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你必须是坚决地执行 如何提升执行力

你必须是坚决地执行 如何提升执行力

在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由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编印的《如何提升执行力》(简称《执行力》)一书的发行可以说是正逢其时。也正是这本学习资料的解读,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不去深入地思考:为什么都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都是花费了同样的时间,而人家取得的成绩却比我们要大得多?问题究竟在哪里?总之,读罢此书,感慨良多,体会颇深。

深刻体会之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今天,之所以在艰难险境里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就是因为我们党的基层组织的执行力的不断提高。就是没有执行力,党就不可能充分地实现其战略意图;只有重视执行力的提高,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被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所一再证明了的,这是被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所一再证明了的,这是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一再证明了的。

我想,正是因为以为正确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求真,接受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这一血的教训,通过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才面目一新;当然仅仅有了这样的结论哪怕就是非常正确的结论也还是不行,还是要有一个适应中国革命实际、用于指导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武装夺取政权的一套战略战术---这就是后来被历史所证明了的走进行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式的革命战略道路。也正是这一革命战略被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不折不扣地坚决执行了,才能打出了一个新中国。

我想,正是因为在日本侵略军大举入侵中国的“七七事变”后,正是这位被当时的日本人称为中国最有才干的战略家力排众议,适时提出了正确的主张——展开全民的持久的游击抗战,不排除一定条件下的正规作战,并写下著名的《论持久战》。

我想,在美国军队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面对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我们没有退缩,也无路可退,而是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性方针,同时还严格地体现了“热爱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这样深刻地细节上的执行力,去英勇作战,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而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却只能得到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打赢战争的谈判桌前签字的美国将军这样的记录了。

深刻体会之二,坚持在日常经济行为实践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这是执行力不断提高的具体体现。而我们过去的经济发展速度偏慢,社会面貌变化不大,生活水平提高不快,很大程度上是与我们的有些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执行力不高、执行意识不强有关。

阅读该书,我终于开始明白,问题就在于我们自身,就在于我们的过去往往是找到问题却没有去认真解决问题,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却没有去坚决地执行。一句话,我们的态度出了问题。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人会说“态度决定成败”不无道理。那么,执行力又是什么?书里这样写道:“执行力并不是工具,而是工作态度。”(见该书第13页)

在此,我不能不联想到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在2003年来连调研检查工作时所发表的讲话中曾经尖锐地指出:“我们要很好地研究,为什么先期开放的机遇没有抓住,没有用好,反而让人家跑在前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干部思想解放不够,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全面开放的措施不实等主观原因,抢抓机遇一定要快,抓晚了,就可能被人家抓去了。”

回顾连云港市作为国家沿海先期开放城市,20多年过去了,我们不否认取得了一些成绩,甚至是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同样的20多年里,别人发展更快,取得的成绩更大。这就是为什么我市在全省的位次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财政收入居于靠后的原因。为此,我们需要反思的东西太多。如果依然只是沉醉于连云港市的良好区位优势,而不是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依托大优势,实现大发展,不敢于创新,只是一味因循守旧,那么有优势是一回事,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是另一回事,优势毕竟不等于现实;就象产能不等于产品,有好的产能也不等于有好的产品一样。

深刻体会之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的工作表现真的做到“最好”了吗?我们是不是仅仅“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呢?如果我们自身的工作表现仅仅是“尚可”而不是“最好”,那你在你的单位里就不能得到领导的欣赏与重用,就不能得到同事的尊敬与理解,你就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要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见该书第15页)读到这样的话,我不禁有些汗颜。也许在机关工作过的人都不免会在这样或那样的时候、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让领导与同事产生对自己的误解,有的还有可能产生很大的麻烦、发生负面影响。

“无论什么工作,都需要这种不找任何借口去执行的人。对我们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见该书第20页)

我想,先进与落后的差距之一,恰恰就表现在用准用足用活政策上。社会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地方的经济是否发达,一个地方的百姓是否富裕,客观原因虽有很多,但更大的因素却是只能从主观方面去寻找。发达地区搞得好,实践经验给人们的启示是:他们敢想、敢闯、敢冒险、敢唯实;他们不从本本出发,而是从实践出发;他们非常清楚,改革开放是在做前人从未做过的事业,决不能照本本办事,也无本可照,无本可搬,一切必须靠自己摸索着干;如果什么都去重复别人做过的,也就不叫改革了,如果一切“等、靠、要”,没有上头的红头文件就不敢动,那只能丧失发展良机。显而易见,提升执行力就必须重视创新、敢于创新才是根本性的,这也是有待于我们财政部门的党员去努力阐发、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深刻体会之四,我们经常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从中央到地方为推进事业发展提出的好思路、好政策、好措施不少,但很多事情往往提出来后只是热闹一阵,并没有真正落实,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追根寻源,重要原因还是由于没有大力重视如何提升执行力。

作为一名国家财政机关的共产党员,在中央要求大力提升执行力这一实践过程中,又该如何去做?如何最大程度地体现和达到中央的总体意志要求呢?怎样提高执行力呢?要从连云港市的具体情况出发,就是要研究连云港市与苏南发达地区相比,有什么特殊不同点,财政收入增长点在哪里,我们必须能够从实际出发,使中央、省的财政政策措施更加具体化与可操作化。作为财政机关的党员必须在其思想个性特征上,具备迅速把握、捕捉、驾驭信息的执行政策的能力,以自己的智慧、丰富的思想和灵活有效的工作方法,兢兢业业,有所作为,有大作为;就是要在“解决问题”上有所突破。就是在于执行中央财政经济方针政策上能够更加充分地用准用足用活,也只有这样,你才可以说是提升了执行力。因为国家各部门的规定很多,由于时间与某项政策的针对性不同,适用性有异,这就很难保证绝对统一,这样,我们就应当在不违背基本方针、有利于社会与生产发展的前提下,灵活处置。这种用足用活政策,就不仅不是在钻政策的空子,而是吃透中央政策的表现,与中央大政方针并不矛盾,而且是为了更好地用准中央政策。而政策只有成为被人们理解的活的动力,我们的事业才可能别开生面。

今年对我市来说,真是喜事连连。从总理专程来连视察、到省委李书记梁省长多次来连调研、再到省委召开常委会专题讨论连云港发展问题(这一待遇是除南京以外所仅见的)。

总理视察连云港时,明确要求连云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西部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前列。省委、省政府对连云港的发展寄予厚望,明确指出崛起看连云港,要求连云港不断增强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凝聚力,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李源潮强调,要举全省之力振兴连云港,在政策支持上做到“四个倾斜”。一是在干部配备和人才引进上倾斜;二是在资金投入上倾斜;三是在资源配置上倾斜;四是在项目布局上倾斜。振兴连云港,关键在于连云港人自己的艰苦奋斗。要结合实际解放思想,大力弘扬“三创”精神,力争在苏北率先发展;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要坚持科学发展,既要加快进度,更要注重质量,特别要在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要坚持和谐发展,高度关注民生,加快富民进程,维护好群众利益,解决好群众困难,不做民力不及的事;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不讲空话,少讲大话,防止讲过头话,多干实事,多求实效,多得实惠,特别是不能搞水分政绩,努力使连云港的发展成为不含水分的发展、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发展、老百姓认可的发展。

李源潮指出,连云港拥有江苏最好的山海资源,一定要着眼长远、永续利用。要在提升城市规划和港口发展定位的同时,突出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两高两低”产业,使连云港成为苏北地区产业层次最高的城市。

看完这一段阐述,我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港城的所有人(抑或首先是我们财政人)将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扶不起来的三国蜀后主刘阿斗!因为知道“宝”在哪里与能否得到“宝”,是两个不同概念。

尊敬的省委如此关爱照顾,我们该怎样配得上这种关爱?又该怎样用好这种照顾?!尊敬的省政府如此支持倾斜,我们该怎样对得起这种支持?又该怎样用足这种倾斜?!

正如市委王建华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总理的一系列关于连云港的重要指示,第一次将连云港摆上了国家发展层面,摆上了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对连云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给连云港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也赋予了连云港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大使命”,“市委深深认识到,历史、组织和人民群众都不会容忍我们连云港再一次错失机遇”(见王建华《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当我在市开发区看到的电子大沙盘屏幕所展现的连云港建设蓝图前景时产生的那种壮美、激越之情油然而生。这才是我心目中的连云港啊!

规划有了,蓝图做了,大会开了,措施拿了,而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仿佛有人在大声地说,“你必须是在坚决地执行”!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