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村干部选拔管理机制

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村干部选拔管理机制

村级干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具体承担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肩负着上传下达、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很好地贯彻落实,关键在于村干部。解放思想,创新村级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对于圆满完成村委会换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激活农村带头人队伍,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当前,一些农村党支部书记不注重发展有能力的青年入党,害怕“能人入了党,自己丢位子”,致使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村级班子后备乏人,“无能人干事”问题比较突出,所以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村级干部选拔机制。要转变“本村人治村”的传统观念,大胆突破村级干部选用的常规模式,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界限,面向社会选拔人才,公开选拔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这样既可以解决村级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后继乏人问题,也是解决一些农村党支部书记不注重发展有能力的青年入党问题的有效举措。为了不断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结构,丹凤县今年进行了公开选拔村党支部试点工作,对竞选报名条件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作以适当的规定。在这次公选村党支部书记中,将年龄定在50岁以下,文化程度定在高中以上。对公选村的现任党支部书记可放宽条件直接报名参加竞选,已转任非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年龄可放宽至55岁。首批公开选拔的10名村党支部书记中,本村任职4人,异村任职4人,乡镇干部任职2人(其中副科级领导1人),实践证明比较可行。同时要结合村委会换届,借鉴公选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积极探索公开选拔村委会主任。公选村委会主任采取宣传报名、选民登记、笔试考核、确定提名预备人选、现场演讲、选举任职等程序,既能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陕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又能拓宽选人视野,促使选票集中,确保选举成功。

二要创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机制。从建立长效机制和配套制度入手,对村后备干部的任职条件、数量结构、来源渠道、培养选拔、教育管理等进行积极探索,本着选拔一批、储备一批、使用一批的原则,加快培养一支年纪较轻、学历较高、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要通过深入调查摸底,将农村致富能人、科技示范户、经营管理能手、返乡知青、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下岗职工、离退休职工中的优秀分子、机关企事业单位年轻党员干部、转任非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公推公选落选人员中素质较好者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建立信息库,强化培养教育,实行动态管理。要积极做好选聘大学生进村任职工作,对其中一些非党优秀分子,要有针对性的重点进行培养,条件成熟时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对政治成熟、能力较强的大学生要大胆培养、大胆使用。在全面培养的基础上,重点对一些突出的优秀分子加大锻炼使用力度,采取聘任为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与班子成员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等方式,定期给他们分任务,压担子,条件成熟时按一定程序进入村两委会班子。

三要创新村级干部选任方式。要适应基层民主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公开、民主的村级干部选任方式。在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前,具备条件的,采取公开竞选方式,对基础条件较差、村级后备干部缺乏的村,在全县或全乡镇范围公开竞选。对于“公开竞聘”条件不成熟的村,可从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驻村任职,选派干部挂职锻炼期间原职级、工资、福利和列支渠道不变,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优先列为乡镇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优先提拔使用。另外,下派选调生、选聘大学生到村兼任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改善村级干部队伍结构。对于非公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实行“两推一选”。结合村党组织换届,分别召开党员和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乡镇党委根据党员推荐票和村民(村民代表)的信任票,确定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正式候选人;召开党员大会差额选举村党组织委员;由全体党员在新当选委员中选举村党组织书记。

四要创新村级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加大培训力度,解决村级干部“无能力干事”问题。坚持分级负责制,县委主要负责抓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集中培训,乡镇党委主要负责抓好村级副职、两委委员和其他村干部、党员的培训。要建立由组织、宣传、纪检、农工、党校、民政、农业、林业、畜牧、安监等部门组成的村干部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充分发挥其作用,形成县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要认真制定规划,每年集中培训1—2次,不少于30学时。对公选的村干部和换届新任村干部还要进行岗前培训。充分发挥县乡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利用远程教育这一载体,加强对村干部进行理论、法律、法规培训,侧重进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实用技术、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理论辅导、请专家作专题讲座、请先进典型介绍经验、电化教育、讨论交流、外出参观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培训的实际效果。

五要创新村级干部管理机制。一是完善村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村干部工作目标分为任期目标和年度岗位目标,要按照“一村一标”原则,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办法研究制定目标责任书,目标责任书内容包括经济建设(含主导产业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自身建设(是村党支部书记的,还应包括党的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导向。二是加大检查考核力度,积极探索绩效工资制。改进村干部工作检查考核办法,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抽查、实地察看、入户走访、专家测算、个别座谈、民主测评和评议等方法,确保考核的客观公正。三是健全规章制度,实行规范管理。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结合实际,明确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责任务,认真研究制定村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代表大会议事、村级财务管理、村委会印章使用管理、党务和村务公开等规章制度,就如何制定工作计划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考核奖惩作出具体规定,确保村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同时,要规范村干部职数管理,提倡交叉任职,一般享受补助的村干部3—4人,最多不超过5人。四是适当提高村级干部待遇,激发工作热情。积极探索村干部结构工资制、养老保险制、离职村干部生活补助制,激活农村带头人队伍。在提高经济待遇的同时,对优秀村干部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对任职时间较长、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经乡镇党委推荐,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可担任乡镇党委委员;对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的,可破格提拔为乡镇副职;对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可报考乡镇国家公务员,也可参加县事业单位公务员招录。通过多种措施,充分调动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