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济开发区情况报告

经济开发区情况报告

经济开发区(原县太平工业经济开发区)于年经省体改委批准成立(批准文件为体改字号),国家发改委年第8号公告,经审核通过原县太平工业经济开发区更名为经济开发区,属省级开发区。

一、开发区现有人才的基本情况

开发区管委会现有人员32人,文化层次,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的2人,大专文化的27人。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会计师1人,工程师6人。

开发区下属13家企业,以中泰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常德美华尼龙有限公司、华润热电有限公司、联翔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为骨干,带动包装业、物流业、机械化推土施工的产业集群。现有员工2243人。从文化层次看,具有初中文化的1808人,高中文化的305人,大学文化的56人。从技术职称看,具有高、中、初级技术职称的共9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28人、助理工程师47人。高级会计师1人、会计师3人、助理会计师8人。高级经济师1人、经济师1人、助理经济师1人。

二、2009-年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预测和目标

我们开发区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心,并注重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型企业,到年的人才开发目标:

1.全面提高员工的文化、科技素质。所有进厂员工文化水平达到高中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达到30%以上。

2.具有高、中级职称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达到员工总数的30%以上。

3.培养造就有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领军人才,要达到员工总数的10%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人才工作目标,我们要大量引进第一流高层次高科技人才,下大力培养造就本土科技人才,还要培训一大批掌握熟练技术的高技能人才,真正形成强大的企业人才群,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年,中泰公司对各类人才需求的预测是:

1.研发高分子材料的高科技人才400人;

2.纺织类工程师400人;

3.机械工程师240人;

4.专业物化检检验人员320人;

5.注册会计师2人、高级会计师10人、初、中级会计师8人。

三、建立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情况

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与环境。开发区各企业把建立与完善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作为开发人才资源的关键。多年来,我们在培养、吸引、用好、稳住人才上狠下功夫,着力抓住了以下几点:

1.以培养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为主体,建立多途径的培训机制。培训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也是人的知识、技能、智慧和健康的价值。我们开拓的培训途径是: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举办太平分校,设置高分子化工、机械、管理等专业,从员工中挑选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员,通过全国成年人统一高考录取,由北航按教程分批派教授来太平分校授课,三年完成学业,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颁发毕业证书。太平分校是太平企业培养人才的摇篮,在这所学校毕业的200多名大专生,多数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二是岗位培训,员工进厂前有预知性培训,使他们懂得基本技术、基本程序和基本知识。在岗位现场上进行升华式培训,现场练兵,技术竞赛表演,不断提升各项操作技能;三是定向培养有一定文化水平、立志努力学习进取的青年骨干,由专家带徒弟的办法,给他们提提供发展才能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潜能,激励他们上进,获得真正科技才能。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本土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并培养出了一大批熟练技术的“蓝领”技工。尤其是中泰公司培养的一批创业、创新型科技人才,已成为企业的“领军”人物,他们既是企业的科研人员,又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生产第一线的指挥员。37岁的中泰公司总经理高波,从北航太平分校毕业后,一直从事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之一――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研制与开发。在专家的带领下,由于勤学苦钻,掌握了全部生产工艺流程,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引领开发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及其系列产品,产品质量属国内领先,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获常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副总经理林明清,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实干精神,潜心研究,刻苦钻研,年获得了“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单取向预浸带连续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他是第一发明人。公司科研所副所长张远军,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技术,熟练掌握了运用双螺杆冻胶纺丝的技术,成为公司的“技术尖兵”。

2.以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为重点,建立灵活的引进人才机制。为了把高科技人才引进到“太平”落户,我们用最大的诚意,提供优厚的条件,以心换心,荣辱与共,营造“强磁场”。上海东华大学杨年慈教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就开始了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研发工作,首获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均匀溶液的连续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他被请来中泰公司后,和公司的科研人员一道,从1999年建成第一条年产30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工业化装置,现在扩展到22条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生产线,14条无纬布生产线,形成了年产1000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系列产品的能力。杨教授来中泰公司工作已近十个年头,他满怀深情地说:“我在中泰公司实现了人生的宿愿,把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终于实现了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国产化”。同时,我们还汇聚了全国著名的高性能纤维专家,聘请了包括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多位专家来中泰公司,帮助开展高性能纤维的研发工作。

3.以组建公司科研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载体,建立强有力的科研机制。中泰公司首先建立了科研所,2002年9月,国家人事部又批准中泰公司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这个科研团队里,既有高性能纤维专家,又有新进站的博士后,还有一批本地科技人才。这既构筑了企业的科研平台,又是培养造就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

4.以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保障,稳住和用好人才。对于引进的高科技人才,除了在住房、用车和生活上给予优厚待遇外,并视其贡献大小,实行高工薪制和专项发明奖励。对于一般科技人员在工资待遇上从优,还设立了“创新奖”。这样,有效释放了他们的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出力。

四、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与人才激励和保障工作的对接

中泰公司成立了知识产权部,制订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企业技术保密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了知识产权考核评价体系,制订了《职务发明专利奖励办法》。

为了把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与人才的激励和保障工作相对接,中泰公司的主措是:一是采用“走出去”的方式,3次派出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到长沙、北京等地参加知识产权局组织的培训,培训人数达到6人次,培训时间20天;二是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了知识产权公司的负责人和相关专利人来公司进行培训,培训人数达到56人次;三是采用内部轮训的方式,对公司班组长以上骨干进行培训,培训人数达120人次,从上到下提高了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认识。

通过上述措施,中泰公司掀起一股发明创新的热潮。在年已拥有两项发明专利的基础上,2007年申请了11项专利,今年已申报了3项专利,还有10多项专利申请资料正在办理中。中泰公司已被省知识产权局、省财政厅定为“首批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