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国汽车产量报告

中国汽车产量报告

据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中国2009年汽车产量1379万辆,日本为793万辆,美国为570万辆。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日本汽车产量创96年来最大降幅,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国的宝座已经让位于中国。

中国2009年全年的汽车产量甚至超过了第二名日本和第三名美国的产量之和。

遭受金融危机打击的日本汽车制造业本已处境困难,近期丰田、本田的一系列召回事件,更让日本车企在国际市场上连连失守。

日本汽车产量猛跌1/3

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上周五公布的数据,2009年日本国内汽车产量为793万辆,剧跌31.5%,从而将全球汽车生产第一大国的称号让给了中国。

日本自2006年超越美国之后,就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说,中国2009年汽车产量飙升48.3%,达到1379万辆左右,而美国为570万辆,位居第三。

日本国内汽车产量33年来首次跌破800万辆,全部12家主要汽车厂商产量均下滑,丰田产量下滑了30.4%。此次下滑幅度远高于1993年创下的上一个纪录10.2%。

日本媒体分析认为,日本汽车产量下降主要因为销量锐减。

2009年日本汽车出口下滑46.2%至361万辆,其中对亚洲出口下挫27.9%,对美国出口重挫41.8%;而2008年日本汽车出口量占到国内汽车总产量的58.1%。

中国汽车销量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依托这个巨大的市场,产量超过日本拿下第一桂冠也不足为奇,只是时间问题。

过于追求规模导致危机

丰田公司于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2月1日上午公布了大规模召回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一连串诸如总裁公开道歉、刊登广告重振消费者信心等紧急公关活动后,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仍然前途未卜,同时也将整个日本汽车工业拖到了十字路口。

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2009年10月2日在日本记者俱乐部的讲台上曾说过,“企业的凋落过程有5个阶段,我想丰田现在正处于第四阶段。”

美国经营学家詹姆斯?库林斯把企业凋落的过程分成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功经验让企业过于自信;第二阶段,无限制地追求规模;第三阶段不去承担风险;第四阶段开始仰望救世主的出现;最后一个阶段则是“企业存在价值的消失”。

说这句话时,丰田章男就任丰田公司总裁刚刚过去三个月。

而再过三个月,丰田发生了在中国召回7.5万辆汽车,在美国及欧洲分别召回230万辆、200万辆的全球最大召回事件。

丰田的凋落始于在销售量上获得的巨大成功。2009年丰田全球销量780万辆,超越美国通用汽车跃居世界第一。从表面看丰田非常谨慎,没有显示出“全球老大”的张扬。

但是,从产品上看,令丰田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的2.5-3.5升的大排量汽车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丰田的一个包袱。在中国市场上,因为没有一款中国消费者追捧的丰田小排量车,让该公司失去了在中国享受汽车市场井喷的机会。

对比2009年各个汽车厂商的销量增长状况,日系企业中丰田远远排在了马自达、日产、本田的后面。

追求规模导致的弊端是此次丰田召回事件的根源。

尽管并不是丰田公司自己制造的零部件出了问题,也不是丰田系列的子公司在生产上有了不可饶恕的疏忽,而是从美国一家公司采购的油门踏板存在问题。

但即便如此,丰田在零部件的设计及质量管理方面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朝日新闻》1月30日的社论说:“众多车型使用同一个零部件的结果,使得出现问题后召回对象出现了爆发性增加。”无限度地追求规模,让丰田体验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为竞争对手提供机遇

让丰田陷入泥沼的除了质量问题,还有企业信用。早在2007年,美国顾客就曾提出过丰田油门踏板问题,但是丰田自己给出的调查结果是“对安全没有影响”。

美国国会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定于2月4日举行听证会,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将于2月25日召开听证会调查此事。

后者引用美国道路交通安全局的数据说:“过去10年,丰田车在快速提速后已经让19人死亡,这个人数是其他企业的两倍。”

该委员会要求丰田北美公司提交过去10年中消费者的投诉状况、相关的报告及丰田内部的讨论资料,甚至公司内部的电子信件也需上交。

丰田将面临至少7起消费者诉讼和8起可能的集体诉讼。

路透社称,如果丰田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销售萧条期的话,其他汽车厂商将大大获利。

通用汽车上周表示,如果丰田的老客户购买通用的大部分产品,即提供1000美元或是5年无息贷款的优惠。

德国大众汽车也在考虑增加在美的广告预算,并向丰田车主推出优惠措施。

虽然韩国现代表示不会出台政策“诱惑”丰田客户,但有资料显示,丰田在美国的上一次召回就让现代的销量增加不少。

韩国《朝鲜日报》2月1日评论说,很多人担心此次事件可能会使日本汽车“优质”和“安全”形象大打折扣,而对于正在加紧追赶日本汽车的美国和韩国汽车企业来说,这有可能是一个绝佳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