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县财政局2019全年工作总结

县财政局2019全年工作总结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紧扣“全市领先、全省争先、全面创先”工作目标,积极落实省、市、县2019年经济工作总体部署,以增收提质为根本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任务、以全面深化财政改革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增强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绘新时代江南望郡金庐陵美好画卷篇章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01亿元,同比增加2.06亿元,增长7.4%。

(一)重调度、强征管,财政收入量质双提。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面推行减税降费政策和本地出口企业生存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财政部门积极作为,把组织收入作为根本任务,主动协调征管部门,强化收入调度,保障了财政收入量质双提。一是积极协调征管部门,确保收入均衡入库。建立常态化调度体系,在严格按照年初收入计划落实税收任务的前提下,经常召开税收调度会,提前安排收入目标、提前分解收入任务、提前明确收入举措,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位,确保实现财政收入及时入库。二是在推进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涉税信息共享机制,了解县内纳税大户生产经营状况和项目推进情况,并做好税源分析,做到知己知彼,不断提高协税征管水平。三是积极对接,统筹实施征管措施。建立局领导对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机制,加强协调调度,对收入组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堵塞征管漏洞,提高征管质量,挖掘增收潜力,做到应收尽收。2019年,财政部门完成收入8.11亿元。

(二)优结构、惠民生,财政支出更趋合理。

积极贯彻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压缩支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支出不断向优结构、惠民生、保稳定方向倾斜。全年完成公共预算支出51.86亿元,同比增加8.35亿元,增长19.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社保、社区、农林水、卫生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达49.51亿元,占全县总支出的95.46%。一是支出倾斜民生,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足额配套社会救助、优抚、社保、医保、就业、卫生健康等各项民生资金1.98亿元,用于提高城乡低保、城乡供养和特困人员护理标准;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养老和医疗保险;发放各类救助补助和公共专项资金。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原则,及时拨付寄宿生营养餐补助、贫困生资助等各类教育扶贫资金475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7375人次,绝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贫辍学。与此同时,资金大幅度向农业倾斜,全年预算财政支农支出8.45亿元,同比上涨46%,其中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资金6.49亿元。全年共拨付各类惠农补贴资金7949万元、各类扶贫项目资金2.69亿元,为347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信贷1.88亿元,通过“一卡通”累计发放19项惠农补贴资金3.32亿元,有效夯实民生。二是突出重点,打造多点开花项目亮点。根据县殡改总体规划,把殡葬改革资金列入预算,2019年累计拨付“三沿六区”散埋乱葬整治奖补资金2952万元、遗体免费火花补助资金160.9万元和公墓征地及建设资金1005万元,有效保障县殡改工作顺利推进。三是迅速应对,竭力做好防洪救灾工作。2019年汛期我县遭受到特大洪涝灾害,受灾群众达25.39万,受灾经济损失16.31亿元以上。在防洪救灾中,财政部门积极行动,出台应急预案措施,及时拨付各类抗洪抢险资金9400万元,并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向省、市财政部门汇报灾情,争取各类抗洪救灾专项资金逾1.2亿元。

(三)提效率、抓服务,财政改革稳步向前。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精细化、科学化理财,进一步深化财政重点项目改革,提高财政运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一是按照机构改革职能归属,全面梳理预算单位人员经费和项目预算。按照“人随编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对各单位项目预算按改革后单位职能的调整来安排,对人员经费安排待年终算账统一调整,原则上不增加预算。二是改进政府采购项目实施方式。根据“放管服”要求,从4月1日起,把项目集中申报审批制改为项目实施计划备案制,有效缩短采购时间,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三是规范津补贴发放。联合人事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规范津贴补贴发放专项督查,发放了《关于明确相关奖励资金发放事项的函》,进一步明确津贴补贴发放范围、标准和管理要求,规定除国家和省统一政策外,一律不得擅自设立项目,超标准、超范围发放津补贴。四是推动财政票据和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县财政积极做好非税收入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工作,为全县108个开票点接好开票专线,协调软件公司为各单位提供票据一体化系统技术服务,有力推动非税收入征管改革。五是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借助全国上下大力推动减税降费的契机,全面为企业发展打造宽松外部条件。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系统数据录入,大力开展“互联网+监管”事项清单服务,实现了“企业少跑路,信息多跑路”;全面兑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坚强后盾;大力帮扶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有效缓解初创企业资金压力。今年以来,全县减税降费共计2.11亿元(其中:减税1.68亿元,降费0.43亿元);财政部门通过“放管服”改革,对“政府采购备案”、“非税收入核准”等4项政务清单进行窗口授权,对政府采购投诉处理等7项“互联网+监管”子项目进行网上公示,并把其中6项政务服务列入“最多跑一次”清单,极大方便企业办事;共向169家企业兑现奖励资金2.09亿元,通过“财园信贷通”为67家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资金3.32亿元,全方位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四)防风险、保安全,财政运行高效规范。

严格进行债务管控,依法执行预算管理,始终把财政监督检查贯穿于财政资金安排使用和效果评价的全过程,极大发挥资金效益。一是多方拓宽融资渠道,防范财政运行风险。一方面通过对全县地方隐形债务进行清理核实锁定,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化解措施,并对接省财政厅,努力争取新增债券额度,有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另一方面,主动加强同各金融机构联系,拓宽融资平台。今年我县新增债务限额1.74亿元,与各金融机构对接项目融资超9亿元。通过多渠道融资,确保了财政运行风险总体可控。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支出管理。坚持先预算后支出,科学规范编制部门收支预算,对各单位各部门预算编制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强化公务监管,按照全面监管的要求,对全县259个单位、1121张公务卡、449辆公务用车、171家单位食堂和206家注册商户进行动态监管,对可能出现的超标准、超规格接待情况进行事先预警,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全县全年“三公经费”2350万元,同比减少120万元,同比压缩5.1%;对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合理安排年度所需采购事项,对所有报批项目一律按规定程序办理。全县政府集中采购项目125个,实现预算采购资金3.05亿元,实际采购资金2.68亿元,共节约采购资金3654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2%。三是丰富监管形式,杜绝资金外流。健全财政投资评审机制,逐步实现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根据工作时效开展投资评审并及时出具评审报告,大力提高评审效率;强化基建财务决算批复效率,综合对比中介造价公司财务核算结果和基建实际工程量,核减财务决算,加强财政基本建设资金使用效益;规范国有资产处置和管理,全面清查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并进行产权确权登记,保证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全年共办理基建财务决算批复1045件,送审资金3.51亿元,核减工程资金0.36亿元,核减率10.36%;核定全县2018年国有资产27.66亿元,同比增长15.25%。四是增强会计服务,提高信息质量。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政府会计制度》,做好会计人员信息采集、会计职称考试和会计继续教育,有效服务会计从业人员,提升全县会计队伍能力水平;全面完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的办结,确保见面率、办复率、满意率三个100%;及时接受、处理、上报县长信箱信件,及时更新公开财政信息。五是严肃财经纪律,做好事后监督。今年以来,县财政组织林业、农业、民政、住建等14部门开展了涉农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自查工作。对2017年和2018年应发、实发补贴进行了大核查,对各单位、各部门出现的多发、未发项目依法追责,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五)转作风、树形象,财政干部担当作为。

为增强财政干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打造一支讲政治、能战斗、守纪律的干部队伍,局党委严格按照“20字好干部”标准开展队伍建设。一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为期三个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局机关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贯穿始终,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等读本,并对财政改革中涉及的7个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整改落实清单,切实把财政工作和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实现了党建促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强化日常学习教育。通过开展江西教育网络学院学习、学习强国线上答题、开展党员应知应会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促使全体干部职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三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定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党员活动日,把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情况作为重要议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内监督制度,严明组织纪律性,强化廉政勤政意识,立足财政工作实际,不断完善健全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腐败问题发生。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足:财政收入质量不高、财政支出缺口较大、财政风险依然存在、财政各项改革还需深入推进、财政干部作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