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经济期刊

工业经济期刊范文精选

工业经济期刊

工业经济期刊范文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建立

一、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和内容

供应链管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在工业发达国家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和实践。供应链管理的特点是把企业资源的范畴从过去的企业内部扩大到全社会,甚至全球范围,使企业之间形成为了共同利益而结成的战略联盟。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改造和整合业务流程,与供应商以及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典型的供应链管理计划包含5项基本活动:采购、制造、运输、存储和销售。进行供应链管理要优化和重组企业内部、外部的产品、信息和资金流.最后在其关键领域如库存、运输等环节提高质量和生产率,缩短工作程序环节、降低采购成本。

供应链逐渐与采购、供应管理相联系,强调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协调供需关系。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包括了供应商的选择与定位、降低成本、控制质量、保证连续性和经济性等问题。供应链注意到了企业之间的联系,将各个企业看作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认为供应链是通过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管理内容也扩展到对贯穿于各个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协调与控制。

“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由于相邻节点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和供应的关系,当把所有相邻企业依此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供应链。这条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转,才能使链上所有企业都能受益,于是便产生了供应链管理。

对于独石化供应处而言研究供应链管理被赋予更深远的意义,自2000年初集团公司进行重组改制以来,近三年来石化公司电子商务迅速推进,不仅形成与存续企业物资供应部门分庭抗立的局面,而且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无论是在物资管理职能上,或是在采购资金比例上,电子商务正在逐步从幕后走向前台,物资供应部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所面临的“严冬”已经切切实实地降临了。2001年电子商务办公室成立后,开始独立组织实施计划审核、采购监督、合同招投标管理职能,2002年电子商务办公室网上采购资金4800万元,2003年网上采购资金6000万元,2004年网上采购资金7200万元,2005年石化公司明确规定20万元以上采购由电子商务办独立操作。为此供应处采购工作量日益锐减,经营形势日益艰难。对外开拓市场、从社会市场上找效益、向物流企业转变成为大势所趋。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对石油存续物资企业实现“两个转变”,提高在市场上生存和竞争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物资供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

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借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的力量。企业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两个方面,取自于组织外部环境的资源,并不具有某一组织独特的印记,尽管由于市场不完全性以及稀缺性的特点,不同企业在获得稀缺资源上的机会是不均等的,但是在“谁可以获得这些资源”的权利上,不同组织之间并不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只是由于不同组织在自身知识和能力上的不平衡性,才导致在资源获取和利用上的巨大差异性。因此,决定稀缺资源获得和利用上的“异质性”,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不同组织之间的知识与能力差异。而企业外部资源决策的前提是企业内部资源分析,因为外部资源本身不具有某一组织的特性、而只有当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相互作用之后,整合资源(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整合)便具有了企业的特征。

所以,如何根据内部资源的特点,去发现、选择、利用外部资源,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反映,而这一决策的前提仍然是企业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因此,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如何整合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是企业实现竞争力的关键之一.也是企业自营和业务外包决策的出发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这些不同形式的能力,存在于人、组织、环境、资产和设备等不同的载体之中,由于信息、专长、能力等在本质上是企业内部的知识,而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和文化属于企业的特有资源。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资源。

2002年供应处在研究企业投资发展方向和三年规划时,对于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的建立达成两点共识:一是充分立足于独山子石化市场,每年为石化生产所需对外物资采购5-6亿元,这块市场其中蕴涵的商机和机遇无限,而且我们能够控制住投资风险,今年1000万吨大发展项目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二是我们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人才,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懂经营、会管理,能带领企业开拓市场、赢得竞争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一支精干高效、结构合理、有创新能力和专业领先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要从中去选择挖掘。

为此我们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由企业服务型物资供应部门向经营流通型物流企业转变,使供应处、天山石化公司成为一个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管理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经营效益好,流通与实业并举多元化经营的强势物资供应集团公司。加快实施天山石化公司重点发展项目,物资供应主业能够实现一定的赢利,增强主业和公司盈利能力,保证达到精干主业盈得内部市场、多元化经营发展外部市场的目的。

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外部特性

一般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外部特性表现为三个方面:

1、顾客价值。核心竞争力必须对顾客所重视的价值有关键性的贡献,要把顾客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考虑。以独石化供应处而言,我们的顾客就是石化公司,顾客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市场和商机,为此我们在这个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每年石化公司热电厂煤炭需求量近60万吨1.2亿元的采购量,从2002年开始煤炭的供应开始出现不及时的问题,尤其是到了冬季供应更加紧张,必须派人进驻矿点坐催到货。为此我们对疆内内几家煤矿单位进行走访和调研,恰好乌苏四棵树煤炭公司正在招商引资,他们具备最好的煤炭矿源,苦于没有资金和销售市场,而他们的问题正好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双方的合作一拍即和,于是年产120万吨的八号井煤炭资源合作项目成为油地融合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初步设计、环境影响报告书、开工报告、储量分割说明书、建设用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相关批文都在2004年相继获得批准。经过2004年的积极努力,井巷工程已完成设计工程量的60%;此项目预期2005年9月完成施工建设。今年石化公司大发展项目新建动力站预计年需要煤炭供应量200万吨,此项目市场前景已是不容质疑。

2、竞争的差异性。核心竞争力必须能够使竞争力独树一帜,不能轻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改制以前供应处控制着供货厂家,我们是商家的上帝,改制后随着电子商务采购职能的转移,商家成为了我们的竞争对手,和我们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竞争,但是我们没有厂家的产品、技术、生产规模优势,为此我们必须另辟鼷径、独树一帜。以独石化供应处为例,每年独山子生产和房屋建筑需要几万吨水泥,自电子商务、房产公司成立后,采购管理职能转移了。2003年8月,我们在得知全国推广混凝土集中搅拌技术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市场和现场调研,提前进行技术人员培训取证,2004年3月经过自治区建设厅审批通过,6月份建成独山子唯一一家年产60万方商品混凝土项目,以前几家水泥供应商仍然是我们的原材料供应商,但是我们所销售的却是加工后的升值成品商品混凝土。经过短短的三个多月的运行,实现销售混凝土2.2万立方,实现收入708万元,实现净利润53.4万元。

3、延展性。核心竞争力必须能够不断地推出一系列新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的竞争中具有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对于这一点我们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深有体会,2001年我处在车队修理班的基础上成立了新动力特车维修中心,经营效益较好,但是市场竞争也很激烈,经营范围和市场拓展困难。为再上一个台阶,2003年我们在此基础上积极筹备建立独山子唯一一家车辆安全性能检测站,集车辆的配件销售、车辆修理、安全性能检定于一体,实现了一体化的服务,在2002年乌洽会上争取到了德国林德叉车机械、河北合力叉车厂、柳州机械厂北疆地区唯一特约维修站资格。拓展了企业的经营范围,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2004年公司实现收入603万元,实现利润49万元。

四、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业务外包

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强调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门业务.在某一点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必然要求企业将非核心竞争力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即所谓的业务外包。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实行业务外包的企业集中企业资源与经过认真挑选的少数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也就是集中在那些使他们真正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技能和知识上,而把其他一些虽然重要但不是核心的业务职能外包给世界范围内的“专家”企业,并与这些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

业务外包可以便企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一是分担风险。企业本身资源、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外向资源配置可以有效地与外部合作伙伴分担由市场、财务等因素造成的风险,更能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二是加速企业重构。企业重构要花费企业很长的时间,并且获得效益也要很长的时间,而业务外包是企业重构的重要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很快解决业务方面的问题;三是解决企业难以管理或失控的辅助业务职能。企业可以将在内部运行效率不高的业务职能外包;四是使企业拥有自己不拥有的资源,五是降低和控制成本。

近几年我们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这一点,2000年涉足市场初期,我们陆续开展了养殖业、酒店餐饮、汽车运输等行业,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大多经营不善,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导致资金分散。为此我们在2003年开始及时进行清理和外包,逐步淡出这些行业和领域,集中人力、财力专注于物流项目和经营实体,整个经营面貌大为改观。

五、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扩展企业

供应链管理改变了企业竞争方式,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核心企业通过和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强一强联合的方式,使每一个企业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共赢”的效果、这种竞争模式将进一步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企业模式。

扩展企业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核心企业既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活动,对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给外部企业,提高核心企业的竞争力和供应商的竞争力,增强相互之间的依赖,实现共同利益。

其次,扩展企业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以及客户之间建立一种长期、互相信赖的关系,把他们当成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作为存续企业的物资供应处,在整个供应链中已不在是以核心企业物资采购部门的身份出现,对供应商来说,我们是用户,而对核心企业来说,我们又是供应商,这样的双重身份应该说更有利于寻求一条自我发展之路,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我们也有自己的核心优势,比如,有稳定的供应厂商,有优质的用户服务体系,因此用优质服务稳定购销关系,用双赢互惠推动供需合作,应该成为我们的主攻方向。

第三.为了实现供应商——客户在商业和技术信息上的整合,扩展企业都是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和运输手段支持路企业的商业活动。

在扩展企业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维持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键是要建立信任关系。信任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作信任关系。主要是信守承诺,保持信誉度;二是竞争信任关系。主要取决于企业在业务运作过程中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竞争力;三是双方良好愿望的信任关系。

六、供应链对物资供应企业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简捷性原则。为了能使供应链具有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供应链的每一个节点都应是简捷的、具有活力的、能够实现物资供应业务流程的快速组合。

2、互补性原别。供应链的各个节点的选择应遵守强强联合的原则,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每个企业只集中精力致力于各自核心的业务过程。

3、协调性原则。供应链设计的好坏取决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否和谐,因此,建立供应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关系模型是实现供应链最佳效能的保证。

4、动态性原则。不确定性在供应链中是普遍存在的,要预见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供应链运作的影响.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迟延和失真,降低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影响。

5、创新性原则。创新设计是供应链设计的重要原则,没有创新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的管理模式。因此,要敢于打破各种陈旧的思想框框,用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审视原有的管理模式和体系.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

工业经济期刊范文第2篇

一年来,我局主要围绕以下六项措施开展工作,推动和保证了全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致力于技改推动,工业有效投入实现增量增效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履行工业投入主管部门职责,以技改项目为重点,着力做好全县工业投入的指导、督促和协调工作,工业投入呈现总量稳步增长和质量稳步提升的“双稳”态势,预计全年工业有效投入达到140.31亿元,增速达到10.6%。主要突出“三抓”:一是抓实重点项目实施。工业重点技改项目的实施,既是确保工业投入增量的支撑,更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今年,在充分调查筛选的基础上,共确定与纺织业提升和新产业培育密切相关县级重点工业项目50只,计划总投资139.85亿元。同时,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争取了市级重点项目37只,省级重点项目10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130.7亿元。二是抓优工业投入服务。组织重点工业建设项目银企洽谈会,落实5家企业与银行的项目融资意向,意向签约资金达到3.6亿元。积极帮助企业加强上层联系,做好项目进“笼子”工作。强化“窗口”服务,在规范投资备案的基础上,及时适应“强镇扩权”形势,为5个新型城镇提供项目备案的业务指导,发放业务培训资料200余份,累计授课达到8场次。认真做好项目会审,累计参与各类项目会审20多场次,为工业性项目的立项和及早开工做好服务。三是抓好项目全程督查。成立县级重点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县级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加强项目的协调和实施。全年组织由县主要领导参加的重点项目督查2次,发现并解决项目进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7个。建立重点项目季度通报制和亿元以上在建项目进展月度通报制,在县委《每日交流》定期公布累计达到12次;同时对全县内资引进情况进行了半月通报。有力地促进工业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内资引进。

(二)致力于创新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今年以来,围绕“提升纺织业,壮大新产业”的发展要求,抓好工业企业创新工作。一是项目创新水平有提升。延锋伟世通、志仁印染、精功太阳能、金腾针织机械、兰亭高科、第二印染、南方科技等企业的7只项目列入浙江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列入省级“双千工程”重点项目达到10只,精功太阳能*有限公司N型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片等2只项目列入浙江省“958”赶超计划项目,均创历史新高。二是创业创新能力有加强。华联三鑫、佳隆防腐、世创石化、中环铜业、越王控股、精盾轴承和至味食品等7家企业技术中心列入第10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精工钢构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2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精盾汽车、梅盛实业、中环铜业、至味食品企业技术中心列入第七批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使我县市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分别达到44家和13家。

(三)致力于“亩产”推动,节约集约发展得到深化

今年以来,“亩产论英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深化,科学发展示范企业考评的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展开,工业企业亩均产出季度公示制度在县、镇两级得到全面实施,企业节约集约发展氛围进一步浓厚,“亩产论英雄”已成为全县上下一致共识。一是建立并实施企业发展评价新机制。会同县统计局,从科学、创新、和谐发展的角度和高度出发,经过深入的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出台并实施了《推进科学发展示范企业考核体系》,用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三大类的13项考核指标,来全面评价工业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从而实现了全县企业发展的评价从单一的做大做强向综合性评价转变。上半年,在国土、国税、地税、统计和投资服务办的密切配合下,共评出全县最具实力科学发展示范企业30家、科学发展重点示范企业60家。全年科学发展示范企业评比工作正在加紧实施。我局深化“亩产论英雄“理念,建立企业评价新模式被县委评为双十佳工作。二是全面实施亩均产出季度公示制度。会同县统计局及时推出落实亩均产出示范企业季度公示制度的实施办法,全县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前30位和“亩均销售”前30位按季在县报公示。全县19个镇(街道)、开发区也相应成立考核机构,出台考核文件,对本区域范围内的工业企业进行“亩均税收”、“亩均销售”的季度公示,各项工作也顺利开展。同时,把“亩产论英雄”扩大到了”单位能耗论英雄”和“单位排放论英雄”,从5月份开始每月在媒体予以公布。三是深化“亩产论英雄”工作扎实推进。根据县委办《关于成立深化“亩产论英雄”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精神,由经贸局、国土局、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和投资服务办分管领导和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全县深化“亩产论英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得到明确,并顺利开展工作。下发了《进一步深化“亩产论英雄”理念,加快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若干意见》,并将考核公示范围扩大到镇(街道)、开发区,80强工业企业和“131”行业龙头企业,镇(街道)、开发区前三季度“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排名在内部通报。

(四)致力于节能推动,能源利用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具体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调整经济结构为根本、科技创新为关键、依法节能为保障,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促进工业经济由“三高一低”向“三低一高”转变。一是加大政策导向力度。出台《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综合能耗年均下降5.6%的总体目标;设立节能降耗专项资金,对自行淘汰高耗能设备、综合能耗明显下降的企业进行奖励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型、综合利用型和清洁生产型示范企业的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源头管理,对新上项目年综合能耗超过1000吨标准煤或年用电量超过250万千瓦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节能评估制度。二是加大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月报制度和定期能源审计制度,依法监督重点用能企业,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及时跟踪和监测;从5月份开始,对全县166家重点用能企业的单位能耗税收情况,按印染、热电和其他行业分类在县报上按月公布;建立健全企业节能目标考核制度,以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为考核目标,按下降百分比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在新闻媒体上通报公示,对未完成年度节能考核目标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本年度各项奖励政策。同时,分档收取超能耗资金,对考核结果排位后10位企业,加倍收取超能耗资金。三是加大督查力度。9月26日-30日,会同县统计局对上半年未完成节能目标任务的60家超能耗企业进行督查,组成6个督查组走访各个企业,听取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情况汇报,分析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的原因和打算采取的措施,宣传节能降耗相关法规、政策。同时配合市经贸委、市统计局对我县166家重点用能企业进行了逐个督查。四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拆除全县全部11座水泥机立窑,使水泥生产向新型干法回转窑转变,实现了产业升级。按计划逐步关停了1.725万千瓦小火电机组,逐步改造了链条炉、抛煤炉、抽凝机组,改善了全县的电力能耗结构;对粘土砖瓦窑进行了专项整顿,截止12月15日,拆除砖瓦窑16座;积极推进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有111个村完成该项工作。五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改。在印染行业中,5月初,在安昌大和集团举办热能梯级利用(替代导热油锅炉定型)和余热回用技术现场会,印染企业反应强烈。加大气流缸的推广应用,到10月份,全县共有气流缸染色机25台,预计到年底将新增近40台。另外推介回收锅炉烟气余热的余热蒸汽发生器,在兴美达印染企业试点的基础上推广了英福特节电技术,以东盛印染为试点推介了气流缸染色工艺设备,积极宣传介绍印染水清浊分流计算机控制技术,积极推广中水回用技术,节约工业用水。在热电行业中,开展了以降低发电标煤耗和厂用电率为主要内容的节煤、节电竞赛,并召开了高压变频和给水泵电动改气动现场推广会。在建材行业中,在浙江水泥试点的基础上,鼓励企业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对日产2000吨回转窑水泥生产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利用,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该技术使每吨水泥降低能耗成本30元左右。各种大型节能设备在高耗能行业中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提升全县高耗能行业能耗设备的技术含量。六是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实质是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我们以建设物质循环、循环用水、集中供热、信息交换等四大类项目为重点,开展了中水回用,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先进工艺、设备替代传统设备等一批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项目。全年有20多家工业企业实施了中水回用工程,4家企业正在实施或将要实施尾矿制蒸压加气砌块,20多家企业正在使用或将要引进新型环保节能的气流染色机,45家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我县的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和大和集团、二印公司、爱德新建材公司等一个园区、三家企业列入了省“4121”工程工业循环经济首批试点;报废汽车综合利用项目列入了省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清洁生产的核心是污染的预防,就企业层面讲主要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施清洁生产将直接推动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今年5月份,先后邀请了市环保局副局长,浙江大学清洁生产中心主任等专家进行现场授课,具体指导我县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到目前为止,4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其中省级试点企业24家,5家企业被命名为省级绿色企业。43家企业列入县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开始实施清洁生产的各项工作。清洁生产的推广,有利地推动了全县企业的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七是发展新型墙材,推进散装水泥。全县新建年产15万立方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企业1家,新建混凝土砖生产企业6家,新型墙材企业达到了27家,新型墙材年产能力达20亿块标砖。全县已形成板、块、砖、门类齐全的新墙材生产基地,预计全年可生产新型墙材8.8亿块标砖,同比增长8.9%。仅此一项,可节约土地1452亩,节能14.19亿吨,减少废气排放3548吨,利用废渣20余万吨。全县90%以上的建筑工程使用了新型墙材,30套农民联建房实行了示范试点。全县水泥散装率达到77%。同时,建立了会稽山水泥、鼎峰水泥、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三个建设新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网点,全年农村发散散装水泥达到67万吨。八是加强节能宣传,提升能管队伍。以“全国节能宣传周”为契机,深入开展了节能降耗宣传活动。在县报、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节能宣传专栏专版,总结宣传节能降耗工作先进典型,推出节能专题“沟通”栏目,介绍我县节能工作情况和有关政策法规,组织开展节能知识竞赛和有关政策宣传,征集“节能合理化建议”,分发“节能宣传伞”,印发相关行业节能宣传资料,召开各类节能降耗工作现场会、交流会等。全年共张贴节能宣传标语(画)186条,道路横幅83条,出期刊、黑板报158期,厂矿广播120篇(次),大力营造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全县节能降耗工作的顺利推进。坚持把节能降耗与强化管理相结合,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在镇(街)、开发区和重点用能企业中,分别配设了能管员,并开展上岗培训,共组织了4期镇(街道)和企业的能管员培训,开设了节能法律法规、企业能源管理、能源监测与审计、清洁生产、能源统计等课目的辅导培训,邀请了浙江大学、省能源监测利用中心、市统计局等单位的5名专家到现场授课,使全县能管员队伍的知识得到极大的充实和更新,有效提升了能管队伍素质,收到了比较好的培训效果。联合县统计局分镇分行业到各镇(街道)、开发区为重点用能企业的统计、会计人员进行培训。

(五)致力于服务推动,工业发展环境得到不断优化

以服务为抓手,加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优化工业发展环境。一是认真倾听企业呼声。采取调查研究、走访等形式,召开重点企业座谈会、中小企业座谈会、拆迁企业座谈会和行业协会座谈会,认真倾听企业呼声,全年召开各类座谈会10多次,征集问题意见建议近百个。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领导。二是认真做好运行分析。按企业培育、技改投入、节能降耗、行业运行等内容,扎实开展工业经济形势分析,通过走访镇(街道)、企业一线,认真听取企业家对发展工业经济的意见,掌握全县的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和特点,为领导决策服务。三是推进中小企业培育。建立微小企业培育信息库,上报省级微小企业培育对象111家;及时了解跟踪全县标准厂房使用情况;召开担保公司座谈会,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达到2.47亿元。四是企业管理培训不断加强。配合省组织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组织38家企业负责人参加清华大学执行管理浙江辅导中心培训,提高企业家队伍素质;实行企业文化建设试点,5家企业参加市经委组织的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组织45家“131“工业行业龙头企业家到广东、苏南发达地区考察,拓展企业家做强工业经济思路。五是提升窗口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为企业尽快办理好后续手续提供及时便捷服务,窗口累计审批及备案办结工业性计划总投资91.45亿元,审批技术改造项目256只。六是推动行业协会规范管理。积极推进政会分开,实现行业协会依法设立、民主管理、自律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我县探索协会会长产生办法,在服装、家纺协会民主差额选举会长的基础上,县印染协会实行了5个会长轮值制,以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完成政会分离,各协会都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的工作人员,目前县家纺、热电、印染、服装等协会并都设立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如县印染、热电等协会根据发展需要,自租场地进行办公,聘请了协会专职秘书长,使协会走了健康发展之路。县家纺、热电、黄酒、平绒等协会也都自找办公用房,聘请工作人员,各协会为维护行业利益、加强行业自律、开展行业调研、进行技术交流、组织会员企业参展等方面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第*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我县召开,极大地促进了我县纺织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县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工业经济期刊范文第3篇

该报告总结了县*次党代会以来汪清的发展情况,总结了一年多来汪清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的客观实际,明确了这段时期在汪清发展里程中的历史定位,细化了汪清今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解读这份报告,记者希望更多的汪清人能够感受到汪清县党委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良苦用心,体会到汪清县党委不断实践总结辛勤探索的执著信念。记者更希望越来越多的汪清人为此投入火热的“汪清发展、汪清富裕、汪清和谐”建设事业当中,为早日实现这一汪清人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思想观念发生根本转变

县*次党代会以来的一年,是汪清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一年:汪清经济社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朝气和活力,步入由以传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份向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工业县份转变的新阶段,实现了设治建县近百年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转变。

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汪清的发展之所以能够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初步实现了从林业到木业,从封闭到市场的重大突破,形成了“汪清发展、汪清富裕、汪清和谐”的共同理想及一系列全新的理论成果。形成了现状定位、特有潜力、发展主体和服务保障四大共识,确定了矿产、木制品加工、水电、特产品基地化及深加工和旅游休闲产业五大发展方向,推动领导干部暨全县总体工作思维实现五大转变。

依托资源走出特色之路

一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作为边远山区的贫困县份,必须充分依托特有的地上地下资源,走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道路。没有林业,就没有汪清加快发展的基础;没有林业,就不会有汪清长远发展的基业;没有林业,就不可能有汪清子孙后代永享不竭的生存根基。真正把林业思维转变为木业思维,把现有的资源型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型经济模式,推动木制产业异军突起,全力打造“中国木业之都”,走出一条以林业资源深度开发推动木制产业蓬勃发展为主导、带动全县经济腾飞的具有汪清特色的发展路子。

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加速实现汪清发展、汪清富裕、汪清和谐的共同理想,必须有步骤地逐步实施,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起步阶段。主要是完成发展初期各项总体工作和宏观布局。这一阶段原计划从县*次党代会开始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但由于全县上下人心思进、加快发展的愿望非常迫切,已提前一年完成起步阶段的工作任务。

第二步,加快发展阶段。从现在起大约用三年左右时间。主要目标:全县工业经济的整体规模和产出规模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工业经济的物质技术装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形成具有较高劳动素质和熟练劳动技能的产业工人队伍。重要成果:财政收入有大幅度的增长,城镇职工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整体跃进;文明城镇、文明乡村创建活动和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有实质性进展。

第三步,持续繁荣阶段。从现在起需用三到五年时间。到达这个阶段,汪清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仅仅靠财政收入和个别支柱项目,而是实现全民创业,全民富裕,汪清综合经济实力要达到发达地区中等县份的水平。主要目标:三次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15%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占55%左右,第三产业的比重占30%左右。形成两大品牌。发展中的品牌:汪清成为“全国木业之都”;生态环境品牌:汪清成为最适宜人居的地区之一。

全力推进“木业之都”建设

继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响“中国木业之都”的品牌。全力扶持10万立方米中纤超薄板、10万立方米集成材等一批新建、在建龙头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把集成材等产品作为现阶段的主打品种,迅速壮大规模。在此基础上,拉长产业链条,进行精细加工和深度开发,实现产品提档晋级,提升木制品产业整体规模和层次。与天林等三大森工企业捆在一起共发展,放开一切条件限制,鼓励干部群众创办中小型木材加工项目,形成千家万户搞配套加工的局面。加强与周边县市、东北三省以及俄罗斯、朝鲜地区木材供应商的联系,拓宽木材供应渠道。搞活木业流通体制,筹划建设木业批发交易市场,逐步把汪清建设成为具有相当规模和知名度的木制产品集散地。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鼓励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重奖有功人员,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展全民招商,使全县26万各族干部群众全部成为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主体。落实部门招商引资工作和服务责任,将招商引资和为招商引资服务作为乡镇、部门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明确招商引资重点区域,有计划地加强同客商的联络沟通,实现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全力打通和拓展赴浙江招商的“绿色通道”。

加快农村特色经济发展

落实好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以农村特色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重点抓好具有本地优势的特色产业、特色产品,鼓励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依托特色产业基地新上龙头企业进行精深加工,全面启动富民项目建设,促进农特产品加工业大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类专业服务组织,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加快农业实用技术和新技术推广,逐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充分利用国家贫困县、少数民族地区、移民安置补助等政策优势,多渠道争取资金,建设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乡村道路、农田水利、泥草房改造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的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完善农业保障制度,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与农业保险企业加强协商,开发符合县域农业生产实际的保险险种,有效保障农民利益。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启动“三农”保障体制机制建设,到“*”末期要初步解决农民靠天吃饭、周期性因灾返贫的问题。

工业经济期刊范文第4篇

一、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能够始终坚持贯彻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生态大县、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勤于学习,勤于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扎实苦干,信息工作保先进。原创: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务实重干,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委信息主渠道作用。与科里其他同志共同努力,共上报信息多期,采用多条,下发《工作信息》期。信息上报工作一直保持在全省、全市前列。首先是突出经济中心,全面反映西峡经济做法及成效。围绕非公有制经济、旅游开发、特色农业、工业经济等,深挖细琢,报送的《西峡县无公害农产品国际市场一路绿灯》、《西峡县香菇产销两旺日交易额达万元》、《西峡县多名机关干部参与发展民营经济》、《西峡县着力打造四大工业基地》、《西峡县旅游业步入佳境》等一大批信息先后被省、市采用,有力推动了整个经济工作的开展。其次是围绕热点,开发特色信息。今年以来,我县自然灾害多,突发事件多。对于这样的信息本人坚持深入调查,详细了解,缜密分析处置,严格程序,及时反馈。及保证了重大案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报送,又维护了西峡形象,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深入一线,调研工作求深度。有针对性地开发深层次调研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高水平服务。一批高层次调研文章进入领导决策,受到了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其中撰写的《关于“两会一部”遗留问题及其潜在影响的调查》、《对西峡县创建全国最大汽车配件铸造基地的思考》、《喜优参半任重道远对我县倒房重建工作的调查》、《对我县五一旅游黄金周不利因素的调查与建议》、《我县黄姜卖难问题应引起重视》等调研报告进入了领导决策圈,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撰写的《让一切创造财富的社会源泉充分涌流西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启示》、《精心打造项目经济实现发展新突破》等调研文章被市委办公室主办的《领导参阅》、《工作信息》和《工作通讯》上专期刊发,受到广泛关注;撰写的理论文章《突出特色创新服务充分发挥党委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在中央办公厅主办的《秘书工作》上刊发,撰写的《让一切创造财富的社会源泉充分涌流西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启示》在《南阳日报》上刊发,总结了经验,宣传了西峡,反响强烈。

(三)统筹兼顾,其它工作争一流。原创:服从领导,听从安排,积极参加各类大型会议的文稿起草、大型接待的组织协调及大型调研等活动。全年参与起草了县委九届三次全会、全县开放型经济动员会等大型会议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参与起草了中共西峡县委述职报告、两位县领导的述职述廉报告和述职报告;参与了年终调研活动,撰写了调研报告《高速增长的汽车市场与西峡汽车配件产业》。同时,按照省、市对新形势下党委信息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参与制订了《中共西峡县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意见》,协助乡镇和县直各单位配齐了专兼职信息员人,并编印了《全县党委系统信工作人员通讯录》,确保了信息网络的畅通。

二、几点建议

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希望经常性组织理论学习、业务研讨等活动,提高参谋助手、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能力。

工业经济期刊范文第5篇

县委办公室信息科余泽华

一、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能够始终坚持贯彻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生态大县、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勤于学习,勤于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扎实苦干,信息工作保先进。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务实重干,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委信息主渠道作用。与科里其他同志共同努力,共上报信息多期,采用多条,下发《工作信息》期。信息上报工作一直保持在全省、全市前列。首先是突出经济中心,原创:全面反映西峡经济做法及成效。围绕非公有制经济、旅游开发、特色农业、工业经济等,深挖细琢,报送的《西峡县无公害农产品国际市场一路绿灯》、《西峡县香菇产销两旺日交易额达万元》、《西峡县多名机关干部参与发展民营经济》、《西峡县着力打造四大工业基地》、《西峡县旅游业步入佳境》等一大批信息先后被省、市采用,有力推动了整个经济工作的开展。其次是围绕热点,开发特色信息。今年以来,我县自然灾害多,突发事件多。对于这样的信息本人坚持深入调查,详细了解,缜密分析处置,严格程序,及时反馈。及保证了重大案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报送,又维护了西峡形象,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深入一线,调研工作求深度。有针对性地开发深层次调研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高水平服务。一批高层次调研文章进入领导决策,受到了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其中撰写的《关于“两会一部”遗留问题及其潜在影响的调查》、《对西峡县创建全国最大汽车配件铸造基地的思考》、《喜优参半任重道远对我县倒房重建工作的调查》、《对我县五一旅游黄金周不利因素的调查与建议》、《我县黄姜卖难问题应引起重视》等调研报告进入了领导决策圈,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撰写的《让一切创造财富的社会源泉充分涌流西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启示》、《精心打造项目经济实现发展新突破》等调研文章被市委办公室主办的《领导参阅》、《工作信息》和《工作通讯》上专期刊发,受到广泛关注;撰写的理论文章《突出特色创新服务充分发挥党委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在中央办公厅主办的《秘书工作》上刊发,撰写的《让一切创造财富的社会源泉充分涌流西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启示》在《南阳日报》上刊发,总结了经验,宣传了西峡,反响强烈。

(三)统筹兼顾,其它工作争一流。服从领导,听从安排,积极参加各类大型会议的文稿起草、大型接待的组织协调及大型调研等活动。全年参与起草了县委九届三次全会、全县开放型经济动员会等大型会议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参与起草了中共西峡县委述职报告、两位县领导的述职述廉报告和述职报告;参与了年终调研活动,撰写了调研报告《高速增长的汽车市场与西峡汽车配件产业》。原创:同时,按照省、市对新形势下党委信息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参与制订了《中共西峡县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意见》,协助乡镇和县直各单位配齐了专兼职信息员人,并编印了《全县党委系统信工作人员通讯录》,确保了信息网络的畅通。

二、几点建议

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希望经常性组织理论学习、业务研讨等活动,提高参谋助手、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能力。

⒉加强交流,增强活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办公室的工作很辛苦也很清苦,希望更进一步关注、关心同志们的成长进步,营造“干部干事,事出干部”的用人导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