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民收入管理调查思考

农民收入管理调查思考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党中央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当前乃至今后农村工作的一个战略重点,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如何抢抓新机遇,明确新思路,采取新举措,突破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加深对区情的认识,全面了解掌握渭滨区“三农”情况,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是我们实现小康的前提。“三农”问题关键就是农民增收问题,只有尽快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全面建设小康才有保证。渭滨区走在宝鸡市经济发展的前列,统计资料显示,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稳居全市第一,但增速空间小。渭滨区处于由城郊区向新型城区转型阶段,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更加重要,不仅关系区域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建设,还关系农村稳定和社会稳定,关系对周围近郊的影响和带动。针对农民增收,“举措到户”工程的要求4月-6月底,我们组织人力调查了渭滨区67个行政村,(除八鱼镇、马营镇外)15839户农户。通过逐村逐户调查了解,并结合全区农村抽样调查数据,较为系统全面地了解渭滨区农民收入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以期探索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的空间及有效途径。

农民收入增长现状及特点

一、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近五年渭滨区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一)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渭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为2818元,年达到5679元,是年的2倍,年平均增速19.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了291元、591元、811元和1168元,增幅分别为10.3%、19%、21.9%、25.9%。(单位:元/人)

(二)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工资性收入也就是劳动报酬收入。包括了农民参加农村集体组织、各类企业与单位、外出务工等所得的工资性的货币收入,直接构成农民纯收入。年,渭滨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024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6%;比上年增加了434元,增长27.3%。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从年的1065元起每年以17.4%的平均速度递增。工资性收入的稳定增长,成为农民纯收入稳步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财产性收入总量占比较大,转移性收入增速平稳

渭滨区城市化进程由不断加快到目前趋于平稳,农村居民以租赁房屋和土地补偿为主的财产性收入大幅度增加。年,渭滨区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97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2%,比年增长1.4倍,年均递增23.9%。其中,租金收入421元,占财产性收入的43%,比年增长90%。以各项惠农政策为主的转移性收入逐年增加,年,渭滨区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28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比年增长68%。年均递增13.9%。其中:救济金、报销医疗费、退耕还林还草、扶贫款、粮食等补贴人均171元,占转移性收入的59%,比年增长2.6倍。

(四)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呈多元化,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经营意识不断转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年,渭滨区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达到2390元,比上年增长22%,年-年年均增长19.6%。其中,人均从第一、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分别为745元、731元、914元,分别占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10%、45%和17%。

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非农产业收入已成为主要来源。由于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大量农民走出土地,加入到二、三产业行列。年,渭滨区农民家庭从非农产业得到的收入人均为1645元,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69%。其中,人均交通运输业收入达到621元,人均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经营收入为828元,两项合计占家庭经营收入的61%,是5年前的3.9倍。

二、“举措到户”全面调查数据分析近两年渭滨区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一)以培养创业型农户,增加劳务型农户,发展种养型农户和兼业型农户,消灭贫困型农户为目标,实现农民全面增收。年创业型、劳务型、种养型、兼业型、贫困型农户户数分别为990户、8278户、2355户、3923户、293户,同比分别增长0.4%、2.1%、-2.6%、-2.6%、-4.3%。人口变动情况如下:

(二)-年五种类型农户纯收入增长情况

年五种类型农户中创业型农户纯收入与其他类型农户纯收入之间的差距较大,与贫困型农户纯收入的差距继续增大,年差距是6倍到年达8倍之多;劳务型、种养型以及兼业型农户发展比较均衡,但其增收方式单一,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从年预计数据看,劳务型和种养型农户纯收入增速超过10%,较快增长;创业型和贫困型型农户纯收入增速9%,增速稳健;兼业性农户纯收入增速7%,增速平缓。

(三)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6824元,比年增加995元,增长17%。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2491元,增长14%,家庭经营性收入人均3133元,增长18%,财产性收入人均724元,增长21%,转移性收入人均426元,增长19%。

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综观过去的五年,渭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贡献。农民收入尽管有了增长,且收入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市其他区县比较,人均收入还不高。按总量看:年渭滨区的5679元在全省名列第八位,与第一位雁塔区的7948元人均相差2269元,差距较大。按增速看:前三位分别是榆阳区27.1%、渭滨区25.9%、金台区25.2%,比第三位的金台区仅高出0.7个百分点,形势不容乐观。分析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与城市居民比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年,渭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679元,净增1168元,增长2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口径略小于纯收入)为16612元,同比增长23.2%。(二者的区别在于从形态构成上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一种形态,即价值形态。它只是反映城镇居民的现金收入情况。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形态有两种,一种是价值形态,另一种是实物形态,主要是指农民自留的粮食、食油、蔬菜、肉禽蛋等。它不但反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情况,也反映了农民的实物收入情况。)前者总量仅相当于后者的34.2%。也就是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倍,可见,农民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市民,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城乡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二)财产性收入对纯收入的贡献不容忽视

年以来,财产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以15.5%的速度逐年增加。其中: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人均由年的74元增加到年的243元,年平均增长34.6%,成为财产性收入中的“重头戏”;租金收入由年的人均222元增加到年的421元,年平均增长17.3%,是财产性收入的又一大项;相应的利息收入也由年的人均28元增长到年的人均221元,以每年平均68%的速度快速增长。这“三大项收入”构成财产性收入的支柱。但是,财产性收入中的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属突发和偶然收入,具有不稳定性。它的快速增长从某一方面来说,将使农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减少,使农民增收发展后劲不足,影响农民增收的潜力。因此,农民收入的增加应主要靠生产性收入来实现。

(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人的发展潜力值得关注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调查显现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低下。调查共涉及224人160个劳动力,突出表现为:一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绝大部分。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是:11%为小学及以下,55%为初中,25%为高中,9%为大中专以上。二是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掌握较为复杂的劳动技能,且技能较为单一。由于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和劳动技能的单一,许多农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能科学、准确地判断市场变化规律,在生产经营中出现负效应或微效应后,便心灰意冷,感到增收无门。

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重要位置。但是,因为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掌握先进技术能力较差,成为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一个制约因素。其一,掌握先进技术能力与城市下岗职工比较,没有技术优势。与城市待业青年比较,没有文化优势。与远郊县农民比较,没有吃苦精神和心里承受能力优势。其二,在已转移劳动力中,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应对劳动力市场能力较差,而他们的劳动报酬低,收入增长缓慢是不争的事实。其三,鉴于前两种情况,相当一部分思想保守、满足于有吃有穿、生活过得去就行的农民,尤其是靠房租过日子的人,干脆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土地变现得到的补偿金也被他们当成了消费资金。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农业效益低下

渭滨区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企业相对较少,农民出售的只是最原始的初级产品,缺乏精细加工产品,使得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销售环节相脱离,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形成的高额利润不能向农业回流,形成了农业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

农民增收的对策及建议

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千方百计采取综合性措施,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间。

1、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将传统的种粮转变为附加值高的种养业和深加工并举。渭滨区年末实有耕地面积76690亩,人均1.3亩,在这有限的土地上,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绿色农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规模化生产,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以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带动农业链的延伸,带动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同时,鼓励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的发展,加强同农业科研机构的联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的服务力度。围绕城市需要,大力发展城郊型生态农业。

二是发展以农业生态旅游,休闲游为特色的旅游服务行业。休闲观光农业把单一经营农业的农民变成经营特色产品、旅游、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商人,把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变成了产品优势、文化优势、经济优势。渭滨区要进一步重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给这个朝阳产业以更多扶持:一是税收,在起步阶段,前三年给予开发休闲观光农业的农户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二是信贷,建立休闲观光农业信贷扶持基金,确定一批区级重点休闲观光农业开发建设项目,加大信贷帮助;三是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用于扶持跟农民增收密切相关的农家乐等项目的发展;四是建立专门协调机构,整合农林、旅游等相关部门资源,通过专门协调或指导机构,协调处理农家乐、休闲农庄等发展的矛盾问题,从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特色项目等方面,加强对农家乐经营户行为的规范管理,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突出“三抓”:一抓规模化,即龙头企业发展。通过扶一批、引一批、靠一批、“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培育壮大渭滨区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和完善行业协会等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建成几个新兴蔬菜瓜果卫星批发市场,加快农产品流通。二抓标准化,打造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既要加快现有品牌企业发展,还要培育新的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并使其由区域性品牌向全省、全国性知名品牌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三抓信息化,即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是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抓好农产品检验、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业信息网络三大体系建设。强化区、镇、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建立乡镇农业信息网站,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推广良种良法,搞好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

3、加大农民经营二、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服务。改变过去那种小打小闹,以家庭作坊式为主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增加二、三产业经营企业的技术含量,要有叫的响的品牌、叫的响的产品、叫的响的技术。市场服务,要有专业性市场建设,产品销售网络建设。

4、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能素质与诚信。

一是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着重抓好外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加强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使培训内容与岗位需要紧密结合,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适应市场的能力。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政府应当在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诚信的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素质低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二是开展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根据劳动力市场和用工单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培训规模和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探索和完善“订单”、“定向”、“储备”等培训模式,努力争取使培训与用工单位和就业市场的需求相一致,以需求定培训,以就业带培训。

三是开展“树先进,找差距,改变落后观念”教育。争取在每个镇树立1-2个就业典型,以点带面。并有计划地组织部分有条件的村到发达地区去参观,开阔眼界,让群众亲身体会与发达地区农民在生活、收入、就业观念上的差距。通过培训和宣传,变农民“以农为本”、“以土立业”的守旧观念为“敢想、敢闯、敢试、敢干”的现代农民观念,教育农民克服“小富即安”宁愿守旧摊,不愿闯新路的思想观念,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向现代农业过渡,向非农产业的广阔领域进军,向城市加速流动,谋求自身更大发展。

5、壮大就业载体,拓展劳务转移空间

一是努力整合城乡资源,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将本市城市建筑业、运输业、饮食业、社区服务业、休闲娱乐业等行业发展中的辐射影响通过有关组织与零散相结合的方式作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点领域;二是全面清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障碍,为城乡劳动力就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要规范有序地组织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务输出与就业服务政策,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和信息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工作,不断扩大输出规模。切实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的产业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政府还应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管体制和法律体系,使农民外出从业的就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促使更多的人外出就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6、增加财产性收入,以财生财

首先,正确理财和多元化投资。改变那种坐吃山空,打麻将为生的生活方式,将土地出让金合理规划和多元化投资,确保以财生财,财产增值。其次,规范房屋租赁,确保房租收入稳步增长。一是改变一家一户零散式的租房行为,由村集体或专业中介公司合理调配房源,确保房租价格随行就市,保障农民收益;二是借新农村建设东风,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将人们印象中环境脏乱,污水横流,蚊虫滋生的旧农村改变为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新农村。

7、加大农民创业信贷支持。组织建立投资担保基金,衔接农银关系,落实国家小额贷款政策,支持农业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