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让邻里节引领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让邻里节引领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需要社区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社会越发展,社区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邻里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微观缩影,体现着社会和谐的深度和广度。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住进了高楼,相对封闭的单元房限制了邻里间的来往,也隔断了交流和沟通。为此,市妇联积极探索,创新思路,通过举办首届社区邻里节,为广大居民搭建起“相识、相知、相助”的平台,营造了“互学、互助、互爱”的氛围,创造出“同心、同德、同乐”的机会,使社区邻里间“敞开一扇门、撒下一片情,互帮一份难、共享一份乐”,为强化社区文化建设,提升社会和谐程度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促进作用。

一、实践的探索

2007年9月22日上午,以“让我们共享平安和谐的美好家园”为主题的首届社区邻里节在连云港市新浦区玉带社区成功举办,拉开了连云港市第三届家庭文化艺术节的序幕。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群众的做法、健康向上的格调和浓郁快乐的氛围,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吸引了广大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投入,使社区居民在广泛参与中相识、相融、相帮、相学,营造了“团结友爱、守望相助、崇尚文明、无私奉献”的良好社区新风向,被广大群众赞誉为“老百姓自己的节日”,为和谐社区文化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一笔,成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亮点。

市首届社区“邻里节”以社区居民为活动策划、实施和参与的主体,通过各类主题向上、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活动,通过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方式,使邻里节活动开展得既具声势、又有实效。一是以拉近邻里关系为突破口,通过“让我们共享平安和谐的美好家园”签名活动,有效增强了居民的邻里意识;通过举办开展“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区”摄影图片展,抒发了广大群众共建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会的美好心愿。二是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导,组建并壮大艺术团、腰鼓队等各类文体团队,通过举办各类广场文艺演出,使居民纷纷从家中走到广场,参加演出,展示才艺,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生活氛围;“健康迎奥运,欢乐促和谐”家庭趣味运动会在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下欢快热烈,赛出了趣味、赛出了友谊;“情系我玉带,美味在百家”邻里厨艺展示及百家宴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家庭参与,展示技艺精练,现场气氛热烈。三是以市民文明素质教育为重点,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要求,组织开展广场咨询、培训、文艺演出活动,引导和教育居民养成良好文明习惯。20余户家庭成员合作参与的“书给邻里增亲情,画为社区添秋色”书画才艺展示活动,集中展现了连云港市百万家庭的文明新面貌和家庭文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四是以弱势群体帮扶为补充,现场举行学习宣传“低保”《条例》和知识宣传等,缓解贫富矛盾,增进邻里互助意识。全市各个社区也都组织开展了以“邻里学”、“邻里乐”、“邻里情”、“邻里亲”、“邻里颂”五个方面开展各项邻里节活动,从而为广大居民搭建“相识、相知、相助”的平台,营造“互学、互助、互爱”的氛围,创造“同心、同德、同乐”的机会,使社区邻里间“敞开一扇门、撒下一片情,互帮一份难、共享一份乐”。

二、成效的凸显

首届社区邻里节在我市的蓬勃开展,使和谐社区文化“化茧成蝶”,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和谐社会建设开辟了新空间,注入了新活力。

一是社区邻里节为和谐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了沟通力。“邻里节”活动有效契合了广大社区居民加强交流、增进沟通的迫切心情和强烈愿望,通过趣味运动会、厨艺展等一些群众基础很好的活动,引导居民群众从商品房、防盗门中走出来,在广泛参与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增进了解、消除隔阂,社区的邻里关系也由原来的“同住屋檐下,不知邻家人”逐步转变为“远亲不如近邻”的良好格局。经问卷调查,在“通过参加“邻里节”活动,您觉得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如何?”的问题中,选择“明显改善”的居民占到了总数的32.5%、“有一定改善”占54.1%、“维持原状”占13.4%。“邻里节”已成为增进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化解邻里矛盾的“催化剂”。

二是社区邻里节为和谐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了凝聚力。“邻里节”发动社区居民对低收入群体、困难家庭、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进行帮扶互助,针对低收入人群,一些社区还建立了邻里互助的长效帮扶机制,发动社区志愿服务者建立“独居老人服务队”、“医疗小天使服务队”等,专门为生活在左邻右舍的孤寡老人、弱势家庭等提供定期无偿服务,使社区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温暖大家庭。社区邻里节的举办有效促使社区陌生的居民之间相互了解,使熟悉的居民之间能够相互走动;使习惯不同的居民彼此认同,心理隔阂的居民彼此宽容;使困难的居民得到及时帮助,兴趣相同的居民频频交流活动。

三是社区邻里节为和谐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了引导力。各类丰富多彩的演出、竞赛、展览等活动是“邻里节”活动的重要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吸引了许多前来观看的居民,更因为活动自编、自导、自演的性质,吸引了大批志愿者参与其中,成为普通社区居民的“精神内核”,对广大居民群众起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广大居民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精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正如居民在回答“通过参加‘邻里节’活动,本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是否提高?”这一问题时,有38%的人选择了“有较大提高”、50%的人选择了“有一定提高”,绝大多数居民活动中感受到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是社区邻里节为和谐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了创造力。社区文化是否充满活力,一个衡量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社区人的文化创造力。在“邻里节”举办过程中,居民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将身边人、身边事编排成小品、快板书等文艺形式在社区演出,这种居民群众的自发创新,一改过去单一的说教模式,将娱乐功能与宣教功能进行巧妙融合,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使居民在活动中受启发、得教育、有乐趣,使教育更具创造力和吸引力。

三、有益的启示

社区邻里节从个别地区的典型引路到部分地区的有效尝试到多数地区的全面开展,展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为加强和谐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颇多体会和启示:

一是多渠道、多资源、有合力的社区邻里节活动是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开发利用好社区资源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法宝。“邻里节”活动的开展,使社内各类资源实现了有效整合,通过设计各类活动载体,促使社区之间进一步加强竞争、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使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之间互动形成了共存、共建、共享的良好“邻里”关系,并使各社区之间形成浓厚的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各社区干部的服务管理水平也在一场场活动观摩和活动策划、实施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此外,许多社区还加强与附近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的沟通联系,通过送文艺表演、借指导老师等,使双方在资源共享中得到“互惠互利”和“双赢”。

二是多层次、多种类、全方位的社区邻里节活动是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灵魂。社区文化离不开活动,离开活动,社区文化就没有生命,没有生机了,因此,要搞好社区文化就要搞多层次、多种类、全方位的邻里节活动,只要有活动,就能把大家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丰富多彩的“邻里节“活动形式便于老年、少儿、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参与其中,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方便。在开展邻里节活动中,应注重“寓教于乐”,把弘扬主旋律的主题和政治思想内容有机地融于各种文化娱乐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注重“学习型社区”建设,满足社区成员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要求,形成一种“生活即学习”的行为方式,共同创造学习型社区;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代表绝大多数居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安排好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方式等,做到既活跃了居民文化生活,又不能扰民,达到为居民服务的目的。

三是有专长、肯奉献、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是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保障。社区干部是加强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必要条件,是邻里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主体,是实现和谐文化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原动力。要培养一支与居民贴得最近,最了解居民的文化需求,有能力把和谐社区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的社区干部队伍;要挖掘和培养群众性文化组织,如建立各类“文化兴趣小组”,形成和谐社区文化“细胞”,建立群众自娱自乐、自发形成、自我完善的小群体;要深入挖掘驻社区文化人才,成立文化志愿者队伍,使他们参与邻里节活动组织,在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修养、文艺技能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和谐社区文化多做贡献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