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马克思矛盾论文

马克思矛盾论文

马克思矛盾论文

马克思矛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矛盾;规律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以来,理论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但针对对象的复杂性、差异性,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矛盾和规律进行的微观研究还相当薄弱。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研究针对大学生群体推进大众化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和一般规律,才能釐清诸多环节的关系,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一、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素

要素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组成系统与过程的基本单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系统的运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矛盾运动。

1、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体即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教育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复杂的多环节反复运行的过程,教育者作为理论的信息传导者,是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过程的引导者,担负着组织、策划、指导、评价等重要任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保证方向、把握时机、消除障碍、人格感染等作用。教育着自身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人格素质以及能力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向和效果。

2、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主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主体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具体教育对象,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既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受其他方面的制约,具有受动性。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需要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首先,大学生的成长阶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进行引导,同时,这一年龄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接触与认同容易受情绪影响,会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起伏性。

3、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的重要要素,体现了社会对教育对象的要求和期望。“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来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1]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侧重于马克思主义,重点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各要素之间联系和转化所需的物质条件和活动形式,主要包括教育方法、途径,以及教育载体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诸要素共同作用的动态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介是实现诸要素之间良性互动、协调运作的重要桥梁与中介。

二、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2]矛盾是过程得以发生和运行的基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不断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1、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矛盾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教育者和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教育者主体作用是大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条件,大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教育者主体作用发挥的目的。两者相互依存,彼此不能替代。另一方面,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和区别,这就导致了双方在教育过程中矛盾的产生。教育者的理论素养、人格魅力的差异会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与认知、接受水平,这一矛盾会推动双主体不断进行自身理论知识与道德品格的调整。

2、接受主体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之间的矛盾

接受主体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和要求之间存在的不适应的方面。马克思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导向一元化与大学生思想多元化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化与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抽象空泛与大学生现实需要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不同的需要诉求、不同的理论认识水平,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的情感体验都会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和接受的效果。也正是这一系列矛盾的存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不断与时俱进、不断与大学生的需要相结合,逐步实现对大学生原有理论水平和思想品德的提高和发展。

3、接受主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之间的矛盾

接受主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之间的矛盾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之间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是连接大学生与教育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桥梁和中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与大学生、教育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具有内在同一性,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性。马克思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着诸如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与大学生自主接受方式的矛盾,教育手段单一化与大学生思想多元化的矛盾,教育载体的传统化与大学生学习途径时代化的矛盾等问题。教育媒介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者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兴趣、认知、理解和接受水平。

三、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规律

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区别于 其他事物的联系和必然趋势。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诸要素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以及此过程运动变化的基本秩序和必然趋势。

1、大学生内在需要是理论接受的动力源规律

大学生内在需要是理论接受的动力源规律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的需要诉求是其能否接受认同理论内容、及其接受层次的内在依据和原动力。马克思主义能否被大学生接受与认同,根本上依赖于理论能否满足大学生的需要,“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不是简单接受的过程,他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由需要发展起的愿望、意向、动机、价值观等对理论内容予以选择。需要的差异会影响接受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心和接受程度,需要的满足方式也会影响接受理论教育的方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当关注大学生的精神诉求需要,在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与他们的内在需要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满足社会需要与满足个人需要的统一,促使其有效地接受理论教育。

2、大学生与教育者双向互动规律

大学生与教育者双向互动规律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教育者和大学生双方共同参与、发挥不同层次的主体作用,相互作用、影响互动的过程。“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4]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无论是接受教育信息、内化、外化或反馈检验阶段,都需要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大学生两个方面的主体性,使双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将施教过程与接受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缩短双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送过程,提高信息的转化效率,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教育者作为理论的信息传导者,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要对理论内容进行选择获取、整合内化、外化践行和反馈调节,使之有效地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观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一过程往往不是教育者教育、教育对象接受的机械叠加,而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一方面,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展开互动交流与对话的关系。

3、大学生能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规律

大学生能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规律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与吸收转化的活动既是个体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要受其他方面的制约,具有受动性,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自主的教育,必须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条件才能顺利进行。大学生对教育内容和教育信息具有自主选择性,同时,大学生也具有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并不是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必然要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的受动性主要表现为其对环境的依赖性、对教育者的被动性和受自身制约的受制性。

4、内化外化循环往复发展规律

内化外化循环往复发展规律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思想理论和信仰由知向行的转化,要经历一个循环往复的内化外化过程。认识和行为的形成是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迂回曲折发展的过程。内化是大学生将教育过程中传授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形成用以指导自己社会行为的主体意识的过程。外化是大学生将自身内化形成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自主地转化为行为,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与外化在此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是一个不断矛盾运动的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循序发展的。因此,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逐步转化为精神动力和实践行动,必然会经历一个循环往复、曲折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赵曜、王伟光、鲁从明、蔡长水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年版,第1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19 页。

马克思矛盾论文范文第2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的定位与实质

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对马克思主义文献了解的不足,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均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来研究,只是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过程中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的思想萌芽。李达则不同,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不仅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再阐释、再创造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的新探索,而且自觉地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唯物辩证法上,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唯物辩证法的深入研究,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的进程。

1.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的基本定位

李达在《社会学大纲》中开篇就提出:“唯物辩证法,是唯一的科学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是摄取了人类认识的全部历史的成果而积极的创造出来的东西。所以我们在研究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理之时,必须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说明唯物辩证法的孕育、诞生及其发展的过程,指出这个哲学实是人类认识史的总计、总和与结论。’李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人类认识史的总和”,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开放的哲学形态,因而不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一个原理、观点作绝对化、封闭化的理解,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富有生命活力不能离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成为僵死的教条和狭隘的学说。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定下了基调。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的认识集中表现在他与陈独秀的观点分歧上。陈独秀与李达在对待理论与实践关系上的态度大相径庭。在李达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因此,他十分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并自觉地将其转化为指导革命实践的方法论。陈独秀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偏重实行,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学理研究的轻视倾向。只有在深刻掌握理论的同时,使之转换为科学的方法去指导革命实践,才能顺利开展革命运动并取得革命成功。因此,笼统地要求多点实践、少点理论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理论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的关系问题。李达是中国最早关注这个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他在1923年发表的《马克思学说与中国》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学说之在中国,已是由介绍的时期而进到实行的时期了,但“中国无产阶级对于目前的政治运动,究应怎样决定,这一点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上并未为中国共产党筹画”,并强调:“若按照目前中国国情,参照马克思在一八四八年替波兰瑞士德国共产党设下的计画,也可以定出一个政策来。”显然,李达在这里已经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强调决不能离开中国国情来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这实际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理论实质。

一般来说,解决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的关系问题必须回答如下两个问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否适用于中国?中国是否具备了按照马克思主义原则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李达是通过与张东荪、梁启超等基尔特社会主义者的论战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在《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等文章中,李达全面批判了梁启超等认为中国还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的条件而应当先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一是批判了“中国无地主资本家,没有阶级的区别,不能倡社会革命”的说法。李达指出,中国现在工业虽不如欧美日本发达,但无产阶级所受的压迫比欧美日本的无产阶级要大得多,而劳资两阶级的对立与欧美日本也没有不同。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同样也适用于中国现时的革命。二是批判了梁启超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误解,指出“梁任公误解社会主义为均产主义的说法,也就是因为忘记了社会主义更有很好的生产方法的缘故。”在李达看来,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生产事业的发达,因此,“据现时趋势观察起来,欧美日本的社会改造运动,已显然向着社会主义进行,中国要想追踪欧美和日本,势不得不于此时开始准备实行社会主义”,“在今日而言开发实业,最好莫如采用社会主义。”②三是针对梁启超主张发展中国资本主义而反对外国资本家的看法,强调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已经超国界成为国际性的,“劳动者要谋国际的团结,要扫灭全世界所有的资本主义的教训。”这些看法代表了当时共产党人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基本观点。四是为社会主义进行正名。梁启超和张东荪都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热心者的面貌出现的,他们的论调一时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特别是梁启超在《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中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主张资本主义。在李达看来,张、梁所谓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社会政策派”的劳动运动,即在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实行温情主义的社会政策,是通过劳资协调以救资本主义之弊。李达指出,这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平均主义的思维定式对社会主义的附会。李达进一步分析了社会主义的发生与实质。他指出,社会主义是18世纪欧洲产业革命以后的事情,社会主义运动在于设法造出共有的生产机关,避去欧美资本

主义制度的弊端,使生产得到有秩序、有政府的发展。李达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基本准确阐述了马克思的原意,分清了真假社会主义的界限。

第二,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认识和改造中国?李达认为,绝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来规范中国的实际情况和革命运动,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革命运动相结合。对于《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的十项措施,李达认为,根据马克思所说,这些措施只有在最进步的各国才能采用,而且只有最进步的各国无产阶级执政时才能采用;而在落后的中国情况就不相同,“假使中国无产阶级能够掌握政权,当然可以利用政治的权力把私的资本主义促进到国家资本主义去。那么,将来采用的政策当然可以根据国家资本主义的原则来决定了。’①不难看出,李达的这个观点是很有前瞻性的,与列宁新经济政策中的一些思想是一致的。

李达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很好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对当代中国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的主要内容

1923年秋,李达因与陈独秀存在严重分歧而脱党。脱党期间,李达思想上仍坚信共产主义,工作中则继续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此期间,他的一系列哲学着译成为毛泽东和其他许多革命者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参考书,而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方面的深入探索,一方面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一毛泽东哲学方法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系统研究唯物史观及其方法在中国的具体运用

李达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唯心史观社会学和历史机械论,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具体探索和运用了一些特殊的唯物史观的方法,为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现实的方法论武器。

(1) 社会矛盾分析法。社会革命的真正起源是激烈的社会矛盾,李达运用社会矛盾分析法分别对“帝国主义与中国”的矛盾、“世界革命”和“马克思之共产主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研究和具体分析,提出并论述了由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所决定的民族革命的性质、对象、前途、领导权以及民族革命同世界革命的关系等问题,得出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已沦为“国际半殖民地”的结论,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为中国共产党进行中国革命作了有力的理论论证。

(2) 社会结构分析法。李达特别重视对社会结构进行分析,李达在强调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上层建筑可直接影响或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李达还对社会存在与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社会形态的全貌等问题展开了论述。

(3) 系统分析法。李达是最先进行系统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看来,“社会是人与自然的

合体。社会是人类的系统, 社会之中有三个要素,即物、人与观念。社会的系统中,含有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观念的系统。这三个系统,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构成社会的系统。这三个系统,又是互相调和和互相均势地存在着。换言之,这三个系统若不是互相适应地存在着,社会便不能存在。”②显然这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4)阶级分析法。李达在《社会学大纲》中坚持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出发,不仅科学阐明了社会的起源和发展、社会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还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的分析提出了富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和观点,并由此全面阐述了作为历史主体的阶级、政党和个别人物的活动与社会发展规律的辩证关系。

2. 大量翻译唯物辩证法着作,对毛泽东哲学方法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所贡献

李达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这些翻译工作对于当时处于理论饥渴状态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在当时翻译的众多辩证法唯物论着作中,对我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着作,就是李达与雷仲坚合译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这本书也是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哲学着作。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不难看到,毛泽东多次多遍批读了此书的全部,重点批注了部分章节,毛泽东哲学方法论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大多源于此书。

毛泽东对《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以下简称《教程》)的吸收改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收改造《教程》中认识辩证法的内容。毛泽东对《教程》第2章“当作认识论看的辩证法”(约28000字)批划了9000字,写了约40多条共1700字的批注,并在赞同原着观点的基础上对精要部分进行了归纳、转述,其中关于主观认识随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发展;关于人们在实践中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在改造外界的同时改变自己;关于实践以外不能认识客观世界;关于认识过程感性和理性阶段的分析;关于感觉到的东西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地感觉它;关于实践是真理的证明,贯穿于认识全过程,是认识之第一的和根本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由“自在阶级”进到“自为阶级”阶段的举例;关于经验论和唯理论错误的分析等,则直接被《实践论》作为观点或资料采用。二是直接改造《教程》中的“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毛泽东对《教程》第3章“辩证法的根本法则”(约46000字)批注有120余条,约10000字,毛泽东将内部矛盾决定一切客观过程的发展;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仅要认识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还要认识事物各方面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双方互相联结、互相渗透;对抗是某些过程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发生;矛盾的解决方法与对抗的解决方法不同;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起主导作用;矛盾的统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及关于均衡论的批判等观点,直接纳入或改造为《矛盾论》的观点体系之中。三是吸收其他重要的观点,如哲学是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能动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最重要方面,而旧唯物论是被动的反映论;不顾内部情况,全然从外部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公式化是错误的;理论是政治斗争的主因素、组成部分,离开辩证唯物论就要犯大的政治错误;本质的矛盾或根本的矛盾才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根据等,这些都吸收在毛泽东后来的哲学方法论思想之中。

3. 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实践论”

当前学术界有一种观点非常盛行,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规定为实践唯物主义或本体论的实践论,其实这个观点在李达于1937年正式出版的《社会学大纲》中就有相似的提法。李达在这本代表了当时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高水平的着作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规定为“实践的唯物论”,在李达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为“实践的唯物论”,首先就在于“唯物辩证法,是惟一的科学的世界观”,而这个世界观是以实践为其基石的。所谓“惟一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指唯物辩证法包括了历史观和自然观,是历史观与自然观的统一,也就是说,唯物辩证法既包括了对于人类历史的认识,又包括了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不能把唯物辩证法仅看作是一种自然观,也不能把唯物辩证法仅看作是一种历史观。所谓以实践为其基石,是指不论从历史看还是从逻辑看,即不论是从唯物辩证法的形成看还是从唯物辩证法的理论看,实践都具有最根本的意义。不过有所不同的是,李达并不认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本体论的“实践的唯物论”,而是看作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可以称作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实践论”呢?李达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起点是政治生活实践。李达认为,马克思从《莱茵报》时代成为唯物主义者起,就在唯物论的基础上应用辩证的方法研究现实实践中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及各种历史事实,特别是通过研究当时法国的劳动运动与英国的宪章运动,发现了法律关系与国家形态是以社会的经济构造为基础的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强调和凸显的本质内容是生产实践。李达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历史观与科学的自然观的统一,而两者统一的基础是社会的生产实践。也就是说,唯物辩证法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强调和凸显了实践在哲学中的位置。第三,从根本上解决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困境是由于在认识论中引入了实践概念。李达说:“从来形而上学唯物论的认识论,只知道认识是客观实在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却不能理解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实践的契机。因此,这种旧唯物论,不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发展的原动力,所以不能说明认识的发展、认识的相对性与绝对的客观的真理的关系,即不能理解认识发展的辩证法。至于实践的唯物论,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发展的杠杆,解释为历史上发展的物质的生产及社会斗争,并主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发展的契机和真理性的规准,阐明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因而克服了旧唯物论的缺陷。所以实践唯物论的认识论,实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这就是说,只有实践概念的引入,才使唯物主义认识论真正获得了认识的基础与辩证的性质,获得了一种历史性的飞跃。正是实践概念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旧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开来。

用“实践的唯物论”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的唯物论”的提出,意义非同凡响:一是强调和凸显了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根本区别,标志着中国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化、方法论化有利于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斗争的旗帜和实践的指南。李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实践论”,这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逻辑发展所致,又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是李达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的一个突出贡献。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的不断推进

新中国成立后,李达把研究和宣传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阐释和维护毛泽东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与此同时,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的进程。

1.在深刻解读《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

毛泽东于1950年和1952年重新发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李达主动承担起解读《实践论》和《矛盾论》的重任,分别撰写了《〈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两书和一系列的解读文章。李达在说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新见解,由此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国化的进程。例如,关于社会矛盾分析法,李达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时指出:“社会生活中的对抗性的矛盾,是阶级矛盾的表现,这类矛盾只有用不妥协的阶级斗争的方法才能解决。至于非对抗性的矛盾,则只有用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去解决。所以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在于消灭社会。

生活中的对抗性的矛盾,建立无对抗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许多非对抗性的矛盾仍是存在的。”又说:“不过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是在完全的新的社会规律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成员的利益的根本的共同线上发生作用的。”①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社会主义下,不会发展为对抗,社会有可能做到使生产关系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使生产力不断地向上发展。”②李达的这些思想为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奠定了重要基础。

2. 在强调正确对待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反对教条主义等主观主义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内在地包含着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教条主义是格格不入的。李达特别强调对毛泽东哲学思想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能采用教条主义来对待毛泽东哲学思想。1956年,他针对当时某些人的论文不断复述经典作家和伟大人物的论点发表了《谈“百家争鸣”》一文,尖锐地指出:“这种缺乏探索精神的、缺乏独立见解的、足以窒息生机的教条主义态度,是与生气勃勃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根本抵触的。”

马克思矛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主义构建;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运用效果

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尤为重要。怎样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体系、怎样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作用、怎样和谐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是学术领域重点研究问题。在和谐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承认矛盾,采用有效的方式妥善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但是不能刻意掩饰矛盾、避开矛盾,更不能激发矛盾,使得矛盾演变成为社会事件。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科学合理地协调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矛盾的关系,基于社会矛盾,探寻出一条社会和谐之道。

马克思主义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逐渐建成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广泛应用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其应用效果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引导社会大众认识事物内部的和谐与不和谐的两种因素

马克思主义指出,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同一性即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特性和趋势。斗争性即是矛盾双方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特性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互相制约、互相紧密联系。同一性不能丢弃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不具有同一性;同时,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斗争性的存在预示着事物内部必然会存在不和谐因素,同一性的存在说明了事物内部必然也存在和谐的契合点。对于同一事物内部,不和谐和和谐因素共同存在,他们有力地促进了事物的发展。相互矛盾的双方又统一,又斗争,进而促进事物的变化与发展。由于事物存在斗争和矛盾,不和谐因素长期存在,从而才逐渐出现了解决矛盾、达到和谐的诉求,和谐才能真正成为现实。另外,虽然事物达到了和谐,然而他们之间依然矛盾重重。以前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也会逐渐出现。所以,正确认识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辨证关系,有助于解决矛盾,在动态中逐渐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导人们在实现和谐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根据马克思主义得知,主要矛盾处于矛盾体系中绝对的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次要矛盾处于矛盾体系中的次要地位,对事物的发展决定性作用较小。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主要矛盾也有可能转变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可能转变为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矛盾,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主要矛盾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正确认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辨证关系,掌握其转化规律,尽全力完成主要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

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导人们在实现事物内部的和谐过程中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马克思主义指出,在同一矛盾对立的双方中,总有一方处于主导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相对应的那一方则起到的作用较小,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同一矛盾,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双方之间的地位也会发生某些变化。效率与公平即是矛盾的双方,其在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领域中的主次地位是不一样的。在社会建设领域,公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经济建设方面,效率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追求效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任务,然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更注重公平。如果严重缺乏社会公正,社会不可能实现和谐社会。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这样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

所以,正确认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辨证关系,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并将其列为工作的重点,有效解决矛盾,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目前新环境下的各种矛盾,坚定不移地坚持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唯物辩证主义,应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辩证看待和谐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正确把握和谐社会主次矛盾及矛盾的主次方面。同时,科学应用辩证法矛盾理论,正确识别各种矛盾的特征,妥善处理矛盾,推动目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及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逐渐提升目前社会的和谐度。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应用,不仅真正促进了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而且能够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辉,孙丰林.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中国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2):1258―1259.

马克思矛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历史表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已成为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思维导向,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实哲学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构成每一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辩证的。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首先,共性和个性有差别,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其次,共性和个性又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也就是普遍性就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再次,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道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概括的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问题和当代国际形势的特点,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而提出来的,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这种社会制度反映了社会主义内在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与资本主义制度有本质区别的。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在当代条件下相结合的产物,是创造性地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具体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的结果。

第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是对事物运动一般规律即矛盾普遍性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揭示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一般规定,这些理论是一定要坚持的,否则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中国又有自己的特殊国情和特殊矛盾,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这些特殊实际出发,而不能照抄照搬别的国家的理论和模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不是要把它们当作教条,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既反映了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共性,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即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形式上有中国的特点。把它们与中国的特殊实际结合起来,运用它们分析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第三,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解决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过程,既是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也是一个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创造社会主义的具体实现形式的过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并不是某个人事先设计和规定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这种创造实践的理论结晶,是我们进行这种创造性实践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矛盾的普遍性方面来讲,坚持社会主义,就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但是,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实现的具体模式和实现的程度,必须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不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实现的形式和程度也就不一样。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国在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方面,有着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也充分体现出矛盾的特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切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中,我们党特别强调要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突出中国自己的特点。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文明,中国具有自己的国情,属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只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与时代潮流相应、与世界文明相通的道路。

总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由其独特的观念、理论、制度与道路等综合构成的科学社会主义新模式。他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动体现。我们只有从多维度、多层次来正确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坚定不移地沿着这一道路前进,将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正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所共同揭示的。

马克思矛盾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题】理论探讨

【关 键 词】邓小平/主要矛盾/根本任务/贡献

【 正 文】

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以此来确定某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务,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由于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只提供了一些认识的原则和方法;毛泽东同志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理论,但在实践中也有较大失误;邓小平同志则在总结社会主义事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马恩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具体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但是,他们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揭示,对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P80)在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马克思又指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P532)“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P53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形态、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社会制度演化的根源,“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P532)。因此,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必须同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加以系统分析。

第二,从分析社会基本矛盾入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首先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P32-33)。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我们认识和把握某一社会形式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和理论基础。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两者之间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抽象和具体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是从各个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中概括出来的,它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而社会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集中表现,对某一阶段社会的发展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特点,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为指导,具体而深入地研究某一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补充、丰富和发展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而不至于使它成为枯槁和僵死的东西。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正确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向,那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们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P33)。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他们阐述了一条总的原则:“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P33)。

二 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理论上的贡献

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列宁不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理论。

首先,列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基本矛盾范畴,但是,他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作过多次概括。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中,在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得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结论时,列宁指出:他们“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P(6,8)。把思想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这两个归结的实质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