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四种模式党组织设置交流

四种模式党组织设置交流

一是依托专业协会设置党支部。找准党组织设置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探索“协会+支部”设置模式。如虾峙镇依托全省首家乡镇海运商会,成立了海运商会党支部,通过设立船头党小组、配备船头政治指导员、建立党员船头活动室和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把党建覆盖面从陆上扩大到海上,有效促进了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和行业的蓬勃发展。

二是依托行业设置党支部。通过在不同类型、专长各异的党员中找寻事业的“凝聚点”和作用发挥的“兴奋点”,积极探索“行业+支部”设置模式。如展茅镇在从事行业较多、从业类型相近的泥匠、木匠、漆匠、船匠、铁匠群中成立“五匠”党支部;虾峙镇在全镇68艘北太远洋渔船中成立远洋党支部,为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搭建了新的平台。

三是依托城区楼宇设置楼宇党支部。按照“就地、就近、就便”原则,把同一幢楼宇里、来自不同地方、在不同单位工作的党员组织起来建立党组织。如东港街道在党员人数较为集中的楼幢(楼宇)建立楼宇党支部,每个楼宇党支部根据党员分布情况,以楼幢或单元为单位设置若干个党小组,设立政策宣传岗、纠纷调解岗、治安巡逻岗等8个不同的岗位,努力实现社区党建工作的全覆盖。

四是依托外来人口聚居地建立流动党员支部。在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沈家门、勾山等地,设立了大蒲湾社区暂住居民党支部和乐业流动党员党支部,充分发挥外来务工党员踏实肯干、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模范带头作用,使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东极镇针对人口逐渐向**迁移现状,在沈家门成立了流动党支部,切实加强该镇在沈家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