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理学专业

法理学专业范文精选

法理学专业

法理学专业范文第1篇

物理专业专升本毕业论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探讨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现象、物理定律都可以用实验加以演示,这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学习这门课程就有了内在的持久的动力,这种内因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兴趣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问题情境提问幽默语言联系生活有趣实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布鲁纳。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与某些具体情境融合在一起的问题。将物理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能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新知学习中。例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此时,学生为了了解电视机的潜在的某些内部“零件”所起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新课内容,从而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想了解“新知识”的迫切的心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浮力》这节时,我运用多媒体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泰坦尼克号》的片断,号称当时最大的游轮,鸣笛徐徐驶来时,把同学们带到影片中的境界,欢呼之余,问同学们它与本节有什么关系呢?至此不少同学已在纷纷议论:这么大的船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而不沉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呢?……这时已把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同时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用的,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以良好提问为契机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惯性概念后,教师可做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只笔套竖立在讲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套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套?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打击纸条,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既使兴趣因诱导而生,更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

三、运用幽默语言,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恰当运用幽默语言,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引起注意,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例如:在讲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若引用了男女之间的关系: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进行幽默比喻,能使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规律。又如:在讲完光的反射规律时,因不少同学仍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说成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呢?在数学上不是一样的意思吗?针对这个问题,我给他们举了个例子:根据先后顺序,我们只能说儿子像爸爸,而为什么不能说成爸爸像儿子呢?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同学们恍然大悟,知道了先有入射角,在有了反射角的道理,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对物理有亲切感,体会到学物理的实用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教师应该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鼓励他们多留意生活中的事物。例如:我们在上“声音的传播”时,教师可以结合校运会说明“终点计时员是以看到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还是以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又如:因在“回南天”到来时,不管是地板还是墙壁,或者是桌椅的表面上,都会出现一层抹不干、擦不净的水,黑板变得湿漉漉根本无法写字,同学们老在抱怨这鬼天气,了解到这一情况,课上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这是上天给我们出题目:同学们能否利用学过的知识,使黑板快点干?”一时间课堂气氛浓烈……同学们抱怨心理早已抛到九宵云外了。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若能紧密联系生活,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五、多做有趣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切物理理论都来源于物理实验,物理理论是对物理实验现象的正确解释,要全面提高物理的学习质量,做好物理实验是关键一环,通过实验又能促进学习兴趣提高。例如,在讲过“光现象”后,我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扑克魔术:方法很简单,就是在自己前面的讲台上,盛上一杯黑墨水(这里称为魔水),然后拿一张扑克牌,背面朝上,慢慢通过魔水上方,就能说出自己所拿的是什么牌。刚开始同学们兴奋之余又百思不得其解,不由得佩服老师太厉害了……当时只是微微一笑,轻轻地对同学们说,其实同学们也能拆穿这个把戏,这时同学们兴趣又被调动了起来,经过一番提示,同学们纷纷点头,原来是这样的,原来我也可以玩魔术了。又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可加做一个“瓶子吞鸡蛋”的实验。有趣的实验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会使学生觉得很奇怪,从而产生一种强烈想了解其中原因的愿望。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和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分组实验,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生动具体化,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探究能力。

六、总结:心理学上证明,凡人们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引起注意,并能使人感知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引起探究倾向,他们就会执着地追求和钻研,他的智力因素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巧设情境,用深入浅出的幽默语言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良好提问为契机,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并且能多做有趣的实验,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并会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从而达到“乐学”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何滔《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广东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法理学专业范文第2篇

1.1互动式教学

工程力学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本质的区别,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上如果只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效果是很不理想的.但如果课堂上将主动权从老师转移给学生,效果截然相反.但是如何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呢?措施如下

1.1.1紧紧结合课堂,有针对性的提问

高超的教学提问艺术,能很好的启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学中教师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还能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巩固强化已学过的知识.

1.1.2抓住重点难点,合理安排课堂讨论

课堂上教师在讲解了一定的知识点后,要及时的设计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进行课堂讨论,课本上的思考题或者自己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积累设计成的问题,都能及时的引导学生课堂学习,有启发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更能让学生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举例1在讲解力偶和力矩时,一般是先讲力矩再讲力偶的,基本的概念、性质、定理讲完之后,及时的问学生:力矩和力偶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出,学生就开始思考,这时就可以组织一个小讨论,让大家自由发言.综合大家讨论的内容,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力矩和力偶,而且也能完全的区分这两个力的形式.举例2在讲解拉压杆的强度问题时,要根据杆件的强度来确定结构的许用荷载,如图1中所示结构,若已知杆1杆2的横截面积和许用应力,要确定结点处受力的许用荷载.解法1根据结点A的受力平衡找出杆1和杆2受到的力与F的关系,然后根据许用应力确定F的取值范围,取交集即可;解法2根据杆1和杆2的许用应力确定两杆受到的最大轴力,再根据结点A的平衡计算力F的大小.这两种解法,计算的结果完全不同.我们就可以问学生,这两种算法是不是都正确?如果都正确,为什么结果不同呢?如果不全正确,哪个计算方法错误呢?错误又在哪里呢?这样一来,学生就开始思考讨论了.通过这样的一个讨论,大家就会明白杆件的许用荷载和结构的许用荷载的区别了.只要课堂上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远比老师在讲台灌输式的讲解强的多.可见,老师少讲,学生多想多讨论,是件事半功倍的大好事.

1.2案例式教学

工程力学理论性强,比较抽象,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与此同时,学生又没有什么实际经验,分析工程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而《工程力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就是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搜集和积累一些与工程力学相关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举例1讲解平面汇交力系时,基本的理论知识讲完后,给大家举例园林工程施工时的轧路碾子过障碍物的实例,如图2所示.要大家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分析工程问题,计算拉过碾子的最小水平力是多大?拉过碾子的最小力又是多大?举例2讲解弯曲强度时,大自然赋予树木的美好造型,如形成合理的圆形截面,能够抵御不同方向的风力引起的弯曲内力和变形,上细下粗的树身,各截面弯矩自下而上越来越小,形成等强度悬臂梁.

1.3重视习题课和课下作业

为了解决《工程力学》课时相对较少内容相对较多的矛盾,一般都采取加快授课进度的办法,所以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还要会熟练应用,就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展开一定课时的习题课和布置定量的有代表性的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工程力学的两大部分,分别展开静力学习题课和材料力学习题课各一次,一次2学时.

(1)习题课时一定要选择好题目,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一定难度,还要能联系工程实际,重点是通过题目的讲解培养学时的应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讲解题目时尽量一题多解,让学生通过一个题目的解决就能熟练掌握多个知识点;

(3)习题课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题目讲解前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采取学生思考—设问—回答—分析—讨论—讲解—总结的过程,可以大大缩短学生掌握知识的时间;

(4)课下作业一定要适量,有针对性的温习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及时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

(5)课后作业在下次上课时进行总结,将作业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再重点强调一下,个别问题单独纠正.总之,一定要利用好习题课的时间,重视课下作业的整体质量,通过习题课和课下作业让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考核办法

根据工程力学课程的特点,考试成绩不能采取一卷定高低的方法,而应该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

(1)将课下作业做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每次课下作业都给学生做成绩记录,不交作业的没有成绩,这样也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动力,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将课堂提问回答情况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提高学生课堂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期末考试时,弱化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一些常见的公式印制在试卷上,增强学生的应用知识水平.

3结束语

法理学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法学专业创新能力素质教育

法学专业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法律专业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法学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法律人才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法学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智力化能力在内在的综合体现,法学专业教育只有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够培养出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人才。因此在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应用系统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使得法学专业的学生获得创新的价值观念,促使他们能够提高自身对新问题的法律认识,掌握法律规律,进而创新的解决法律新问题,实现自身价值。

一、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法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法学专业学生具有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创新的解决社会出现的新的法律问题,能够自觉、创新的引进法律文化而具有的一种综合能力。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实践教学来完善学生法律问题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独立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法律新知识和新思想,掌握法律规律,进而创造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依靠教育。创新教育作为高等院校实现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和主要的发展途径。为了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实施创新教育。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知识面广阔,能力强,且素质高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法学专业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运用准确熟练的法律知识应对经济社会的千变万化,同时也需要通过法律的运用使得法律更加完善和合理化。要想培养创新实践型的法律人才就必须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除了掌握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学习法律价值观、法学理论、法条和立法等方面的内容外,还要丰富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法学专业的学生走向社会会从事律师、检察官、法官等工作,在实务操作过程中,不是法律条文的生搬硬套,而是用自己的理智分析案情,有力的说服法官,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创新能力。

而现有的法学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和法律条文,轻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多种原因法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上实习往往表现出能力的很大不足,严重阻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法学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出一批批高质量的人才,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的为我国依法治国做出重要的贡献。社会的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多元化和高质量的人才需求,强化法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法学教育必经之路。法学专业属于应用型社会科学,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其实践性也决定了法学专业的培养应当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需要从事法律事务相关的工作,需要具备系统的法学知识,良好的法律职业素养和扎实的法律技能,进而为立法、司法等部门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以实践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职业道德,真正让法学专业的学生全面的适应社会的变化要求。

二、法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

作为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教育是以新型的教育观念为先导的。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明确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突破传统教育的羁绊,倡导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教育。创新教育主张敢实践、敢想,针对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能够具有独特的思维能力,提出新的方法和思路。创新教育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方式,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不是对原有教育的一种抛弃和彻底颠覆,而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法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教育需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体制和教学观念,进行教学理论的创新,改变传统教学中知识灌输的方式,转变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和积极参与,让法学教育真正变为学生成才的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接受型教育为知识主动发现型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重构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超前性和新颖性。但现行的许多法学专业课程内容明显滞后,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信息,严重影响了学生开拓新的领域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对于法学专业来说,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是各种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规范这些技术的各种法律法规也相继出现,这促使我们在培养法学专业人才时要培养法律人才广博的知识面,只有懂得各种知识才能理解和运用由这些知识凝结的法律。首先,在课程体系上分阶段实施课程目标。法学专业一二年级,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念,形成良好的法律价值观。将传统的法学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适当的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增加一些法学专业的选修课,设计实验研究有关的课程,并且注重该课程体系内法律问题的创新性解决。针对高年级的法学专业学生,教学方式上选用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实践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可供实践的案例资料和基础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思考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教学和毕业实习来让学生参与到法律问题的解决当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团队合作和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在实践教学中,做到校内外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专业学习和业务能力相结合的程度。其次,实现校内外师资力量的相互配合。动员不同学科的教学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完善校外实践的基础教学和教学指导。例如可以聘请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实习和实践的指导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可以实施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教学实践进行管理。确定每个教师负责学生实习目标的完成,督促检查学生。加强校内外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外引进和培养复合型的创新教师人才队伍,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最后,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重视推陈出新。创造性主要包括丰富的想象力,独立实践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也是教学的根本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核心,启发调动学生自觉的参与到法律问题的解决当中,重视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在教学的重要环节注重法学实践案例的引入,通过案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案例的引入要以当前经济社会中出现的新的法律问题为依据,重视法律的思想以及法律的训练等,借助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塑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为了改变法学专业传统教学中理论条文多,讲得多,实践实训少的现状,需要对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将实践教学氛围理论加实训,综合应用加实践的方式,开展法律实验室和法律诊所,设计不同形式的实践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教师统一指导下选择与当代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经典案例,由学生分担不同的橘色,精心准备,针对不同的案件开展模拟发硬,让学生将学到的法律知识创新性的运用到课堂之上。这种实践案例的教学模式能够通过实战演练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既是法律的实践者,又是法律的观摩者和评价者,能够运用自身学习到的知识通过认真观摩课堂演练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模拟实践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注重解决法律问题当中的细节问题,有意识的去发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缺陷,进而形成教学和实践的双向互动,实现法律知识的实践化。法律诊所优势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法律诊所作为一种全新的法学教学方式,是美国法学院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与让学生参与到法律的实际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通过模拟的法律诊所中,针对法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充当组织者,大家一起集思广益,针对出现的法律问题共同商讨,进而为这些疑难问题开出自己的“药方”。另外,还可以运用法律咨询的方式,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通过现场、热点电话、网络等方式向社会提供法律咨询,通过自己获取的知识回报社会。参加各类的竞赛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成立竞赛小组,参与到各种司法竞赛活动中,让学生运用法律知识提升领会法律的内在含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构建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考评机制

构建完善评价机制是法学专业教育推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工具。如果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会造成这种培养方式只是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机制。法学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分阶段进行的,因此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机制需要从大一时期开始分阶段考评。由专门的考评小组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实践报告成果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的评价,设置相应的学分。另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互评以及实习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提高对自我的认识。

三、结语

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作为法学专业培养的基本目标,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内容等各个方面入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法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晋红、幸红、彭虹.论法学专业学生的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19(3).

[2]李连峰、袁晓波.理工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3).

法理学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00后大学生;专业课;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当代,很多高校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开设了不同的专业课。这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基础能力,更是对综合能力的一种提高,但是通过对各大高校的大学生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由于专业课的枯燥乏味和其高度的抽象性,很多00后大学生对专业课望而却步,使得学习兴趣低下,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受限,甚至经常出现旷课、逃课等不良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专业课教学陷入如此僵局,对调查结果分析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第一,各大高校一再扩招,使得进入大学门槛降低,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有所下降,本身知识体系薄弱的学生再遇到更加抽象的专业课的时候就会觉得更加困难。第二,专业课的内容和概念比高中课程更加难以理解,使得大学生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比较困难。第三,迈入大学后,很多学生都会很松懈,上课时玩手机等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学习风气败坏,这也是专业课教学成果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内外,很多高校的教师都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也得出了很多有效的结论,李岚在研究了如何提高大学生数学兴趣,给出了几种指导性方法。高雅和王丽娟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出发,分析了学生的学习逻辑和心理变化,从而在教学方法上做出相应的改进。为了提高大学生对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0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然后再分析管理类专业课的相关特点,最后提出00后大学生管理类专业课教学质量提升方法。

二、大学生专业课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网络时代已经到来。虽然发达的网络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从外界获取更多知识,但对于00后而言,他们的思想并不成熟,很容易产生不良思想。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不利于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进入大学生活,00后大学生在脱离父母的帮助后,他们往往无法克服困难,很容易被挫折击败,并且他们的心智能力很弱,在遇到挫折或失败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得到他人的指导,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甚至自我毁灭,导致心理阴影或精神疾病,这对0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管理类的专业课程所涵盖的内容范围比较广泛,教学内容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多个领域,其复杂性是重要的特点之一。管理专业学生更注重实用性,不仅仅具有文科课程的特点,也有理科专业课的特点,属于文理科结合的专业课程,其课程大纲以及教学目的除了强调管理学理论研究、会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企业案例分析、模拟商业实战咨询、小组讨论等。

三、提高00后大学生管理类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1、开展专业课相关讲座

大学的学习环境过于轻松,相比较高中紧凑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拥有更多自由发挥时间,这使得很多大学生沉迷电脑,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大学更多的课程都需要自主学习,并且大学专业课知识的连贯性和抽象性,更加使得大学生放弃了对专业课的学习。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开展相关专业课的讲座,结合当下热门话题,让大学生对自己专业课的应用前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讲座中可以邀请往届学长学姐做一些关于学习方法的报告,让他们谈一谈自己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对于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给一些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把好的学习方法拿出来分享和交流。通过专业课程讲座,提高了00后大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识,使得00后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课学习方法,可以更快的适应大学专业课的学习。

2、结合实例进行教学,提高个人魅力

专业课的教学如果单纯的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些很难理解的理论知识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简单照本宣科,教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例来进行教学,既可以使00后的大学生认识到学习专业课的用途,也可以为其以后专业方面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进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老师来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用自身的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其在老师的带动下,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要达成这种效果就要求老师不仅仅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更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两者融汇贯通,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才能更好地把控课堂节奏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喜欢专业课程的教学。

3、合理安排课堂互动练习,合理安排上机操作

老师应该尽量简化定理证明过程,把课本上比较抽象化的概念用自己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出来,同时注意相关的典型例题的讲解,在给出思路的前提下,去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着做,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学生代入感很强,成就感很高的时候,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我们采用在网上问卷的形式对各高校的0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90%的同学愿意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完成课堂的互动环节。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这表明了合理的课堂互动练习能够提高活跃课堂的气氛,并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很多高校的编写的专业课教材中,都穿插了很多需要进行实际上机操作的实验,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合理安排在电脑上操作。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奥秘,老师负责进行指导学生操作,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书本上的内容,使得教学效果获得显著提高。

四、结论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必须积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课有所感悟。作为00后的大学生,更应该端正态度,主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动性,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积极主动参与老师的课堂互动。提高大学生专业课教学质量不仅仅需要老师做出相应地改变,更要求学生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所以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的专业课教学的难题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岚.提高学生学学数学兴趣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3).

[2]高雅,王丽娟.现代大学生专业课教学方法探究[J].时代教育,2017,(07).

[3]余薇,潘菠,丁雅晶,杨子江.针对00后大学生特点的班主任工作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3).

[4]郭伟.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以《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05).

法理学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应用

就目前而言,我国部分高校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存在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等现象,与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适应程度明显不够。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不可否认的是,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必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高校的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延展性不强、教学方式单一、师生互动性较差,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了教学的成效,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急需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一、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概述

(一)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含义

所谓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就是指以问题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再对问题起因及其解决办法加以探索的一种教学。从根本上看,就是高校历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独立自主的合作讨论为基本前提,同时,以教材作为所探讨问题的基本内容,再对其加以引导,为学生营建一个能够进行自由讨论、合理质疑、积极探究和自由表达的良好环境。在利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已经不再扮演知识传送器的角色,而学生也再不是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的接收器,正因为如此,知识也不再被看成是无生命的、固定的,或者是独立于我们存在之外的第三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知识与学生之间因为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的运用而有了畅通交流的渠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这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思想碰撞、心灵对接、合作探讨和意见交换等,实现共同拥有知识的目的。对问题解决式教学法而言,其更强调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在这样一种你我交融中逐步完成教学任务的。

(二)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特点

首先,问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此处所说的问题,并不是指将问题看成是评价学习的一种工具,而是将其看成是理解知识、主动思考和进行创造性运用的一种工具,其核心就是问题本身。其次,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实施过程当中,是“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这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质上看,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可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优秀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需要,主动为学生提供诸如文献资料、参考书,以及活动场所等问题探究所需要的材料。该方法非常注重学生价值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也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素质的培养。对问题解决式教学法而言,其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最后,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的两个最显著特点就是开放性和交互性。当然,开放性并不是指教师要放任自流,而是指教师应该有效地引导和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既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又要使其能够有效有序,所以,这就给高校的历史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所面临的挑战也就更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并分享的一个交互过程。在整个交互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当积极鼓励所有置身其中的学生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当然,也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不同观点的分享过程当中,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的效能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在历史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指教师现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学习习惯或者学习方法等提出一些他们不能马上就解决的问题,以在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强烈求知心理间制造出一种不协调,再将学生引入至和问题相关的一些情境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刺激他们去积极思考,进而解决问题。历史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备针对性和层次性,同时,也还要注意学生的思维开放性。口头回答和讨论是问题展现的两种形式。在口头回答这一过程中,历史教师的问答形式一定要多样化,要让学生们乐在其中。而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精心设计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来供学生们讨论,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同时,也要注意组织探究,不能将讨论探究的时间变成个别学生的沉默或者闲谈时间,在讨论过程中,任何学生都不能成为局外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探究讨论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就问题情境创设而言,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的,所以,并不是只是在历史课堂上提出一些一般性的问题让学生来质疑和思考就可以了。问题的创设不仅要生动有趣,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迪性,只有这样,才富有探究价值。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教师既可以利用对比设问,又可以利用故事或者漫画来设立问题情境,同时,还可以用小说、评论,以及诗文等史料来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二)思考探究

思考探究其实就是一个深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弄清事物特性、因果关系、规律和价值等,直到所有的疑难都化解,所有的真知都得到验证为止。组织好课堂探究活动不仅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还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辨和磨练,进而形成自己的求知和思考行为模式。思考探究的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组甚至是几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设计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组5-7人,结合自己手上所查阅到的资料,按照上述问题安排来进行讨论,找出每个大知识点里面包含了哪些小的知识点,哪些又是自己认为的较为重要的内容,哪些是最让你印象深刻的,让你想到了什么等等,只要是小组成员能够想到的感受,都可以表达出来,然后再由小组记录员记录下来,讨论结束之后,由小组长代表小组成员发言,表达本组成员的看法。在陈述过程中,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或者疑问的,可以当场提出,小组中的任何成员都可以对他人提出的问题加以解答。如此课堂氛围就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们也都真正参与到了学习过程当中,课堂效果也就会有所提升。

三、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在高校历史教学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出现满堂问答的情况

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的核心就在于提问,那么,到底一堂课应该提多少个问题才算合适呢?少量精心设计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都会比一大堆只需进行是否判断的问题要有营养得多,也更容易促进学生的学习。满堂的“问答式”虽然能够使课堂在表面上看起来更加热闹,学生的参与性看起来也还比较高,但是这样一个接一个地机械地回答问题,学生到底能够有多少思考,这是广大高校历史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有技巧,切记不要东问西问,以避免满堂问答的情况出现。

(二)所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

高校的历史教学教材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一定要关注前后知识的关联性,单元与单元之间,章节与章节之间,甚至是中外历史之间的联系都应当被考虑进去。并且,一定要注意的是,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从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出发,要和学生的思维发展保持大致一致,由此逐渐发展至学生知识结构的“最近发展区”,要始终坚持由简入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四、结束语

在学生思考和探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瓶颈,这个时候,教师的分析和提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可以通过提示给学生提供一些方向性的思考路标,用以启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假设,通过交流和讨论,那些无效的假设自然就会被淘汰掉,但是学生却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当进入到假设求证阶段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将引导和提示的重点放至如何帮助学生达到自觉认知这一状态之上,在问题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追问,以使学生探索兴趣得以长久保持下去。作为历史教师,要始终保持这样一种信念,要相信任何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出正确完整的答案,所以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只有这样,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的效能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也才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瑶.浅析问答型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3]邓杰.问题教学法及课堂讨论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2,8:105-107.

[4]高芹.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1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