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钢琴奏鸣曲

钢琴奏鸣曲

钢琴奏鸣曲

钢琴奏鸣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钢琴;奏鸣曲;欣赏;贝多芬;作品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249-01

一、贝多芬《降E大调第四钢琴奏鸣曲》作品分析

(一)第一乐章

精神抖擞的快板,降E大调,八六拍,奏鸣曲式。这是一首将年轻贝多芬丰富的感情起伏表现出来的宏大的乐章,尤其是要将戏剧性人生注入到奏鸣曲中的意图已经表露得相当明显。虽然这个乐章尚未产生像贝多芬中期作品那样明晰的效果,但还是能够从作品里最底层所流动的一股热乎乎的某种东西中感觉出来。

第一主题是在左手奏着几乎是贯穿全部乐章的节奏,而右手奏出由和弦的动机与八分音符所构成的旋律。带有丰富和弦性的第二主题在属调降B大调。展开部比较短小。最初先强有力地奏出第一主题,并且以这个主题为主进行发展。再现部是由强有力的第一主题的再现开始,第二主题以主调再现。在庞大的尾奏中,用第一、第二主题做轰轰烈烈的结束。

(二)第二乐章

富有表情的最缓板,C大调,四三拍,三部曲式。这是具有充实的音响,多样色彩感以及深厚情绪的徐缓乐章,显然已远比作品Op.2成熟得多。首先是音响优美而高雅的主题。经过G大调中间乐节,主题以变奏形态再度出现。

中部则转为降A大调,随着断奏的伴奏奏出厚重的主题,就以此向前发展逐渐恢复稳定后,以很弱的力度再现最初的主题。尾奏用中部主题,最后,乐章幽静地结束。

(三)第三乐章

快板,降E大调,四三拍,三部曲式。这一乐章是优雅的、欢快的。第一段开始于柔和、温柔的主题。由这个主题的动机构成一段优美的乐段之后,再反复一次,接着经过一段将主题以卡农形式作发展的短暂中间乐节之后,便是主题的再现。

中段是降e小调,几乎都是三连音的分解和弦。当中段奏完,便回到第一段,然后结束。

(四)第四乐章

回旋曲,温柔的小快板,降E大调,四二拍,由高音音区画着波浪下降的优美回旋曲,主题充满魅力而且很有表情。

具有颤音特征的第一插部主题以降B大调呈示,这个主题多少有点僵硬,与柔和的回旋曲主题形成有趣的对比。回旋曲主题再现之后,接着出现精力充沛的第二插部主题,然后继续扩大发展。回旋曲主题幽静的第三次出现后,第一插部主题也以降E大调再现,跟随的是装饰得非常优美的最后一个回旋曲主题结束乐章。

二、如何欣赏钢琴奏鸣曲

(一)旋律欣赏

钢琴奏鸣曲的旋律是一串串音符的连续组合及有机合成所形成的音乐线。欣赏钢琴音乐旋律发展的逻辑,让听众感觉旋律的动力、音调的倾向力;感受乐曲高潮、感情松弛度变化所带来的鉴赏风格。

在欣赏钢琴奏鸣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些旋律并不是孤立的音,而是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在欣赏钢琴音乐的过程中,听众要把握旋律和语言的结合。就需要抓住音乐的线条美。一般来讲,旋律线往上走就表示奏出渐强的音乐,旋律线往下则是要奏出渐弱的音乐,这种演奏感觉和飞机起飞降落的声音强弱变化感觉是完全一样的。旋律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快速度:一种是慢速度的。钢琴演奏音乐的旋律线工作原理同作曲中的和声配置一样,钢琴音乐速度越快和声的转换就越简单;而当钢琴音乐速度变缓时,和声的转换越来越密集。

(二)逻辑重音

乐句中的最自然、最动人的音点被叫做逻辑重音。这种乐句的语气表达有抑扬顿挫,乐句中蕴藏丰富内涵。怎样在乐句当中找到最顺畅、自然、感人的音点,从而使钢琴音乐的演奏达到自然流畅的效果。可以说乐句中用来表达音乐感情的重音可以是多个,逻辑重音只能是一个。这个逻辑重音在钢琴演奏中主要有两种方式实现强调:一种是演奏时渐强到逻辑重音上;另一种是渐强到这个音点时突弱,因为突弱也是强调最顶点这个音的一种表现手法。

(三)乐句结构与高潮把握

钢琴作曲的基本规律是:启、承、转、合的组合。启是主题的开始,承是主题的形成,转是主题的发展,合是主题的结束。主题中的启,即第一句是乐曲成功的关键所在;有了美好的主题开始,为了突出主体,让听众加深印象,就要运用重复变化的手法去突出主题,即承;在乐曲发展阶段的第三部分,即:转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的是两种手法:一种是扩展,一种是紧缩。所谓扩展就是以乐谱主题为基础,铺展开来去发展情绪和曲调的扩张演奏,让音乐达到满足的高潮点。而为了加强这个效果,在钢琴乐曲的第四部分进行高潮再现,即:合。

(四)速度与强弱的回旋之美

在音乐艺术的表现中,钢琴这种乐器是最擅长在演奏中用速度的快慢来表达感情的起伏,而这个感情的起伏可以通过强弱就能表现出来。正因为钢琴演奏音乐具备这样的特点,所以,我们在欣赏钢琴音乐的时候,就要注意发现渐强的时候,演奏者是通过速度来帮忙的。演奏者用加快速度的方法使高潮的渐强力度增大;而当乐曲渐弱的时候。演奏者是用减慢速度的办法使乐句更好的表现出魅力之处,而这种表现是符合乐曲和人的欣赏规律的。

钢琴奏鸣曲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 :海顿 莫扎特 演奏

海顿和莫扎特同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杰出的作曲家,虽然两人年龄相差24岁(海顿生于1732年,莫扎特生于1756年),但两人之间却有着深厚的友谊,这两位伟大音乐家的友谊被传为佳话。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在海顿和莫扎特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两位大师在音乐上的不断探索,得以使钢琴奏鸣曲套曲形成,他们也成为音乐史上十分重要的创造家和奠基者。本文将从演奏的角度对海顿和莫扎特的奏鸣曲进行比较。

一、音乐表达方式的不同

作为同时代的作曲家,他们的音乐在织体、和声、曲式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明朗乐观的情绪上都具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共同特点。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以及个人天性的不同,使他们的音乐风格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海顿自小几乎遭到遗弃,未经良好教育,不得不在拼搏中长大成人,他的父亲是马车工匠,母亲是厨师。海顿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当地的民间歌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顿的创作得以同多民族的奥地利民间音乐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他的童年经历密不可分。海顿虽然学习过键盘乐器和小提琴的演奏,却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他真正的学校就是生活本身和工作实践。1761年,当海顿29岁时,开始为保尔·安东·艾斯特哈齐亲王工作,此人是财势最大的匈牙利王族之长,热爱音乐,慷慨资助各项艺术。wwW.133229.cOm保尔·安东之兄尼古拉斯于1762年承袭亲王王位,海顿在这兄弟二人手下工作近30年。海顿的任务是创作亲王点写的任何品种的音乐、指挥演出、训练管理所有的音乐人员、保持乐器完好。亲王拥有一支25人左右的乐队,演奏人员都是从奥地利、意大利或别处招来的最优秀的音乐家。这样的条件对于海顿的创作可谓是理想之至。因此,海顿以他的104首交响曲和36首弦乐四重奏的创作及贡献,被人们称为“交响乐之父”。

故而,海顿惯用的管弦乐创作思维,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在他钢琴音乐的创作中。可以说,他的钢琴作品都具有乐队效果。他在钢琴上模仿各种乐器,几乎将交响乐中的音响特点都移植到钢琴上了。在他的奏鸣曲中,时而有乐队的全奏,时而有乐器之间的对话,这些都需要我们用较为饱满的声音、丰富的共鸣以及细腻的音色变化将其表现清楚。

而莫扎特家教有方、见多识广。他的父亲是一位小有才华和声望的作曲家,一部著名的小提琴演奏论著的作者。在父亲的培养下,莫扎特3岁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6岁即以“神童”的身份在维也纳、慕尼黑以及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各国旅行演奏。通过这些旅行,莫扎特有机会直接了解当时欧洲各国最优秀的音乐成就,艺术视野大为开阔。与著名歌手的频繁接触使莫扎特意识到,成为自己信条的那种音乐美感尚未在器乐中体现,他觉得应该在器乐中造访人声。从此歌声支配他的全部音乐想象。

莫扎特的器乐作品中一切都在歌唱,甚至包括他的快板。他的音乐语言来自歌剧,每一首作品都仿佛是莫扎特的一部歌剧,每一句、每一小节都有很细腻的人物刻画,并在键盘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令人陶醉。莫扎特的旋律大多在右手,所以力度的对比、变化都要靠右手来控制,在注意音色的同时还要注重乐句的呼吸,每个乐句都要交待清楚,要弹奏得圆滑,乐句中不要出现重音,句尾的处理要自然。而左手常常是带有韵律的伴奏音型。正如法国钢琴家吉泽金所说:“弹奏莫扎特,左手伴奏永远是轻轻的。”

二、乐器发展的影响

乐器的改进与发展始终推动着音乐风格的演变。新的乐器制作技术带来了新的音响世界,为作曲家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使之乐思涌动,翱翔于中。

18世纪中叶的“维也纳式击弦机”钢琴深受海顿和莫扎特的喜爱,该琴的特点是机件灵活,琴键触感较浅而轻,有很灵敏的制音系统,共鸣不强,音量偏小,但音色清晰透明。莫扎特的钢琴音乐都是为当时的古钢琴所作。因此,我们今天弹奏他们的作品时,就需要考虑如何在现代钢琴上弹奏出古钢琴的声音特点。经过上述的了解,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我们所需要的声音。在弹奏连音时,我们需要的是具有颗粒感、棱角感的清秀的声音。所以,应当特别注意指尖触键时力量的集中感,指尖感觉敏锐,触键时间勿长,快速的音符要弹得有光泽,触键均匀,有穿透力,声音不要发粘,不可过重,要弹得爽朗、轻快,要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18世纪末期,海顿的创作晚期,他接触到经过英国钢琴制作师——布劳德伍德改进的古钢琴,这是一种体积更大,音量更强的钢琴,其特点是:音域扩大到五组半八度,触键感较重,并且是一音三弦,音板厚,所以音量大,共鸣强,声音深沉浑厚。经过改良的古钢琴,其共鸣已经可以更为准确地奏出具有乐队效果的音响。海顿的最后5部钢琴奏鸣曲,包括在英国创作的3部“英国奏鸣曲”是他专为改进后的钢琴创作的,这些作品被视为钢琴音乐宝库中最早的一批珍品。因此,当我们弹奏海顿晚期作品的时候,其音响效果和对音色的追求要区别于他的早期作品以及莫扎特的作品。在表现乐队全奏的和弦时,以及模仿其他乐器的音色时,要敢于表达,认真倾听所弹奏的声音是否符合作品的要求。

三、曲式发展与音乐的组织

在注重音乐表达以及音色等细节的同时,还要从音乐的整体上来把握演奏风格的准确,以确保演奏效果符合作者的要求。因此,了解海顿和莫扎特在奏鸣曲曲式上的区别是很有必要的。

海顿在钢琴奏鸣曲创作方面深受c.p.e.巴赫的影响,他潜心研究c.p.e.巴赫的奏鸣曲,热衷于奏鸣曲快板乐章中主、副部主题统一的处理手法,在音乐形象上的对比性质还不强烈,只是在调性上进行对比。海顿奏鸣曲式的连接部与展开部的规模增大,而这两部分含量的增加,体现出奏鸣曲式的乐思发展的原则,它以小动机作为核心,活跃于移动的调性与和声变化之中并推动音乐向前发展,到了贝多芬的时代,这个蕴涵着动力的因素被发挥得更加充分。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在海顿的奏鸣曲中,音乐形象的统一、一致是至关重要的。他的音乐形象大多是充满朝气、富有幽默感的,要抓住和理解其内在的音乐气质,才能在弹奏中保持音乐形象的统一。由于调性上的对比,应当弹奏出声音色彩上的变化,要注意指尖上的控制以及听觉对色彩的追求,在海顿的音乐中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缤纷世界。

莫扎特在钢琴奏鸣曲曲式上的发展比海顿又前进了一步,无论在乐曲的结构规模、形式的均衡统一,还是在主题性格的对比、和声的应用方面都达到更为纯熟的地步。莫扎特的主题本身就很完整,不像海顿的主题留有较大发展余地。虽然古典钢琴奏鸣曲呈示部的第二主题直到贝多芬手中才被赋予全部的意义,但是与海顿相比,莫扎特在奏鸣曲呈示部中奠定了更有独立性的第二主题,并且往往通过连接部的准备才导入,从而更强调了它的意义。莫扎特的第二主题音乐个性丰富,但是往往在它们出现后,是一连串快速经过句或者是新的乐思,此后不复展开。这种随心所欲的创作方式成为莫扎特笔下特有的、兴之所至的轻松风格。

莫扎特对奏鸣曲式的发展使他的作品中有了更为丰富的音乐形象。在一首奏鸣曲中往往有多个角色,因此在弹奏中要注意角色的转变,所有的角色的独白、对白都要有分寸,都要有细腻的刻画。莫扎特的慢板乐章常常用咏叹调来表现他的旋律天赋。在他的音乐中,旋律始终是第一位的。

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同时代的作曲家,海顿和莫扎特这两位大师的作品在钢琴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演奏的角度对海顿和莫扎特的奏鸣曲进行比较,对准确掌握他们作品的演奏风格有积极的作用,而正确掌握其作品的演奏风格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参考文献 :

[1]帕翠卡·法罗斯·汉蒙德著,冯丹、姚纯青、张凯译.钢琴艺术三百年,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钢琴奏鸣曲范文第3篇

在欧洲的钢琴奏鸣曲中,贝多芬在初期一直遵循古典形式的创作方式,但在其独创性的驱使下,贝多芬开始挣脱传统束缚,寻求更为自由化的创作方式。随着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贝多芬的独创性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其奏鸣曲呈现出的曲式结构的完全自由性,最能体现贝多芬在创作钢琴奏鸣曲方面的天赋。

一、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钢琴奏鸣曲是欧洲古典音乐中最为常用的大型、多乐章的钢琴作品结构形式。贝多芬的早期作品在欧洲古典音乐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古典艺术性尤为明显。众所周知,贝多芬是音乐界的天才音乐家,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一直被认为是钢琴家的“新约全书”。

在音乐上的不懈追求加之天赐禀赋,在其独创性下,贝多芬纵情于寻找更加自由化的创作和演绎。与之前的钢琴家相比,他的钢琴奏鸣曲呈现出更加扩大化的音域、更加明显的对比力度,手指弹奏技巧明显提高,同时其奏鸣曲曲构内部的对比更为突出。贝多芬挣脱传统束缚,刻意求新到完全自由化的曲式结构,成就了贝多芬完全自由化的钢琴奏鸣曲巅峰时代的到来。

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征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的不同艺术特征,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贝多芬将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也让我们看到了贝多芬的天才禀赋,在其独创性下呈现出的钢琴奏鸣曲的内容与演奏风格的不同。

1.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呈现出古典艺术性。在欧洲古典音乐中,钢琴奏鸣曲是最为常用的,也是最为大型、多乐章的作品结构形式。这个时期的钢琴奏鸣曲,难以避免都带有古典艺术的特征。贝多芬也不例外,其在31岁之前的钢琴奏鸣曲也印有古典艺术特征的烙印。在这一时期,他遵照欧洲古典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其独创性也逐渐显露出来。

1798年出版的op.10,就是贝多芬在尊重已有创作规则的前提下,呈现出自己创作观点的作品。其中第四乐章更为完美地体现了高度创作性的头脑在传统乐章规则中的挣脱与纠缠,并完美解决了表现主题的问题。

2.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逐渐走向非正统性。在贝多芬早期的创作中就开始呈现出其在传统束缚中表现出来的独创性。随着他天才禀赋的成长,他迎来了其钢琴奏鸣曲的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他想要摆脱古典形式的约束,致力于改变奏鸣曲的形式,开始使创作完全服从其想象力的驱使。在这一时期,贝多芬的心理和生理更趋于成熟,其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也逐渐走向非正统性。对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非正统性的艺术特征,No.2,D小调是最好的例证。在属调部分,它简短的引子和Allegro互为补充,而当整个过程在第七小节被重复时,C大调却意外地成为开始。直至到了第二十一小节,才有了D小调的完美段落。No.2。D小调更为深刻地体现了贝多芬此时期的钢琴奏鸣曲趋于非正统性的特征,也突出表现了他在钢琴奏鸣曲上非同寻常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创造。

3.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呈现曲式结构的完全自由性。贝多芬在钢琴奏鸣上的独创性在前期只是显山露水而已,但在后期,他的这种创作上的独创性和受其想象力驱使的力度则表露无遗。贝多芬摆脱一切束缚,倾向于曲式结构的完美自由的表现。这一时期,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突出特点是:即兴性、深刻哲理性、心理探索性以及浪漫艺术性。

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创作于1816年的《A大调奏鸣曲》(Op.101)更为突出地体现了这一时期贝多芬的创作特点。在《A大调奏鸣曲》(op.101)中,贝多芬创作了一种在钢琴奏鸣曲中从未出现过的混合风格、慢速引子和奏鸣曲快板乐章,其中展开部分包含了一首赋格。《A大调奏鸣曲》(Op.101)因其独有的混合风格,被称为对位协作方面最为神奇的作品。

三、小结

钢琴奏鸣曲范文第4篇

关键词:肖邦 钢琴奏鸣曲 形态分析 

一、第一钢琴奏鸣曲概述 

钢琴音乐创作领域的伟大作曲家肖邦一生只创作了三首奏鸣曲,而且这三首奏鸣曲的创作时间每首都相隔甚远,这种大跨度时间性的创作不仅反映出肖邦在不同时期创作思想的变化,而且反映出肖邦在不同时期创作情感的统一。《第一钢琴奏鸣曲》是肖邦在华沙学习期间,即1827-1828年创作。此时期的肖邦受到浓烈的波兰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开始逐渐走上一条致力于创作波兰民族音乐的道路。正是少年肖邦对波兰民族文化的热爱,使得他日后创作中凝结着深刻的民族性。《第一钢琴奏鸣曲》是肖邦题献给他的老师约瑟夫·艾尔斯奈(Jozef Eisner,1769-1854年,西里西亚作曲家)的。这位老师在华沙音乐学院教授肖邦和声、对位以及作曲。在1827年之前,肖邦的创作主要是围绕波洛涅兹舞曲及马祖卡舞曲展开的,自1827年开始肖邦第一次尝试创作钢琴奏鸣曲这种大型乐曲体裁。 

资料显示,少年时期的肖邦对此体裁类的创作持有保留态度,奏鸣曲的创作由于需要庞大的结构支撑、严谨的构思处理,因而这部《第一钢琴奏鸣曲》显示出略带有习作性质的不成功性。但同时要强调的是,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而言,肖邦第一次涉及此类大型作品,并且作品中采用贝多芬式的动力性主题,在音乐发展过程中采用多调性的处理方式,复合节拍5/4拍的创作都令这部作品展现出肖邦独特的钢琴音乐思维。这部作品是肖邦早期钢琴音乐中一个有趣的实验,这实验大胆异常,并对肖邦后来的钢琴音乐创作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二、第二钢琴奏鸣曲概述 

1830年波兰起义失败,肖邦被迫离开故土,带着波兰大地的土壤,肖邦与祖国诀别。来到巴黎后,肖邦成功的举办了一系列的音乐会,从此建立起他这位钢琴演奏家的世界性地位。在这个繁华光鲜的城市中,肖邦结识了诸多文艺界的朋友,如:舒曼、李斯特、柏辽兹、希勒、贝里尼、巴尔扎克、海涅、德拉克洛瓦、密茨凯维支等人。但是在繁华退去后,祖国的境况、故乡的亲人这些都令这个敏感的、身处异乡的年轻人陷入深深的孤独与抑郁之中。因而,肖邦在此时期创作的大量作品中都能聆听到音乐中夸张的戏剧性、悲剧性、英雄性等等。1837年,肖邦的忧郁吸引了女作家乔治桑,面对这样一位年长的女性,肖邦再次找到温暖与陪伴,两人陷入深深的爱恋之中,两人同居9年时间中,肖邦由于得到乔治桑的悉心照料,他的创作不论在数量上、质量上均发生了质的飞跃。这9年是肖邦钢琴音乐创作的高峰时间段。在1837-1839年间,肖邦在这巅峰阶段创作了人生中的《第二钢琴奏鸣曲》。 

肖邦先于1837年创作了其最为著名的《葬礼进行曲》,后于1839年结束疗养后返回巴黎,住在爱人乔治桑巴黎郊外的故乡诺昂的一处庄园中静养身心。在长达一年的静养期间,肖邦仍然没有停滞其挚爱的音乐创作,并且于同年创作完成了《第二钢琴奏鸣曲》。在创作期间肖邦将《葬礼进行曲》放入《第二钢琴奏鸣曲》中作为第三乐章。1840年这部作品出版。 

这首无标题音乐作品显现出作曲家悲壮、哀痛、躁动不安的特殊情感,尤其是作品第三乐章中凝聚着强烈悲剧性色彩的《葬礼进行曲》。从《第二钢琴奏鸣曲》能够看出,离开故土的肖邦仍然心系祖国,尤其是波兰沦陷事件对肖邦产生巨大打击。在痛苦与绝望中,肖邦写下了这首《第二钢琴奏鸣曲》。李斯特曾对《第二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进行解说道“这里不仅是一个人,而是整个一代人的牺牲。”1840年,《第二奏鸣曲》出版并演出。演出后众多音乐家们纷纷惊讶于作品抽象的艺术性,连十分推崇肖邦早期作品的作曲家舒曼也对这首作品颇有微词。舒曼他认为肖邦创作的这首《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几个乐章先后不论在主题材料、创作手法、艺术特点等方面毫无联系。 

三、第三钢琴奏鸣曲概述 

1844年夏天,在乔治桑的诺昂庄园中度假时,肖邦创作《第三钢琴奏鸣曲》。这部作品是题献给爱米拉·佩裘斯伯爵夫人的。1844年是肖邦与乔治桑相恋的第六年,此时距离肖邦的去世仅5年时间,这一年肖邦的生活状况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844年5月3日肖邦收到其父亲在华沙过世的消息,一段时间后,肖邦的亲人在乔治桑的帮助下专程前往诺昂探望了肖邦。家人的团聚不仅令肖邦的内心得以逐渐平静,而且令肖邦逐渐摆脱丧父之痛。但与此同时,肖邦与乔治桑、乔治桑的子女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肖邦个人的身体状况也不容乐观,多种矛盾逐渐显露并逐渐交织,令肖邦内心不断纠结。但是,肖邦坚持着他的音乐创作活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肖邦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成熟。因而与五年前完成的《第二钢琴奏鸣曲》相比,1844年创作的这部《第三钢琴奏鸣曲》显示出肖邦更加成熟理性的情感处理方式。资料显示,这部作品是肖邦于1844年创作的唯一一部作品。作曲家不论是对大型作品的把握能力上,亦或是作品深刻的思想情感上;不论是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术上,亦或是作品凝结的艺术性上,这首《第三钢琴奏鸣曲》均将肖邦个人的音乐创作活动推至顶点。《第三钢琴奏鸣曲》中充分地刻画出肖邦晚期创作中沉思、内敛、细腻的艺术追求,同时热爱肖邦音乐的研究者们一致认为《第三钢琴奏鸣曲》是肖邦晚期创作中最杰出、最深刻的作品之一。 

由上述对肖邦三首钢琴奏鸣曲的疏离能够看出,在音乐创作的历史长河中,肖邦钢琴奏鸣曲的数量虽然不及莫扎特、贝多芬、普罗科菲耶夫等人。但是,仅仅这三首钢琴奏鸣曲就已经凸显了肖邦的天才音乐创造才能。

四、三首作品的艺术特征 

肖邦的钢琴奏鸣曲从曲式结构上来看,常常是在奏鸣曲的再现部分使用省略主部的再现形式。在《第二钢琴奏鸣曲》与《第三钢琴奏鸣曲》中能够看到,肖邦对奏鸣曲式的第一乐章的结构设计没有完全按照传统奏鸣曲式结构进行铺陈,其中再现部并没有从主部主题开始陈述,而是直接从副部主题进入,在音乐上形成一种展开部与再现部贯穿式的发展方式。这样的奏鸣曲式结构不仅突破了古典时期奏鸣曲式的典型结构,而且满足了浪漫主义情感表现的强烈要求。 

除此之外,肖邦使用了多种结构混合的方式造成音乐作品结构模糊,甚至达到边缘化的一种结构形式。在诸多文献中能够看到学者们对《第一钢琴奏鸣曲》第四乐章曲式结构的分析大相径庭。如:冯智权在他的分析《论肖邦C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的结构》中将第四乐章曲式结构定义为回旋奏鸣曲式。雷吉娜在他的分析《如何演奏肖邦》中引用的尾注中有学者认为第四乐章是“具有与奏鸣曲式相近特点的回旋曲”,有学者认为第四乐章是“终曲基本上是建立在回旋曲结构基础上的”。索洛甫切夫在他的著作《肖邦的创作》中将第四乐章曲式结构定义为回旋曲。综上所述,不论分析家、演奏家如何定义作品,都反映出一个肖邦钢琴奏鸣曲不仅是结构形式具有强烈的模糊性,而且创作手法是具有多变性的,正因为使用多种原则创作,才使得各位学者对此乐章曲式结构的定义呈现多种可能。 

再者,曾经《第二钢琴奏鸣曲》由于其不平衡的结构比例、终曲乐章独特的表达方式等创作特点而被无数音乐家质疑。但是经过时间的筛选后,《第二钢琴奏鸣曲》却获得了最高的地位与最热烈的追捧。这种洗尽铅华呈素姿的艺术品再一次展示出这位伟大的钢琴音乐作曲家肖邦对形式的创造性突破,以及对思想情感的深刻表达。 

尽管这三首钢琴奏鸣曲创作的年代相隔久远,但是这三部作品不仅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奏鸣曲风格变迁过程中的深深印记,而且鉴证了肖邦独到的音乐观念及表现手法,反映了肖邦的音乐创作活动的轨迹。 

参考文献: 

[1][波]J.伊瓦茨凯维支.肖邦[M].廖辅叔等译.音乐出版社,1961. 

[2][波]雷吉娜·斯门江卡.如何演奏肖邦[M].梁全炳,姚曼华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3][德]克列门斯·库恩.音乐分析法[M].钱泥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钢琴奏鸣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海顿 F大调奏鸣曲 早期作品 钢琴奏鸣曲 音乐风格

18世纪下半页,古典主义时期出现了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这个时期的音乐已经发展到了最兴盛的时期。由于贝多芬已经向古典风格发出挑战,并且预示了浪漫主义的一些特征,因此,最典型、最完美的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实际上只是海顿和莫扎特。他们二人关系密切,互相影响,比海顿小24岁的莫扎特是个音乐神童,他才华横溢,但是在35岁时便去世了。而活到了77岁高龄的海顿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为人谦卑,乐天知命,是在艺术保护制度下度过一生的最后一位作曲大师。①

一、海顿简介

(一)海顿的成长经历

约瑟夫・海顿(1732-1809)出生于奥凶边境的一个小镇罗劳,七岁时参加维也纳蒂芬大教堂唱诗班童声合唱团,变声后被解雇,靠打零工和教书度日,同时自学对位法,并师从意大利作曲家和声乐教师波尔波拉学习作曲。1758年成为维也纳的波西来亚贵族莫尔钦伯爵的音乐指导教师之后,写出了他的最早的一些交响曲。

(二)海顿的音乐创作

海顿一生创作了不计其数的音乐作品,其中包含:交响曲104首、弦乐四重奏68首、钢琴奏鸣曲52首、弥撒曲13首、歌剧20部(散曲5部)、清唱剧4部和各种声乐曲、协奏曲、大量的三重奏室内乐作品。他是一位器乐作曲家,在他大量的器乐作品中,体裁大多是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这两种。

海顿的创作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766年以前)、中期(1768-1780年)和晚期(1780年以后)。《F大调奏鸣曲》就是海顿早期的作品。

《F大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小步舞曲;第三乐章为三段式。②

二、简介《F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

(一)对《F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部分小节进行风格分析

第一乐章为三段式曲式,ABA。旋律主题鲜明,旋律感强,音乐天真单纯、机敏伶俐。顿音较多,乐曲中的颤音讲究音的纯美,并与主题线条精心地平衡起来。F自然大调,快板,明亮、坚强、阳刚,二四拍单拍子情绪简单明了。

谱例1.(7-10小节)

第七小节后半拍起的八度低音线条很庄重,很神圣,有种从容不迫的的感觉。每半拍内的所有音符均为一个小弧线,这里便体现出了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轻巧和轻快的特点。连续四个三十二分音符的第一个音都要突出的弹出来,才能体现它的流畅和层次感。

谱例2.(11-15小节)

第十一小节,右手的十六分音符大线条使乐思变得浓厚而快速。音乐不犹豫、不罗嗦,乐思仍然是清晰的、轻松愉快的,沉浸在呈示的主题上。

谱例3.(22-27小节)

二十二小节以后右手连续的三十二分音符,突出了旋律的流畅感和幽默感。

谱例4.(1-6小节)

附点的动机贯穿了第一乐章。主题性格鲜明,并且慢慢凝聚发展,感觉肯定和安详。

谱例5.(46-52小节)

谱例6.(85-90小节)

本曲有两次主题再现,更加强调了主体性。由于古钢琴没有设置踏板,因此在海顿奏鸣曲乐谱中是没有踏板标记的。《F大调奏鸣曲》自始至终不用踩踏板,即使要用,也只能短促的碰撞踏板,以保持声音的清晰、干净、利落。

(二)整体风格分析

整个奏鸣曲最有力量的就是第一乐章,它拥有热烈的、真正的戏剧感,形成了庄严、感人的开场白,海顿的灵感总是短小而精悍。

乐曲的呈示部的形式是海顿早期奏鸣曲的典型呈示部结构:起始主题,扩展部分逐渐建立属调,接下来就是属调结束部分。乐曲的终乐章是一个标有诙谐曲字样的快板,巧妙而又机智。

海顿的音乐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感觉,富有幽默感。当然这首《F大调奏鸣曲》也一样。海顿是一个小心琢磨、仔细掂量的人,他给人是非常沉稳老到的印象。他那和谐、圣洁、沉静的音乐,是他内心深沉的希望、虔诚、欢乐和爱,但在沉重的外表下有很动人的宗教精神,有一种阴郁的坚毅力量。③

海顿的钢琴奏鸣曲是一种独白,是最内在的、最细腻的语言,是他深层心理的自我分析。他的所有个性就是透过音乐本身的逻辑性而自动产生的,奏鸣曲在他手里就是一个多变的,充满激情的织体结构。

1766年之前,海顿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上还不够成熟,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巴洛克时期的写作痕迹。这些初级作品篇幅较小、主题结构较短、和声比较单纯、音乐的表现形式简单还存在“嬉游曲”形式的影子,曲式不够明朗,主、副题矛盾冲突也不充分,易上手。再加上曲调旋律性较强,如果放慢速度来演奏也能较好地体现它的内容。因为放慢了速度,一些装饰音的演奏能易于掌握,一些较大的音程、和弦也能得到较好地控制。

四、结语

早期海顿的钢琴奏鸣曲表现的形式比较简洁、小巧,是文雅优美的“弄潮儿”,也可视作是“嬉游曲”。海顿是一位在音乐中进行心灵和精神探索的先驱者之一,他惊人的旋律天才和结构技术是古典主义的精致。他充沛的生命动力体现在他心灵的聪慧和善良。从他的音乐可以反映出他的人格,以及超然而独立的性格,似乎是永恒的和谐在讲话。他从整体的角度传达了感知中的世界,心目中充满了任和神的喜剧,没有人和人之间的纠缠。他的钢琴奏鸣曲由表面上看来似乎很简单,但是那属于精致并且深奥的,他向来知道如何使他的娴熟技巧服从于激动的情感,似乎还表现出更多的青春活力和想象力的丰富多彩。他是一位虔诚、笃信的天主教徒,他的感受在表面上是冷静的,而在他的心里,却是热情而又多彩的。他作品在我们的音乐生活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他还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注释:

①余志刚:《西方音乐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52-155页码。

②郑兴三:《海顿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③梁文光:《海顿钢琴奏鸣曲作品特征与演奏要点》,《肇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郑兴三.海顿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2]曲绍瑜.浅析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式的结构特点[J].北方音乐,2010,(08).

[3]于德志.海顿早期微奏鸣曲的结构特点[J].剧作家,2009,(04).

[4]阮辛怡.浅析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点及教学意义[J].艺术教育,2007,(09).

[5][美]露丝.史蓝倩丝卡.指尖下的音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8]梁文光.海顿钢琴奏鸣曲作品特征与演奏要点[J].肇庆学院学报,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