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秋天的小诗

秋天的小诗

秋天的小诗

秋天的小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诵读;新诗;诗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45

一位教师执教何其芳的《秋天》,这节课由四个部分组成:读秋、赏秋、品秋、绘秋,重点放在赏秋和品秋两个环节,即诗歌的语言美。最后运用诗人描绘秋天的手法写出学生自己眼中的秋天。整堂课四个环节看似进展顺利,却美中不足。第一个环节梳理字词后,教师要求学生“读秋”。不错,“秋”是读完了,从头至尾,学生声音洪亮,读得很准确。可是入耳的“读书声”中无法听到诗歌的“节奏美”,也无法感受到秋的“诗意美”。此“读书声”虽“入耳”,却未“入心、入情”。

刘占泉教授曾说:“诗歌教学目前存在着只讲不读的反常现象,这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极大的祸患。”简单的字词梳理怎能让学生感受秋之“美”呢,既然感受不到,那又如何有兴趣“赏”、“品”秋之美呢?学生只是被教师迫不及待地拉着去“赏秋”罢了。因而,笔者认为执教教师在诗歌教学的首要环节――“读诗”这一环节做得不踏实、不透彻。那么,新诗如何读,才能让学生想读、读准、读懂、读出韵味,进而提高鉴赏诗歌的审美情趣呢?

一、把握基调,感受节奏之美――“一读”

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特性,一首好的诗歌就像一支悦耳动听的乐曲。郭玲教师指出:“启发学生进行富有节奏和感彩的美读是提高学生审美层次、增强教学境界美的有效方法。”因此,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读好轻重快慢,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激发学生对节奏韵律的敏感度,进而形成所谓的语感。

教学《秋天》时,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感知整首诗。教师再请一位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同学听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接下来教师再示范朗读、,教师读时须做到语气平和舒缓、节奏缓慢、融入情感,学生听的同时要从字里行间感受诗人对秋天是怎样的情感。这样下来学生便受到“齐读、个别读、教师示范读”三次“读”的洗礼,对整首诗感情基调也有了一定的敏感度,他们能感受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进而就抓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这也是诗歌的灵魂。

教师继而可问:“读这样的诗,语气是激昂一点还是舒缓一点?”很明显,极具诗意的一首小诗要舒缓一点。再问:“节奏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学生凭借语感领会到要慢一点。教师可再问:“是不是所有的词语都要读轻一点呢?”通过分析甄别,学生应该能找到“饱食、肥硕”这一类体现秋天丰收喜悦的词语须重读。

通过这次学习,学生再碰到类似节奏韵律的诗歌语言材料时,便可凭借音乐感产生直觉,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把诗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储备,提高语言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想象绘画,感受直观意象――“二读”

诗歌中的意象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把诗人的情感和深微的情绪串联起来,组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因此诗歌里绝不会没有画面。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即使学生对该诗作者和写作背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也能对该诗的情感产生感应。特别是那些诗人精心筛选的一些意象,诵读时执教者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这些极富农家特色的景物,以便建立起学生对这首诗美的感受,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人眼中的秋天是怎样一个秋天,这样也有利于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进入诗人笔下“农家丰收喜悦、渔夫惬意归泊”“少女思恋图”的画面。

如诗歌第二小节,学生能直观感受到如下意象:冷雾、芦蓬、白霜、小桨、渔网、青鳊鱼等。“象”是直观生动地展现在眼前,而“意”则是含蓄、蕴藉的。“冷雾”“白霜”渲染了冷寂、凄凉、迷蒙的气氛。清晨,渔夫摇着小桨,撒网、收鱼。渔人看见水中鱼影浮动,赶紧收网,一看,空空如也,收起的是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可是渔夫并没有恼怒,恍然大悟,是乌桕叶的影子和渔夫开玩笑,原来秋天在和渔夫做游戏。渔人也并没有因为打不到鱼感到失望,而是轻轻地摇着归泊的小桨,悠闲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秋天是多么宁静、惬意与悠然!

三、心悟口诵,感受诗歌意境――“三读”

心未悟,口怎能诵?王家新教授曾说:“搞好新诗教学的关键是要懂诗、爱诗。”试想,如果教师自己不爱诗、读不懂诗,那又如何与学生分享呢?因而读懂诗才能融入情感,继而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一位教师执教《秋天》第三小节这一句:“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教师对学生作如下引导:这句话调整一下语序――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就像一场梦。梦是虚幻缥缈的,那么牧羊女在秋天这个季节想到什么才会产生虚无缥缈的感觉呢?学生自然能找到牧羊女想的句子:“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香与热的笛孔”?教师继续引导:“难道牧羊女想到的仅仅是笛声吗?”学生恍然大悟,还有“吹笛子的人”。教师投影出示戴望舒《秋天的梦》:“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这位教师循循善诱、以诗解诗,学生才能真正领悟“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教师再作补充:“诗人何其芳19岁那年经历了一场爱情风暴,20岁那年写下了这首优美的诗。”原来牧女怅然若失、朦胧的情愫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反应,于是一幅“牧女思恋”图深刻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中。此时学生”心能悟,必然口能诵”。此时,再让学生齐读第三小节,学生必然能读出牧女朦胧怅然的情思,必然能感受到牧女说不清、道不明的心境。

秋天的小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秋颂》《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情感 创作手法

内容摘要:约翰・济慈的《秋颂》和清朝晚期王]运的《秋晓风日偶忆淇上》都可谓是十九世纪咏秋的名作代表之一。诗中无不包含着对秋天的赞美与歌颂,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传统、诗学理论以及个人性格等,虽同样是咏秋,却在情感、创作手法等方面有所不同。济慈的诗注重“自我”的隐蔽,是对“客观感受力”诗学主张的诠释,而王]运的诗则重在“自我”的张扬;其次,济慈的诗中包含着无限的希望,更为乐观,而王]运的诗的基调则为悲观;再者,济慈的诗包含着神话的典故,而王]运的秋诗多为白描。

关键词:《秋颂》《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情感 创作手法

约翰・济慈的《秋颂》和王]运的《秋晓风日偶忆淇上》虽都为十九世纪的咏秋名作,但受到不同的民族传统、诗学理论以及个人性格等,在情感表达及创作手法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诗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来比较中英两首咏秋诗的不同。

一、“自我”隐蔽与“自我”张扬之比较

约翰・济慈的《秋颂》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秋日之图,诗人着眼于秋实、秋色、秋味、秋收、秋声,借助多种修辞手法,用细致生动地笔触、舒缓优美的语言描摹出一幅秋天的画卷。从秋日清晨的晨雾缭绕下的花草与谷物、秋日午后的金色打谷场到秋日傍晚的飞虫与小鸟,细致地描写了秋日不太不同的景象。

纵观《秋颂》一诗,济慈却采用了另一种情感的表达式:由高调的表达自身的情感转变为平和舒缓,以冷静的心态而旁观。这种超然的物外姿态源于济慈“客观感受力”的诗学理念。纵观全诗可以发现,诗中所出现的主语不是物的名称就是第二人称“你”、“你们”或者第三人称“它们”,而从未出现第一人称“我”。《秋颂》一诗没有诗人自我,济慈一直试图将自我隐去。例如:“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一次一次开放过迟的花朵,使它们以为日子将永远暖和,因为夏季早填满它们的粘巢。”、“谁不经常看见你伴着谷仓?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你有时随意坐在打谷场上,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你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你耐心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等。诗人好似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以全知性的视角观察着秋日中的万物,使诗人情感表达得更为深沉含蓄。

王]运的《秋晓风日偶忆淇上》重在“自我”的全力张扬。中国的诗词讲究物我合一,情景交融,把情志视作物我感应的结果。物即我,我即物,心物交应,物我为一。全诗虽未出现一个人称代词,但结合诗的写作背景与诗中强烈的情感,不难发现诗人将情与景的融合,实则表达了自己仕途不顺、一心归隐的情感。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秋日的早晨秋光如洗,树枝的绿色早已退去,此时此刻的景象让诗人想起了在淇水时的秋日之景。前半部分实为后半部分的抒情做铺垫。由“自从闭门来,屡见王路蹇。泽衰怀绿猗,道难惧蓬转。”两句可知,诗人其实是为自己“仕途坎坷”而不平。王]运是晚清时期公羊派诗人之一,研习“帝王之道”,主以张儒家的 “仁”救世。在十九世纪的中国,清王朝早已步入没落的时期,随着帝国主义的侵入晚清王朝更是风雨飘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也是此起彼伏,再加上各路军阀混战,当时中国的局面是不堪一击。在这样一个战乱的国家,王]运“仁”的主张显得更为不切实际。以至于王]运在和曾国藩讨论兵法时,曾国藩在纸上写下了无数个“谬”字。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王]运的主张得不到采纳,无奈之下才在《秋晓风日偶忆淇上》一诗中表达了对仕途艰难,自己的抱负得不到舒展的感慨,全力的张扬了自己内心受挫后的情感以及对当朝执政者的控诉

对于此处的不同可以从诗学理论中找到答案。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诗者,吟咏情性也。”这里严羽高度概括了中国抒情诗的审美取向: 它注重的是实实在在的抒情, 不讲究寓情于理。《秋晓风日偶忆淇上》一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的同时直言不讳的抒发了内心的惆怅,张扬“自我”的情感。而西方诗学理论指出“趣味要与道德理性为基础??它强调感情和理想之间的协调以及后者对前者的控制, 一切都要‘得体’‘合适’”(余红, 1999:189) 。到了艾略特那里, 它强调“诗不是放纵感情, 而是避却感情, 诗不是表达个性, 而是避却个性。”(转引自刘正光, 1998: 42) 。《秋颂》中“自我”的隐蔽将诗人的情感融入万物的情感中,将主观化为客观,避免独立个人情感的张扬。

二、“悲”与“希望”的对比

约翰・济慈的《秋颂》一诗中喜中带悲,却又悲中藏着希望。诗中描写缀满葡萄的藤架、结满苹果的果树,还有那忙碌着采集蜂蜜的蜜蜂,以及第二节中的金黄谷仓,所有这些都暗示了丰收的喜庆。但是如果细读诗文,却可以发现济慈所用的词语,这些词都隐含着另外一种意思。“conspiring with”为“密谋”的意思,在这里济慈将秋日的种种景象看做是秋和太阳密谋的结果,让人不能感觉这是一场阴谋,这些美好像是一个诱饵,等待着猎物的到来。而“maturing,ripeness,o’er-brimmed”这些词都是较为极端的词,太阳已成熟、果实已熟透,就连夏季都已填满了花朵。正如“月满则亏”一样,所有的美好似乎都已达到了极致,给人一种将要崩溃之感。第二节中的“随意坐在打谷场上、为罂粟花香所沉迷还有徐徐滴下的酒浆(王佐良译)”都给人一种缓慢懒散的感觉。继植物和人分别作过主角之后, 在诗歌的第三节, 诗人又让大自然的另一个主角“动物” 依次出场: 河柳下的小飞虫在哀鸣; 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即将被屠宰的群羊高声咩叫;红胸的知更鸟也群起呼哨。在这秋天的合唱中, 又何尝没有诗人发出的共鸣?济慈虽为一代文豪却在当时鲜为人知,再加上自己的身世坎坷、亲人都相继去世以及婚姻的不幸,这些都为此诗添加了悲的氛围,让人感到一切美好的背后都暗藏着危机,可谓是喜中带悲。虽然如此但诗人最后却笔锋一转写道,“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王佐良译)”燕子是春天的象征,而春天则是希望的象征,预示着对未来的期盼。由此看来,《秋颂》虽然有着点点滴滴的“悲”,但在全诗的最后也给人以希望,悲中藏着希望。

王]运的《秋晓风日偶忆淇上》的基调则以悲为主。全诗开端就是“秋云”两个字,却也并没有用过多的修饰语来形容,如此这样,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秋日的天高云淡。“庭树碧已散”一句虽未写秋天的到来使树叶枯黄,只用“已散”二字来说明,给人以变化之感。“秋云洗晨光,庭树碧已散。”整句给人以秋日的肃穆冷淡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悲的基调。“自从闭门来,屡见王路蹇。”从“闭门”二字可以看出诗人逃离尘世,在深山处幽居。“屡见王路蹇”一句写诗人在幽居之时时时可以看见那些因仕途艰难而郁郁不得志的人。看似此句是作者言他人,实则是写自己,以他人喻自身的仕途不达。诗的最后写道“谁谓山水深,方从寸心远”表达了平静靠内心获得的道理,作者幽居山林,表明了作者对自己仕途多舛的无奈之情,并未像济慈的《秋颂》一样给人以希望。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同民族性格的影响。杜诗中以“悲”为基调受我国传统审美取向中“以悲为喜”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其思想的核心是“仁”。在文学中“‘仁’这种尽善尽美的理想之发端应是“悲言”即悲悯伤感之言。可见, 同情怜悯之心所产生的悲悯伤感之言才是儒家所追求的尽善尽美的文学境界”(董贵杰。1998: 105)。相反, 西方的民主政治讲究以自我为中心, 以追求享乐为目标的外向型民族性格, 他们崇尚的是自由平等、个人享乐、个人冒险等等。因此西方的诗往往能放眼未来,寻求希冀。

三、“拟人拟神”与“白描”之比较

《秋颂》采取了拟人拟神的创作手法。诗的第一节,秋天是果实的创造者她身披着雾气蒙蒙的外衣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密友, 密谋着用果实重载着葡萄藤, 压弯苹果树枝, 让水果熟透了心, 使瓜果膨胀, 用甜核撑鼓榛子壳, 催发过季的花, 使蜜蜂产生错觉。将秋天比作了有血有肉的人,亲手装饰了自然万物。第二节的“秋天”是农夫或农神。她经常逗留在谷仓里;随意坐在打麦场上, 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被罂粟浓烈的气味所迷醉, 沉睡在收割一半的田垄上;头顶着麦穗蓝筐, 小心翼翼地过小溪;在榨汁机旁坐上几个钟头, 耐心凝视着最后慢慢渗出的果汁。“秋天”的坐卧行走、举手投足, 无不具有人或神的神态。读到这一节,不禁联想到希腊神话的农神Demeter或罗马神话中谷物女神Ceres。第三节的“秋天”是指挥家。她指挥着大地的生灵同唱着秋歌, 唱出对秋天丰收的的喜乐, 唱出对秋天的哀愁。全诗把“秋天”人格化, 赋予神的万能, 贯串于天地万物之中, 从而使人物、动物、神灵处于一个亦真亦幻的、如诗如画浪漫的和谐世界。

秋天的小诗范文第3篇

安徽 鲍亚民

对于秋,文人们似乎情有独钟。自古以来,我国许多文人墨客以秋景入诗,抒发自己无限的感慨,涌现出不少咏秋的佳作名篇。

秋词(其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结合,通俗清新。秋天的景色如作者笔下所写:明净洁白,有红有黄,给人一种干净清爽的感觉,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令人肃然起敬。诗人设想若登上高楼而望,便可觉清澈入骨,不会像繁华浓艳的春色那样让人轻浮若狂,作者最后用反衬手法来突出这一主旨。诗人在这首词中,用咏秋色来颂情操之清白。

秋夜喜遇王处士

(唐)王绩

北场芸藿罢,

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

更值夜萤飞。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他乡居的老朋友王处士在一天的田野劳作之后,在秋夜不期而遇。一轮圆圆的月亮高悬天空,清辉洒满大地,飞舞着的萤火虫发出的光闪来闪去。寂静的月夜和流动的萤火虫的光交织在一起,绘成了一幅独具魅力的秋夜图,衬托出此时此地诗人的心境,虽不着一“喜”字,而“喜遇”之情跃然纸上。全诗平淡质朴,色调清朗,景中藏情,意境优美,活脱脱地写出了诗人隐居田园的生活情趣。

秋园

(唐)吴融

始怜春草细霏霏,

不觉秋来绿渐稀。

惆怅撷芳人散尽,

满园烟露蝶高飞。

这首诗开头的“霏霏”,本来多用以形容又细又密的小雨,诗人却在此用来形容初春刚生的嫩草,很有新意,表达了对新生的细绿小草的喜爱之情。第二句的“不觉”,正与起句的“始怜”相呼应,表示时间之短。不知不觉间就到了红销翠减的秋天,那可爱的绿色也渐渐稀少起来。季节如此,人何不然,岁月流逝,美人迟暮之感油然而生。第三句表面上看说的是采花、爱花的人都离散而去,深一层寓有即使有“鲜花”也不会有人采摘,何况自己已是迟暮之年,更不会有人赏识,只会像今年的秋园一样“满园烟露蝶高飞”了。全诗以春衬秋,借春秋季节的变化,抒发人生无常之感。

秋怀

(宋)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情感。首联说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所引起的秋思却这样令人心神沮丧呢?颔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描绘“节物”,咏尽秋日佳趣。那么,究竟为何而心绪黯然?颈联告知我们,诗人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茫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中无补的苟且生活,所以尾联便写作者归隐的思想。这就是诗人心绪黯然的所在。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元)卢挚

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这首小令,首句写出了山的雄奇,船在湘江上行驶,极目远眺,只见那苍劲的枯松倒挂在悬岩峭壁间。次句写水的明丽。作者化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用船帆的飞驶来表现自己欢愉的心情。尽管是秋风飒飒,整个天地充满了秋意,但湘江上的景物却在萧瑟中见雄奇,在惨淡中见明丽。前五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湘江秋天的落日图。船移景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两句作者为我们推出了一幅湘江秋天的月夜图:在空旷寂静的江面上点缀着“云帆月影”。面对着这迷人的景色,作者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融进了这幅自我描绘的图景中去,他几乎惊奇地要叫起来。这首小令描绘的虽是湘江两个不同时空的景物,但透过这两幅画面,可以看到一个心胸豁达、洋溢着喜悦之情的仕宦者的形象。

[越调]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首小令以极简洁的语言把秋天写得绚丽多彩。前两句仅十二字,便写了村、日、霞、烟、树、鸦六种秋天的景物,又用孤、落、残、轻、老、寒六字加以点染。乍看去,你会觉得这秋景确也肃杀,但第三句的“一点飞鸿”却以一个有力的动景打破了沉寂,使画面活了起来。紧接着的四五句,展现出秋景绚烂成熟的一面——山是青的,水是绿的,夏天的脚步还余音袅袅。尽管秋草罩上了一层白霜,但枫叶却如血如火,似日似金,生机勃发,使秋天增添了无限的生气。

秋天的小诗范文第4篇

六五班 崔轩博

《秋》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

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沙白

这首诗的大意是:秋天到了,一片红叶飘到了湖面上,轻轻的荡来荡去。这片红叶仿佛一只小船,给人们带来了浓浓的秋意。

《秋》的作者简介:沙白,原名李涛,笔名鲁氓。江苏如皋人,大学肄业。1949年参加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集有:《杏花春雨江南》《大江东去》《砾石集》等。

我读到"荡着红叶一片"时,想到了在漫画上看到一句美妙的话:"树叶的飘落,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我想都有。风看了一片美丽的红叶子,出于自私,将它带走了。带到路上,又带到了湖面上。而大树,明年就会长出新叶子了,所以掉了一片叶子无所谓。而那片树叶,就是"红叶一片".而风在所要之时,树也很大方地把树叶给了它。

那片红叶,掉在湖中,在湖里飘呀飘,荡呀荡,当它跑到湖中心时,正巧这位诗人在湖边散步,他看到了被人无视的东西----那片红叶。他突发灵感,随即作出了这首小诗。而这首诗最厉害的一点就是:这首诗只有一句。

我想:白沙爷爷写了《秋》,那秋应该有姐妹篇。我想它的姐妹篇是《春》《夏》《冬》。我也编了一首诗:

《春》

一朵花,

落在草丛中,

如一只白鹤,

飞过一片田地。

----崔轩博

而我觉得,我还不及大诗人沙白爷爷。这首诗真让我难忘,令我赞叹!而让我最难忘的就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最后半句。这是一个比喻句。将红叶比作扁舟,是一个奇特的比喻句。而这片红叶,也是最先落下的一片。它是一个勇敢的领头哥!而它也成了诗人沙白的灵感。

美妙的红叶!美妙的秋天!

读《秋》有感

金风送爽,秋风习习,落叶如一只只蝴蝶悠然而又潇洒地从空中飘落下来。

金黄的叶子飞舞到房屋上,屋顶戴上了一顶黄色的小花帽;

金黄的叶子来到了马路上,给道路穿了一件小棉袄;

金黄的叶子轻轻的飘到了坐在池塘边看书的男孩身上,又随风飞舞到湖水中,如蜻蜓点水般在湖面上画了一圈涟漪;男孩合上书,微笑着看着这一幕,又在心中默念一首奇丽的小诗: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

忽然,他好像发现了什么,站起身对水中的叶子说:"叶子,你可以飘荡在水中,去寻找落水的小蚂蚁,你也可以加快速度去找这条河的源头!"只见叶子轻轻一摆,好像听懂男孩的话,快速向西飘去……男孩离开这里,秋天悄悄的跟在他身后。

男孩继续向前走去,寻找他眼中的秋,只见前面有一片果园,男孩快步跑过去,大声说:"转眼,你们都已经换上金色的秋装了, 叶子披在你们的身上就像上帝赐给你们的圣衣;

这时,轻风吹来,一阵清香扑鼻,举目一望,啊,是菊花开了,在蓝天的映衬下,小山坡上的菊花显得格外娇艳,男孩不仅赞叹道:"菊花你的意志这么坚强,也只有这高傲的冷风才配的上你,"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最后男孩来到小树林里,弯腰捡起一片金黄的银杏叶,像珍宝一样握在手中,把秋带回家…

秋天的小诗范文第5篇

一、中国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

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物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里钟嵘、陆机和刘勰都阐明了气候、景物的变化与文学情感之发生的关系。四季轮回、气温变化导致万物消长,进而触动人的内心情感。秋天由于季节的原因,万物失去勃勃生机,秋风萧瑟、百花凋零、草木枯萎,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刺激永远是那么强烈,他们的肉体和心灵在秋天的残败景象所铸就的荒凉与萧瑟的不断磨打下,又进一步升华为伤感凄凉、悲哀失意、生命短暂的人生感悟。“暮蝉不可听,落叶不堪闻”、“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这种感悟不断积淀,代代相承,凝结为一种悲秋情结,一种文学母题。

中国古代文人仕途坎坷、倍受压抑和排挤,许多为官文人又被卷入黑暗政治斗争的污泥浊水中,当他们艰难的人生历程与长久积淀的悲秋情结相碰撞时,一种由外物的自然属性引发的人生感悟并淤积于胸,成为宣泄的对象。于是文人们就借助他们最擅长的文学样式——诗词,来表现自己的心灵感悟。庞大的文人队伍,共同的表现形式,终于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一种源远流长的诗词表现传统,进而形成独树一帜的悲秋文学。从《诗经·小雅·四月》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屈原《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始,越到后来,悲秋的色彩也就越浓重,到了《全唐诗》,悲秋之诗几乎不可胜数。杜甫就是一个以悲秋出名的诗人,如他的《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有名的悲秋之作。但杜甫的悲秋表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和伟大的忧患意识。

二、悲秋诗词的创作表现形式

中国古诗文中有太多的悲秋之作,或触景伤怀,或睹物思人。有人见秋霜而悲百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里也有不少篇目涉及悲秋的题材。鉴赏此类诗歌,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理解古人的悲秋情结和他们的表情达意方式。“落叶不是无情物”,中国悲秋诗词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形成了特定的审美取向,诗人们面对秋天的残败景象,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情景交融地抒写着从大自然里体验到的内心感悟和生命意识。

1.描写秋天物象,表达悲苦愁情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北风、枯草、落叶、寒蝉、西风、秋月、菊花、梧桐树、南飞雁……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它们都是悲愁的象征,是作者抒写愁苦的寄托景物。

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北风、落叶、归雁触发诗人怀念故乡的深情,借景抒情。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萧瑟悲凉的秋景渲染了离别时的惆怅凄清的心情。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一连串的物象构成深秋荒凉的景象,蕴涵着游子悲愁凄凉的心情。

2.借秋天特定的节日抒写内心情感

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更容易引人伤感。

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尤其是中秋圆月,几乎成了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物象: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等都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恋。

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人们常借此表达夫妻团聚的愿望。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作者从一年一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中,领悟到了爱情的真谛。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秋天一个很特别的节日。在这天人们登高、赏菊、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但重阳节也最易引发天涯游子客居异乡的伤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最好的例证

三、悲秋诗词的感情寄托

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各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但在具体的诗词中它又各有侧重,下面分点论述。

1.对人生短暂的喟叹

草木虽枯而又复荣,人却青春难再,秋之酷烈无情使人倍感生命的珍贵短暂。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的生命短暂,还不如秋天草上的露水。死亡使生命有去无归,永远消失。汉乐府《长歌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既然人生如秋露般短暂,就更应该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2.对离愁的伤感

情有多种,离情最苦。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合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代诗词曲中歌咏的重要内容,离愁具有了极其动人的魅力,从古至今,人们为之肝肠寸断。《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里选取了几种具有深秋特色的景物:黄花、西风、归雁,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层次分明,绘出了一派萧瑟的秋景,勾起了人们无限的离愁别绪,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凄凉残破的秋景下的离别更使人悲愁百转,肝肠寸断,形毁骨销。

3.征人闺妇思乡怀人的情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边愁》)萧瑟秋风正合征人愁苦心境。一些征人悲秋的诗词,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又不失军人所特有的豪迈气概。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独守空房的少妇,面对草木摇落的秋景、南归的大雁,想到远征的丈夫,顿感柔肠寸断,流下的眼泪把衣裳都打湿了,其思念之苦已无以复加。

4.怀才不遇、处境悲凉、命运多舛的悲叹

处境悲凉、惆怅失意的诗人,往往被秋天的萧瑟、冷落、荒凉触动敏感的心灵,引发无穷的愁绪。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诗人借秋蝉的哀鸣来寄托自己哀伤,表明自己的高洁。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在萧瑟的秋意,流露出诗人孤独凄清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

中国诗词中难道就没有赞美秋天的吗?当然有。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麦成熟,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绚丽多姿……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喜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