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律基础

法律基础范文精选

法律基础

法律基础范文第1篇

1.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⑴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即使国家参与某一民事关系,其与对方当事人在民法上的地位也是平等的。

⑵等价有偿原则:

等价有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移转财产等民事活动中,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等价交换,实现各自的利益。要注意的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且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财产移转也可以是不等价的或无偿的。

⑶自愿和公平原则:

自愿原则,也就是传统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可以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但是,民事主体的意志自由不是绝对的,其不得违背法律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本着公平观念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⑷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当诚实信用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实现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及双方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平衡。

⑸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原则:

民法是以权利为核心的法,当然要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基本原则。

⑹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中必须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如果行使权利损害同样受到保护的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时,即构成权利滥用。民事活动首先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及习惯,行政权利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2.什么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事行为能力即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参与民事活动,并以此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人,或者征得法定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人民事活动。

3.合同的特点有哪些

⑴合同是当事人之间在自愿基础上达成的协议,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

⑵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⑶合同所确立的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

⑷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

4.劳动法的含义是什么

(一)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律部门;

法律基础范文第2篇

为了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试行)》。本书是严格根据该教学大纲中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学大纲(试行)》编写而成的。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具有明确的德育功能。本书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经济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能够初步分析和说明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去;通过对学生进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民族、宗教、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能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能力;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民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编辑本段]目录

第一章宪法

第一节宪法概述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宪法的社会作用

第二节国家基本制度和机构

一、国家性质

二、国家形式

三、我国的选举制度

四、国家机构

第三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四节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概述

二、依法治国的意义

本章小节

练习与思考

第二章民法

第一节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和调整的对象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三、民事法律关系

第二节民事主体

一、公民(自然人)

二、法人

第三节民事权利和义务

一、财产所有权

二、债权

三、人身权

四、知识产权

笫四节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事责任的分类

三、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和形式

四、诉讼时效

本章小节

练习与思考

第三章行政法

第一节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概念

二、行政法的特点

第二节行政主体

一、行政主体概述

二、行政机关

三、实施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组织

四、国家公务员

第三节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概述

二、行政立法

三、行政许可

四、行政给付

五、行政处罚

第四节行政监督与行政救济

一、行政监督

二、行政救济

三、行政复议

四、行政诉讼

五、行政赔偿

本章小节

练习与思考

第四章经济法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概念

二、经济法的体系

第二节市场主体法

一、企业法

二、公司法

第三节市场管理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三、产品质量法

第四节宏观调控法

一、价格法

二、税法

第五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一、劳动法

二、社会保障法

第六节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

一、环境法

二、环境污染防治法

本章小节

练习与思考

第五章刑法

第一节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二、刑法的任务

三、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犯罪与刑罚

一、犯罪及其构成要件

二、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三、犯罪的停止形态

四、共同犯罪

五、刑罚的含义及其种类

第三节几种犯罪与刑罚

一、放火罪

二、交通肇事罪

三、故意杀人罪

四、故意伤害罪

五、强奸罪

六、抢劫罪

七、盗窃罪

八、诈骗罪

九、贪污罪

本章小节

练习与思考

第六章诉讼法

第一节诉讼法概述

一、诉讼法的概念和种类

二、诉讼证据及举证责任

三、诉讼管辖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二、刑事诉讼参与人

三、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五、刑事诉讼程序

第三节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二、民事诉讼参加人

三、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四、民事诉讼程序

第四节行政诉讼法

一、行政诉讼法的概念

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三、行政诉讼参加人

四、行政诉讼程序

第五节仲裁

一、仲裁的概念

二、仲裁范围

三、仲裁法的基本制度

四、仲裁协议的概念

法律基础范文第3篇

(一)师资队伍不稳定由于独立学院创办时间不长,在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面主要是聘请母体高校政治理论课程师资队伍,或是聘请相关的离退休教师进行教学,很少有独立学院专门建立相对独立的、稳定的政治理论课程师资队伍。作者查阅了一百多所独立学院的网站,只有若干所独立学院建立了政治理论课程教研部门,这说明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师资队伍不稳定。这种情况势必导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课程教学改革难以推动,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二)教学模式单一由于独立学院创办时间不长,办学模式不够完善,办学经验不够成熟,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面照搬母体高校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的权威,强调学生的接收。缺乏讨论教学、体验性教学,更是缺乏师生互动,教学气氛呆板,教学手段单一。

(三)课程内容选择缺少特色目前独立学院都是按照国家统编教材和一些示范性课程教学方案(PPT)开展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课时分布、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等方面没有充分结合自身特殊性。由于沿袭其他院校的教学内容选择方式,导致课程内容上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较少,如视频影视内容少、道德两难情景设计少、法律案例设计过少,等等。

(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其他院校一样,存在实践教学缺乏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没有制度化,没有列入课程计划;有的院校采用课外实践的方式,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缺乏知识应用的环节等等。实际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法律知识与法律素质、法律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教学在知识与素质、行为的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见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迫切需要加强。

(五)考试评价方式不科学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与评价方面,一般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实际上,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很难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形成科学结论的。书面考试只能考核到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法律认识,并不能很好地考核到学生的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法律素质与行为能力。而知识与素质、能力并不一定能建立一致的关系。

二、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路径

独立学院要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规格和独立学院学生特征,在把握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案。

(一)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独立学院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诞生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定位,这种人才的具体规格是: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好、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另外,独立学院具有与其他类型高校不同的学生特质,其优势表现在:(1)大部分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学习十分刻苦,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学习欲望,这是独立学院学生的主流和根本性特质所在;(2)大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较强;(3)部分学生基于家庭背景等原因使得信息接收渠道比较多,见识比较广;(4)很多学生知识面比较宽;(5)小部分学生特长比较突出。其不足之处表现在:(1)整体的知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2)部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3)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4)极少数学生缺乏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内心世界比较空虚,对自己的认识、定位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比较迷茫;(5)少数学生缺乏刻苦精神,没有很强的进取意识。针对独立学院的培养定位和学生特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对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独立学院要利用灵活高效的民营办学机制,选拔和培养一支高效精干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以适应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而且要经常性地通过教学比武、教学研讨等形式,引导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根据独立学院培养定位和特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必须破除传统的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多样化、新颖化的教学模式。一是要构建师生互动性教学模式,以增强教学效果。如增加讨论课程环节,就一些“道”与“法”严重冲突的问题开展讨论,激活学生思维。二是要构建案例教学模式,重点引入典型案例教学,运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带领学生总结出一般性、规律性的结论,便于学生学习、效仿和运用。三是构建主题教学模式。主题教学可以是针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或是针对某一敏感问题开展专门论述,或是针对某一似是而非的问题进行旗帜鲜明的思想教育,或是针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层次剖析,等等。在主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回避现实矛盾,要紧紧围绕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既能明理,又能动情,还能应用。

(三)精选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涵盖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内容非常庞大,如何精选教学内容成为改进教学的关键所在。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既要全面兼顾(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三观”、“三德”、法律基础),又要重点突出。如在职业道德知识模块的讲授中,要重点突出大学生求职心理、求职技能。在法律基础知识模块中,要突出劳动法律法规。作者在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就专门用两节课时间讲授《劳动合同法》,让学生掌握如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本领。如何统筹全面性和重点性两者的关系,我们认为,教师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通过细小的知识点推及到大道理、大主题、大方向。此外,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要格外注意突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促进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素质的完美结合。在这方面,必须要充分突出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及区别。如在讲授法律与道德的互补关系时,作者经常运用“大义灭亲”(违反法律关系)和“见死不救”(违法道德关系)的案例来论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与区别,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到“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一是要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时的分布方面设置实践课时。设置这种实践课时不是放任学生随意去实践,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如组织学生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参观监狱,组织模拟法庭,等等。教师在这些实践课时中要认真设计,精心组织,细致总结。二是要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理论课程中穿插情境性教学和讨论性教学。因为该课程课时有限,不可能设计过多的专门实践课时。所以要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还需要在理论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情境式教学和讨论性教学,实际上也是在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培养,是一种间接的实践教学形式。

法律基础范文第4篇

1.微课与法律基础相结合

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教学时,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理解并掌握80%左右的知识,剩下的20%左右的知识,每个学生所不理解的内容各不相同,那么这个时候,微课程的出现就有效的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制作微课程,把课堂上所涉及的知识点,一一做成微课程,发给学生或者直接放在学校的公共课堂网站上,这样更方便大家来学习,在学习后,有也可以设计一些评价内容,测试一下学生是否对微课程感兴趣以及微课程的有效性。微课程关于法律基础中的应用需注意要在5至8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语言简洁,通俗易懂;追求“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的境界,可最大限度地方便学习者利用零时间学习。

2.微课程在法律基础课中的有效利用

首先,微课程支持课堂教学。用于课堂教学时,要与传统法律基础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微课要重点解决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费时费力或无法展示的教学内容。其次,与颠倒课堂的教学模式结合。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交互式网络学习平台,支持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相关法律基础课的知识。最后,评价微课的有效性原则。

二、分析微课程在“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作用及展望

法律课引入微课程,不仅仅让学生的学习有效提高,也让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微课程不仅适用于学生,同样对教师也一样适用。这样在以后的教师培训中,我们可以考虑微课来培训教师等等。

1.对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提高作用。

1.1学生利用微课程在课上或者课下,能够为自己的法学课充电。

1.2微课程的介入也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的力量。

1.3实现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法学知识,并且更好的记住这些简短的零散小知识。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1微课是一种载体,记录了优秀教师们的经验和方法,许多开发好的微课直接可以供一线教师学习,因为直接解决身边的小问题,老师们也十分关心,乐于去看去学。

2.2微课是一种研究方式,引导普通老师们开展适合自己的草根研究,转变教育教学科研的模式与观念。

2.3制作微课就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发现身边小问题—想办法—解决—梳理—制成微课。

2.4做微课,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

3.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作用。

3.1过去没有好的样本研修方式,在微课学习中,还要学到微研究、微策略、微讲座等一系列的好的校本研修方式。

3.2由于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发微策略、微课,一段时间后,全校、全县会积累许多好的微策略、微课,成为自己的培训特色和培训资源。

3.3用利这些资源

法律基础范文第5篇

网络环境下的滞后性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是时效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因此,教师必须要及时地了解相关方面的新的信息,及时地对教学内容和案例等方面进行更新,来确保教学效果。在当今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方面。近些年,伴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大。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影响学生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因此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很多教师没有闲暇的时间来了解网络对课程教学的影响,导致教学思路和方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吸引不了学生们的兴趣,因此教学效果比较差。在当今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等都对网络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而大学生们甚至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运用网络的程度,可见网络对他们的影响之深。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同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的人交流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因此,为了能够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教师应该要对网络加强重视,及时地了解学生们的关注的方面,以此加强与他们的想通点,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就目前来看,手机网络在大学生之中是运用最广泛的,各类即时通软件,已经成为他们交流最常用的工具。而很多年龄比较大的教师对这些都不太了解,因此也不常用,对于学生们探讨的问题很难做到了解,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就很难从学生们的兴趣点进行引入,缺乏与他们的共同语言,使得教学效果不太乐观。

二、课程改革的相关对策

(一)把握住主题和重点部分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所讲述内容主题和重点的把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包含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的知识面和知识点十分广泛。如果抓不住重点,找不出关键点,就很难让课堂有两点,每一部分的内容都讲不精、讲不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下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们如何做人。不管是其中所设计到的思想、道德、法律的内容,其重点都是做人的问题。因此,教师们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地围绕这一主题,将思想、道德、法律的内容进行融合,共同为这一主题来服务。其次,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找出重点,抓住关键问题。抓住了主题,只是说整体的大方向的把握,并不等同于全部问题的解决,在把握正确的主题之后,还要注意对关键问题的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包含的内容过多,相应的问题也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根据主题要找出其中最重点的问题。如果对所有的问题都要讲解到,就会分散掉中心主题,每一个问题都不会讲得很深入,很难让学生们理解课堂内容的中心。

(二)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我国实行时间并不是很长,目前仍然处在探索的阶段。实践教学是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新的要求,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教学转变,因此,高校必须要积极的探索符合自己特色和学科特色的实践教学方式。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实践教学的内容可以设计成四部分,对于每部分的内容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最终有学生工作人员和教师共同商议后确定。具体可参考以下:第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到学校,让他们对社会和自己的人生规划有大致的了解。第二部分主题设计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也设计了四个选项:组织学生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学生观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成就展;开展“家乡美”演讲比赛。第三部分主题设计为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四部分主题设计为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认可教学必须要根据每次的时间活动撰写详细的教学方案,主要项目应包括实践教学的目的、任务、要求、内容、形式等;认真组织,亲自参加,保证每次社会调查都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在每次实践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动结束后,及时评阅学生的调查报告,并结合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并按一定的比例记入综合成绩。为了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教师们必须要不断地去充实自己,不仅仅是在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方面,还要不断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通过实验和试验,逐渐形成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体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