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党委报告

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党委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某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某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是我市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也是我市在面临新形势、抢抓新机遇,稳定快速推进学校建设发展步伐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继往开来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动员和团结全校党员及师生员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集中智慧和力量,切实坚持某市品牌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创办研究型大学,力争在2010年前将我市初步建成环境优美、规模适度、层次较高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进而为实现某市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八年来的工作成就与不足

1996年,某市党委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在异地办学、参与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建设,将汽车工程学院搬迁与某市分校合并,形成当时某市新的规模和景象,使我市处在建设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上。

由1996年12月召开的某市第三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共某市第三届委员会,在这一新的起点上,承担起带领全校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建设发展某市的历史使命。八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因势利导、开拓进取,使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令人骄傲和自豪的巨大进步。

(一)励精图治发展本科教育,不失时机扩大办学规模,学校由以专科教育为主的大学,建设发展成为完全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重点大学

自学校第三届党委会成立以来,我们面对困难、锐意进取,为了学校的建设发展,矢志不渝地发展本科教育,走过一段坎坷泥泞、风雨兼程的道路。

目前,某市已经形成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文学五大学科门类共32个专业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学校建有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等15个院(系、部、中心);建有国际微电子中心、信息工程研究所等30余个科研机构;建有网络中心、大型标准运动场和近百个高水平实验室等设施;我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年内全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可达7000余人。通过八年的艰苦奋斗,学校终于由以专科教育为主的大学,建设发展成为完全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重点大学。

(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培育整体科研能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不断得到提高

我们秉承某市“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治学传统,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致力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优良学风、校风的建设,学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目前我市的毕业生正在祖国各地工作或在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他们所展现的某市学子的风采,为学校赢得崇高而广泛的赞誉,提高着学校对社会的影响力。

近年来,我市科研工作从无到有,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国防与地方经济,先后承担300余项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编写出版教材10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以上期刊500余篇,并有多项成果获奖。我市在电子对抗、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对等网络等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学校的科研方向和学术梯队正在逐步形成,一批青年学者正在茁壮成长,学校的学术声望不断提高。

(三)致力于人才队伍建设和干部人事制度、工作运行机制的改革,初步形成学校人才的基本队伍、较为完善有效的办学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八年来,我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注意到人才对于事业的极端重要性而求贤若渴,不断加大校内教师的培养力度和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致使学校教师中硕士、博士所占的比例逐年大幅度提高,众多优秀人才纷纷认同和加盟某市的崇高事业,共同推动着我市的建设和发展。

最近两三年来,我们着力进行了以民主推选院长系主任、机关干部竞聘、岗位津贴发放为标志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以院系调整、学分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为标志的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的改革,出台了一系列事关学校工作运行机制的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办学体制和较为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四)不断突破旧有办学理念的框架,探索学校办学的准确定位,学校日趋成为某市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大某市”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

学校第三届党委会成立之初,我市虽经早期创业者们的艰苦创业,但还只是一个本科教育刚刚起步、规模不大的学校。让我们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份量的某市一部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向往!近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学校的定位,用全校师生员工的良好精神状态和工作实绩,赢得某市领导决策层对我们的肯定与支持。以学校更名为标志,包含获得独立事业法人地位和相对独立人事权利等内容在内的学校体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决策思维过程中,“概念开发”是其重要的一环。我们将“某市分校”这一概念开发为“某市”,正好与某市领导形成的“大某市”概念不谋而合且相得益彰,为我们突破旧有办学理念的框架,瞄准更高的目标来描绘学校发展蓝图,提供了难得的契机。2006年夏天召开的某市常委(扩大)会议,进一步确定了某市是某市在的一个校区的地位,我市在“大某市”中的重要性得到提升。

(五)积极服务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努力争取国防科工委和地方的肯定与支持,学校的生存发展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随着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和席卷全球,高等院校越来越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履行好“培养人才、产生知识和服务社会”这三大职能,既是高校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也是高校用对社会的贡献来争取社会支持,捕捉学校建设发展机遇的重要手段。学校党委充分理解服务社会和争取社会支持之间的辩证关系,努力服务国防和地方经济,不断改造学校发展的外部条件,使学校的生存发展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我们悉心培育了学校和省、市合作双赢关系和鱼水深情。省领导、省高校工委十分关心某市的建设和发展;市更是和某市签署共建某市的协议并积极参与共建,在涉及我市建设的征地、城市基本设施和国际微电子技术中心建设等许多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我们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绩和对国防事业的贡献,逐步赢得包括国防科工委在内的上级领导的信任与肯定。最近,国防科工委主管教育的副主任张华祝,市委副书记王修智、市委书记张高丽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校友李长春等同志相继来校视察,高度评价我市的建设和发展,勉励我们按照已经确定的目标继续前进,给予我们极大的鞭策和鼓舞。

(六)充分利用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公益性和产业性,殚思竭虑地筹措资金进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办学空间得到有力的拓展

学校党委基于对高等教育既是公益事业又是产业这一双重性的认识,充分注意既利用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来拉动、也借助资本运作方式来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几年来,我们认真负责地办好本科教育、殚思竭虑地运作银行贷款以筹措资金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在拓展学校办学空间方面取得阶段性重大成就。

随着端庄俊逸的学校大门、巍峨矗立的学校主楼、宽广秀丽的校园广场、规范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和气势恢宏的多媒体教学楼等一批基础设施的建成和投入使用,随着体量超过学校主楼的“宋健科学技术研究院”建筑工程的开工,格调高雅、环境清幽、风景如画的校园南区即将基本建成。最近,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增校园规划用地和实际用地分别为1000余亩和411亩,致使学校规划用地达到2326亩,实际用地达到1250亩。我们已经在新增的校园用地上构思和规划,一个气势更加恢宏的校园北区已经在我们手中绘图。此外,我们在实验室、图书馆、校园网络等教学和生活领域投入不少的力量,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地健全和完善。

(七)妥善地处理社会和校园突发事件,学校应对与化解危机的能力不断增强,保持学校长期稳定的基石更加坚实和牢固

八年来,国际国内对高校校园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不断,我市校园内也发生过对学校稳定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在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校上下通力合作,沉着应对,较好地处置了上述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保持了学校长期稳定,为改革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2006年春夏,学校党委和行政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以空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夺取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这一胜利,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驾驭全局、化解危机的勇气和能力,展现了某市的党员和师生员工众志成城,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显示出保持学校长期稳定的基石更加坚实和牢固。

(八)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学校建设发展的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更加有力和持久

几年来,学校党委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市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和师生把握理论精髓,领会精神实质,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学校建设发展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为我市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我们认真开展“三讲教育”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邪教组织,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在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规范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教职工收入和改善住房条件,健全和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以确保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不断得到加强。

我市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学工处、校团委、学生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学生社团繁荣活跃。

我市党政齐抓共管,党风廉政建设务实有效。我们不断加大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监督的力度,将“廉”与“德、能、勤、绩”一起列为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实施对干部的离任审计,使学校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八年来,我市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接受了实践的检验,我们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回顾学校八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一)我们的办学理念需要进一步地进行锤炼和升华

学校党委对新时期学校办学进行理论思维、战略思维和超前思维所提出的办研究型大学的思路,尚且没有在全校上下形成广泛的共识,学校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还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要求;如何用办研究型大学的理念、按照研究型大学对本科教育的要求,继续改革我市本科教育并夯实其基础,我们才刚刚起步;如何改变我市科研既缺少有较大影响的成果、也缺乏有效推动机制的状况,我们目前尚未形成较好的政策和方略;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几乎空白;如何不断增大学校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我们还没有系统的战略构想和分阶段实施的中长期规划;对于如何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真正培养出创新型拔尖人才,我们还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总之,形成学校办研究型大学理念所涉及的各个层次和侧面,都有待我们做进一步探讨,不断地使之完善和丰满。

(二)学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学校汇聚高水平拔尖人才的有效机制尚未较好地形成,教师、干部两支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办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要求差距很大,培养、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办学特长和特色还不突出、不明显,缺乏有影响的重点专业、重点学科、重要科研方向和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学校办学经费短缺而筹措资金的途径单一、成本较高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学校生存、成长和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将是长期制约学校建设发展、关系学校稳定的“瓶颈”所在,事关学校建设发展资金筹措的深层次困难远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如何更好地用好用足某市资源和如何尽快开发社会其他资源,以应学校人才建设、学科建设和校园建设的急需,还有许多事情紧迫地需要我们来做!

(三)学校的管理体制、工作运行机制改革和提高管理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

学校管理在组织结构、人员素质、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提高水平等方面尚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粗放式管理的痕迹仍然明显,管理的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与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之间的差距较大。作为当今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核心的教师职务岗位化和管理人员职员化,我们才刚刚接触和开始研究;如何民主办学、科学决策、有效管理和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至今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

(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与创新两方面都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组织生活的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和形式创新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的不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回顾过去八年某市所走过不平凡的历程,我们的心中充满着感慨和激动---我们曾经领受过困苦和磨难的摔打;我们在相互扶持、风雨兼程中拼搏进取,才终于赢得现在的大好局面!在今天这一充满胜利喜悦和满怀进取豪情的大会上,我要代表学校党委向为某市奠基的最初的开拓者们,致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向为我市建设发展曾经忘我工作的历届党委的领导同志表达我们深情的谢意!向在这八年时间里和我们学校同呼吸共命运、无私奉献的我市广大教职员工和我们的学生们,表达我们由衷的感激之情!

某市八年来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党和国家的英明政策,离不开省、市党政领导和某市党委的亲切关怀,离不开学校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向所有曾经关心和支持某市的领导、同志和朋友们表示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二、八年来的基本经验

八年来的工作实践,加深了我们办怎样的某市、怎样办某市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是学校建设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根本保证

八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是学校建设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根本保证。对某市而言,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就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是某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新功、立新业的必然选择。今后,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坚决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决维护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维护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从而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现实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二)坚持某市品牌意识,坚持办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方向,我们才能凝聚人心、鼓舞士气、集中智慧和积聚力量

过去八年,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错综复杂,学校经历了探索前进的艰辛和突发事件的考验,但是我们始终有清醒的某市品牌意识,坚持用办某市规格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集中智慧和力量,确保了学校工作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某市党委要求我们以某市战略发展目标为我市的战略发展目标,这对我市的建设发展具有决定未来命运的重大深远意义。充分利用包含某市品牌价值在内的某市无形资产,是我们能够不同于其他大学,高起点办学、高速度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坚持某市品牌意识,强化某市归属感,深刻理解某市领导提出的“大某市”概念,做好“大某市”这篇大文章。

某市只有坚持作为某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和某市整体一道前进,才能获得创造新世纪新辉煌的契机和推动力;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立即陷入危难困苦的境地。这一点必须成为全校上下最广泛、最坚定的共识!

(三)坚持校地共建某市的方针,积极取得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才能较好地异地办学、更好地实现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从我市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算起,短短十年,某市之所以能够开创出一个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新局面,离不开、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某市异地办学的支持和帮助;、的省市领导高瞻远瞩地看到某市在做大做强对半岛经济崛起和市城市品位提升的重要作用,对某市到办学越来越支持;校地共建某市,共建双方的内在推动力十分强劲。立足于服务地方、贡献社会以寻求地方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悉心培育学校和省、市合作双赢关系和鱼水深情,应该既是我们办好某市的重要方略,也是我们更好地实现学校服务社会功能的有效途径,因此值得我们长期不变地坚持下去。进一步密切校地双方的关系与合作,不断争取地方对我们更大的支持,某市异地办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四)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从实际出发、用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才能与时俱进地引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过去八年,是我市建校以来改革力度最大的时期,也是学校发展最快的时期,学校各个方面发生的体制性重大变化,带动着学校的加速发展。实践证明,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只有用发展的眼光,依靠发展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民主办学和科学决策,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才能与时俱进地引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我们必须对制约学校发展的各项制度、各个环节进行大胆、有效的改革,同时也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和“低调、务实、稳妥”的方针,对改革中遇到的暂时困难和矛盾,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解决。我们希望尽快将我市建成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但我们不能超越客观规律,单凭主观愿望盲目地提出并不切合实际的发展指标或工作任务;而是应该统筹宏伟战略目标和具体行动计划,统筹重点学科建设和一般学科建设,统筹坚持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方向和继续夯实本科教育基础,统筹建设发展的规模和质量、速度和效益,始终注意建设发展的均衡、协调与和谐,充分发扬民主和进行科学决策,建立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五)坚持满怀深沉警醒的忧患意识、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才能把握机遇,不失时机地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学校经历1997年冬天的校园风波之后,学校党委冷静分析学校的基本格局,针对学校的主要矛盾,提出不同时期各不相同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针,集中精力和力量解决学校一段时间内存在的主要、突出的问题,有力地保证了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实践证明,悉心培育全校上下深沉警醒的忧患意识,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对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善于根据学校内外格局的变化进行战略或策略的调整,并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才不至于被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所裹挟,才能准确把握机遇,有预见地部署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不失时机地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日的某市,仍然站在自己命运的十字路口,处在一个前进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形势逼人、时不我待,缓进则退、不进则亡!某市要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新跨越,我市的全体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就必须深切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牢牢记取学校八年艰辛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坚定信心、正视困难、直面挑战、抢抓机遇,以深重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倾力做好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争取在未来五年的时间内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三、未来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

客观分析学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学校工作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人才队伍,管理水平,办学资金与某市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内核,其实就是某市是否坚持和怎样坚持某市品牌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地办研究型大学。

为了解决上述的矛盾,加快创建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我们必须明确未来五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这一目标,切实坚持某市品牌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创办研究型大学。具体地说就是,紧紧盯住理念、人才、管理和资金这四个要点,认真推进“人才建设”和“学科建设”这两项工程,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大功能,全面做好教学和学生工作、科研与科技开发、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管理、基建与后勤这四方面的工作。

我们设想:我市建设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过程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它要经历由教学型大学到教学研究型大学,再到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作为第一步,我们要通过五到六年的不懈努力,将某市初步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规模适度、层次较高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即建成本科教育基础进一步坚实、科研实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培养质量和学术声望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氛围和品位进一步浓郁和高雅、校园环境更加清新幽雅的大学;然后再用更长一段时间努力推动学校向研究型大学过渡,争取尽快达到某市整体水平,进而和某市整体一道朝着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

各位代表,既然某市要以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发展的战略目标,某市理所当然地就要用办研究型大学的理念,努力增加科研在学校工作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强我市的科研实力和发展研究生教育;同样理所当然地,就要按照研究型大学对本科教育的要求,从重视培养本科生人文素质和研究创新能力的新视野、新角度,审视并继续改革我市的本科教育,用不同于教学型大学的方法和模式,扎扎实实抓好我市的本科教育。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是所有重点大学都十分看重、不敢懈怠的指标,即使有一天我市已经办成研究型大学,我们也要重视本科教育,确保学校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同志们,某市甚至不是某市撒落在的一粒种子,而是某市粗壮树干上伸向的一根枝条。某市应该而且可以不去重复一般大学建设发展需要长期积累所走的老路。只要充分地从某市的无形资产(包括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很高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声誉、众多的一级重点学科和两院院士、覆盖学科范围广泛的博士硕士点和“大某市”概念)之中汲取营养,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好某市高起点高规格创办研究型大学的文章!

为此,未来五年,学校必须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灵魂,以人才学科建设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关键,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充分利用某市无形资产、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支撑,以加强与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

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关键也在人。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优秀的干部队伍,对我市的建设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保证满足学校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断推进学校教师、干部两支队伍的建设。

我们要继续加大对我市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博士在教师中所占的比重,通过有计划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学术造诣更高、享有学术声誉的青年学者;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为重点引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提供配套支持;要制定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规划和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并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学校现有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也要象引进优秀教师一样地引进优秀的管理干部,让他们在学校管理中充分地发挥作用和施展才干。

我们要深化以教师职务岗位化、管理人员职员化为核心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形成我市公开、公平、公正和鼓励竞争、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用人机制。通过改革,使教师、干部队伍有进有出,形成良性循环,使学校真正成为优秀人才愿意聚集久留的地方,保证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加快学科建设步伐,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创建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包含人才建设在内的学科建设是核心。未来五年,学校将制订规划,加快学科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已经选择在汽车、信息和海洋的相关领域对几个学科进行重点支持,以带动学校整体的学科建设。今后我们还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争取通过不懈的努力,形成我市一两个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优势学科,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学科的总体布局上,我们要在保持工科优势的前提下注意加强文理科,推动理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各院系也要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给予支持。

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市依托某市的综合优势,积极鼓励我市各院系的学科建设融入某市相同学科的建设之中,大力推动一校两地相同专业的共建与合作;我们要努力为某市的优势学科到施展才干搭建平台并参与其中,用以带动我市学科建设。“海特院长论坛”活动的开展,已经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今后我们应该创造更多更好的途径和方式,推动我市用好用足某市资源。

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科发展趋势,并与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紧密结合,重点规划和建设若干高水平的科研公共平台,争取尽快在某些领域形成较强的集体研究力量;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开放体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要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和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调动科研积极性的科研体制和管理服务体系。

我们要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估和管理制度,保证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要完善重大决策的科学论证制度,使学科建设的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院系工作评价体系,定期对各院系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管理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学校的学科建设部署;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努力在学校形成一种聚精会神搞建设、扎扎实实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鉴于我市目前学科建设基础尚且十分薄弱,我们一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着意突出建设重点,苦心集聚人才队伍,不断营造学术氛围,精心打造教学科研团队,争取尽快打造出一两个有较大影响的优势学科。

(三)深化学校教学改革,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高层次人才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是我市庄严的历史使命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要继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强调终生教育、个性教育和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坚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改方针,不断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我们要逐步完善学分制,积极推进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不断完善本科教育体系。我们要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加快教育教学资源和学风校风的建设,加强课程建设、主讲教师队伍建设和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用优异的成绩迎接教育部对我市本科教育的全面评估,将是我市今明两年的中心工作之一。我们一定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指标要求,认真总结、严格自查、及时整改和以评促建、评建结合,全面推进我市的本科教学工作,力争使我市的教学工作全面达到评估的a级标准。

我们要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科学素质与国际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改善学生课外学习与科研的环境,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和对外交流的机会。

我们要树立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的观念,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借助多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形成有我市特色的公共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继续加强对学生的美育和艺术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我们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健康向上、丰富多彩,既反映高校共性又体现我市特色的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生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形象,关系到校园稳定,关系到学校全局。我们要深入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同时努力构建全方位的、适合我市实际的学生服务体系,为学生的全面成才创造条件。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

我们要努力筹措建设资金,尽快建成一批基本设施,用以满足学校达到万人规模时教师和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争取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基本建成校园北区。近期要完成教职工高层住宅楼的建筑,进一步改善教职工的居住环境,并继续努力,保证我市教师安居乐业。

我们要继续加大对实验室、图书馆和运动场所建设的投入,进一步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争取在五年的时间内,再建一批新的高水平的实验室,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建成我市具有标志性意义、单体建筑的图书馆和体育馆。

我们要加快以信息资源共享、构筑科研公共平台为标志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我们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保障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我市技术防范的水平,不断完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努力建设平安校园。

(五)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做大做强某市,是我市和市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共同的良好愿望,我们要继续推动某市与省和市的共建某市的工作,争取共建工作不断有多方面、多层次、实质性成果。

我们要继续推动宋健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争取在其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获得积聚拔尖人才、拿到科研项目、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扩大学校社会影响的成果;要继续建好微电子中心、软件学院等一批产学研相结合或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的实体,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不断做出对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半岛经济发展的新贡献。

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着手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筹措办学资金服务。未来五年,我们将留意国际优秀教育资源的转移,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尝试开办留学生教育和引入国际优秀教育资源合作办学。

我们要筹建某市校友会并探索建立学校董事会、基金会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办学的途径和模式,重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

(六)围绕中心任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学校党委的领导能力和水平,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创建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我们一定要从学校的中心任务和实际工作出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水平。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始终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学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都要深刻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创建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内在本质联系,在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中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实践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

学校党委和党委组织宣传部门要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校、院(系)两级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制度,不断提高理论中心组的学习质量,充分发挥党校等思想建设阵地的作用,积极探索新时期基层组织理论学习的新途径、新方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将学习理论和运用理论结合起来,推动学校的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注意从当前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出发,通过切实有效的理论学习,把全校党员和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我市建设发展的事业中来。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重点在于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定要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学校党委统揽全局的能力,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正确制定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方针政策,科学规划学校总体发展的基本思路;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学校党委协调各方的能力,统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使全校工作均衡协调、有条不紊地进行。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党支部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心任务,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积极主动、富有实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我们要加强和改进教师党员的基层组织生活,努力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全校各级党组织都要特别注意加强在大学生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进一步壮大党的队伍。全校共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严于律己,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努力在我市创建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围绕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目标,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机制,真正把那些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办学思想明确、工作富有创造性、勤政廉洁的人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大学管理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全校党政领导干部都应以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己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学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都要进一步增强党同知识分子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建设,引导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努力做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学校党委和行政要进一步认识并处理好加强行政管理和遵循学术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支持并发挥专家教授在教学科研和学校发展方面的决策咨询作用。同时,学校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统战工作的统一领导,支持和帮助校内各派搞好自身建设。党委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支持工会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开展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校务公开,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某市的共青团组织要紧密结合学校中心工作,认真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思想特点,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教育青年,团结引导全校青年教师和学生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群众团体都要充分发挥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呼声,协助校党委协调和化解各种矛盾,团结和引导群众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前进。

我们要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的工作,注意发挥他们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使他们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做出新的贡献。

我们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本质要求,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学,切实管好用好学校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使这些来之不易的资源在学校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用。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警惕和反对腐败现象在学校的滋生。要坚持并落实好反腐倡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做到“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在招生、学位授予、基本建设等一些社会十分关注的环节,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保证这些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

国内外形势深入广泛的变化和学校改革发展的深化,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用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统一思想和凝聚力量。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对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和向心力。通过得力有效的措施,将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来,努力在学校形成昂然向上、奋力进取的舆论思想氛围。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特殊地位,切实承担起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责任;我们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和各院系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要注意师生员工思想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建立起信息反馈灵敏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调控机制;要切实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将其纳入我市建设发展的总体工作之中,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体系。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结合起来,努力在服务上下功夫,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多为师生员工做实事、做好事的过程中,在服务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和感召力。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讲道理又要办实事,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师生员工提高思想境界。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创建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时代赋予某市的神圣使命,也是某市实现自己理想的必然选择。我们肩负着光荣、艰巨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奋发有为,切实做好坚持某市品牌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创办研究型大学这篇大文章,努力铸就某市新世纪前十年的辉煌!

只要我市全体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集中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拼搏、忘我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铸就某市新世纪前十年的辉煌!

让我们满怀信心,昂然奋起,锲而不舍,知难而进,为早日实现某市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崇高目标,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