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财政预算工作报告

财政预算工作报告

一、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5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目标,主动适应财政经济发展新形势,做实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降低行政成本,改善民生福祉,全力推进“五个率先”战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影响财政收支的主要因素,提出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

全县收入预算为193122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2015年完成数增长7.5%计算,安排63175万元。其中:国税收入7932万元,增长12%,地税收入34035万元,增长10%,财政直管收入21208万元,增长2.2%。上级补助收入129947万元。

全县支出预算为193122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212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400万元,补助乡镇支出28598万元。

二、现将《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提交大会,请各位代表审议

为确保完成2015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我们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着力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理财文章,大力加强改革创新,努力服务经济发展。

(一)围绕“生财有道”促发展。一是认真研究财税政策。把握中央和省投资重点,找准县域经济与国家政策的契合点,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的谋划、筛选、申报工作,努力争取上级优惠政策支持,为我县经济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二是全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在成功申报特色县域经济试点县的基础上,管好用好特色产业资金,着力支持全县农机产业发展,积极培植后续财源。三是支持园区发展壮大。全力支持招商引资,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更好地发挥园区承载项目、吸纳投资、增加税收的作用。

(二)围绕“聚财有方”增实力。一是充分发掘收入潜力。大力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留住优质财源,主抓重点财源,培植后续财源,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二是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严格收入目标考核责任制,明确收入征管部门责任,形成齐抓共管财税工作局面。完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和综合协调机制,定期开展收入形势分析,保证收入均衡入库。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税种征收,堵塞征管漏洞,确保应收尽收。强化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强化金融服务。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银企合作,发挥财政资金调控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破解城市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的资金瓶颈。

(三)围绕“用财有效”保民生。一是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按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有关规定,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行政开支,严控“三公”经费,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要,集中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农村、基层和社会事业倾斜。二是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超前谋划项目,落实配套资金,优先安排民生投入,将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期盼的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2015年预算安排教育6.05亿元,着力改善全县教学和困难家庭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安排医疗卫生9700多万元,着力改善全县城乡居民就医难题,安排农林水等事务支出1.52亿元,着力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年安排民生支出合计达到11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67%。三是推动农村协调发展。通过整合涉农资金1700多万元,确保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需要。继续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保险作用,足额安排农业保险资金配套,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道路、饮水安全、水利灌溉等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加强财政补贴“一卡通”发放管理,确保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四)围绕“理财有序”抓改革。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要求,坚持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并重、资金分配与资金监管并举、机制创新与绩效评价并行,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执行刚性,加大财政预算公开力度,提高综合保障能力。统一规范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规程,在政府总预算的统一框架下,实行“预算统筹统编、收支统批统管”。积极推行公务卡制度,扩大单位用卡结算范围,规范单位支出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全面实施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度,深化政府采购“管采分离”改革。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上线运行,探索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规范集中支付审核程序和范围,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大投资评审力度,不断充实评审队伍,完善评审方法和技能,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及时了解上级动态,把准政策变化,努力争取上级支持。稳步实施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按照上级要求,公开的主体是各预算单位,公开的原则是“谁负责、谁公开、谁解释”,单位和财政部门要注重调查研究,确保公开工作稳妥实施。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加大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乡镇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