利用价值但已不适宜机关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根据实际情况,先考虑机关内公开拍卖。拍卖不成,再作为废旧物资处理。残值回收资金一律交财务部门入帐。

七、固定资产的清查:

要坚持固定资产定期清理、清查制度。各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每年自查一次,每二年全面清查一次,做到账物相符。

八、 固定资产的赔偿:

各部门的固定资产都应保证安全、完整。由于管理使用不妥,造成损失或者遗失(包括失窃)的,都要按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情节严重的,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

附件:固定资产政府采购目录:

1、办公自动化设备: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速印机、投影仪、扫描仪。

2、网络设备: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

3、电器设备:摄影、摄像器材(不包括普通相机)、空气调节设备。

办公室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3篇

一、工作目标

(一)核实财产、查清家底,做到账实相符。

(二)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造册登记,并对残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套适合实际、规范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长效机制,防止资产流失,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二、清理范围

单位价值在500元(含500元)以上及不足规定标准批量购置的各类在用及未用物品均在清理登记范围(包括上级单位历年调拨配备各类资产),主要包括:

(一)房屋构筑物类。指办公用房及其他用房。

(二)电气设备类。包括空调、饮水机、电水壶等。

(三)电子产品及通信装备类。包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网络设备、优盘、摄像机、音响、电视机等。

(四)专用设备。包括复印机、票据打印机、照相机、保险柜、投影仪、监视器等。

(五)文艺体育设备类。包括体育器材、娱乐活动设备等。

(六)家具用具及其他类。包括办公桌椅、文件柜、沙发、茶几等。

(七)交通运输设备类。包括各类轿车和客车。

三、工作内容

(一)机关科(局)室、局属各单位要对内部使用和管理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和造册登记,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填报。

(二)在清理登记工作中发现存在固定资产流失、损失或被占用、借用等问题,要及时追回已流失或被占用、借用的固定资产。

(三)局办公室对全局固定资产进行核对,并建立真实、规范、统一的固定资产账目。

(四)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四、方法步骤

(一)清理登记阶段(6月18日—6月22日)。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登记的统一要求,科(局)室、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按时组织人员严格进行固定资产清理、统计。认真、如实、规范填写《固定资产清查登记表》,并在登记表上明确资产使用人、责任人。机关科(局)室、局属各单位清理完毕后,于6月22日前将填制完整并加盖科(局)室及监察室公章的纸质《固定资产清查登记表》和电子表格报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核实阶段(6月23日—7月6日)。根据科(局)室、各单位上报的固定资产统计情况,局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核实,做到账实相符,不重不漏。

(三)处理阶段(7月7日—7月31日)。经核实无误后的固定资产统一编号后,录入账务系统,对不能确认原始价值的部分资产进行价值重估。对不能使用、残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按有关规定集中进行报废处理。对清理完毕后的固定资产统一粘贴资产编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加强对固定资产清理登记工作的领导,成立清理登记固定资产工作领导小组,局长陈永多任组长,纪检组长宋建军、副局长张琳娜任副组长,局办公室、信息中心、资产管理科抽调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同时聘请软件公司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必要支持。

办公室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 核算问题

自2012年1月开始,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在全国开始正式实施。与1998年开始生效的原医院财务制度相比,新制度在计量基础、科目设置、核算体系、会计处理等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固定资产作为医院最重要的一类资产,具有数量大、金额高、管理复杂的特点,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已经成为财务部门乃至整个医院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含义的变化及核查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对固定资产核算又有了新的规定,例如单位价值标准提高,一般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由旧制度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专业设备单位价值由旧制度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每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定出新的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等一系列规定。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了医院的成本核算,对成本核算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便是其中一项。为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医院执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之前对固定资产的清查是十分重要的。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经营理念转变

医院领导转变传统经营理念,重视固定资产全方位管理。把一家医院比作大海中一艘航行的巨轮,院长则就是这艘巨轮的船长,他所做出的决策,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方向。许多院长十分重视抓经济效益,殊不知从管理上同样可以把经济效益提高上去,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管理。如果医院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固定资产将会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盲目购置设备,固定资产无人监管损耗严重,造成资产的浪费,对于一所医院损失是巨大的。

(二)制定相关规定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固定资产实行多头管理:财务部管总账、管金额,总务科管房屋、办公家具等;器械科管专用设备。由于相互脱节,沟通不够,定期盘点不及时,无法及时发现账外资产、毁损资产、遗失资产等,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情况存在。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管理责任不到位,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这时设立统一领导专人专管的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势在必行。

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可以隶属于财务部,成为财务部二级科室,总体掌握医院所有固定资产情况,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直接领导各分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各个使用科室设有固定资产管理员,承担起固定资产的保管责任。

(三)加强内部控制审计

医院各部门需要配合医院审计科做好固定资产内部审计工作,审计部门不只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清查和清理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处理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做好审计监督指导工作。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定时清查制度

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监控,做好定期盘点清查。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了医院的成本核算环节,由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在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需要医院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监控。首先,完善固定资产采购更新制度,严格按程序审批,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利用内网的办公信息平台逐级审批:使用科室提出购买(更新)申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总务科、设备科)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原有固定资产是否可以报废或者使用科室是否有必要购买此设备,并对购置价格提出指导意见;财务部(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审批资金使用计划意见;主管院长及院长签署审批意见。其次,设备购买后,尤其是大型医万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每月至少对一项大型设备做出专题分析报告,有利于全面掌握医院设备的使用情况,让领导和使用科室对设备的使用效益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固定资产报废环节要有规范的审批制度:使用科室提出报废申请,详细说明设备报废原因;管理科室对设备进行评估鉴定并做出评估报告,判断其是否满足报废标准,对于满足报废标准的固定资产,提交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主管院长,院长审批。审批后管理部门确保报废设备收回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定期到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办理国有资产报废程序,并进行财务销账。

医院固定资产产品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盘点工作量大而繁琐,但决不能因此而放松甚至放弃盘点工作。每次将清理、盘点的具体情况及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对于存在的问题一一列示,并提出修正意见及建议,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时清理,真正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完成对资产从申购到报废的全程监控,形成良险循环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结束语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制定出精细化的管理体制,实施到日常工作当中。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成功与否,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执行的深入,笔者相信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将会愈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干亚鸣.对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9(32):73.

办公室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产 管理 思考

新形势下,随着政府财政、卫生等各部门相关制度、政策、办法的进一步完善,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规范医院固定资产操作流程,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核算,优化资产配置,提高固定资产运营效率,准确掌握固定资产使用状况,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

一、确立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架构

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各相关部门之间分工不够明确,实物管理职位缺位,因此,医院应明确固定资产实行的三维管理组织架构,即由财务部门、实物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组成的覆盖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实物管理、资源管理的全方位、立体管理格局。

1.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综合管理及价值管理,负责账务核算,确保账卡相符。

2.实物管理部门:主要由总务科、设备科、办公室、信息科、科教科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调配、验收、维修及跟踪资产变动情况。

3.资产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保管和更新固定资产变更信息。

二、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岗位职责

1.财务部门设立“固定资产会计岗位”,由财务科指定专人负责固定资产账务核算和卡片价值信息的更新,定期与实物管理部门核对固定资产变动信息,确保账卡相符。

2.实物管理部门设立“固定资产管理员岗位”,由总务科、设备科、办公室、信息科、科教科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全程跟踪固定资产的变动,及时更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及相关信息。

3.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设立“固定资产保管员岗位”,由各行政职能科室科主任及病区护士长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保管,并负责更新本部门固定资产变更信息的记录和上报。

三、实行固定资产分类归口管理

1.房屋、建筑物及其各种附属设施,机电设备、锅炉、水暖、电器、家具、被服及有关设备等,归总务科管理。

2.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电子仪器、电脑、录像设备及有关医疗、教学、科研、专用设备等归器械设备科管理。

3.图书杂志及重要文献资料,归科教科管理。

4.各种车辆,归办公室管理。

四、强化固定资产流程管理办法

(一)固定资产购置

1.使用部门根据业务开展的实际需要向对应的实物管理部门(总务科、设备科、办公室、信息科、科教科)提出采购申请。

2.实物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可行性调查和论证,形成可行性报告提交院长办公会。

3.院长办公会根据职代会通过的年度预算、购置计划及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批,形成采购计划。

4.财务部门根据采购申请和采购计划筹措资金,并根据政府相关采购制度和规定协助实物管理部门进行采购,并按规定上报卫生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

5.院审计科进行采购过程的跟踪审计。

6.院纪检科进行廉政执行情况的监督。

7.实物管理部门进行采购、验收、办理入出库手续。

8.使用部门按规定办理领用手续。

9.财务部门根据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相关手续资料进行资金结算和账务核算,并登记固定资产卡片信息。

10.信息科根据资产相关信息制作标签,实行条形码管理。

(二)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1.使用部门领用后根据相关操作规定进行使用,资产保管员协助财务、信息科做好标签、条形码管理手续。

2.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对所管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维修,并与财务、信息科做好维修记录的登记。

3.固定资产发生院内间调拨的,由实物管理部门根据各科室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拨,并办理好相关调拨手续。使用部门资产保管员做好调拨记录,财务科、信息科对调拨资产的标签进行更新和维护。

4.财务科组织实物管理部门、审计科等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盘点清理,并向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报告盘点情况。

(三)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

1.使用部门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向实物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

2.实物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对该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使用现状及是否达到报废标准等进行评估,提请相关负责人审批(或院长办公会讨论),形成报废处置意见上报财务科。

3.财务科根据相关资产报废处置的管理制度及规定,向卫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上报报废处置申请,卫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现场评估,出具报废处置审批意见。

4.实物管理部门根据审批意见对报废资产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